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川丁
侠客
侠客
  • UID20186491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32
  • 忠实会员
135楼#
发布于:2015-12-18 22:47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18班-深圳-阮川丁申请签到,2015-12-18《针灸大成》第50课心得
19、丘墟穴至足窍阴穴
丘墟穴,脚的胫骨到底下,快到脚掌骨上面的时候是弯的,在这个交接的缝里,就是丘墟穴。我们很有名的脚踝裸扭伤治疗是由商丘透丘墟。一不小心脚扭伤,就可以用商丘透丘墟。商丘是脾经的子穴,透到这里的丘墟。透这个穴有个技巧,你现在摸绑鞋带的地方,在这有两条大筋,像从商丘穴经这两条筋的下方穿过去,从商丘穿刺到另一边的丘墟,用一寸半针就够了,专治脚扭伤。
丘墟穴是胆经的原穴,胆经的虚实都可以在丘墟上治疗。
所有的阳经都有原穴,因为全身的三焦,包括上焦中焦下焦。三焦油网密布全身,
三焦是行阳的,是阳气走的地方。所以说因三焦而有原穴。在三焦经跟六条阳经交会的地方,就是原穴交会的地方。所以阳经才有原,阴经没有原。这是三焦的关系,三焦只走阳经。所以当初定为原穴,就是讲三焦经,这是源头。
临泣穴,由脚下来外踝裸与脚掌这个交接的地方就是胆经的丘墟,另一边是商丘。由丘墟走下来,在脚小趾就是第五个脚趾骨的地方。把这脚趾头拉一拉,就会发现有个筋在这边,在这条筋的后方这个穴道,就是临泣。
临泣穴主治带脉。如果病人说脊椎骨痛,在脊椎骨这旁边有一点点痛。就下临泣,同时下足三里,这是治脊椎旁边的华陀夹脊。从临泣穴,跳过这个筋的前面,就是地五会。再往地五会走到脚趾骨,这交接的地方,就是第五和第四交接的两个高骨下方,这个穴道叫做侠溪穴。脚趾头最外面是至阴,至阴是膀胱经的井穴。在这里第四趾头的内侧就是窍阴穴,也就是胆经最后一个穴道。
临泣穴是胆经的俞穴。胆经是属木,临泣也是属木,所以临泣是胆经的本穴。跟它穴性相同的,就是本穴。窍阴穴就是它的井穴。临泣穴不单单是带脉的病,眼科的病,妇人乳房的硬块,都可以用临泣穴,只要是胆经经过的地方都可以用临泣穴。
阮川丁
侠客
侠客
  • UID20186491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32
  • 忠实会员
136楼#
发布于:2015-12-20 22:42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18班-深圳-阮川丁申请签到,2015-12-20《针灸大成》第52课心得
十五、足厥阴肝经
1、肝经走向
半夜十一点到一点胆经气血流注时间。气血到第四个趾头的趾甲旁胆经的井穴后,时间正好是晚上一点。一点以后,这个气会从脚的下方过来,到肝经的第一个穴道。从一点钟以后,就进入肝经了。半夜一点到三点是肝经,当进入一点钟以后,气血就回流肝经的穴道。的观念认为肝是青色的,我们有五行对五色,木火土金水。对这五色来说,青赤黄白黑这五色,会用在很多地方,包括诊断,包括治疗,包括以后我们选取穴道及药物都有关系,从头到尾都在讲这五色。而肝是青色,因为木属性是青色,就像外面的树木一样。所有青色的营养都应该要停在肝里面。
所有的脏,“脏”的定义是“藏”,脏就等于藏,藏起来的意思。
若现在肝的营养,青色的营养跑到脸上,就表示肝有问题。因为这个营养,没有办法待在肝里面,而往外跑,第一个就显示在脸了,脸就会发青。如果是发黄色,就是脾脏。
第二个,中医认为,肝开窍在眼睛,眼睛的问题是由肝在管。在眼后有大筋,这个大筋你把它想成一个水管。这个管子就是肝经。然后有四条筋,这四条筋并在一起,分赤黄白黑。肝经是总统眼睛的,所以我们人的瞳孔,中间是黑的。因为肾的颜色是黑。黑就是肾,顾名思义,瞳孔就是检查肾的地方。
而中医认为,肝有问题的时候,人会受到惊吓,会很害怕,很惊恐。
同时酸味入肝。若跳到游泳池里面,冷水一碰,脚就抽筋了,这是肝在管。病人发癫痫,全身绷起来,也是肝。怒伤肝所以反过来,当肝有问题的时候,也容易生气
2、肝病与睡眠
由于气血流注的时间是半夜一点到三点。所以当肝有问题时,准时半夜一点起床,三点以后才能入睡。三点钟以后气血进入肺。肺是三点到五点。
中医的观念里,认为人睡觉的时间不要太多,人要少眠,睡觉睡的很短、很深的这种人很聪明。有人睡觉叫都叫不醒,闹钟叫,旁边的人叫也叫不醒,这是天生的愚笨。
3、大敦穴(疟气、子宫下垂、性病、阴部痛)
第一个在脚大拇趾甲边。脚大拇趾的大趾甲,在大拇趾内侧的隐白是脾经。肝经在同样一个趾头,靠内侧就是肝经。大拇趾的内侧是脾经的隐白,靠这两大拇趾中间叫大敦,大敦是井穴很小,全身就只有这一条经络环绕阴器,就是肝经。大敦是很有名的治疗疝气的穴道。灸灸三毛,人就睡去了。如果用针灸治失眠,失眠会好转,而且情志会变得很开朗。人能眠,人能睡,是因为血会归肝。半夜一点到三点的时候。血回流到肝脏里面,所以人就能够睡眠。肝藏魂。肝藏魂,心藏神。神是藏在心脏的中间。肺藏魄,那神魂魄这三个东西都能各得其位,能守住人就一定可以睡觉。
大敦还有很多用途,因为它环阴器,所以妇人月经来的量太多,止不住时,可用以止血。女人的子宫下垂,子宫掉下来,脱血出来。还有男人疝气。
肝经是阴经。所以,它的井荣俞经合,就是木火土金水。阳经就是金水木火土。所以笫一个穴道大敦是井穴。因井是木,肝也是木,所以大敦是本穴,属性相同的就称本穴。
4、行间穴
行间穴正好是在第一趾掌骨,第一个脚掌骨和第二个脚掌骨交接的地方。
行间是荣穴,它属性是火,肝是木,荣穴是火穴,所以行间是肝经的子穴。所有肝经的实症在行间下针。
5、太冲穴与三脉
太冲穴是肝经的俞穴。治疗时症时,按照时间发的,病人就是一点到三点不能睡,行间也可以,太冲也可以。时症出现的时候是俞穴。这两个都有效。你扎一个没效,再换一个,或两个一起扎。太冲很重要,针灸很有名的叫“四关”。这四关就是左右两边的太冲、合谷。同时针合谷跟太冲的时候,有个特别的名称叫“开四关”合谷主气,太冲主血。人的左半边,我们的左侧,男女都一样,就是血。人的右侧就是气。所以说,太冲合谷同时下针,气血兼顾。
有合谷就有太冲。合谷是气脉,我们太冲也有个脉。太冲是管血的,所以在左脚这边比较强,有时右脚按不到。我们脚上有三个血脉,第一个是太冲脉,第二个是冲阳脉,在足阳明胃经,第三个是太溪脉,太溪脉在脚后,内踝裸后方。太溪脉是管肾脏。冲阳是管胃气,冲阳脉是管血,管肝脏。有脉则生,无脉则死。对称治疗的时候,无所谓补泻,虚实寒热都不需要考虑。
佘勇辉
会员
会员
  • UID2018601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5
137楼#
发布于:2015-12-20 22:45
