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楼#
发布于:2015-10-21 21:52
中医经典魔鬼1班吴泳茵报到
中山--吴泳茵 59-60课笔记:五脏交经法,就是在本穴上做补泻,是针对痞块、硬块、积块在腹部时。胆经属木,胆经的本穴临泣也属木。在五脏交经上,如果木生火,要去强心脏,针在临泣上,如平补平泻,对带脉很好,对治经络的虚实症也很好。引到气后,它是木,可以泻膀胱的实症,也可以补小肠经的虚证。像小肠经痛很久,针临泣也可以补。 要同样运用这一个本穴,把这个经络的气,打到内脏去。就在这个穴道平补平泻,加强的话,在这个本穴上面再用青龙摆尾的方式,来加强补的力量,力量可以到内脏去。
通关交经:用赤凤摇头来通关交经,是一个泻的手法。 治骨头不小心断掉一节,骨头有断裂,或关节有脱臼。比如说治膝盖关节,扎针扎膝关,手肘受伤扎曲池。若关节本身有受伤,要让它气通过去,就扎对侧,如果下针没好,就加强它的力量,就会用通关交经。 膈角交经:目的就是不要让病情再恶化。 如心口痛,有心脏病。治心脏病时,先去治金,让它生金,等金强起来,病就停止了,就不会再恶化,再慢慢去做其它的治疗这就叫膈角。补泻的手法看要做补还是做泻就看它相克还是相生。 呼吸补泻法,使用在肉比较多的地方。所有脏腑的俞穴,如腑会中脘、脏会章门、小肠的募穴关元、膀胱的募穴中极、背后肝胆脾胃三焦肾、心、厥阴俞、督俞、心俞都可以做。任何的补泻,最常用的手法就是先引气。一般来说,先要引到气,就是针扎了,病人感到酸了,气到了,之后才开始做补泻。 就是呼吸,他在吸气的时后,把针提起来,然后吸饱了以后,等他吐完气后,就按下去,就不会影响到气,这是强补。 做泻,让他吐气,吐气的时候,把针慢慢、慢慢刺进去,等他开始呼气的时候,再把针提起来,跟他的气正好是相撞的,撞在一起,那这是泻法。 泻法就是跟补的手法相反。在针拔出来以后,针孔不要去按它。 子午捣臼法是用在水病(鼓胀)。 治疗鼓胀(肚子都是积水的)子午捣臼法。比如说,治疗水病用水分、水道、关元、中极、三皇、阴陵泉、地机、三阴交。如下在阴陵泉、地机、三阴交的时候,用九入六出插提法,这是专门退水用的。 大穴:以上的治水病的穴位中,阴陵泉是大穴。在阴陵泉上做,尤其是水病,在地机跟三阴交(没有什么穴性)只是平补平泻,但在阴陵泉上的时候要加重进针,进针的时候,只要一寸的距离,九刺的进,进的时候一定要慢慢的提起来,再很快的进去,这就是补。那很快的提起来,慢慢、慢慢的进去,就是泻。所以九次补做完以后,再做六次的泻。 用九宫六数,阳气会很旺。同时补泻阳气的进退会有依据。 这十二经络的病,很重要,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寒则留之,热则疾之。所谓疾之,就是热症的时候,针下去就出来。不会留针。寒症留针。如看到凹陷的病,肿瘤凹陷下去,就用灸。不虚不实的时候,就扎它的经穴。 下针八法 第一个是揣,荣卫的观念。就指甲掐一下,指头按一下,再下针。 目的是治血,而不伤气。比如说伤寒,病人发汗,头痛恶寒发高烧,或是皮肤病,病在表下针就下在气分,就在肌肉和皮肤中间,很浅,就是不伤血。 爪跟揣一样。都是用指甲,我们要扎在动脉旁边,比如说扎太渊、经渠、列缺的时候,我们用指甲把血脉掐开一点,针再下进去,扎在动脉的后方。 搓就是左右捻转。就是弹跟摇。弹就是补,轻补,很轻微的补。所谓弹就是用手指头弹那个针,针还在那边弹,这样气就来了,这是弹针法。