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060回复: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史晓丽报到
@深圳-娄北京 批阅。 2015年10月16日49.50课史晓丽 学习心得心得:
1.环跳:环跳是骨之始,骨头从环跳到四枝末梢生长,每两年换一套全新的骨骼。所以骨头开始生病的时候是从环跳开始有痛。单纯的经络通环跳一针就好。环跳两针下去不好,就是骨有病或骨癌。 2.风市:治疗中风瘫痪的大穴,脚.膝盖麻木,下风市穴。膝盖无力:风市穴和阴市穴。中渚(足少阳胆经的络穴)增加风市的效果。 阳关:一寸针,近取穴治疗。 3.阳陵泉:足少阳胆经合穴,属土。筋会阳陵,中风大穴。 膝五针,即五穴四针:鹤顶穴(对称治疗,膝盖正上方)、双膝眼、阳陵泉透阴陵泉。治疗所有膝盖的痛,下五针,如扭伤、膝盖肿胀、痛风、风湿痛。筋的病都可治。 4.胆石点:奇穴,阳陵泉下一寸有压痛点,下针由痛治到不痛,胆结石就排出。可配合日月(胆募)、胆俞。 肾结石点:交信和太溪中间。 阑尾穴:经外奇穴,足三里下1寸,男左女右,帮助诊断、治疗盲肠炎。 5.阳交:阳维脉郄穴,络到肝经,主治发狂奔走、抽筋、脚痛,无论虚实。外丘:外踝向中七寸足少阳胆经络穴,络到肝经。咬伤治疗:生姜片打洞,放到咬伤的地方,隔姜灸,解毒。再在外丘速灸三壮。 6.光明:足少阳胆经的络穴,别走厥阴肝经,用于眼科。 7.阳辅:足少阳胆经经穴,属火,胆经属木,所以阳辅是子穴,胆家的实症在此治——实则泻其子,迎着经络下针。 8.悬钟(绝骨):髓会绝骨,髓生病在此治。中风大穴。 八会穴:骨会大杼(足太阳膀胱经)、筋会阳陵(足少阳胆经)、血会膈俞(第七椎外开)、气会膻中(任脉) 脉会太渊(手太阴肺经)、 脏会章门(足厥阴肝经)、 腑会中脘(任脉) 髓会绝骨(足少阳胆经) 9.丘墟:足少阳胆经原穴。 10.原穴: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通过三焦运行于五脏六腑,通达头身四肢,是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根本。因此脏腑发生疾病时,就会反映到相应的原穴上来,通过原穴的各种异常变化,又可推知脏腑的盛衰。临床上,针刺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从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 11.足临泣:足少阳胆经的俞穴,属木,是胆经的本穴。主治带脉、胆经的病。华佗夹脊(督脉和膀胱经中间)痛:足临泣胆经本穴和足三里。 12.地五会:治疗乳房硬块的大穴,治疗脚皮干。 13.侠溪:足少阳胆经荣穴,属土,是胆经的母穴。虚症在其上5分地地方顺经斜刺、 14.窍阴:足少阳胆经井穴,属金。眼外侧痛.头痛 急救大穴,可针刺放血。 |
|
地板#
发布于:2015-10-22 08:35
楼主@深圳-娄北京 2015年10月21日第59.60课史晓丽学习心得:
1、 五脏交经法:青龙摆尾、通关交经、膈角交经。
2、 青龙摆尾,是本穴治疗原则。本穴就是与该经属性相同的穴道。主要治症,就是针对痞块、硬块、积块在腹部时。在本穴上做补泻,力量可以达到内脏去。
3、 通关交经,主要治症骨头断了、关节脱臼、关节不通,想办法让气通过去,就叫通关交经。常用泻的手法,用赤凤摇头来做。
4、 膈角交经,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补泻。如果病人常年有心脏病,治疗开始时,先去治金,先让它生金,等金强起来,病就停止了,就不会在恶化。这就是膈角。补泻的手法,需要补则补需要泻则泻。
