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北京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2954
  • 粉丝54
  • 关注12
  • 发帖数2570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阅读:54686回复:46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学习心得专贴【15班同学进这里】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5-11-05 14:0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学习心得专贴

所有15班学员统一在此专贴签到,完成当日学习任务。在本帖直接回复学习心得即可。
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创造和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哈~

最新喜欢:

王雅斌王雅斌
深圳-许宏俊
新手
新手
  • UID2018568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87
沙发#
发布于:2015-11-06 23:0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深圳-许宏俊学习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深圳-许宏俊学习心得
2015-11-7作业- 艾灸知识
      中医中药源远流长,其中,艾灸疗法就是祖国中医药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医药医术的一朵奇葩。一方面艾灸与中医体系一样源于阴阳、元气、经络、五行等中医的朴素哲学基础,同时,又与药物、针灸等治疗方式相互补充,起到独特的不可替代作用。
艾草是一种普通又特殊的草。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总结、积累的丰富的经验,艾根煲汤,祛风暖胃;艾水洗澡或熏蒸,理气血、除寒湿;农村常焚烧驱赶蚊蝇,等等。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整人体已经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作为一种医术,艾灸的特点:不用服药,无毒副作用,是一种绿色原生态疗法。
       基于元气、阴阳理、经络理论,人体是阴阳对立的统一整体,疾病的发生都是阴阳失调,疾病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有某种病理产物的积滞,这种积滞的病理产物,如果能找到出路,病势必然痊愈。人体自有大药。中医认为所有人身上都有经络,并总结为12经络365个穴位,而这些经络穴位之间息息相通的。艾之火属于纯阳之火,太阳为天阳,艾火为地阳。正如《内经》所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而养生贵在保养阳气,强壮阳气。艾热之热的特点:燃烧的短红外线渗透力强、自动找病位调理阴阳、疏通经脉扶正祛邪。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截至目前,艾灸具有不可替代性。
    艾灸和针灸一样都是在人体的信息通路上选择相应的部位,以特定的因子、人工激发感传作用,使良性循环得以恢复和巩固,恶性循环得以折断或者阻滞,从而达到防病和治病的效果。区别于针灸泻多补少,艾灸的补多泻少,先补而后泻,在提高正气的情况下,让邪气自除,更适用于身体虚弱、脾胃失调、贫血肾虚的体质。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生活不规律。人体健康在加倍损耗。尤其是大量服用西药,中医认为,西药为寒凉之物,在治标的同时,伤害人的阳气与根本,导致免疫力下降,健康得不到保障。
    艾灸适应范围非常广,体弱病久的慢性病病人、体壮病新的急性患者以及热性病患者也适应。艾灸直接作用于经脉培补能量,提高正气、通调经脉、祛除病邪。如肾虚、失眠、虚胖、贫血、各种慢性妇科病、慢性肾病、类风湿等等。对于西医来说都是不治之症,通过重灸关元等穴位,都可以治愈。
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成为“募穴”,六脏六腑共有募穴12个,艾灸募穴可以治疗本脏腑的病症。比如感冒可以取灸大椎穴,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来预防感冒,肠胃问题可以艾灸足三里、神阙、关元,不论胃热胃寒,都可以灸中脘。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关元、中脘、足三里、命门,长期温灸之,就能达到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的作用。不知道穴位者,也可以哪里不舒服灸哪里的阿是穴。
      艾灸后一小时内最好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灸后要比平时多喝一些温开水,以协助排毒。不适宜艾灸包括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以及极度衰竭五自制能力者。一些特殊部位以及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于颜面部位,也不能灸。
     艾灸后有些人会出现疾病加重的反应,如口干舌燥,这是正邪交战的时刻,当身体内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正气,邪气就自动排出体外了。如有肝区、胃脘部不适,有可能因为肝有隐患或胃脘部有疾病,艾灸会主动调整。如灸关元,也许会反应生殖系统方面的疾患。这种通窜功能也进一步印证了人体是一个自我协调精密系统。
     经络敏感度不一样,灸感就不一样。青壮年的灸感较老年人强和快,女性比男性高。
     艾叶的选择必须是陈久者为优。如《本草纲目》说,艾叶需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要从艾的绒、色、味、烟来分辨艾的优劣。新艾发青、暗,点着后火力强烈,燃烧时烟气发青、发黑,比较呛人。好的陈艾则颜色土黄或金黄,烟的颜色是淡白,不浓烈,燃烧后烟雾由下而上缭绕,气味温和有艾香,不刺鼻。渗透力强。
  现代的温和灸疗法。有两种用法:手持移动法(手持艾条,对准穴位或患处一定熏烤,可上下左右等,病人可长期自灸)、工具支持法。真乃,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艾灸这种医术在17世纪传入欧洲,颇受欢迎;20世纪30-40年代在日本、韩国等东北亚地区也很受重视。
[深圳-许宏俊于2015-11-07 10:15编辑了帖子]
任红亮
贫民
贫民
  • UID20187658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2
  • 社区居民
板凳#
发布于:2015-11-07 10:59

以前只是听过艾灸,看完今天的视频才发现艾灸原来有这么好的功效,让我知道了宁事温补,勿事寒凉,  
我们现代人不能日出而坐日落而休息,从小空调冰箱冷饮比较多,加上大量服用寒凉药物 食物保温不当等等,人体健康所、依赖的阳气容易被加速损耗,增加身体的生命之火,是健康的保障,艾灸即事宜体弱病久的病人,也适用体壮病新的急性患者,艾在燃烧时候产生的短红外线是普通长红外线渗透力的三道四倍,能够激活细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免疫力,艾灸还能自动找病位,和通经脉的功能,艾火能使热量通达体内,通达病灶,打通阻塞,自动调节身体内部阴阳的升降,从而达到壮阳,养生,治病的公用,从补泄意义上讲,艾灸的作用是补多泻少,针灸是泻多补少,艾灸是先补后泻,在提高正气的情况下,让邪气自除,病例 感冒艾灸大椎 做到微微发红 出汗为好, 今天学习之后还知道了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关元 中脘 足三里 命门。感谢老师们提供这么好的学习平台
任红亮
贫民
贫民
  • UID20187658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2
  • 社区居民
地板#
发布于:2015-11-07 15:27
艾灸的原理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整人体已经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作为一种医术,艾灸的特点:不用服药,无毒副作用,是一种绿色原生态疗法。

