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友17350
精灵王
精灵王
  • UID20157350
  • 粉丝8
  • 关注6
  • 发帖数1663
  • 社区居民
阅读:879回复:0

单桂敏灸除百病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5-09-24 18:54

针对疾病:胃痛
治疗方法:用直接灸足三里中脘关元穴。反复施灸,结疤或化脓(分泌物)。每次每穴20分钟左右,一日灸1次或隔日灸1次,3个月为一个疗程,共计2~3个疗程可见初步疗效,长期施行可避免胃痛发作。胃痛急性发作时可针刺足三里穴进行止痛。
有个孩子在我的博客上这样留言:
“单姨,我以前做业务,吃饭没有准点,常常胃痛,每次吃点雷尼替丁也就好了。后来有一次是早上,我吃了油条,喝了一杯豆浆就去见客户。那是在夏天,很热,中午回来的路上似乎中暑,突然就胃痛。中午没有吃饭,吃了雷尼替丁也没用,下午忍着疼痛和上司回报工作,这时我就不行了,出了经理办公室,“哇”地就吐了,吐得是一点都没有消化的油条。从此以后,我的噩梦就开始了,时不时的胃部丝丝拉拉地痛要不就是剧烈地痛。香砂养胃丸健脾丸、雷尼替丁、胃必治气滞胃痛冲剂等等我都吃过,还吃过几次四联。我吃药比吃饭都要准时,要不就这胃就要造反。凉的一点都不能吃,我已经连续几年都没有吃过一块西瓜了。看着别人大夏天,大口地啃西瓜,我真想整一个尝尝,但是我这个不争气的胃啊……单姨,您帮帮我啊”
看到这样的留言,通常我的心里都会难受好一阵子,这些跟我女儿年纪相仿的孩子们基本上都是在为了事业,为了生活这样那样的忙碌着。凭我的感觉,越是好强的孩子越是容易把自己的身体弄坏,想来想去也都是迫不得已的事儿。他们的生活基本上都不太规律,这在吃饭的问题上体会的更明显。
首先就是吃饭时间不固定,饱一顿饿一顿。再就是吃的东西不健康,要不就是大鱼大肉、要不就是过量饮酒、要不就是吃辛辣、寒凉食物。都说你们的胃造反。要不就不吃,一吃就吃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就是再好的器官也禁不住啊。它造反了,其实是在保护你,应该庆幸才对。
针对胃病,我是以艾灸为主的。方法非常的简单,就是在平时艾灸足三里、中脘和关元穴
中脘和关元都在腹部。中脘穴在脐上4寸,腹中线上,是手太阳、少阳、足阳明所生,任脉之会。主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处,为任脉、三阴经之会,小肠之募穴。艾灸此穴有增强人体元阳的作用,胃痛多为寒气作祟,艾灸此穴则正对本证。足三里穴则是胃经上的大穴,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的作用。常灸此穴可以帮助调整食欲,使食欲趋于平衡。(配图足三里、中脘和关元穴)
灸法用直接灸,用最精细的艾绒,搓成艾炷,如麦粒大小,放在穴位上点燃,此时穴位有轻微的灼热感。反复施灸,结疤或化脓(分泌物)。每次每穴20分钟左右,一日灸1次或隔日灸1次,3个月为一个疗程,共计2~3个疗程可见初步疗效,长期施行可避免胃痛发作。
对于急性的胃痛,我采用的是直接针刺足三里的方法。取毫针直刺入足三里1寸,反复捻转,得气后留针5分钟,可迅速缓解急性胃痛。
以前有个网友的治疗体会,总是胃痛,经常一夜起床20多次。昨天他告诉我,用了我针和灸结合的方法终于胃不疼了,现在一觉睡到天亮。
我以前也当过校医,那时孩子上学较早,经常有的孩子吃不上饭或急三火四地吃饭。到学校由于寒风冷气到学校出现胃痛、腹痛的,这些病例多数是一针见效。就取足三里一穴,得气后,叫孩子深呼吸。少则5分钟;多则20分钟,会有立竿见影之效。所以,我身上一般都带着针灸盒,里面放满消毒棉球。
现在也经常看到或听到年轻人说‘治疗某某疾病,用一针就治好了。’这个我也不否认,我在临床中也有经常一针就治好疾病,尤其是对于胃痛,基本上就真是“一针好”。但是,对于一些经常胃痛的病人,可能就不能一针见效了。这样的病人需要一个过程,也许是艾灸3~5天,也许10几天后。我从来不夸大其词,这样本来就是不对的,而且往往使患者失去对医生的信任。
希望前面那个孩子看到我的方法后,尽快治好自己的胃病,有问题及时反馈,单姨一直在关切着你们。
补元阳,中气升——胃下垂的治疗
针对疾病:胃下垂
治疗方法:背部穴位用小艾粒直接灸,其他穴位用清艾条温和灸或艾灸盒灸。百会、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各20~30分钟,腹部最好用四眼艾灸盒做大面积的艾灸。脾俞、胃俞、肾俞各5~7壮。每天1次,15天为一疗程,休息3天继续。
