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楼#
发布于:2015-11-10 23:4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严婷申请签到,2015.11.10《针灸大成》第3.4课学习心得。
一,针灸的急救方式: 昏迷,心脏病,中风,溺水 1.针人中,鼻子下方,嘴唇上方的水沟处,分三段,取三分之一处下针,针斜刺往上。无针则掐人中。 2.'十宣'放血,即十只指尖放血。 3.足十宣放血,即十个脚趾头。 4.涌泉血放血,即是脚底人字纹的纹头穴道。 5.百会放血,即额头往上到顶,两耳尖直上,两线相交的点往后半寸,放血病人需平躺,病人凉到嘴巴会讲话,凉到手脚,会活动。 二.火罐的使用时机: 竹子火罐,火罐放蚂蝗吸脓,麻醉。真空拨火罐,用火罐枪把空气吸出来,拿起尾巴,放气。火罐的使用范围:如吸脓,有瘀血,膝盖扭伤,痛点放血,观血色,由黑变淡,起罐。竹子,海胆刺到,也可以抽出来。 三.针灸穴位的丈量方法:1同身寸,个人中指头湾起来两个横纹头之间的点为一寸,三根指头为两寸,四根为三寸这是同身寸。针刺的深浅论:受季节影响,春夏下针较浅,秋冬下针较深。中医认为,皮毛肺管,肌肉脾脏管,血脉心脏管,骨肾脏管,病在皮毛针就下在皮毛。古医说,'腹深似井,背薄如饼'指的是针刺的深浅。 四.针刺入穴法:1针只能扎一次,现代不用咳。2扎针的位置:手摸质感穴位:肌肉之间,肌骨之间,肌与筋之间,筋与筋之间,筋与骨之间。成人与幼儿的不同入穴方法,成人留针,幼儿单刺,单刺指14岁以下的。留针,留20分钟,留针后会补泻,如中风病人可留2小时。单刺,针进去捻一捻出来,不留针。晕针是疾病好转的表现,但是注意,坐姿不对,也会导致晕针。现代常用针概念:32号针,细,常用,28号针,伤口硬,有瘀血时用,一寸半针常用于肌肉,四肢,身上,32号三寸针用来透穴。这就是针灸,做得好立竿见影。 |
|
136楼#
发布于:2015-11-11 00:1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李彩云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0日
《针灸大成》第三、第四课学习心得 一、灸的大原则:痛灸到不痛止,不痛灸到痛止。 二、最高明的医生,就是把病治好了,又不伤病人的元气 三、针灸的急救法 1.针人中 2.十宣放血 3.足十宣放血 4.针涌泉 5.百会放血 四、火罐的作用及禁忌 排脓化瘀 头面,乳中,汗多地方不拔罐 五、针灸穴位的丈量法 1.同身寸 屈中指内横纹间为一寸,三个指头两寸,四个指头三寸,四肢和经络之间用同身寸。 2.腹部和胸部独立的丈量法(稍后) 六.针刺的深浅讨论 1.季节原则 春夏浅秋冬深 2.病情原则 肺主皮毛,脾主肌肉,心主血脉,肾主骨。一般下针的时候,如果病在皮毛,我们针就下在皮毛,如果病在肌肉,我们就下在肌肉,病如果是在血脉上面,我们就扎在脉的旁边,如果病是在肾脏,我们会从皮肤上面下针下在骨头的旁边去。 3.腹深似井,背薄似饼 4.胖深瘦浅 5.浅穴浅针 七、如何寻穴 1.肌肉与肌肉间 2.肌肉与骨间 3.肌肉与筋间 4.筋和筋间 5.筋和骨间 八、如何入穴下针及问题处理 下针时,叫病人采用卧姿 1.成人留针 2.幼儿单刺 幼儿的定义以十四岁做为标准 “药不瞑眩疾弗缪”,有人会有晕针现象出现。 姿势不良也会产生的晕针。如何处理?先叫病人不要怕,叫病人躺平。将胸腔的扣子打开。空气流通就会醒过来。一定要注意度的掌握。 下针留一点针身在外面,不整只插下去。若一段断在里面,两指同时一下压旁边的肉,针就出来了。断了的针不会跟着跑的。 九、如何起针 起针的时候很重要,拔针的时候,这个指头放在那,慢慢的拔出来,出毛孔的时候,稍停一下,停三十秒,再慢慢出来,这样一滴血都没有。不能用挑勾出力的方式,不要一直用力拔出来。 十、现代常用的针号 如3215,32是针号,代表针的粗细,数目越大越细,32号已经很细了。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很粗就像螺丝刀一样。15是代表针的长短,15是一寸半。有2815,就粗一点了。平常多用32。有时候开刀后伤口变得很硬,脚肿处,有瘀血块,就会用到28号针。 一寸半的针用得最多,通常用在肌肉、四肢、身上都可以扎。手指头旁,通常用一寸针来扎。3230:32号三寸针用来透穴。透的时候不伤筋,不伤骨,不伤血脉,连一滴血都看不到,脚伤、腕骨痛,针下痛止。 十一、十二经纳天干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 丁心戊胃己脾乡 庚属大肠辛属肺 壬属膀胱癸肾脏 三焦亦向壬中寄 心包同归入癸水 甲乙是木,丙丁是火,戊己是土,庚辛属金。 木代表肝,心脏是火,脾脏是土,肺脏是金,水是肾脏。木分阴阳,水又也分阴阳,五行都有阴阳的现象。五脏,属阴。腑是消化系统,属阳,这里面阴木就是肝,阳木就是胆,阴火就是心,阳火就是小肠,火有两个东西,心脏是一个,小肠是一个。脾土就是阴,脾是内脏,和阳土相对,就是胃。肺是阴脏,所以肺脏是阴,阳是大肠。肾脏是阴水,膀胱是阳水。心与小肠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 十二、十二经纳地支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 脾巳心午小未中 申胱酉肾心包戌 亥焦子胆丑肝通 |
|
137楼#