     . @教官-德阳-韩辉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8班    佘勇辉申请签到,2015.12.20《针灸大成》第52课心德          十五、足厥阴肝经   :1、肝经走向  :半夜十一点到一点胆经气血流注时间。气血到第四个趾头的趾甲旁胆经的井穴后,时间正好是晚上一点。一点以后,这个气会从脚的下方过来,到肝经的第一个穴道。    2、肝病与睡眠  :由于气血流注的时间是半夜一点到三点。所以当你肝有问题时,准时半夜一点起床,三点以后才能入睡。   中医的观念里,认为人睡觉的时间不要太多,人要少眠。西医不懂,认为睡觉的时间是八个小时。人睡多了,脑部会充血,脑筋就不是很清楚。所以中医的观念,认为睡觉睡的很短、很深的这种人很聪明。有人睡觉叫都叫不醒,闹钟叫,旁边的人叫也叫不醒,这是天生的愚笨。 3、大敦穴(疟气、子宫下垂、性病、阴部痛):第一个在脚大拇趾甲边。在大拇趾内侧①的隐白是脾经。肝经在同样一个趾头,靠内侧就是肝经。大拇趾的内侧是脾经的隐白,靠这两大拇趾中间叫大敦。就是有疝气,肠子坠下来的时候。你若有这经验你就会知道,你就是想蹲下去啊!必须要蹲下去,采蹲姿。那就是告诉你下大敦,如果是左睾丸掉下来,你就扎右边的大敦。扎对侧。 阴部的问题,像得了性病,有阴头痛、阴茎痛、小便痛等等,通通可以下大敦,尤其疝气效果很好。肝经是阴经。所以,它的井荣俞经合,就是木火土金水。阳经就是金水木火土。所以笫一个穴道大敦是井穴。因井是木,肝也是木,所以大敦是本穴,属性相同的我们就称本穴。 4、行间穴  :再来是行间。行间穴正好是在第一趾掌骨,第一个脚掌骨和第二个脚掌骨交接的地方。你摸脚趾头的时候,你不要扎在高骨的中间,要扎在高骨的后方。行间是荣穴,它属性是火,肝是木,荣穴是火穴,所以行间是肝经的子穴。子穴就是这样来的。针直接可以下进去,下针很浅,你拿一寸针就好了。后面这两个大骨,这个穴道叫太冲。所有肝经的实症在行间下针。比如说肝里面有积,你怎么知道肝有积?就是晚上一点到三点不能睡,第二个,胸肋痛、胸胁痛,第三个,人会发黄。所以像急性的猛爆性肝炎,急性的肝炎,发起来的时候,全身泛黄,行间都可以治疗,都可以下针。5、太冲穴与三脉  :行间过来是太冲。太冲穴是肝经的俞穴。治疗时症时,按照时间,病人就是一点到三点不能睡,行间也可以,太冲也可以。时症出现的时候是俞穴。这两个都有效。你扎一个没效,再换一个,或两个一起扎。太冲很重要,我们针灸很有名的叫“四关”。这四关是哪四关呢?就是太冲、合谷。有左、右两边。我们同时针合谷跟太冲的时候,有个特别的名称叫“开四关”。中医观念里面,合谷主气,太冲主血。人的左半边,我们的左侧,男女都一样,就是血。人的右侧就是气。所以说,太冲合谷同时下针,气血兼顾,有合谷就有太冲。合谷是气脉,我们太冲也有个脉。一般来说,太冲是管血的,所以,在左脚这边比较强,有时右脚按不到。我们脚上有三个血脉,第一个是太冲脉。第二个是冲阳脉,在足阳明胃经,第三个是太溪脉,太溪脉在脚后,内踝裸后方。太溪脉是管肾脏。冲阳是管胃气,冲阳脉是管血,管肝脏。有脉则生,无脉则死。
佘勇辉
会员
会员
  • UID2018601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5
138楼#
发布于:2015-12-21 22:51
@教官-德阳-韩辉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8班    佘勇辉申请签到,2015.12.21《针灸大成》第53课心得。        6 、中封穴至阴包穴  :再来介绍中封穴。中封是肝经的经穴。大敦上来是行间,行间上一寸是太冲。我们脚这个地方,这个里面胫骨很大,跟脚掌骨是连到的,这里面有个筋、韧带拉到就不会断裂,要有这个观念。在韧带这边就是脾经的子穴商丘穴。韧带的外边呢,就是丘墟。我们商丘透丘墟,是从筋下方透过去,而不是从关节透过去,是从韧带下透过去的。正中间这个穴道就是解溪。解溪是胃经的母穴。大筋内侧的这个穴道,就是中封穴。它是属于肝经的穴道。同样的是肝脏,所以与疝气等治症差不多。 从曲泉上三寸就是阴包。或从膝关上四寸。阴包穴顾名思义,可治小便困难,其原因可能是膀胱结石,或肾结石,或小肠太寒了,或是尿道感染,小便有困难、女人月经不好,通通可以在阴包穴上取穴。7、奇穴:治肝三穴,有奇穴 在右腿内侧。用丈量法,一只手按这个腿的高骨,一个手直接推在这两个中间,推到身体的腹股沟这边,取一条线。假想一条线,心里面想中间一点,再往前一寸,再往后一寸,这三个穴道。这个中点叫肝一,第二个叫肝二。第三个是肝三。这三个穴道是我们临床上,专治肝硬化、肝癌的大穴。 8、五里穴与阴廉穴(助孕)  :再来是五里,五里在曲骨外开二寸。阴廉在气冲穴旁开五分下两寸处。曲骨外开二寸,是足阳明胃经的气冲。从气冲下三寸再旁开五分就是五里。往上就足阴廉。所以阴廉跟五里差一寸。这些穴道都是求子穴。妇人没怀孕,想生小孩生不到,这时候用隔姜灸接近腹腔的地方。多半是用灸的。因为动脉很多。平常我们不针,用的最多就是求子。9、章门穴与期门穴   :再来是章门穴。手臂之下、胸肋骨最下方,这个穴道就是章门穴。章门用法很多了。我们叫脏会章门。脏病治此。五脏是肝心脾肺肾,章门穴都可以治。章门不单单是脏会。又是脾之募穴。所以我们治疗脾脏,包括胰脏在内,都可在此下针。那我们除了下背后膀胱经的脾俞以外,正面我们就下章门穴,因为它是脾的募穴。章门穴是五脏的会穴,所以这个穴很重要,不能用力打,一打脏气就乱掉了。内脏就受到伤害。中医的观念里面认为,脾主腹,腹部的问题是脾脏在管。所以,有人肚子肿很大、臃肿,我们就治它的脾脏。那章门穴就是脾的募穴。所以腹里面有积水,就在这治疗。
阮川丁
侠客
侠客
  • UID20186491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32
  • 忠实会员
139楼#
发布于:2015-12-21 23:19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18班-深圳-阮川丁申请签到,2015-12-21《针灸大成》第53课心得
6、中封穴至阴包穴
中封是肝经的经穴。大敦上来是行间,行间上一寸是太冲,正中间这个穴道就是解溪。解溪是胃经的母穴。大筋内侧的这个穴道,就是中封穴。它是属于肝经的穴道。同样的是肝脏,所以与疝气等治症差不多。中封穴用的不多。太冲,行间,大敦,就用的很多。
蠡沟是肝经的络穴。蠡沟在内踝裸上五寸。内踝裸上三寸,称三阴交。三阴交是脾经的穴道。再上五寸就是蠡沟穴。络穴不管虚症,实症通通可以下针。中封穴再上二寸就是中都,在内踝上七寸这个穴道就叫中都。中都可治妇人产后恶露。这些穴道穴性都差不多。
膝关是我们常常使用的穴道。治疗膝盖风湿关节炎效果非常好。
大腿骨旁边有条大筋,在这大筋的内侧和骨头的中间,这个穴道就是曲泉。曲泉穴是肝经的合穴,主水。因为它主水,肝是主木,水生木,所以曲泉是肝经的母穴。
