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0楼#
发布于:2016-02-08 09:0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6班 林晶申请签到,2016年2月4日《内经》第7课心得。
[金匮真言论] 4.五脏对应形色气味 相生就是吉,相逆就是凶。比如病人脸色发青,肝病。病人会痛,青黑为痛,赤黄为热,白色为寒,这就是望诊。治疗后顺着相生的颜色变化就是病退,处方不变,继续治疗。如果治疗后颜色朝相逆变化,提示治疗不正确。比如肾脏病治疗后脸色发青,提示治疗方向对了,脸色发白则提示治疗不正确。 所有的蔬果类,味淡的都入气分,气行水,三焦都是气;味厚的都入血分,比如肉类、中药。 春天脸上带一点青色是好的,当令的节气一定要看到当令的颜色是正常的,看到相生的颜色也是可以的。 克,是相制衡的意思。不平均就会产生问题。 1)肝脏对应的畜是鸡,肝主筋(木头有曲有直,自然界有曲有直的象属于肝脏。),抽筋的时候可以食鸡。肝开窍于眼睛(肝筋络到眼睛的后方) 藏精于肝(容易受到惊吓,提示肝脏有问题),其病发惊骇(肝藏魂)。其味酸(比如柠檬,皮青味酸入肝,喝柠檬水保肝),其类草木,其谷麦。肝要舒,太密会憋闷,天然酸类可舒肝。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柔和,很长的音),其数八(8是阴数的极数,2、4、6、8,阴之极,是人体最深的脏;9是阳的极数,1、3、5、7、9.),是以知病之在筋也。 其臭臊(吃草木的野生动物味很臊)。肝脏在春天,对应的果实是李,李根白皮、郁李仁都是治疗肝脏的。 补充,易经和内径有相交叉的地方,在合图上: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二生火,地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天四生金,地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每一个数字都有它的代表意义,比如五香八角三七,看到数字马上就能想到属性。 2)南方因心所以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天地之气从耳朵通到心脏,藏精于心)。故心脏有病会累及五脏,因为五脏都有血。其味苦(东西煮熟后都是苦味),其类火,其畜羊(吃羊肉可以滋补心脏), 其谷黍(红米)。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火星),心脏有病在血脉。其音征(柔和且美,发音时舌头抵住牙齿),其数七,其臭焦(煮熟的东西是焦的味道)。心的果是杏。 3)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舌头是心,火生土,舌根部位是脾) |
|
1621楼#
发布于:2016-02-08 09:0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6班 林晶申请签到,2016年2月5日《内经》第8课心得。
[阴阳应象大论] 1.阴阳生极 1)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生杀之 |
|
1622楼#
发布于:2016-02-08 09:0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6班 林晶申请签到,2016年2月7日《内经》第10课心得。
[阴阳印象大论] (续前) 1.阴阳生极 5)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很严重,到了极限的时候)。 寒伤形(形:极瘦的或极胖的人。胖子多数是热症,少数是寒症),热伤气,气伤痛(气受到伤的时候会产生痛症,有痛时气过不去), 形伤肿(比如脚踝扭伤,会肿起来;又肿又痛就是形气都受到了伤)。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比如针灸治疗后不痛了,气通了,形还是肿的,2-3天才会消失。病因不一样,治症都是一样的)。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治疗予去热的药),燥胜则干(治疗予润燥的药), 寒胜则浮(浮:颜色很淡,清淡。治疗予祛寒的药),湿胜则濡写(湿则大便有洞泻的现象,治疗予祛湿的药)。 注释风胜则动:以肚脐为中点,脐左有动悸为肝脏,肚右有动悸为肺脏,肚下有动悸为心脏,肚上有动悸为肾脏。看到动症,比如头在动、眼睛在动(眼睛属肝,眼睛动属于肝风内动)等。风胜则动,治疗可用祛风的药。 6)天有四时(春夏秋冬)五行(木火土金水),以生长收藏,以生寒(冬天)、暑(夏天)、 燥(秋天)、湿(长夏)、风(春天)。 人有五藏化五气(指情志),以生喜、怒、 悲、忧、恐,不要太过就好。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 暴喜伤阳,厥气(浊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不知躲避寒暑),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夏伤于署(夏天伤于暑热,津液会损失掉,肺里面的津液不够就会有咳疟现象),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欬嗽。 9)表里寒热 论理人形,列别藏府, 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 歧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 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解毒,制化),化生五味。道生智(因为有肝脏,才会生智),玄生神(天为玄,广大无边)。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自然对应人的身体,环境和人是相似的),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苍色为青色,正青色为青中带一点点黄),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因为肝主筋),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 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比如肝病病人手握不起来,因为肝主筋。 喜伤心,恐胜喜。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口中湿液津液脾脏在管)。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 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发音yue,打嗝,嗝气。脾胃会有陈寒,当寒+新的食物时,因脾胃冷,无法消化就会产生嗝。治疗去新食和去胃寒为主。脾是后天之本,脾气丧失后就会产生哕症),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思胜恐。