找它的穴道,用子母补泻或是本穴来做。举例说,胃痛和牙痛同时存在,不想扎太多,可针扎在足三里上面去,本穴胃就不痛了,然而牙痛又在,这时就会采用弹针或摇针的人手法。摇针是摇动针头,是最浅的补泻手法。 五俞穴治疗 五俞穴井荣俞经合,井主心下满、荣主身热、俞主体重结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泻,五俞穴的治疗是每一条经,不管是阴经、阳经,都有井荣俞经合。井荣俞经合本身的穴性,所谓的五俞穴也要看当经的病变,而不是任何的经络都可。 痛风。这是肺经,就下肺经的俞穴。针下去以后,无所谓补泻。因为它的穴性是这样。针下去采平补平泻(捻针)一下,这是利用它的穴性来做取舍。 主客治疗,也称原络治疗。这些都是治疗法则。主就是病变经(取原穴)。客就是表经或里经(取络穴)。所有的阳经是由三焦脉络在管。阳经有独立的原穴。阴经没有原穴用原络治疗的时候,取阴经的俞穴来代替。 阴经也有原穴,只是阴经是用俞穴来代替的。比如说,足太阴脾经是太白穴,手太阴肺经的原穴 是太渊。 十二经的主客治疗,如肺是主(病在肺),大肠是客(肺跟大肠相表里)。可以用大肠经的络穴来辅助它。肺主喉咙(喉咙痛),手掌发热痰多。可以用太渊穴。下太渊后,再下肺经的表里经——大肠经的络穴,偏历穴。没有特殊的补泻,就是捻针,就是左右转,引到气就好了。 如大肠主(大肠有病),肺为客,扎大肠的原穴,再扎肺经的络穴,来做这个原络治疗。 |
|
151楼#
发布于:2015-10-21 21:58
贾英然报道
五脏交经法:就是在本穴上用青龙摆尾做补泻,力量可以透到内脏,起到加强的作用,主要是针对痞块、硬块、积块在腹部时的治疗。(偶尔会用)
通关交经,用于治疗骨折骨裂需要接骨,关节脱臼,一般做关节周围的时候,是一种泻的手法,治疗膝关节手肘受伤时让气通过去,隔角交经,假如病人心脏有病时常年的心口痛,心脏病,心脏肥大,治心脏痛时,开始下手时先去治金,先让他生金,把金强起来让病停止不在恶化,然后慢慢的治疗它,呼吸补泻法,平时做补泻用的最多,效果最好的手法,先引到气补的手法,病人用鼻子吸气吸气的同时把针提起来,一边吸气,一边把针提到皮层,然后吐气,吐气时针不动,在做第二次,病人慢慢吸,针慢慢提,正好他吸完气针也提到皮层,让气到最饱满,一下,两下三下,气就都满了,(紧按慢提)泻鼻吐气口吸气紧提慢按,泻完拔针时不要按针孔,子午捣臼法,主要是用在治水病上鼓胀的人肚子里都是水治水病下针水分水道关元中极,还有三皇穴阴陵泉,地机三阴交,下针的时候要一寸的距离,九刺的进慢提快进是补,九次做完以后在做六次泻,快提慢进就是泻,同时做补泻引动三阴焦的气水泻出来的力量就会很大,如果下针水道地机阴陵泉也有效只是会慢一些,十二经络的病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寒则留之,热则疾之,肿瘤凹陷下去就用灸,下针八法,揣,就是用指甲戳一戳他针下去的深一点,扎到血脉旁边就好,伤寒,病人发汗头痛,恶寒发高烧。或皮肤病用揣,抓,跟揣一样,用指甲把血脉掐开一点,针在下去把脉放下来动脉会跟针贴到会看到针在跳,这就是点头真,搓就是左右捻转法,弾跟摇,针下去以后很轻微的补泻弹是补,用手指头弹针针还在那弹气就出来了,摇是泻,摇动针头,提少许让气有地方待,循和捻,就是迎随法,五俞治疗法原络治疗法,五俞穴,井主心下满荣主身热,俞主体重结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儿泻,就是遵循每条经上的井荣俞经合本身的穴性治疗,金荣在冬天下针,俞经合在夏天下针,主客治疗,也就是很有名的原络治疗法,多用于治疗内科病,主是病变经,客就是表经或是里经在主经上取原穴,客经上取络穴,阳经的络穴都络在三焦上,阴经没有原穴就取阴经的俞穴来代替 |