发布于:2015-11-11 00:1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周华阳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0号《针灸大成》第三四集学习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周华阳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0号《针灸大成》第三四集学习心得 1.鸡眼:直接香点,不用姜,烧3~5个。 2.针灸原则:痛灸到不痛,不痛灸到痛。脂肪瘤:不痛来灸,灸到患处,根处时不痛了。肿瘤脓疱很痛的时候,灸到好的皮肤时候就不同了。好的中医病治好了不伤元气。 3.针灸的急救: a.人中(唇至鼻下1/3处进,脑部的方向下针,没有针用掐) b.十宣放血(一只手抓握住,来五针,一齐挤,一齐放) c.足十宣放血 d.涌泉(两个脚,手握后人字形的头即穴道,下一寸半的针) e.百会放血(耳尖从头顶看相连,鼻尖划一个垂直线,交点更往脑后半寸处)头放低,三菱针一刺,病人觉得清凉,凉到眼睛睁开,凉到嘴巴说话。 4.火罐:杯口圆滑。化脓古用蚂蟥。昆虫喜食腐的天性而至。根据不同部位需要选用大小不同的火罐。用于吸脓,放淤血(黑色血变鲜红结束),虫子海胆刺到。 5.火罐不宜:乳中(易流黄水,腐烂),多汗,头部,多用于四肢,外科急性扭伤-直接拔痛的地方。 6.痔疮:西医放血针直接放血,再脓火罐拔出来。 7.丈量穴道的方法: a 同身寸:中指弯曲,成双直角,横纹尖间距为一寸。三个指头并拢,食指开始,中间那个指节的三个指头宽度为2寸。四指并拢指缝开始的那个地方宽度是3寸。大部分用在四肢上。腹部胸部有独特的丈量方式。 8春夏针浅,秋冬针深,和钓鱼的道理类似。 9.皮毛-肺,肌肉-脾,血肉-心脏,骨-肾脏。 10.扎针注意事项: a. 背薄似饼,腹深似井。针的深浅和部位,穴道的深浅,以及个人的胖瘦相关。 b. 一般针刺入穴的方法:穴道不在肌肉上面,在肌肉间,或肌肉和骨之间,或肌肉和筋之间,或筋与筋之间,或筋与骨之间。 c. 成人与婴幼儿的不同入穴方式:成人留针20~30分钟(出针时候,以中指固定,两指抽出到皮肤表面,停留几秒后快速出针)。幼儿单刺(14岁为界针进去捻捻出来,拉肚子退烧都很快) d. 病人采取卧姿。 e. 后汉书:药不暝眩疾弗缪。站立和坐着尽量不扎针。 f. 晕针,可以扎人中,也可以掐人中。躺着,胸腔扣子解开。 g. 针柄和针身交界处易断,所以扎针不要扎到底。 11.针的型号:3215:数字越大越细。32是针号,细针,15指一寸半。一般是32号针就够了。有些肿了淤血块了,或者开刀后的结缔组织,怕针弯掉,就用28号粗一点的针。肌肉,四肢,身上都可以扎,手指,脚边大部分用1寸针。3寸针用透穴。 12 针灸做的好,立竿见影,做的不好没感觉。手腕关节痛,脚扭伤,剧烈头痛都可以做。 13.现代常用的针号概念:九针图:不同形状不同使用。毫针用最多,长针,火针用来烧,治疗肿瘤,放血针。 14.十二经纳天干歌与十二经纳地支歌: 十二经纳天干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已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于癸水。 十二经纳地支歌: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天干十个地支十二个,干支一起有六十个,成一甲子循环。甲乙是木,丙丁是火,脾胃是土,庚大肠辛属金。金木水火土再分阴阳,有十个。木是肝,心是火,脾是土,肺是金,水是肾。五个脏就是收藏,就是阴。腑是消化系统,就是阳。阴木就肝,阳木就是胆,阴火就是心,阳火就是小肠。阴土就是脾,阳土就是胃,阴金就是肺,阳金就是大肠。阴水就是肾,阳水就是膀胱。心脏和小肠互为表里。心脏里的热气经由肺降到小肠,正常人的心脏和小肠是一样的速度,温度及压力。小肠的热量可以消化食物。 |
|
138楼#
发布于:2015-11-11 00:1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任立业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1号《针灸大成》第3、4课学习心得
中医的基础知识 一、 什么是中医 1、 中医就是按照时间、速度、温度还有压力,你的身体就是小宇宙,是一门既有形体又有神的学科,站在外面可以看到里面这就是中医。 2、 中医的基本理论是阴阳五行学说,中医的五行为木火土金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每一行的中间在分为阴阳如阴木肝阳木胆正好配上十个天干,在五脏为木代表肝、心脏代表火、脾脏代表土、肺脏代表金、水是肾脏。 3、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学说,五脏为收藏之意属阴,腑多为空腔器官主消化以通顺为宜属阳,五脏、心包络及六腑各有一募穴,如肺为中府,心为巨阙,肝为期门,脾为章门,肾为京门,心包为膻中,胃为中脘,胆为日月,大肠为天枢,膀胱为中极,小肠为关元,三焦为石门穴等,刺激其穴位调理本脏腑病。 4、 中医不是看多少书,而是能悟透多少东西,最主要是教会你知道什么是健康人,也只有知道什么是健康人你才能知道疾病怎么发生的应该如何治疗。 二、 拔罐的应用时机和注意事项 1、 在吸脓时、表皮、瘀血时、急性扭伤、表皮受寒湿、刺血时,我们需要使用拔罐疗法,一般使用抽气拔罐法 2、 注意事项:乳中、多汗的地方、皮肤破损和溃疡部位等不能使用拔罐疗法。 三、 针灸知识 1、 针灸在急救是的应用 ① 常见的因中风、溺水、急性心脏病等引起的昏迷就可以用针灸急救。 ② 具体操作步骤:先刺人中、再刺手足十宣穴、再刺涌泉穴、最后百会放血。 ③ 注意事项:当刺人中醒后其余穴位不在使用以此类推,十宣穴放血时不能一个一个手指头放血应一把抓住快速针刺五个手指头,针刺涌泉穴用一寸五的毫针即可。 