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213回复:0
善“忘”养心亦养身长期以来,作为女儿的我,一直羡慕母亲善“忘”。特别让我不可思议的是,母亲在“忘”与“不忘”之间,拿捏得很有分寸。时常心底纳闷,母亲到底算不算得上是一个“善于健忘的人”呢 。 父亲年轻时,就好喝酒,喝过了头,情绪兴奋,总在言行上做点出格事。不是冲着母亲唠叨没完,就是喊来牌友,通宵打牌。有时趁着酒兴赢了几文,喜乐自现在脸上;若输掉了,母亲本来也没埋怨他,父亲反倒责怪起母亲的很多不是,不是指责母亲穿着蓝花衬衫不好看,就是指责母亲不该买这买那。但无论父亲如何说,母亲却一直沉默着,独自做着家务事,好似彻底忘记父亲在唠叨。待父亲说累了,困了,无语了,母亲便把他扶到床上睡下。一觉醒来,没了酒兴,父亲安静多了。此时,母亲的惊人记忆力复苏了,把父亲撒酒疯时的言行,在他面前重新演绎一回,看得父亲脸很红,低头不语。母亲如此反复几回演绎后,父亲既不喝酒打牌了,也不责怪母亲的许多不是了,彼此终日和平相处,携手至今。 清醒记得,那年我刚结婚不久,两人工资不高,房子尚无,孩子待培养。老公竟然把所得工资过半遥寄给婆家。得知后,我如同河东狮吼,妇态尽失,委屈,抱怨,愤怒,满腔而来,吵的没完没了。尽管老公不吭声,企图用沉默平息我心中怒火,但我仍然不依不饶,非要他把钱拿回来。正当他左右为难时,母亲从农村及时赶到,不由我多说,拉着我到房间,要我对镜自照,从良心出发,从而判断下自己是善人还是不孝媳妇。我不肯,声泪俱下地说着往后日子怎么过。没待母亲答话,又把婆家说的一无是处,就连结婚时,婆婆如何如何小气、苛刻都翻了出来……母亲平静地望着我,反问道:“你怎不忘掉让你烦恼、让你生恨的事?你怎不记住婆婆是怎样把你老公培养教育成大学生,成了对社会有用的医务工作者?人生于世,得记住好的方面,忘记不好的一面。长此下去,不但让人心胸开阔,还会凡事总能发现美好一面。”听着母亲的劝解,我试着从另一种角度去分析问题,果然气消了。 母亲已年过六十,依然神清气爽,精神饱满。这多得益于母亲在一生中机智把握“忘”与“不忘”,轻松地化解许多既伤身又伤心的生活问题,从而既养心又养身。 编辑/吕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