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更美好
精灵王
精灵王
  • UID20157300
  • 粉丝12
  • 关注11
  • 发帖数1078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阅读:824回复:4

一、中国饮食文化及现状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5-11-02 21:10
中国饮食文化最早的理论基础应该是那句耳能熟详的“民以食为天”和如雷贯耳的“食、色,性也。”众所周知,中国饮食讲究的是色、香、味俱全,它不仅仅是满足身体的需要,更多的却是从感官和意识上得到愉悦感,比如在味觉上,有“酸、甜、苦、辣、麻、涩、香”等等,从直觉上体会,有“啃、嚼、咬、吮、叮、呷、品、噬、咽、喝、喂、吞”等等(我想没有哪个国家在饮食上形容词有这么多词汇),在视觉效果上,通过不同食材的摆放搭配,如将鱼摆放成“孔雀开屏状”,颜色红绿、蓝白等不同的搭配,嗅觉上,通过葱、姜、蒜、酱油、醋、香油、花椒、八角、香叶、孜然等各式佐料的辅助,让人有一种未见其食,已闻其味的缥缈感,这所有的感受加起来,无疑让人有一种超值享受的感觉,也难怪现在不少“网上食客”专门介绍各地小吃,中央电视台拍摄的《舌尖上的中国》受到大家的热捧,灸大夫朋友圈中不乏上传各类美食照片,甚至有朋友为了吃到正宗长沙臭豆腐,开车专门到长沙,只为品尝那臭臭的味道!
坚持,更美好
精灵王
精灵王
  • UID20157300
  • 粉丝12
  • 关注11
  • 发帖数1078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沙发#
发布于:2015-11-02 21:11
除了“超值享受感”之外,中国饮食还有其他特定的意义,比如风靡于官场、商场和情场上的“饭局”,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从座位的安排、陪局人、陪酒人的角色选择、品尝菜的顺序、酒的档次安排等到需要达到的战略目的、感情拉拢,均可在“饭局”中加以解决;又如饮食有时也代表着一种身份的象征,当你面对满汉全席、果子狸、河豚等稀有之物时,你是何等的兴奋,因为这类食物不是普通人可以吃到的,要不是政治地位高,要不是腰缠万贯,总之潜意识里会感觉到“我不是普通人”,也正是因为这种心里“优越感”,中国的美食家们先后还推出了“人乳宴”、“活吃猴脑”等“非常态”食品。
坚持,更美好
精灵王
精灵王
  • UID20157300
  • 粉丝12
  • 关注11
  • 发帖数1078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板凳#
发布于:2015-11-02 21:11
然而,中国的美食在带给人们“超值享受感”的另一个层面,则是众多的食品安全事件:2002年南京汤山镇200人集体中毒事件、辽宁凌源市1000多名学生豆奶中毒事件、北京“香河毒韭菜事件”"龙口毒粉丝事件"、“金华火腿事件”、“苏丹红事件”、前两年三鹿奶粉导致近30万婴儿受害事件、人造鸡蛋、人造蜂蜜、过期月饼,可谓是举不胜数,统统纷至沓来,没完没了;很多人在埋怨地沟油、转基因食品、各种添加剂超标使用、过期面粉、激素滥用等等的同时,是否有认真思考过,今日的结果正是我们在饮食中对“色香味”和“超值感受”的欲望越来越深,才让这些黑心商家有机可乖,他们的做法不过是为了满足我们无知的欲望,仅此而已。
坚持,更美好
精灵王
精灵王
  • UID20157300
  • 粉丝12
  • 关注11
  • 发帖数1078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地板#
发布于:2015-11-02 21:11
中国的饮食文化造就了我们在饮食上很多的坏习惯,追求口味、追求“营养”、追求档次、追求“稀有”,这众多的“追求”引发的“富贵病”在近些年也呈“爆发式”增长,如糖尿病,以下图片是我从网上找来的,刊登于 2013年9月13日的钱江晚报,从中可以看出近年来糖尿病的增长速度之快:
健康与饮食读书心得——如何让自己吃的更健康
坚持,更美好
精灵王
精灵王
  • UID20157300
  • 粉丝12
  • 关注11
  • 发帖数1078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4楼#
发布于:2015-11-02 21:12
中商情报网资深分析人员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中心等机构提供和公布的大量资料,结合深入的市场调研,发布了《2012至2015年中国糖尿病行业发展趋势及预测报告》,报告中显示目前我国糖尿病人数已逾9240万人,位居全球榜首,这与中国近年来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且糖尿病已在20至39岁的年轻人中流行。
     其他诸如心血管病症、肥胖症、各类癌症也呈逐年增多趋势,并且逐步趋向年轻化。在经济条件不断提高、医疗水平不断提升的“利好”趋势中,人们的身体健康却每况下降,到医院看病、住院的人也越来越多,我年轻的表妹夫三十几岁就得直肠癌过世,从小玩到大的同学三十岁得了“脊柱性炎症”差点造成半身瘫痪,还有同年代的女友身患白血病……如此年轻就患上如此“重病”,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