|
152楼#
发布于:2015-10-21 22:40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1班李宁签到
@深圳-娄北京
20151021李宁听第59、60课学习心得: 一、交经法 1.五脏交经法 适用症:痞块,硬块,腹部积块。 手法:在本穴上做青龙摆尾,力量透到内脏。 病例:不方便下内脏穴道时用。如子宫肌瘤,下针三阴交,在此穴上做五脏交经。 2.通关交经法 适用症:病人骨头有断裂,曾接过骨或脱臼了,关节受伤时用。 手法:在手腿关节穴位处做赤凤摇头。 病例:手肘受伤扎曲池,如果还没有好,就做赤凤摇头。 3.膈角交经 病例:病人常年心口疼,治疗时先治金,金强了病就不会恶化了。这就是膈角。 二、呼吸补泻法 补法:引到气,让病人鼻吸,吸的时候把针慢慢提到皮表,病人气吸到最饱满了,针也到皮表了;再口吐气,将针很快按到底部做补。叫紧按慢提。补法是把气要充饱。 泻法:引到气,口吸鼻呼。吐气时把针慢慢刺进去,呼气时把针提起来。叫紧提慢按。泻法就是要把气排出去。 注:这两种方法都要用在肉比较多的地方。 三、子午捣臼法 适用症:治水病 手法:九入六出。慢提快进九次,补,再慢进快提六次,泻。 病例:如腹部积水,下水分,水道,关元,中极,三皇(阴陵泉,地机,三阴交)。除了下针以上穴位做补泻,还可在阴陵泉上可做九入六出,水泻的就更快。。 原理:为什么在同一穴位做补泻。因为要引动三焦的气。三焦是决渎之官,水道通焉,三焦气不通,水会累积。三焦行阳,用九宫六数,阳气会很旺,同时补泻,阴阳能够平衡。 四、下针八法 1.揣法 病在气分,在表面,下针前用指甲戳一戳这个穴位,下针浅,不伤血。 病在荣血,也用指甲戳一戳,下针深,扎到血脉旁,不伤气。 2.搓法,就是捻转法。 3.弹法:手指弹针柄,气就到了。是补。 4.摇法:摇动针头。是泻。 5.循法:迎随法。 6.捻法:迎随法。 五、五俞穴治疗与原络治疗 1.五俞穴 井主心下满 荣主身热 俞主体重结痛 经主喘咳寒热 合主逆气而泻 阴经阳经都有五俞穴。井荣大部分冬天下针,俞经合大部分春夏下针。当然也要辩症。 病例: 如女人乳房痛在心口处,就可以下井穴。 如女人乳癌,乳房硬块在胃经上,身热,取胃经荣穴内庭。 如有人感冒关节痛,可下膀胱经和胆经俞穴。 如咳嗽气喘就下经穴。 如逆气而泻,上吐下泻,打嗝放屁都可下合穴。 六、原络治疗 (即主客治疗) 主:病变经,取原穴 客:表里经,取络穴 原理:阳经都是三焦在管,三焦经通过属络,所以阳经有独立的原穴,阴经原穴用俞穴来代替。 病例:如喉咙痛,肺主喉咙,下肺经原穴太渊,再下肺经表里经大肠经的络穴偏历。原络下针没有特殊补泻,就捻针引到气就好。 |
|
153楼#
发布于:2015-10-21 22:43
@深圳-娄北京