2、 针灸穴位丈量方法 ① 同身寸丈量法、骨度丈量法、体表记法等 ② 其中同身寸丈量法应该是自己手掌量自己身上的穴位,中指弯曲中节点跟点之间为一寸,三指并拢为两寸,四个手指头为三寸。 ③ 穴位一般在血管旁边、筋与筋之间、筋与肌之间、筋与骨之间。 3、 针刺深浅讨论(季节、病位、人体不同部位有关) ① 在季节春夏一般针刺较浅而秋冬针刺较深。 ② 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如:在皮毛针皮毛、在肌肉针肌肉、在血脉针血脉等 ③ 人体不同部位针刺异不同古语有云“腹深似井背薄似饼”腹部针刺稍深背部一定要浅。 ④ 成人要留针幼儿不留针。(幼儿以十四为标准以下不留针以上留针) 4、 常用针号 现代针多为一次性不锈钢针具一般不会折针,常用型号为3215、2815,32代表粗细数目越大代表越细,15为长度为一寸五数目越大越长。 附:十二经纳天干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癸水。 十二经纳地支歌: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子三胆丑肝通 |
|
139楼#
发布于:2015-11-11 00:33
第3、4课心得。针灸的急救法;
首选灸人中,鼻子下方嘴唇下方水沟上三分之一处,针斜刺向上。若紧急无针,指甲掐人中也可。 仍未醒,十宣放血。所谓十宣者十手指尖。 仍未醒,十脚趾放血。 仍未醒,灸涌泉穴,涌泉者,手握脚掌,掌中现“人”字纹,纹头即是。 仍未醒,百会放血,百会穴只放血,不下针。百会者,两耳尖交汇于枕骨处再向下半寸,凹洞即是。百会放血时,病人仰躺床上,头靠床沿,自然下垂,放血后病人自偷向脚感觉清凉,四肢即可自由活动。 火罐法: 火罐可吸脓吸淤血,抽细刺(如竹刺、海星刺), 针灸穴位丈量法: 以同身寸,以简单方便易行最为常用。因为每个人体格迥异,穴位之处也未必十分相同,所以每个人的寸都不一样,中指弯曲两个横纹头点即为一寸,此人的同身寸。除大小拇指外的三指并拢,宽为两寸,除大拇指外四指并拢,宽即三寸。 春夏下针浅,秋冬下针深。腹深似井,背薄如饼,背可深针。背不可深针,,否则则可能扎伤内脏。 针刺入穴处; 肌肉间、肌骨间、肌筋间、筋筋间、筋骨间。穴不在骨、不在筋。 成人留针,幼儿单刺(下针,捻一捻就出来,不留针),十四岁为界。 常用针号数字越大越细,,例如32号针比28号针要细。 针灸做得好会立竿见影,做的不好也不坏事。 十二经纳天干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 心包同归入癸水 。 十二经纳地支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己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戊,亥焦子胆丑肝通。 天干有十个,地支有十二个,干支合在一起,有六十个,成一甲子循环。 五行的属性。甲乙是木,丙丁是火,脾胃是土,庚辛属金。就是取它的五行。中医的五行理论木火土金水,仍要用阴阳五行,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在每一个行的中间,我们再分阴阳。阳木,还有阴木,阳火,阴火,阳土阴土,木火土金水刚分阴阳。所以有十个天干数,代表十个天干。木代表肝,心脏是火,脾脏是土,肺脏是金,水是肾脏,同样的,水又分阴阳,五行都有阴阳的现象。 脏,就好像收藏的藏。五个脏,就是收藏,就是阴。 |
|
140楼#
发布于:2015-11-11 00:49
@教官-南京-李宁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 王芬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0日《针灸大成》第3、4课心得:
一、 针灸的急救法 当有人发病、昏迷过去时,可能是心脏病、中风、溺水。不管什么原因采用以下方法: 1、 针“人中”,在鼻唇水沟处分段,上三分之一处下针斜刺往上,若没针,掐人中,朝上推掐。 2、 “十宣”放血,十个手指头指尖放血,可以一次将五个手指一起针刺,一起挤放血。 3、 足“十宣”放血,脚的十个脚趾头放血,方法同上。 4、 针涌泉穴,将脚掌握起,看到人字纹,在纹头就是穴道,用1.5寸针.这是急救大穴。 5、 百会放血,不下针。当病人脸呈红色时,就是刚中风,百会放血,额头到顶,再由两耳尖直上,两线交汇往后半寸摸一凹洞,就是百会穴.放血时,让病人头靠床沿下垂,地下放一个桶,百会放血后,病人感到一阵清凉,凉到嘴巴可以说话,凉到手脚,四肢就可以动。 二、 火罐的使用时机 针灸的器具还有火罐,过去是用大小不同的竹子做成杯子一样,先用火烧一下,罩在要拔的部位,过去的郎中带的各式各样的火罐,里面有蚂蝗,用来吸血吸脓,还有麻醉作用。 三、 火罐的使用 可以吸脓,也可以吸淤血,如膝盖扭伤 ,可在痛点放血,并观察血的颜色,变淡后起罐。四、 火罐的禁忌 有些地方不能拔火罐,如乳中、多汗(腋下)之处及头部。 在外科急性扭伤,在受伤的部位马上火罐.痔疮也可以放血用罐吸,被竹子或海胆刺到都可拔罐。 第二章 针灸穴位的丈量方法 穴道丈量的方法 同身寸法 所谓同身寸,因每个人高矮不同,每个人的寸都不一样,故应用病人自己的手来丈量尺寸。 ①一寸是中指头弯起来,连两个横纹头,点到点的之间定义为一寸。 ②三跟手指的宽度是2寸。 ③四跟手指的宽度是3寸。 同身寸大部分用在四肢和经络之间。腹部和胸部,另外有独立的丈量方式,如任督二脉,基本是以同身寸为主。 一.针刺的深浅讨论 1、春夏下针比较浅,秋冬下针比较深。 肺:皮毛,病在皮毛,针下在皮毛 脾:肌内,病在肌肉,针下在肌肉; 心:血脉,病在血脉,针下在血脉 肾:骨,病在肾,针下到骨头旁边. 2“腹深似井,背薄似饼”。看病情在那里,决定我们下针的深浅。