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880回复: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徐州杨诚报到
2015年10月18日,徐州杨诚53、54课心得:
1.足部三个血脉: 太冲脉:在足厥阴肝经,冲阳脉管血,管肝脏。 冲阳脉:在足阳明胃经,冲阳管胃气,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太溪脉:在足太阴肾经,太溪脉管肾脏 2.中封:足厥阴肝经经穴,属金 蠡沟:足厥阴肝经的络穴,无论虚实。肝虚皮肤痒(补母穴) 中都:治妇人产后恶露。足厥阴肝经郄穴 膝关:膝盖横纹头上5分下针,治风湿关节炎。 3.曲泉:足厥阴肝经合穴,属水,母穴。肝虚补之,如皮肤痒,阳挺不下,阴痒。 阴包:膝关上4寸,治小便困难、月经不好。 4.治肝三穴——肝1、肝2、肝3,诊断、治疗肝硬化、肝癌大穴,一寸半针,临症取穴(按痛的地方)。 【病例】肝炎、肝硬化腹水右肋痛 【治疗】1)肝三穴左右腿下针, 2)左侧肝关(手太阳小肠经,止肝痛、肋间痛,平补平泻、对侧下针)、肝经郄穴(中都)止痛; 3)天地人三皇穴(天皇阴陵泉、地皇地机、人皇三阴交)水道利水。 4)水分、水道利水 5)灸中脘、关元(腑会中脘) 6)灸膏肓(膏肓治百病)100壮 5.足五里、阴廉:求子,隔姜灸。腹腔的地方基本用灸。 6.章门:肋骨尖下方。斜刺。可治奔豚。 脏会章门,五脏肝心脾肺肾,章门穴都可以治。 脾之募穴,治疗脾脏、胰脏,腹部积水。 7.期门:肝经募穴,胸胁苦满,胁下痛、肝脏痛、吐酸,可针可灸。 肝病的俞募治疗:期门+肝俞+章门(强土)+通谷、束骨(强水生木) 女人经期感冒,扎期门+小柴胡汤。 8.十二经络:肾主先天,十二正经的根来自肾。 十五络脉:无论虚实,均可下针。 9.生病的原因:1)外因是络感受到风、寒、暑、湿、燥、热,传到经到腑最后到脏。所以固肾、运动让四肢、经络强,这就不会生病。 2)内因:情绪喜、怒、忧、思、悲、恐致病。 【病例】心气郁结 【病理】心气止于膈:横膈从鸠尾到第十一椎上方,心脏在横膈上方,所以心气最多到膈 【治疗】1)天突+巨阙+关元:心气集中到第十椎下横膈; 2)第十椎下针,把郁气从这里散掉 10.全身阳气起于督脉,督脉是诸阳之海,任脉是诸阴之海,督脉任脉相辅相成、阴阳互动。打坐时产生的津液吞下去后进入肾脏补先天。 任脉和冲脉均起于胞中,小肠膀胱中间的袋状缝隙。女人的精是往下走,排出的月经是残渣;男人的精往上走,残渣是胡须。 腑消化的食物精华通过三焦运送到五脏。精存在三焦里,当小肠温度不够时,下来的就是血。真正生成精子的地方是冲脉。 女人所有妇科问题都属于任脉,冲脉可以辅助; 带脉起于季肋,主症肚子胀满,腰像坐水里。 阳蹻脉郄穴是跗阳。阴缓而阳急:脚向外翻,阴蹻脉松,阳蹻脉紧。阳蹻脉在胆经和膀胱经中间。 阴蹻脉与阳蹻脉一个在内一个在外。阴急在阴蹻脉上治疗,阳急在阳蹻脉上治疗。喉咙病,列缺+照海 阳维脉维在经络和骨头上面,阴维脉维在内脏上。所有的腑与阳维沟通,所有的脏与阴维沟通。外关透内关打开阴阳脉的生死桥。 八穴歌(百度)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锐眦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