寒伤血(热伤气。比如贫血属寒,用寒药治贫血并不会好,因为寒伤血,所以应用热药去治疗),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相克的味道去制衡。比如酸辣汤,酸味太多会伤肝,所以放辣下去制衡,金制木就不会伤肝) 10)阴阳律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 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因为阳在外固守,阴不会丧失;阳在外,因为阴在支使、指导,阴阳是互相制衡的)。 2.治病法则-如何让阴阳平衡 阳胜则身热,腠理闭(腠理:肌肉和毛孔),喘麤为之俛仰(指呼吸短促)。汗不出而热,齿干(脾脏主口,肾主骨,脾肾里热太甚),以烦冤腹满死。皮肤毛孔可以发汗就没问题,不发汗,能冬不能夏(冬可以不出汗,顺应四时养生,夏天应该流汗,是一种常态。不流汗用发表药治疗,叫汗解法。如果没有发表药,或用了发表药没有发汗,可洗冷水,根据寒极生热原理,病人可得到汗解)。 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里寒甚时,冬天外寒加内寒,疾病会恶化)。 3.阴阳调和 能知七损(女子7为主)八益(男子8为主)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阴气阳气各半),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阳衰阴长)。年六十, 阴痿气大衰(阳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人一定要上实下虚。上实下虚,人走路就会飘,就会出问题),涕泣俱出矣。 知之则强,不知则老。50岁以后可以吃补肾药,因为肾脏在慢慢衰竭。故同出而名异耳。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中医讲究同症同治,只要症状相同,不管病名是什么,只治症状)。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保持平常心,恬淡无欲,开心愉快就会长寿。每天都在争就容易短命。 |
|
1623楼#
发布于:2016-02-10 12:3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卢昆鹏申请签到2015。2.6.日黄帝内经第7课学习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卢昆鹏申请签到2015。2.6.日黄帝内经第7课学习心得:
五行:五行对五脏对五色,相生为吉,相克为凶, 望诊,脸发青为肝病,青黑为痛,赤黄为热;白色是寒,所有蔬果味淡入气味厚入血,当令节气看到当令颜色,或相生的颜色,克就是制衡,五脏互相制衡才能阴阳平衡不生病。 河图: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二生火,地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天四生金,地九成之;五十为土。 东方:春天,青色,酸入肝,其蓄鸡,肝开窍于目,肝藏魂,其谷麦,像木,(有曲有直,肝主筋)肝要疏,(天然酸味的东西,带皮柠檬)络数8阴数吉数,音为角。果为李,其味骚。 南方:夏天,赤色,苦入心,其蓄羊,入痛于心脏,开窍于耳(天气从而通往心脏),心藏神,病在血脉,其谷黍,像洛数7,阳数,音为徽,果为杏,味焦臭。 中间:长夏,黄色,脾脏,开窍于口,病在舌根,甘入脾,其谷稷,(小米粥)脾脏味甘,其蓄牛,脾主肌肉,洛数5,其音宫,果为枣,味香。 西方:秋天,白色,肺脏,开窍于鼻,肝藏魄,气足神在,病在肩背,辛入肺,其蓄马,其谷稻,肺主皮毛,洛数9,其音商,果为水梨,味臭腥。 北方:冬天,黑色,肾脏,开窍于二阴(管大小便),肾藏志,病在关节缝隙中间,咸入肾,(天然的内陆盐和海盐,)其蓄黑猪,其谷豆类,肾主骨,洛数6,其音羽,果为栗,其臭腐。 |
|
1624楼#
发布于:2016-02-10 12:3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卢昆鹏申请签到2015。2.9.日黄帝内经第10课学习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卢昆鹏申请签到2015。2.9.日黄帝内经第10课学习心得: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极伤形(形分为极瘦极胖之人),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先痛后肿是气伤到形,先肿后痛是形伤到气, 风盛则动, 热盛则肿,燥盛则甘,寒盛则浮,湿盛则洞泻, 动症:以神阙为中心,有动悸时,左为肝,下为心,右为肺,上为肾,只要有动症就是风; 自然界的五气为:寒、暑、燥、湿、风;风大了则万物动,热过了则肿,燥过了则干,寒过了则浮,湿过了则泻。 五脏化五气,肝、心、脾、肺、肾。 情志为:怒、喜、思、郁、恐。 忧可以胜怒,恐可以胜喜,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太喜伤阳,太怒伤阴;情志不稳定,不知避寒暑,生命会受到影响,不会长寿;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必痢泄;夏伤于暑,秋必咳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 四季阴阳: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解毒);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正青色,带一点点黄),在音为角,在声为呼,肝主握,在窍为目,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念月音)(打嗝),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保养之道: 五脏五味互相制衡,热傷气寒伤血。阴阳消长是万物的消长,自然的消长;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人要做到上虚下实,保养好肾脏方能长寿。 |
|
1625楼#
发布于:2016-02-10 12:3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卢昆鹏申请签到2015。2.10.日黄帝内经第11课学习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卢昆鹏申请签到2015。2.10.日黄帝内经第11、课学习心得:
