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4806回复:32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学习心得专贴【7班同学进这里】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学习心得专贴
所有7班学员统一在此专贴签到,完成当日学习任务。在本帖直接回复学习心得即可。 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创造和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哈~ ![]() |
|
最新喜欢:![]() |
4楼#
发布于:2016-02-14 21:2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年2月14日《黄帝内经》第17课心得
第十篇 五脏生成
心气所聚合之处,即为血脉,其表现在外形上为面上之气血,能制抑心脏的是肾脏。肺气所聚合之处,是皮肤,而体毛是其表征,受制于心脏。肝气所聚合之处,在筋上,指甲是其表征,受肺脏之牵制。脾气所聚合之处在肌肉,其表现在唇上,受肝脏的牵制。肾气所聚合之处为骨骼,其发于表在头发上,受制于脾脏。 人食过咸会造成血变黏稠,脉行涩滑,气色失去光泽。若食过多苦味皮肤会变得枯槁,体毛脱落。食过辣会造成筋拘急,指甲枯萎。食过多酸会造成肌肉萎缩,嘴唇上卷。食过多甜味会造成骨痛而落发。 心喜苦 ,肺喜辛味,肝喜酸味,脾喜甘味,肾喜咸味,为五味应合于五脏,五味之精气造成五脏生气之源。若见病人面色如青草一样,是因为肝已不受酸味之精气,失去功能,以致应入肝之酸味,上升到面上而呈现木之原色,为大凶之死兆,依此类推。病人面色黄如枳实一样,呈现深黄而无光泽、黑色如煤一样黑而无光、面上出现赤红色如坏血一样的黯色、像枯骨一样没有光泽的灰白色,都是死症。这是病人呈现于脸上的五种死色。但如青色而光泽鲜艳,此为生也。赤色如鸡冠之鲜红、黄色如蟹黄一样、白色如猪油一样油光、黑色时呈现出光亮如羽毛一样的,都是生色。 如生于心气所产生的红色,其处如用白绢裹红色一样。生于肺气,则如用白绢包浅红色一样。生于脾气时,白中带润黄之色也。生于肾的精气,则像白绢包裹住紫色一样的气色。这是五脏所生出的精气,荣华展现于体外的明显区分。白色与辛味入肺;红色与苦味入心;青色与酸味入肝;黄色与甘味入脾;黑色与喊味入肾。所以皮为白色,血脉为赤色,筋如青色,肉为黄色,骨为黑色,所有经脉必上会于眼目,骨中的髓皆入脑,筋皆附属在关节上,血皆受心之管束,气皆因肺盛衰而盛衰。 |
|
5楼#
发布于:2016-02-10 13:3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年2月13日《黄帝内经》第16课心得
第九篇 六节脏象论 天体的运行是以六个甲子构成一年,人则以九九极数的变化来配合天道的准度,而人又有三百六十五穴,与天地相应。是什麽道理? 天之度数,气之度数。天的六六之数。天有十天干(甲乙 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六六之节和九九制会,是用来确定天度和气数的。天度,是计算日月行程的。气数,是标志万物化生之用的。天属阳,地属阴,日属阳,月属阴。它们的运行有一定的部位和秩序,其环周也有一定的道路。每一昼夜,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余,所以大月、小月和起来三百六十五天成一年,由于月份的不足,节气有盈余,于是产生了闰月。确定了岁首冬至并以此为开始,用圭表的日影以推正中气的时间,随着日月的运行而推算节气的盈余,直到岁尾,整个天度的变化就可以完全计算出来了。 