艾灸的特点
艾热之热的特点:燃烧的短红外线渗透力强、自动找病位调理阴阳、疏通经脉扶正祛邪。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截至目前,艾灸具有不可替代性。

艾灸适应范围  

体弱病久的慢性病病人、体壮病新的急性患者以及热性病患者也适应。艾灸直接作用于经脉培补能量,提高正气、通调经脉、祛除病邪。如肾虚、失眠、虚胖、贫血、各种慢性妇科病、慢性肾病、类风湿等等。对于西医来说都是不治之症,通过重灸关元等穴位,都可以治愈。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成为“募穴”,六脏六腑共有募穴12个,艾灸募穴可以治疗本脏腑的病症。比如感冒可以取灸大椎穴,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来预防感冒,肠胃问题可以艾灸足三里、神阙、关元,不论胃热胃寒,都可以灸中脘。人体四大养
生要穴关元、中脘、足三里、命门,长期温灸之,就能达到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延缓
衰老的作用。不知道穴位者,也可以哪里不舒服灸哪里的阿是穴。

艾灸的禁忌

艾灸后一小时内最好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灸后要比平时多喝一些温开水,以协助排毒。
不适宜艾灸包括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以及极度衰竭五自制能力者。一些特殊部位以及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于颜面部位,也不能灸。

艾灸的一些反应

 艾灸后有些人会出现疾病加重的反应,如口干舌燥,这是正邪交战的时刻,当身体内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正气,邪气就自动排出体外了。如有肝区、胃脘部不适,有可能因为肝有隐患或胃脘部有疾病,艾灸会主动调整。如灸关元,也许会反应生殖系统方面的疾患。这种通窜功能也进一步印证了人体是一个自我协调精密系统。 经络敏感度不一样,灸感就不一样。青壮年的灸感较老年人强和快,女性比男性高。

艾灸的方法

现代的温和灸疗法。有两种用法:手持移动法(手持艾条,对准穴位或患处一定熏烤,可上下左右等,病人可长期自灸)、工具支持法。真乃,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许宏俊
新手
新手
  • UID2018568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87
4楼#
发布于:2015-11-07 17:52
@教官-深圳-李焕

@深圳-娄北京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深圳-许宏俊学习心得
2015-11-7作业

艾灸知识

中医中药源远流长,其中,艾灸疗法就是祖国中医药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医药医术的一朵奇葩。一方面艾灸与中医体系一样源于阴阳、元气、经络、五行等中医的朴素哲学基础,同时,又与药物、针灸等治疗方式相互补充,起到独特的不可替代作用。
艾草是一种普通又特殊的草。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总结、积累的丰富的经验,艾根煲汤,祛风暖胃;艾水洗澡或熏蒸,理气血、除寒湿;农村常焚烧驱赶蚊蝇,等等。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整人体已经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作为一种医术,艾灸的特点:不用服药,无毒副作用,是一种绿色原生态疗法。
    基于元气、阴阳理、经络理论,人体是阴阳对立的统一整体,疾病的发生都是阴阳失调,疾病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有某种病理产物的积滞,这种积滞的病理产物,如果能找到出路,病势必然痊愈。人体自有大药。中医认为所有人身上都有经络,并总结为12经络365个穴位,而这些经络穴位之间息息相通的。艾之火属于纯阳之火,太阳为天阳,艾火为地阳。正如《内经》所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而养生贵在保养阳气,强壮阳气。艾热之热的特点:燃烧的短红外线渗透力强、自动找病位调理阴阳、疏通经脉扶正祛邪。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截至目前,艾灸具有不可替代性。
    艾灸和针灸一样都是在人体的信息通路上选择相应的部位,以特定的因子、人工激发感传作用,使良性循环得以恢复和巩固,恶性循环得以折断或者阻滞,从而达到防病和治病的效果。区别于针灸泻多补少,艾灸的补多泻少,先补而后泻,在提高正气的情况下,让邪气自除,更适用于身体虚弱、脾胃失调、贫血肾虚的体质。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生活不规律。人体健康在加倍损耗。尤其是大量服用西药,中医认为,西药为寒凉之物,在治标的同时,伤害人的阳气与根本,导致免疫力下降,健康得不到保障。
    艾灸适应范围非常广,体弱病久的慢性病病人、体壮病新的急性患者以及热性病患者也适应。艾灸直接作用于经脉培补能量,提高正气、通调经脉、祛除病邪。如肾虚、失眠、虚胖、贫血、各种慢性妇科病、慢性肾病、类风湿等等。对于西医来说都是不治之症,通过重灸关元等穴位,都可以治愈。
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成为“募穴”,六脏六腑共有募穴12个,艾灸募穴可以治疗本脏腑的病症。比如感冒可以取灸大椎穴,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来预防感冒,肠胃问题可以艾灸足三里、神阙、关元,不论胃热胃寒,都可以灸中脘。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关元、中脘、足三里、命门,长期温灸之,就能达到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的作用。不知道穴位者,也可以哪里不舒服灸哪里的阿是穴。
     艾灸后一小时内最好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灸后要比平时多喝一些温开水,以协助排毒。不适宜艾灸包括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以及极度衰竭五自制能力者。一些特殊部位以及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于颜面部位,也不能灸。
    艾灸后有些人会出现疾病加重的反应,如口干舌燥,这是正邪交战的时刻,当身体内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正气,邪气就自动排出体外了。如有肝区、胃脘部不适,有可能因为肝有隐患或胃脘部有疾病,艾灸会主动调整。如灸关元,也许会反应生殖系统方面的疾患。这种通窜功能也进一步印证了人体是一个自我协调精密系统。
    经络敏感度不一样,灸感就不一样。青壮年的灸感较老年人强和快,女性比男性高。
    艾叶的选择必须是陈久者为优。如《本草纲目》说,艾叶需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要从艾的绒、色、味、烟来分辨艾的优劣。新艾发青、暗,点着后火力强烈,燃烧时烟气发青、发黑,比较呛人。好的陈艾则颜色土黄或金黄,烟的颜色是淡白,不浓烈,燃烧后烟雾由下而上缭绕,气味温和有艾香,不刺鼻。渗透力强。
现代的温和灸疗法。有两种用法:手持移动法(手持艾条,对准穴位或患处一定熏烤,可上下左右等,病人可长期自灸)、工具支持法。真乃,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艾灸这种医术在17世纪传入欧洲,颇受欢迎;20世纪30-40年代在日本等东北亚也很受重视。
李水华
会员
会员
  • UID2018564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40
5楼#
发布于:2015-11-07 19:52