人分阴阳:身体左为东,右为西,上为北,下为南;东方为日出地,所以身体左边为阳,右边为阴。 ;阳指敏锐力、动力和能量,所以人的左耳比右耳好、敏感;正常人左手比右手强(反撇子除外),阴阳不能两全,因东为阳,左为阳,则上半身左边比右边强,西为阴,右为阴,则下半身右侧比左侧强;人身体会受到邪气侵入,是从人比较弱的地方侵入,即上半身右侧和下半身左侧。 当你专心学习时候四肢就不灵活 精气在上面 手足很强的时候耳目就不便 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 下配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 人靠天地自然养 人体与自然:天气通肝肺、 地气通于嗌 、风气通于肝 、雷气通于心 、谷气通于脾 、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 、肠胃为海 、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 以天地之疾风名之 ;天地之间的关系就是治病的纪律。 病在皮毛针:肺主皮毛,在横膈膜上,为阳,肺患病在皮毛上治 。 皮毛-肌肤-筋脉(地之湿气)-六腑(水谷寒热)-五脏(天之邪),此时半生半死也。善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表之里。 诊脉:浮、沉、滑、涩,阴阳辩证,寸关尺阴阳横隔,望、闻、问、切;辨阴阳分清浊 难经77难:肝有病,先治脾 难经75难:东方实西方虚;东方木西方金;治疗泻南补北;泻心火,肝就自动去生火,母能令子虚,所以肝也会生火,然后子能令母实,所以会强金平木。 |
|
1626楼#
发布于:2016-02-10 12:3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卢昆鹏申请签到2015。2.10.日黄帝内经第11课学习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卢昆鹏申请签到2015。2.10.日黄帝内经第11、课学习心得:
人分阴阳:身体左为东,右为西,上为北,下为南;东方为日出地,所以身体左边为阳,右边为阴。 ;阳指敏锐力、动力和能量,所以人的左耳比右耳好、敏感;正常人左手比右手强(反撇子除外),阴阳不能两全,因东为阳,左为阳,则上半身左边比右边强,西为阴,右为阴,则下半身右侧比左侧强;人身体会受到邪气侵入,是从人比较弱的地方侵入,即上半身右侧和下半身左侧。 当你专心学习时候四肢就不灵活 精气在上面 手足很强的时候耳目就不便 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 下配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 人靠天地自然养 人体与自然:天气通肝肺、 地气通于嗌 、风气通于肝 、雷气通于心 、谷气通于脾 、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 、肠胃为海 、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 以天地之疾风名之 ;天地之间的关系就是治病的纪律。 病在皮毛针:肺主皮毛,在横膈膜上,为阳,肺患病在皮毛上治 。 皮毛-肌肤-筋脉(地之湿气)-六腑(水谷寒热)-五脏(天之邪),此时半生半死也。善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表之里。 诊脉:浮、沉、滑、涩,阴阳辩证,寸关尺阴阳横隔,望、闻、问、切;辨阴阳分清浊 难经77难:肝有病,先治脾 难经75难:东方实西方虚;东方木西方金;治疗泻南补北;泻心火,肝就自动去生火,母能令子虚,所以肝也会生火,然后子能令母实,所以会强金平木。 |
|
1627楼#
发布于:2016-02-13 09:5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张一萍申请签到,2016年2月7日《黄帝内经》第10课心得 阳过盛生热,阴过盛则生寒。寒重至极则反生热,热重至极反生寒。寒盛则外形损伤,极瘦的人和极胖的人。热伤气,一旦气受损,通行无力,则生病痛;形受损,则浊物堆积而生肿病。因此,如病人先产生痛后肿,为气伤而使形伤。如先肿后痛,是形伤到气。风证,风太过刚会产生动症。热盛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浮就是表面看起来很淡。湿胜则濡泻,湿胜刚大便会濡泻症状。风胜则动,以肚脐为中心,东为肝,南心,西肺,北肾。如果肚脐左方有动悸就是肝,下是心,右是肺,上是肾。 天有春夏秋冬和阴阳五行,所以有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一个人情志不稳定,寒暑又不知道避,则会影响寿命。冬伤于寒,春会有温病,春伤于风,夏天会有泄利,夏天伤于暑热,肺的津液不足,秋天会有咳病,秋天伤于湿气,冬天就会有咳嗽。要知道病因。 春天时,风自东方来,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夏日来临,热自南方来,热产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征,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秋天为燥季来自西方,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欬,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冬季时寒冷由北方南下,故寒生在北方,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所以说天地之道,即是万物上下交流循环之道理,因此阴阳消长之定律,亦即为万物消长动能之始也。阴能停留体内生长循环,乃因外有阳之固守也,而阳能随心所欲的在外固守,也因为有阴之在内控制,提供其源源不断之能源也。 体中之阳过热,则身体会出现热症,如肌肉和毛孔闭塞,则呼吸会短促,身体会俯仰不定,以呼吸畅顺。汗不出而内热盛时,造成牙齿干燥,情绪苦闷烦燥腹部胀满而死。此种情形如在冬季因外寒或可保存生命,若正值夏令则必凶。体内阴过盛则生寒症,若毛孔闭锁,阳气不外出,则较无问题。若汗腺分泌不止,阳气〈营养)不固守随汗出,则身体亦发冷,战栗且恶寒,到此时必冰冷麻木,以致腹因阴盛胀满而死。若外在节气正值夏日,或可藉由自然界之阳气以助体温维持。若值冬令,则雪上加霜必致垂危。此为阴阳若遇盛之时产生之恶变,也就是疾病的外在形态也。 如何调整人之阴阳。 人能知七损八益之道,则能调和体内之阴阳。人年至四十,则阴气必自行衰为一半,所以起居亦不如年轻人。年到五十,身体便重滞,耳目会不聪明矣。人年六十,则阴气必大衰。所以说,人知此理则必强盛,不知且违逆则必衰老矣。反之,阴阳不足之人为愚昧,阴阳有余之人为智者,人有余则耳聪目明,身轻体健,老当益壮,壮者不病,所以圣人享乐于淡泊名利之中,心中无欲,才能长寿。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张一萍申请签到,2016年2月8日《黄帝内经》第11课心得 天不足西北,所以西北方为阴,右耳不如左耳敏锐。地不满东南,所以东南为阳方,一般人左手不如右手强。当你在专心做事时,手脚就不够灵活,手足很强时,耳目就不便,如果人在比较弱的地方会有病毒侵入人体,上边右边比较容易受病毒,下边的左边比较容易受病毒,阴阳不能两全。 食气,人靠天地方之间的气生养,天气通于肺。, 体内三阴三阳经络为自然界之河川,肠胃如大海之能受纳,人之九窍乃水溢出之地。如用天地来比喻人体内阴阳之作用,则可说雨就如同人身上的汗属阳,阳的气化就如同天地间之疾风一様,人之暴怒如天地间之雷,故气向上升如同阳一样。 