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丽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84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35楼#
发布于:2015-11-30 00:2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51129日《针灸大成》第31课心得
 
7、支正穴与小海穴
支正穴在阳谷穴上五寸的地方。在骨头的外侧,支正是小肠经的络穴。实则节弛肘废,手臂没有力气,可在支正上泻之。虚则生疣,,生出很多疣在皮肤表面上都可用支正。
将手肘弯起来握拳,手脚内侧跟外面那有两个骨头,将两个凸骨连成一条线,做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这个三角顶点的地方叫小海穴,压一下小海穴整条筋都会麻,小海穴是小肠经的合穴,也是小肠经的子穴,小肠经的实症都可以用小海来治。
手部的针,可用一寸半的,小海用一寸的针就可以了。
 
8、肩贞穴与臑腧
将手抬平弯起来,肩膀跟肩头这边,肩头凹进去的地方,为大肠经的肩髃穴,朋肩髃穴往内走,走到内侧的骨头那有一个骨缝,为臑腧穴。
从臑腧往下走三寸,为肩贞穴。大肠经跟小肠经非常接近,在大肠经跟小肠经的中间就是三焦。
肩贞与臑腧都为近取穴,可治疗肩膀方面的问题。
 
9、天宗与秉风穴
天宗穴在肩胛骨的正中间,在肩胛骨旁边的痛都属于小肠经,天宗很少用。
肩膀上方有个三角肌,在缺盆骨头跟颈部正中间,为肩井穴,从肩井穴往后,直下三寸为曲垣穴,曲垣旁开两寸为秉风穴,秉风和曲垣穴都很少用到,但我们要清楚每条经络及穴位,才知道病人的病症在哪条经络上。
 
10、肩外俞与肩中俞
督脉上,一椎上称大椎,第一椎下为陶道。
陶道外开四寸为肩外俞,大椎外开两寸为肩中俞。
背后下针的手法是由体内往外斜刺,在穴道前一寸或半寸的地方斜刺,针下去的时候跟皮肤的角度呈30度角,针斜刺下去正好碰到穴道。扎到穴道可看到穴道周围有一圈粉红色的气。
肩中俞和肩外俞都是肩膀酸痛的近取穴,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项强都可在此处治疗。
 
11、天窗、天容与颧髎穴
从足阳明胃经的人迎穴外开三寸,为天窗穴,天窗可治疗喉咙的问题。
天容在耳朵的正下方,头部的穴道,我们可以下针,但差不多下五分就可以了,下针的时候要用指甲将血管动脉等切开,针从指甲边下进去。天容治疗脖子的甲状腺肿,脖子里有肿瘤,硬块等。
眼睛的的方有个凹谷叫瞳子髎,瞳子髎就是我们说的太阳穴,瞳子髎下三寸,就是颧髎。
颧髎偶尔会用于治疗上牙痛。
 
12、听宫飠(耳鸣耳脓中耳炎)
耳朵前面有一个像山峰的,叫耳屏,像屏风一样,耳屏前有个骨缝,要张口时才有。这个骨缝分上中下,上面叫耳门,中间是听宫,下面是听会。
有三条经进到我们耳朵,三焦经、小肠经、胆经,正中间的听宫穴就是小肠经经过的地方。
耳门,听宫,听会都是治疗耳朵发炎、耳鸣、耳脓的穴道。下针时要叫病人张差嘴巴,因为闭着嘴巴就没有穴道,可以找个东西塞在病人嘴巴里面,这三个穴道不要留针太久,因为牙开久了牙关会痛,留个五分针、十分钟就可以了。针进一寸深即可。可补可泻。一般来说,耳朵流脓、流黄色的,有腥臭味的脓为实症,用泻。我们治疗耳朵化脓的时候,常用喷剂。麝香加矾石,可以保持耳朵干燥,只要保持干燥就不会发炎,再配合下针止痛,很快就会好!
耳门听宫听会三针可交换着下,今天听宫,下次可下听会、耳门。都可治疗耳朵方面的问题。
杨秋丽
新手
新手
  • UID20176871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61
136楼#
发布于:2015-11-30 20:45
医经典魔鬼特训班7班杨秋丽申请签到
2015中年11月30日《针灸大成》第32课心得

十、足太阳膀胱经
十一、1、州都之官:膀胱
①在膀胱后面是小肠,小肠五行里面属火,膀胱是水。水有两种管道进入膀胱,第一种是从三焦,三焦是油网,泌也,是渗透的意思,水是渗透进去的。还有一个是西方医学知道的输尿管,从肾脏流进来。
肺脏的水→肾脏→肾脏的水因小肠的高温气化→命门,督脉,脑部(第一次气化结束)                     →肺脏第一次气化后剩下的残渣→肾脏,输尿管→膀胱→若膀胱内还剩有好的营养会再进行第二次气化→气化的水进入三焦油网→肝脏,水生木,滋润了肝脏,帮助肝脏代谢→代谢的残渣废物→胆→胆汁相当于肝脏排出的大便浊物