李水华艾灸知识学习心得
一、艾草简介:艾草生长于南北方农村的各处,并采于端午前后。在南方广东农村和郊区,用艾草根来煲汤,达到活血化瘀的功效。孕妇和小孩用艾草来泡澡和熏蒸来达到理气血、逐寒湿的作用。也有用晒干艾草活夜晚点燃,用于驱赶蚊蚁的作用。
二、艾灸原理、特点、功效
艾灸作用原理:通过艾叶制成的艾叶材料而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并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整人体已经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艾灸特点:①纯阳性,《黄帝内经》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太阳为天之阳,艾为地之阳。艾灸能补人体失去的阳气,走十二经,通经络。②渗透力强,艾灸产生的短红外线渗透力是普通红外线的3-4倍,能激活细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免疫力。③艾灸有自动找病位和通经脉的功能。艾草连续的燃烧,传递可使艾火的纯阳热之气由身体的皮肤表层透达体内,通达病位,打通阻塞,自动调节身体内部阴阳的升降,从而达到壮阳,养生,治病的功效。所以艾灸是其他物质材料无法替代的。
三、艾灸为什么能治病
1、得病的原因: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阴阳失调,疾病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有某种病理产物的积滞,这种积滞的病理产物如果能找到出路,病势就会走向痊愈。
2、艾灸与针灸的同和异。相同点,都是在人体内部的信息通路上选择相应的部位,以特定的因子人工激发感传作用,使良性循环得意恢复和巩固,恶性循环得以遮断和阻滞。异同点,艾灸以补多泄少为主,能补元阳,针刺以泄为主且不能补元阳。“以溢奇邪,以行营卫”“有余可泄,不足可补”是艾灸疗法对中医的灵活应用。
四:艾灸能治疗哪些病
1、艾灸治病的范围很广,既适宜体弱病久的慢性病病人,也适于体壮病新的急性患者,热性病患者也可艾灸。元气虚弱的人艾灸可培补能量,提高正气、通调经脉、祛除病邪。肾虚、失眠、虚胖、贫血、各种慢性妇科病、慢性肾病、类风湿等等通过重灸关元等穴位,都可以治愈。
2、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成为“募穴”,六脏六腑共有募穴12个,艾灸募穴可以治疗本脏腑的病症。
3、感冒可以取灸大椎穴,灸到皮肤发红、发潮为佳,每次操作做到微微出汗效果最好。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可预防经常性感冒。
4、一般性肠胃问题可以艾灸足三里、神阙、关元,无论胃热胃寒,都可以灸中脘。
5、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关元、中脘、足三里、命门。
五:艾灸养生有什么讲究?
1、艾灸禁忌: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以及极度衰竭无自制能力者都不适宜艾灸。一些特殊部位以及大血管处、心脏部位及眼球属于面部,都不要灸。
2、灸后反应:艾灸后出现疾病加重,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反应,只要继续艾灸这些症状都会慢慢缓解消失。
3、灸后注意事项:灸后一小时内最好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要比平时多喝一些温开水,以协助身体排毒。
4、艾灸对每个人的热敏感度都不同,青壮年敏感于老人,女性敏感于男性。
5、如何分辨艾的优劣:从艾的绒、色、味、烟来分辨艾的优劣。新艾发青、暗,点着后火力强烈,燃烧时烟气发青、发黑,比较呛人。好的陈艾则颜色土黄或金黄,烟的颜色是淡白,不浓烈,燃烧后烟雾由下而上缭绕,气味温和有艾香,不刺鼻,渗透力强。六:现代的温和灸疗法
1、手持移动法
2、工具支持法
七:艾灸疗法的国际性
艾灸疗法先后传入日本,韩国,欧洲诸国
 
