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一叶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0437
  • 粉丝13
  • 关注5
  • 发帖数434
阅读:893回复:0

老火靓汤 家的味道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5-09-10 12:05

在喝汤的问题上,世界各国是有共识的:法国人喝洋葱汤;美国人喝鸡面汤;德国人喝啤酒汤;英国人喝咖喱汤;俄罗斯人喝罗宋汤。中国人也钟爱喝汤。汤在中国,不仅仅是一杯餐前的开胃酒,更是“家”的符号和亲情传递的通道。餐桌上有了一盅老火靓汤,便有了家的味道;深夜归家的一碗甜汤,便能消解一天的烦恼。汤,是润泽中国生活的甘霖,因此在这样一个略显寒冷的冬季,为家人备上一碗养生又暖心的汤品,想必那是极好的。

汤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千百年来,中国人对饮食文化的解读之深、关注之切、雕琢之精,全球范围内无出其右。而在洋洋洒洒的五千年“饮食谱”里,“汤”作为一种相当典范的文化现象,是绝对绕不过去的重要一笔。

汤在饮食界中向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球美食家们向有共识:“汤是餐桌上的第一佳肴”。所谓“唱戏的腔、厨师的汤”就恰如其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在英语中,“晚餐(supper)”这个词来自“啜饮(sup)”,意思是请坐下喝一碗汤。在美国喊一声“汤来了”(soup is coming),即表示家人可坐下来用餐了。可见,汤作为餐桌上的一种核心象征,在不同的国度和民族中,都有着不可撼动的特别精神意义,而中国人对汤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更是领悟并发挥到了极致。

中国人喝汤的历史已有2700年之久。从古至今,生活中顿顿离不开汤的供给。历史学家考证世界上最古老的一本食谱是在公元2700年前在中国发现的。这本食谱上记载有十几道汤菜。其中有一道一直沿用至今,那就是“鸽蛋汤”,食谱中把它称之为“银海挂金月”。而中国的帝王家的食谱更可算是集中国菜与中国汤之大成。据说慈禧太后有8名御厨为她做汤,她最喜欢喝的汤是“鸡茸鸭舌汤”,作料是鸡、鸭舌、火腿丝、鲍鱼、干贝等。德龄公主在她的《瀛台喋血记》中曾写到“这位老佛爷一生似乎与鸭舌汤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然,汤品文化的传承从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有所改变,在每个国人的心中,都有一副被演绎了千百年的画面:华灯初上,一家人在堂屋内团团围坐,随着主妇将最后一款主汤端上来,热气氤氲中,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开始进餐。家长里短的谈笑间,女主人自然地为长辈和孩子添汤递碗,那份长幼有序的幸福与恬然,便在那一碗香气四溢的汤碗里,蒸腾四溢,温情满怀。

今天,在各自忙于打拼的都市里,社会各界更用“一碗汤的距离”,来重新唤起人们对于父母的关爱,希望用“汤”为纽带,让那种浓浓的亲情之爱,重回身边。

汤品养生  四季皆宜

汤作为我国菜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养生保健作用:饭前喝汤,可湿润口腔和食道,刺激口胃以增进食欲。饭后喝汤,可爽口润喉有助于消化。中医认为汤能健脾开胃、利咽润喉、温中散寒、补益强身。因此,汤可算是国人餐桌上一年四季的必备佳品。

春季

春季唱汤宜选用较清淡、温和且扶助正气、补益元气的食物,同时还应根据不同的体质来调养。

偏于气虚的人,可多选一些健脾益气的食物煲汤,如红薯、山药、鹌鹑蛋、鸡肉、牛肉、鲜鱼、花生、芝麻、大枣等;偏于气阴不足的人,可选一些益气养阴的食物来煲汤,如胡萝卜、豆芽、莲藕、银耳、蘑菇、鸭肉、兔肉、甲鱼等。

夏季

夏天,酷热天气使人体消耗了大量体液,因此很容易感觉到身体乏力和口渴。这一耗气伤阴的表现,通常会影响到脾胃功能,引起食欲减退和消化功能下降,因此根据中医“虚则补气”的原则,夏天饮食也应该注意进补。

