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968回复:2
艾灸后溪穴治麦粒肿
艾灸是一种常见的保健方法,艾灸可以治疗很多的疾病,下面我们就来看以一下艾灸是如何治疗麦粒肿的吧。
为什么会出现麦粒肿 麦粒肿出现的原因有很多,中西医的说法都不相同。西医认为是因为人的眼睑腺体受到细菌的感染,所以才引发了急性化脓炎症。但是中医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是风热挟肝火上攻所致。其实,过度的用眼、屈光不正也会发生麦粒肿。 预防麦粒肿的基本方式,就是注意用眼卫生,经常让眼睛休息一下,如果没有事情也可以用蒸汽熏眼的方法来预防麦粒肿。 麦粒肿是眼科常见疾病中的一种,如针眼、眼丹、偷针、土疳、实热生疮等。患者的患病部位多事子啊眼睛的上面,就是俗称偷针。 操作方法 取穴方法 后溪穴,握拳,掌心向上,在第五掌指关节后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凹陷中取之。 |
|
沙发#
发布于:2015-10-15 17:40
施灸方法
用艾绒捏成麦粒大的艾炷,取左灸右,取右灸左之法,在穴位上行直接灸,待艾炷烧为灰烬,再加一炷、二炷,连续灸至三壮为止。 治疗效果 经上方法施灸后,如未成脓的麦粒肿可自行消退,不会再成脓;如已成脓的麦粒肿,在施灸后第三天开始溃脓,三天后脓排清,局部不留疤痕。一般患者,施灸一次可愈;如反复发作的患者,施灸两次后可根治。 治疗效果 艾灸怎么治疗麦粒肿?一般来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对穴位进行艾灸,另一种是通过隔物对眼睛患处进行艾灸。 艾灸后溪穴治疗麦粒肿 后溪穴位于第五掌指关节尺侧后方,第五掌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处,当握手成拳时,掌指关节后横纹头的尽头就是该穴。 艾灸后溪穴治疗麦粒肿 后溪穴有什么作用?后溪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督脉,温灸此穴、可带出全身的阳气,补虚泻实。又后溪穴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输木穴,可治疗小肠经所过部位的疾病,如耳鸣、头痛、腰椎颈侧疼痛、高尔夫肘及腕管综合征等病。另外,因后溪通眼内眦,所以能通过后溪穴治疗眼部各种疾病,如小儿假性近视、麦粒肿等。 |
|
板凳#
发布于:2015-10-15 17:40
艾灸后溪穴时,使用艾绒制成麦粒大的艾柱。麦粒肿长在左眼灸右手后溪穴,长在右眼则灸左手后溪,若两眼都长有麦粒肿则两手都灸。艾灸前,先在相应后溪穴上涂上一些凡士林油,将艾炷粘在上面,然后点燃。当艾灸快燃尽,手部有微微的灼痛感时,换艾炷再灸,一共灸至3炷。
隔核桃壳艾灸治疗麦粒肿 隔核桃壳艾灸治疗麦粒肿 此法需要制作道具:先取一半圆形核桃壳作为施灸隔物,还要一副铁丝弯成的眼镜框,其上用胶布缠绕以隔热,在鼻托处应固定一向前水平伸出的铁丝架,弯至双眼正中位置即可,以用来固定艾灸条。 艾灸前先泡一壶菊花茶,将核桃壳放入其中浸泡15分种。然后将核桃壳内里朝向眼睛,套在患处的眼镜圈内。将艾灸条放在铁丝架上固定好、点燃。每天如此艾灸1次,用2段艾炷即可。 艾灸时应感觉眼部微热为宜,如过烫,可调节眼镜框与眼之间的距离,同时要防止艾灰落于面部。 艾灸治疗麦粒肿 艾灸治疗麦粒肿的效果好吗?艾灸治疗麦粒肿的效果是挺不错的,一般轻度麦粒肿只灸1次治愈;重者施灸2-3次后可根治。在艾灸后的一天,未成脓的麦粒肿可自行消退。已成脓的麦粒肿会在1天后开始流脓,3天后基本排脓干净,而且不留疤痕。 总结:经过上面的介绍,原来艾灸的制作材料是那么的简单,小时候端午的时候我们都会插在门上辟邪,而如今,它可以用来制作艾灸,为我们的健康服务,艾灸可以用来治疗麦粒肿,效果非常的好,但是我们平常要注意用眼,保护我们的眼睛,要注意休息。亚眼睛是我们的心灵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