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446回复:1
肝区痛艾灸哪里?——寻找病痛的根源问:中府老师,我有个问题想私下请教您。一位朋友,是男性,二十七岁吧,因经历较为坎坷,性格比较压抑,最近老是感到在肝这部位会痛,看了中医,说是肝气郁结。我建议他泡脚、喝青皮陈皮水,还有按摩太冲,艾灸阿是穴,不知对不对?而且,他这种痛会在运动后加剧,而且如果痛的话,晨起刷牙也会有恶心感。我看他手上十个小太阳均有,经常嘴唇较红,原来也比较晚睡,现在已经调节,睡眠质量尚可,不知还用不用再提供什么信息? 中府/作者/太太:不客气。他这种情况首要心情方轻松,您教的方法很好。日常可以8要穴轮流艾灸,加期门和章门双穴对肝痛很好,勇伯先生以前也常肝痛,后来常灸此二穴,并学习心情放轻松,现在没有痛了。还可以加三阴交,中脘也是主穴。期门和章门的穴位功能在《艾灸养生书》里有详细介绍,可参考。
110.章门——足厥阴肝经的重要穴,左右双穴。 五脏六腑之门户,散五脏寒气积滞,活血化痰淤,疏肝理气调五脏病之名穴。八会穴中脏会此穴,对诸五脏(肝心脾肺肾)疾患有特效。对脾胃肝胆诸病症,肝炎,肝硬化,肝肿大,脾脏肿大,善怒,黄疸,腹水,水肿,消化不良,胃痉挛(胃抽筋),恶心呕吐,泄泻,肠炎,烦热,口干,癫痫,鼻衄,胸胁痛,腹痛,四肢无力,羸瘦,神经痛,肋膜炎,腰痛,食欲不振(拒食症),子宫痉挛,胃热,腹膜炎,中风,支气管炎,喘息等有卓越的预防和主治效能。 111.期门——足厥阴肝经的重要穴,左右双穴。 十二经络气血出入之始终穴,祛血邪热痰,消淤血之名穴。对肝脏,胆,脾脏,心脏诸疾患,胸胁痛,过饮,肝郁,肝硬化症,肝炎,肝肿大,腹水,肝脏病,精力减退,不眠症,食欲不振,产后余毒,消化不良,呕吐,胆石症,胸膜炎,喘息,肋间神经痛,月经不顺,下血,伤寒,心痛,肾脏炎,大肠疾患,痢疾,乳房肿瘤,忧郁症,热病,胆囊炎,糖尿病,肋膜炎,支气管炎等有卓越的预防和主治效能。——摘自《艾灸养生书》153页。 问:好的,谢谢中府老师。 中府/作者/太太:不客气! 清朝名臣曾国藩对《了凡四训》最为推崇,读后改号涤生,“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曾国藩还将此书作为教育子侄的家训,并将之列为子侄必读的改造命运,获得幸福人生的第一智慧书。 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缔造者、唯一健在的“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的稻盛和夫先生也对本书倍加赞誉。他后来在其著作中说道:我邂逅了袁了凡所写的《了凡四训》,顿时得到了顿悟的感觉,原来人生是这样的。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8328934/《了凡四训新国语电影版》,按照净空法师的要求,最好将此电影每天看一遍,连续看300遍,按照里面教的所思所想所行去照做,命运就可以慢慢改过来了。 还有这个[刘善人讲病-伦常道德与疾病的关系 (1)]视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1nXOMpvBaIM/集数顺序可以自己在网上搜,应该能找到。希望能帮到贵友。 摘录刘善人讲肝病的原因:肝病是怎么得的?肝病是发怒,生闷气生的。大家都知道怒气伤肝。发怒生气的人会头迷眼花,耳鸣,牙痛,嘴斜,眼歪,中风不语,半身不遂,两背发沉,四肢麻木,肝胆有病,肝的病就是这么得的。为什么?因为肝属阴,生怒气时病容易种到肝上,即怒气伤肝。有些肝病得上后就不好治了,如肝硬化,到肝癌更不好治了。因为啥?他那个毒已经都满了,存到筋里去了。有人往外排病时,倒出哪个味是酸味,苦辣酸甜咸嘛!还有五色,有人吐病时吐出那东西,有白的,黄的,红的,黑的,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当你们见了可能很惊讶,但我们见多了,觉得这是很正常的,这是排毒,往外排你体内的毒。把这些毒倒出去病不就好了吗?所以肝病就是怒气来的。。。 问:谢谢中府老师。 中府/作者/太太:不客气,您方便我将此内容编辑后上传博客公开分享吗? 问:可以啊! 中府/作者/太太:谢谢! 问:您太客气了。是我该谢谢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