尿频的人都是小肠火衰,判断是否火衰,看病人的脚是否冰冷。脚冷的人小肠一定火衰。关元是小肠之募穴,应该多灸关元。
足太阳膀胱经一共有六十七个穴道。
2、睛明穴与攒竹穴
眼睛视力不好、视力模糊 、青光眼 、白内障 ,我们都可以在睛明上下针。这个穴道刚好在眼内眶的地方,不可能在那灸,所以,可针不可灸。这是第一个穴道。所有眼睛的病,都可在这治疗。
攒竹穴正在眉头,我们的眉头平常有几根毛翘起来的点就叫攒竹,如果你手摸下去,你可以压在一个骨缝,那个骨缝是横的,那个横的骨缝就是攒竹穴。
四穴放血:治视力
眼睛不好的人,过去我们中医是用放血的方式,增强眼睛的视力 。有四个地方可以放
血,四个穴道,第一个就是攒竹。第二个在眉尾,鱼尾的地方。第三个,眼外的瞳子髎,就是俗称太阳穴的地方。第四个在耳尖,放血的手法呢?放血针拿右手,攒竹穴一刺,挤两滴血出来就好,其它也是一样。放血尤其是角膜炎 、眼红肿 ,当场放血出来,就不痛了,很舒服。我们在放血时是用同侧,那两个眼睛都肿,就放两边。
3、眉冲穴至玉枕穴
眉冲:从眉毛直上进入发际五分,神庭后五分就是上星,上星过来一寸半,就是五处。都是治疗眼科的问题。承光从五处往后面一寸半的距离,承光就是眼看不到光,或对光很敏感,所以叫承光。承光往后一寸半,叫通天,鼻窦炎,鼻塞,下通天也可以。所以我们可以先下合谷,再来迎香,再下通天。下通天时像扎百会,用一样的方向,这是通天。络却在通天后一寸半。络却,像头眩 、耳鸣都可以治。络却往后一寸五分是玉枕穴,下针时,一定是在头皮和头骨中间。头后面有个骨头叫玉枕骨,这跟玉枕穴很接近。督脉在正中间,督脉外开一寸半,就知道是膀胱经。
4、天柱穴与奇穴:安眠穴
玉枕、通天、络却用的不多。但天柱用的较多。后脑有两个大筋,可以摸到,这脑骨头刚好在这。两个大筋的中间呢,就是督脉,风府、哑门就在这。大筋跟后脑骨交接的地方叫天柱。天柱是近取穴,后项强痛也可以下天柱。
如果晚上睡都睡不好,可以压压安眠穴,揉揉安眠穴,在天柱旁一寸,不要揉到天柱,越揉精神越好。因为膀胱经气会旺。记得是天柱旁一寸,这样就睡着了。
5、大杼穴(专治骨病)
①大杼穴:督脉第一椎上叫大椎。督脉第一椎下叫做陶道。大杼穴在陶道穴外开一寸半。大杼穴是骨之会,全身的骨头会在大杼。骨头有病,通通在这里治。临床上用来诊断骨头是否有病。如有一个病人脚突然扭到,你没有 X 光你怎么知道他里面有骨头裂掉,可以啊,过来背后大杼一按,病人大叫一声,表示裂了,没感觉,就是骨头没有裂,检查就结束了。如果压了大叫一声,你给他灸,下针都可以,让他骨头恢复得很快,这是骨病治此。
余娇
贫民
贫民
  • UID20181551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50
137楼#
发布于:2015-11-30 21:15
中医经典特训7班余娇申请签到。《针灸大成》2015年11月30号32课学习心得:
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有六十七个穴位。生理上,膀胱在小肠前面,小肠属火,膀胱属水。三焦和输尿管将水液进入膀胱。肾水来自肺,肾与小肠靠一起,小肠火气化肾水进入到命门。命门将水和肾的营养顺督脉到达脑部,供给大脑最好最优质的营养。气化后的残渣通过肾脏进入膀胱,进行二次气化后进入肝脏,帮肝脏代谢,代谢后的废物就进入胆,胆汁在进入消化最后排出体外。
当有病人的小便白的像茅台就说明他不是一般的病,要加强小肠的火。因为膀胱只有在装的热水的状态下才会气化,膀胱也会像热气球一样悬浮起来,人体也不会觉得坠涨很重,只有装满了400毫升以上,才会有便意去接小便。而冷水是沉在膀胱底部,所以只要有一点尿就想去上,所以就有了尿频的症状。
西医就会说你是括约肌无力,给你开刀,开完刀还是照样尿频。中医就给你升小肠的火,火升起来了尿频就终结了。不管是多大年龄的人这样治疗都有效。知道小肠火够不够,就看脚暖和不暖和。人体离不开水,但是我们需要热水,冷水是寒水,是细菌、癌细胞、肿瘤的培养液。中医治疗病就是把寒水排掉,将身体的水变成热水。治疗膀胱病症可以取穴中级、关元用灸法。
一、睛明、攒竹穴
睛明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个穴位,在眼内侧眼眶骨和眼球中间的缝里。为什么有人扎这个穴位后成熊猫眼,就是取针的时候没有注意细节,因为针尖特别锋利,所以取针时垂直取针,就会不划断旁边的毛细血管。这个穴位专门治疗眼睛的各种疾病。可针不可灸。攒竹在睛明直上的眉头眉毛向上翘起,摸着骨头的骨缝里。有个透针法叫攒竹透鱼腰。这个穴位最常用是放血。
二、四穴放血:治视力
眼睛不好中医的治疗就是放血的方式,放出腐败的坏的血,让新鲜的血液过来。一共是四个穴,攒竹、鱼尾、瞳子髎、耳尖。这个放血对角膜炎、眼睛红肿效果当即见疗效。取患处同侧下针。
放血针的手法:右手拿针,大拇指、食指、中指捏住针,针略长与中指,以中指为支点,翻动手腕就点到了。
三、眉冲至玉枕穴
膀胱经距离督脉一点五寸,将神庭与曲差连条直线,中间就是眉冲。像神庭、眉冲、上星都在头顶上方,是鼻子冲到脑子的位置,所以治疗鼻子的病。上星旁开一寸半是五处,五处向脑后方向一寸半是承光,承光向后一寸半是通天,通天向后一寸半是络却,络却向后一寸半是玉枕。头上的穴位都是近取穴。下针下在头皮和头骨中间。如果一个人出现了极度眩晕,就是西医说的内耳不平衡,中医就知道是中焦水饮停留了,使隔肌不平衡了,治疗取络却,中皖、公孙、内关调平衡就好了。
四、天柱与奇穴:安眠穴
后脑下有两根大筋,而大筋外侧与头后脑骨交接的地方就是天柱。如果有病人头歪在一边不能直起就表示活不了几天了,因为天柱倾命旦夕。天柱旁开一寸的骨缝处就是奇穴安眠穴,专门治疗失眠。晚上睡不好可以按压失眠穴,下针不用深,五分就够了。
五、大株穴(专治骨病)
膀胱经小肠督脉旁开一寸半位置,左右各一,而大株在督脉的陶道穴旁开一寸半位置,是专门治疗骨病的。骨会大株。临床上看骨头是不是伤到了,不用X光,直接在大株穴按压,如果按了大叫痛就是骨头伤到了、骨裂了。灸和针会让骨头恢复的很块。如果骨头裂开了,我们治疗就可以选会郗治疗法,用骨之会大株加上受伤经脉的郗穴治疗。经络病痛一般选子穴、母穴治疗多一些,而骨病取会郗治疗法治疗比较多一些。
吴超菁
贫民
贫民
  • UID20181958
  • 粉丝4
  • 关注15
  • 发帖数31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38楼#
发布于:2015-11-30 22:3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吴超菁申请签到,2015年11月30日《针灸大成》第32课心得 :
膀胱 :
第二次气化的水进入肝脏,这是水生木。 因肝是木,阴阳五行里面,水是木头的妈妈,水生木,相生是正常,就是母子的关系。
 第二次气化的水进入肝脏后,会帮助肝脏的代谢,代谢出来的废物进入胆, 所以胆汁等于是肝脏排出去的废物, 排出去后再给身体里面消化再送给全身。
所以当在气化的时候,膀胱会膨胀。正常人,应该有400cc的量在膀胱里。当水在膀胱里面累积时,由于膀胱是紧贴着小肠,所以这水被气化以后,整个尿液是全部顶在膀胱的上面,所以膀胱就像是热气球往上升的状态。因为往上升,所以虽带着很多水,但却不重,正常人就不感觉到膀胱很重。等到达400cc以上,就会感到胀,就会去小便。去小便的时候,因为里面有蒸气,水被气化了。所以,像蒸气机一样,蒸气产生压力,压力产生速度。所以你可以很强的把尿排出去。然后把尿排出去以后,还可以收敛。
尿频的原因:小肠的火不够,膀胱里的水不能气化,变成冷水停在膀胱底下。只要有一点点尿液累计在下面,就会很胀,很急,就会想上厕所。就变成频尿。
治疗尿频:把小肠的火救起来。 光在那边治膀胱没有用的,只要把这火一加压,这尿液在进入膀胱的时候,就气化掉了,膀胱一往上升,那个括约肌一下就回来了。
脚冷,就表示小肠的火衰了。
所有的细菌、癌细胞、肿瘤都喜欢冷水。想办法排掉冷水.可是排水的同时,又不能伤到好的水,要把坏的水排掉。所以要想尽办法把水气化,因为所有健康的组织细胞都喜欢热气,病毒都喜欢冷水。所以你看很多病,所有我们讲的寒症,到后来都是水或积水,摸他的脚都是冰冷的。这都是寒水,寒水是会滋养细菌病毒的。让水气化,让环境改变后,这水才能为身体所用,而病无法受用。
灸中极穴,可让膀胱的水气化,因为中极正在上方.中极是膀胱之募。也可灸关元。 灸就是久火嘛,这火是下去找水的。一开始就用灸,如果膀胱小便无力,光灸就帮助很大。
9.足太阳膀胱经一共有六十七个穴道。
在《黄帝内经》里说,膀胱为“州都之官”,它是第二次气化才到这里来的。水道出焉,这个水道要气化才能出焉。书上写“气化则能出焉”,现在你就知道为什么要气化了。因为小肠是火,这就是水和火之间的定义,他们的相关联在这里。
足太阳膀胱经一共有六十七个穴道。
2、睛明穴与攒竹穴
 睛明穴:膀胱经的第一个穴道是睛明穴。睛明穴在眼睛内侧,刚好在眼内眶的地方。睛明穴下针,要把眼珠子拨开来,下针在骨和眼球中间。起针时要直进直出,不然会伤到里面的血管,变成熊猫眼、黑眼圈。你只要直进直出,它完全不会动到血管,完全不会出血。所以手法是在起针的那一刹那。那睛明顾名思义,就是眼睛视力不好、视力模糊 、青光眼 、白内障 ,我们都可以在睛明上下针。
睛明穴治疗视力不好、视力模糊、青光眼、白内障。所有眼睛的病,都可在睛明上下针。这个穴道刚好在眼内眶的地方,不可能在那灸,也不能说是凹洞而用隔盐灸。所以,可针不可灸。
攒竹穴:正在眉头,眉毛上有几根毛翘起来的点就叫攒竹。摸到一个横的骨缝,横的骨缝就是攒竹穴。
平时会下攒竹和放血,但是不灸。下针时,是攒竹透鱼腰。眉毛像鱼,眉毛的中间位置是鱼腰。从攒竹沿皮刺到鱼腰。有时候,不要透到鱼腰,下针下一点点进去,往这个方向下。
 攒竹穴,除了下针以外,最常用的是放血治疗。
四穴放血:治视力
攒竹,眉尾,太阳穴(瞳子髎),耳尖(耳朵一折,最尖的那一点就叫耳尖),这四个穴道放血,增强眼睛视力。我们放血的手法呢?放血针拿右手,攒竹穴一刺,挤两滴血出来就好,其它也是一样。
攒竹穴跟睛明一样,都是近取穴。治我们眼睛的问题,如角膜炎、眼红肿,当场放血出来,就不痛了,很舒服。在放血时是用同侧,那两个眼睛都肿,就放两边。
3、眉冲穴至玉枕穴
眉冲:从眉毛直上进入发际五分。
神庭穴:从鼻梁正中间走到素髎入发际五分。神庭穴旁开一寸半,是曲差。在曲差和神庭的正中间即是眉冲穴。
 像神庭,上星,眉冲,这个都是在头顶的地方,这个位置正好就是鼻子冲到脑部的地方,很多鼻科病在这里可治。
神庭后五分就是上星,上星过来一寸承光半,就是五处。都是治疗眼科的问题。
承光从五处往后面一寸半的距离叫承光,承光就是眼看不到光,或对光很敏感,所以叫承光。
承光往后一寸半叫通天,鼻子要通天。像有人鼻窦炎,鼻塞,下通天也可以。合谷+迎香+通天。
络却,从头一路往后走,沿着督脉一寸半的距离,一寸半、一寸半的走到后面。络却在通天后一寸半。络却,像头眩、耳鸣的很多。
晕眩的原因:水饮停在中焦,所以头昏眼花,常常恶心。中隔像天平的底座,只要把底座固定住,就不头晕。中隔是管人体的平衡处。
 玉枕穴:从络却往后一寸五分。 我们后面有个骨头叫玉枕骨,这跟玉枕穴很接近。头部的穴道都有骨缝,一摸就摸到了。督脉在正中间,督脉外开一寸半,就是膀胱经。那再往外时,是胆经。
 玉枕、通天、络却用的不多。
4、天柱穴与奇穴:安眠穴
天柱:后脑有两个大筋,再摸到脑骨头。大筋跟后脑骨交接的地方叫天柱。
.天柱倾,命不久。
 天柱是近取穴,后项强痛也可以下天柱。
安眠穴:从天柱外开一寸的地方,在这个骨缝边有一个奇穴,贴在骨边属于经外奇穴,专治失眠,穴名安眠。
下针安眠穴,用一寸针,下五分就够了。
如果晚上睡都睡不好,可以压压安眠穴,揉揉安眠穴。你不要揉到天柱,越揉精神越好。因为膀胱经气会旺。记得是天柱旁一寸,这样就睡着了。
过去武术家就在这旁点穴。可以下针,后面好几个穴道都蛮常用的,我们下针不用下深,用一寸针,下五分就够了。因为头发后有发根,所以不可以灸,否则会把头发给烧了。你看发根越长越近脖子,这是忠肝义胆,发根长很高,这是破坏、背叛你的奸臣。
督脉第一椎上叫大椎。督脉第一椎下叫做陶道。
大杼穴:在陶道穴外开一寸半。大杼穴是骨之会,全身的骨头会在大杼。《难经》、《灵枢》说骨病治此。骨头有病,通通在这里治。
按大杼,痛则表示骨裂了。灸或者下针都可以。让他骨头恢复得很快。骨病治此。
何丽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84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39楼#
发布于:2015-11-30 23:5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51130日《针灸大成》第32课心得
 