郭玉斐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3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85
6楼#
发布于:2015-11-07 22:43
艾灸―――古法养生 2015年11月7日郭玉斐学习心得
艾草-寻常人家的养生药草,用其根煲汤,祛风暖胃;以其泡澡熏蒸,理气血逐寒湿;焚其烟,驱赶蚊蝇。
艾之火,纯阳之火,养生重在保养阳气,强壮阳气,人从生到死,就是阳气从有到无的过程。
艾灸治疗的优势:1、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2、保命之法,灼灸第—,艾能续命,艾能补肾。3、不用服药,无毒副作用,纯绿色,原生态。
艾灸: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整人体已经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艾热产生红外线的渗透力是普通红外线的3-4倍,能激活细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免疫力,艾灸同时具有自动找病位和通经脉的功能,自动调节阴阳的升降,从而达到养生治病的功用。
一、 艾灸为什么能治病
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阴阳失调,体内产生积滞的病理产物,如积滞的病理产物找到渲泄的出口,病症就是走向痊愈,人体有十二经络与三百六十五穴,穴位气孔是宣泄病理产物的渠道和缺口。
艾灸与针灸:
同:扶正祛邪的双重功效
异:艾灸:补多泻少,先补后泻;针灸:泻多补少,主能经脉,不补阳气。
养生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宁事温补,勿事寒凉”
二、艾灸能治哪些病
灸关元,以后天补先天为道理,胃弱、失眠、贫血、虚胖、各种慢性妇科疾病、慢性肾病、类风湿、脊柱炎等,重灸关元可治愈。
人体内自有大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六脏六腑共有12募穴,艾灸募穴,可治疗本脏腑之病症。
感冒:灸大椎
预防感冒:温和灸中脘、关元、足三里
胃肠不适:灸足三里、神阙、关元
胃热胃寒:灸中脘
四大养生要穴:关元、中脘、足三里、命门
哪里不舒服灸哪里,称为阿是穴或天应穴,也可就近取穴。
三、艾灸养生有什么讲究
注意事项:1、灸后1小时不用冷水洗手洗澡,多喝温开水,不能喝冷水。2、不适宜人群: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极度衰弱、无自制能力之人。3、一些特殊部位及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灸,眼球颜面部位不灸。
灸后感:口干舌燥,排毒反应。灸感通窜功能,灸相应的穴位引起的病症部位的不适反应,如灸中脘,胃、肝不适,肝有隐患或胃脘有疾病;灸关元,有妇科病症、前列腺、生殖系统病症不适。
炙感个体差异大,一般青壮年较老年人强和快,女性感传高于男性。
四、艾灸常识
鉴别艾条、艾绒的优劣:1绒:施艾一定用陈艾;2色:土黄色或金黄色;3味:温和、有艾香、不刺鼻;4烟:淡白、不浓烈、烟雾由下而上缭绕。
现代的温和灸疗法:1、手持移动法;2、工具支持法:目的缓解直接炙的烧灼痛和手持法的疲劳。
国外对艾灸疗法的追捧等。
王雅斌
新手
新手
  • UID2018492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4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7楼#
发布于:2015-11-08 13:59
11 7日艾炙知识
一、艾炙---古法养生
艾是一种效用特殊的草,样貌普通,在中国南北方的农村随处可见。
艾炙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炙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皮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络的活动去调整人体已经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艾炙的特点:是一种无毒副作用、绿色原生态疗法,是中国古代医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炙之”“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1.       艾之火,是纯阳之火。故而在中国古人,把太阳称为天之阳,把艾称之为地之阳;
2.       阳气是生命的根本,黄帝内经日: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则折寿而不彰,如果把阳气算作100,那么人从生到死,就是阳气从1000的过程,故而养生贵在保养阳气、强壮阳气。
3.       艾热之热,非其他发热的物质所能比拟。艾在燃烧时产生特殊的短红外线,能够激活细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免疫力。
4.       艾炙具有自动找到病位和通经脉的功能。艾火连续的燃烧、传递,可使艾火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身体的皮肤表层透达体内,通达病位,打通阻塞,自动调节身体内部阴阳的升降,从而达到壮阳、养生、治病的功用。
5.       中医研究机构用其它药材和其它各种物质、各种物理化学方法、射线等等与艾做对比研究,结果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完全替代艾。
二、艾炙为什么能治病?
1.人体本是阴阳对立的统一整体。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阴阳失调,疾病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有某种病理产物的积滞。这种积滞和病理产物,如果能找到出路,病势必然受到顿挫而走向全愈。
2.所有人身上都有一种经络现象。
十二经络与365穴,是人体脏腑官能、官与官之间互相传递信息的驿站和通路。健康的生理状态内脏器官通过经络体系与身体表面的穴位气孔息息相通。在病理状态下,穴位气位又是渲泄病现产物的天然渠道和缺口。
3.艾炙和针炙一样,都是在人体内部的信息通路上选择相应的部位,以特定的因子、人工激发感传作用,使良性循环得以恢复和巩固,恶性循环得以遮断和阻滞,从而达到防病与治病的效果。
针炙和艾炙都是扶正祛邪的双重作用。只不过从补泻意义上讲,艾炙的作用是补多泻少。针炙的作用是泻多补少。
针炙主通经脉,不能补元阳。艾炙法是先补后泻,在提高正气的情况下,让邪气自除。
“以溢奇邪,以行营卫”“有余可泻,不足可补”是艾炙疗法对中医基本原则的灵活运用。
4.古人强调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至少在日常习惯上“宁事温补,勿事寒凉”。现代人却往往反其道而行之。人体健康所倚赖的阳气,容易被加速损耗,增加炉膛中的生命之火,变得越来越为现代人所需要!
三、艾炙能治哪些病?
1.       艾炙适应范围广泛,既适宜体弱病久的慢性病人,也适宜体壮病新的急性患者,对热性病患者也可以炙治。元气虚弱的人,一般胃功能吸收差,服药治疗很难完全消化吸收药物,好多药物还必须耗用元气才能发挥作用。长期服药而不及时恢复和补充元气,又必然更损伤元气。
2.       艾炙法可以不经过肠胃而直接将热力作用于经脉以培补能量,提高正气、通调经脉、祛除病邪,像肾虚、失眠、虚胖、贫血、各种慢性妇科病、慢性肾病、类风湿、脊柱炎等等,对于西医来说的不治之症,通过重炙关元等穴位,都可以治愈。
3.       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关元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命门穴。
4.       炙关元穴是以后天补先天为道理。人体阴阳的升降是有固定规律的,令关元逐渐充足,阴阳就必定按其规律运行,该升的升,该降的降,不必人为再去调整,人体内自有大药!
5.       不知道穴位怎么办?哪里不舒服炙哪里,用艾炙直接作用于不舒服的患部,古人称阿是穴或天应穴,也可以在患处附近或患处不远取穴,我们称之为就近取穴。
四、艾炙养生有什么讲究?
