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661回复:0
厉兑
厉兑 《说文》谓: “ (来阝)上曰厉。 ” (来阝),音悉。《前汉书》王褒传“ 驾啮 (来阝) ” ,注: “良马低头曰至(来阝),故曰啮(来阝) ” 。按(来阝)在 蹄上前凸屈伸处。以马蹄喻人足指甲也。本穴在足趾甲外侧,爪甲角处,犹马蹄 上凸之处,正其(来阝)上也,故名之以“厉” 。《易》: “ 兑为口。 ” 以口加 (来阝),正合啮(来阝)之意,故名为“厉兑” 。且示意本经之气,由头面行 抵足指之端也。 《易》 “ 兑,为门。 ”“ 厉兑” ,即巨门也。大门以内,即是内庭。古人于此穴 名,颇具深意。 又阳明属金,金于《易》属兑。兑,为泽,为少女。泽与少女俱属阴象。又“ 厉” 字之义,危也、虐也、病也,又涉水没带曰厉。《论语》: “ 深则厉” 。犯政为 恶曰厉。均属极阴之象。再以经气言之,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于厉兑, 即阴阳互根也。 窃考足三阳之气,俱发于头面,下达于足,传于足之三阴,其阳经末端之穴,均 以阴象命名,示意阳接于阴也。如足太阳经终于至阴;足少阳经终于窍阴,足阳 明经终于厉兑,三意略同。其他各径之接合亦各有其安排用意,个中微妙,原有 高深意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