所以治病之法如不遵循天地间之纪律,则灾祸就来了。最好的医生当外邪在皮毛时就开始治疗,病在皮毛,摸脉时,手刚接触到皮肤,就感觉到脉,即病在皮毛、在表;不用下针,只要用针轻轻在皮肤上刮一刮、不用刮破皮肤,就可以出汗,表症即解。再次之医师是待病入肌肉方察觉而施治,更次的病入经脉方去治疗,再次的病入腑后方察觉而去治疗,最差的是病已入脏再去设法补救的。人病至五脏始治,生存机率只有一半。天的邪气容易伤人五脏(传染病害五脏),饮食的寒热伤人六腑,环境的湿气伤害皮肉筋脉。所以善于用针者,能从阴中引阳出,能从阳中引阴出,利用健侧治患侧,以穴位的侦测而知其它病变,从四肢上的穴位而能探知内部脏腑之病变。左病右治,右病左治,过与不及都不好,要先鉴别阴阳,看清浊知道是哪个地方(正常痰是清,浊说明病在肺),望闻问切判断病在什么地方 浮滑是阳脉,应该在寸部摸到,如果寸脉很沉,则阳不足 沉涩是阴脉,应该在尺部摸到,如果阴脉又浮又大,则阴太盛。 阴阳脉应该平衡,太过和不及都不好,通过浮滑沉涩可以判断病在什么地方。 上工治末病。东方实西方虚,东方是木,西方是金,治疗泻南补北。有一个脏不平衡,要用所胜它的脏来平衡它。 例如治疗肝实,金克木,所以要用金来平木。金很虚,不能制衡木。因木克土,所以要先要强土;土生金,但是肝太实,力量不够,此时就要泻南补北(泻南方火,补北方水),水克火,水旺时,水生木,此时母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金是母,水是子,金气旺,可以制木,肝会由实到虚。补水一举两得,疏肝强肺。 治病要抓住时机 病初起,用针刺;病正盛,固守元气等其衰弱下来。病邪退,赶快追击。病轻用发表的药,病重用固守的方式。所以处方会常常变动。例如,在夏末秋初,是脾的王时,脾脏顺应天时,功能很强。治疗肝实症时,不用管脾脏,只管针对肝脏治疗;在这个时间窗口快关闭时停止治疗,绝对不会伤到脾胃。 如果没有进入王时,用固守。病势很盛时,即病得很严重,没有胃口,大小便不通,就开药护脾胃,而不去动病位;等胃口开了,才进攻病位,而且一次不能进攻太多。 形不足,温之以气;精不足,用厚味的药来滋补。 病在高,用汗法、吐法,吐是吃药后的反应要吐,这是形,上吐下泻,这是神。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张一萍申请签到,2016年2月9日《黄帝内经》第12课心得 病在下,下满,用泻法; 病在表,用汗法;病来剧烈,用按摩推拿; 实痛(持续的痛),用散法;虚痛(隐隐作痛,有时痛有时不痛),例如痛风,手掌处痛风,采用按摩推拿、针刺,下针后,轻轻从针进入的上方向针慢慢按摩,按到下针处,把针拿掉,再反复重复几次,痛就去掉了。 阳病治阴 ,阴病治阳。 例如大肠便秘,就是阳有病。 先治阴,阻止病进。 肝病便秘是阴有病,先调大便,保持大小便通畅,固好阳,阻止病进,再慢慢退阴。不能等到大小便都没了再去调,就晚了。 四肢的青筋瘀血,是血实,需要先针刺拔罐放血,再用药物去攻。 气虚,用针灸导引,虚则补其母,补其经的母穴,使气血恢复平衡。 阴阳离合论 阴阳与三阴三阳,未出地的是阴中之阴,出地的是阴中之阳, 对于人体,横膈是大地,横膈上是阳,横膈下是阴。 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 以一个人面向南站立,面前的空间名"广明",背后之部位可称为"太冲",在肾脏(少阴)以上的部位,名为"太阳",而太阳乃如木之枝叶茂盛,其根出之地下,在人体双足小趾之端,此位名"至阴",由至阴到背部第十四椎处即命门处,为"阴中之阳"。身体前方为"广明","广明"之下方即为"太阴"。"太阴"之前部,即是"阳明"。阳明是消化传导之系统,即中医之"胃气之源",其根在足背上第二足趾之端,即"厉兑"穴位,阳明为"阴中之阳", "厥阴"乃阴之至极,其与表阳相通之地即为"少阳"。少阳系统拫源于足第四趾端之"窍阴"穴,又可名为"阴中之少阳"。所以三阳之互动关系, "太阳"即"开","阳明"为"阖","少阳"又叫"枢",就是运输养份代谢废物排出之管道枢纽。太阳主开,人体与自然界交界的门户;少阳门枢,表里之间的运输;阳明主合,闭合收敛。此三阳经互相生化,又可名为"一阳"。 三阴,人之外表为阳,体内为阴。横隔膜以下为"太阴"。"太阴"之根源于足大趾之"隐白"穴,此为"阴中之阴"。其后为"少阴"。少阴根源于足底之"涌泉"穴,为"阴中之少阴"。在少阴之前为"厥阴",厥阴之根源于"大敦"穴,此为"阴中之至阴",其绝无阳气。太阴为开,与表交界;少阴为枢,传导输送;厥阴为合,在最里面合住三阴互相帮助,其相搏而不相失,故可以"一阴"为名。阴阳互相来往,生生不息,运行身体周而复始。 中药是博而勿沉,即治病并不在身体内沉积,自然界没有纯阴阳的东西,所以不会沉积,但营养剂会在体内累积,我们应该吃天然的东西。 阴阳别论篇第七 脉诊,分阴阳。常脉,坎卦,阳在阴的中间,阳不在多而要潜才能为身体受用,形是阴,阴把阳包住。四经,心肝肺肾四经对应自然界四季;十二从,十二经络对应十二月。关上是寸,是阳,力量比尺脉大,九分长。关下是尺是阴,力量比寸脉小,一寸长。关脉,阴阳交界,对应横膈。 左手血脉,右手气脉,诊脉时用两只手同时按病人左右手比较 女人主血,向下沉,女人常脉左手比右手大一些 男人主气,向上升,男人常脉右手比左手大一些。 寸脉到鱼际为溢脉,说明病人上焦出问题,如果脉变弯成L形,一方面说明病更严重了,另一方面也可能喉咙长东西。 右手关脉对应胃阳,以胃脉为基础,与胃脉相抗的病就在那一脏。 一呼一吸,正常脉跳五下,吸入为阴,对应肝肾,吐出为阳,对应心肺,呼吸之间,对应脾。 如果胃脉与心脉一样强度频率的跳动,就是常脉;脉很深很沉为阴脉,很浮很表很快是阳脉。 心脉是阳脉应该大于胃脉,如果小,就说明心脏有问题;肝脉是阴脉应该小于胃脉,如果大,就说明肝脏有问题。 溢脉与覆脉是真脏脉,是死脉。溢脉因为阴太盛,阳会溢。覆脉因为阳太盛。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张一萍申请签到,2016年2月10日《黄帝内经》第13课心得 溢脉与覆脉是真脏脉,是死脉。溢脉因为阴太盛,阳会溢。覆脉因为阳太盛。真脏脉出现一般是阴阳分隔了,关已以没有作用了,很危险。真脏脉出现时知道什么时候会死。脉去为阴,至者为阳。脉静慢而缓为阴,脉动而快为阳,脉迟缓无力者为阴,脉数而有力者为阳。正常的脉应该是一呼二至,一吸二至;如果一呼一至就太慢了,如果一呼八、九至太快了。 汗毛孔打不开是太阳症,汗一直在出没法止是阳明症;外邪入表最先侵入太阳经,太阳受病一定在后背、项强的地方,在抗争的时候会产生有寒有热的现象 病邪进入人体有两条路,进入阳明,只见热症,而且不会传进。进入少阳,右转进阳明,左转进入阴经就会有阴症出现。 二阳即阳明,病发在心脾,心脾主血,男人精子少、女人月经少,因为阳明主血,肠胃消化能力差,病人就会有血虚的现象,就会日益消瘦,是血症。 三阳即太阳,病发寒热,生痈肿,因为太阳经是寒的。肾水的源头是来自肺,肺水进入肾脏后(金生水)汽化后营养进入脑,津液会进入筋脉,残渣进入肾脏膀胱,膀胱里的水再次汽化进入肝脏去冲洗肝脏,进入胆变成胆汁(肝脏的代谢物),残渣变成小便排出。 如果太阳受外邪,膀胱的水没办法透发,停在皮肤下,皮肤变得粗糙,(夏天流汗最好,从里面向外清洗皮肤),小肠会下坠,形成肠疝。 一阳即少阳,病发气短无力回逆到心脏,当胆结石时,吃不下东西。可以化石疏解,也可以增加心脏的动能。心脏搏动时的动能把胆汁喷射出去,胆汁喷射速度与心脏搏动速度一样。 阳明与厥阴发病,肝脏主惊骇(怒伤肝),易惊、易怒、背痛,也叫风厥。 少阴与少阳发病,胃脘胀满,腹胀。 太阳与太阴发病,半身肌肉萎缩,四肢不举(脾主四肢)。 