5、 呼吸补泻法:使用在肉多的地方,一定要先引到气,然后在开始做补泻。补法,鼻吸,口吐。要做到紧按慢提,吸气时,慢慢提针,他吐气完了的时候,快速把针迅速按入。泻法:鼻吐口吸,紧提慢按。吐气的时候,把针慢慢刺进去,痛补法相反。
6、 子午补泻、子午捣臼。主要用来治疗水病。常用水分、水道、关元、中极、还有三皇、阴陵泉、地机、三阴交。用九人六出插提法。热证不留针,寒症留留针。虚实不好区分的时候,常用经穴。
7、 下针八法:揣、爪、搓、弹、摇、循、捻。
8、 五俞穴治疗:井荣俞经合,井主心下满,荣主身热,俞主体重结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泻。井主心下满,荣主身热,井荣多在冬天下针,俞经合多在春夏下针。
9、 主客治疗(原络治疗),主是病变经,客是表或者里经,在主经上取它的原穴,客的时候取络穴,所以也叫原络治疗。阴经没有原穴,用俞穴代替。除了内科,这个原穴治疗在经络上也可以用。
|
|
4楼#
发布于:2015-10-22 00:05
楼主批阅@深圳-娄北京 2015年10月21日第59.60课史晓丽学习心得:
1、 五脏交经法:青龙摆尾、通关交经、膈角交经。
2、 青龙摆尾,是本穴治疗原则。本穴就是与该经属性相同的穴道。主要治症,就是针对痞块、硬块、积块在腹部时。在本穴上做补泻,力量可以达到内脏去。
3、 通关交经,主要治症骨头断了、关节脱臼、关节不通,想办法让气通过去,就叫通关交经。常用泻的手法,用赤凤摇头来做。
4、 膈角交经,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补泻。如果病人常年有心脏病,治疗开始时,先去治金,先让它生金,等金强起来,病就停止了,就不会在恶化。这就是膈角。补泻的手法,需要补则补需要泻则泻。
5、 呼吸补泻法:使用在肉多的地方,一定要先引到气,然后在开始做补泻。补法,鼻吸,口吐。要做到紧按慢提,吸气时,慢慢提针,他吐气完了的时候,快速把针迅速按入。泻法:鼻吐口吸,紧提慢按。吐气的时候,把针慢慢刺进去,痛补法相反。
6、 子午补泻、子午捣臼。主要用来治疗水病。常用水分、水道、关元、中极、还有三皇、阴陵泉、地机、三阴交。用九人六出插提法。热证不留针,寒症留留针。虚实不好区分的时候,常用经穴。
7、 下针八法:揣、爪、搓、弹、摇、循、捻。
8、 五俞穴治疗:井荣俞经合,井主心下满,荣主身热,俞主体重结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泻。井主心下满,荣主身热,井荣多在冬天下针,俞经合多在春夏下针。
9、 主客治疗(原络治疗),主是病变经,客是表或者里经,在主经上取它的原穴,客的时候取络穴,所以也叫原络治疗。阴经没有原穴,用俞穴代替。除了内科,这个原穴治疗在经络上也可以用。
|
|
5楼#
发布于:2015-10-19 23:55
楼主批阅@深圳-娄北京
2015年10月19日第55.56课史晓丽学习心得: 一、呼吸引气法: 下针后,扎针处有一圈粉红色,表示气来了。一圈青色,就是扎到血管了。下针后,如果病人大虚气没有到,用自己的气把病人的气引出来。 2.引气的方法 左右捻转,病人感觉到酸麻胀就是气到了。 若捻转也引不到气,穴道的上下推一下。如果还是气没到,病人太虚,就用呼吸法。 呼吸引气:病人吸气,拔针,病人呼气,慢慢进针。要注意要等气到了再做补泻。 二:烧山火与透心凉 1.烧山火:补法。适用于里寒盛,大补。 