气数是怎样与天度配合的? 天以六六为节制,地以九九之数,配合天道的准度,天有十天干,代表十日,十干循环六次而成一个周甲,周甲重复六次而一年终了,这是三百六十日的计算方法。自古以来,都以通于天气而为生命的根本,而这个根本不外天之阴阳。地的九州,人的九窍,都与天气相通,天衍生五行,而阴阳有依盛衰消长而各分为三。三气合而成天,三气合而成地,三气合而成人,三三而合成九气,在地分为九野,在人体分为九脏,形脏四(头、身、手、足),神脏五,合成九脏,以应天气。 人身有三个关:表、半表半里、里 控制气之出入。 气的盈余积累成为闰月,何为气? 五日称为一候,三候称为一气,六气称为时,四时称为岁,一年四时,各随其五行的配合而分别当旺。木、火、土、金、水五行随时间的变化而递相承袭,各有当旺之时,到一年终结时,再从头开始循环。一年分为四时,四时分布节气,逐步推移,如环无端,节气中再分候,也是这样的推移下去。所以说,不知当年客气加临、气之盛衰、虚实的起因等情况,就不能做个好医生。(四时不同,诊脉各有变更) 五行的推移,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它的太过与不及是怎样的呢? 五行之气更迭主时,互有胜克,从而有盛衰的变化,这是正常的现象。 平气是没有太过和不及。 何为所胜? 春胜长夏,长夏胜冬(肝木克脾土),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这就是时令根据五行规律而互相胜负的情况。同时,时令有依其五行之气的属性来分别影响各脏。 一脏不平,治所胜之脏即令其平。 五气之间的相胜 首先要推求气候到来的时间,一般从立春开始向下推算。如果时令未到而气候先期来过,称为太过(未至而至)。 |
|
6楼#
发布于:2016-02-10 13:3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年2月12日《黄帝内经》第15课心得
第八篇 灵兰秘典论 人体六脏六腑这十二个器官的责任分工,高低贵贱是与宫庭职位的关系怎么样比拟? 人事上中虚为明。神如火,外围为真火 中空为真水,心神的源头来自肾脏。人之初生肾水在先,过二周生肝,再过二周生心包膜方有心跳。 心,主宰全身,是君主之官,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都由此而出。心不断跳动,相火热盛可灭杀所有癌细胞,所以心脏无癌。故热疗能治癌症(艾灸,热敷可以治疗的机理?) 肺,是相傅之官,犹如相傅辅佐着君主,因主一身之气而调节全身的活动。 肝,主怒,像将军一样的勇武,称为将军之官,谋略由此而出。胆为中正之官。膻中,维护着心而接受其命令,是臣使之官,心志的喜乐,靠它传布出来。 小儿频繁呕吐将胆翻转过来,幼儿把事物看成镜相之相。如b看成d;P看成q。此时宜治胆。 脾和胃司饮食的受纳和布化,是仓廪之官,五味的阴阳靠它们的作用而得以消化、吸收和运输。三焦联络之油网源生来自脾胃。水有油才能跑得更快。脾脏故障会影响三焦。 大肠是传导之官,它能传送食物的糟粕,使其变化为粪便排除体外。小肠是受盛之官,它承受胃中下行的食物而进一步分化清浊。 肾,是作强之官,它能够使人发挥强力而产生各种伎巧。 三焦,是决渎之官,它能够通行水道。最早源生于两肾的中间。 膀胱是州都之官,蓄藏津液,通过气化作用,方能排除尿液。 以上这十二官,虽有分工,但其作用应该协调而不能相互脱节。所以君主如果明智顺达,则下属也会安定正常,用这样的道理来养生,就可以使人长寿,终生不会发生危殆,用来治理天下,就会使国家昌盛繁荣。君主如果不明智顺达,那麽,包括其本身在内的十二官就都要发生危险,各器官发挥正常作用的途径闭塞不通,形体就要受到严重伤害。在这种情况下,谈养生续命是不可能的,只会招致灾殃,缩短寿命。同样,以君主之昏聩不明来治理天下,那政权就危险难保了,千万要警惕再警惕呀! 西药伤心,失眠药、止痛药、减肥药不可吃。 至深的道理是微渺难测的,其变化也没有穷尽,谁能清楚地知道它的本源!实在是困难得很呀!有学问的人勤勤恳恳地探讨研究,可是谁能知道它的要妙之处!那些道理暗昧难明,就象被遮蔽着,怎能了解到它的精华是什麽!那似有若无的数量,是产生于毫末也是起于更小的度量,只不过把它们千万倍地积累扩大,推衍增益,才演变成了形形色色的世界。 |