20151021李宁听第59、60课学习心得: 一、交经法 1.五脏交经法 适用症:痞块,硬块,腹部积块。 手法:在本穴上做青龙摆尾,力量透到内脏。 病例:不方便下内脏穴道时用。如子宫肌瘤,下针三阴交,在此穴上做五脏交经。 2.通关交经法 适用症:病人骨头有断裂,曾接过骨或脱臼了,关节受伤时用。 手法:在手腿关节穴位处做赤凤摇头。 病例:手肘受伤扎曲池,如果还没有好,就做赤凤摇头。 3.膈角交经 病例:病人常年心口疼,治疗时先治金,金强了病就不会恶化了。这就是膈角。 二、呼吸补泻法 补法:引到气,让病人鼻吸,吸的时候把针慢慢提到皮表,病人气吸到最饱满了,针也到皮表了;再口吐气,将针很快按到底部做补。叫紧按慢提。补法是把气要充饱。 泻法:引到气,口吸鼻呼。吐气时把针慢慢刺进去,呼气时把针提起来。叫紧提慢按。泻法就是要把气排出去。 注:这两种方法都要用在肉比较多的地方。 三、子午捣臼法 适用症:治水病 手法:九入六出。慢提快进九次,补,再慢进快提六次,泻。 病例:如腹部积水,下水分,水道,关元,中极,三皇(阴陵泉,地机,三阴交)。除了下针以上穴位做补泻,还可在阴陵泉上可做九入六出,水泻的就更快。。 原理:为什么在同一穴位做补泻。因为要引动三焦的气。三焦是决渎之官,水道通焉,三焦气不通,水会累积。三焦行阳,用九宫六数,阳气会很旺,同时补泻,阴阳能够平衡。 四、下针八法 1.揣法 病在气分,在表面,下针前用指甲戳一戳这个穴位,下针浅,不伤血。 病在荣血,也用指甲戳一戳,下针深,扎到血脉旁,不伤气。 2.搓法,就是捻转法。 3.弹法:手指弹针柄,气就到了。是补。 4.摇法:摇动针头。是泻。 5.循法:迎随法。 6.捻法:迎随法。 五、五俞穴治疗与原络治疗 1.五俞穴 井主心下满 荣主身热 俞主体重结痛 经主喘咳寒热 合主逆气而泻 阴经阳经都有五俞穴。井荣大部分冬天下针,俞经合大部分春夏下针。当然也要辩症。 病例: 如女人乳房痛在心口处,就可以下井穴。 如女人乳癌,乳房硬块在胃经上,身热,取胃经荣穴内庭。 如有人感冒关节痛,可下膀胱经和胆经俞穴。 如咳嗽气喘就下经穴。 如逆气而泻,上吐下泻,打嗝放屁都可下合穴。 六、原络治疗 (即主客治疗) 主:病变经,取原穴 客:表里经,取络穴 原理:阳经都是三焦在管,三焦经通过属络,所以阳经有独立的原穴,阴经原穴用俞穴来代替。 病例:如喉咙痛,肺主喉咙,下肺经原穴太渊,再下肺经表里经大肠经的络穴偏历。原络下针没有特殊补泻,就捻针引到气就好。 |
|
154楼#
发布于:2015-10-21 23:23
59.60学习心得。
1.青龙摆尾用于本穴治疗。本穴平补平泻不能达到内脏,如果青龙摆尾则是强补,使用的时机是针对痞快,硬块,积块在腹部。 2.通关交经,一般来说都是在关节周围做。用赤凤摇头的手法。 3.膈角交经,例如治疗心脏病得时候我们先去治金,这就让疾病停止不再恶化。 4.呼吸补泻,得气以后才能做。补时,鼻子吸气,吸的时候把针慢慢的提起来,吐气的时候针不动,然后下次吸气前把针快速按下,紧按慢提。泻法也是鼻子呼气口吸气,用紧按慢提。 5.子午补写是专门治疗水病。可以针水分,水道,关元,中极,三皇,阴陵泉地机,三阴交。用九入六出。提插法。就是九次紧按慢提,六次紧提慢按。为什么补写要在一个穴道,目的就是要引动他的三焦气,三焦行阳,所以能利水。 6.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寒则留之,热则疾之,不胜不虚以经取之。陷下则灸。 7.下针法。揣,弹,摇, 8.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泻。 9.原络治疗,阴经以俞代原,用本经的原穴加上表里经的络穴。 |
