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臣医生
会员
会员
  • UID2027028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5
阅读:689回复:0

蜂蜜,抗菌抑菌的天然真品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6-04-04 22:11
蜂蜜的抗菌作用被研究较多,且机制较为清楚。蜂蜜的抗菌谱广泛,能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如绿脓极毛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奇异变形杆菌、克雷白氏杆菌属、粪链球菌、酿脓链球菌。

医用级蜂蜜甚至可以抵抗一些具有多药耐药性的细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抗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抗环丙沙星的铜绿假单胞菌等,且不会激活细菌的耐药机制。研究表明,不同蜜源的蜂蜜含有不同的活性成分,是导致其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蜂蜜发挥抗菌作用的物质基础比较复杂,高糖高渗和酸性的特性是蜂蜜普遍存在的机制。此外,来源于蜜蜂的抗菌物质,如过氧化氢、王浆主蛋白、蜂蜜防御素,以及来源于蜜源的丙酮醛,酚酸类和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进一步增强蜂蜜的抗菌活性。过氧化氢由葡萄糖氧化酶氧化葡萄糖产生,其含量取决于蜂蜜的品种,通常在1μg/mL~72μg/mL之间,当蜂蜜中过氧化氢浓度≥174μg时,具有最强的抑菌能力。

丙酮醛也是蜂蜜抗菌的主要物质,麦卢卡蜂蜜比其他蜂蜜有更好的抗菌能力,其部分原因是由于麦卢卡蜂蜜含有更多的丙酮醛,这主要由其蜜源植物松虹梅(L.scoparium)花粉中的DHA转化而来,其含量为38mg/kg~1541mg/kg,而丙酮醛在其他食物中的含量范围仅为3mg/kg~47mg/kg。



此外,蜂蜜抗菌活性的差异还与酚酸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有关。研究人员对7种蜂蜜进行研究,发现桉树蜜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最强,推测其原因是桉树蜜中黄酮含量较高。除了小分子物质,蜂蜜中还含有少量王浆主蛋白,可阻断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膜形成及与动物细胞的黏附。

最近,在荷兰的一种天然蜂蜜中发现了抗菌肽“蜜蜂防御素”(beedefensin-1),具有很强的活性,但只抵抗革兰氏阳性菌,目前尚未确定其他蜂蜜中是否有该物质。蜂蜜的抗菌作用使其作为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替代疗法在国际上得到关注。

Roland测试了ManukaTM、CapillanoR、Eco和Mountain蜂蜜对临床上胃肠道疾病患者分离出的幽门螺旋杆菌作用,发现75%的Mountain蜂蜜作用最强,其次是CapillanoR蜂蜜和ManukaTM蜂蜜,再次是Eco蜂蜜,但4种蜂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目前,对蜂蜜中黄酮类物质抗溃疡作用的机制解释不一,部分研究认为黄酮类化合物能增加胃黏膜的前列腺素含量,从而增强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抑制酸分泌,阻止消化性溃疡的产生。另一部分研究则认为,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抑制活性氧诱导的溃疡。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