|
7楼#
发布于:2016-02-10 13:3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年2月11日《黄帝内经》第14课心得
厥阴是在胃和肝中间的地方,肝脏本身就是惊骇,肾脏是恐,怒伤肝,但是肝脏发病时不是怒,而是惊骇。肝是发脾气容易伤到肝,而不是一个人一天到晚发脾气和肝受伤了才会发脾气。 少阴(肾和心胞),少阳(胆,三焦)同时发病时,肚子容易涨满,心满。 三阴三阳同时发病时会造成肌肉萎缩。 四肢为阳脾在管,脾主肌肉,四肢不举没有力量。身体为阴。 平常的脉是横的,鼓脉摸到的是圆圆的鼓在里面,顶到自己。 钩脉,心脏的脉,出现钩脉表示心脏出大问题了。 鼓一阴,鼓一阳统统在寸阳脉的位置能摸到。 毛脉很急像其它弦一样就是肝脏脉。 脉停在哪一动不动,像石头一样是肾脏的脉。 阴阳相过,脉在寸关尺处忽大忽小是脾脏的脉。 如果阴在里面互相相挣,那么阳在外面就不稳定,五脏之间会不平衡,肺里的津液就会往外散,手和脚会冰冷使人喘鸣。 上焦的阳不管是心脏的热还是肺里的津液都是往下行进入肾脏,阴都是往上升的。 正常人的手是粉红的,肝有问题,手掌是暗红的。 正常的阴要和平,阴盛则阳虚。阳气散掉,没有东西制阴时,阴也会散掉,阴散掉的方'有很多,盗汗,大小便失禁。 肝如果说阴盛时,即肝有实的现象时,会让心脏的跳速加快,一呼一吸跳到八九下,就 快死掉了。 藏可满不可实。腑可实不可满。 肾阳不足时去强土。 肺金里面的的津液不够时,火还在一直蒸化,肺就出问题了。 阳气运行受阻,,阴就会盛,四肢肿胀。 阴气结而不通血必无法进入该脏,结集在此处,终而造成血管破裂,有一个脏阴结住了,便血会是1升左右,两脏结则加倍,三脏结更重之三倍,也可能大小便出血,也可以吐血。 阴阳同时被受阻到了,此时如果呈现的是阴盛阳弱时,我们称为‘’死水‘’,主要症状是少腹胀,小便不通。 如果胃气被结,没有办法外泄,热只能往上升,名为‘’消可‘’ 三阴结到了名为‘’水‘’,病人出现水肿。 平常人身上非常多的气,气会动,如果被寒结到了会成水冷。 厥阴,少阳不通,则生喉咙痛。 如果摸脉时,阴脉特别博大,阳脉像两条脉一样,左跳右跳是孕脉。 如果阴阳脉同时出现症状,病人又呈现下痢,津液不足是死脉。 如果在尺阴脉摸到寸阳脉,代表病人汗流不止,盗汗。 如果尺部阴脉极虚弱,而阳脉又博盛,其名为‘’崩‘’,血甭。 阴脉本沉今博,阴脾脉、肺脉搏,必在二十二日内半夜中死亡。 少阴之心脏、肾脏出现博而不沉之脉,则在十三日内黄昏时必死。 厥阴之肝与心包脉博而不沉,十日内必死。 大阳脉即膀胱、小肠的脉气博动互不相让,则在三日内必死。 太阴之脾与肺和太阳之膀胱和小肠,其脉皆呈现博盛之壮,造成病人心腹胀满,大小便不通,但坐不的卧,五日内必死。 |
|
8楼#
发布于:2016-02-10 13:3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年2月10日《黄帝内经》第13课心得