背上扎针,不可以深针,否则会扎到内脏。胖瘦下针的深浅也不一样,还要看穴道的深浅。 二.成人与幼儿不同的入穴的方式 成人与幼儿的刺法不同:成人要留针二十分钟至二小时不等,(起针方法有讲究),幼儿(14岁以下称之为幼儿)不留针,称之为单刺法(进针后只需稍做捻转即可出针)。 穴位:要知道穴道,针如何进入,就要用手去摸质感,1、肌肉与肌肉之;2、肌肉和骨之间;3、肌肉和筋之间;4、筋与筋之间;5、筋与骨之间;6.血管旁边。入穴方式:(1)成人:留针20分钟以上(2)幼儿(14岁以下)单刺,针进入后捻几下拔出。 晕针:1.发生机制:药不瞑眩疾弗缪。 2.处理:平躺,宽衣,施针急救。 十二经纳天干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 丁心戊胃己脾乡, 庚属大肠辛属肺, 壬属膀胱癸肾脏, 三焦亦向壬中寄, 心包同归入癸水。 十二经纳地支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 脾巳心午小未中, 申胱酉肾心包戌, 亥焦子胆丑肝通。 天干有十个,地支有十二个,干支合在一起,有六十个,成一甲子循环。 五行的属性。甲乙是木,丙丁是火,脾胃是土,庚辛属金。就是取它的五行。中医的五行理论木火土金水,仍要用阴阳五行,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每一个行的中间,我们再分阴阳。阳木,还有阴木,阳火,阴火,阳土阴土,木火土金水刚好都有分阴阳。所以有十个天干数,代表十个天干。木代表肝,心脏是火,脾脏是土,肺脏是金,水是肾脏,同样的,水又分阴阳,五行都有阴阳的现象。 脏,就好像收藏的藏。五个脏,就是收藏,就是阴。 腑是消化系统,就是所谓的阳, 这里面阴木就是肝,阳木就是胆,阴火就是心,阳火就是小肠,火有两个东西,心脏是一个,小肠是一个。脾土就是阴,脾是内脏,和阳土相对,就是胃。肺是阴脏,所以肺脏是阴,阳是大肠,水就有阳水跟阴水。如果我们讲脏的话,就是阴,腑的话就是阳,所以肾脏的话,就是阴,阳水就是膀胱。 |
|
141楼#
发布于:2015-11-11 00:5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冯羡群2015年11月10日《针灸大成》第3、4课心得:
一、灸的大原则:痛灸到不痛,不痛灸到痛。如脂肪瘤由生姜灸,放瘤上面,热力达到患处就会痛。 二、针灸的急救方式: 心脏病、中风、溺水等,可以用针灸。1、针人中2、十宣放血3、足十宣4、湧泉穴5、百会放血。 三、拔火罐和蚂蝗都有吸取人体内毒之功效。 四、穴位的丈量方法 1、同身寸。 2、每个人的寸不同。下针有深浅,春夏针下得较浅,秋冬则较深。 背薄似饼,腰深似井。穴位一般在以下几个位置:肌肉之间、肌肉与骨头之间、肌肉和筋之间、筋与筋之间、筋与骨之间。 五、成人与幼儿的不同入穴方式 1、成人留针。下穴位后,约留10分钟。不同的病留不同的时间。 2、幼儿(14岁以下)单刺,针进去点点就出来。 扎针时病人宜仰卧,遇晕针按人中可以醒过来。 六、九针图 七、十二经纳天干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i,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 包络同归入癸方 。 甲为胆,乙为肝,丙为小肠,丁为心,戊为胃,己为脾,庚为大肠,辛为肺,壬为膀胱与三焦,癸为肾与心包 十二经纳地支歌: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八、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再分阴阳:阳木-胆、阴木-肝;阳火-小肠、阴火-心;阳土-胃、阴土-脾; 阳金-大肠、阴金-肺;阳水-膀胱和三焦、阴水-肾和心包。 脏:收藏,为阴为里。 腑:消化,为阳为表。 心藏为火,体温来自心脏,再下传至小肠。 中医是物理医学。 |
|
142楼#
发布于:2015-11-11 01:05
@教官-南京-李宁 冯羡群申请2015年11月10日《针灸大成》第3、4课心得:
一、灸的大原则:痛灸到不痛,不痛灸到痛。如脂肪瘤由生姜灸,放瘤上面,热力达到患处就会痛。 二、针灸的急救方式: 心脏病、中风、溺水等,可以用针灸。1、针人中2、十宣放血3、足十宣4、湧泉穴5、百会放血。 三、拔火罐和蚂蝗都有吸取人体内毒之功效。 四、穴位的丈量方法 1、同身寸。 2、每个人的寸不同。下针有深浅,春夏针下得较浅,秋冬则较深。 背薄似饼,腰深似井。穴位一般在以下几个位置:肌肉之间、肌肉与骨头之间、肌肉和筋之间、筋与筋之间、筋与骨之间。 五、成人与幼儿的不同入穴方式 1、成人留针。下穴位后,约留10分钟。不同的病留不同的时间。 2、幼儿(14岁以下)单刺,针进去点点就出来。 扎针时病人宜仰卧,遇晕针按人中可以醒过来。 六、九针图 七、十二经纳天干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i,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 包络同归入癸方 。 甲为胆,乙为肝,丙为小肠,丁为心,戊为胃,己为脾,庚为大肠,辛为肺,壬为膀胱与三焦,癸为肾与心包 十二经纳地支歌: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八、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再分阴阳:阳木-胆、阴木-肝;阳火-小肠、阴火-心;阳土-胃、阴土-脾; 阳金-大肠、阴金-肺;阳水-膀胱和三焦、阴水-肾和心包。 脏:收藏,为阴为里。 腑:消化,为阳为表。 心藏为火,体温来自心脏,再下传至小肠。 中医是物理医学。 |