十、足太阳膀胱经
1、州都之官:膀胱
膀胱后面是小肠,小肠属火,膀胱是水,水有两种管道进入膀胱,第一种是从三焦泌入,还有一种是从肾脏,输尿管进入。
我们在做酒的时候,蒸馏完第一次后再蒸馏第二次,第二次的酒会比第一次差不些,好的酒都是第一次蒸馏出来的。我们人的身体上也蒸馏两次,身体不会浪费一滴水。我们说的人纪就是人身上的纪律。
肾水来自肺脏,肺的水下达到肾脏以后,因肾跟小肠靠在一起,小肠的火在下面烧,肾的水会气化,气化后会进入命门那个地方,进入命门后,小跟肾的营养就顺着督脉,一路到脑部,这是第一次的气化,残渣会从肾脏经过输尿管再给膀胱,进入第二次气化,第二次气化后,水就顺着三焦油网进入肝脏。
肝属木,所以说水生木。
第二次气化的水进入肝脏以后,会帮助肝脏代谢。代谢出来有废物。就进入胆,所以胆汗等于是肝脏排出去的浊物。
有些人的小便“白得就像茅台”也是一种病。
当水在膀胱里气化的时候,膀胱会膨胀,正常人膀胱容量为400cc,膀胱紧贴着小肠,当水气化后,会全部顶在膀胱的上面,这时候膀胱就像是热气球,呈上升的状态,虽然带着很多水,但却不重。等达到400cc以上,就会感到胀,就会去小便。小便时,因为里面有蒸气蒸气产生压力,压力产生速度,所以我们可以很强的把尿排出去。
当有一天你年纪大了,小肠的火不够了,膀胱的水就没办法气化了,变成冷水在里面,这时水在底下,所以只要有一点点累积就会很胀,很急,变成频尿,如果看西医,西医会说是膀胱括约肌无力,即使开刀治疗后,照样还是尿频。小肠火衰有一个表现就是脚冰冷。
我们人身上一定要有水,所有的细菌、癌细胞、肿瘤都喜欢冷水,所以我们要想尽办法把水气化,所有健康的组织细胞都喜欢热气,病毒都喜欢冷水。所以很多病(我们说的塞症)到后来都是水或积水。而且都是冰冷的寒水。
所以我们要让水气批,让水为身体所用,让病无法受用。我们可以灸灸中极,灸灸关元等穴来帮助身体让水气化。
黄帝内经里说膀胱为“州都之官”,水道出焉。意为它是第二次气化才到这里来的,这个水道要气化才能出焉。
足太阳膀胱经一共有六十七个穴道。
 
2、晴明穴与攒竹穴
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个穴道是睛明穴,位于双眼内眼角,所有的眼病都可在这里治疗,如视力模糊、青光眼、白内障。我们都可以在睛明上下针,睛明禁灸。
我们下针时针要直进直出,要把眼珠拔开,针下在骨和眼球中间,眼周有很多毛细血管,起针时要直出,因为针尖很利,斜着起针会划到下面的血管。所以有些人下完针后会出现黑眼圈。
第二个穴道是攒竹,位于眉头,我们眉头平常有几根毛翘起来的点就叫攒竹。手摸下去可压到一个横的骨缝。
攒竹可针可放血,禁灸。下针时有攒竹透鱼腰的手法,鱼腰在眉峰处,有时候不用透到鱼腰,往鱼腰方向下,进一点点即可,攒竹穴除了下针以外,最常用的是放血治疗。
 
四穴放血:治视力
    眼睛不好的人,过去我们中医常用放血折方式增强眼睛的视力。有四个穴道可以放血:攒竹、鱼尾(眉尾的地方)、瞳子髎(太阳穴)、耳尖(把耳朵一折,最尖的那一点)。
放血的手法:右手拿放血针,左手捏住穴道上的肉,一刺,一捏即可。
攒竹穴跟睛明穴一样,都是近取穴,治疗眼睛的问题。放血对角膜炎、眼红肿尤其有效。
 
3、眉冲穴至玉枕穴
从眉毛直下进入发际五分,为眉冲穴。如果是从鼻中走到素髎再入发际五分,是之前学的督脉上的神庭穴。足太阳膀胱经,到这边跟督脉差的距离是一寸半。这个点为曲差穴,在曲差和神庭的下中间,就是眉冲穴。
神庭、上星、眉冲,这些穴道都在头顶的地方,这个位置正好就是鼻子冲到脑部的地方,很多鼻科病都在这里治疗。
神庭后五分就是上星,上星旁开一寸半就是五处,这些都是治疗眼部的问题。从五处往后一寸半为承光穴,治疗眼睛看不到光或对光太敏感。承光往后一寸半为通天穴,可治疗鼻窦炎、鼻塞等, 通天往后一寸半为络却,络却可治疗头眩、耳鸣,络却往后一寸半为玉枕穴,头上的穴道都是近取穴,下针时,一定要下在头皮和头骨中间。头部的穴道都有骨缝,玉枕穴在玉枕骨旁边。膀胱经在督脉旁开一寸半的地方,玉枕、通天、络却很少用到。
 
4、天柱与奇穴“安眠穴”
后脑有两个大筋,两个大筋的中间是督脉,大筋跟后脑骨交接的地方叫天柱,天柱倾,命在旦夕。天柱是近取穴,后项强也可以下天柱。
从天柱外开一寸半的骨缝边有一个经外奇穴,叫安眠穴,专治失眠。
如果晚上睡不好觉,可以按一按揉一揉安眠穴。但不要揉到天柱,天柱越按精神越好!也可以下针,下针不用太深,用一寸针下五分即可,禁灸。
 
5、大杼穴
督脉第一椎上为大椎穴,第一椎下为陶道。
陶道外开一寸半就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大杼穴,大杼穴是骨之会,骨病治此。
按压大杼穴也可以帮助我们诊断。
杨秋丽
新手
新手
  • UID20176871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61
140楼#
发布于:2015-12-01 08:36
医经典魔鬼特训班7班杨秋丽申请签到
2015中年12月1日《针灸大成》第33课心得
②会郄治疗治疗法则:例如现在病人骨头裂开了,伤到在手阳明大肠经跟手太阴肺经上。如大杼有压痛点,郄穴下针,手阳明大肠经郄穴温溜,手太阴肺经郄穴孔最,下针后都可以止痛,同时骨头也会恢复,就是这样选穴,郄穴就是消炎,清热,止痛,同时也是麻醉穴。所以以上例子取温溜,孔最,大抒。
③做会穴治疗,无所谓补泻,引到气就好了。所谓引到气,针下去会酸就好了。
经络是十二个时辰不断的循环。我们是看它每一时辰的气和血的动向。气和血在
我们中医观念,认为气走六寸,血才开始走。
④骨会大杼。那平常灸身柱,又灸大杼,也可以长得高大,骨头也很硬,肋骨也很硬,
身体都会健康强壮。
6、风门穴(发背脓疽)
①第二椎下方叫风门穴。风门在督脉外开一寸半。风门紧接后脑的骨头,有个穴道,我们叫风府。胆经还有风池。脑后的穴道很多用风来定名。伤风感冒大部分都有项强的症状。
②男女阴阳不一样。女人,正面是阳,背面是阴,男人背面是阳,正面是阴。所以你看尸体在河中,因为天阳在上,地阴在下,尸体面朝上的统统是女的,背面朝上的都是男的。尸体泡烂了的时候是男女不分的。
③背后治痈有三种,第一种,是脓块,白头,化脓了,这个脓块,是红色的,头是白的,有脓块在里面。用三棱针把皮挑破,把脓吸出来,在上面灸。第二种,白色的,没有头。可以用灸,也可以用燔针术。第三种是凹陷的,用灸。遇到痈,长在身上四肢的都可以在风门上治,因为中医认为是风引起的。
何丽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84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41楼#
发布于:2015-12-01 16:1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5121日《针灸大成》第33课心得

我们有一种法则叫会郄治疗法,郄穴是麻醉穴,可以消炎、清热、止痛。
如有一病人骨头开裂,正好伤到手阳明大肠经跟手太阴肺经上,如大杼有压痛点,郄穴下针。手阳明大肠经郄穴温留、手太阴肺经郄穴孔最。若有病人说手抬不起来,五十肩 ,为病在经格上,与骨骼无关。久痛下曲池,新痛下二间。经络问题用子穴、母穴比较多,内科病或骨伤用会郄比较多。
中医认为,我们全身的骨都是肾在管,全身的骨骼都有一个起点,也有终点,起点是我们的环跳穴,髋关节的地方,到我们的四肢末稍为终点。西方医学认为骨头的新骨细胞会取代旧骨细胞,人会不停的长大长高,并没有起点终点的观念。
人在生骨的时候,从起点到终点要两年的时间,所以我们每一个人,每两年就有一套新的骨骼。
刚开始有骨病的时候,病人都会有膝盖痛的问题,因为人的膝盖起到支撑整个身体的作用。
骨病都可以在大杼治疗,如在大杼找到压痛点代表有骨病,压痛点去掉了表示骨病好了。
会穴治疗,无所谓补泻,引到气即可。针下去后感觉到酸的时候就是气到了。
东垣曰:“五脏气乱,天柱大杼。五脏气乱,不补不泻”就是说一个人从高处跌落下来,受了伤害,脉一摸很乱,就是要把他的五脏给平下来。
我们五脏的气血不断循环,十二经络上“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末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这是内脏气血最旺的时候,经络是一直在循环,就像在大循环,主力在前,后面跟着一票。
所以,经络是十二个时辰不断的循环,我们是看它每一时辰的气和血的动向。气和血在我们中医观念,气走六寸,血才开始走。而西医只看到血看不到气。
平常灸灸身柱、大杼,可以长得高大,骨骼比较强硬。