方法:先引气;气到了把针提到皮肤表面,针尖和穴道间的距离分为三段,从上到下依次为天人地,在天部进针采用提插法,紧按慢提,为补法,做九次、然后在人部三分之一处再做九次,再到地部做九次。 烧山火后再灸效果更好。 2.透天凉.适用症:热症,发烧。 方法:先引到气,从地部开始提插,紧提慢按(大泻),数六,再到人部做六次,再到天部做六次。 扪法:大补时,针提起来后,把针孔按倒,不要让气跑了。 大泻时,不要按,让气往外走。 3.补泻原则:阳中引阴:寒多热少,酸多痛少,先补后泻。 阴中引阳:寒少热多,酸少痛多,先泻后补。 三、留气法:治痞远取穴法 适用于:治疗痞块,硬块,肿瘤用。 方法:在穴位上采用提插法做九次,紧按慢提;然后稍微把针提上来一点,提个豆许起来,等五分钟,这时气冲上去就会把痞块冲开,冲开后,再用泻,在同一穴位处行六数。取针不按针孔,直接拔出来。 四、烧针:治痞块近取穴法。适用于:脂肪瘤,黑痣,良性肿瘤,化脓。方法:28号针当在麻油里蘸一下,斜烧。这样做三次。采用三针法,即从痞块上方,底部两边刺进去。 五、报刺针法-痞块近取穴法 适用于:良性肿瘤,痞块 方法:针从痞块顶端下去到底端,左右捻针,然后提到皮层,再往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刺,刺完后回到原点,在下针到底部,左右捻捻。 六、运气法:强泻手法 适用于:专治疼痛,先泻子穴后,用原穴.本穴泻加强疗效。 四种痛症:痛:实症,要泻。痛多酸少:先泻后补。痛少酸多:先补后泻。酸麻:虚证,要补 方法:运气法是强泻法。逆气而泻,做完六次后,把针转过来,针尖的方向对着痛的地方。 七、提气法 适用于:专治很顽固的冷麻 方法:在本穴或原穴做捻转法,做六次,把针提到表层,把针倒过来,对着生病的部位。 |
|
6楼#
发布于:2015-10-19 00:37
太子@深圳-娄北京 批阅
2015年10月18日,第53.54课史晓丽学习心得:
一,足部三个血脉:太冲脉.冲阳脉.和太溪脉。
太冲脉:在足厥阴肝经,冲阳脉管血,管肝脏。
冲阳脉:在足阳明胃经,冲阳管胃气,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太溪脉:在足太阴肾经,太溪脉管肾脏。太冲行间男科妇科.都可下针。
二.足厥阴肝经的穴位: 1.中封:足厥阴肝经经穴,属金
2.蠡沟:足厥阴肝经的络穴,无论虚实。皮肤痒是肝虚。
3中都:治妇人产后恶露。足厥阴肝经郄穴
4.膝关:治风湿关节炎。
5.曲泉:足厥阴肝经合穴,属水,母穴。肝虚补之,如皮肤痒,阳挺不下,阴痒。
6.阴包:治小便困难、月经不调。
7.肝三穴:肝1、肝2、肝3,诊断、治疗肝硬化、肝癌大穴,一寸半针,临症取穴(按痛的地方)。肝炎、肝硬化腹水右肋痛
肝三穴左右腿下针。左侧肝关,止肝痛、肋间痛,对侧下针、肝经郄穴(中都)止痛。天地人三皇穴,天皇阴陵泉、地皇地机、人皇三阴交,水分水道利水。
胃口不好灸中脘、关元(腑会中脘)灸膏肓(膏肓治百病)100壮。
8.足五里、阴廉:求子,隔姜灸。腹腔的部位基本用灸。
9.章门:可治奔豚。五脏肝心脾肺肾,章门穴都可以治。脾之募穴,治疗脾脏、胰脏,腹部积水。
10.期门:肝经募穴,胸胁苦满,胁下痛、肝脏痛、吐酸,可针可灸。肝病的俞募治疗:期门+肝俞+章门(强土)+通谷、束骨(强水生木)
女人经期感冒,扎期门+小柴胡汤。
三.十二经络:肾主先天,十二正经的根来自肾。
十五络脉:无论虚实,均可下针。
1.人生病的原因:外因是络感受到风、寒、暑、湿、燥、热,传到经到腑最后到脏。所以固肾、运动让四肢、经络强,这就不会生病。
2.内因:情绪喜、怒、忧、思、悲、恐致病。
心气郁结:心气止于膈,横膈从鸠尾到第十一椎上方,心脏在横膈上方,所以心气最多到膈.
