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友36805
会员
会员
  • UID2017680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6
阅读:695回复:0

中医经典特训魔鬼1班徐秀燕10月18日报到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5-10-18 23:39
@深圳-娄北京 第53、54集学习心得:


一、三脉

1.太冲脉:管血。治女人滴漏不止,阴道的问题,男人睾丸痛,阴茎痛,小便带血都可下太冲。太冲痛下对侧合谷,合谷痛下对侧太冲。对称治疗的时候,无所谓补泻,虚实寒热都不需要考虑。

2.冲阳脉:管胃气。冲阳脉是管血,管肝脏。有脉则生,无脉则死。

3.太溪脉:管肾脏。


二:足厥阴肝经的穴位

1.中封:脚跟掌骨连接处的大筋内侧。肝经经穴。治疝气等症,用得不多。

2.三阴交,内裸踝上三寸是三阴交,是脾经的穴道。络穴不管虚实均可下针,阳挺不下可以用络穴,或用子穴。肝经的虚症出现的时候皮肤会痒。

3.蠡沟:内踝裸上五寸,肝经络穴。肝经的实症如阳挺,虚症如皮肤痒都可针。

4.中都:蠡沟上两寸。治产后恶漏。

5.膝关:膝盖横纹头上五分下针。治风湿性关节炎。

6.曲泉:大腿骨大筋内侧和骨头中间。肝经合穴,主水,是肝经的母穴,虚证都可以治。治男人小便困难,女人阴部痒。肝主筋,主所有身上的筋。肝经络过少腹,到达子宫,所有妇科的病,女人阴部痒,男人的小便困难,通通可以下。

7.阴包:曲泉上三寸。治小便困难,尿道感染,可治膀胱结石,或肾结石,小肠太寒,女人月经不好等。

8.足五里:曲骨外开两寸是气冲,气冲下三寸再旁开五分处,

9.阴廉:五里上一寸。和五里都是求子穴,因为动脉多,多用隔姜灸。

10.章门:肋骨正下方尖角处。脏会章门,脾之募穴。五脏的病,包括胰脏,都可下针。肚子臃肿,腹部积水,奔豚症都可以都可治,下针左右斜刺都可以。

脏会章门。脾之募穴。五脏肝心脾肺肾章门包括胰脏都可以治。脾主腹。肚子肿很大、臃肿,我们就治它的脾脏。治腹里面有积水。

11.期门:第二、三肋骨中间,不容外开一寸半处。肝的募穴,肝的问题。先下期门,再下肝俞,俞募治疗。胸胁苦满,肋下痛,肝脏痛,呕酸都可以下针和灸。可以用章门穴加强效果。肝主酸,病人呕酸、吐酸都是肝脏问题可以灸。肾主先天。十二正经全部的根都来自肾脏。我们人会患病有两种原因:一是人的身体受到

二、治肝三奇穴

定位:大腿内侧,从膝盖头到腹股沟假想一条线,中点是肝一,上下一寸分别是肝二和肝三。这三处痛,不是肝硬化就是肝癌。

治症:专治肝硬化,肝癌。两腿都下针。


如果病人肝癌有腹水,可下肝关,可下肝经的郄穴止痛,还可下天皇阴陵泉、地皇地机、人皇三阴交,水分、水道,胃口没了,灸中脘,关元穴,还可灸膏肓。


三、十五络脉

1.肾主先天,十二正经的根就是肾。肾脏决定人的寿命。

2.人生病,一是外因,有外到内,风寒暑湿燥热,络感受到,传到经,经传到腑,腹到脏(如果脏气强,进不了脏);二是内因,由内到外,如情志饮食都是致病的因素。

3.阴经阳经都有络。虚实症都可在络脉上治。

4.十五络分别是:

脾之大络:大包(统领诸络)

任脉的络:鸠尾

督脉的络:长强

手太阴肺经的络:列缺

手阳明大肠经的络:偏历

足阳明胃经的络:丰隆

足太阴脾经的络:公孙

手少阴心经的络:通里

手太阳小肠经的络:支正

足太阳膀胱经的络:飞扬

足少阴肾经的络:大钟

手厥阴心包经的络:内关

手少阳三焦经的络:外关

足少阳胆经的络:光明

足厥阴肝经的络:蠡沟


络有病,全身都痛,可以下针大包。络脉虚,全身是松的,不管虚实,都可在络脉上下针。


四、奇经八脉

1.督脉:主一身阳气,脉气的源头在曲骨。后溪管督脉。

2.任脉:有表里,在里有督脉。起于胞中,络到喉咙。妇科病通属于任脉管。列缺管任脉。

3.冲脉:起于胞中,沿着肾经上来。直接包到胃心肺,所以胃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