6、风门穴(发背脓疽)
第二椎下方叫风门穴,风门在督脉外开一寸半。紧接后脑的骨头有个穴道叫风府。胆经还有风池,脑后的穴道很多用风来定名。伤风感冒大部分都有项强的症状。
这个穴道常有风进来,因为它是我们的冷却系统,肾脏的津液经过小肠的蒸发以后,进入命门,命门的火跟小肠的火相通,小肠发热,所以蒸气会很热,一路往上冲,如果没有脖子当冷却器,会烧坏人的脑部。
男女不一样,男人正面是阴,背面是阳,女人反之,中医认为淡侧、亮侧是阳,黑侧、暗侧为阴,女人奶水是白色的,从胸部出来,所以胸部为阳,男人反之。
风门穴为近取穴,可治脖子强硬,可针,可灸也可拔火罐。
有一种病,医书上叫痈。就是长胀脓,背后治痈分三种:1、有脓块,为红色,白头,2、白色的,没有头,3、凹陷的。
如果我们遇到长痈,长在身上四肢的可以在风门上治,因为中医认为是风引起的,如果是前两种,我们用灸,先用放血针把皮挑破,把脓吸出来,再在上面灸,灸的时候,痛灸不到痛止,不痛灸到痛止。白色无脓头我们也可用燔针(烧针)
第三种是凹陷,不用针,凹陷是非常不好的症状,直接用灸,凹陷有两种,有的痛,有的不痛。一样的法则:痛灸到不痛止,不痛灸到痛止。背发的肿块,褥疮、中风的病人躺在床上屁股后面长疮,都是痈,都可以烧,褥疮不要在褥疮上面烧,要在风门上面烧。
余娇
贫民
贫民
  • UID20181551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50
142楼#
发布于:2015-12-01 21:37
中医经典特训7班余娇申请签到。《针灸大成》2015年12月1日33课学习心得:
判断骨裂可以在大株穴按压,如果有痛就是有问题。然后在找受伤部位经络的郗穴消炎治痛。如果五十肩那是经络的问题,虚症母穴实证子穴。
全身的骨是肾脏在管。而骨骼的起点是环跳穴,四肢末端是骨头的终点。全身要两年会换一套骨骼。有病人髋关节疼,但是没有出过车祸,那是骨有病在初期。
为什么是髋关节先疼呢?是因为人体的承重都在膝盖。并且大部分是左膝盖疼。但是西医不知道,就说是缺钙,大量补充钙片,结果就是肾结石。
中医对待骨头断、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很多办法处理。三个月就恢复如初。会穴治疗,无所谓补泄,引到气就好。膀胱经下针都是三十度角,由体内向体外的方向下针。“五脏气乱,天柱大株。五脏气乱,不补不泄”五脏气乱就是,人从高处跌落下来,受到伤了,脉是乱的,就要把她五脏平下来。
五脏的气血流注,经络也是在不断的循环的,就像风车一样。气和血在中医观念里认为,气走六寸,血才开始走。西医看不到,因为他们都是把死人尸体拿来讲,死人没有气血循环和气化,所以根本不明白。但是古代中医都是用死刑犯做的人体活体解刨,所以能看到很多、得到很多有用的资料。
灸大株和身柱可以然后人长的高大,骨头结实、身体健康强壮。
一、风门穴(发背脓龃)
风门平第二椎下,督脉旁开一寸半的位置。是专门治疗受风的穴位。也是因为这个穴是风进来的门户。脖子是人体的冷却系统,因为肾的津液经过小肠气化进入命门,然后从命门顺着督脉向上上到脑子去。如果没有脖子来冷却,那人就高烧死掉了。
男女的阴阳是不同的,男人背是阳,胸腹是阴。女人反过来,胸腹是阳,背是阴。所以有经验的法医,看溺水飘在水中的尸体,就可以一眼辨别是男是女了。
这些穴道颈项部附近的穴得取穴,都是运用近取穴,治疗项强问题。可以艾灸也可以火罐。
龃在中医书上分为三种。一是起白头红肿的,二是没有头不肿的,三是凹陷的。第一种和第二种的,用灸法时用三菱针挑破把脓吸出来,然后在灸。原则就是痛的灸到不痛,不痛的灸到痛。第三种凹陷的,是非常不好、非常凶险的,临床用灸法。也是一样的原则, 痛的灸到不痛,不痛的灸到痛。
背发的肿块、褥疮都能烧。但是是在风门上烧,不是在褥疮上,因为褥疮的创口很大。但是取风门治疗都是一样的效果。
吴超菁
贫民
贫民
  • UID20181958
  • 粉丝4
  • 关注15
  • 发帖数31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43楼#
发布于:2015-12-01 23:1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吴超菁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日《针灸大成》第33课心得 :
会郄治疗:郄穴就是消炎,清热,止痛。郄穴是麻醉穴。现在病人骨头裂开了,伤到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刚刚好是在手阳明大肠经跟手太阴肺经上。如大杼有压痛点,郄穴下针,手阳明大肠经郄穴温溜,手太阴肺经郄穴孔最,下针后都可以止痛,同时骨头也会恢复。五十肩,手抬不起来,这是病在经络上面,若三个月的久痛下曲池,新痛下二间。所以用子穴、母穴是扎经络比较多,内科病或骨伤是用会郄比较多。
全身的骨是肾脏在管。环跳骨,髋关节的地方,这是骨头的起点,到四肢的末梢,是骨头的终点。
人在生骨的时候,新骨细胞在这,从这个地方到脚趾头及手指头间,一共要两年。所以我们每一个人,每两年就有一套全新的骨骼。有病人髋关节痛,问他有没有出过车祸,回答说“我从来没有过”。刚开始在骨有病的时候,骨病之初,我就知道了。然后再一看,他吃Bl2、钙片很多,如果这个药有用的话,为什么你四十几岁、五十几岁骨头就有这问题。
西医说骨头没有问题,因为西医是把脚放进去检查有没有骨质疏松,那是结束啊,这就代表西医不知道骨头开始在环跳这边。如果西医是发明屁股坐下去,那就知道他懂了。
中医可以做到什么程度,当膝盖关节断掉了,大骨头断了,这胫骨和筋黏到,有粉碎性骨折。西医把病人的骨头清掉了,后来病人的骨头在X光片下,看到骨头变空了,中间少了两寸。西医一看腿变短啦。就做个钢架,像飞碟一样,把它这样撑住,再把它拉起来,旁边用螺丝硬拉在那边。病人经九个月后,西医给他吃大量的钙片,一天1500毫克,这是很大的剂量,吃了半天脚却一点长进都没有,病人反而不断的肾结石,病人没有办法,就去找中医。骨会大杼,脚胫骨这边。足阳明胃经,胃经的郄穴梁丘,再开处方,三个星期后照X光,骨牙已经长出来,三个月,这两个骨断的全部长好。然后,我不但帮他长好,还帮他把肾结石清掉。
我同时要解决原来的病,还要解决西医造成的问题还要消炎止痛。这就是因为西医不了解。现在你知道了,你会选择穴道了。骨病都可在这里治疗,反之,若在这找到压痛点,就代表骨有问题。压痛点去了,代表骨头没事了。所以穴道好用,就是可以帮助诊断,确定病好了没有。
刚开始有骨病的时候,病人都会有膝盖痛,为什么,因为骨头很大,它有痛时,会从膝盖开始痛,因为你这两个髋骨在这,膝盖在这,所以你骨有问题时,膝盖还不会开始痛,而是支撑这里的开始痛,绝大多在左膝。
做会穴治疗,无所谓补泻,引到气就好了。所谓引到气,针下去会酸就好了。膀胱经下针的方式是这样,用30度下针。
卷八,三十六页第一行。东垣曰:“五脏气乱,天柱大杼。五脏气乱,不补不泻”。五脏气乱就是一个人从高处跌下来,受了伤害,脉一摸很乱,这时候要把他的五脏给平下来。
五脏气血不断循环,十二经络上,“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这是内脏气血最旺的时候,经络是一直在循环,比如说三点到五点,走到手太阴肺经,从中府云门走到少商,五点到七点,这气血在走,就像在大循环。主力在前面,后面跟着一票。后面在动,是因为前面在动。我们人体看起来像个圆圈圈一样,你看这个圈圈是没有头尾嘛,所以我们假设头在这。
所以,经络是十二个时辰不断的循环。看它每一时辰的气和血的动向。我们中医观念,认为气走六寸,血才开始走。西医看不到气,也看不到水蒸气,只看到血流动,没有看到前面有气带着它动。
这是骨会大杼。平常灸身柱,又灸大杼,也可以长得高大,骨头也很硬,肋骨也很硬,身体都会健康强壮。
6、风门穴(发背脓疽)
风门:这是一椎下,在进入第二椎下方叫风门穴。风门在督脉外开一寸半。风门紧接后脑的骨头,有个穴道,叫风府。胆经还有风池。脑后的穴道很多用风来定名。伤风感冒大部分都有项强的症状。
也就是说因为这个穴道最常有风进来。我常讲这是我们的冷却系统嘛!肾脏的津液经过小肠的蒸化以后,进入命门,命门的火跟小肠是相通的,蒸气是很热的,一路往上冲、没有脖子当冷却器的话,脑部就烧坏掉了。所以经过这边要凉快一下,所以这有很多风进入的地方,一缩脖子风进不去,就不冷。
男女就不一样。女人,正面是阳,背面是阴,男人背面是阳,正面是阴。因为中医认为淡侧、亮侧是阳,黑侧、暗侧是阴,所以女人奶水从前面出来是白色的,白色在前面,所以胸部为阳。男人反过来,胸部是阴。所以你看尸体在河中,因为天阳在上,地阴在下,尸体面朝上的统统是女的,背面朝上的都是男的。尸体泡烂了的时候是男女不分的。可是有经验的法医来看,男的背朝上,马上就知道。
风门,这些穴道下针是近取穴,脖子强硬,可灸,拔火罐也可以。
在野外,脖子伤到很难过,针也没有,艾绒也没有,砍个竹子来,磨一磨,用火烧空气,也可以拔火罐。火罐可以通血,让毛孔张开来,就会流汗,痛就会去掉了。
有个病,医书上叫痈。背上常常长很多脓块,在背后治痈有三种,第一种,是脓块,白头,化脓了,这个脓块,是红色的,头是白的,有脓块在里面嘛。第二种,白色的,没有头。第三种是凹陷的。
如果我们遇到痈,长在身上四肢的都可以在风门上治,因为中医认为是风引起的。这三种不太一样,前二种如果用灸的,用三棱针把皮挑破,把脓吸出来,在上面灸。第一天开宗明义告诉你,在灸的时候,痛要灸到不痛。
脓泡凸起来,艾在烧的时候,一开始会痛啊,因为病在这边,会一直痛痛痛。一时之间不痛了,代表艾的力量已经到了正常肌肉的位置,到了正常的位置代表脓去掉了,所以痛要灸到不痛。
那白色无脓头呢?一般来说也是用灸,我们有烧针,之后我会介绍燔针哦。燔针就是烧针,就是燔针术。第二个也可以用灸,也可以用燔针术。因为他不痛,不痛的话,我们用灸,就灸到他痛为止。因为原来这个肿脓它底下还有一个根,病是在这个地方,一开始灸的时候不痛,灸到痛了,表示这个气已经透出皮表,就可以停了。
第三个是凹陷,不用针,凹陷是非常不好的症状。非常凶恶的,直接用灸。凹陷有两种,有的痛,有的不痛。一样的法则,痛灸到不痛,不痛到痛。风门穴是很好的治疗的穴道。背发的肿块、褥疮,中风的病人躺在床上,屁股后面都会长疮,都是痈,都可以烧。这个褥疮,你不要在褥疮上面烧,要在风门上面烧。褥疮口很大,那里面化脓很臭,可不可以治,一样可以治。
文斌
新手
新手
  • UID2018694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63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44楼#
发布于:2015-12-02 08:4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文斌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日《针灸大成》第33课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文斌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日《针灸大成》第33课心得
有一种“会郄治疗”能加强治疗效果,郄穴能消炎、清热、止痛,郄穴也是麻醉穴。
例如,骨头受伤开裂,刚好伤到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太阴肺经上,大杼有压痛点,郄穴下针,手阳明大肠经的郄穴是温溜,手太阴肺经郄穴是孔最,下针后都可止痛,同时骨头也会恢复,这是正常的选穴;若是五十肩,手抬不起来,这是病在经络上,若三个月的久痛下针曲池,新痛下二间,这种情况用子穴、母穴较多,内科病或骨伤是用会郄较多。有很多治疗法则,使用时机是不一样。。
中医认为,全身的骨骼都有个起点,也有终点;西方医学认为骨头的新骨细胞会取代旧骨细胞,骨头不断在长,人会不断的长高,西医却不清楚哪里是开始,哪里是结束。从环跳骨、髋关节处是骨头的起点,到四肢的末梢是骨头的终点。
人在生骨时,新骨细胞是从环跳骨、髋关节处开始,到脚趾头及手指头间结束,生长周期约一共两年,因此人体每两年就有一套全新的骨骼。
某患者,髋关节痛,没受过伤,却吃Bl2、钙片很多,这表示骨开始有病了,才四、五十岁骨头就有问题,也说明吃钙片是没效果的,而西医却是检查脚,没有骨质疏松,结论是骨头没问题,但中医里脚是骨头生长的终点,是结束;这就说明西医不知骨头生长的起始点是在环跳处。如果不知骨头生长的起点与终点,按西医的哪处的骨头烂掉,换个髋关节、人工关节、人工膝盖等,但换掉后这人工的骨头是不会更新的,肯定是原装的最好。
当膝盖关节断掉了,大骨头断了,胫骨和筋黏到,有粉碎性骨折。西医将骨头清除,在X光片下,骨头中间变空了,少了,腿变短了,就做个钢架,旁边用螺丝将之与骨头固定,撑住骨头,患者九个月吃大剂量的钙片,每天1500毫克,脚的断骨处却一点长进都没有,反而不断的肾结石,最终毫无办法,就找中医,骨会大杼,在足阳明胃经的脚胫骨处断骨,找胃经郄穴——梁丘,再开处方,三个星期后照X光,长出骨牙,三个月,断骨处全部长好,还将肾结石清除。要解决原来的病,还要解决西医造成的新问题,并消炎止痛。
骨病都可大杼治,反之,若在这有压痛点,说明骨有问题。压痛点消失,骨头就没事了。穴位是可助诊断,确定病愈了没有。
刚开始有骨病时,都会有膝盖痛,为什么?骨头很大,有痛时,也会从膝盖开始痛,因骨有问题时,膝盖还不会痛,而是膝盖骨的支撑作用,才开始痛,绝大多数在左膝。
会穴治疗,无所谓补泻,得气就好。所谓得气,针下去后有酸的感觉就好。背部膀胱经下针的方式是针与皮肤穴处呈30度下针,整排都是这样子下。
东垣曰:“五脏气乱,天柱大杼。五脏气乱,不补不泻”。五脏气乱就是人从高处跌下来,因受伤,脉很乱,这时要将五脏的乱象平稳下来。五脏气血在十二经络上不断循环,,“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在大循环,主力(指时辰经为主经)在前面,其它经在后面的跟着循环流动。因此经络是十二个时辰(古时为大时,相当于现在两个小时)不间断往复循环。中医看的是每一时辰气、血的动向。中医认为气走六寸,血才开始走;西医没有气的概念,也看不到水蒸气,只看到血的流动,而没有看到前面有气作为牵引的动力。因西医都是将尸体拿作例证,可尸体都是死,已是毫无生机的。
骨会大杼,平常灸身柱,又灸大杼,可助长得高大,骨头也很硬,肋骨也很硬,身体更健康强壮。
风门穴(发背脓疽)    在第二椎下方处、督脉外开一寸半是风门;风门紧接后脑的骨头,有个穴位是风府;胆经还有风池。
脑后的穴位很多用风来定名。伤风感冒大部分都有项强的症状。也就是说经常有风通过这些穴位进出人体,也是人体的冷却系统。肾脏的津液经过小肠的蒸化后,进入命门,命门的火与小肠相通,蒸气是很热,一路往上冲到脑部、进入脑部之前没有脖子当冷却器,脑子就烧坏了,因此要经过此处将热冷却至人体能接受的正常温度。当寒冷时,一缩脖子风进不去,就不冷。
男女就不一样。女人正面是阳,背面是阴;男人背面是阳,正面是阴。中医认为淡侧、亮侧是阳,黑侧、暗侧是阴,所以女人奶水从前面出来是白色的,白色在前面,胸部为阳;男人反过来,胸部是阴。尸体在河中就有个现象,因天阳在上,地阴在下,尸体面部朝上的统统是女的,背面朝上的都是男的;当然尸体泡烂了是男女不分的。这也是阴阳。
   近取穴下针,脖子强硬,风门可灸,拔火罐也可。野外,伤到脖子,难受,没有针,也没艾绒,砍个竹子来,磨磨开口处,就能拔火罐。火罐可通血,让毛孔张开来,会流汗,痛止。
痈:背上常常长很多脓块,在背后治痈有三种,第一种是脓块,脓块是红色的,头是白的,脓块在里;第二种是白色的,没有头;第三种是凹陷的。如果长在四肢的都可在风门治,中医认为这是风引起的。这三种不太一样,前二种如果用灸,先用三棱针将皮挑破,吸出脓,再在脓块处灸。第一天灸时,痛要灸到不痛。脓泡凸起,烧艾,开始会痛,因病在此处,会一直痛,灸一阵子不痛了,表示艾的药力已穿透到正常肌肉处,脓去掉了,因此痛要灸到不痛为止。
白色无脓头,一般也是用灸,用烧针,燔针就是烧针,是燔针术。因不痛,用灸,就灸到痛为止,因原来这种肿脓底下有一个根,病根在底部,开始灸时不痛,灸一阵子后,痛了,表示这个气已经透出皮表,就可停了。
第三个是凹陷,不用针,凹陷是非常不好的症状,非常凶猛,直接用灸。凹陷还分痛与不痛两种,一样的法则,痛灸到不痛,不痛灸到痛。
风门穴是很好的治疗的穴位。背发的肿块、褥疮,中风患者躺在床上,屁股后面都会长疮,都是痈,都可以烧。褥疮,不要在褥疮上面烧,要在风门上灸。褥疮口很大,里面化脓很臭,一样可以治,只是方案不同。