我的博客上有这样一则留言很有代表性:
“大姐您好。几个月前,在查阅有关针灸资料时,无意之中看到您的博客……我现在深受病痛的折磨,痛苦不堪,希望得到您的帮助和指导。
我是一名教师,今年年39岁,96年检查发现胃下垂,十多年求医问药不断,请有名的中医治疗,针刺穴位,穴位注射,保健艾灸等等治疗手段,可效果不够理想。这期间,我阅读了大量的中医理论,经络学说,对传统医学有了相当地了解,认为经络学说,针灸理论对胃下垂治疗很有帮助。十多年,曾在每年暑假期间,用艾条灸一些穴位,当然坚持的时间也就一二个月,平时工作比较繁忙,没有时间进行艾灸,感觉到疗效不好,可能时间太短,没有坚持下来,也可能方法或取穴位不够准确或穴位配伍不够合理。
现在是人比较瘦,去医院查是胃下垂6厘米多,属于中度下垂,腹胀比较重,餐后平躺好一点,中医诊断为脾气下陷(中气下陷),D木糖测定:小肠吸收功能较差。身体素质是一年不如一年,人整天有气无力,晚上睡眠也不好,工作也感到力不从心,情绪比较压抑,夫妻生活也大受影响。我不断反思自己,究竟怎么办,难道这一生一世就这样下去吗?这次我决定用艾灸和中药相结合,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来解决这一常见但又棘手的疾病,争取用一年的时间让自己拥有个比较强健的体魄。”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部分进入盆腔。轻度下垂者一般无症状,下垂明显者有上腹不适,饱胀,饭后明显,伴恶心、嗳气、厌食、便秘等,有时腹部有深部隐痛感,常于餐后,站立及劳累后加重。长期胃下垂者常有消瘦、乏力、站立性昏厥、低血压、心悸、失眠、头痛等症状。现在得胃下垂的人也是原来越多了,胃功能不好,吸收不好,身体素质差也就不奇怪了。中医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乃伤,百病丛生,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对于胃下垂,我十分推崇艾灸疗法,因为在诸多中医绿色疗法中艾灸补充人体元阳的功能最强大。方法就是背部穴位用小艾粒直接灸,其他穴位用清艾条温和灸或艾灸盒灸。百会、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各20~30分钟,腹部最好用四眼艾灸盒做大面积的艾灸。脾俞、胃俞、肾俞各5~7壮。每天1次,15天为一疗程,休息3天继续。
胃下垂,中医认为是中阳不足、中气下陷,因此治疗胃下垂,要从补益元阳入手。元阳足,中气自然升举,胃也就不再下垂。百会、中脘、神阙、关元,是我一直推崇的增强人体元阳的人体正中4大穴,艾灸这4个大穴可以形成一天从上至下的元气通行线,使从关元和神阙生发出来的阳气上行至头部、进而温暖全身。足三里调节脾胃功能,是我对于肠胃病经常采用的经验穴。而三阴交穴是三条足三阴经脉的交会处,艾灸这个穴位可以同时为肾、肝、脾经注入阳气,同时艾灸脾俞、胃俞、肾俞则可为增强脾、肾两脏的功能。
患有胃下垂的患者尤其还要注意平时的生活养护,切勿暴饮暴食,宜少吃多餐。戒烟酒,禁肥甘、辛辣刺激之品,宜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品。不要参加重体力劳动和剧烈活动,特别是进食后。饭后散步,有助本病的康复。保持乐观情绪,勿暴怒,勿郁闷。要耐心坚持治疗、食物调理和康复锻炼,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
我把这个方法回复在博客上面,并嘱咐他坚持治疗,不要气馁,一定会有效果。


再后面的一段时间,很多网友回复说这个方法效果很好。
无独有偶,我的一个朋友也是胃下垂,每天胀气不能吃硬的食物,情绪也是很不好。记得在前年的五月份来我这里治疗脚踝骨折后而导致的经络不通的疾病,在我这里针灸了20天,我是给她全身调理的。20天后,各种症状趋于好转,尤其是走路已经不在感觉腿无力和脚疼痛,胃肠疾病也好很多,我叫她回家后继续艾灸和锻炼,她就又坚持艾灸了3个月,现在所有的症状基本都没有了。在我临来北京前,还到我家为我送行,那时不时叙述自己的病情已经好了,和我说着艾灸的神奇。没有想到我在北京没有呆上3个月,就又打道回府了, 这里的生活节奏太快了,我在这儿确实过的不习惯,还是生活了多年的小城市适合我们老年人居住……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