阅读:662回复:0
中医艾灸 艾灸的发展及治病疗法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它包含了很多中医基础知识,艾灸就是其中的一种。你知道艾灸的发展史吗?艾灸有哪些正确方法呢?艾灸减肥疗法要怎么做?艾灸有哪些功效与作用?最佳艾灸时间是什么时候?在做艾灸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下面请大家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艾灸的相关知识吧!
目录 1、艾灸简介 2、中医艾灸的发展史 3、艾灸的方法 4、艾灸减肥疗法 5、艾灸的功效与作用 6、艾灸治病 7、艾灸的副作用 8、艾灸的最佳时间 9、艾灸的制作方法 10、艾灸注意事项 艾灸简介 指使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养生美容之功效。 《医学入门》亦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可见灸法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由于其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养生保健,因此流传很广。 艾 灸:中医针灸疗法之一。用艾炷为主熏灸穴位以治病。 艾灸分类 1.直接灸 化脓灸、非化脓灸。 2.间接灸 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饼灸、黄蜡灸、硫磺灸等。 3.艾卷灸 艾条灸、太乙神针、雷火针。 4.温筒灸 铜制灸器。 通常认为针和灸是同一种疗法,其实并不是这样。虽然它们都是建立在人体经络穴位的认识之上,但针疗产生的只是物理作用,而艾灸是药物和物理的复合作用。而且两者治疗的范围也不一样,所谓“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指的就是其中的区别。 说艾灸的一种神奇的疗法,因为它的确有很多不同凡响之处。艾灸的疗效就十分神奇。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 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犹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