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702回复:1
治疗“枕后神经痛王某 ,女,48岁。 就诊日期:2011年 9 月 11 日 主诉:右后枕部时有跳痛、胀痛十余年,近一日疼痛发作。 现病史:时有右枕后疼痛史十余年,每于情绪紧张或失眠后诱发,发作时靠口服“凯芙兰”止痛,曾口服“正天丸”等中成药未见好转。颈椎及头部CT无明显异常,医院诊断为“枕后神经痛”。1日前因工作紧张而出现右后枕部跳痛、胀痛。 查:右后枕部有有一明显压痛点,触碰时疼痛明显。 热敏灸治疗过程:经热敏灸探查,压痛点及右侧风池为热敏穴位,于压痛点部位施回旋灸、雀啄灸激发经气后,以温和灸持续施灸,自觉灸感的热量于右后枕部扩散,5分钟后热量沿督脉传到腰部,施灸10分钟时诉头痛频率明显减弱,40分钟后热量逐渐减弱回缩至压痛点,遂停止该穴位施灸;换右侧风池穴,3分钟后热量向左侧风池穴传导,左侧风池穴热感明显,15分钟后热感消失,热量向颈部传导,30分钟后热感消失,乃停灸。完成一次热敏治疗。 次日复诊,诉昨日灸效维持至晚十点,十点后疼痛明显,口服止痛药后缓解,今晨服一粒止痛药,至复诊时头痛明显。继续前法探敏取穴,于百会施温和灸,热量向前传至前额,10分钟后热量减弱,后感双侧太阳穴处胀热感明显,20分钟后灸感消失,遂停灸;换右侧太阳施灸,3分钟后右侧太阳发木、麻,有紧缩感,枕部压痛点觉轻松,20分钟后灸感减弱,乃停灸;换压痛点与风池施双点温和灸,3分钟后热量连成片,该灸感持续40分钟后逐渐消失,遂停灸,完成一次热敏治疗。 第三日复诊,诉灸效维持至凌晨三点,三点后开始出现疼痛,但痛感较前已明显减轻且自诉为闷痛,尚能忍受。 继续按上法探敏治疗4次,症状消失,病情痊愈。 嘱患者继续治疗3次,以巩固疗效。 嘱患者注意舒缓情绪,避免过累,避免风寒侵袭 治疗体会: 对陈日新教授总结的枕后神经痛热敏穴位进行探感,发现压痛点及风池穴位灸感明显,而玉枕与阳陵泉则无明显灸感,遂在陈教授选穴基础上辩证分析,另取太阳、百会施灸,发现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体会到由于个体的差异以及疾病的特异性,更应当与临床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更佳疗效。 热敏灸能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止痛,绿色、健康、无痛苦、无毒副作用,对枕神经痛疗效显著,该患者对本疗法甚觉满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