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友72177
骑士
骑士
  • UID20212177
  • 粉丝3
  • 关注0
  • 发帖数480
阅读:928回复:1

艾灸对冬季手足冰冷的改善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5-12-29 11:41
艾灸可改善冬季手足冰冷
    冬季手脚冰冷的人,主要是阳气不足,而补阳效果最好的就是艾灸督脉上的穴位。督脉运行于人体后背,仿佛在背后监督人体健康一样,因而取名“督脉”。中医认为,督脉主一身之阳气,为“阳脉之海”,艾灸督脉上的穴位,能够改善冬季手足冰冷的情况。
 一、长强穴:阳气生发之始
长强穴,又名尾闾穴。它位于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是督脉的起始穴。古人对这个穴位的形容是:“循环无端之谓长,健行不息之谓强。”这句话表明了长强穴是保证人体气血循环的第一要穴。
 如果您要艾灸长强穴,可以自己买个艾灸盒,趴在床上后将艾灸盒放在长强穴上即可,或者请家人帮灸。每次20分钟左右,让长强穴处感到发热就行了。
 此外还有一个方法:两手放到背后,掌心相合,用大鱼际处上下来回搓长强穴,如果手不酸的话,搓百来下都可以。这个方法只要空闲,随时随地都可操作,是补阳的一种保健方法。
 二、腰阳关:阳气通行之穴
冬季若想温补阳气,有个位置很重要,那就是阴阳交汇点。这个点相当于阳气通行的“关口”,不少人冬天感到后背发凉,很大一个原因就是阴阳交会处的经络不通,从而使得阳气无法上行。冬季艾灸腰阳关,也就如打通了关口一样,可让阳气畅通无阻,畏寒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腰阳关在髂骨的位置,髂骨就是平时系腰带下方突出的骨头,双手大拇指在髂骨边缘固定,双手食指在背后交汇,与两个食指连线平行的、位于脊柱上的那个点,就是腰阳关。
 倘若您没有艾灸的条件,平常用大拇指在腰阳关打转按摩,也能起到保健的作用。
 三、命门穴:人体督脉上的要穴


中医认为腰膝酸软、浮肿、男性阳痿、女性宫寒不孕等,都是肾阳虚的症状,往往这些人到了冬天也会感到手脚冰凉,晚上怎么睡都不暖的。此时就需要温肾补阳。
 肾是先天之本、阳脉之根,肾阳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在命门穴中。有句俗话说“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这里所说的火力,就是命门所藏真火,称之为命门火。
 命门在背后正中线,腰部两肾之间。艾灸命门穴,就像“煽风点火”一样,能够生发肾阳,让肾阳之火循经而行。平时没事也可以用掌心按摩命门,因为掌心的劳宫穴是火穴,有“添加命门之火”的作用。
 四、至阳穴:人体阳气最盛的地方
至,极也。阳,阳气也。该穴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天部阳气。本穴物质为筋缩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受督脉络脉所传之热而化为天部阳气,穴内气血为纯阳之性,故名。至阳穴就是阳气到达了顶点,即将由盛转衰的穴位。
 在肩胛骨下角连线的中点就是至阳穴,至阳穴还有补心的作用,有的人经常感到心慌、胸闷、心跳时快时慢、心悸等,按摩至阳穴就仿若打了“强心针”,整个人会觉得心暖,从而改善症状。
 冬季艾灸至阳穴,是补阳的最佳穴位,让阳气维持在鼎盛状态久一点,人抗寒冷的能力就强一些。
 五、陶道穴:人体气血循环之穴位
我们体内督脉的气血从长强穴开始,经过身柱穴,到达百会穴,经过前额,与任脉相接,然后再转入长强穴,进入督脉,以此循环,川流不息。
 陶道穴位于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我们的祖先用“陶”形容物体旋转之快,故此陶道穴就是气血循行速度很快的一个穴位。一个人只有气血自由不停地循环运转,才能阴阳协调,而陶道穴就是调节人体整个气血循环的。
 冬季艾灸陶道穴,无疑对促进全身气血循环会产生良好的效果,而手脚冰凉之人,中医也认为是气血运行不畅,改善气血循环便能缓解症状。
 六、大椎穴:诸阳之会
                不少人都晓得三伏贴、三九贴,而在贴敷时最常用的一个穴位就是大椎穴。古人将人体的阳气比作天上的太阳,天灸的作用是借助自然界之阳来补身体之阳,而大椎穴是“诸阳之会”,给大椎施灸,就像给人体再造一个“小太阳”,因而对体寒、免疫力差的人来说,非常有效。
 大椎穴是背部脊骨的最高点,它是督脉与手部三阳经的交会穴,因此阳气非常足。艾灸大椎或平时用手搓大椎,都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灸友72177
骑士
骑士
  • UID20212177
  • 粉丝3
  • 关注0
  • 发帖数480
沙发#
发布于:2016-01-13 13:41
 冬季手脚冰冷的人,主要是阳气不足,而补阳效果最好的就是艾灸督脉上的穴位。督脉运行于人体后背,仿佛在背后监督人体健康一样,因而取名“督脉”。中医认为,督脉主一身之阳气,为“阳脉之海”,艾灸督脉上的穴位,能够改善冬季手足冰冷的情况。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