|
143楼#
发布于:2015-11-11 01:19
2015年11月10日作业 冯羡群《针灸大成》第3、4课心得:
一、灸的大原则:痛灸到不痛,不痛灸到痛。如脂肪瘤由生姜灸,放瘤上面,热力达到患处就会痛。 二、针灸的急救方式: 心脏病、中风、溺水等,可以用针灸。1、针人中2、十宣放血3、足十宣4、湧泉穴5、百会放血。 三、拔火罐和蚂蝗都有吸取人体内毒之功效。 四、穴位的丈量方法 1、同身寸。 2、每个人的寸不同。下针有深浅,春夏针下得较浅,秋冬则较深。 背薄似饼,腰深似井。穴位一般在以下几个位置:肌肉之间、肌肉与骨头之间、肌肉和筋之间、筋与筋之间、筋与骨之间。 五、成人与幼儿的不同入穴方式 1、成人留针。下穴位后,约留10分钟。不同的病留不同的时间。 2、幼儿(14岁以下)单刺,针进去点点就出来。 扎针时病人宜仰卧,遇晕针按人中可以醒过来。 六、九针图 七、十二经纳天干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i,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 包络同归入癸方 。 甲为胆,乙为肝,丙为小肠,丁为心,戊为胃,己为脾,庚为大肠,辛为肺,壬为膀胱与三焦,癸为肾与心包 十二经纳地支歌: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八、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再分阴阳:阳木-胆、阴木-肝;阳火-小肠、阴火-心;阳土-胃、阴土-脾; 阳金-大肠、阴金-肺;阳水-膀胱和三焦、阴水-肾和心包。 脏:收藏,为阴为里。 腑:消化,为阳为表。 心藏为火,体温来自心脏,再下传至小肠。 中医是物理医学。 |
|
144楼#
发布于:2015-11-11 01:5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李丽申请签到 2015年
11月11日《针灸大成》第3,4课心得 一.针灸的急救法 病人昏迷的急救 1.先针人中,人中分三段,取下三分之一处下针。 针要斜刺往上。没有针,用手掐人中,往脑子方 向推。 2.仍未醒,十宣放血。就是十指头放血,一起捉 住五个指头,快速刺完,一起挤放血。 3.还未醒,十个脚趾头放血。 4.若还未醒,针涌泉穴,握起脚掌,看到人字纹 ,人字纹的纹头就是穴道。 5.还不醒,百会穴放血。一般百会穴不下针的, 如果病人脸色红色,就要在百会穴放血。 百会穴找法:从额头往上到顶,再由两耳尖直上 ,两线相交的一点,往后半寸,摸到的凹洞既是。放血时,病人躺下头靠床沿往下垂。 二.火罐的使用 1.火罐有不同的尺寸 2.火罐可以吸脓,瘀血。在痛点放血,看颜色 ,由黑变淡,就起罐。 3.不能拔火罐的地方,乳中,多汗的地方,头部 。外科急性扭伤的时候用火罐多,在扭到的地方 上火罐。治痔疮,用放血针刺完,再用火罐吸出 来。 第二章 一.针灸穴位丈量方法 1.同身寸 三个指头并起来,是两寸。四个指头是三寸。以 连接手掌的指端为长度标准。 同身寸大部分用在四肢上,还有经络之间的寸。 腹部和胸部,另有独立的丈量方式。 2.针刺的深浅讨论 下针有深有浅。春夏下针浅,秋冬下针深。 一般下针,病在皮毛,针就下在皮毛。病在肌肉 ,就下在肌肉。病在血脉,就扎在脉的旁边。病 在肾脏,就下在骨头旁边。 “腹似深井,背薄似饼”,是指针刺的深浅。 二.一般针刺入穴方法 穴道一般在肌肉与肌肉中间,肌肉和筋旁,肌肉 和骨旁边,在筋与筋之间,在血管旁边,在筋和 骨之间。用手摸,再下针。 三.成人与幼儿的入穴方式 1.成人要留针。留二十分钟,幼儿不留针,叫单刺。 幼儿的定义以十四岁为标准。 2.病人采用卧姿。 3.起针时,指头放在针边,慢慢拔出,出毛孔时,停个三十秒,再慢慢出来,不会出血。 单刺就是针进去捻一捻就出来,不留针。 4.晕针 “药不瞑眩疾弗缪”就是说一种治疗方式,没有产生瞑眩的话,病不会好。 扎针的时候病人姿势不对,也会晕针。 晕针时,先掐人中,病人躺平,解开衣服扣子,使空气流通。 四.常用的针号 常用的是3215,32是号,数字越大越细。15是 一寸半。粗一点是2815,多用32,28。开刀后 伤口很硬,一般用28号针。 一寸半的针通常用在肌肉,四肢,身上。 手上一般用一寸针,3210,3230用来透穴。 五.黄帝时代九针型式 针比较粗,材料金或阴,容易断。 现代针不容易断,不锈钢材料。只有针身和针柄 结合处容易断。下针时,留一段针身在外面,若 一段断在里面,两指同时一压旁边的肉,可出针。 第三章 一.十二经纳天干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 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 同归入癸水。 十二经纳地支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 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1.五行相生相克 木火土金水,五行皆有阴阳 脏:藏,属阴。腑:消化系统,属阳。腑脏互为表里关系。 心脏是火,热往上走。制造了金。肺属金。如果 心脏是引擎,肺就是水箱。肺让热往下走。 小肠因为有热,才会消化食物。食物消化以后, 进入大肠,大肠会把食物的水拿走,大肠环绕小 肠,小肠是火,水在上面走,火在下面烧,大肠 的水因为热而汽化,蒸汽透过肠壁上升。大肠与 肺相表里,水再回到肺,变成正常津液,残渣才 会排出来。 |
|
145楼#