|
155楼#
发布于:2015-10-21 23:25
第59.60课:
1五脏交经法:在诸多不方便时,针对痞块,硬块,积块在腹部。在本穴上用青龙摇尾,力量可以到达内脏。如子宫肌瘤下三阴交。 2通关交经法:用在骨节处,气通不过时,在关节附近做,为了加强效果,用赤凤摇头。 3呼吸补泻法:用在肉比较多的地方,先引到气,病人鼻吸,一边吸一边提到皮层(慢提),气吐完后,紧按,扪针,为补泻。鼻吐,吐完后,紧提,口吸,一边吸一边按(慢按),不扪针,为泻法。 4子午捣臼法(九入六出)治水肿。,退水9补6泻法。十二经络的病,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寒则留之,热则疾之。疾就是热症时,针下去就出来,一般不留针。寒则留针。如是凹陷的病,肿瘤凹下去,就用灸。当我们没有办法区分它的虚实的时候,我们就取它的经穴。 5下针八法:揣,病在荣上面,先指甲掐一下,指头按一下。再下针。爪:治荣血不想伤到卫气,用手指把脉切开,再下针。搓:就是左右捻针。弹:补,引到气,提一点点,用手指头弹针,一直弹,气就来了。摇:泻,引到气,提一点电,摇动针头。循和捻就是迎随法。 6五俞穴治疗:井主心不满,荣主身热,俞主体重结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泻。过去临床上,井跟荣大部分是冬天下针,俞,经,合在春夏下针。现在取穴还是要看症,看当经的病变,而不是任何的经络都可下。如风湿性关节痛正好在肺经的指头关节上,下肺经俞穴太渊。 7原洛治疗(也叫主客治疗):主就是病变经,客就是表或里的关系。在主经上取它的原穴,客的时候取络穴。阳经有原穴,阴经没有,用阴经的俞穴来代替。如喉咙痛,手掌发热痰多,就下肺经的太渊,大肠经的偏历。原络冶疗除了内科治症以外,也可以用在经络病症上。 |
|
156楼#
发布于:2015-10-21 23:30
中医经曲魔鬼特训1班以诺
10月22号60课以诺作业: 五脏交经法 : (青龙摆尾 取本穴疗法)本穴就是与该经属性相同。如胆经属木 胆经的临泣也是属木 、五脏交经法 如需木生火 来强心脏。 胆是心脏的母亲也是小肠的母亲 平时下一针在临泣上平补平泻可治疗带脉、经络上的虚实症、只要引到气就可以。也可以补小肠经上久痛的虚症。 如在本穴 临泣上治疗内脏病症时要做青龙摆尾 来加强它的力量和效果 。
使用时机:针对痞块 硬块 积块、如在子宫里肌瘤、用五脏交经法、 在经痛期下针三阴交能马上止痛 、 但是要想去掉子宫肌瘤 还需要本穴三阴交做青龙摆尾来增强治疗效果。 平时治疗关节脱臼时用通关的方式交经、在受伤关节对侧下针、加强它力量。这是泻法。 通关交经法 什么叫各角交经 急救法、当(心)火有病时去治它的金(肺) 身体的金(肺)强起来 的时候 火(心)病就能停止恶化、主要为的是让其病情不恶化。 呼吸补泻法 :是最强大的呼吸补泻法、用在肉多的穴位上做呼吸补泻、治疗五脏的病时:下针先引到气 、后让病人吸气 、当病人吸气的时候慢慢拔针 病人吸完气正好把针拔到皮层 停下来 让病人吐气 吐完气的时候 中间停的那一秒钟快速进针 、 这就是补法 、(紧按慢提)出针要按针孔。 泻法:、 下针引气后 让病人用吐气时把针慢慢提到皮层、等其吸气时快速把针按下去、和体内气正好相撞、出针不按针孔。 子午捣臼法 (九入6出:水肿治疗法、专治水病、腹水病症、、水分 水道 关元 终极 地机 阴陵泉 三阴交 下针三皇穴(阴陵泉地机三阴交)的时候用九入六出专门退水用的。 