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052回复:1
来自艾灸群的分享交流分享内容:1坚持艾灸关元两个月后精神好,睡眠快,肠胃感觉舒服。2每天艾灸神阙和关元1~2小时,身体明显改善,胃口好了,多吃也不长胖。3冬天艾灸关元穴应注意什么?冬天艾灸出汗会干扰藏阳吗?4艾灸后每天早上排大号特顺畅5随身灸盒使用心得的讨论。6中医检查诊断是慢性胃炎、胃寒脾虚,内调加艾灸后吃香睡好。 提问者:这段时间天天灸关元 ,这个冬天我想一直灸关元, 请问有什么要注意的,或者有什么反应?今天看到: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 中府/作者/太太:: 这个要因人体质而定,只要不灸过量发热至出汗则“无扰乎阳 " 。如果是艾灸部位灸后排湿气出汗则没关习。 提问者:哦,白明,谢谢指导 !不灸过量发热至出汗,则“无扰乎阳。” 中府/作者/太太:我自己这段时间艾灸发现,人还没有发热感,但有寒湿部位会排湿气,这种出汗则不一样,是排寒湿气,寒湿气排出后,则有利于藏阳。若是灸至发热出汗甚至大汗淋漓,则会“扰阳”,导致阳气过早被疏泄掉,来年会得萎厥,即浑身无力的阳虚症。一己之见,谨供参考。 提问者:过来人讲的都是金玉良言。 中府/作者/太太:灸关元后身体有明显改善吗? 提问者:身体重量增加一斤;精神好,睡眠快,肠胃感觉舒服。 特别是灸关元比较明显。 中府/作者/太太:好!证明肠胃功能有明显改善。您才灸了几天就有这么好的效果? 提问者:初灸时反而出现睡眠不深,中午睡觉难,现在不会了,睡眠量质好。将近两个月。坚持就是胜利! ![]() 中府/作者/太太:艾灸后初期身体有个自动调节过程,所以会有这些不适反应。估计您现在已经进入艾灸的良性循环。听过王超的故事吗? 很有名的艾灸故事,出典《扁鹊心书》,估计网上能搜到,就是灸关元强壮健体出名的。我早期的博文也有。相关博文[事半功倍艾灸法-夏秋之际重灸关元]http://aijiublog.blog.163.com/blog/static/16757588420107410811853/ 梁丘 :2010-11-26 18:11:27 关于艾灸是否扰阳的问题,我赞成中府老师的说法。 虽然冬主藏,但是我们人类与蛇、熊等动物不一样。在冬天我们还要活动,要工作要上学,抵御寒冷,这些都是需要消耗我们身体的阳气。所以在冬天会有吃归生姜羊肉汤来御寒,那么适当的艾灸,也是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所以适量的艾灸,不是扰阳,而是补阳,补充我们在寒天消耗的阳气。一己之见,欢迎拍砖。 ![]() 中府/作者/太太: ![]() 梁丘:是的。艾灸部位出汗:我一开始灸下腹关元气海时,灸完是有水气,但灸一段时间后,再灸就没有了。所以艾灸后皮肤有些水气是不用害怕的,就象中府老师说的,排体内湿气。 中府/作者/太太:是的,没有湿气的部位灸后是干爽的。但有时灸过头了会浑身发热出汗,这种发热出汗冬天艾灸则不可取,大家用心领悟一下就知道如何拿捏这个度了。 小艾草:我没太明白老师的意思,灸的地方出汗了就是扰阳吗? 中府/作者/太太:请小艾草再仔细看这段:“人还没有发热感,但有寒湿部位会排湿气,这种出汗则不一样,是排寒湿气,这种寒湿气排出后则有利于藏阳。”还有[秋冬养阴,秋冬可以继续艾灸吗?1和2]那两篇博文反复多看两遍就明白其原理了。 小艾草:好的。谢谢您。现在回忆起来,我刚开始灸的时候也会有一些湿气,我还以为是热遇冷结成的水汽呢,现在才知道原来是排湿。脚出汗也一样吗?我的身体很少出汗。我发现自己有一个现象,就是脚喜欢出汗,袜子,鞋垫都是湿的。脚冷的时候出汗,但是脚热的时候出的更多。不知道是不是在排湿。 中府/作者/太太:《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说,脚心热是因为“肝木之气不升,下陷于肾水中,郁而生下热;其根本是肾水太寒致肝木之气升发无力;” 脚冷兼多汗也是肾水寒。有些人的足部白天怕冷,晚上发热。是“肾气受伤,春夏之间,昼则微觉恶寒,夜则微觉发热,微汗满身,口苦食减,身体疲乏,并无外感项强之证,亦宜肾气丸以补肾气自愈。”很多人以为足底晚上发热是肾阴虚,就吃滋阴降火的药(如六味地黄丸),刚吃时症状会暂时消失,不久足底就更热。我就是因为在几年前被中医诊断为肾阴虚,吃滋肾阴的中药几年了,越吃越热;不知道其实是肾阳虚,吃反了!