夏天进补,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一般以清淡的滋补食品为主,如鸭子炖冬瓜就是夏天食补之佳品。另外,如瘦猪肉、鲜瓜果、芡实、绿豆等食品都是夏天用以清补的食疗佳品。

秋季

初秋之时,食物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古代医学家认为,秋季,草木零落,气清风寒,人体容易受疾病的侵扰,所以此时宜进食滋补的食物。

中秋炎热,气候干燥,容易疲乏。此时应多吃新鲜少油的食品,其次,还应多吃含维生素和蛋白质较多的食物。现代医学认为,秋燥症应多食含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类营养素的食物,以养血润燥,从而提高抗秋燥、抗病毒的能力。

晚秋季节为心肌梗死的高发病期,高血压病人在秋冬之交时血压往往较夏季增高,因此容易造成冠状动脉循环障碍。此时日常饮食中应注意多摄入含蛋白质、镁、钙等营养素的食物,这样可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由于秋天宜收不宜散,因此秋季煲汤宜多选甘寒滋润之品,如百合、银耳、山药、秋梨、藕、鸭肉等,以达到润肺生津的效果。

冬季

现代医学认为,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万物处于封藏状态,是一年中最适合饮食调理与进补的时期。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冬季煲汤进补应顺其自然,注意养阳,以温补为主。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原则,同时因人们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差异很大,在选择冬季进补的方案时,应因人而异。如形体偏瘦、性情急躁、易于激动者,应以“淡补”为主,采用滋阴增液、养血生津的食材煲汤,禁用辛辣等食物;而形体丰腴、肌肉松弛者,宜采用甘温食物,忌用寒湿、冷腻、辛凉的食物;脑力工作者,则宜多进食有益心、脾、肾三脏的食物,如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蛋类、海产品、新鲜的蔬果等。

养生汤品也要接地气儿

对于当下的餐饮业而言,转型与创新成了众人无法绕开的话题,小众、怀旧、接地气儿等不同风格的餐饮类型更是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在这样的市场之下,药膳这一一直以来被定义为高大上风格的餐饮类型,在风雨飘摇中似乎更加显得举步维艰。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家开设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部内,主营养生汤品的小店,却得到了医生患者的广泛认可。虽然这家养生汤品店在面积上并不算大,但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汤品更包含了术后康复、补益气血、调理三高等多种系列。

在小店老板、国家级营养师蒋勇看来,在医院开设一家养生汤品的小店,更能直接和患者对话,解决了不清楚消费者真正所需的窘境。从经营的角度而言,这更是一个没有淡季的行业模式,因为病人生病的时机是不可控的,带有潜在的刚性需求。不过蒋勇的希望不仅仅只是如此,作为一名营养师,他希望在未来一天,营养师能真正和医生坐在同一张桌上,讨论患者的病情,并给与食疗上的指导和帮助。

菜品推荐

鲫鱼豆腐汤

鲫鱼药用价值极高,其性平味甘,入胃、肾,具有和中补虚、除羸、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且肉质细嫩,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浮肿者,孕妇产后乳汁缺少者食用。

甲鱼虫草汤

甲鱼具有鸡、鹿、牛、羊、猪5种肉的美味,故素有“美食五味肉”的美称。它不但味道鲜美、具有滋阴凉血、补益调中、补肾健骨、散结消痞等作用,而且是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滋补珍品,能够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及调节人体的内分泌功能,也是提高母乳质量、增强婴儿的免疫力及智力的滋补佳品。

板栗鸡汤

中医认为板栗能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对肾虚有良好疗效,故又称“肾之果”。而其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各种维生素,有抗高血压、冠心病、骨质疏松和动脉硬化的功效,是抗衰老、延年益寿的滋补佳品。

红枣枸杞羹

枸杞子中含有14种氨基酸,并含有甜菜碱、玉蜀黄素、酸浆果红素等特殊营养成分,使其具有不同凡响的保健功效。历代医家治疗肝血不足、肾阴亏虚引起的视物昏化和夜盲症,常常使用枸杞子。著名方剂“杞菊地黄丸”,就以枸杞子为主要药物。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