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788回复:8
养肝护脾正当时 | 雨水 · 节气灸
雨水
rain water 雨水节气,是春季的第二个节气,它往往在春节之后的正月。中国古代历书说:“斗知壬为雨水时,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 它表示冬天最寒冷的时节已经过去,天不会再下雪。 |
|
|
沙发#
发布于:2016-02-18 14:09
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雨水时,斗指壬。太阳黄经为330°。这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
|
|
板凳#
发布于:2016-02-18 14:10
雨水节气养生2016.02.19-03.04
中医认为肝主生发,故春季肝气旺盛,肝木易克脾土,故春季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从而导致脾胃功能的下降。在雨水节气之后,随着降雨有所增多,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同时湿邪留恋,难以去除,故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 |
|
|
地板#
发布于:2016-02-18 14:11
◆起居养生
雨水节气属于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气温尚低,昼夜温差变化大,体弱的人易感冒。不要急于脱冬衣,要注意保暖防寒。除要“夜卧早起”之外,还提倡多到户外散步,舒展肢体,但不宜激烈运动。 |
|
|
4楼#
发布于:2016-02-18 14:11
◆ 情志养生
春季养脾健脾很重要。养脾也要静心,以精神的调摄为主。第一,心平气和,使肝气不横逆,使脾胃安宁,让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以达到健脾的目的。第二,静心养气,既不会扰乱心血,也不会损耗心气,使心气充和,进而滋养脾脏,养脾得以健胃。对于春天的天气多变,一定要保持心境的平和,只有情志相适,加上饮食的调养,健脾的功效才会非常显著。 |
|
|
5楼#
发布于:2016-02-18 14:11
◆艾灸养生
春季是阳长阴消的开始,所以应该养阳。春天万物生发,肝气内应,养生之道在于以养肝为主。由于春天人体容易肝气过旺,所以灸疗的原则是疏泄肝气,以免过旺之肝横逆犯胃,造成胃痛胃胀腹泻便秘等一系列肝脾不调的症状。疏泄肝气首取章门、太冲等穴。健补脾胃一般会选足三里、中脘 、天枢等穴。不仅增强体质,对女性还有瘦身美容的功效。 |
|
|
6楼#
发布于:2016-02-18 14:11
◆运动养生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气候变化无常,早晨锻炼时,衣服不能穿得太少;大汗淋漓时不可减得太多,以免身体受凉感冒或者诱发呼吸道疾病。经过寒冷的冬季,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包括肌肉功能都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让肌肉和韧带得到充分放松,以防止运动量的突然加大而造成肌肉和韧带损伤。其次运动量要适度,以免造成身体较大的消耗,引起过度疲劳。 |
|
|
7楼#
发布于:2016-02-18 14:12
为什么要进行二十四节气灸?
节气对人体影响有两个方面: 1、由于节气前后气候变化比较大,一个人如果有旧患或宿疾,他的适应能力和机体抵抗力就弱,往往会在这个时候发病或病情加重。 据医学统计,心脏病、中风、哮喘等疾病多发于节气前后和半夜。因为当外界气候条件的变化超过身体的应变能力时,人就会生病。这正是《黄帝内经》所讲的“邪之所腠,其气必虚”。 |
|
|
8楼#
发布于:2016-02-18 14:12
2、由于宇宙能量在节气前后变化较大,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运用一些特殊的方法进行干预,把宇宙能量转化为我所用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节气灸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燃烧着的艾绒产生的热刺激和艾叶得温经止痛作用以温壮元阳,激发经气,调动机体潜能,把宇宙能量转化为我所用,建立人体的平衡系统与大自然的系统相适应,从而治愈疾病、提高机体抗病与应变能力。 通过做节气灸不但可以起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病力。这样,当外界环境及气候等因素发生变化时,人就不容易生病,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