母穴顾名思义,虚症都可以在这里治疗,肝经皮肤痒就下曲泉。阴挺不下,扎针就去掉了。
从曲泉上三寸就是阴包。或从膝关上四寸。阴包穴顾名思义,可治小便困难,其原因可能是膀胱结石,或肾结石,或小肠太寒了,或是尿道感染,小便有困难、女人月经不好,都可以在阴包穴上取穴。
7、奇穴:治肝三穴
摸到膝盖头,右腿内侧。用丈量法,一只手按腿的高骨,一个手直接推在这两个中间,推到身体的腹股沟这边,取一条线。假想一条线,心里面想中间一点,再往前一寸,再往后一寸,这三个穴道。这个中点叫肝一,第二个叫肝二。第三个是肝三。这三个穴道是临床上专治肝硬化、肝癌的大穴。当病人有肝病了,全身黄疸,我要知道是肝炎,肝硬化,还是肝癌。你把这穴道一压,很痛,那不是肝硬化就是肝癌。因为肝癌跟肝硬化诊断是一样的。都是有东西长在里面,肝炎就没有。当你压到痛的时候,同时就告诉你扎一针在这边,用一寸半下去。内侧这个地方有大动脉,你不要用三寸针,用一寸半就够了,扎一寸就到了。
病人肝癌有腹水,肚子因肝硬化有腹水,我除了下这个穴道以外,病人右边肋很痛,下肝关,再下肝经的郄穴来镇痛。
肚子积很多水,阴陵泉,地机、三阴交三皇。那肚子上也可以下针,水分、水道。
8、五里穴与阴廉穴(助孕)
五里在曲骨外开二寸。阴廉在气冲穴旁开五分下两寸处。曲骨外开二寸,是足阳明胃经的气冲。从气冲下三寸再旁开五分就是五里。往上就足阴廉。所以阴廉跟五里
差一寸。这些穴道都是求子穴。妇人没怀孕,想生小孩生不到,这时候用隔姜灸接近腹腔的地方。多半是用灸的。因为动脉很多。平常我们不针,用的最多就是求子
9、章门穴与期门穴
手臂之下、胸肋骨最下方,这个穴道就是章门穴。就在肋骨正下方就是章门穴。章门用法很多了。我们叫脏会章门。照《难经》,脏病治此。五脏是肝心脾肺肾,章门穴都可以治。章门不单单是脏会。又是脾之募穴。所以我们治疗脾脏,包括胰脏在内,都可在此下针。那我们除了下背后膀胱经的脾俞以外,正面我们就下章门穴,因为它是脾的募穴。有一种症状叫奔豚。第一种奔豚在肚脐旁边,肚脐上下周围,可以摸到脉跳的很快,这是奔豚。这有一种奔豚是病人感觉到气从天枢的地方冲到心脏。
临床上针灸都可以。章门怎么针呢?从前或后下都可以,但都是斜刺。
肝经最后一个穴道是期门穴。期门穴在胃经的不容穴外开一寸半。以肋来算第一个肋跟第二个肋骨中间是日月,再跳过一个肋骨,就是期门穴,期门穴是肝经的募穴。肝募期门。期门是我们常用的穴道。是肝经的募穴,肝病可在这治疗。肝有问题的时候。先刺期门,用俞募治疗,再扎后面的肝俞。这时候我们一定要去补土。
这样的话,病就不会再恶化。补土的就是旁边的章门穴。
阮川丁
侠客
侠客
  • UID20186491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32
  • 忠实会员
140楼#
发布于:2015-12-22 20:54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18班-深圳-阮川丁申请签到,2015-12-22《针灸大成》第54课心得
第五章奇经八脉与针刺法
十二经络与十五络脉歌
肾是主先天。肾像两个根,因此全身十二正经全部的根都来自肾脏。肾脏像树的根,全身就像整棵树开满的树枝、树叶,分布到全身上下。所以,中医的观念认为第一个脏是肾脏。由于肾脏管先天,它成长的枝叶,遍布到全身四肢末梢。人会患病,有两种原因。一是外因,是人身体或受到外在的风寒暑湿燥热。这种来自节气上的变化,这是来自外在的变化,络感受到,因络是最细的,再传到经上面,在传到经后,再会传到腑上面。
从内往外走,就是我们的情志,喜、怒、忧、思、悲、恐这些情志也会造成人生病。过喜、过怒、过忧、过思、过悲、过恐都不好,还有就是来自饮食。比如,你每天打坐,每天心平气和,然后你又练功练得很好,可是吃的菜,农药很多,最后还是会生病。所以整个经络学的重心就在脏和腑。所以把肾脏固好人就会长寿。络有十五,十五个络。十二经各有一个络。再加上任脉的络,就是鸩尾,督脉的络是长强。再来脾之大络大包,由大包统领诸络,合为十五大络。
下针的地方在第十椎下,就是扎在第十一椎上方。心脏在横膈的上方。所以中医认为,心气止于膈。所以心气最多到膈。
当心气有郁结的时候,扎天突、巨阙、关元,扎完后心气会集中到第十椎下,再在第十椎下针,因为第十椎后面,正是心气终止的地方,所以郁气会从这散掉。横膈膜包膜就像心包跟内脏的三焦油网,通通属于三焦跟心包。把心包跟三焦抽出来。再把五脏五腑放进去,就成五脏六腑。五脏六腑就是这样来的。
手太阴的别络是列缺穴。我们在络穴上治疗的时候,这个络,不管它是虚症、实症,通通是在络穴找,都可以。
阴经、阳经都有络。实证,手掌过热,用泻;虚则打哈欠,频尿,用补。厥阴的别络是内关。心实则心痛,胸口痛,虚则头项强痛。手太阳的络是支正穴,支正穴最主要治症是生疣,身上皮肤上生很多疣,可以在支正下针。手阳明的络偏历穴。手少阳的络是外关。外关是我们搭生死桥的地方。虚症、实症都可以在外关下针。足太阳的络是飞扬。足少阳的络是光明。阳明的络是丰隆穴。足太阴脾经是公孙,公孙也主冲脉,由于冲脉直接往上走,所以任何的胃痛,肠痛、腹痛、恶心胃病,通通可以用公孙穴。足少阴的别络是大钟穴。肝经的络是蠡沟穴。任脉的别络是屏翳,就是鸩尾。督脉的络之长强。再来
就是脾之大络,合为十五络。
当络有病的时候,全身都痛。胸胁的地方痛时,当你分不清楚,一看他胸胁的地方都痛,这就是络。胸口这个地方可以下大包。如果络脉虚的时候,百节尽纵,手都没有办法握拳。全身是松的。不管虚症、实症,都可以在络脉上下针。
奇经八脉
脊椎骨一直到尾椎。督脉,全身的阳气都在这里。督脉的脉气,它的源头是在曲骨这个地方,就是男人、女人小便的地方。任脉有里和表。任脉在里的时候是走督脉。曲骨中极关元石门阴交气海,这个是它的表。所以督脉和任脉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任是诸阴之海,所有的阴,通通可以管。在膀胱经上面,有心肝脾肺肾。所以五脏的俞都在这个地方,络脉把经脉连在一起,彼此相辅相成。任脉和冲脉都起于胞中,胞就是女子胞,讲的是女人的子宫,也讲的是男人的精宫。三焦是行阳的,就是运送的动力。
女人所有妇科的问题,在子宫里面的问题,或里面长什么东西,通通属于任脉。冲脉是公孙在管,督脉是后溪在管,任脉是列缺在管。冲脉跟任脉都起于胞中。冲脉顺着脊椎骨里面,在正面上、表面上,是肾经。所以说冲脉者,起于气冲。
而源头跟任脉一样都是来自胞中。所以,一开始知道任、督二脉,这个源头都是在胞中这边。冲脉是公孙穴在管,它跟肾经有同样的穴道。
带脉是临泣在管,脚的临泣管带脉。临泣专治带脉的病。阳蹻脉。阳蹻脉起于跟中,从外踝裸上来。申脉在管阳蹻,阳蹻脉的郄穴是跗阳。
蹻脉横跨在胆经跟膀胱经的交接上,一路到背后,再到头部去。