阴陵泉用的多些 三阴交和地机平补平泻 九入六出 、是九次快进慢出 补法 六次是慢进快出的泻法 实则泻之 虚则补之 寒则留之 热则急之 、 肿瘤凹陷的病用灸、在不清楚热症还是寒症时候下针经穴昆仑 。 下针八法 如果病在表 比如感冒 下针不要太深 在肌肉和皮之间下针 、用指头拨开血管和筋扎针 在动脉处的穴位会出现点头针 弹针 下针后没有得气 弹弹气就过来了 浅补手法 下针得气后提起豆许再做弹法 还有刮法 下针得气后 用指头刮针柄 。 五俞治疗法 与原络治疗法:比如乳房痛 下井穴 荥穴 身热 、发烧太阳井荥穴下针尖 、通里穴井荥大部分在冬天用 、 春夏秋大部分在俞经合上治 按病症 取穴。 如 乳房硬块、 癌症 在胃经上 、发热 在胃经的荥穴内庭上下针 。 比如关节痛 后项勃子痛 可下膀胱经的俞穴和胆经的俞穴 。 当大拇指肿 在肺经的俞穴上治 平补平泻 叫燃针 。 经穴和合穴治疗逆气打嗝等 。 原络治疗法:主客治疗 主是它的病变经 客是表或者里经 在主的时候在它原穴上治 客的时候取络穴 称为原络治疗 阳经通通在三焦上管 三焦经络到行阳 因为阴经没有原穴 病发时候没有原穴就取阴经的俞穴取代。如脾经取它俞穴太白替代。 手太阴肺经 太渊 肺主大肠之客 病在肺 肺和大肠是表里 用大肠经的络穴来治 在下针肺经的太渊后、再下大肠经的偏厉、 原络和经络都可以治疗内科疾病。 |
|
157楼#
发布于:2015-10-22 00:18
胡林波60课心得
五脏交经的手法是青龙摆尾,是采本穴治疗本穴是与该经属性相同的穴道。使用时机是针对痞块,硬块,积块在腹部时。比如子宫里有肿瘤,就用五脏交经,下三阴交,痛会去掉。可是有肿瘤在,如果要去肿瘤,就要在同样的穴道过三阴交上来做,增强他的力量,去痞块。 通关交经,是骨头或关节受损过用,用下针手法通关交经。膈角交经,治心脏病时,先去治金,金强起来,病就停止了。这时候再慢慢做其他动作,这就叫膈角。 呼吸补泻法,使用在肉较多的地方。0所有脏腑的俞穴都可以。引到气后要病人吸气,用鼻子吸,吸的时候把针提起来,边吸边把针提到皮层,再要他吐气,吐气时针不动,直到气吐完的时候,很快的把针拉放到皮层。要紧按慢提,是补。 鼻吐气口吸气法,要紧提慢按,是泻。让病人吐气,吐气时把针慢慢刺进去,等他开始呼气时,再把针提起来,跟他的气是相撞的,撞在一起,是泻法。 子午捣臼法,用在水病。用九入六出提插法。是专门退水用的。一般用阴陵泉。 补泻在同一个穴位上,是要引动他三焦的气,三焦气不通时,水会累积。因三焦是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下针八法,1,揣,就是用指甲戳一戳,目的是治血不伤气。2爪,用指甲把血脉掐开一点针在下进去,扎在动脉后方。3搓,即左右捻转,4弹5摇,弹是补,摇是泻。6循7捻就是迎随法。 五俞穴是井荥俞经合,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 俞主体节重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泻。阴经的原穴就是俞穴。 十二经的主客治疗,如肺是主,大肠是客,就是病在肺,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可以用大肠经的络穴来辅助它。这是原络治疗,在经络上也可以用。用了原穴,一定会用到表经或里经的络穴,这才是真正的原络治疗。@深圳-娄北京 |