脉象 鼓脉,寸脉摸上去圆圆的集中在一起,手指像被顶到,而不像正常时是平的,9分的,只有2分。 钩脉,像钩子,在寸脉摸到,是心脏的症脉,心脏本来是洪脉。 毛脉,像羽毛,很轻,在寸脉摸到,是肺脏的症脉。 弦脉,像琴弦,在尺脉摸到,是肝脏的症脉。 石脉,像石头,在尺脉摸到,是肾脏的症脉。 溜脉,在关上下时大时小,是脾脏的症脉。 阴阳不合时,造成肺中的津液无法收藏,必造成汗流不止,四肢冰冷的现象。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张一萍申请签到,2016年2月11日《黄帝内经》第14课心得 脉象 鼓脉,寸脉摸上去圆圆的集中在一起,手指像被顶到,而不像正常时是平的,9分的,只有2分。 钩脉,像钩子,在寸脉摸到,是心脏的症脉,心脏本来是洪脉。 毛脉,像羽毛,很轻,在寸脉摸到,是肺脏的症脉。 弦脉,像琴弦,在尺脉摸到,是肝脏的症脉。 石脉,像石头,在尺脉摸到,是肾脏的症脉。 溜脉,在关上下时大时小,是脾脏的症脉。 阴阳不合时,造成肺中的津液无法收藏,必造成汗流不止,四肢冰冷的现象。 正常人心脏火与肺金在上焦平衡,心脏火进入小肠,肺里津液向下进入肾脏金生水。大肠的水被小肠汽化上升变成肺里的津液,心脏里的血源头来自肝脏。 正常的手掌是白带一点点红,是粉红色,白色加红色。肺白,心赤,肺大心小,白多红少。 肝实时,肝藏血量少,大量未经清洗的血进入心脏,心脏本来心中是一滴血,现在血多,红多白少,手掌暗红,病越进颜色越深越暗,病越退,颜色越浅。 4病症: 阴气在内不平衡,五脏相争,阳在外就不稳定,肺魄就会向外散,手脚就会冰冷,肺里干燥,气喘 。 中医注重水,认为万物来自水,没有水一切不能生存。西医则注重看血。阴气过盛,就会阳虚。阴散的方式很多,主要有流汗,大小便失禁。 脏主收藏可满不可实,腑可实不可满。 肝实时,会肝阳上亢,肝木出来进入心,心跳会越来越快。(心跳一息五至正常,太过与不及都不正常,离五越远越危险;治疗时,让心跳离五越近就是正确治疗方向,反之治疗方向错误)。 肾受纳来自肺的营养,当肾有病时,肺仍旧按正常的方式输送营养,增加了肾脏的负担。 正常人土是制水的,体内有积水,强脾以排水;肾本身有肾阳,是靠脾土的制约才能潜在寒水里面,肾阳不固时,也要强脾。 心和肺是金和火,当肺津液不够时,心火仍按正常方式运作,肺就会出问题,就像水箱水不够,引擎仍旧运行,引擎会被烧坏。 结阳,阳气受阻力,四肢会水肿,因为四肢是阳,身体为阴,阳虚阴盛; 结阴,阴气受阻力,阴藏血、血就没法藏、血就会逆流出来,如果一个脏阴结,出血一升(40CC),两个脏阴结,出血二升,三个脏郁阴结,出血三升。排血途径:便血、尿血、吐血 。 阴阳都被受阻,呈现阴盛阳弱,则被称为石水,会少腹肿。 二阳即阳明被结,胃气被结,没办法向下散,胃热只能向上,饮水入胃很快就被汽化,这是消渴, 三阳即太阳被结,小肠与膀胱被结,小便就没有,被称为隔。 三阴即太阴被结,脾脏与肺脏被结,就会水肿。因为正常人全身的水会汽化状态,如果寒结在内,应该汽化的水不能被汽化,全身就水肿。 一阴一阳,少阳、厥阴被结,就会产生喉咙问题 脉象 孕脉:阴脉特别大,阳脉变成二条,左男右女,神门旁手少阴心经动脉的搏动是小孩子的脉。 死脉:阴脉与阳脉都是虚症,并且此时病人在下痢,是死症。但医生不能放弃,要放手一搏。 汗脉:阴脉从下向上到阳脉的位置被摸到,病人在汗流不止,而正常人是在运动后流汗,而不是随时流汗。 崩脉:如果尺脉虚、寸脉搏,病人在大量出血 。虚脉,轻轻摸有脉,摸到骨边没有脉。正常的脉是摸到骨边的,人虚时阴脉会浮起来,摸到有一点点,按下去就没有了。 脉诊 三阴即足太阴和手太阴俱搏,脾脏肺脏受病,大约在二十天后半夜里死亡。 二阴即足少阴和手少阴俱搏,肾脏心脏受病,大约在十三天后的夕阳西下时死亡。 一阴即足厥阴和手厥阴俱搏,肝脏心包受病,大约在十天后死亡。 三阳即足太阳和手太阳俱搏,而且摸起来是鼓起来,膀胱小肠受病,大约在三天后死亡。 三阴三阳即手足太阳和手足太阴俱搏,脾肺膀胱小肠受病,大约在五天后死亡。 二阳即足阳明和手阳明俱搏,胃大肠受病,如果得温病,不超过十天死亡。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张一萍申请签到,2016年2月12日《黄帝内经》第15课心得 第八章 灵兰秘典论 心脏,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脏是地位最高的君主,心脏出问题就会影响到其他的脏腑。在人事上,中虚为明,要做一个明明白白的人。 心为火,火为离,离中虚,心藏神,神里是真水,真水来自肾脏,所以心脏里的神的源头来自肾脏。因为人从最初最先有的不是心脏,有心脏之前是有筋膜,在筋膜之前是水。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脏管理五脏,是君主的老师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肝脏,阴木,是将军,有谋略,主目,肝有问题时,眼睛就会有问题,会退化,有重影、飞蚊症、视物模糊。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脏,阳木,正常时人有胆气,胆气不足没办法决断。胆像个袋子,小孩子吐,是因为中焦有水,吐到胆这个袋子反过来了,就会视物反视,从胆治。 心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 脾胃,仓禀之官,五味出焉 。 大肠,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 小肠,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 肾脏,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 三焦,源生于肾脏中间第十三椎到关元这一带;横膈向上是上焦,横膈到肚脐是中焦,肚脐以下是下焦。 脏腑之间有很多油网,这就是三焦,这些油就来自脾脏,脾脏有问题时油就没了,水就会停在身体里。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水液集聚的地方,负责气化把水排出体外。 心脏本身不受病,因为心脏一直不停地跳动,所以温度很高,当血液经过心脏时,所有的癌细胞都会被杀死,如果全身器官都像心脏这样热,就可以杀掉癌细胞。而化学治疗无论是正常细胞还是癌细胞都会被杀死。所以只要保持身体各处的是热的,就不会得癌症。 保护好心脏,随着四季节气的变化生长收藏;心主神,平常保持心情愉快。 不赞成用西药,会伤到心脏,也就是伤神。 任何理论刚开始的根基很重要,刚开始错误就会一直错下去。 第九章 六节藏象论 人与天地的关系 天的六六之数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相配是阳配阳,阴配阴,60天一节也就是一个周期。6个60就是360天为一年,而一年360多天,多余的天数每四年多一个闰月。 人有365个关节对应一年365天 九窍:人和天地交接的地方为窍,有双耳、双眼、两鼻孔、口加前后二阴共九窍。 天地阴阳之气相通生出五行,即木火土金水和三气,即表、半表半里、里。 天地有九个方位:东、南、西、北、中、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 九脏:五脏肝、心、脾、肺、肾,外形四:头手足和身体 气与人的关系 五日一候,三候(15天)一气,一年24个节气。六气(90天)为一季,四时(春夏秋冬)为一年(360天)。