一吸脉跳两下,一呼脉跳两下,一呼一吸脉跳五下为正常脉。脉迟缓无力者为阴,脉数有力者为阳。 太阳,主开,主外,主皮肤毛孔,太阳受病时一定在项颈的地方。体积在跟外在的病抗挣时,就会产生有寒有热的现象。 少阳主枢,输送。眼睛一眨一眨表示少阳很好。 阳明主合,治疗脸部中风,治好了但眼睛合不起来,就是阳明的问题。如果脸部中风没有治好,那么病进入身体有两种途径,一是少阳,二是阳明。如果进入阳明就会到此为止不会再进了,进入阳明就是热症。 少阳有寒症有热症,阳明只有热症。进入少阳会有阴症出现, 阳明发病在心脾主血会有精子少或月经不调等不好言语的病症。阳名在传精的时候因血不够,这个人就会风消下去,呼吸时就要由脖子和肩膀去帮助他用力的呼吸,这种症状很危险。 三阳,最外面的阳,太阳,太阳经本身是在体外的。 年老体衰膀胱里的水不会被气化掉,所以会尿贫。一个老先生跑来说,一晚上上七八次厕所,下焦寒,小肠冷,下热药,这是秉天之纪,地之理。 如果小肠经有病变,寒水是经常藏在里面的,里面是热外面是冷的这样能保持我们的身体温度,当寒水遇到病邪时,寒水无法透发,就沉在下方,所以下焦寒,脚是冰凉的。为什么常人脚是热的,因为气化后的水经经络到小腿。如果气化的水循环很快,如果是冷水就会停在哪里不动,会有腿抽筋。水出来能气化皮肤变的很粗糙。膀胱经募穴中极,当膀胱经出问题时,由于筋脉的力量不够,小腹会下坠。 胆汁里的水份源头来自膀胱,膀胱里的水之所以进肝脏是因为小肠的热。胆汁等于是肝脏的代谢物。 心脏产生的热进入小肠,心胞是心脏的外膜把心包住了,心和心包之间有很多清的水,防止心脏过热,心脏跳动时会影响到心胞,心胞和胆连着。胆汁排泄量过多过少都会影响到其它的脏。有胆结石胆就会肿大,加速心脏的博动力量再加化石的药就可以了。 |
|
9楼#
发布于:2016-02-04 11:07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6班黄萍申请签到2016年2月4日《黄帝内经》第5课学习心得:
中医认为,肺藏魄(白天看到鬼就是肺不好,魄汗是肺未流透的汗)、肝藏魂、心藏神,魄魂都是属于心在管。人体背部的俞穴都是阳气行的地方,正面的募穴是阴气行的地方,所以阴阳才可以制衡。阳动阴沉,汗本要发出来,如果毛孔闭住,汗不出易风动手抖。中医认为,风善动,为百病之首(伤寒金匮都是如此说)
所以治脏腑病变时,风易导致表症,心静则不易受邪,如果病已经很久则难治,做医生的要尽力去治。
阴气和阳气的定义:
脏:多收藏
腑:多宣泄
这都是靠阳气才能生长收藏。浊物排,营养收,都是靠阳气行才可以。如果阳不行,阴累积太久则会肿瘤病变。所以大家每天要运动就是这个道理。
便秘也是阳不行(大肠为腑),但要搞清是和哪个脏的关系,最基本的是把她从不正常调整为正常,在保持心情愉快。
风易伤肝,所以有风则会树叶抖动,肝为风脏,吃太饱筋则无力则会生痔疮; 喝太多伤气,强用力则伤肾骨。
春伤风,夏伤暑,秋伤咳,冬伤于寒,所以冬天不要出大汗,不要受风寒,否则到春天易生温病(温病底子都是寒)。寒就是两种:一是里寒因于饮食,二是外寒。
饮食中:肝酸、心苦、脾酸、肺辛、肾咸。
过与不及都不好。如甜太盛则会伤肾,见面黑,其他如此类推。
正常的饮食过淡,而治病则会味厚重。
东方肝木,所以江浙一带爱吃酸醋无胆结石;西方苦寒吃咸青盐五肾结石。
|
|
10楼#
发布于:2016-02-04 00:0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年2月9日《黄帝内经》第12课心得
第六篇:阴阳离合 三阳与三阴之离合 天地之间,万物初生,未长出地面的时候,叫做居于阴处,称之为阴中之阴;若已长出地面的,就叫做阴中之阳。有阳气,万物才能生长,有阴气,万物才能成形。 人面向南方站立,前方名叫广明,后方名叫太冲,行于太冲部位的经脉,叫做少阴。在少阴经上面的经脉,名叫太阳,太阳经的下端起于足小趾外侧的至阴穴,其上端结于睛明穴,太阳为少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阳。