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155回复:14
高血压患者须知(转)
2015年5月,加拿大高血压教育计划(CHEP)专家委员会发布“2015年版高血压患者血压测量、诊断、风险评估、预防和治疗建议”。
其中提到了,各人群血压的治疗达标值,多数人的目标血压应为<140/90mmHg,包括慢性肾脏病患者。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的研究结果——2010年中国成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3.5%,据此估计患病总人数已突破3.3亿!相当于每3名成年人中就有1人是高血压。尽管高血压人群如此庞大,但仍存在不知已高压、不知如何降压,不知如何用药控压等现状,导致血压控制不尽如人意。 近日,广州正安文化邀请严芳老师,就几位高血压患者的案例分析,来谈谈中医对于高血压的认识,以及针对个别患者,通过中医的望诊,来帮助认识个人体质。 所有的疾病都是身体的正常反应结果,当症状出现时,想着如何用药降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反思自己的生活作息饮食、根据目前体质调整生活节奏,才不会总处于紧急灭火救援的状况中。 标准的血压数值是否适用于所有人? 对于血压的高低,我们目前测到的只是人体某一部分、某一段血压的情况,并不是所有大的血管或者小的血管血压都能测,目前测到的血压值可以是一个参考值,但并不是100%能够来界定某一种情况。 有个案例我印象非常深刻,本来这个人是陪朋友去医院,顺便量了一下血压,然后就被护士用轮椅推走了,为什么?因为他的血压测两次居然都冲到了水银汞柱的顶端,不知道最高值在哪里,所以就把他紧急入院了。住院之后的一个月时间内,据他自己讲,用到五种降压药,他的血压仍然没有降下来。所以他希望中医能够帮助他,把血压能不能降一点。 我看他那么高、那么胖,初步判断他的体质应该是多痰多湿。这种体质的脉象应该是容易见滑、弦、紧象,舌苔也不会很薄。当时给他用的是痰饮三方,用了一周多,他的血压逐渐降下来。但是有一天,他来复诊时说:“我不能再吃中药了,我严重头晕到要出车祸了。”当时他的血压降到130,他就承受不了了。过了一段时间,他终于找到了适合他自己的血压,就是150到160,如果到了130、140,他会觉得头晕,针对他这个个体来说就是低血压反应。 因为我遇到过一些老人,家属说很多年前已经发现血压高,但是老人拒绝用药,也就这样一直维持着,虽然很高也没有出现意外。的确有这样的现象存在。也应引起我们深入思考,一个标准数值是否能用来评判所有人的健康?是不是每一个个体都适用同一种方法来治疗? 为什么很多瘦子也是高血压? 中医对于高血压的认识如果说得简单一点,最常见的是两种情形:第一,清阳不升;第二、浊阴不降。 清阳不升可能由于中气虚,土的升清功能失职。脾土失调就不能够充分运化水谷和津液。如果津液失运多导致痰湿体质,肥人多痰湿;如果不能够运化水谷,就会表现为气血不足、失于营养,人也会偏瘦。所以胖人和瘦人实际上原因是一样的,都用中土来解决问题。 当出现高血压症状的时候,究竟该选择中医还是西医来解决? 我们要中医的方法还是西医的方法,还是一主一辅?对于每一个个案是艰难的选择,但是必须得选择。比如我们要去一个地方,必须要选择坐船还是坐飞机,你不可能在飞机上再跳到船上去,选定一个方法为主,这样我们的思路才能够坚持下去。 而最重要的你要明白,我们所用的方法究竟是解决了症状还是解决了症状产生的原因。这个问题只能每个人自己去衡量和思考,有时候医生只能建议,没有办法代替每个人做决断。 如果吃中药治疗高血压需要停掉西药吗? 在很多治疗过程中,不光是血压的问题,好多人都会关心这个问题。一般我会建议,已经吃了很久的西药,如果医生没有允许不要盲目地突然停,因为你的身体已经长期适应了西药给你维持的结果,当你突然停掉的时候,就好像一个急刹车,不是每一个人的身体都能够承担得了的,我们要在中药跟进一段时间以后,然后考虑递减西药量、然后逐步减停。 |