节气有属性,不知道节气的盛衰,虚实的改变不可当医生。 肝心脾肺肾分别对应一年中的春、夏、长夏、秋、冬季,五行对应木火土金水 春胜长夏,即木克土;长夏胜冬,即土克水;冬胜夏,即水克火;夏胜秋,即火克金;秋胜春,即金克木 既是病因也是治疗法则。一脏不平,治所胜之脏。如脾有问题治肝,同样肝有问题强脾。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张一萍申请签到,2016年2月13日《黄帝内经》第16课心得 雨水以后才是春天,但是冬行春令,即是未至而至。就是所谓的太过,木气太过;木气太旺,会加倍克土,并会反侮到金。 不及:该至不至。雨水开始时是春天,但到雨水节气时,天还很寒冷,春行冬令,夏天就会发大水。春天来了,冬天还没过去,那么木气不旺,土不受木克,土气太过;同时木本应生火,但木不足、土又过旺,火因而受病,无法克制肺金,金气太过加倍克木。不及会产生气迫,即某气不及而被所克之气加倍克制自己,同时所生之气弱而受病 。 藏象 心脏 心脏是生命的根本,主神,其华在面,脸上的气色反映心脏,心气充实在血脉上,鼻梁中间的颜色反应心脏的情况。心脏在横膈之上,属火,是阳中之太阳。 缪刺法:在孙络上治病,在井穴上放血,青筋瘀血、静脉曲张都是不正常,可以放血,可以开心脏的药。 夏天是心脏的王时,不会发心脏病。 肺脏 肺为气之本,为阳中之少阴。魄属阴,其华在毛,主气,喜燥。肺主皮肤毛孔,毛是血之余,齿为骨之余,心脏的血遇到肺气血气化后变成毛发,通秋气,主肃杀、燥金,气非常锐利。 肾脏 肾是冬天,主收藏,其华在发。黑色。肌肉、皮肤、筋、血脉、骨有问题治疗肾,因肾生髓(阴津),髓生骨,主藏志,即志向和记忆,属阴中之少阴,肾管头发颜色品质色泽,肝脏管头发的生长,作化疗掉发是因为伤肝。冬天是肾脏的王时,冬天人的脸色要暗一些,因为收藏。 肝脏 为阴脏,藏魂(魂为阳),其华在爪,筋之余为爪,指甲好坏取决于肝气,其色为青(青中带微黄),阳中之少阳,春天是肝脏的王时。 脾脏 主食物的消化吸收,是血所生养出之处也,营卫指气血,营指血,卫指气。其华在唇口四周,主肌肉,味甘,色黄,通于土气,长夏是脾脏的王时。 五味通五脏,酸苦甘辛咸对应肝心脾肺肾,太过及不及都会影响到其他脏。木火土金水,五味太过伤被克的脏腑。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胆平衡人体脏腑。 人迎脉 在胃经的人迎穴,右边人迎脉管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左边人迎脉管脏(肝心脾肺肾),正常人右边的人迎脉>左边的人迎脉。 大于正常一倍,病在少阳经; 大于正常二倍,病在太阳; 大于正常三倍,则病在阳明; 大于四倍以上,阳盛到极点,不能与阴气相交通,叫“格阳”。 关、格 溢脉,外关内格,阴脉向上走,阴乘阳位。例,肺喜燥,如果水在肺里累积,因为水是寒水,属阴,就是阴乘阳位,就是溢脉。 覆脉,内关外格,阳脉往下走,阳乘阴位。例,小肠里很多来自脾土的津液,属阴,如果阳多,小肠干燥,食物堆积在里面排不出来,就是阳乘阴位,是覆脉。 |
|
1628楼#
发布于:2016-02-14 23:5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张一萍申请签到,2016年2月14日《黄帝内经》第17课心得 第十篇 五脏生成 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能够抑制心脏的就是肾脏,去治疗心脏时常用肾脏的药。例如,心生血,血不够时要平血 ,用熟地补肾的药而去补它的血,因为肾水是控制心脏的。心脏跳的太快了,也是肾在管。 肺主心,肺的问题也是心脏在管,因为火克金。 肝之合,筋也,肝是由肺脏在控制它的。 脾脏的好坏也是肝在控制它。 五味之所伤 吃太多的咸,水克火,血脉就会凝固变色,脸变暗色。 吃太多的苦,火(心)会克金(肺),肺管皮肤毛孔就会皮槁,头发脱落。 吃太多的辛,吃辣的太多了金(肺)会克到木(肝),则筋急而爪枯。 吃太多的酸,木(肝)会克到土(脾),土管肌肉,嘴巴会往上翘。 吃太多的甜,会造成骨痛而发落,秃头的男人喜欢吃甜的。 破坏和生长的力量,破坏的力量大。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例如:木克土,肝主筋,肝的五畜是鸡,吃鸡肉也可以,还有因为木克土,如果把土强起来吃甜的筋急就缓过来了,强土肝克不了脾土的时候就会生火,这个时候要实脾。筋急的时候食甘,甜味可以缓和,子能令母实,脾的子是肺,那么白色的食物入肺就能实脾,莲子、杏仁等。 若见病人面色如青草一样,是因为肝已不受酸味之精气失去功能,上升到面上呈木之原色,为死兆。病人面色呈深黄而无光泽,是死症。3面色出现如煤一样黑而无光,是死症。出现红色如坏血一样的暗色,是死症。若出现像枯骨一样没有光泽的灰白色是死症。 五种颜色的生色: 1如青色而光泽鲜艳。 2赤色如鸡冠之血红。 3黄色如蟹黄一样的润泽。 4白色如猪油一样的油光。 5黑色时呈现出光亮如羽毛。 知道颜色的改变配合脉诊,正确决断病情。 正常的望诊,眼睛看到的颜色: 生于心,正常的心就像白色的绢裹着红色的朱砂在里面。生于肺,就像白绢包裹浅红一样。生于脾,则如白绢包住括楼实一样,白中带润黄色。 生于肾,白绢包住紫色一样。这是五脏所生正常的,荣华展现于体外。 色味当五脏。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咸。故白当皮,赤当脉,青当筋,黄当肉,黑当骨。 诸脉者,皆属于目 眼诊:眼珠,瞳孔都是黑色,是看肾脏。第二圈是脾脏,土比较密,三分之一,第三圈是看肝脏,肝比较宽松,三分之二。眼白是肺。眼白越少越聪明。瞳孔要小,瞳孔越小智慧越高,越能收藏。瞳孔大不能收藏,要让瞳孔变小让肾脏能潜藏阳时用脾脏。眼睛内眦是心脏。 所以诸脉者,皆属于目。诸髓者,皆属于脑。诸筋者,皆属于节。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一个人的眼珠子很小,脾区好大,肝区好小,是土太旺反辱到木,是微邪,是糖尿病消渴。 四支八谿之朝夕: 手上有八个缝隙像山谷一样,脚上有八邪。这是四肢的末梢,病的初始的地方,所以一肿起来,不管东西咬到还是扭伤或破伤风感染到,包括痛风,吃药很远很慢,我们就从八缝八邪上直接疏通下针。因为末梢是阴阳交汇的地方,阴阳经到指头末梢就是井穴。斜刺在八缝中间,如果肿的厉害可以在肿的地方再下一针,针下去第二天肿就消掉了,即形就好了,但痛还在,因气还在。形就是看的到的,肿就是形。如果脚肿了就在脚趾缝下针,一针下去气就通了。 |
|
1630楼#
发布于:2016-02-15 21:5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唐榕申请签到 2016年2月15日《黄帝内经》10课学习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唐榕申请签到 2016年2月15日《黄帝内经》10课学习心得
