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灸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2954
  • 粉丝54
  • 关注12
  • 发帖数2570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阅读:516回复:0

手三里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5-09-18 13:46
手三里 本穴名义,有体、用两解。有言其体以地位而定名者,《灵枢经◎刺解真邪篇》 云。 “ 取天容无过一里。 ” 《太素◎五节刺》云: “ 天容无过一里而止” 。杨上 善谓:一里,一寸也。玩两书“里” 字之义,决非道里途程计也。当以《灵枢经》、 《太素》为正,考本穴定位,多谓曲池下二寸。若于屈肘尖处量之,则为三寸, 故名“ 三里” 。另如五里穴,诸书多谓曲池上三寸。若于肘尖处量之,适得五寸, 故名“ 五里” 也。又如足之三里,经文明言“取之下陵三里” ,犹言棱下三寸处 也。如此定名言其体也。 又《内经》言: “ 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以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 从之,万物由之。 ” 盖谓天地万物主从之气,得其中和之宜,则生长成藏各得其 用。失其中和之宜,则交通不表,风雨不节,人物即因之生病。三里之穴,能治 上中下三部之病,故名“ 三里” 。以其功用而得名也,本穴在臂、故名“手三里” 。 所谓天气者,鼻司呼吸,采太空之气也。地气者,口纳饮食,取水谷之气也。人 气者,一为先天元气,一为后天七情变化之气,及饮食补助之气。所谓天枢上下 者,即天枢穴位之上下处也。包括全腹上中下三部言也。腹部有病,三里统能治 之。《针灸大成◎席弘赋》言: “手足上下针三里,食癖气块凭此取” 。又云: “ 肚腹三里留” ,皆不专指“足三里” 也。只揣针灸诸穴名义,凡以三里、五里 命名者,皆以其能治多经病也。 更玩古代中医术语,常以天地人代表上中下,复以天地代表轻清重浊。如头部三 节,脑喜清凉而喻天,故穴名曰天冲、通天之类,口喜和暖而喻地。如称地仓、 地阁之类,人居中部而有人中、人迎之类。又在中部以胸廓喜清虚而称天,在腹 以浊满充实而称地,在四肢,臂为上肢,穴在臂有天府,天泉,腿足为下肢,穴 在腿足,有地机、地五会。如此示意,言简而意深。节省许多文字。学者苟能潜 心测会,扩其含意,则针道进展无限量也。《针灸大成◎席弘赋》云: “ 肩上连 脐痛不休,手中三里便须求” 。《杂病篇》及《穴法歌》俱云: “ 手三里治肩连 脐” 等等歌诀,据此推测,手三里治脐上膈上连及肩背等疾,足三里则可治脐以 下至小腹胯膝诸疾也。两三里分工取治,有不同而同及同而不同之异。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