文斌
新手
新手
  • UID2018694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63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45楼#
发布于:2015-12-03 08:5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文斌申请签到,2015年12月3日《针灸大成》第35课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文斌申请签到,201512月3日《针灸大成》第35课心得
肺俞穴(俞募治疗法)    第三椎下,外开一寸半是肺俞。俞同输,运输气血之意。手太阴肺经,肺主皮毛,变动在咳。治疗时,所有的俞穴是不分虚实寒热。
例如:肺的募穴是从中府下针到云门,如果再下针是在背面的肺俞,约二十分钟。用到俞穴,同时也用到募穴,这称为俞募治疗法,大部分都用于内科治疗,治内脏病。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气喘、肺癌等等都有咳的症状,都可用俞募治疗。如是肺经痛,痛一个星期,用子穴,好几个月就用母穴,子母穴大部分是用在经络痛或四肢痛;内科病用俞募治疗法,若用后,还是痛,就用会郄治疗法(郄穴与会穴合用)要知道如何灵活运用。
肺俞可治肺瘘、皮肤痒欲自杀,想去自杀(这是忧郁症),因忧伤肺,这时不要用抗忧郁药,用针灸,在肺的俞穴及募穴下针就能治,这是针灸治忧郁症的方法。
按照五行木火土金水治疗,有很多治疗法。有一种叫正治法,是通用治疗方法。木有问题时,先强土,再强肾。就能将病堵住;同样,肺有问题,第一个影响到木,要先强木,治疗肺时,先治疗肝,再治疗脾脏,使金必须生水,使金不能克木,这称之为正治。当金能生水,出现相生的现象,这是正常。
肾主二便,大小便是肾脏在管。当肺的功能不正常,先治肝、治脾,若肺功能恢复,肾脏管的大小便也能正常,这样马上就知是否康复。
小儿龟背,是肺里有很多痰,用俞募治疗法:在肺俞下针或灸,再正面取其募穴。
太阳少阳并病,颈强痛,如结胸,当刺太阳、肺俞、肝俞。头颈强痛针大杼,还有很多穴位可用,如后溪都等。
实例:喂乳期间,很郁闷,情志不好,有忧郁症。忧郁症影响到肺,除想自杀以外,还有另一个问题,当在喂母乳时,因心脏管奶水,如果心情很好,奶水就不断的从乳头出来;约一年多后,决定断奶时,若心脏功能好,约半个月,奶水下行,月经就来了。
当肺正常时,肺气是很旺,这是卫气;但因忧伤到肺时,奶水会造成反逆的现象。阴阳平衡:阳是卫,当阳退时,阴(阴就是看到的东西,营养都是阴)就进,奶水进来时,就跑到肺里。肺本是只吸收脾脏的营养,只吸收大肠的水,脾脏交给白色的营养给肺。奶水是从肺脏渗透到乳房再排出来,结果现在因忧伤肺造成奶水回逆,就停在此,而本是要代谢出去的,却停止了,此时如果咳嗽带痰,咳出来痰是很多白色泡泡,这是应在乳房的奶水,但因忧而伤肺,停在此处,没有办法达到乳房的位置;如果感冒伤风,咳出很脓稠的黄色痰,即使咳血都没关系,因支气管咳破了是较常见的;刚开始时,连续两年都如此,每天凌晨3——5点会醒,结果西医检查已是肺癌,而中医在二、三年以前,就已知肺癌的初期,若轮到西医检查到时,已是肺癌了,太慢。因此奶水如果逆流,这是肺癌的源头。当压到脊椎骨的第三椎身柱时,很痛,要预防有这个风险,就要赶快下针肺俞、中府,告诉患者不要生气,使她开心,喜能胜忧就将病症扼杀在摇篮中。因此知病之起因及初始症状,绝对治好,更不会死于癌。
说抽烟会得肺癌,实际不会,但会影响肝,因金克木,抽烟伤金即为克木,绝对不会造成肺癌,当然抽烟还是会伤身,很多人一辈子不抽烟,还是得肺癌。这个例子说明要知道刚开始致病的原因及症状。在一开始就下快手,包括生理上、心理上。如果怀孕生小孩时,有这个问题造成小孩子龟背(就是整个背弯起来),这时母子都是治同样的穴位。
第四椎下是厥阴俞,又称心包,心包经就落在心包上。此穴可针可灸,可治心脏病。
心脏本身不受病,有病都在心包上;现代很多心脏病都是西药造成的后遗症。去年9份,美国FDA要求下架的西药就包括关节的止痛药、减肥药,因这些都会伤到心脏;维他命E可预防心脏病,现在报告出来——维他命E无法预防心脏病,还会造成心脏的损伤;报告还指出,女性荷尔蒙会引发乳癌,造成心脏瓣膜闭锁不全,让心脏受损。这些关节止痛药,维他命、荷尔蒙都会伤到心脏。所以女性荷尔蒙不能吃,吃了胸部会变得——大得不正常
第五椎下是心俞,诊断上面要知道第几椎,有助诊断。如果有心脏病,用手指头压第五椎就会痛;肺有问题,压第三椎就感觉得出来。
比如,晚上失眠,问:有没有特定的时间,回我都失眠,此时搞不清到底是胆、肝、肺,就压第五椎,若痛,是心脏造成的失眠。真正有心脏病,在第五椎有压痛点;当在压痛点压下去有闷痛,是虚症——心虚;压下去是刺痛,剧烈痛,是堵塞——心脏可能是在动脉上有瘀血;或灸或针。在心俞下针,也要下心的募穴,因是俞募治疗;下针心的募穴巨阙,背后下针心俞,这是俞募治疗。先正面还是先背面都无所谓。治疗心脏后,再看分析五行,心脏有问题,第一个影响到肺,如果心脏火能相生土,表示没病;如果克到金,在下针第五椎心俞时,同时要下针第三椎的肺俞,为什么是肺俞,因要强金使病不再移转。
治疗心脏病时,一下就是六针,心俞、肺俞、肝俞,治完金、再治木,心脏火就会生土,火会被生,因此同时下针肺俞、肝俞,多扎两针,对患者来说能起到巩固疗效的作用,这是取穴的法则。
效果如何?有两种,一种是一椎一椎去找再下针,患者俯卧躺,指按脊椎,那一椎骨最痛,就外开一寸半下针,这绝对不会错,因患者手会往后或动来动去时,穴位可能就有点误差,其实病椎是固定不动的,但患者身体其他部位动时,皮肤会轻度移位,所以就找压最痛的地方,左右各开一寸半。
下针时,一寸半变到两寸,那是错误的,斜剌时,一定从一寸往一寸半处斜刺,下到两个肋骨中间,而不是扎进去。当扎心俞、再扎肺俞时,就是病只能到此为止,心脏不再坏下去。一直在强它的肺,基本上心脏病扼制了,病也就不再坏下去。
   可针可灸,至于古书说,针扎到心脏,除非扎很深或故意的。
小儿心气不足、数岁不语。心气不足到好几岁,有时七、八岁都不讲话,找心俞,用针、灸都可以。。
健忘,记忆不好,是因神不守(心藏神),在心脏上治疗会有帮助。
红斑性狼疮    临床上有一种病叫SLE,西医称红斑性狼疮。中医临症时,每次都是第五椎(是心脏)有压痛点。问患者的大便、月经好不好?回答便秘,月经不好!,月经有时不规则,有时好几天,有时很痛,颜色也不好;睡觉不好,失眠。心脏有问题时,当然会影响到土(心火是脾土之母),因此伴随有关节肌肉痛。同时,心其华在面,心脏有问题时,两个脸颊很红艳,有红斑性狼疮时,为何称之为狼疮,狼的脸有类似红色的蝴蝶斑,脸上的红皮褪落后,皮很硬且是红色的。治疗心脏时,针下心俞、肺俞、肝俞;赤红色蝴蝶斑出现时,就知是心脏的问题,红色是心脏,脸颊处不该有这种红色,而营养要进入心脏,却没法进入心脏,反而逆流跑到脸颊处,呈红色。红斑性狼疮西医是没有药治的,就吃类固醇。
女人会得红斑性狼疮,男人则很少。因男人的奶水在下面,白色的,女人在上面最接近心脏。
在美国,红斑性狼疮患者,女人占百分之九十九,百分之一是男人,1%里是墨西哥人最多。因墨西哥人没钱就医,而墨西哥国家规定,不需要医师处方,谁都能去药房买到最强的抗生素,而美国人买不到,所以男人得红斑性狼疮的多是墨西哥人,还伤到心脏。
督俞穴(血癌)    第六椎下是督俞,顾名思义,专管督脉,督脉是诸阳之会。临床上,血癌在第六椎可找到压痛点。痛在第六椎表示督脉受到伤害,与西医的检查很接近——白血球太高,高到十几万,这是血癌。实际上,白血球增加很高,是因督脉得到不正常的营养所致;如果营养逆流从第六椎进入督脉,不该发生这种情形,这是血癌。治疗之前,第六椎有压痛点,治疗完后,怎知治愈没?再压第六椎,无痛即愈。
美国牙医32岁,患血癌,全身发抖(因知患死症恐惧而致),治疗四星期病就好了。怎知?因第六椎已无压痛点,很简单的。中医能将诊断方法十分简单。
督俞可针可灸,是诸阳之会,督脉非常重要。阴阳协调时,整个督脉找不到压痛点,当阴阳不协调就能找到压痛点,因此人身上的痛点,就是身体某些健康与否的讯息反应。
中医能捕捉病起时身体自行反馈的讯息,加以解读,表示切入的角度是正确的,并预防其发生、发展。如果换骨髓,就算找到相同骨髓,确定能根治吗?有太多失败的例子!还是原装的最好,不要换,找出病因,用中医根治。
从治症,就知病怎么来的,同时要知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就能正确诊断,对症治疗,马上就有反应。因此看病一定要知病因。
何丽苹
侠客
侠客
  • UID20185084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46楼#
发布于:2015-12-03 23:2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何丽苹申请签到,2015123日《针灸大成》第34课心得
 