人纪系列-黄帝内经 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续 治病法则,阴阳调和 天之纪,地之道 77难与75难经-肝癌治疗 第六篇:阴阳离合: 三阳与三阴之离合 第七篇:阴阳别论 男女正常脉,三阳之病 治胆石,鼓阳句脉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太冷会伤到形,这个形有两种,一种 是极瘦的人,一种是极胖的人。热伤气,气伤痛,有痛就是气过不去,形受到伤的时候病人就会肿起来,比如说运动,脚踝扭伤肿起来就是形伤到了,又肿又痛形气都伤。气会痛,如果我们扎针扎完痛就去掉了代表气痛,形还肿在那里,要两三天才会消。如果是先痛后肿的人气先伤,后来伤到形;如果是先肿后痛是先伤到形后伤到气。 风太过就会产生动证,热盛则肿,燥盛则干,寒盛则浮,浮就是颜色很淡,湿盛则脓泻,大便就有泄泻的动态。风盛则动,如果说东南西北,中间放一个人形,把人形缩成一个肚脐,肚脐的左边有动悸我们就知道是肝风,肚脐的下方有动悸是心脏,肚脐的右边有动悸是肺燥,肚脐的上方有动悸是肾脏。只要一看见动,不管被定的形,只要动就知道病。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个时候易生寒湿燥暑风,寒就是冬天,暑就是夏天,秋天是燥,湿是长夏,春天就是风。 人有五臓化五气就是情志,肝心脾肺肾,怒喜思忧恐,当你有这些情志的时候千万不要太过,过伤身。当你发怒,肺能控制怒,平怒。喜怒伤气,寒暑伤情。情志方面也会影响浊气往上涌。 在体为筋,在臓为肝,在肾为苍,正青色是青带一点点黄。 在窍为目,在胃为酸,在志为怒,在怒伤肝。 口中的津液是脾臓在管。哕就是打嗝,嗝噦,噦是胃脾有陈寒,就是有積年的寒在脾胃里面,当寒加上新的事物,脾胃里面太冷了,没有办法消化,这两个碰到一起就会打嗝,嗝噦,把脾胃陈寒去掉就不会打嗝。脾是后天之本,肾脏是先天之本,如果说后天之本丧失掉了脾的气没有了就会产生噦证。 寒伤血,太过热就伤到气。咸过盛我们用甘味来治他,五味互相制衡的状态下。吃很多酸伤肝就把辣放进去,金来治木就不会伤肝。 热本身伤气,寒伤血,有个病人贫血我们知道是寒症,要把寒去掉血才会恢复。 阴在里面是因为阳固在外面就不会丧失掉,阳听话固在外面是阴在指导他,阴阳是互相制衡的。 阳里面太盛了,肌肉跟毛孔是闭到的,呼吸非常的短促,利用身体的弯曲动作想办法呼吸,汗流不出来,如果说继续发展下去的话热太盛,牙齿都干掉,这个时候要用发表的药吃下去要流汗,如果没有药在身边,阳极生阴,挤冷水。 如果阴盛的话身体就感觉到寒冷,阳盛则真寒。汗出来,清淡的理汗。里寒很盛,外在的环境是热的还可以,如果是到了冬天,外面冬天是寒,里面又是寒,很危险的,这是阴阳变更的状态。 女人的七数为准,男人八数为主,知道人体收藏按照人体状态来调理就会很好就能够长寿,如果不知道就会老化的很快。40岁开始阳气过半就开始衰弱了,超过50岁阳就慢慢衰退,阴就慢慢衰,60岁阳气大衰,阴阳都不利。 一定是上面虚的,下面实的。一定要知道男女状况,阴阳消长。 中医观念里面同证同治,只要证状相同,不管内证是什么,比如骨癌,你把他当作风湿关节炎来治就可以了,治疗的方法相同。 把人放中间,左东下南右西上北。 |
|
1631楼#
发布于:2016-02-15 22:0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李晓静 申请签到,2016年02月15日《黄帝内经》第10课心得
五、阴阳应象大论: 1、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到极限的时候就会反过来,病人不会因为寒症全身结冰这种情况的。胖子大多数是热症,也有寒症。 2、气伤则痛,形伤则肿,又肿又痛形气都伤。先痛后重,气先伤再伤形,先肿后痛,是形先伤气后伤。治症没有区分,只是内经要讲病因。 3、所有的风症,风太过都会产生动症,热盛则肿,燥盛则干,寒盛则浮(浮就是颜色很淡清淡),湿盛则濡泻(大便泄泻)。 北-肾 西-肺 人的肚脐(神阙) 东-肝 南-心 如果肚脐的右边有动悸就是肝症,在下为心,在上为肾,在左为肺。看到动症比如:身体晃动,或者眼睛晃动。如果病人眼睛动,就是肝风内动,所以需要开一些祛风的药。所以风盛则动。 4、有阴阳五行管生长收藏,人有五脏化五气——情志。 肝(怒)——心(喜)——脾(思)——肺(忧)——肾(恐) 恐能盛喜,当你过喜的时候用病人最害怕的事情去吓他,病人就不会发疯。 喜怒伤气,寒暑伤阴。情志上面会让浊气往上走。 5、当你产生情志现象的时候不要太过,如果过的话,用恐能盛喜。喜怒伤气,寒暑伤阴。情志不稳定,寒暑也不知道避,就不会那么长命。春天温病是冬伤于寒。夏天泻痢,因为春天伤于风。夏天伤于暑(伤到了津液),秋生咳逆。秋伤于湿(秋天比较干燥,久坐湿地就会有问题),冬生咳嗽。 6、东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在天为六气之风,在人为筋,在地为五形之木,五味之酸,五色为青,五音为角,五声为呼,情志为怒,忧克怒,风伤肝,燥克风,过酸伤筋,辛克酸。 比如病人肝病,就看病人能不能握拳,因为肝主筋,肝不好肯定是不能握的。 7、南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在天为六气之热,在人为血,在地为五形之火,五味之苦,五色为赤,五音为徵,五声为笑,情志为喜,恐克喜,热伤气,寒克热,过苦伤气,咸克苦。 8、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 脾生肉。中医认为脾是后天之本,肾是先天之本,如果后天之本丧失掉了,脾胃的气没有了,就会产生歲症。过热伤气,过寒伤血。歲症是因为胃寒加新食引起的。如果贫血,是因为寒症,所以要开热药,把寒去掉。 9、咸味过剩用甘味来制衡它。热伤气,寒伤血。如果病人贫血,肯定是寒症,所以不能开寒凉药,要把寒症去掉病人才会好。阴在里面是因为阳在外面固守,阳在外面是因为阴在里面制衡它。 10、阳盛身体发热,然后腠理紧闭不出汗,如果在天气很冷的地方就不会有什么危险,但是如果是在夏天,就比较危险。会出现喘息,呼吸困难,身体摆动,牙都会干掉,心烦。流汗是正常的排热的现象。如果病人燥热没有发表的药,寒极生热,直接可以洗冷水澡。阴极生寒,里寒很重,易过夏天,冬天就会很危险,如有腹部胀满感为死症。 11、如何调整阴阳:了解人的生长收藏,及时做调整,就会长寿。人一定要上虚下实,才好,如果人走路是飘的上实下虚,就不好。年龄大了需要多吃一些补肾的药。所以补肾很重要。中医是同症同治,不管是膝盖痛还是骨癌,只要症状一直的就按照症状来治疗。保持平常心,恬淡,开心愉快,无争。 |
|
1632楼#
发布于:2016-02-16 07:1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6班 林晶申请签到,2016年2月15日《内经》第11课心得。
[阴阳印象大论] 3.阴阳调和(接前)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西北方是阴,东北方是阳,对应在人身上,西北方是右耳所在(阴),东北房是左耳所在(阳)。 人的右耳没有左耳那么敏感,因为左耳边是阳,阳是指敏锐力、动力、能量,阳比较强,左耳听力就会比右耳好。 东南方对应人体左手足,东南方比较平窄,有海、湖泊、河流,所以不够完整,一般人左手不如右手强。右撇子例外。 “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 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 当人专注于做事情或读书时,手脚就没那么灵活,因为精气在上面。当手足很强时,耳目会不便。病害一般侵犯比较弱的人体部位,在上体,右边易感邪,在下体,左边易感邪,阴阳不能两全。 4.天之纪和地之道 “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藏。” 真人食气的动作:背靠树坐在树下,观想自己是树,食气。