艾炙后至少1小时内最好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但绝对不能喝冷水或冰水。
五、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艾炙?
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以及极度衰竭、无自制能力者不适宜艾炙。
 一些特殊部位以及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炙。
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炙。
六、为什么有些人艾炙后会出现疾病加重的反应?
多人艾炙后出现口干舌燥,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
那些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这时候会免不了各种反应,逐渐艾炙,体内慢累计了足够多的正气,病邪就会逐渐地出离体外了。
每个人有不同的“经络敏感度”,所以炙感的个体差异非常大。青壮年人的炙感往往较老年人强和快,女性的感传容易比男性高。
七、如何分辨艾条和艾绒的优劣保证疗效?
《本草纲目》记载,凡用艾叶需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爱”。若生艾炙火,则易伤人伤人肌脉,所以施艾需用陈年艾,这是历代医家反复强调的。
主要从绒、色、味、烟四个方面入手。
新艾:颜色发青、暗,点着以后火力强烈,燃烧时烟气发青发黑,比较呛人。
陈艾:颜色土黄或金黄,烟的颜色是淡白、不浓烈,气味温和有艾香,不刺鼻、渗透强,炙治效果比较好。
八、现代的温和炙疗法?
(一)   手持移动法
(二)   工具支持法
九、学习艾炙的意义?
艾炙不仅在我国深受重视,而且被多个国家追捧应用。每一个现代人都能从我们祖先的医学智慧里汲取营养,都能通过实践艾炙这种古法,让自己、家人和朋友都真阳充足,脏腑功能强健,减少疾病,每个人都能尽享自然寿命,能够更健康,更好地体验生命的真义。
灸友李欣
新手
新手
  • UID2018608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92
8楼#
发布于:2015-11-08 18:0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李欣签到 11月8日艾灸知识学习心得
南阳-李欣2015-11-8 艾灸视频学习心得:                        一:艾草最初的作用,只是端午前插艾,月子里的产妇和婴儿洗澡,南方多用艾草根煲汤,北方多用艾水泡澡,其实用的都是艾草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杀菌消毒的基础特性。二:其实中国古书里早就把艾草用来治病,是因为艾有通窜功能,可通达病位,打通阻滞,自动调节身体内部阴阳平衡,所以,壮阳养生走三阴通过十二经以治病。艾治病靠的是烟、热量以及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渗透性极强的短波红外线!艾草为纯阳之物,古人将太阳称为天之阳,艾称为地之阳,可见艾草这种普通又奇效的植物是多么的不可思议!三:现代人多喜寒凉,而寒凉恰是很多疾病的成因,寒则凝滞,阴阳不调,而艾灸则可以通调百脉,疏通阻滞,打通十二经络和人体365穴位,是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宁事温补,勿事寒凉!艾灸和针灸都有扶正祛邪的特性,只是艾灸补多泄少,宜补元阳,针灸泄多补少,主通经脉,所以宜艾与灸辩证结合!则几乎所有病症皆可通调!四:人体养生穴位很多:大椎、神阙、关元、足三里、命门、…皆可灵活使用!人体十二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六脏六腹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刺激其对应的募穴治愈。五:艾灸器具多样,不可拘泥于形式,懂得穴位最好,不精懂也可以取疼痛部位的阿是穴,以健康为第一要义!
李欣
新手
新手
  • UID2018608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92
9楼#
发布于:2015-11-08 18:2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李欣签到 11月8日艾灸知识学习心得
 一:艾草最初的作用,只是端午前插艾,月子里的产妇和婴儿洗澡,南方多用艾草根煲汤,北方多用艾水泡澡,其实用的都是艾草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杀菌消毒的基础特性。
二:其实中国古书里早就把艾草用来治病,是因为艾有通窜功能,可通达病位,打通阻滞,自动调节身体内部阴阳平衡,所以,壮阳养生走三阴通过十二经以治病。艾治病靠的是烟、热量以及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渗透性极强的短波红外线!艾草为纯阳之物,古人将太阳称为天之阳,艾称为地之阳,可见艾草这种普通又奇效的植物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三:现代人多喜寒凉,而寒凉恰是很多疾病的成因,寒则凝滞,阴阳不调,而艾灸则可以通调百脉,疏通阻滞,打通十二经络和人体365穴位,是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宁事温补,勿事寒凉!艾灸和针灸都有扶正祛邪的特性,只是艾灸补多泄少,宜补元阳,针灸泄多补少,主通经脉,所以宜艾与灸辩证结合!则几乎所有病症皆可通调!四:人体养生穴位很多:大椎、神阙、关元、足三里、命门、…皆可灵活使用!人体十二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六脏六腹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刺激其对应的募穴治愈。
五:艾灸器具多样,不可拘泥于形式,懂得穴位最好,不精懂也可以取疼痛部位的阿是穴,以健康为第一要义!
郭玉斐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3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85
10楼#
发布于:2015-11-08 23:3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郭玉斐申请签到,2015年11月9日《针灸大成》第1、2课心得
零基础学习中医知识,针灸的使用比中药早了约一千年,先从针灸知识学起:
第一章 针灸的使用时机
一、针灸的使用时机
不针的情形:1、气血大虚,无元气之时;2、行房事后;3、运动后,大汗后;4、喝酒后;5、体力不够时。
针可以用在所有的病上,从感冒到癌症。当针力不足的地方,用灸,气血大虚时,用炙的方法处理。
隔姜灸:最普遍的灸法,切硬币大小生姜片,戳几个洞,艾绒捏成金字塔状,放在姜片上烧到温热,一个为一壮,灸单数不灸双数。灸后水泡的处理:从皮肤旁边用消毒针刺洞放水,洒硫磺粉或大黄粉。灸膏肓穴灸百壮,无所不疗。
隔盐灸:用盐巴填满神阙穴,再放艾绒灸。盐用青盐,先炒熟放凉再用。下利时不管寒利或热利,灸神阙即可。
隔蒜灸:用独头蒜。久咳的治疗:辛辣色白入肺,放在舌上灸,灸后心脏力量加强,心肺最相近。毒物咬伤、破伤风用此灸法,判断病进退的标准:由身上往四肢走为退,由四肢往身上走为进,病退时处方、所针穴道不改,病好为止。疱疹的治疗方法:1、用两头烧的隔蒜灸;2、烧蜘蛛网或干棉花法;3、全蝎粉吃八至十颗。
一般热症不用灸法。感冒发烧为灸;流汗多的地方不灸;津液多的地方,眼睛、阴部不灸;痔疮不灸。
针灸禁忌歌诀:针而勿灸灸勿针,针经为此常叮咛。庸医针灸一齐施,徒施患者炮烙刑。临床下针是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古有名训,针就是针,灸就是灸,分开使用。
米粒灸:将一点艾绒捏成米粒大小,用凡士林涂欲灸穴位,放在上面灸。鼻窦炎、鸡眼用此灸法。
许宏俊
新手
新手
  • UID2018568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87
11楼#
发布于:2015-11-08 23:3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许宏俊申请签到,2015年11月9日《针灸大成》第1、2课心得。