发布于:2015-11-11 02:2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梁海霞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1日第3、4课心得 一、针灸急救常用五大穴位 1、第一个穴位人中,位于鼻子下方,嘴唇上方的水沟处,分三段,取上面三份之一处下针,下针要斜刺往上,如没有针在手的话,掐人中穴。 2、第二个穴位十宣放血,就是十只手指头的指尖放血。 3、第三个穴位足十趾,就是在十个脚趾头尖放血。 4、第四个穴位涌泉穴,位于脚掌一握起来会看到人字纹的紋头。 5、第五个穴位百会放血,放血时,让病人躺下头靠床沿往下垂,在百会放血后,病人会感到一阵清凉,全身舒服,就可以说话,手脚活动。 二、火罐的使用时机 罐,分为火罐、竹罐、抽气罐三种。火罐放血时注意留意看颜色,由黑变淡。火罐适用范围:被竹子刺伤、海胆刺伤、外科急性扭伤、痔疮(用放血针,刺完后就用火罐吸出来)。 禁忌:乳中、多汗处、头部。 四、针灸穴位丈量方法 我们每个人的高矮体格都不样,每个人的寸都不一样。1、中指头弯起来,这两橫紋头点跟这个点之间为一寸;2、三个指头拿起是二寸;3、四个指头是三寸。 五、针刺的深浅 “腹深似井,悲薄似饼”是指针刺的深浅。春夏下针浅,秋冬下针深,肥瘦下针深浅不一,又要看病情病在那里,才决定我们下针的 深浅。中医认为肺主皮毛,病在皮毛,针下皮毛;脾主肌肉,病在肌肉,针下肌肉;心主血脉,病在血脉上面,针下血脉旁边;肾主骨,病在肾,针下刻骨头旁边。 六、一般针刺入穴方法 针刺原则:必须要找到穴道位置,懂得肌肉之间、肌肉与骨之间、肌肉与筋之间、筋与筋之间、筋与骨之间的规律,才能用摸方法,针刺下针进去就对。 七、成人与幼儿的不同入穴方式 十四岁以下为幼儿要单刺,成人要留针。中风留针时间20分钟或更长时间都行。起针的原则:指头放在那,慢慢地拔出毛孔时,稍停三十秒,再慢慢拔出来。下针时,病人采用卧姿。晕针的处理方法,叫病人平躺下,解开胸前的扣子,用手掐病人的人中穴,喝温开水。 七、现代常用的针号 现在常用不锈钢针灸针3215.32,2815一寸半通常扎在肌肉、四肢、身体上。 八、十二经纳天干歌与十经纳地歌 十二经纳天干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戎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任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任中寄,心包同归入炎水。心包是癸,三焦就是壬,甲是胆,乙是肝,丙是小肠。 十二经纳地歌: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己心午小未中,申膀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中医五行: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五行再分阴阳,阴木属木,阳本属胆,阴火属心,阳火属小肠,阴土属脾,阳土属于胃,阴金属肺,阳金属大肠,阴水属肾,阳水属膀胱。五脏→收藏→是阴;六腑→消化→是阳。 |
|
146楼#
发布于:2015-11-11 02:2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文杰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0日《针灸大成》第3,4课心得
一,米粒灸治疗原则 1.不痛灸到痛 患处在里,开始灸外面时不痛,等达到患处时便感到疼痛 2.痛灸到不痛,病位表浅,灸到不痛时说明已经好了 二,针灸的急救 如遇到昏迷等情况 1,针刺人中 部位在鼻唇沟上三分之一下三分之二处,向上斜刺 2,手足十宣放血 看手指十宣后效果如何,必要时足部十宣也放血 3,刺涌泉 脚掌向里握 有人字纹处 4,百会放血 两耳尖垂直向上连线中点 三,火罐的用法:用于吸浓,吸瘀血等。如急性扭伤,可针刺疼痛部位然后放血,血液由深变浅,然后拔罐;痔疮可针刺后拔罐 四,针灸量法及具体办法 1,量法,1寸:患者中指弯起,两横纹头间的距离;3寸:患者四指并拢的指头中间的距离也称一夫法。不过一般用于四肢,不用于胸腹等地方 2针刺深浅及讨论,a春夏宜浅,秋冬宜深。b中医讲筋脉肉皮骨 对应五脏肝心脾肺肾,血管病变应在血管旁边 c背如饼,腹如井意思是背部浅腹部相对较深 3,位置 肌肉之间,骨肌之间,筋肌之间,筋筋之间,筋骨之间 四,成人与幼儿不同的入穴方式 成人:留针20分钟或以上;不足14岁儿童不留针,一般采用卧姿 注意:起针时慢慢拔出,出毛孔时稍停30秒再拔,以免出血;晕针时急救,平卧,解开衣物,保持空气流通 五,针号的选择 一般常用32号或28号,1.5寸长的用的多,针柄下留一部分以防断针。 六,阴阳五行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腑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五脏属阴,腑属阳;五脏藏而不泻,六腑泻而不藏。 十二经纳地支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 脾巳心午小未中 胱申酉肾心包戌 亥焦子胆丑肝通 十二经纳天干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 丁心戊胃己脾乡 庚属大肠辛属肺 壬属膀胱癸肾脏 三焦也向壬中寄 心包同归入癸水 |
|
147楼#
发布于:2015-11-11 06:5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李丽申请签到 2015年