人往前行,就是阳,往后退,就是阴。阳急的时侯就阴缓。走路会往前三步再后退二步,这阳急阴缓维脉,有阳维和阴维。阳维脉把所有阳经维在里面。就是它,把大家抱在一起。因为我们有维脉,所以可以控制、可以维持。维在里面的就是阴维,维在内脏上面。维在经络上面、骨头上面的就是阳维。这是维脉的观念。阳维脉是外关穴在管。阴维脉是内关在管。
申脉是阳蹻脉,阳蹻脉一直往上走。后溪管督脉与申脉成一组,是专治项强、脖子僵硬的穴道。这就是奇经八脉主要是一个穴道管一条脉。
佘勇辉
会员
会员
  • UID2018601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5
141楼#
发布于:2015-12-22 21:23
@教官-德阳-韩辉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8班    佘勇辉申请签到,2015.12.22《针灸大成》第54课心得。        第五章奇经八脉与针刺法  :十二经络与十五络脉歌  :我们身上有经有络,经与经之间还有络彼此联系。中医的观念,肾是主先天。肾像两个根,因此全身十二正经全部的根都来自肾脏。肾脏像树的根,全身就像整棵树开满的树枝、树叶,分布到全身上下。所以,中医的观念认为第一个脏是肾脏。由于肾脏管先天,它成长的枝叶,遍布到全身四肢末梢。我们人会患病,有两种原因。一是外因,是人身体或受到外在的风寒暑湿燥热。 从内往外走,就是我们的情志,喜、怒、忧、思、悲、恐这些情志也会造成人生病。过喜、过怒、过忧、过思、过悲、过恐都不好,也会造成人生病。还有就是吃东西,来自饮食。比如,你每天打坐,每天心平气和,然后你又练功练得很好,可是你吃的菜,农药很多,最后还是会生病。或是吃到病死猪。上游的死猪经由地下水下来影响下游的菜,这是病由口入。这些都是致病的因素。所以,我们整个经络学的重心就在脏和腑。所以,我们把肾脏固好,人就会长寿。我们中医认为,把肾固得很好的话,会由肾脏来决定人一生的寿命有多长。你们学了很多经络,总归根就来自肾脏。 当络有病的时候,全身都痛。胸胁的地方痛时,当你分不清楚,一看他胸胁的地方都痛,这就是络。你看胸口这个地方,你可以下大包。如果络脉虚的时候,百节尽纵,手都没有办法握拳。全身是松的。不管虚症、实症,我们都可以在络脉上下针。奇经八脉:再回过头来,督脉。脊椎骨从这下来,一直到尾椎。 督脉的脉气,它的源头是在曲骨这个地方,就是男人、女人小便的地方。任脉有里和表。任脉在里的时候是走督脉。 再过来看这个冲脉。冲脉是公孙在管,督脉是后溪在管,任脉是列缺在管。冲脉跟任脉都起于胞中。冲脉顺着脊椎骨里面,在正面上、表面上,是肾经。所以说冲脉者,起于气冲。而源头跟任脉一样都是来自胞中。所以,一开始知道任、督二脉,这个源头都是在胞中这边。所以我们在打坐、练气的时候,要让气到这个地方。我们打坐的中间,会产生很多津液,这津液是叫你吞下去,不是吐掉。这津液非常好,如果是打坐产生的津液,你一吞下去,这津液就进入肾脏。由于冲脉沿两边上来,直接包到心脏,经过胃、心、肺,所以胃心胸。胃有问题,也可以治疗,气喘、咳嗽,心痛、心绞痛,通通可以在冲脉上治。冲脉是公孙穴在管,它跟肾经有同样的穴道。 再来是带脉,看八十四页,带脉是临泣在管,脚的临泣管带脉。带脉起于季胁,下针的手法,都是扎临泣。主要的症状是肚子胀满,腰像坐在水里面。感觉是回身一周如带也。三个穴道是带脉五枢维道,治疗带脉的病就这一个穴道,就是临泣穴。临泣专治带脉的病。 再来是阴蹻脉。阴蹻脉跟阳蹻脉,正好是一个内一个外。一个是申脉在管,一个是照海在管。由于有蹻,你看蹻是不是“足”字边,所以抬腿啊、左转、右转,都是要靠这个蹻脉。 不管你是扁桃腺发炎,还是甲状腺功能亢进。而西医不管是怎样,他的药是一样的。中医呢?是辨证论治。喉咙的病通通可以用列缺、照海。尤其是扁桃腺发炎或慢性喉炎,列缺照海一下去,当场就去掉了。维脉,有阳维和阴维。阳维脉把所有阳经维在里面。就是它,把大家抱在一起。因为我们有维脉,所以可以控制、可以维持。 只要懂得穴性,懂得经脉的走向,你选择穴道就不会错。阴维脉就是由内关穴来管。这就是我们的奇经八脉。主要是一个穴道管一条脉。
佘勇辉
会员
会员
  • UID2018601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5
142楼#
发布于:2015-12-23 22:50
@教官-德阳-韩辉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8班    佘勇辉申请签到,2015.12.23《针灸大成》第55课心得。        呼吸法引气法:我们回到《针灸大成》,针刺手法很多,在介绍很多补泻之前,先要有一个观念,什么叫引气?我们下针以后,要等气到了,再去做补泻。什么叫气到了,这就是师徒相传下来的经验。我们有很多方法可以知道气到。针下去以后,还没有补泻,你仅是平补平泻,就是捻捻针放在那边,过几分钟。你就会看到下针的地方,有一圈粉红色,就表示气来了。如果看到一圈青色,你根本就是扎到血管了。你没有看到粉红色,就是气没到。一定要把气引到才有效果。引气就要有引气的手法。下针时,若病人气没有到,就要用自己的气把病人的气引出来。这是用在病人严重虚弱的情形之下。施气的人要把气打到对方的身上。当我们握到针时,要轻轻握着,不要重握,重握气就不传。我们的气在身上,不知要通过多少关节,才能到身上去。所以,关节要放松,丹田慢慢的吸气,然后吐气。当你吐气的时后,就是灌气的时候。吐气的时候,心里面要想,气从针那穿过去到病人身上。为什么我们要用金属的针,因为肺是金。五行里面肺是金,所以金可以导气。你用塑料针就引不到气了。一定要金属的针。这是我们施针者,把气导到对方身上去的情形。还有,我们在下针时,如果碰到动脉血管。比如说,有时太阳透率谷,一拔后太阳穴肿起来、肿成很大一个包,那怎么办呢?我们用手掌,轻轻的按着那个包。因你的阳气在手上面,阳气一行,血就跟着行。大概六呼,慢慢的整个都平掉了。引对方的气,要怎么引?最常用的方法,是针左、右捻转,左右捻转一下,病人觉得好酸,病人有针感,感觉到酸、麻,胀,就是。有一种人,他天生的体质,没有酸、麻、胀,你怎么引气他都是痛。其实是他不了解什么叫酸、麻,他形容不出来嘛。虽然他在痛,可是你看到了粉红色,就是气来了。当病人有酸麻胀的时候,你知道气到了,一定要等气到了,你再开始做补泻。 烧山火与透天凉  :第一个口诀,下针的口诀叫烧山火,第二个我们叫透天凉。这个烧山火,还有透天凉,是我们大补和大泻的手法。顾名思义,烧山火是补,透天凉是热症。病人大热的时候,我们用透天凉的手法。病人里寒很盛的时候我就用烧山火的手法。烧山火怎么做?你针扎到皮层以后,因在皮层引不到气,你就把针扎深一点,还引不到气,你就再深一点。所以,第一个先引气。气一到,皮肤表面一圈会比较红,或病人感觉酸麻胀。气到了以后,开始把针提到皮肤表面。心想,底下差不多一寸的距离,针扎到这个点,这是一寸的距离,从这个一寸分三段。就是天、人、地。当你在天部的时候进针,我们数是九。什么叫做补呢?补就是紧按慢提,这就是补。怎么样去观想,针下去以后,怎样叫紧按慢提?就是很快速的下去,然后慢慢的起来。 下针时,一定要胆大心细,不要怕。这是烧山火,这是强补,没有比这更强了。烧山火完后,再给它灸,对身体很好。反过来呢?就是透天凉,这是大泻。同样的我们用下针,一定要先引到气,不管是什么补泻。一定要先引到气,没引到气,你补泻个半天也没效。烧山火如果在本穴上,例如是胃家的寒症,我们在足三里上做,整个胃都会热起来。病人会感觉到里面好热。如果是肾寒,你在复溜上做,病人会感到有人在按摩他的肾脏。你说我不要在复溜上,在肾俞上做可以不可以,当然可以啊!但找肉多的地方,你不要找涌泉做嘛,是有很多选择的。我们在做泻的时候,动作是相反的。一样针先引到气以后,先扎到底下。因为要把它泻出去嘛,所以从底部开始做,先从地部开始做。数是六。用插提法。你假想你是要把轮胎的气抽出来,所以是很快的拔,慢慢、慢慢放回去,不要再把气又打回去了