百度百科:针灸[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以针刺、艾灸防治疾病的方法,中医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运用手法,以调整营卫气血;灸法是用艾绒搓成艾条或艾炷,点燃以温灼穴位的皮肤表面,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目的。针灸是我国医学上的宝贵遗产。针就是针,炙就是灸,我们要分开使用。古人有针与灸不共施之说,“针而勿灸灸勿针,针经为此常叮咛,针灸并施,徒施患者炮烙刑。”

一、针灸的使用时机
1、气血大虚、重病、刚刚失过很多血、病患完全没有元气的时候,行完房事后,时机不 好、运动过后、大汗后,喝酒后,体力不够,不下针。
针可以用在所有的病上面,从感冒到癌症都可以。针灸、中药都是可以独立成为中医的一个部门的。
2、用灸时就必须用艾绒,艾有一个特性:向下
3、当针力不足的地方,就会用到灸,气血大虚时,可用灸的方式处理。
4、灸的几种方法:隔姜灸、隔盐灸、隔蒜灸、米粒灸等。
——隔姜灸:就是切一片大概5毛小的生姜,先用牙签戳几个洞,拿一些艾绒捏成金字塔状,再将它放在生姜上面,这样一个单位叫“一壮”。在灸的时候,这个生姜片不用换。灸的时候,灸单数不灸双数,艾为纯阳,取阳数。如果灸后起了水泡,就从皮肤旁边用消毒过的针刺一个小洞,把水慢按排出来。
——隔盐灸:灸的时候,用盐填满神阙穴(肚脐眼)再放艾绒上去灸。先将青盐(青海盐)炒熟(精盐不能用),倒在神阙穴上再艾灸。古病人下利时不管是寒利或热利(只要是食物没有消化就是寒,热利的话味道会很臭),灸神阙就可以了。
——隔蒜灸:肺的问题,我们要用隔蒜灸。当久咳的时候,用独蒜切成5毛硬币大小放在舌上,再上面艾灸。因蒜是白色的,辛辣色白,才能入肺;因为舌为心表,把舌头往外伸,灸后心脏力量加强。
——米粒灸:把艾绒捏成像米粒一样大。用凡士林先涂在欲灸的穴道上,将它放在上面灸。如鼻窦炎、鸡眼,我们用香来点,灸三个、五个,就看病有多深。
灸的原则:痛灸到不痛止,不痛灸到痛止,这是原则,所谓“不痛灸到痛止”的意思是,一直灸到当你碰到患部病根的时候,那儿开始产生了痛,就表示到了。那怎么知道“痛灸到不痛”,像在肿瘤痛的地方一直灸,直到不痛的地方就停住。
5、灸的用途非常广:比如说被毒蛇咬伤、蝎子、蜘蛛咬伤,任何的毒物咬伤、破伤风都可以用灸。我们有两种方式,可以知道病人的病情到底是越来越严重,还是越来越好, 有病进、病退之分。病进时,是由四肢末梢往身上走。而病退时,就会由身上往四肢走。像疱疹、腰蛇、锦蛇等症,长这样一圈,看起来红红的一小粒,长疱疹的时候,我们有两种烧它的方式:1、在疱疹的头尾隔姜去灸他,它就不会再蔓延了,反正就是把疱疹包围起来。2、用干棉花(不要用有酒精的棉花)放点凡士林在上面,买来全蝎粉放到胶囊里面去,可以吃八到十颗。
针灸的禁忌:1、一般热症不用灸法。当感冒发烧不要灸。流汗多的地方不灸,手掌汗比较多,也不灸。津液很多的地方不要灸,眼睛不要灸,阴部不灸。病人有痔疮时,已经是热了,也不能灸 。2、针而勿灸灸勿针。《针灸大成》(由明代杨继洲原著、靳贤补辑重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刊行。共10卷。)是我们的教科书,书上说: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意思就是叫对称治疗。
许宏俊
新手
新手
  • UID2018568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87
12楼#
发布于:2015-11-08 23:4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许宏俊申请签到,2015年11月9日《针灸大成》第1、2课心得。