再以人身上下而言,上半身属于阳,称为广明,广明之下称为太阴,太阴前面的经脉,名叫阳明,阳明经的下端起于族大指侧次指之端的历兑穴,因阴阳是太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阳。厥阴为里,少阳为表,故厥阴精之表,为少阳经,少阳经下端起于窍阴穴,因少阳居厥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少阳。因此,三阳经的离合,分开来说,太阳主表为开,阳明主里为阖,少阳介于表里之间为枢。三者之间相互协调,统一称为一阳。 在外的为阳,在内的为阴,所以在里的经脉称为阴经,行于少阴前面的称为太阴,太阴经的根起于足大指之端的隐白穴,称为阴中之阴。太阴的后面,称为少阴,少阴经的根起于足心的涌泉穴,称为阴中之少阴。少阴的前面,称为厥阴,厥隐经的根起于足大指之端的大敦穴,由于两阴相合而无阳,厥阴又位于最里,所以称之为阴之绝阴。因此,三阴经之离合,分开来说,太阴为三阴之表为开,厥阴为主阴之里为阖,少阴位于太、厥表里之间为枢。三者互有联系,统称一阴。 阴阳之气,运行不息,递相传注于全身,气运于里,形立于表,这就是阴阳离合、表里相成的缘故。 第七篇:阴阳别论 男女正常脉、三阳之病 脉像有两种卦,一种是阴在两阴之间,为坎卦,为常脉,另一种是阴在两阳之间,为离卦。离为中虚。阳不在乎多少,要替在里面身体才能够受用,阳浮的人无气就没有了。 人有四经十二从,四经指心肝肺肾应四季,春夏秋冬,脾应长夏。十二个月应十二条经脉。 人体横膈以上为寸脉,横膈之下为尺脉,横膈为关脉。脉分气血,在手为血右手为气,诊脉时可同时诊二只手的脉做比较。女人主血,血较重,所以左手脉应该比右手大一些,男人主气,所以右手脉会大一些。 寸脉为君,尺脉为臣,所以寸脉要在一些。 寸脉过长,溢到手掌上称为溢脉,表示喉咙出问题了,如果喉咙里长肿瘤,脉会弯曲着向上溢。在治疗时溢出的脉越来越弯,表示治疗方法错误,慢慢回来则表示治疗方法正确。 脉关为脾胃,吸入为阴,为肝肾管,吐出为阳,心肺管,呼吸之间为脾胃。正常脉一个呼吸跳五下。 把脉时,我们以胃脉为标准,别于胃脉的则表示其脏腑出现问题。 溢脉表示阴盛,为真藏脉,覆脉,为阴不足,也为真藏脉。一般真藏脉现是很危险的脉,表示阴阳已经分隔了。 手脉寸部为阳,尺部为阴,脉形欲去不留为阴,动而快速的为阳,脉迟缓无力者为阴,脉数而有力者为阳,脉形为真藏之脉即肝弦、心洪、脾缓、肺浮、肾沉如石等。如肝脉为弦至急者,十八日必死,心脉洪大而坚搏,则九日死,肺脉至浮如羽毛,则十二日死,肾脉至沉如河中之石,七日死,脾脉若缓如雀啄屋漏,四日内死。 |
|
11楼#
发布于:2016-02-04 00:0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年2月8日《黄帝内经》第11课心得
天之纪、地之道: 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天为阳,阳不足则必阴生,西北方属阴,所以人的右耳不及左耳敏感,而人的左手足也不及右边的强。因为东方属阳,阳性向上,所以人体的精气神集合于上部;如果精气神集合于下部则下部强盛而上部虚弱,此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利。如虽左右同样感受了外邪,但在上部则身体的右侧较重,在下部则身体的左侧较重,这是天地阴阳之所不能两全,而人身亦有阴阳左右之不同,所以邪气就能乘虚而居留了。 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火之气通于心,溪谷之气通于脾,雨水之气通于肾。 所以天有精气,地有形体;天有八节之纲纪,地有五方之道理,因此天地是万物生长的根本。无形的清阳上生于天,有形的浊阴下归于地,所以天地的运动与静止,是由阴阳的神妙变化为纲纪,而能始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终而复始,循环不休。