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59989回复:132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学习心得专贴【17班同学进这里】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学习心得专贴
所有17班学员统一在此专贴签到,完成当日学习任务。在本帖直接回复学习心得即可。 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创造和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哈~ ![]() |
|
7楼#
发布于:2016-06-26 05:10
rC
薛绍展: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薛绍展报到 |
|
9楼#
发布于:2016-06-09 15:33
搭配精油按摩穴位,疏通经络效果会更好 ,推荐 精油资深专家 给大家 http://hmf.alicdn.com/L1/764/1/hmxcepwq.html
|
|
10楼#
发布于:2016-05-25 19:1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104班王云 申请签到2016年5月25日黄帝内经第20集学习心得
五色在外面只是看到一点光泽这是正常. 正常的肺气是说气主肃降。不能肃降会停在上焦里面,就造成喘。是上虚下实。 正常脉的长度是一寸九分,讲同身寸。心下就是胃,正常的脾脏的脉是缓脉,小肠这个位置应该是热,肠痛的现象产生,是寒。,腹部太寒的话, 不会受孕的。忌讳是汗出当风。个肠脉是沉脉。胃气足,病人不会有致命的危险。病在表,病正中午的时候回来,内科病的时候,病人是半夜两点多胃气才会回来. 目是青色的,都是死。灾色。一种是病死,一种是意外横色,死之前会看到青色。 男女水肿之别、奇垣之府 女人撞了头肿起来,这个非常非常得危险,男人撞到头,头肿起来,不容易死. 阴的本性是收藏而不宣泻. 消化系统,宣泻而不收藏. 治肝,一定会去治大肠。 脏腑排泄/满实 精是满,不能实. 脏可以满不可以实,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
|
11楼#
发布于:2016-05-20 19:1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104班王云 申请签到2016年5月20日黄帝内经第15集学习心得
第八篇 灵兰秘典论 十二脏象 心脏君主之官, 中间是虚的,为明. 心脏里面的神源头是来自肾脏. 肺像天幕,治节出焉。肝脏-能够出谋略,肝主目。胆有胆识. 三焦源自于肾脏. ,横隔以上-上焦,横隔到肚脐-中焦,肚脐以下到少腹的地方-下焦,三焦里面的油来自脾脏. 第二节 君主之官-心脏与三焦 心脏是君主之关,是不受病的。心脏出问题,就会影响到其他十二个脏腑. 那顾好心脏春-生 夏-长 秋-收 冬-藏,不要太郁闷. 第九篇 六节藏象论 第一节 天干与地支气 六六之节-天的度数,九九制会-是气的度数. 天干是十,地支十二,十跟十二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六十. 身体四个肢头、手、足,外形有四个,神长五,内脏里面有五个,木火土金水合为九脏,来应天地的九个方位。 第二节 节气、五行之气 五行所胜:春胜藏下,藏下胜冬,冬胜就是所谓五行之胜,各有气命其脏. 脾脏(土)有问题,我去治所肾(水)去治肝脏(木)胜:春天开未至而至我们称之为太过. |
|
12楼#
发布于:2016-05-17 19:4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104班王云 申请签到2016年5月17日黄帝内经第12集学习心得
第一节 病于表-汗法 形不足者补气,精不足者补味,腹满泄于内 ,外邪者,渍形以为汗 , 病在皮,发汗 。实病巨痛有,散而泻之。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一样。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在地底下统是属阴,阴中之阴 ,地面上,为阴中之阳 ,太阳经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为阴中之阳。 中身而上,三阳,太阳、少阳、阳明,为广明 ,三个阳是互相中相辅相成的时候,统称为一阳,横隔膜以下为太阴,太阴穴,太阴就是脾经, 太阴根起于隐白 ,是阴中之阴,。三阴之间的互相制衡,叫离合。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自然界不产生纯营养,纯营养会累积。 男女正常脉 脉分阴阳,常脉,坎-阳在两个阴的中间。离-火,中虚,两个阳包着一个阴。,形是阴,力量是阳。四经,脾以外这个心肝肺肾。诊脉寸关尺,寸-阳,尺-阴,关-中间。脉-分气和血,左手的脉管的是血,右手是气。女人主血,为男人主气。吸入为阴,吐出为阳,一吸一吐中间就是阴阳在交换,吸气-个肝,肾。吐出-心,肺。正常的脉一个呼吸是跳五下的标准。脉很深,很沉,属于阴脉。脉浮,表,快,是阳脉。溢脉跟浮脉是真藏脉。真藏脉现的时候,是阴和阳分割。 |
|
13楼#
发布于:2016-05-16 07:21
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沈、滑、濇,知病所生以治 。肝有病的时候先去实脾。
第一节 77 难与 75 难经:肝癌治疗 东方实会西方虚治疗泄南补北。子能令母实是病因,母能令子虚,是治疗的法则。病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去治,病很胜的时候我们要等它衰落下来再治,不可以去与病争。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病在高的地方,采用汗法、吐法。 |
|
14楼#
发布于:2016-05-14 16:5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104班王云 申请签到2016年5月15日黄帝内经第10集学习心得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冷伤形,热伤气,气伤痛. 热胜则肿, 燥盛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湿胜则濡泻, 风胜则动. 第一节 五脏化五气-情志 寒-冬-肾-恐、暑-夏-心-喜、燥-燥-肺-忧、湿-长夏-脾-思、风-春- 肝-怒、喜怒伤气,寒暑伤形。喜怒呢伤气,那这个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冬伤于寒,春必瘟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在人为道,在地为化,青带一点点黄,是正青色。 第二节 治病法则-阴阳平衡 嗝气,胃和脾里面本来就有陈寒,新的食物没有办法消化,就会产生打嗝,汗不出而热,以烦冤腹满死。数栗而寒,寒则缺,这个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104班王云 申请签到2016年5月16日黄帝内经第11集学习心得 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 第三节 阴阳调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 第四节 天之纪、地之道 人跟天地之间是相通的,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府,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