阮川丁
侠客
侠客
  • UID20186491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32
  • 忠实会员
143楼#
发布于:2015-12-24 09:43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18班-深圳-阮川丁申请签到,2015-12-23《针灸大成》第55课心得
呼吸法引气法
什么叫引气,就是下针以后,要等气到了,再去做补泻。什么叫气到了,就是针下去以后,还没有补泻,仅是平补平泻,就是捻捻针放在那边,过几分钟就会看到下针的地方,有一圈粉红色,就表示气来了。如果看到一圈青色,就是扎到血管了。没有看到粉红色,就是气没到。
一定要把气引到才有效果。引气就要有引气的手法。下针时,若病人气没有到,就要用自己的气把病人的气引出来。这是用在病人严重虚弱的情形之下。施气的人要把气打到对方的身上。当我们握到针时,要轻轻握着,不要重握,重握气就不传。我们的气在身上,不知要通过多少关节,才能到身上去。所以,关节要放松,丹田慢慢的吸气,然后吐气。当你吐气的时后,就是灌气的时候。吐气的时候,心里面要想,气从针那穿过去到病人身上。
要用金属的针,因为肺是金。五行里面肺是金,所以金可以导气。
引对方的气,最常用的方法是针左、右捻转,左右捻转一下,病人觉得好酸,病人有针感,感觉到酸、麻,胀,就是。看到了粉红色,就是气来了。当病人有酸麻胀的时候,你知道气到了,一定要等气到了
用呼吸法来引气,我们叫呼吸引气。让病人吸气,吸气的时候拔针,就好像让气就到复溜。一把气引到这。吐气,慢慢进针。进针、出针都跟着他的呼气定。吸的时候入针,吐气的时候,出针很慢,当然很缓,是在皮层里面,不要整个拔出来,在皮层里面做。用这个病人的呼和吸,来做引气的动作。
烧山火与透天凉
第一个口诀,下针的口诀叫烧山火,第二个叫透天凉。烧山火还有透天凉,是我们大补和大泻的手法。顾名思义,烧山火是补,透天凉是热症。病人大热的时候,我们用透天凉的手法。病人里寒很盛的时候我就用烧山火的手法。烧山火的做法,针扎到皮层以后,因在皮层引不到气,就把针扎深一点,还引不到气,你就再深一点。所以,第一个先引气。气一到,皮肤表面一圈会比红。气到了以后,开始把针提到皮肤表面。一寸分三段。就是天、人、地。当在天部的时候进针,我们数是九。什么叫做补呢,补就是紧按慢提,这就是补。在天部这个部分要做九次。九次做完了以后,再把针扎到人部,在人部又是三分之一寸的地方,再做九次。再到地部,在这个地部再做九次,这是烧山火。
透天凉,这是大泻。同样的用下针,一定要先引到气,不管是什么补泻。一定要先引到气,从地部提到人部,到人部时,再做六次,做完以后,到天部,再做六次。所以,三六是十八次。方法是紧提慢按。这是透天凉,壮热的时候用的。这是强补跟强泻。原则是要找肉多的地方做。
阳中引阴与阴中引阳这两个是相对的,烧山火跟透天凉是一组,阳中引阴、阴中引阳是另一组。所谓阳中引阴的意思,就是病人先寒后热。阴中引阳就是先热后寒。所谓的先热后寒跟先寒后热,实际上就是先补后泻和先泻后补。
佘勇辉
会员
会员
  • UID2018601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5
144楼#
发布于:2015-12-24 22:59
@教官-德阳-韩辉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8班    佘勇辉申请签到,2015.12.24《针灸大成》第56课心得。     留气法、烧针与报刺法:留气法是我们治疗痞块、硬块、肿瘤用的。不管肿瘤是生在乳房,子宫,腹部的硬块、皮肤表面上的积瘤、脂肪瘤等等。只要有硬块,我们通通用留气法,这是消痞块的方法。下针的时候,比如说子宫有硬块、子宫肿瘤,你一摸就知道了,还有乳房硬块,一看这乳房硬块,正好在足阳明胃经上面,正好是胃经经过的地方,那我们可在足三里、上巨虚,或是  它的郄穴梁丘下针,都是一样的,这些穴道虚实都可以治。! 治痞:烧针(脂肪瘤黑痣化脓):治痞块我们会用到烧针的技术。《针灸大成》叫燔针,就是用火来烧。最常使用的时机有二:第一个,一般用在脂肪瘤、黑痣。一般来说,是所谓良性的痞块,我们摸痞块表面的时候,会成圆滑状,非常的光滑,即使会长,也没关系,因为它是良性的。良性的肿瘤上,我们可以做。用触诊就可以知道。如果是恶性癌症的时候,那个硬块就非常硬,而且表面非常粗糙,比较不规则、不均匀,这就是所谓的癌症,用手可以摸到。对癌症、恶性肿瘤就不要用这种刺法。对良性肿瘤效果就非常快。这是第一个使用时机。第二个时机是当里面有化脓的时候,脓血很多,我们先用火罐,把脓头抽出来。如果伤口很大,我们就用大的罐子,我们的罐子有不同的大小尺寸,抽出来以后再用烧针。一般比较浓稠的话,我们用铍针刺进去。铍针就是我们介绍九针中间扁扁的那根,像剑一样。那烧针呢?如果化脓的比较大,我们是直接烧针,如果是治脓的话,这倒无所谓补泻。 治痞:报刺针法  :第二种,我们用来治痞块,有时侯是良性的,采报刺法,我们又称为飞针引气法。导引的引。这是从肿块上方看的,我们只用一针。这个针侧面看是这样子,这是肿块,不管它是软骨还是脂肪瘤。针从这边下去,下到底端。下到底端时,你会知道。我们把皮拉起来,扎到肿块上,直接下到底部,下到底部以后,再左右捻一捻,我们叫捻针。左右捻一捻后,然后提到皮层,再往前刺一针,再拉起针来向下面刺一针,然后再拉起针向左边刺一针,在拉起针向右边刺一针,(还有另外四个方向)。顺序倒无所谓,这八个刚好是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刺完以后就回头,再回到原点。手法就是这样子的。针进去以后,你提起针到皮层,这样你才有办法转方向嘛!针一定要提到皮层,然后转过来,向另一个方向下针,左右再捻一捻。再拉出来拉到皮层,再转过来向另一个方向下针,再左右捻捻。再下针下到这边来,再左右捻一捻。