百度百科:针灸[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以针刺、艾灸防治疾病的方法,中医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运用手法,以调整营卫气血;灸法是用艾绒搓成艾条或艾炷,点燃以温灼穴位的皮肤表面,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目的。针灸是我国医学上的宝贵遗产。针就是针,炙就是灸,我们要分开使用。古人有针与灸不共施之说,“针而勿灸灸勿针,针经为此常叮咛,针灸并施,徒施患者炮烙刑。”

一、针灸的使用时机
1、气血大虚、重病、刚刚失过很多血、病患完全没有元气的时候,行完房事后,时机不 好、运动过后、大汗后,喝酒后,体力不够,不下针。
针可以用在所有的病上面,从感冒到癌症都可以。针灸、中药都是可以独立成为中医的一个部门的。
2、用灸时就必须用艾绒,艾有一个特性:向下
3、当针力不足的地方,就会用到灸,气血大虚时,可用灸的方式处理。
4、灸的几种方法:隔姜灸、隔盐灸、隔蒜灸、米粒灸等。
——隔姜灸:就是切一片大概5毛小的生姜,先用牙签戳几个洞,拿一些艾绒捏成金字塔状,再将它放在生姜上面,这样一个单位叫“一壮”。在灸的时候,这个生姜片不用换。灸的时候,灸单数不灸双数,艾为纯阳,取阳数。如果灸后起了水泡,就从皮肤旁边用消毒过的针刺一个小洞,把水慢按排出来。
——隔盐灸:灸的时候,用盐填满神阙穴(肚脐眼)再放艾绒上去灸。先将青盐(青海盐)炒熟(精盐不能用),倒在神阙穴上再艾灸。古病人下利时不管是寒利或热利(只要是食物没有消化就是寒,热利的话味道会很臭),灸神阙就可以了。
——隔蒜灸:肺的问题,我们要用隔蒜灸。当久咳的时候,用独蒜切成5毛硬币大小放在舌上,再上面艾灸。因蒜是白色的,辛辣色白,才能入肺;因为舌为心表,把舌头往外伸,灸后心脏力量加强。
——米粒灸:把艾绒捏成像米粒一样大。用凡士林先涂在欲灸的穴道上,将它放在上面灸。如鼻窦炎、鸡眼,我们用香来点,灸三个、五个,就看病有多深。
灸的原则:痛灸到不痛止,不痛灸到痛止,这是原则,所谓“不痛灸到痛止”的意思是,一直灸到当你碰到患部病根的时候,那儿开始产生了痛,就表示到了。那怎么知道“痛灸到不痛”,像在肿瘤痛的地方一直灸,直到不痛的地方就停住。
5、灸的用途非常广:比如说被毒蛇咬伤、蝎子、蜘蛛咬伤,任何的毒物咬伤、破伤风都可以用灸。我们有两种方式,可以知道病人的病情到底是越来越严重,还是越来越好, 有病进、病退之分。病进时,是由四肢末梢往身上走。而病退时,就会由身上往四肢走。像疱疹、腰蛇、锦蛇等症,长这样一圈,看起来红红的一小粒,长疱疹的时候,我们有两种烧它的方式:1、在疱疹的头尾隔姜去灸他,它就不会再蔓延了,反正就是把疱疹包围起来。2、用干棉花(不要用有酒精的棉花)放点凡士林在上面,买来全蝎粉放到胶囊里面去,可以吃八到十颗。
针灸的禁忌:1、一般热症不用灸法。当感冒发烧不要灸。流汗多的地方不灸,手掌汗比较多,也不灸。津液很多的地方不要灸,眼睛不要灸,阴部不灸。病人有痔疮时,已经是热了,也不能灸 。2、针而勿灸灸勿针。《针灸大成》(由明代杨继洲原著、靳贤补辑重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刊行。共10卷。)是我们的教科书,书上说: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意思就是叫对称治疗。
许宏俊
新手
新手
  • UID2018568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87
13楼#
发布于:2015-11-08 23:4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许宏俊申请签到,2015年11月9日《针灸大成》第1、2课心得。

百度百科:针灸[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以针刺、艾灸防治疾病的方法,中医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运用手法,以调整营卫气血;灸法是用艾绒搓成艾条或艾炷,点燃以温灼穴位的皮肤表面,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目的。针灸是我国医学上的宝贵遗产。针就是针,炙就是灸,我们要分开使用。古人有针与灸不共施之说,“针而勿灸灸勿针,针经为此常叮咛,针灸并施,徒施患者炮烙刑。”