11月10日《针灸大成》第3,4课心得 一.针灸的急救法 病人昏迷的急救 1.先针人中,人中分三段,取下三分之一处下针。 针要斜刺往上。没有针,用手掐人中,往脑子方 向推。 2.仍未醒,十宣放血。就是十指头放血,一起捉 住五个指头,快速刺完,一起挤放血。 3.还未醒,十个脚趾头放血。 4.若还未醒,针涌泉穴,握起脚掌,看到人字纹 ,人字纹的纹头就是穴道。 5.还不醒,百会穴放血。一般百会穴不下针的, 如果病人脸色红色,就要在百会穴放血。 百会穴找法:从额头往上到顶,再由两耳尖直上 ,两线相交的一点,往后半寸,摸到的凹洞既是。放血时,病人躺下头靠床沿往下垂。 二.火罐的使用 1.火罐有不同的尺寸 2.火罐可以吸脓,瘀血。在痛点放血,看颜色 ,由黑变淡,就起罐。 3.不能拔火罐的地方,乳中,多汗的地方,头部 。外科急性扭伤的时候用火罐多,在扭到的地方 上火罐。治痔疮,用放血针刺完,再用火罐吸出 来。 第二章 一.针灸穴位丈量方法 1.同身寸 三个指头并起来,是两寸。四个指头是三寸。以 连接手掌的指端为长度标准。 同身寸大部分用在四肢上,还有经络之间的寸。 腹部和胸部,另有独立的丈量方式。 2.针刺的深浅讨论 下针有深有浅。春夏下针浅,秋冬下针深。 一般下针,病在皮毛,针就下在皮毛。病在肌肉 ,就下在肌肉。病在血脉,就扎在脉的旁边。病 在肾脏,就下在骨头旁边。 “腹似深井,背薄似饼”,是指针刺的深浅。 二.一般针刺入穴方法 穴道一般在肌肉与肌肉中间,肌肉和筋旁,肌肉 和骨旁边,在筋与筋之间,在血管旁边,在筋和 骨之间。用手摸,再下针。 三.成人与幼儿的入穴方式 1.成人要留针。留二十分钟,幼儿不留针,叫单刺。 幼儿的定义以十四岁为标准。 2.病人采用卧姿。 3.起针时,指头放在针边,慢慢拔出,出毛孔时,停个三十秒,再慢慢出来,不会出血。 单刺就是针进去捻一捻就出来,不留针。 4.晕针 “药不瞑眩疾弗缪”就是说一种治疗方式,没有产生瞑眩的话,病不会好。 扎针的时候病人姿势不对,也会晕针。 晕针时,先掐人中,病人躺平,解开衣服扣子,使空气流通。 四.常用的针号 常用的是3215,32是号,数字越大越细。15是 一寸半。粗一点是2815,多用32,28。开刀后 伤口很硬,一般用28号针。 一寸半的针通常用在肌肉,四肢,身上。 手上一般用一寸针,3210,3230用来透穴。 五.黄帝时代九针型式 针比较粗,材料金或阴,容易断。 现代针不容易断,不锈钢材料。只有针身和针柄 结合处容易断。下针时,留一段针身在外面,若 一段断在里面,两指同时一压旁边的肉,可出针。 第三章 一.十二经纳天干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 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 同归入癸水。 十二经纳地支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 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1.五行相生相克 木火土金水,五行皆有阴阳 脏:藏,属阴。腑:消化系统,属阳。腑脏互为表里关系。 心脏是火,热往上走。制造了金。肺属金。如果 心脏是引擎,肺就是水箱。肺让热往下走。 小肠因为有热,才会消化食物。食物消化以后, 进入大肠,大肠会把食物的水拿走,大肠环绕小 肠,小肠是火,水在上面走,火在下面烧,大肠 的水因为热而汽化,蒸汽透过肠壁上升。大肠与 肺相表里,水再回到肺,变成正常津液,残渣才 会排出来。 |
|
148楼#
发布于:2015-11-11 07:1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梁海霞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0日第3、4课心得 一、针灸急救常用五大穴位 1、第一个穴位人中,位于鼻子下方,嘴唇上方的水沟处,分三段,取上面三份之一处下针,下针要斜刺往上,如没有针在手的话,掐人中穴。 2、第二个穴位十宣放血,就是十只手指头的指尖放血。 3、第三个穴位足十趾,就是在十个脚趾头尖放血。 4、第四个穴位涌泉穴,位于脚掌一握起来会看到人字纹的紋头。 5、第五个穴位百会放血,放血时,让病人躺下头靠床沿往下垂,在百会放血后,病人会感到一阵清凉,全身舒服,就可以说话,手脚活动。 二、火罐的使用时机 罐,分为火罐、竹罐、抽气罐三种。火罐放血时注意留意看颜色,由黑变淡。火罐适用范围:被竹子刺伤、海胆刺伤、外科急性扭伤、痔疮(用放血针,刺完后就用火罐吸出来)。 禁忌:乳中、多汗处、头部。 四、针灸穴位丈量方法 我们每个人的高矮体格都不样,每个人的寸都不一样。1、中指头弯起来,这两橫紋头点跟这个点之间为一寸;2、三个指头拿起是二寸;3、四个指头是三寸。 五、针刺的深浅 “腹深似井,悲薄似饼”是指针刺的深浅。春夏下针浅,秋冬下针深,肥瘦下针深浅不一,又要看病情病在那里,才决定我们下针的 深浅。中医认为肺主皮毛,病在皮毛,针下皮毛;脾主肌肉,病在肌肉,针下肌肉;心主血脉,病在血脉上面,针下血脉旁边;肾主骨,病在肾,针下刻骨头旁边。 六、一般针刺入穴方法 针刺原则:必须要找到穴道位置,懂得肌肉之间、肌肉与骨之间、肌肉与筋之间、筋与筋之间、筋与骨之间的规律,才能用摸方法,针刺下针进去就对。 七、成人与幼儿的不同入穴方式 十四岁以下为幼儿要单刺,成人要留针。中风留针时间20分钟或更长时间都行。起针的原则:指头放在那,慢慢地拔出毛孔时,稍停三十秒,再慢慢拔出来。下针时,病人采用卧姿。晕针的处理方法,叫病人平躺下,解开胸前的扣子,用手掐病人的人中穴,喝温开水。 七、现代常用的针号 现在常用不锈钢针灸针3215.32,2815一寸半通常扎在肌肉、四肢、身体上。 八、十二经纳天干歌与十经纳地歌 十二经纳天干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戎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任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任中寄,心包同归入炎水。心包是癸,三焦就是壬,甲是胆,乙是肝,丙是小肠。 十二经纳地歌: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己心午小未中,申膀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中医五行: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五行再分阴阳,阴木属木,阳本属胆,阴火属心,阳火属小肠,阴土属脾,阳土属于胃,阴金属肺,阳金属大肠,阴水属肾,阳水属膀胱。五脏→收藏→是阴;六腑→消化→是阳。 |