肺俞穴(俞募治疗法)
第三椎下,外开一寸半为肺俞,俞原意为运输气血的意思,所以可以念俞也可以念输。所有的俞穴在治疗时不会虚实寒热。
有一种治疗法则,叫俞募治疗法,大部分都用在内科,比如咳嗽、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癌等,我们都可以用俞募治疗法,如果是经络痛,可用子母治疗法,内脏病可用俞募治疗法。若用后病人还会痛,还可用会郄治疗法。
肺俞穴还可治疗“肺瘘、皮肤痒欲自杀”就是忧郁症。因忧会伤肺。
我们按照五行木火土金水治疗,有很多疗法。有一种正治法,是通用的治疗方法。当我们发现肺有问题时,第一个会影响到木,所以要先去强木,所以在治疗肺的同时要先去治疗肝,再去治疗脾脏,让金去生水,没办法克木,相生的象出现了,为正治。
肾主二便,当我们肺功能不正常,你去治肝,治脾,若肺的功能一一恢复,就可以看到肾脏管的大小便会变正常。
小儿龟背,就是肺里面有很多痰,可取肺俞针或灸,再取募穴,便是俞募治疗法。
奶水如果逆流,就是肺癌的源头,中医在肺癌形成二三年前就能发现症状了。第三椎身柱有压痛时表示有风险。忧伤肺,喜能胜忧,所以我们平时要常保护平静的心情。
 