一、针灸的使用时机
1、气血大虚、重病、刚刚失过很多血、病患完全没有元气的时候,行完房事后,时机不 好、运动过后、大汗后,喝酒后,体力不够,不下针。
针可以用在所有的病上面,从感冒到癌症都可以。针灸、中药都是可以独立成为中医的一个部门的。
2、用灸时就必须用艾绒,艾有一个特性:向下
3、当针力不足的地方,就会用到灸,气血大虚时,可用灸的方式处理。
4、灸的几种方法:隔姜灸、隔盐灸、隔蒜灸、米粒灸等。
——隔姜灸:就是切一片大概5毛小的生姜,先用牙签戳几个洞,拿一些艾绒捏成金字塔状,再将它放在生姜上面,这样一个单位叫“一壮”。在灸的时候,这个生姜片不用换。灸的时候,灸单数不灸双数,艾为纯阳,取阳数。如果灸后起了水泡,就从皮肤旁边用消毒过的针刺一个小洞,把水慢按排出来。
——隔盐灸:灸的时候,用盐填满神阙穴(肚脐眼)再放艾绒上去灸。先将青盐(青海盐)炒熟(精盐不能用),倒在神阙穴上再艾灸。古病人下利时不管是寒利或热利(只要是食物没有消化就是寒,热利的话味道会很臭),灸神阙就可以了。
——隔蒜灸:肺的问题,我们要用隔蒜灸。当久咳的时候,用独蒜切成5毛硬币大小放在舌上,再上面艾灸。因蒜是白色的,辛辣色白,才能入肺;因为舌为心表,把舌头往外伸,灸后心脏力量加强。
——米粒灸:把艾绒捏成像米粒一样大。用凡士林先涂在欲灸的穴道上,将它放在上面灸。如鼻窦炎、鸡眼,我们用香来点,灸三个、五个,就看病有多深。
灸的原则:痛灸到不痛止,不痛灸到痛止,这是原则,所谓“不痛灸到痛止”的意思是,一直灸到当你碰到患部病根的时候,那儿开始产生了痛,就表示到了。那怎么知道“痛灸到不痛”,像在肿瘤痛的地方一直灸,直到不痛的地方就停住。
5、灸的用途非常广:比如说被毒蛇咬伤、蝎子、蜘蛛咬伤,任何的毒物咬伤、破伤风都可以用灸。我们有两种方式,可以知道病人的病情到底是越来越严重,还是越来越好, 有病进、病退之分。病进时,是由四肢末梢往身上走。而病退时,就会由身上往四肢走。像疱疹、腰蛇、锦蛇等症,长这样一圈,看起来红红的一小粒,长疱疹的时候,我们有两种烧它的方式:1、在疱疹的头尾隔姜去灸他,它就不会再蔓延了,反正就是把疱疹包围起来。2、用干棉花(不要用有酒精的棉花)放点凡士林在上面,买来全蝎粉放到胶囊里面去,可以吃八到十颗。
针灸的禁忌:1、一般热症不用灸法。当感冒发烧不要灸。流汗多的地方不灸,手掌汗比较多,也不灸。津液很多的地方不要灸,眼睛不要灸,阴部不灸。病人有痔疮时,已经是热了,也不能灸 。2、针而勿灸灸勿针。《针灸大成》(由明代杨继洲原著、靳贤补辑重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刊行。共10卷。)是我们的教科书,书上说: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意思就是叫对称治疗。
王雅斌
新手
新手
  • UID2018492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4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4楼#
发布于:2015-11-09 11:4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王雅斌申请签到,2015118日《针炙大成》第12课心得。
第一章   针炙的使用时机
针炙的使用比中药早了约一千年。
一、针炙的使用时机
1.气血大虚、重病、刚刚血很多、病患完全没有元气的时候,不下针;
完房事,也不针;运动过后,大汗后,也不针;酒醉不针;体力不够,不下针。
2.针可以用在所有的病上面,从感冒到癌症都可以。
3.学针炙要忘掉中药。
4.用炙时必须用艾绒,为什么用艾草?艾草的生命力极强,有一个特点,就是向下。古代军队,用烧艾来找水源。
5.一般热症不用炙法。当感冒发烧时,病人已经很热了,不要炙。
6.流汗多的地方不炙,手掌汗比较多,也不炙。津液很多的地方不要炙。眼睛不要炙,阴部不要炙。痔疮已经是热了,也不能炙。
二、炙法
1.隔姜炙
最普遍的一种炙法。
切一片1元钱大小的生姜,用牙签扎几个洞,拿一些艾绒捏成金字塔状,再将它放在生姜上面,这样一个单位叫一“壮”。在炙的时候,这个生姜片不用换。感觉温热,不用很烫时就换一壮,在旁边放一个水盆,未烧完的艾就丢到水里。
炙的时候,炙单数,单数为阳,艾为纯阳。因为艾本性向下,属阳的。
不论是什么病,炙膏肓,无所不疗。炙到口干舌燥都没有关系,小便都会有艾草味。
2.隔盐炙
用盐巴填满神阙穴,再放艾绒上去炙。
先将盐炒熟,精盐不能用,要用青盐,要等盐凉了,再倒在神阙穴上。
古病人下利时,不管是寒利还是热利,炙神阙就可以了。
3.隔蒜炙
当久咳的时候,因蒜是白色的,辛辣色白,才能入肺,放在舌上,因为舌为心表,把舌头往外伸,炙后心脏力量加强。心和肺最接近,咳嗽就会好。肺的问题,要用隔蒜炙。
炙的用途非常广,比如毒蛇咬伤、蝎子、蜘蛛咬伤,任何的毒物咬伤、破伤风都可以用炙。
长疱疹的时候,有两种烧它的方式。一种是在疱疹的头尾隔姜炙。另一种是用蜘蛛网去烧它。还可以吃全蝎粉,吃八到十粒,所以疱疹很好治。
4.米粒炙
把一点点的艾绒,捏成像米粒一样大。用凡士林先涂在穴道上,将它放在上面炙。
用在鼻窦炎、鸡眼,用香来点,炙三个、五个。
就看病有多深,这是炙的大原则。痛炙到不痛止,不痛炙到痛止,这是原则。
最高明的医生,就是把病治好了,又不伤人的元气。
三、古训
左病右治,右病左治,要我们对称治疗。
针就是针,炙就是炙,要分开使用。
有一个歌诀:针而勿炙炙勿针,针经为此常叮咛。庸医针炙一齐施,徙施患者炮烙刑。
上一页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