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507回复:8
关于小孩爱感冒咳嗽发烧艾灸和食疗1,艾灸退烧止咳;2,冰糖黄豆饮;3,扁鹊四豆饮对小孩中虚引起相火不降的发烧有特效;4,小儿推天河水退烧;5,遗尿可以隔盐神阙灸。 日期:2011-11-01 中府作者/太太:
关于小孩爱感冒咳嗽发烧艾灸,我们这次群友聚会有一位妈妈分享的经验很值得借鉴。就是以上照片中的小孩,四岁。她是我们群里一位中医养生师在调理的一个小孩。今年初春,小孩严重发烧,咳嗽,反复不退,晚上更甚。以前很喜欢吊水。听说小孩以前常吊水,常容易反复感冒发烧。建议黄豆饮,加艾灸背部大椎,肺俞,身柱,风门,中脘,命门,合谷。两天断续地灸,后来退烧了。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后来这位妈妈有了信心,每次小孩感冒发烧就给小孩灸背部上穴位。她说每次一定要将被灸穴部透至摸上去有热烫才行,最少一个小时,这即是古人所说的“火足热到”为度。她兴奋地说,比吊水退烧快,而且小孩现在感冒发烧少了很多,脸色也好了。 一般我们不敢给小孩这么大的灸量,但是现在很多爱发烧感冒,鼻炎,哮喘小孩是脾肾肺寒湿气重的体质(但不是这种体质者不可这么大的灸量,一定是在清楚判断小孩是这种脾肺肾寒湿气很重的体质才可!),梁丘老师当年给儿子治疗鼻炎和哮喘艾灸时也是灸到火足热到为准的。以后不再复发。 气海:我给小孩是给这么大灸量的。特别是发烧和呕吐, 咳嗽等情况,我孩子上次呕吐,腹泻发烧,我1天内总共灸了3个多小时,当天就完全好了。从艾灸后 孩子没去过医院了。发烧一定灸大椎,半小时马上退烧;咳嗽必灸肺俞。 阳光行者: 艾灸身柱---日本人全国都用的。日本人对身柱推崇有加,称之为"小儿百病之灸点",意思就是说灸身柱穴对小儿疾病有很好的疗效。早在1938年,日本针灸学家代田文志就曾为长野县的小学生集体灸身柱穴,这些身体虚弱、动辄感冒、消化不良的孩子,一个多月以后就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半年之后基本都痊愈了。这事当时在日本引起了轰动,以至于日本很多小学都效法施行。
中府作者/太太:
阳光行者:黄豆饮是什么? 中府作者/太太:黄豆饮是黄豆约50~60粒,煎浓汤服用,对小儿虚症发热有效。 但“如脉沉实,便非虚症,黄豆亦不可服”-《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第64页。 又第40页说:“豆须煎成即服,不可隔夜。生用莫炒。”又第63页:小儿手心热,或头身热,脉轻按多重轻按少,重按比轻按无力,即是中气虚,相火不降。切记寒凉药发散消导药,误用即成大病。善养中气即妥。脉轻按少重按多,亦属中虚。手厥阴心包经相火行手心。人身气化,中气如轴,经气如轮,中虚而胆经相火不降,故头身热;中虚而手厥阴心包相火不降,故手心热。如手心热,头身热,而脉重按比轻按有力,便是内热停食。(此处小儿如属”中虚而手厥阴心包相火不降,故手心热,头身热”除可以配合灸大椎,风门,身柱,肺俞,中脘等穴;或喝冰糖黄豆饮以及下面说的四豆饮外;有些妈妈分享经验配合推天河水退烧也极有效。) 中虚相火不降,冰糖水或黄豆数十粒补中即效,不可用炙草大枣横滞之品。火逆不清火,只须补中,胆经心包经下降,热自退去。停食者,淡豆豉数十粒以消食;舌有黄胎,口气臭者,停食较重,淡豆豉加重用之,不可用槟榔,山楂等力大之品,致伤脾胃。” 又第69页:“[风病]小儿发热抽搐,抽搐者,津伤木燥而风动也。发热者,中虚木气疏泄,相火不降也。木气稚弱,故发热,即易风动。养木气,顾中气,四豆饮极效:黄豆20粒,黑豆,绿豆,白饭豆(又名眉豆)各十五粒煎服。此为治小儿发热病的第一要方,切忌散风药清热药。养木养中,自然热退风平。 小儿忽然两目上视,亦风木上动,四豆饮最效。豆最养中养木,能平疏泄,收回相火。小儿木气幼稚,故多木气病。四豆饮乃最善之法也。凡用豆不可炒,炒则偏补,不能清热。并须煎成即服,不可过夜,隔夜则变性。白饭豆是食品,非赤小豆。四豆饮要水多煮烂,取浓汤服,尿长忌饭豆。” 又第40页:[扁鹊三豆饮]三豆饮原方系红饭豆,黑豆,绿豆。红饭豆即点心铺做豆沙之红豆,能除湿气,伤津液,故改用黄豆。红饭豆,世误用赤小豆,有大毒(此赤小豆又名相思子,不同于入药的赤小豆)。黄豆养中养木养津液,兼降胆经,温病疹病要药。(故小孩出痘疹亦宜,详见《圆运动》之[儿病本气篇]之[疹病]和[痘病]四豆饮古人以之稀痘(指治退痘病),名曰四豆汤,无黄豆,并不以之治疹,其实痘疹,皆木气偏于疏泄。痘则木气疏泄,金气大败。疹则木气疏泄,金气虽败未大败耳。痘病用四豆饮和木气。。。详见第89页。) |
|
8楼#
发布于:2016-02-19 00:31
艾灸发烧很有效的!以前我用一般的艾条熏比较麻烦!后来我换用艾贴很方便,每次15分钟就好了,退烧很快!我宝宝便秘灸下神阙10分钟就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