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
骑士
骑士
  • UID20149820
  • 粉丝14
  • 关注2
  • 发帖数508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阅读:1518回复:3

小雪节气灸,艾灸三穴驱赶寒气过暖冬!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5-11-22 14:49
小雪,天已积阴,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10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11月22,太阳到达黄经240°,此时称为小雪节气。进入该节气,中国广大地区东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此时阳气下降,阴气上升,而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冬。
小雪阶段比入冬阶段气温低。到了小雪节气,意味着我国华北地区将有降雪。冷空气使我国北方大部地区气温逐步达到0℃以下。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与小雪节令一致。虽然开始下雪,一般雪量较小,并且夜冻昼化。如果冷空气势力较强,暖湿气流又比较活跃的话,也有可能下大雪。南方地区北部开始进入冬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已呈初冬景象。
寒冷遇初雪,养生防病气
1.阳光防抑郁
小雪节气里,天气阴冷晦暗光照较少,此时容易引发或加重抑郁情绪,所以应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经常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多晒太阳,多听音乐。清代医学家吴尚说:“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
传统医学十分重视阳光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认为常晒太阳能助发人体的阳气,特别是在冬季,由于大自然处于“阴盛阳衰”状态,人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晒太阳,更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
2.少辛放内火
小雪过后,应该多吃温性食物。建议每晚用热水泡脚(患有不适合泡热水的足部疾病者除外),用热水泡脚能刺激足底穴位,提高机体抗寒能力。
另外,养生专家提醒,人们之所以感觉身体发冷,多是阳气不足。中医有“动则生阳”的说法,因此建议市民多做一些锻炼,以室内运动为好,如乒乓球、羽毛球、跳绳等,不要太剧烈,以免伤了气血。饭后最好散散步,不要吃了饭就躺下或坐下。
小雪节气阴冷晦暗、从小雪开始,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空气的湿润对于呼吸系统的疾病会有所改善。但雪后会出现降温天气,所以要做好御寒保暖,防止感冒的发生。在这里帮大家整理一下关于小雪节气的三灸三防。
男人常灸肾俞穴——固本补肾防冬风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时入冬季,开始人们进补的季节,这时候,男性朋友可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身体了,冬季气候寒冷,多种影响男性功能障碍的疾病开始慢慢重现,有不少患有男性功能障碍、前列腺增生、急慢性前列腺炎等疾病的男士会出现症状反复或加重的情况。肾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两指宽)。肾,肾脏也。俞,输也。肾俞意指肾脏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女人常灸关元穴——暖冬补气驱体寒
冬季不同于春夏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气温寒冷,天气变幻莫测,且早中晚温差大,女性生物钟紊乱、经常性引发宫寒。冬季人体抵抗力相对下降,对于原本就有妇科疾病的患者而言,冬季更是妇科病高复发时节。
关元穴位于肚脐下三寸,是女人暖腹暖宫的大穴,常灸关元穴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老人常灸足三里——延年祛病身心暖
冬季是老人最难熬的一个季节,天气骤冷,早晚温差大,随着老人的体质慢慢变差、各项机能的严重退化,冬天祛病抗寒已经成为最主要的任务。“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古人用灸法治疗疾病的记载很多,灸的作用不但能治病,而且对人体有突出的保健作用。
[紫苏于2015-11-23 11:01编辑了帖子]
紫苏
骑士
骑士
  • UID20149820
  • 粉丝14
  • 关注2
  • 发帖数508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沙发#
发布于:2015-11-22 14:52
小雪节气灸———肾俞、关元、足三里,事半功倍!!!
醉艾
会员
会员
  • UID20157408
  • 粉丝5
  • 关注0
  • 发帖数197
板凳#
发布于:2015-11-23 12:02
点个赞!
灸友58070
会员
会员
  • UID2019807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3
地板#
发布于:2015-11-28 07:25
赞一个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