下到了边际,再左右捻捻,你不要刺出皮肤来。 运气法与四种痛症  :再来看这个运气法。这个运气法是专治疼痛用的,治非常强烈的疼痛。我们痛分四个层级。第一个层级,就是痛,这个我们称实症。实症我们要泻它。第二个就是我们上堂课讲的痛多酸少。这个时候,我们是先泻后补。所以补泻手法一定要熟。第三个是痛少酸多,要先补后泻。第四个是酸、麻。这个是最不好治的第四阶段。这时候我们纯用补的手法。一般来说,刚开始病人会说:“我就是痛”,这是一般很浅的痛,病人痛了几年到后来一定是酸麻的,酸麻是最不好治的。尤其是麻,麻最不好治,但还是可以治的,只是要花时间,花的精力比较久一点,要多扎几次针。而这种痛啊,有时一次就解决了,有时当场一下针就好。运气法是专门治疼的,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手法。这个运气法是一种强泻的手法。比如说,有一个人,他胸项痛。一看是在足阳明胃经上面。我们就做子母补泻,比如说下内庭穴,它的实症,这一针就好了。如果扎内庭穴后,痛还有,虽然痛好转了,但还是有痛,怎么办?就加重它。像在足阳明的原穴上下针,下冲阳。
阮川丁
侠客
侠客
  • UID20186491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32
  • 忠实会员
145楼#
发布于:2015-12-24 23:41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18班-深圳-阮川丁申请签到,2015-12-24《针灸大成》第56课心得
留气法、烧针与报刺法
留气法是治疗痞块、硬块、肿瘤用的。不管肿瘤是生在乳房,子宫,腹部的硬块、
皮肤表面上的积瘤、脂肪瘤等。只要有硬块,我们都用留气法,这是消痞块的方法。
下针的时候,比如说子宫有硬块、子宫肿瘤,你一摸就知道了,还有乳房硬块,一看这乳房硬块,正好在足阳明胃经上面,正好是胃经经过的地方,那我们可在足三里、上巨虚,或是它的郄穴梁丘下针,都是一样的,这些穴道虚实都可以治。下针的时候,行纯阳的数就是九。九次以后,这个插提法很好,你可以一边捻转、一边插提更好。插提法是九次,一步就可以做九次。采紧按慢提。做完了以后,把它提起来,稍微提上来一点,针放那边不要动。再做完九次以后,把针再提起来一点,再等个五分钟,再取阴数六,行阴数六的时候,比如说这是足三里。进针下去以后,从骨边到穴位,比如说在这个区域行九数。九数做完以后原本针在底下,稍微提起来一点,本来在这边,提个豆许起来。提豆许以后,因为这是强补,气冲上去的时候,力量很强,会冲到胸部去将痞块冲开来。冲开来以后,我们可以用泻,再把气导引出来,你可以在同一个穴位行六数。你不用天人地,这是留气法,专门治疗痞块。所以先阳后阴,阳就是九,阴就是六,推过去以后,再把它带出来。心里面观想就好,做完六次以后,我们的针就留在那边,做完六,再往下插一点,这是最早相传的方法,专治疗痞块。你停在那留针,取针的时候,不按针孔,直接拔
出来,这是治痞的远取穴法。而痞块近取呢,近取有两种。第一种,我们用烧针。第二个,用报刺法。当这个痞块是良性的,摸上去皮肤是滑滑的。如脂肪瘤是滑滑的,良性的才这样做。硬的像岩石,就不用这种方法。
治痞:烧针(脂肪瘤黑痣化脓)
治痞块会用到烧针的技术。《针灸大成》叫燔针,就是用火来烧。最常使用的时机有二:第一个,一般用在脂肪瘤、黑痣。一般来说,是所谓良性的痞块,摸痞块表面的时候,会成圆滑状,非常的光滑,即使会长,也没关系,因为它是良性的。良性的肿瘤上,我们可以做。用触诊就可以知道。如果是恶性癌症的时候,那个硬块就非常硬,而且表面非常粗糙,比较不规则、不均匀,这就是所谓的癌症,用手可
以摸到。对癌症、恶性肿瘤就不要用这种刺法。对良性肿瘤效果就非常快。这是第一个使用时机。
第二个时机是当里面有化脓的时候,脓血很多,我们先用火罐,把脓头抽出来。抽出来以后再用烧针。一般比较浓稠的话,我们用铍针刺进去,像剑一样。那烧针呢?如果化脓的比较大,我们是直接烧针,如果是治脓的话,这倒无所谓补泻。手法就是直接在伤口下针,病人不会痛,这是烧针。三针法,第一针从上往下,刺完以后,第二针从前面往后刺,第三针再从后往前刺,刺这三针。
平常是用28号针,28号比较粗。针放到麻油里面沾一点,针下去以后,烧的方式就是斜烧。我们是烧三次。平常我们做的时候,须有一个助手在旁边帮我们烧好,一针直接刺进去。因为这针烧过了很烫,下针的时候速度很快,一下子就进去了。上面一针,下面一针,所以旁边最好有一个助手,这就是烧针术。如果我们用这种方法,烧完第二天,肿会变得很小。
治痞:报刺针法
第二种,用来治痞块,有时侯是良性的,采报刺法,又称为飞针引气法。把皮拉起来,扎到肿块上,直接下到底部,下到底部以后,再左右捻一捻,我们叫捻针。左右捻一捻后,然后提到皮层,再往前刺一针,再拉起针来向下面刺一针,然后再拉起针向左边刺一针,在拉起针向右边刺一针,这八个刚好是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刺完以后就回头,再回到原点。这就是治痞块的方法,这个我们叫留气法。按照书上,用九时,提六时,这是所谓飞针引气的方法,就是补泻同时出现,这是留气法。
运气法与四种痛症
运气法是专治疼痛用的,治非常强烈的疼痛。痛分四个层级。第一个层级,就是痛,称实症。实症要泻。第二个就是上堂课讲的痛多酸少。我们是先泻后补。所以补泻手法一定要熟。第三个是痛少酸多,要先补后泻。第四个是酸、麻。这时候纯用补的手法。
运气法是专门治疼的,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手法。这个运气法是一种强泻的手法。
泻的数是六,补的数目是九。如果插提法比较痛,就用捻转法。
阮川丁
侠客
侠客
  • UID20186491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32
  • 忠实会员
146楼#
发布于:2015-12-25 21:22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18班-深圳-阮川丁申请签到,2015-12-25《针灸大成》第57课心得
提气法与中气法
提气法专治很顽固的冷、麻,又冰又麻。遇到这种症状,用提气法。下针的时候,一样按照经络取穴。比如说,在头痛的地方麻,在山林的地方麻,我们知道是在胆经,我们就在侠溪穴上补,因为麻是虚症也可以在胆经的原穴,或胆经的本穴,平常做这个运气法、提气法,都是子母穴道下去以后,病痛还在那边,这时就用这些方法去加强它的效果,扎他的原穴或本穴。针下去以后,在临泣(胆经的本穴)上面才做这个提气法。提气法也是一样,提也是六数。这个阴数就是六,是一样的。这看起来好像是泻的手法,轻轻的做六次,一样采阴数的六。做完以后呢?因为我们知道冷麻在皮肤表面,所以针头对着冷麻的方向。把它提到皮层后,把针