我们把人体上部的头来比天,下部的足来比地,中部的五脏来比人事以调养身体。天的轻清之气通于肺,地的水谷之气通于嗌,六经犹如河流,肠胃犹如大海,上下九窍以水津之气贯注。如以天地来比类人体的阴阳,则阳气发泄的汗,象天的下雨;人身的阳气,象天地疾风。人的暴怒之气,像天有雷霆;逆上之气,象阳热的火。所以调养身体而不取法于自然的道理,那麽疾病就要发生了。 如因外感致病因素伤害人体,急如疾风暴雨。善于治病的医生,起初邪在皮毛的时候,就给予治疗,病在表者,如风寒束表伤阳,用针在外关或者合谷表面浅刺或者刮刮,汗出即愈;技术较差的,至邪在肌肤才治疗;又更差的,至邪在五脏才治疗。假如病邪传入到五脏,就非常严重,这时治疗的效果,只有半死半生了,只有50%成功治愈把握。 所以自然界中的邪气,侵袭了人体就能伤害五脏;饮食之或寒或热,就会损害人的六腑;地之湿气,感受了就能损害皮肉筋脉。 所以善于运针法的,病在阳,从阴以诱导之,病在阴,从阳以诱导之;取右边以治疗左边的病,取左边以治疗右边的病,以自己的正常状态来比较病人的异常状态,以在表的症状,了解里面的病变;并且判断太过或不及,就能在疾病初起的时候,便知道病邪之所在,此时进行治疗,不致使病情发展到危险的地步了。 所以善于诊治的医生,通过诊察病人的色泽和脉搏,先辨别病症的属阴属阳;审察五色的浮沉或重浊,而知道病的部位;观察呼吸,听病人发出的声音,可以得知所患的病苦;诊察四时色脉的正常是否,来分析为何脏何腑的病,诊察寸口的脉,从它的浮、沉、滑、涩,来了解疾病所产生之原因。 难经77难与75难—肝癌治疗: 77难:上工治未病。肝病先实脾。 75难:东方实(肝木)则西方虚(肺金);泻南补北。内经云:一臓不平,所胜来平。如肝木不平,可用肺金平之。治法:母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 所以说:病在初起的时候,可用刺法而愈;及其病势正盛,必须待其稍微衰退,然后刺之而愈。所以病轻的,使用发散轻扬之法治之;病重的,使用消减之法治之;其气血衰弱的,应用补益之法治之。 治病当看天时与肝脏相应之机。如每当季节变换点的前后各1周为脾脏之王时,此时脾气最旺,不用担心脾胃之气受伤。可以大胆攻伐病盛之脏所患邪气。 形体虚弱的,当以温补其气;精气不足的,当补之以厚味。如病在上的,可用吐法;病在下的,可用疏导之法;病在中为胀满的,可用泻下之法;其邪在外表,可用汤药浸渍以使出汗;邪在皮肤,可用发汗,使其外泄;病势危急的,可用按得其状,以针收而制伏之;实症,则用散法或泻法。虚痛隐隐作痛。观察病的在阴在阳,以辨别其刚柔,阳病应当治阴,阴病应当治阳;确定病邪在气在血,更防其血病再伤及气,气病再伤及血,所以血实宜用泻血法,如果全身气虚宜用针灸补之导引法。 |
|
12楼#
发布于:2016-02-04 00:0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年2月7日《黄帝内经》第10课心得
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有痛是气通不过去,肿是形伤,又肿又痛是形和气都伤。 风太过则生动,热盛则肿,燥盛则干,寒胜则浮,湿盛则洞泄。 风盛则动,以肚脐为中心,左边动悸,为肝,下方为心脏,右边为肺脏,上方为肾脏,一个眼睛在动是肝风内动,因为肝主目,动为风。 治病法则、阴阳调和 五脏化五气,有两个因素会导致人生病,一是外界的燥热暑湿风寒,二是内在的情志会使人生病。过怒伤肝,过喜伤心,过思伤脾,过忧伤肺,过恐伤肾。