|
149楼#
发布于:2015-11-11 08:3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叶好华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0日《针灸大成》第3、4课心得 针灸的急救法: 当有人发病,昏迷过去时,采用的急救方法为:第一个先针“人中”,就是鼻子下方、嘴唇上方的水沟处,把它分三段,取上面三分之一处下针,下针时,针要斜刺往上,若没有针在手上呢,掐人中。未醒,第二种方法是“十宣放血”,就是在十只手指头的指尖放血。若仍未醒,再将脚的十个趾头尖放血。若还没醒,就再下“涌泉”穴。若还不醒,就在“百会”放血,不下针。当病人整个脸都是呈现红色时,就是刚中风,就在百会放血。 火罐的使用: 把火罐先用火烧一下,就罩在要拔的地方,可以吸脓,和吸瘀血。可以用于扭伤部位,和痔疮,用放血针刺出血,然后用火罐把它洗出来。 现在也可用真空火罐,更安全。 不能上罐的部位:乳中,头部。 穴位的丈量方法: 要用同身寸。把中指头弯起来,这两个横纹头,点跟这个点之间我们定义为一寸。三个指头并起来是两寸,四个指头是三寸。同身寸大部分用在四肢上面,还有经络之间的寸。而腹部跟胸部,另有个独立的丈量方式。 穴道一定在血管旁边或在筋和筋之间、筋和肌之间、筋与骨中间。不要直接扎在肌肉上面,也不要扎在骨头上面,也不要扎在筋上面。当穴道位置找到以后,就用摸的,就知道哪个是正确的,针下进去就对了。 针刺的深浅原则: 受季节的影响,在春天下针就要比较浅,秋冬的时候,针下的比较深。 还有,就是中医认为,皮毛是肺在管,肌肉是脾脏在管,血脉是心脏在管,骨是肾脏在管。一般下针的时候,如果病在皮毛,我们针就下在皮毛,如果病在肌肉,我们下在肌肉,病如果是在血脉上面,我们就扎在脉的旁边,如果病是在肾脏,我们会从皮肤上面下针下在骨头的旁边去。看这个病情在那里,决定我们下针的深浅。 “腹深似井,背薄似饼”,腹部上扎针的时候,可深针,背上扎针,就不可以深针,否则会扎到内脏,扎到肺会引起肺气肿。 胖子瘦子下针的深浅也不一样。 有的穴道本来就浅,也要扎得浅。 针刺的其它注意事项: 成人与幼儿有非常大的不同,成人要留针,幼儿不留针,要单刺。什么叫单刺?针进去捻一捻就出来了,根本不留针。定义十四岁以下为幼儿。 留针,留二十分钟,留针之后会做补泻,像中风的病人,留二十、三十、四十分钟、一个小时两个小时都没关系。 起针的时候很重要,拔针的时候,慢慢的拔出来,出毛孔的时候,稍停一下,停个三十秒,再慢慢出来,这样一滴血都没有。不能用挑勾出力的方式,会把血带上来,也不要一直用力拔出来。 下针时,叫病人采用卧姿。针灸下针后有一种现象就是晕针 。为什么?因为中医有一句话“药不瞑眩疾弗缪”。这句话,出自《后汉书》,所谓“药不瞑眩疾弗缪”,就是说一种治疗方式,没有产生瞑眩的话,这个病不会好。我们每次扎针,若病人产生晕针的现象,起完针,病人会感觉效果很好。可是有一种晕针的现象,是因为病人的姿势不对,如站姿或坐姿都不对。 现代常用的针号概念: 现在我们常用的针,比如说3215,32是针号,数目字越大,越细,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很粗就像螺丝刀一样,32号已经很细了,15是一寸半。号码小,粗一点,有2815。平常多用32。一寸半的针用得最多,通常用在肌肉、四肢、身上都可以扎。手指头旁,通常用一寸针来扎,代号321O,32不变,粗细不变,尺寸变。长针3230,32号三寸针用来透穴。 针灸做得好是立竿见影的,做得不好,就没有感觉,但也不会坏事。黄帝时代九针比较粗。 十二经纳天干地支与十二正经井荣俞原经合: 十二经纳天干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癸水。” 十二经纳地支歌:“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天干有十个,地支有十二个,干支合在一起,有六十个,成一甲子循环。木火土金水,是五行的属性,甲乙是木,丙丁是火,脾胃是土,庚辛属金。我们会用纳天干,就是取它的五行。木代表肝,心脏是火,脾脏是土,肺脏是金,水是肾脏,五行都有阴阳的现象。 五个脏,就是收藏,就是阴。腑是消化系统,就是所谓的阳。这里面阴木就是肝,阳木就是胆,阴火就是心,阳火就是小肠,脾土就是阴,脾是内脏,和阳土相对,就是胃。肺是阴脏,所以肺脏是阴,阳是大肠,肾脏的话,就是阴,阳水就是膀胱。 为什么我们中医把心脏定义为火?因为心一直跳产生热。小肠是阳火,因为是消化系统,食物到胃里面,到小肠里面,小肠把食物消化掉。为什么把小肠也定为火呢?因心脏跟小肠是表里关系。中医讲表,讲的是腑,讲里的时候,指的是脏。我们要有肺跟心脏有制衡的观念,正常肺的功能,肺会让热往下走到小肠,因此小肠的温度,就变得非常的热。小肠因为有这个热,食物才会消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