|
沙发#
发布于:2015-12-11 09:19
案例一:
胡女士:1985年8月生,女,2011年11月查出高血压,高压189,低压120,住院检查,没有查到原因,从小爱上火,嘴唇起泡。 我们先看唇舌,这个舌属于胖大舌,舌色淡白,舌边有齿痕,还是比较圆滑的齿痕,这种齿痕年轻人容易见到,是长期熬夜的结果。淡白舌主要是两个字,一个“虚”一个“寒”。意味着你的体质就是虚寒,实际上就是中气不足。气不足意味着虚寒,这个时候旋转升降能力就弱,所以升的能力弱,清阳升不上去,降的能力弱,浊阴降不下来,很容易产生这个现象,而且这样的体质在城市里非常多见,还很容易上火,出现各种上火症状。当上火的时候,会发现吃下火的药物效果非常明显,一吃就好。所以会反复用到清热的药物或者食物。是不是真的上火呢?这个我们要区别对待。寒证用凉药,治标害本最可怕!伤了本气,伤了体质,想恢复很难的! 最近进入冬季,空气相比较干燥许多,有皮肤和口唇干燥的感觉或者现象,这个是正常的,应该很快就能过渡过来。 她的手掌,指甲相对还是可以的,长得也不错,但是大鱼际的中部和下部有一点松软,代表中土的薄弱,所以建议不能熬夜、不能吃冰。另外,玉米难消化、香蕉偏湿重,这类增加脾胃运化负担的食物最好也不要吃。并且适当地多一些户外活动会更好。 |
|
板凳#
发布于:2015-12-11 09:30
案例二:安先生:高血压吃药半年,上个月发现糖尿病,血糖住院时最高一天打58个单位,是逐渐减下来的。
这个案例比较典型的是裂纹舌,看到舌尖舌中都会有一些细小的裂纹,裂纹舌很多是精血亏虚、阴津耗损的表现。但我们这个案例舌体颜色偏淡,舌质是滋润的。也就是他的裂纹由中气虚而引起,并不是由于津液的不足。他的舌苔比较有特色,有属于典型的滑润苔,所以当这种气虚所致水湿浸淫日久以后,也可以使舌质形成裂纹。 实际上整个舌质开裂就是中气不能够承载营养的状态。而且舌苔、舌体颜色是淡白的,可是嘴唇颜色是深暗的,所以本质是气血的虚,但是因为虚而引起了局部的淤或者湿。根本的体质的虚不解决,仅活血或者祛除痰湿,没多大效果的。从指甲来看,应该有肺气虚的表现。因为无名指的指甲短,我遇到过绝大部分会有一个情况,就是耐力差一点,上楼爬山更容易气短气喘。 他手掌还有一个特点,掌纹是不均匀的,深一块浅一块,这种情况绝大部分属于脾土有问题。如果遇到小孩子手掌有暗红色的点,那是消化不良。如果见到大人这种典型的不均匀的掌纹,是脾胃不足为主。他的小鱼际也是一个松软状态,跟刚才无名指指甲的偏短就共同对应了肺气虚的现象。但是究竟有没有症状表达出来,我们还得见到以后,看脉问诊才能够完全对应。 从这个案例来讲,目前可以判断就是中虚和肺气不足,可以提一个小小的建议,试一下黑豆和蛤蚧作为食疗,也许会有所帮助,而且因为嘴唇比较暗,也可以用一点丹参或三七。 今天借几位高血压病人的手舌望诊为案例简单聊聊,因为是个案所以不够系统。又因为仅仅是图片展示、没有见到本人,所以很难达到全面诊查的效果。中医要求四诊合参,哪一诊都不可缺少。望闻问切,神圣工巧。望诊有很多直观的内容便于学习,其实熟能生巧的脉诊也很好掌握,寸关尺六部脉,可以是最主要的着落和依据,是不可丢失的。时间有限,内容不多,希望能帮大家慢慢了解中医,我们一起开始轻松简单的中医之旅。 |
|
4楼#
发布于:2015-12-11 14:35
满满的干货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