8、厥阴俞与心俞穴
第四椎下为厥阴,厥阴又称心包,心包经就落在心包上面。此穴可治疗心脏病。可针,可灸。
第五椎下为心俞,心俞可以帮助我们诊断,当心俞有压痛时,表示有心脏病,第三椎压痛表示肺有问题,第五椎压痛点是闷痛,为心虚,压下去刺痛为瘀堵。可用俞募治疗法,先扎正面背面都行。
治疗心脏后,看五行,心脏为火,克金,所以在治疗心脏同时要强金。让病不能转移。
小儿数岁不语为心气不足,可针,或灸心俞。
健忘为心藏神,神不守,也可在心脏上治疗。
 
9、红斑性狼疮
有一种病,西医称为红斑性狼疮,在临症时,每次都是第五椎有压痛点。
为什么称之为儿狼疮呢,因为狼的脸有蝴蝶斑,是红色的,心其华在面,心脏有问题时,两个脸颊很红润。红斑性狼疮是心脏的问题,我们可针,或灸心俞、肺俞、肝俞。
 
10、督俞穴
第六椎下为督俞,专管督脉,督脉是诸阳之会,如果有血癌,在督俞有会有压痛点。血癌,西医说是白血球太高引起,白血球太高是因为督脉得到不正常的营养所致。
督俞可针,也可灸。
余娇
贫民
贫民
  • UID20181551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50
147楼#
发布于:2015-12-03 23:28
中医经典特训7班余娇申请签到。《针灸大成》2015年12月3号35课学习心得:
一、肺俞穴(俞募治疗法)
肺俞在第三椎下旁开一寸半位置,肺主皮毛,变动在咳。与肺有关的病,气喘、咳血等问题,不分虚实寒热,取俞穴治疗, 选肺的俞穴肺俞和募穴云门来治疗。如果是治疗内脏病、内科的病,或者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癌,都可以用俞募治疗法。如果是经络病,就可以根据新病、久病取子穴、母穴治疗。
有个妇人喂奶期郁闷、忧郁症,是会影响心脏的健康和奶水的多寡,心情好奶水就足。并且心脏功能好,断奶后两个星期月经就来了。因为当肺正常时,气会旺,忧伤伤肺了就会气消,阴是奶水阳是气,他们之间是你进我退,那么奶水就不出去而反逆到肺,停留有肺里了。这个时候人就会咳出白色的,泡泡很多的痰液,这其实就是奶水。如果在加上每天晚上凌晨3到5点都不能睡,两年后去西医检查就是肺癌。奶水逆流就是肺癌的源头。如果我们压第三椎有压痛就要赶紧去检查。抽烟实际不会得肺癌,但是会影响到肝,因为肝克木。
二、厥阴俞、心俞穴
厥阴俞在第四椎下旁开一寸半位置,是心包的背俞穴,治疗心脏病。因为心脏本身不受病,有病都是在心包上。现在很多西药的后遗症就是心脏病,包括治痛药、减肥药、维生素E、女性雌激素,都会伤到心脏。
心俞穴在第五椎下旁来一寸半位置,可以帮我们诊断心脏病,如果有压痛,那就肯定会有痛感。如果有病人说晚上失眠,没有具体的那个时间段,你就压第五椎。有痛就是心脏问题引起的失眠。压痛感是闷痛,是心虚,虚症。压痛感是刺痛、剧烈的痛就是有於血堵了。就用俞募治疗法下针或者灸。同时运用正治法原则来选择相应的其他俞穴配和下针一起治疗。对于扎针的效果有两种,其中一种是一椎一椎的按,看那椎最痛,就在旁开一寸半下针。这是最有效的方法。
心俞还可以治疗小儿心气不足、数岁不语的问题。其实出现这样问题都是小儿心气不足的问题,针或灸都可以,取心俞来治疗。因为心藏神,所以失眠,健忘都可以取心俞治疗。
三、红斑性狼疮
红斑狼疮在第五椎也是有压痛的,当病人说大便、月经不好时,往往还伴随着关节肌肉痛。心火克肺金、肺金克肝木,心是土的妈妈,所以大便、月经,肌肉都出现了问题。心其华在面,所以心有问题,在脸颊就出现很红润。所以红斑狼疮出现的地方就是心脏管理的地方。女人的红斑狼疮的多,男人得的少,因为女人奶水在上。男人得都是用了过量的抗生素引起的。
四、督俞穴(血癌)
督俞在第六椎下旁开一寸半位置,是专门管督脉的穴位,临床上看血癌,在第六椎可以找到压痛点。凡是第六椎有问题都是督脉受到了伤害。督俞下针就可以治疗。督脉人诸阳之会,当它阴阳协调时,是没有压痛点的,当出现压痛点的时候,就是相应的脏腑出现了问题。中医就是根据这些讯息反映出的问题来治疗病症的。
吴超菁
贫民
贫民
  • UID20181958
  • 粉丝4
  • 关注15
  • 发帖数31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48楼#
发布于:2015-12-04 00:0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7班吴超菁申请签到,2015年12月3日《针灸大成》第35课心得 :
肺俞穴(俞募治疗法): 风门下一个穴道,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处,旁开1.5寸。俞的意思是输,在这运输气血。俞,念输、念俞也可以。 肺主皮毛,变动在咳。所有的俞穴,我们在治疗时,是不分虚实寒热的。  
“俞幕治疗法:肺的募穴是从中府下针到云门。如果再下针在背面的肺俞,约二十分钟。俞募治疗法,大部分都用在内科的,可能你面对的是咳,或是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气喘、肺癌等等。我们都可以用俞募治疗。俞募治疗大部分是用在治内脏病。如果是肺经痛,比如痛一个星期,就用子穴,好几个月了就用母穴,子母穴大部分是用在经络痛或四肢痛。除了这个俞募治疗法外,若用后,病人还会痛,还有郄穴及会穴合用的会郄治疗法。你们就知道如何灵活运用了。
  忧思伤肺,针灸治疗抑郁症一般针刺肺俞穴和中府穴。当肺有问题时,肺俞可治的包括:“肺瘘、皮肤痒欲自杀”,想去自杀,就是忧郁症。因忧会伤肺。针灸用的时候,在肺的俞穴及募穴下针就可以了。这是针灸治忧郁症的方法。
  正治法-一般经常采用的方法,根据五行木火土金水治疗。木有问题,先去强土,再去强肾。就可以把病堵住了。同样的,当肺有问题时,第一个会影响到木,所以要先去强木。所以在治疗肺的时候,要先去治疗肝再去治疗脾脏,让金必须要去生水,让金没办法克木,这种我们称之为正治。当金去生水,相生的现象出现了,这就是正常。
肾主二便,大小便是肾脏在管。当肺的功能不正常,你去治肝、治脾,若肺的功能一一恢复,就可以看到肾脏管的大小便会变正常,这马上就可以知道是否恢复了。小儿龟背,龟背就是肺里面有很多痰在里面,当然可以用肺俞下针或灸,然后正面取它的募穴,就是俞募治疗法。如果妈妈怀孕生小孩的时候,有这个问题,而造成小孩子龟背,龟背就是整个背弯起来。这时母子都是治同样的穴道。
太阳少阳并病,项强痛如结胸,当刺太阳、肺俞、肝俞。因为张仲景针灸不强,太阳少阳并病,我们不会下在肝俞上面。针灸强的话,头项强痛针大杼啊,后面还有很多穴道可用。前面讲的后溪都可以下针。
在喂母乳的时侯。因心脏在管奶水,如果你心情很好,这奶水就会不断的从乳头出来。喂个一年多,当决定断奶的时候,若心脏功能很好,大约二个星期,奶水就会下行,月经就来了。
 肺癌的产生与情志的关系:喂乳期间,情志不好容易患抑郁症,心脏管奶水,心情好奶水会从乳头出,断奶的时候,心脏功能好,大约两周奶水就会下行成为月经。肺正常时,肺气是很当旺的,我们叫卫气。忧思伤肺,阳退阴随,所以奶水会反流到肺,肺癌的源头。阴就是你看到的东西,营养都是阴,所以奶水进来的时候,就跑到肺里面去。肺本来它只吸收脾脏的营养,只吸收大肠的水上来,脾脏是交给白色的营养给它。本来奶水是从肺脏渗透到乳房再排出来的,结果现在因肺忧,忧伤肺造成奶水回逆,而停在这边。所以病人在咳痰时,咳出来痰就是白色的,泡泡很多,这根本就是奶水。在刚开始的时候,连续两年都是这样子,每天晚上三点到五点会醒过来。二年以后,再去让西医检查就是肺癌了。所以,中医在二、三年以前,就已知道肺癌的初期,若等到西医查到是肺癌的时候,就太慢了。
 按压肺俞穴,出现压痛,很痛,我们就知道有这个风险。我们现在就要赶快开始做,下肺俞、中府,再叫病人不要生气,让她平衡一下,让她开心一下,心情一开心,喜能胜忧就好了。所以你如果知道病因,绝对可以治好的,我们可以不用死于癌。治疗后按压不痛,证明疾病治愈。
 吸烟不会得肺癌,但会影响到肝,因为金克木。抽烟伤肺,但会影响到木,不会影响造成肺癌。 我们要知道刚开始造成病的原因。一开始就要快下手,包括生理上、心理上。
8、厥阴俞与心俞穴:
 厥阴俞:第四椎棘突下凹陷处,又称为心包,心包经就落在心包上面。针、灸都可以。  治疗心脏病。 心脏本身正常应该不受病,有病都在心包上面。现在很多心脏病都是西药造成的后遗症。现在西药的后遗症慢慢出来了,去年九月份到十月份,美国FDA要求下架的西药,包括关节的止痛药、减肥药,因为都会伤到心脏。以前说维他命E可以预防心脏病,现在报告出来指出维他命E不但无法预防心脏病,还会造成心脏的损伤。然后报告指出,女人的女性荷两蒙会引发乳癌,造成心脏瓣膜闭锁不全,让心脏受损。这些关节止痛药,维他命、荷两蒙都会伤到心脏。
心俞穴:第五胸椎棘突下凹陷处。 真正有心脏病的人此穴出现压痛。可以帮助我们诊断。  肺有问题时,压第三椎就可以感觉出来。失眠的病人不知道原因,一般按压此穴有痛证明是心脏引起的失眠。   心脏病的辩证论治:诊断:按压心俞处,闷痛-虚证,是心虚;刺痛,剧烈的痛时,是实证。那就是堵到了。心脏有问题,可能是有瘀血在那边。灸也可以,下针也可以。俞募治疗:心俞下针,再下心的募穴巨阙
 治疗心脏以后,我们看这五行,心脏一有问题,第一个会影响到肺。如果心脏火能去生土,能相生的话,就代表没有病嘛。但如果克到金,在下第五椎心俞时,也要同时扎第三椎的肺俞,为什么要扎肺俞,因为要强金嘛。可以让病不再移转。
在治疗心脏病时,一下就是六针,心俞肺俞肝俞,治金完再去治木,心脏火就会生土,火会被生,所以我会同时下针肺俞跟肝俞,多扎两针无所谓,对病人来说也是好嘛,这我们取穴的法则。
扎的效果如何呢?有两种,一种是一椎一椎去找然后下针,病人躺下去你按看看那一椎最痛。若这里最痛,你就扎外开一寸半。这绝对不会错,因为病人手会往后或可能会动来动去。穴道就会有点误差,其实病椎还在那。但病人在动时皮肤会转变,所以你就压最痛的地方,左右各开一寸半。这个左右各开一寸半,下针的时候你不要那么傻,一寸半下进去变到下成两寸的距离,这地方没有穴道的,所以我们斜剌的时候,一定从一寸往一寸半的地方斜刺,下到两个肋骨中间,而不是扎到里面去。所以从这边下针,下到心俞去,从这下针,下到肺俞去。当我们扎心俞再扎肺俞的时候,就是告诉病只能到此为止,心脏不准再坏下去。所以你一直在强它的肺的话,基本上心脏病就停止了,病也就不会再坏下去了。
用灸用针,通通可以。至于古书上面说,扎针扎到心脏,这很难啦,除非扎很深或故意才会扎到。
小儿心气不足、数岁不语。心气不足到好几岁,有时七、八岁都不讲话。所以,当你觉得奇怪,别的小孩都讲话,我的小孩不讲话,就是心气不足,用针、灸都可以。针心俞、灸心俞都可以。
健忘?是因为心藏神,神不守。记忆不好,我们在心脏上治疗会有帮助的。
  9、红斑性狼疮
红斑狼疮与心脏的关系:临床上一般患红斑狼疮的患者,第五椎都有压痛。一般大便、月经都不好,伴随关节肌肉酸痛。(心脏是脾脏的母亲,心脏不好影响到脾脏)。心火是土的妈妈,心脏有问题时,当然会影响到土,因此伴随而来的是关节肌肉痛。
心其华在面,心脏有问题会,所以会出现红色的蝴蝶斑(本来营养要流到心脏,心脏不好流注到脸上),皮很硬。女人多患红斑狼疮,男人的奶水在下面,女人的在上面,更接近心脏。红斑狼疮一般和心脏有关。治疗:心俞、肺俞、肝俞。
10、督俞穴(血癌):  第六胸椎棘突下凹陷处。督俞顾名思义,专管督脉,督脉是诸阳之会。  一般血癌会在此穴找到压痛点。 男女都是痛在第六椎,也就是说是督脉受到伤害,跟西医说的很接近,西医说白血球太高,高到十几万,这就是血癌。实际上,白血球增加那么高,是因为督脉得到不正常的营养所致。如果营养逆流从第六椎进入督脉,本来不应该发生这种情形,就叫做血癌。你在治疗之前,第六椎有压痛点,但治疗完以后,怎么知道好了没?再去压第六椎就知道了。
 督俞可以针或灸。阳和阴是协调的,当它是协调的时候,整个督脉找不到压痛点,不协调就会找到压痛点,所以人身上有痛的反应,就是身体里面告诉你某些健康讯息。
中医就是因为我们知道这个讯息,从这讯息就可以解读,当我们可以解读,就表示我们切入的角度就是对的,而且还可以预防它发生。你如果说,我去换骨髓,就算你找到相同的骨髓换下去,你确定会好吗?你不知道有多少失败的例子!还是原装的最好,不要换。
杨秋丽
新手
新手
  • UID20176871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61
149楼#
发布于:2015-12-04 08:11
医经典魔鬼特训班7班杨秋丽申请签到
2015中年12月3日《针灸大成》第35课心得