治疗:天突.巨阙.关元:心气集中到第十椎下横膈;第十椎下针,把郁气从这里散掉。
3.督脉:全身阳气起于督脉。督脉是诸阳之海,任脉是诸阴之海,督脉任脉相辅相成、阴阳互动。打坐时产生的津液吞下去后进入肾脏补先天。任脉和冲脉均起于胞中,小肠膀胱中间的袋状缝隙。女人的精是往下走,排出的月经是残渣;男人的精往上走,残渣是胡须。
4.腑消化的食物精华通过三焦运送到五脏。精存在三焦里,当小肠温度不够时,下来的就是血。真正生成精子的地方是冲脉。
5.女人所有妇科问题都属于任脉,冲脉可以辅助;
6.带脉起于季肋,主症肚子胀满,腰像坐水里。
7.阳蹻脉:阴缓而阳急:脚向外翻,阴蹻脉松,阳蹻脉紧。阳蹻脉在胆经和膀胱经中间。
8.阴蹻脉与阳蹻脉一个在内一个在外。阴急在阴蹻脉上治疗,阳急在阳蹻脉上治疗。喉咙病,列缺.照海。
9.阳维脉:外关在管。阴维脉:内关在管。所有的腑与阳维沟通,所有的脏与阴维沟通。外关透内关打开阴阳脉的互通。
|
|
7楼#
发布于:2015-10-18 00:09
@深圳-娄北京 2015年10月17日 针灸大成51-52课史晓丽学习心得:
足厥阴肝经:肝经气血流注的时间是凌晨一点到三点。 1、 肝脏:属木。肝是青色:所有青色的营养都应该要停在肝里面。如果营养不能停在肝里,而跑到脸上,脸就会发青,说明肝就有问题。 2.酸味入肝:不管好的坏的所有的酸人肝,坏的会伤肝。好的酸指天然的酸,如柠檬、菠萝的酸味。坏的酸指食物变质腐烂的酸.肝开窍在眼睛。眼睛的问题是由肝在管。 3.肝主筋:所有的筋都是肝在管。怒伤肝:有肝病的人容易生气,悲胜怒,可用悲来克制怒。 4.肝脏排毒法:嘘 .肝与睡眠.凌晨一点到三点的时候血回流到肝脏里面。肝有问题的病人晚上一点到三点不能入睡,这个时间段醒来的,都是肝的问题,如果原来是一点半醒来逐渐变成2点半醒来,是病在好转。 5.中医认为肝藏魂、心藏神、肺藏魄,当神魂魄都各得其位,能守住的话就可以入睡,当一个守不住就不能安然入睡。 6.西医认为正常人的睡眠是8个小时为好,中医认为6个小时为好,因人睡多了,脑部会充血,脑筋就不是很清楚。睡觉睡的很短,很深的人很聪明,叫不醒的人则是蠢笨。 7.大敦穴:肝经的第一个穴道,不分虚实通治,治月经量太多止血、子宫下垂、子宫掉了且出血;治男人疝气效果很好,男人阴部所有病都能治。 8.行间穴:治急性肝炎,治猛爆性肝炎、下针浅。 9.太冲穴:肝经的实症在太冲下针,治女人漏下、大量的下血、出血、月经不停效果很好。也治男人疝气、阴部痛。 10.晚上一点到三点不能入睡;胸肋痛、胸胁痛人发黄,都是肝里有积。 11.中医认为:合谷主气,太冲主血,男女都一样,左侧是血,右侧是气,太冲和合谷一起下针,气血兼顾。开四关:两个太冲两个合谷。就是病人说自己全身痛,具体说不清楚哪里痛,可以用开四关来诊断病变的经络是在哪条经络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