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抹记忆、
精灵王
精灵王
  • UID20153714
  • 粉丝10
  • 关注19
  • 发帖数1127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阅读:1839回复:11

艾灸穴位图解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5-11-06 17:36
足三里是阳明胃经的合穴,为五俞穴之一, 为全身最重要的强壮穴。具有健脾胃,助运化,调气血,扶正气,壮元阳,祛风邪及强身壮体益寿的作用,俗话说. "若要安 (足)三里不干",是古今最常用的保健穴。常用法采用艾条温和灸或化脓灸
当你看清了也就淡然了~~~~~~
明天抹记忆、
精灵王
精灵王
  • UID20153714
  • 粉丝10
  • 关注19
  • 发帖数1127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沙发#
发布于:2015-11-06 17:36
治疗原理

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
当你看清了也就淡然了~~~~~~
明天抹记忆、
精灵王
精灵王
  • UID20153714
  • 粉丝10
  • 关注19
  • 发帖数1127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板凳#
发布于:2015-11-06 17:36
应用范围

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

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当你看清了也就淡然了~~~~~~
明天抹记忆、
精灵王
精灵王
  • UID20153714
  • 粉丝10
  • 关注19
  • 发帖数1127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地板#
发布于:2015-11-06 17:37
历史传承

艾灸疗法

明朝《医学入门》云:"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疗还可以弥补药疗与针疗之不足。 现代科学实验和临床实践证明,艾灸具有调整脏腑组织功能,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增加红、白细胞的数量和吞噬细胞功能,调整和提高肌体的免疫功能。通过一定的穴位艾灸,能使人体产生一种温和灼热的感觉。利用这种热力的作用,透入人体肌肤而产生的刺激,能促使血液循环通畅而起到治病和保健之功效。艾叶性温,有温经散寒之作用;艾味芳香,有开毛窍,透肌肤作用;艾能温通十二经脉,通过艾灸能达到防病治病,保健的目的。
当你看清了也就淡然了~~~~~~
明天抹记忆、
精灵王
精灵王
  • UID20153714
  • 粉丝10
  • 关注19
  • 发帖数1127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4楼#
发布于:2015-11-06 17:39

穴位图解

手上穴位

图解一、穴位:脾经(脾土)

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

1、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 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2、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二、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1、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2、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手掌穴位图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穴位:肾经(肾水)

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

1、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2、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脚上穴位

人体足部穴位:涌泉穴,大敦穴,太冲穴,太白穴,太溪穴,申脉穴丘墟穴,昆仑穴,足临穴行间穴,里内庭穴下痢穴,高血压点穴,第二厉兑穴,第三厉兑穴,阿基里斯腱穴。脚上穴位对应关系主要的足部穴位与器官的对应关系:

1)脚趾部分--鼻腔、眼睛和耳部

2)前脚掌靠近大拇指的部分--甲状腺和心脏

3)前脚掌后方--肝脏、副肾和胆囊

4)脚掌凹位--肠

5)脚跟---生殖器

全身穴位

人体穴位

当你看清了也就淡然了~~~~~~
明天抹记忆、
精灵王
精灵王
  • UID20153714
  • 粉丝10
  • 关注19
  • 发帖数1127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5楼#
发布于:2015-11-06 17:40

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的艾灸穴位)

折叠感冒

凤池,大椎,风府,合谷

折叠慢性支气管炎

肺腧,膻中,脾腧,膏肓腧,太渊

折叠咳嗽

膻中,肺腧,膏肓,天突,风门,列缺

折叠肺结核

肺腧,太渊,三阴交,膏肓腧,足三里,太溪

折叠急性胃肠炎

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

折叠腹痛

气海,中脘,内庭,脾腧

折叠消化性溃疡

中脘,梁门,足三里,胃枢

折叠便秘

足三里,天枢,大横,大肠腧,支沟

折叠失眠

三阴交,内关,足三里,百会

折叠贫血

足三里,关元

折叠高血压

足三里,绝谷,曲池,血海

折叠心绞痛

心腧,至阳,厥阴腧,膻中,少海,内关

当你看清了也就淡然了~~~~~~
明天抹记忆、
精灵王
精灵王
  • UID20153714
  • 粉丝10
  • 关注19
  • 发帖数1127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6楼#
发布于:2015-11-06 17:40

方法

直接灸 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1)瘢痕灸:又名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住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施灸时由于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在正常情况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痴脱落后而留下瘢痕。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结核、瘰疬等慢性疾病。

(2)无瘢痕灸 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于粘附,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灸炷燃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若用麦粒大的艾炷施灸,当患者感到有灼痛时,医者可用镊子柄将艾炷熄灭,然后继续易位再灸,按规定壮数灸完为止。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因其皮肤无灼伤,故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一般虚寒性疾患,均可此法。

间接灸 是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如生姜间隔灸、隔盐灸等。

(1)隔姜灸:是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住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常用于因寒而到的呕吐、腹痛、腹泻及风寒痹痛等。

(2)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公分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俞腧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结核及初起的肿疡等症。

(3)隔盐灸: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

(4)隔附子饼灸: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规定壮数为止。多用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症。

当你看清了也就淡然了~~~~~~
明天抹记忆、
精灵王
精灵王
  • UID20153714
  • 粉丝10
  • 关注19
  • 发帖数1127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7楼#
发布于:2015-11-06 17:41

艾卷灸

艾灸全身穴位(1)艾条灸:是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的细草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l.5厘米圆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紧,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浆糊封口而成。也有每条艾绒中渗入肉桂、干姜、丁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各等分的细末6克,则成为药条。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和雀啄灸。

(2)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图150。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中、食二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

(3)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动或作反复地施转施灸。 温针灸 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操作时,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继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艾条一段长约2厘米左右,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取出针。 温灸器灸 是用金属等材质特制的一种圆筒灸具,故又称温筒灸。其筒底有尖有平,筒内套有小筒,小筒四周有孔。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

当你看清了也就淡然了~~~~~~
E弦上的宣叙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5892
  • 粉丝23
  • 关注11
  • 发帖数3778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社区居民
  • 原创写手
8楼#
发布于:2015-11-06 19:41
看不清楚呢 图解
爱,是两情相悦的吸引,是心心相映的维系……
明天抹记忆、
精灵王
精灵王
  • UID20153714
  • 粉丝10
  • 关注19
  • 发帖数1127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9楼#
发布于:2015-11-07 14:23
那就再加上一副眼镜
E弦上的宣叙:看不清楚呢 图解
当你看清了也就淡然了~~~~~~
E弦上的宣叙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5892
  • 粉丝23
  • 关注11
  • 发帖数3778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社区居民
  • 原创写手
10楼#
发布于:2015-11-07 16:24
什么嘛 我是说图上的穴位和文字看不太清楚呢 你这话说得
明天抹记忆、:那就再加上一副眼镜
爱,是两情相悦的吸引,是心心相映的维系……
灸友35121
会员
会员
  • UID20175121
  • 粉丝4
  • 关注0
  • 发帖数1530
11楼#
发布于:2015-11-18 17:48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