肺俞穴(俞募治疗法)
①第三椎下,外开一寸半,这个穴道叫做肺俞。俞,原来它的意思是输,在这运输气血。俞,念输、念俞也可以,所有的俞穴,我们在治疗时,是不分虚实寒热的。
②俞募治疗法,大部分都用在内科的,可能你面对的是咳,或是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气喘、肺癌等等。我们都可以用俞募治疗。俞募治疗大部分是用在治内脏病。如果是肺经痛,比如痛一个星期,就用子穴,好几个月了就用母穴,子母穴大部分是用在经络痛或四肢痛。内科病用俞募治疗法。除了这个俞募治疗法外,若用后,病人还会痛,还有郄穴及会穴合用的会郄治疗法。
③治病,按照五行木火土金水治疗,有很多治疗法。例如叫正治法,就是通用的治疗方法。当发现木有问题的时侯,就先去强土,再去强肾。就可以把病堵住了。同样的,当肺有问题时,第一个会影响到木,所以要先去强木。所以在治疗肺的时候,要先去治疗肝再去治疗脾脏,让金必须要去生水,让金没办法克木,这种我们称之为正治。
④肾主二便,大小便是肾脏在管。当我们肺的功能不正常,你去治肝、治脾,若肺的功能一一恢复,就可以看到肾脏管的大小便会变正常。小儿龟背,龟背就是肺里面有很多痰在里面,当然可以用肺俞下针或灸,然后正面取它的募穴,就是俞募治疗法。
⑤当在喂母乳的时侯。因心脏在管奶水,如果你心情很好,这奶水就会不断的从乳头
出来。喂个一年多,当决定断奶的时候,若心脏功能很好,大约二个星期,奶水就会下行,月经就来了。
⑥抽烟会得肺癌,实际上不会,但会影响到肝,因为金克木。抽烟伤金当然克木,
但绝对不会影响造成肺癌。
8、厥阴俞与心俞穴
①第四椎下是厥阴俞。厥阴俞又称为心包,心包经就落在心包上面。这个穴道我们
平常也是一样下针、用灸通通可以。可治疗心脏病。
②第五椎下这个穴道是心俞。所以在诊断上面要知道第几椎,可以帮助我们诊断。当用手指头压的时候,如果有心脏病,压第五椎就会痛,同样有病人说他失眠,不知道什么原因引起失眠可以压第五椎,会痛就是心脏造成的失眠。肺有问题时,压第三椎就可以感觉出来。
③当你压痛点压下去有闷痛,这是心虚,就是虚症。当你压下去是刺痛,剧烈的痛时,那就是堵到了。心脏有问题,可能是有瘀血在那边。灸也可以,下针也可以。俞募治疗会扎心的募穴巨阙,背后就下心俞,这就是俞募治疗。先扎正面或先扎背面这都没有关系,没有那么钢铁的纪律,先正面先背面都无所谓。
小儿心气不足、数岁不语就是心气不足,用针、灸都可以。针心俞、灸心俞都可以。记忆不好,我们在心脏上治疗会有帮助的。
9、红斑性狼疮
在临症时,每次都是第五椎有压痛点。心其华在面,心脏有问题的时候,两个脸颊很红润,当有红斑性狼疮的时候,为什么称之为狼疮呢,狼的脸有这种蝴蝶斑,是红色的蝴蝶斑,脸上的红皮退掉后,皮很硬是红色的。我们在治疗心脏的时候,针灸下心俞、肺俞、肝俞。女人会得到红斑性狼疮,男人也会,但很少。因为男人的奶水在下面,白色的,女人在上面,所以最接近心脏。
10、督俞穴(血癌)
①第六椎下,我们称之为督俞。督俞,顾名思义,专管督脉,督脉是诸阳之会。我
在临床上,看血癌的时候,在第六椎可以找到压痛点。每一个进来,男女都是痛在第六椎,也就是说是督脉受到伤害,跟西医说的很接近,西医说白血球太高,高到十几万,这就是血癌。实际上,白血球增加那么高,是因为督脉得到不正常的营养所致。
②督俞可以下针,也可以灸。你看督脉多重要,它是诸阳之会。所以,阳和阴是协调的,
当它是协调的时候,整个督脉找不到压痛点,不协调就会找到压痛点,所以人身上有痛的反应,就是身体里面告诉你某些健康讯息。从这讯息去解读如何切入治疗疾病。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