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友72177
骑士
骑士
  • UID20212177
  • 粉丝3
  • 关注0
  • 发帖数480
阅读:1395回复:4

慢性病的艾灸治法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5-12-30 15:37

慢性病的治法慢性病患,是多年积劳成病,或饭前后生气,寒热不经心(不注意寒热),出汗后受风寒,未能及时治疗日久体内渐生滞碍而成病,多有自觉头热足凉,容易感冒,每因感冒使病加重,消化总不好胃肠间及易生病块,大便不通畅干或稀,头晕心跳失眠等。

在治疗时有感冒先灸风门、阳陵泉,大便干先灸左大横、承山,使感冒和大便通畅后再灸①中脘、足三里②下脘、天枢、气海③期门、太冲,然后再加其他穴,病久者一个月内不灸头部穴,病轻者七天后再灸,以防灸后促下通在通不下去时使人难受,这难受稍待即好不给添病,但患者失去信心,(急性病可能灸头部穴)使腿觉胀热后再灸头部穴,每次不超过二穴,灸的时间每穴20分钟,小儿减少,其余再参考下述。

(甲)简单的慢性病治法:

(1)体热者经常觉内热喜食凉物,先灸中脘、足三里,再加四肢外侧穴。①环跳、阳陵泉②风市、申脉③风池、绝骨④肩颙、曲池等穴,五天后再加其他穴。(2)体寒者腹凉痛大病溏不敢吃凉物,先灸中脘、足三里,再加腹部和四肢内侧穴①下脘、天枢、气海②关元、三阴交③内关、照海等穴,以后再加其他穴。

(乙)多种病综合治法:有时多至十几种,先从胃肠消化器(系统)入手,一使吃和大便好转,吸收了营养身体就见长劲,再加病重的那经穴,其心、肝、脾等腧穴能治疗多种病,如失眠严重先灸大巨、太溪,很多人在晚上灸后立即入睡。假如女性患病,在自觉胃消化不好,两肋胀、大便干、头晕痛、腹胀气多,爱生气着急爱吵架,睡不好觉,恶梦、心跳、心慌、气短、腰痛,月经不调,白带多,全身无力等,在检查胃部有硬疼,脐周硬疼,小腹按疼,背后3-6椎和三阴交、照海、足三里穴等有压痛感。诊断阴虚:胃病、积聚、肝气旺盛、神经衰弱、腰疼、月经不调、白带症等七种病。治疗时,先灸左大横(右边不灸)承山先通大便,约晚上灸后次早即下(但食少无积便者不一定下),使大便通畅后,再灸下穴①中脘30足三里30②期门30太冲20③下脘30天枢30气海器内着完为止④关元30三阴交25中极器内着完为止⑤肾俞30照海20⑥心俞25巨阙30神门20⑦肝俞25章门30⑧膈俞25内关25日灸一次8天灸完,以后循环灸治好为止,每次穴灸完器内余热灸脐凉止。这些穴已包括治疗那7种病,灸后七天虚恭下的多喝吃饭增加,身体渐渐长劲,一个月这些症状好转或消失,患病日久须多灸日期好把病根治。附注:①②内的穴位即第一次第一天和第二次第二天灸的穴余类推。其数目字即灸时间(分钟)。

(丙)遇病如何选穴来研究温灸的同志有的问如何选穴,在我初学习时也有此困难,今把我的体会写在下边,以备初学者作参考。

1. 先记熟十二经穴位置和主治:治疗时先选患病本经穴,再选邻经穴和患处,研究日久即能运用自如,遇症细心参详随机应变当可迎刃而解。

2.  八会难经说,(一)腑会中脘,六腑相会于中脘穴,胃病能食凉而热灸此穴(二)脏会章门,五脏相会于章门,不能食而热灸此穴(三)筋会阳陵泉全身之筋相会于阳陵泉,凡筋病,烦满囊缩灸此穴(四)髓会绝骨(又名悬钟)凡骨髓交会于绝骨,头为倒海,头热如海足寒如水可灸此穴(五)血会膈俞,全身血液相会于膈腧穴,凡血病,身斑,如锦纹可灸此穴(六)骨会大杼凡属骨病可灸此穴(七)脉会太渊平人脉一息七至可灸此穴(八)气会三焦诸气相会于三焦,上焦膻中穴、中焦中脘,治时灸天枢穴,下焦治气海穴。热病在内者取其会穴。