忧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冬伤于寒,春必瘟病,春伤于风,夏生泻痢,夏伤于暑,秋必咳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月为打嗝,产生打嗝的原因是病人的脾胃里有陈寒,新食物吃下去时没有办法消化,新食跟陈寒碰在一起,就会打嗝。治疗的方法,去陈寒,或是去新食,去新食要很注意。脾为后天之本。 湿胜恐,过寒伤血,过热伤气,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阴在内是因为阳固外,阳固外是因为有阴在内。如果阳热太盛,皮肤毛孔不发汗,会很难呼吸,可用发表的药,为汗解法。如果没有药,或没有用,就洗冷水,因为寒极生热。会得到汗解。 阴盛生寒,里寒时流汗是清澈的汗,能夏不能冬。 人四十岁阴阳各半,超过五十岁阳慢慢衰,阴慢慢生,六十岁阳气大虚。 人要按照四季生长收藏来调理身体。 中医治病同症同治,不论病名。 |
|
13楼#
发布于:2016-02-04 00:0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年2月5日《黄帝内经》第8课心得
第四篇 阴阳应像大论 阴阳生极 清阳在上,浊阴在下是常态,比如煮水,如果拿一瓶脏水来煮,煮成清气会慢慢的往上升 人是圆形的,阴阳要平衡,一个不平衡就会影响到其它。 阴极生阳,阳极生阴。如人体的四肢末梢是阴经和阳经的交汇处,阴经到极点的时候就生阳,就到了阳经,阳经到极点的时候就到阴经。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在身体里呆太久就会生浊,所有的肿瘤、癌症都是寒累积起来的。热气生清,清气在下会泻痢,浊气在上会鼓胀。 寒的人形较瘦,热的人形较胖。 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走妯娌,浊阴走五脏,所以我们说四肢为阳,身体为阴,脏为阴,腑为阳。 阳为气,阴为味,蔬菜味淡为阳为气,归精,肉食味厚为阴为味归形,气溥发汗发表,味厚则泄,发热。 常年累月热伤气,寒伤血。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盛阳病,阳盛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纵寒则热,纵热则寒。 |
|
14楼#
发布于:2016-02-04 00:0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6年2月4日《黄帝内经》第7课心得
五脏对应形色气味: 东方、春天,青色,味酸,肝脏,肝开窍于目,肝藏魂,肝主筋,病发惊骇,其畜鸡,其谷麦,像木,数8,音为角,水果为李,其味骚。 南方,赤色,心脏,开窍于耳,心藏神,心脏病会影响到其它内脏,病在血脉,其畜羊,其谷黍,数7,音为徵,水果为杏,其味焦。 中间,黄色,脾脏,开窍于口,脾藏意,病在舌根,味甘,其畜牛,其谷稷,主肌肉,数5,其音宫,水果为枣。其味香。 西方,白色,肺脏,开窍于鼻,肺藏魄,病在肩背,味辛,其畜马,其谷稻,主皮毛,数9,其音商,水果为梨。其味腥。 北方,黑色,肾脏,开窍于二阴,管大小便,肾藏志,病在关节,味咸,其畜黑猪,其谷豆,主骨,数6,其音羽,水果为坚果-粟,其味腐。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二生火,地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天四生金,地九成之,五十为土。 九为阳之及,八为阴之极。 青黑为痛,赤黄为热,白色为寒,五味以自然之味为好,人工加工过的食品分子较小容易深入身体,容易上隐。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