倒过来,对着病的方向,让它顺进去,让它停在那边就好了,这一个是提气法。
这有一个重要观念,比如说,冷麻一直在这个地方,气血一直在这边走,走到这边的时候过不去,这是里虚的状态,它的经脉是扁的,里面是麻的。这个时候我们用针,用提气法下去,因为在泻它。在泻它的时候,它的经气非常的旺,他的气血会进入胆经。所以对冷麻的现象,效果很好。再来是中气法。中气法是专治累积,治积。比如说寒在里面,或瘀血块叫积。水停在肺里面,水停腹部、少腹,也叫做积。大便不通也叫积。那这中气法,能够除积。就是专门清除这种累积在身体不必要的东西。这个中气法刚好跟提气法相反。这个冷麻,记得是虚,就是中间没有东西,经脉是扁的。中气法是专门治积,积就是实,就是有东西在里面。那我们下针下去,一样做这六数阴,一样是用泻的数。六数阴做完了以后,把针提起来,是用逆的方向。
五门十变与天干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已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那这个天干歌,就是本穴治疗,胆经的本穴是临泣,所以我们的临泣就代表胆。脾的本穴就是太白。临泣是木,胆经是木,所以胆经的本穴是临泣。脾经是土,脾经的太白穴,就是它的本穴,因为太白属土,就是这样来的。肝是行间,大肠是二间穴,小肠是阳谷穴,肺是经渠穴,心是少府穴,膀胱是通谷穴,胃是足三里,肾是阴谷穴,这些是他们的本穴。我们有一个名称,称之为五门十变。
所以,遇到膀胱经的实症,我们就可以下临泣。小肠经的虚症,同样可下临泣,就这个意思,这是本穴治疗法。本穴就是与该经属性相同的穴道。当用本穴的时候,因为本穴本身有阴阳五行的属性,像临泣就是属木。甲乙都是木。所以只要扎进去以后,它的五行穴性就出来了。所以,这五个门,第一个就是该经的本穴可以做子母经的补泻。第二个是两个穴道加在一起,可以强化五行的力量。灸足三里可以强土。做五门十变的时候,因为下的是本穴,本穴不需要管什么左转右转,飞经引气、苍龟探穴,苍龙摆尾,都不要乱摆。针扎下去,然后左转右转引到气就已经开始补了但是二个穴道要一起下。一起下不是两根针同时下,不是左手一针、右手一针同时下。所以,先下二间或行间都没有关系。但这个针总会在同时碰在一起,一碰在一起,金就出来了。所以用阴阳五行来做补泻,用平补平泻的手法,无所谓补泻,利用穴的性,来生土、生金、生木、生水、生火,或者泻土、泻金、泻水、泻火、泻木。
飞经引气
我们要介绍飞经引气四种手法。它是青龙摆尾、赤凤摇头、龙虎交战、龙虎升降。
第一个是青龙摆尾。第二个白虎摇头。原名是青龙摇头,不知道是谁把它改成白虎,无可考,随便啦!只要手法对就好了。第三个叫苍龟探穴。这第四个叫做赤凤迎源。这四个是飞经引气的法。
青龙摆尾与白虎摇头
青龙摆尾是补的手法。什么叫补的手法,我们针下进去,你会用到补,是虚症才会用到补。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虚症会用这个手法。这就是青龙摆尾。在经络上面,用飞的方式,这是补的手法。你可以摇九下,这是青龙摆尾。
再来是白虎摇头,白虎摇头是泻法。泻的时候我们有歌诀四个字,退方进圆。
摇头,是摇铃状。当针扎到穴道去以后,做插提的时候,退是方形的退,退针出来做补泻。
苍龟探穴与赤凤迎源
苍龟探穴就好像乌龟进入泥土里面的“象”。龟在水里、泥巴里,它是无孔不入的。钻进去是进入土的象。所以,我们是一退三进。什么叫一退三进,比如说,这是皮肤表面,我这针扎到穴道,然后左右转,气到了,病人感到很酸。这时候你要做苍龟探穴,就是补啊。先退下来,退到皮肤表面。再进去的时候,分三次下针,一次比一次深。
先扎到穴道,针扎到穴道以后,再提出来。针先下到穴道后,第一个动作先提到皮肤表面上,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一进、再进、三进。这是一退三进,这是苍龟探穴。
赤凤摇头又叫赤凤迎源,这是泻的手法。泻的手法是退方进圆。但是在退方进圆
的时候,进圆的同时要摇动针柄。退出来的时候。针是方的出来,进去是圆的进去。同时在下针的时候,要摇动针柄,这就是赤凤迎源,也叫赤凤摇头。
大部分来说,做完手法是不留针的。补的话针孔按到。泻的话,针孔不要按,都不
留针。
龙虎交战与龙虎升降
龙虎交战和龙虎升降,这两种是相反的。使用的时机不一样。中国人把龙当成九,虎当六。龙是纯阳,老虎是阴数,是六。就是龙九、虎六。这是我们的针刺手法。
个龙虎交战在三部,三部就是天、人、地在这三部上面,一补一泻。所谓三部一补一泻就是针在天部里面。皮下到骨边分三个,天、人、地。针下去引到气后,把针提到天部这边,在天部这边,如果顺着气脉,右转,快转,用捻转法。先做九次补,再回头做六次的泻。然后做完以后再到人部,做九次的补、六次的泻,再到地部做九次的补,六次的泻。这是所谓的三部都有一补一泻。
龙虎升降法就是用插提。同样的在三部做一补一泻。气至以后,用插提法完了以后把针提起来,提在天部这个地方,放在那等,让它气一直在那边循环。做完补泻后气会循环。龙虎交战的目的是止痛。
龙虎升降的目的就是我们的气要经过关节关节卡住了,气过不去。比如说,有人脱臼或是骨头断了,气过不去。我们的关节有堵塞,就用龙虎升降法让气过去。所以使用时机是在外科、伤科,很严重的痛,都是气机堵到的时候,才会用这种方法。一般龙虎升降的方式就是插提法,天部、人部、地部各用一次的插提法。龙虎升降是用在关节脱臼或风湿关节肿很大,气过不去时用的。龙虎交战就是捻转法。主要目的是止痛用的。是针灸麻醉,针灸的止痛手法。若骨头没有裂的话,用龙虎交战就可以了。麻醉的效果很强。
佘勇辉
会员
会员
  • UID2018601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5
147楼#
发布于:2015-12-25 23:33
@教官-德阳-韩辉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8班    佘勇辉申请签到,2015.12.25《针灸大成》第57课心得。        运气法与四种痛症  :再来看这个运气法。这个运气法是专治疼痛用的,治非常强烈的疼痛。我们痛分四个层级。第一个层级,就是痛,这个我们称实症。实症我们要泻它。第二个就是我们上堂课讲的痛多酸少。这个时候,我们是先泻后补。所以补泻手法一定要熟。第三个是痛少酸多,要先补后泻。第四个是酸、麻。这个是最不好治的第四阶段。这时候我们纯用补的手法。一般来说,刚开始病人会说:“我就是痛”,这是一般很浅的痛,病人痛了几年到后来一定是酸麻的,酸麻是最不好治的。尤其是麻,麻最不好治,但还是可以治的,只是要花时间,花的精力比较久一点,要多扎几次针。而这种痛啊,有时一次就解决了,有时当场一下针就好。运气法是专门治疼的,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手法。 