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610回复:3
介绍几种刺少肉美的鱼吃鱼都希望吃大的,大的鱼肉鲜美,而且刺少。熊苗营养工作室的营养师今天为各位推荐几种刺少肉美的鱼,不仅适合成年人,更适合特殊人群,比如咱爸咱妈和孩子们! 黄鱼 ![]() 黄鱼,有大小黄鱼之分。二者和带鱼一起被称为中国三大海产。主要产于东海和南海,以舟山群岛和广东南澳岛产量最多。大黄鱼在广东沿海的盛产期为10月、福建为12~3月、江苏、浙江为5月。 大黄鱼的外观及肉质与小黄鱼很相似。大黄鱼体大鳞片小,嘴大且圆; 大黄鱼尾柄较长窄,刺少,肉厚坚实,易离刺。 大黄鱼营养分析: 1. 黄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人体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对体质虚弱和中老年人来说,食用黄鱼会收到很好的食疗效果; 2. 黄鱼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体代谢产生的自由基,能延缓衰老,并对各种癌症有防治功效。 大黄鱼 1. 优质黄鱼体表呈金黄色、有光泽,鳞片完整,不易脱落;肉质坚实,富有弹性;眼球饱满凸出,角膜透明;鱼腮色泽鲜红或紫红,无异臭或鱼腥臭,鳃丝清晰。 2. 大黄鱼和小黄鱼的区分:大黄鱼和小黄鱼的外行很相似,但大黄鱼个头比小黄鱼大,其尾柄的长度为尾柄高度的3倍多;臀鳍的第二鳍棘等于或大于眼径,鳞较小、组织紧密,背鳍与侧线间有鳞片8~9个;头大、口斜裂、头部眼睛较大。而小黄鱼体背较高,鳞片圆大、尾柄粗短,口宽上翘,眼睛较小。 大黄鱼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贫血、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及妇女产后体虚者尤为适宜; 2. 黄鱼是发物,哮喘病人和过敏体质的人应慎食。 大黄鱼食疗作用: 黄鱼味甘咸、性平,入肝、肾二经; 中医认为,黄鱼有和胃止血、益肾补虚、健脾开胃、安神止痢、益气填精之功效; 对贫血、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及妇女产后体虚有良好疗效。 大黄鱼做法指导: 1. 黄鱼的肉质鲜嫩,适合清蒸,如果用油煎的话,油量需多一些,以免将黄鱼肉煎散,煎的时间也不宜过长; 2. 烧黄鱼时,揭去头皮,就可除去异味。 |
|
沙发#
发布于:2015-11-30 11:59
青鱼
青鱼
青鱼知识介绍: 青鱼主要产于长江流域地区,也可人工养殖,但由于受鱼食来源的限制,北方饲养较少,青鱼四季均产,但以秋季产的最多品质最好。 青鱼略呈圆筒形,体型较大,头顶圆宽,腹部圆而无棱,尾部扁侧,上颌梢长于下颌,侧线弧形,体背大圆鳞,鳍齐全且典型,背部青黑色,腹部为白色,各鳍均为灰黑色。 青鱼肉厚且嫩,味鲜美,富含脂肪,刺大而少,是淡水鱼中的上品。 青鱼营养分析: 1. 青鱼中除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外,还含丰富的硒、碘等微量元素,故有抗衰老、抗癌作用; 2. 鱼肉中富含核酸,这是人体细胞所必须的物质,核酸食品可延缓衰老,辅助疾病的治疗。 青鱼: 切鱼方法: 1、鱼肉质细,纤维短,极易破碎,切鱼时应将鱼皮朝下,刀口斜入,最好顺着鱼刺,切起来更干净利落; 2、鱼的表皮有一层黏液非常滑,所以切起来不太容易,若在切鱼时,将手放在盐水中浸泡一会儿,切起来就不会打滑了。 青鱼和草鱼的体形非常相似,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 1、体色不同:青鱼的背部及两侧上半部呈乌黑色,腹部青灰色,各鳍均为灰黑色;草鱼呈茶黄色,腹部灰白,胸、腹鳍带灰黄色,其余各鳍颜色较淡; 2、嘴形不同:青鱼嘴呈尖形,草鱼嘴部呈圆形。 巧去鱼腥味: 1、将鱼去鳞剖腹洗净后,放入盆中倒一些黄酒,就能除区鱼的腥味,并能使鱼滋味鲜美; 2、鲜鱼剖开洗净,在牛奶中泡一会儿既可除腥,又能增加鲜味; 3、吃过鱼后,口里有味时,嚼上三五片茶叶,立刻口气清新。 青鱼食疗作用: 青鱼肉性平、味甘,归脾、胃经; 具有益气、补虚、健脾、养胃、化湿、祛风、利水之功效,还可防妊娠水肿。
