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友54420
圣骑士
圣骑士
  • UID20194420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625
阅读:1236回复:5

《长沙药解》论述艾叶的功效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5-11-28 11:30


今年端午前后下乡采摘了不少野生艾叶(历年量最多)。叶片肥厚饱满,天气也好,晒得很干爽,遇体内寒湿腹部寒痛时有煮茶吃(当然陈艾更温和些),家里还有前些年的存艾。清医家黄元御先生所著之《长沙药解》,对艾叶的药效有较详细的论述。
灸友54420
圣骑士
圣骑士
  • UID20194420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625
沙发#
发布于:2015-11-28 11:30
 <每年于端午節前后,我们在丽水家里附近的安心山麓採取艾葉,活用艾灸養生…>
艾叶
【本经】白蒿。味甘平。主五脏邪气,风寒温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悬,少食,常饥。久服轻身,耳目聪明,不老。生川泽。(注:这里的《本经》即指《神农本草经》。)
味苦、辛,气温,入足厥阴肝经。燥湿除寒,温经止血。
 
《金匮》【柏叶汤】方在柏叶(注:这个方子有配用艾叶)。用之(指艾叶)治吐血不止,【胶艾汤】方在阿胶。用之(指艾叶)治胞阻漏血(指怀孕时子宫出血),以其温经而止血也。
灸友54420
圣骑士
圣骑士
  • UID20194420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625
板凳#
发布于:2015-11-28 11:31
血生于肝,敛于肺,升于脾,降于胃,行于经络,而统于中气。中气旺则肝脾左升而不下泄,肺胃右降而不上溢。中气虚败,肺胃逆升,则上流于鼻口(指鼻出血口吐血);肝脾下陷,则下脱于便溺(中医说肝主藏血,脾主统血。统是统帅的意思)。
盖血以阴质而含阳气,其性温暖而孕君火,温则流行而条畅,寒则凝瘀而梗涩。瘀而不行,则为癥瘕;瘀而未结,则经脉莫容,势必外脱。肺胃之阳虚,则逆流而不降;肝脾之阳虚,则陷泄而不升。
肺胃之逆,非无上热(不是说没有上热);肝脾之陷,非无下热(不是说没有下热),而究其根原,全缘于中下之湿寒(而探究这种症状的根源,全因为中焦和下焦寒湿引起的。注:此处论述艾叶治疗的吐血不止、怀孕时子宫出血是因为中下寒湿引致;若其它原因如热证引起的吐血或出血证则不适用,不管是前者或后者都请在中医师的正确辩证指导下使用)。
灸友54420
圣骑士
圣骑士
  • UID20194420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625
地板#
发布于:2015-11-28 11:31
艾叶和煦通畅(《汉典》煦xù:温暖:~暖。温~。和煦 héxù.温暖。温暖的:和煦的阳光。艾草一般在越冬后萌芽,在韩国南部冬天有时也看到萌芽的艾苗。艾草根吸取了藏于土下去年下降的阳热,此为来年温升之春木之气;生于春,采收于夏端午前后,得木火之气足,如东升之暖阳,温热而不燥烈。医书云:“肝经秉春木之气,喜温恶寒,但尤恶燥。温则生气充足,上升而化心气,心火因之而足;肝木寒则不升。”木气主温升、主条达,故说“和煦通畅”) 。
灸友54420
圣骑士
圣骑士
  • UID20194420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625
4楼#
发布于:2015-11-28 11:31
逐湿除寒,暖补血海,而调经络。瘀涩既开,循环如旧,是以善于止血,而治疮疡。其诸主治,止吐衄(指吐血和鼻出血。衄nǜ:指鼻孔出血或皮下出血。)便尿、胎产崩带、淋沥痔漏、刀箭跌损诸血,治发背、痈疽、疔毒、疳疮、臁疮、风癞、疥癣诸疮,除咽喉、牙齿、眼目、心腹诸痛,灭皯黯(皯gǎn:皮肤黧lí黑枯槁),落赘疣,调胎孕,扫虫。
卖得一手好萌
精灵王
精灵王
  • UID20179132
  • 粉丝4
  • 关注0
  • 发帖数1040
5楼#
发布于:2015-11-28 20:59
过年回家看看田埂上有没有艾草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