人是看不到树在吃东西的,因为地气和天气在养树。 “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 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 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 ” 人靠天地之气充养,人体和自然界连接在一起: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喉咙,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九窍指:眼睛、耳朵、鼻孔、嘴巴、二便开口处,水注的地方,满了就会流出来,比如流鼻水、流口水、大小便等。天地间下的雨就像人体出的汗一样,这就是人和天地之间的关系。 “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任何医学治疗疾病,不按天的纪律和地的道理(天有四季节气:风、寒、暑、湿、燥、火,地有五味:酸、苦、甘、辛、咸)去做,灾害就来了。 现代医学,西药合成出来的都是酸味,酸入肝,遂伤肝。 “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大治者,治皮毛, 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 皮毛是肺,心肺通通是阳。以关脉为界划分,寸脉是阳,尺脉是阴。手指轻轻的碰到皮肤就可触及的脉,提示病在皮肤、在表。病在皮毛用针灸治疗,不用下针,用针在皮毛挂一下即可大汗,尤其是小孩(吓出汗来),流汗即愈。病在肌肉,针下肌肉;病在筋脉,针下筋旁。再次治六腑,再次治五脏。病进入到五脏时病人半死半生,治十个九生为上工。 “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府。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传染病,害人五脏;吃到不干净的食物,害人六腑;地的湿气,害皮肉筋骨。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 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 视喘息, |
|
1633楼#
发布于:2016-02-16 16:4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黄玲申请签到
2016年02月15日《黄帝内经》第10课心得
五、阴阳应象大论:pags29-37 1)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重热则寒,重寒则热。寒伤形,形伤肿,热伤气,气伤痛,肿痛形气皆伤。风盛则动(如图,肚脐四动迹),热盛则肿,燥盛则干,寒盛则浮(颜色清淡),湿盛则泻。 2)自然有寒暑燥湿风,人有怒喜思忧恐,怒喜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情绪喜怒无常,不避寒暑者短命。冬伤于寒,春发温病,春伤于风,夏有泻痢,夏伤于热,秋有痎疟(jiē nüè,疟疾),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3)东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在天为六气之风,在人为筋,在地为五形之木,五味之酸,五色为青,五音为角,五声为呼,情志为怒,忧克怒,风伤肝,燥克风,过酸伤筋,辛克酸。 4)南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在天为六气之热,在人为血,在地为五形之火,五味之苦,五色为赤,五音为徵,五声为笑,情志为喜,恐克喜,热伤气,寒克热,过苦伤气,咸克苦。 5)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 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口中湿液),在天为六气之湿,在人为肌肉,在地为五形之土,五味之甘,五色为黄,五音为宫,五声为歌,人体变动为哕(打嗝,脾胃陈寒遇新食不消化就会产生打嗝),情志为思,怒克思,湿伤肌肉,风克湿,过甘伤肌肉,酸克甘。 补充: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寒伤血,热伤气。 6)西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皮生肾,肺主鼻,在天为六气之燥,在人为皮毛,在地为五形之金,五味之辛,五色之白,五音之商,五声之哭,在人体变动为咳,情志为忧,喜克忧,热伤皮毛,寒克热,过辛伤皮毛,苦克辛。 7)北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在天为六气之寒,在人为骨,在地为无形之水,五味之咸,五色之黑,五音之羽,五声之呻,在变动为颤栗,情志为恐,思克恐,寒伤骨,燥克寒。 8)阳盛身体发热不出汗,腠理紧闭,喘息,呼吸困难,身体摆动,牙燥,心烦,易过夏,难过冬,如有腹部胀满感为死症;阴盛身体恶寒出冷汗,烦躁易汗,手足阙冷,易过夏,难过冬,如有腹部胀满感为死症。 9)调整阴阳:了解阴阳消涨,及时做调整,让身体上虚下实,情绪恬淡无欲。 |
|
1634楼#
发布于:2016-02-16 16:4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黄玲申请签到
2016年02月16日《黄帝内经》第11课心得
五、阴阳应象大论:pags37-40 9)地方位对应人体,西北方天气不足属阴,所以人体右耳目不如左耳目灵敏;地气在东南不足属阳,左手不如右手强有力;人体大脑思考的时候,手脚就不灵活,同理反之;东方属阳,精气聚集在上部,而下部虚,所以易出现耳聪目明,手脚不便;西方属阴,精气聚集在下部,而上部虚,所以易出现手脚灵活,耳笨眼浊;感受外邪时,如果在上部,身体右边感受更明显,如果在下部,身体左边感受更明显,所以身体哪里虚邪气就攻哪里。 10)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咽,风气通于肝,雷电通于心,山谷之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像大河,肠胃像大海,九窍像水流。 11)病在皮毛,切脉时,手轻轻碰到脉就能摸到脉,用针在皮毛上刮一下(尺泽,外关,合谷),寒出病愈,病在肌肉时针入肌肉,病在筋针入筋,病在脏,半死半生。天的邪气伤五脏,饮食或寒热伤六腑,地的邪气伤肌肉筋脉。 12)善针者,从阳引阴,从阴引阳,从左治右,从右治左。 13)浮脉,滑脉为阳, 沉脉,濇(涩)脉为阴。 14)《难经》,77难,上工治未病。75难,东方实西方虚,泻南补北;一脏不平,所胜来平。 15)病初用针刺可治,邪气盛时等邪气稍退治,病轻宣泄,病重固守,病将愈时防止病复发,体形羸弱用厚味药补,精气不足时用甘温药温补其气,病在隔上用吐法,病在下焦用疏导 补充:治疗肝病,夏秋交接时是脾的王时,脾气正旺,天地养脾,此时是治病的时机,攻打病脏可不伤脾。时机未到时之能固守,用护脾胃的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