提气法与中气法  :运气法完了以后,再来是提气法。这提气法专治很顽固的冷、麻,又冰又麻。遇到这种症状,我们用提气法,我们下针的时候,一样按照经络取穴。比如说,在头痛的地方麻,在山林的地方麻,我们知道是在胆经,我们就在侠溪穴上补,因为麻是虚症嘛。你也可以在胆经的原穴,或胆经的本穴,例如临泣上面下针。当你在母穴上治疗时,针下去就已经是补了,不需要再去强化它了。所以,平常我们做这个运气法、提气法,都是子母穴道下去以后,病痛还在那边,这时我们就用这些方法去加强它的效果,我们扎他的原穴或本穴。 再来是中气法。中气法是专治累积,治积。比如说寒在里面,或瘀血块叫积。水停在肺里面,水停腹部、少腹,也叫做积。大便不通也叫积。那我们这中气法,能够除积。就是专门清除这种累积在身体不必要的东西。这个中气法刚好跟提气法相反。这个冷麻,记得是虚,就是中间没有东西,经脉是扁的。中气法是专门治积,积就是实,就是有东西在里面。 五门十变与天干歌  :这个提气法、中气法完了以后呢。要讲下面的飞针引气之前,我要跟诸位先回到天干歌,这一次讲天干的时候,它的排列方式有点改变。背的方法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按照我的方式写(甲乙一组、丙丁一组,往下写)。你们学五行的时候,你们比较会记得木火土金水,因为一天到晚在用,就是记得木火土金水。这是一个取巧的方式,(把木火土金水分别排到天干上)。当你去看书的时候,它说甲已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这整理完后,是可以取巧的。不然,我们有那么多东西,你要怎么记。这是我们木火土金水对到天干,讲歌诀的时候,大家都知道“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已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 飞经引气  :飞经引气四种手法。在《针灸大成》上面,它是青龙摆尾、赤凤摇 头、龙虎交战、龙虎升降。第一个是青龙摆尾。这个飞经引气,跟刚才的飞针引气不太一样。第一个原名叫青龙摆尾,《针灸大成》上面写苍龙摆尾,这无所谓,文字上不重要。第二个白虎摇头。第三个叫苍龟探穴。原名是青龙,但因为跟青跟苍的意思重复了,后来变成苍龟探穴。这第四个叫做赤凤迎源。这四个是飞经引气的方法。
青龙摆尾与白虎摇头青龙摆尾是补的手法。什么叫补的手法,我们针下进去,你会用到补,是虚症才会用到补。我们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虚症我们会用这个手法。比如说,我现在是足阳明胃经的虚症,如乳房太小是虚症,太大有硬块就是实症,或者是脸颊痛,偏偏要扎母穴的时候,解溪穴不好下,或者是解溪穴没有了。那你可在足三里上面做,足三里是本穴,虚症、实症都可以用。
佘勇辉
会员
会员
  • UID2018601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5
148楼#
发布于:2015-12-27 01:27
@教官-德阳-韩辉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8班    佘勇辉申请签到,2015.12.26《针灸大成》第58课心得。         苍龟探穴与赤凤迎源  :再来是苍龟探穴。针扎到穴道,然后左右转,气到了,病人感到很酸。针先下到穴道后,第一个动作先提到皮肤表面上,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一进、再进、三进。实际上,一进是到这边先等一下,等一下再进一次,然后再第三进。一进、二进、三进。这是一退三进,这是苍龟探穴。当这个人身体有硬块或痞块。我们用报刺法,如果刺完了,硬块虽还在,没有变小,但变软了。这是正面,你正面这样下针。从侧面、从剖面看都一样。针下到底下,拉到皮层的时候,你一进、二进、三进,然后再拉到皮层,一进、二进、三进。这个很强哦,我们去积块,去痞块都可以用,这是个补的手法。那赤凤摇头呢?又叫赤凤迎源,这是泻的手法。泻的手法是退方进圆。 龙虎交战与龙虎升降. :龙虎交战和龙虎升降,这两种是相反的。使用的时机不一样。中国人把龙当成九,虎当六。龙是纯阳,老虎是阴数,是六。就是龙九、虎六。这是我们的针刺手法。龙虎交战呢?天、人、地,在这三部上面呢,一补一泻。所谓三部一补一泻就是针在天部里面。我们针下去,引到气后,把针提到天部这边,在天部这边,如果顺着气脉,右转,快转,用捻转法。先做九次补,再回头做六次的泻。然后做完以后再到人部,做九次的补、六次的泻,再到地部做九次的补,六次的泻。这是所谓的三部都有一补一泻。那平常在做九、做六真的很复杂,我平常做一啦,一个补完一个泻。这是最快速的方法。你看书上写三部都是一补一泻,但真要做就做九次跟六次。那平常你做一个补、一个泻。天部做完,做地部,然后一补一泻,再人部,一补一泻。这样天、人、地都一补一泻。在龙虎交战上,都是用捻转法。在龙虎升降法呢?就是用插提。同样的在三部做一补一泻。气至以后,用插提法完了以后,把针提起来,提在天部这个地方,放在那等,让它气一直在那边循环。做完补泻后,气会循环。龙虎交战的目的是止痛。强烈的痛,不管那个痛是头痛,牙痛,癌症的痛,或是意外的痛,通通可以用龙虎交战,这是镇痛的手法。
阮川丁
侠客
侠客
  • UID20186491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32
  • 忠实会员
149楼#
发布于:2015-12-27 08:03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18班-深圳-阮川丁申请签到,2015-12-26《针灸大成》第58课心得
龙虎交战与龙虎升降
在龙虎升降就是用插提。同样的在三部做一补一泻。气至以后,用插提法完了以
后,把针提起来,提在天部这个地方,放在那等,让它气一直在那边循环。做完补泻后,气会循环。龙虎交战的目的是止痛。强烈的痛,不管那个痛是头痛,牙痛,癌症的痛,或是意外的痛,都可以用龙虎交战,这是镇痛的手法。
龙虎升降的目的就是我们的气要经过关节关节卡住了,气过不去。比如说,有人脱臼或是骨头断了,气过不去。关节有堵塞就用龙虎升降法让气过去。所以,这个使用时机是在外科、伤科,很严重的痛,都是气机堵到的时候,我们才会用这种方法一般龙虎升降的方式就是插提法,天部、人部、地部各用一次的插提法。龙虎升降是用在关节脱臼或风湿关节肿很大,气过不去时用的。龙虎交战就是捻转法。主要目的是止痛用的。是针灸麻醉,针灸的止痛手法。若骨头没有裂的话,用龙虎交战就可以了。麻醉的效果会很强。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