青鱼做法指导: 1. 青鱼可红烧、干烧、清炖、糖醋或切段熏制,也可加工成条、片、块制作各种菜肴; 2. 收拾青鱼的窍门:右手握刀,左手按住鱼的头部,刀从尾部向头部用力刮去鳞片,然后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将鱼鳃挖出,用剪刀从青鱼的口部至脐眼处剖开腹部,挖出内脏,用水冲洗干净,腹部的黑膜用刀刮一刮,再冲洗干净。 |
|
板凳#
发布于:2015-11-30 11:59
鲳鱼
鲳鱼 鲳鱼,体侧扁而高,呈卵圆形,银灰色。成鱼体长可达40厘米左右。头小,口小,牙细,骨软、刺少。鱼嘴部分腥气特重,故人们食之先将鱼嘴部分斩除。成鱼腹鳍消失,以甲壳类为饵食。鲳鱼系暖混性中下层鱼类,喜群聚,爱食小虾、水母和小型底栖动物。
鲳鱼营养价值 1. 平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对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来说是一种不错的鱼类食品; 2. 平鱼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和镁,对冠状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并能延缓机体衰老,预防癌症的发生。 鲳鱼食用效果 益气养血 柔筋利骨 鲳鱼适用人群:老少皆宜 |
|
地板#
发布于:2015-11-30 11:56
带鱼
![]() 带鱼体长扁侧呈带状,头窄长,口大、且尖,牙锋利,眼大位高,尾部细鞭状。体表银灰度色,无鳞,但表面有一层银粉,侧浅在胸鳍上方向后显著弯下沿腹线直达尾端,背鳍极长,无腹鳍。 带鱼肉多且细,脂肪较多且集中于体外层,味鲜美,刺较少,但腹部有游离的小刺。我国沿海均产,以东海产量最大,南海产量较少,浙江、山东沿海是产量较多的二个海区。11-12月是盛产带鱼的季节。 带鱼因身体扁长似带而得名,以舟山所产为最佳。带鱼肉肥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鲜食、腌制、冷冻均可。 带鱼营养分析: 1. 带鱼的脂肪含量高于一般鱼类,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这种脂肪酸的碳链较长,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2. 带鱼全身的鳞和银白色油脂层中还含有一种抗癌成分6-硫代鸟嘌呤,对辅助治疗白血病、胃癌、淋巴肿瘤等有益; 3. 经常食用带鱼,具有补益五脏的功效; 4. 带鱼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常吃带鱼还有养肝补血、泽肤养发健美的功效。 带鱼: 1. 新鲜带鱼为银灰色,且有光泽;但有些带鱼却在银白光泽上附着一层黄色的物质。这是因为带鱼是一种脂肪较高的鱼,当保管不好时,鱼体表面脂肪因大量接触空气而加速氧化,氧化的产物就是使鱼体表面产生了黄色。 2. 购买带鱼时,尽量不要买带黄色的带鱼,如果买了,要及时食用,否则鱼会很快腐烂发臭。 带鱼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能食用 1. 适宜久病体虚,血虚头晕,气短乏力,食少赢瘦,营养不良之人食用;适宜皮肤干燥之人食用; 2. 带鱼属发物,凡患有疥疮、湿疹等皮肤病或皮肤过敏者忌食;癌症患者及红斑性狼疮之人忌食;痈疖疗毒和淋巴结核、支气管哮喘者亦忌之。 带鱼食疗作用: 带鱼性温、味甘、咸;归肝、脾经。 有补脾、益气、暖胃、养肝、泽肤、补气、养血、健美的作用。 带鱼做法指导: 1. 带鱼腥气较重,宜红烧,糖醋; 2. 鲜带鱼与木瓜同食,对产后少乳、外伤出血等症具有一定疗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