3.  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又称为“腹募穴”。“募”,有聚集、汇合之意。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共12个。募穴均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其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肺募中府,心募巨阙,胃募中脘,肝募期门,胆募日月,脾募章门,肾募京门,大肠募天枢,小肠募关元,石门为三焦募,中极为膀胱募,膻中为心包募五脏六腑之病可灸各该募穴。

4. 阳跷脉起于足外踝下申脉穴,上行入风池,发病阴缓阳急而狂奔,治时仆参、附阳、居髎、肩颙、巨骨、臑会、地仓、巨髎。

5. 阴跷脉起于足内踝下照海穴,上行经交信入咽喉,发病阳缓阴急而足直,治时灸此二穴。洁古曰:痫病昼发灸申脉,夜发灸照海。我治疗痫病发现此二穴均有压疼故全灸。

6.冲脉起于腹部胃经气冲穴,与肾经并上挟脐两旁入胸而散,发病逆气而里急,治时灸腹部肾经穴。

7. 阳维脉阳维维于阳,若阳不能维于阳,则溶溶不能收持,难经云阳维之病苦寒热,其脉起于诸阳之会,从金门上阳交、臑会、天髎、肩井、阳白、本神、头临泣、正营、脑空、风池、风府、哑门。

8. 阴维脉阴维维于阴,若阴不能维于阴,则怅然失志,难经云阴维之病若心痛,其脉起于内踝骨之上筑宾,上行腹哀、大横、腹舍、期门、天突、廉泉。

9.带脉带脉起于章门,由带脉(章门下一寸八分)回身一周如带,其为病腰腹纵容如束水之状,治时此穴加维道。

10.督脉起于尾闾骨长强穴,循脊骨过头顶龈交止,督脉为病脊强而厥,治时可灸神柱穴。

11.任脉起于前后阴当中会阴穴,循腹部正中线上至承浆止,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1厥2盘3寒4症5附6脉7气。素问:冲疝、狐疝、颓疝、厥疝、疝瘕、溃疝、癃疝)女子带下瘕聚:(八瘕:蛇瘕、青瘕、脂瘕、黄瘕、血瘕、燥瘕、狐瘕、鳖瘕。聚者为块,活动无常处。)

(丁)每次灸几个穴  

每器药已然2个小时,分配在3-4个穴位(小儿例外),如灸3个穴,每穴灸30分钟(肉厚处腹部),如灸4个穴每穴灸20-25分钟;剩余热灸脐中(肚脐眼)。弱者和小儿酌减。(戊)每穴应灸多长时间    平人背胸和四肢肉厚处每穴25-30分钟,腹部穴30-60分钟。体弱者,背胸四肢每穴15分钟,腹部穴20-30分钟。小儿7岁各灸10分钟,12岁各灸15分钟,腹部均可20-30分钟,注意烫伤。

(已)灸时温度    

平人任器自然,太热时器上盖一块布即能缓和。体弱和小儿以低温为宜,以布盖器上或把器用布包起来,均能掌握其温度。关节炎和腹内寒者可用高温,但以不使烫伤,如已烫伤须好后再灸。

灸友72177
骑士
骑士
  • UID20212177
  • 粉丝3
  • 关注0
  • 发帖数480
沙发#
发布于:2016-01-13 15:37

慢性病的治法慢性病患,是多年积劳成病,或饭前后生气,寒热不经心(不注意寒热),出汗后受风寒,未能及时治疗日久体内渐生滞碍而成病,多有自觉头热足凉,容易感冒,每因感冒使病加重,消化总不好胃肠间及易生病块,大便不通畅干或稀,头晕心跳失眠等。
灸友72177
骑士
骑士
  • UID20212177
  • 粉丝3
  • 关注0
  • 发帖数480
板凳#
发布于:2016-01-13 15:37

慢性病的治法慢性病患,是多年积劳成病,或饭前后生气,寒热不经心(不注意寒热),出汗后受风寒,未能及时治疗日久体内渐生滞碍而成病,多有自觉头热足凉,容易感冒,每因感冒使病加重,消化总不好胃肠间及易生病块,大便不通畅干或稀,头晕心跳失眠等。
空即是色
精灵王
精灵王
  • UID20140048
  • 粉丝17
  • 关注14
  • 发帖数2196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原创写手
地板#
发布于:2016-01-13 17:48
不错哟
表酱紫
精灵王
精灵王
  • UID20140010
  • 粉丝9
  • 关注5
  • 发帖数1603
4楼#
发布于:2016-01-13 17:51
谢谢楼主分享.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