在今年春一次感冒后急性发作严重哮喘,后在夏天经大量艾灸加内服温肾水的药才恢复过来。肝肾经都经过足部,经我们艾灸涌泉穴的经验证明,足心发热或足冷艾灸此穴都有很好效验。我以前就属于足心寒热往来的体质,艾灸后这种现象消失了。 梁丘:这也说明穴位双向的调节作用。阳气不足,怕冷,双足冷,灸涌泉效果很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里:“足底为肾经涌泉穴,此穴得温,肾阳上升,故恶寒立罢。营卫的寒根于肾气。” 关于寒湿气重地区的人是否可以多吃辣椒,老姜排寒湿气和冬天吃辣椒要注意的问题讨论: 小艾草:好的。谢谢!老师, 我还有一个问题,想向您请教。 寒湿重的人,要戒辛辣吗,辛辣可以排寒湿的。 比如,我们湖南的天气湿,所以用辣椒比较多。胡椒,老姜等常吃的话应该对排寒气有好处的吧? 中府/作者/太太:辣椒性热,入脾,胃,心经,有温阳燥湿,温中散寒,开胃消食的作用。适合脾胃虚寒,食欲不振,腹部有冷感,泻下稀水;寒湿郁滞,身体困倦,肢体酸痛;风寒感冒,畏寒无汗。 湖南古称“卑湿之地”,多雨潮湿;对于在类似这些寒湿气重的地区生活,本身也是寒湿气重体质的人适当吃一些辣,特别是在冬天吃一些御寒,还可以预防风湿痛,于健康是有利的; 但对于虽生活在这些吃辣地区,若是住在高楼大厦里,离地气远的人,其体质可能是不湿反燥,这样就不宜多吃辣了。 因为辣椒辣而不辛,其入血而动血,热而有毒,太过温燥。中医讲究五味酸、苦、甘、辛(辣)、咸的饮食调和,中医认为凡入口之食物皆有药性,有“药食同源”之说,所以不能因为辣椒是日常食物而不顾自身体质地过食。 辣味有发散、行气、活血等功能,过于偏爱辣味,易造成脏腑阴阳失调,肺气过盛,耗伤气血,产生疾病:如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烘热、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皮肤痤疮,血压升高,流鼻血、痔疮加重,排便时肛门辣痛,牙痛,体内湿热加重等“上火”症状。 又因辣椒的热性,冬天喝辣椒汤是热上加热,吃后有浑身发热发汗的舒适感;尤其是辣椒能促进肠胃蠕动,刺激消化液分泌,令人食欲大增,不知不觉越吃越想吃;吃时是很过瘾,但中医说“汗血同源,”汗在内为血,在外为汗,所以血虚血热之人不宜吃辣;且《内经》说冬天养生的要点其中一个是“无泄皮肤”,就是说冬天养生阳气宜收不宜散,尽量不要过度过热发汗出汗,以免阳气过早释放,致来年得病。所以冬天吃辣御寒也要谨守辣而不热汗的原则。 我是广东人,本来是不能吃辣的,移居韩国后,居住在也叫湖南地区的底层房子和海边,湿气较重,所以日常也吃辣,吃后人感到很舒服;但每年春天回广州探亲时还是同样吃辣,就开始长痘痘兼喉咙痛,眼白现红筋等症。所以吃辣也要因时因地因人体质而定滴。以上关于吃辣的一己之见,谨供参考。 小艾草:谢谢!我目前每天艾灸神阙或者关元一到两小时,感觉身体好很多。 中府/作者/太太:小艾草能否谈谈您艾灸后,身体具体有哪些改善? 小艾草:好的。刚刚帮我妈妈灸三阴交去了,现在她也慢慢开始接受了,呵呵。 中府/作者/太太:哦,小艾草不忘用艾爱妈妈,真是孝女。 ![]() 小艾草: 我气虚,然后慢性结肠炎,慢性胃炎,念中学的时候由于是住宿,自己年纪小,不懂照顾身体,把身体弄成这样的。目前坚持艾灸关元和神阙大概4~5个月的样子,肠胃功能明显改善。本来一直靠吃中药调理胃胀气和肠胀气,但是灸了之后吃饭也很香了,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吃的多,并且不发胖。 中府/作者/太太:同感,我也是灸后饭量比以前多,但没有以前的胖大肚子,因为每天排泄顺畅。 梁丘:呵呵,我以前大便不好,有时几天才一次。现在天天早上7点大肠经的时间就去大号,不想去都不行,肠子在动。有些人说早上习惯去蹲才能出来。我现在是起床后小号,接着刷牙洗脸做早餐什么的,然后这中间就肠子开始动了,这时才去,哗啦啦的很快,不会拖泥带水。很畅快! 中府/作者/太太: ![]() 小艾草:我手脚冰凉,夏天几乎都不吹风扇(中国南方的天气是很热的),现在慢慢好起来了。现在是冬天,以前烤火都不会热,现在基本上不用烤火身体也是很热的,偶尔走路热了还会脱外套。还有一些慢慢回忆起来再和大家交流。谢谢老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