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友13692
精灵王
精灵王
  • UID20153692
  • 粉丝16
  • 关注7
  • 发帖数2774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阅读:1176回复:3

赶走眩晕 中医有绝招!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5-11-05 10:23





养生可谓是目前国人茶余饭后谈论不休的话题,艾灸作为中医特色也越来越受人追捧,艾灸的功效,很多人都是有切身体会的。其实,艾灸治病也是颇有特色的,尤其是艾灸与百会穴的结合,让很多疾病望而生畏,比如眩晕、过敏性鼻炎、脱肛,当它们遇上艾灸与百会,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且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灸友13692
精灵王
精灵王
  • UID20153692
  • 粉丝16
  • 关注7
  • 发帖数2774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沙发#
发布于:2015-11-05 10:23

体会——

《内经》曰:“上虚则眩,以及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这种由于气血虚弱,血不上奉,髓海空虚失养之眩晕,与西医之美尼尔氏综合征,即内耳性眩晕颇为相似,中医认为本病主要与肝、脾、肾三经有关,眩晕症临床表现为:精神疲倦、少气懒言、饮食少进、心悸不安、面色淡白、头晕目眩、耳鸣欲呕、心中荡漾、脉沉细无力、舌质淡苔白滑。

根据“虚者补之”、“陷下者灸之”的治疗原则,用艾条灸百会穴,灸之灼热疼痛为度,可增强疗效,一般数次即可减轻,连续灸治二三个疗程即可痊愈。百会穴不但能统调经脉之气,而且又为督脉之要穴,可治疗全身疾病。督脉能统督一身之阳,故艾灸百会穴可提补清阳之气而上升,对气虚下陷,阳气不升,气虚升提无力,清窍失养等疗效显著。督脉又与任脉相通,任脉可统督诸阴经之脉,故百会穴居高临下,不但可提补诸阳经之气,又能调理诸阴经之血,气盛则能生血,血足则气能得固,气血充盛,眩晕自止。

灸友13692
精灵王
精灵王
  • UID20153692
  • 粉丝16
  • 关注7
  • 发帖数2774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板凳#
发布于:2015-11-05 10:23

病案——

杨某,女,49岁。10年前因流产失血过多,损伤冲任二脉,体渐虚弱,遂患眩晕之症。经多方治疗,曾一度好转,约一年后因劳累复发,再服前药,终未见效。近时眩晕加重,发病时感到天旋地转,身体不能自持,时常跌仆,头晕目眩,呕吐不止,心悸不安,夜不能寐,时感耳鸣。由于呕吐不能进食,身体更加虚弱,面色苍白,身体倦怠无力,严重时短暂昏迷不省人事。舌质淡嫩,脉沉细无力。测血压90/60mmHg,证属气虚血亏,清阳不升。取百会穴灸治。百会穴周围头皮松软,艾火距穴位很近,艾灸多时尚不感热。可知其气虚程度之甚,灸百会穴约30分钟,灸后情志稍安,夜间能入睡。经灸2个疗程后,眩晕渐止,能食,呕吐亦止。艾灸4个疗程后,眩晕未见复发,面色略转红润,精神明显好转,至今年余,未再复发。

灸友13692
精灵王
精灵王
  • UID20153692
  • 粉丝16
  • 关注7
  • 发帖数2774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地板#
发布于:2015-11-05 10:23

艾灸百会穴治眩晕

百会穴为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厥阴肝经等经脉之交会穴。百会穴能贯通各条经脉之气,且与五脉相通。百会穴治眩晕,记载颇多。如《针灸大成》玉胜歌曰:“头痛眩晕百会好”。《针灸学讲义》云百会治头晕、耳鸣、目眩。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