|
158楼#
发布于:2015-10-22 08:34
楼主@深圳-娄北京 2015年10月21日第59.60课史晓丽学习心得:
1、 五脏交经法:青龙摆尾、通关交经、膈角交经。
2、 青龙摆尾,是本穴治疗原则。本穴就是与该经属性相同的穴道。主要治症,就是针对痞块、硬块、积块在腹部时。在本穴上做补泻,力量可以达到内脏去。
3、 通关交经,主要治症骨头断了、关节脱臼、关节不通,想办法让气通过去,就叫通关交经。常用泻的手法,用赤凤摇头来做。
4、 膈角交经,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补泻。如果病人常年有心脏病,治疗开始时,先去治金,先让它生金,等金强起来,病就停止了,就不会在恶化。这就是膈角。补泻的手法,需要补则补需要泻则泻。
5、 呼吸补泻法:使用在肉多的地方,一定要先引到气,然后在开始做补泻。补法,鼻吸,口吐。要做到紧按慢提,吸气时,慢慢提针,他吐气完了的时候,快速把针迅速按入。泻法:鼻吐口吸,紧提慢按。吐气的时候,把针慢慢刺进去,痛补法相反。
6、 子午补泻、子午捣臼。主要用来治疗水病。常用水分、水道、关元、中极、还有三皇、阴陵泉、地机、三阴交。用九人六出插提法。热证不留针,寒症留留针。虚实不好区分的时候,常用经穴。
7、 下针八法:揣、爪、搓、弹、摇、循、捻。
8、 五俞穴治疗:井荣俞经合,井主心下满,荣主身热,俞主体重结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泻。井主心下满,荣主身热,井荣多在冬天下针,俞经合多在春夏下针。
9、 主客治疗(原络治疗),主是病变经,客是表或者里经,在主经上取它的原穴,客的时候取络穴,所以也叫原络治疗。阴经没有原穴,用俞穴代替。除了内科,这个原穴治疗在经络上也可以用。
|
|
159楼#
发布于:2015-10-22 08:40
请签到,把你的昵称改为真实姓名,不要地名,我好对号入座。谢谢。
灸友38206:五脏交经法~是采用本穴治疗。在要求安全和不方便的时候在同一个穴位上用青龙摆尾的方式来加强补的力量,可以到内脏去。针对痞块、硬块、积块在腹部时。 |
|
160楼#
发布于:2015-10-22 08:40
请签到,把你的昵称改为真实姓名,不要地名,我好对号入座。谢谢。
灸友35609:2015/10/21 |
|
161楼#
发布于:2015-10-22 08:40
请签到,把你的昵称改为真实姓名,不要地名,我好对号入座。谢谢。
鑫:59~60集作业 |
|
162楼#
发布于:2015-10-22 08:40
请签到,谢谢。
任红超:10.21任红超59-60学习心得 |
|
163楼#
发布于:2015-10-22 08:42
收到,请签到,把你的昵称改为真实姓名,不要地名,我好对号入座,谢谢。
灸友35425:浙江-刘艳娟59、60:青龙摆尾是采用本穴治疗,五脏交经上,木生火,要强心脏,胆的本穴是临泣,下针临泣,可以泻膀胱经的实症,也可以补小肠经的虚症。五脏交经法就是在本穴上做补泻,力量可以到内脏去,针对痞块、硬块、积块在腹部时,比如子宫里有肿瘤... |
|
164楼#
发布于:2015-10-22 08:42
收到,请签到,把你的昵称改为真实姓名,不要地名,我好对号入座,谢谢。
灸友3846:郑其赛59-60课时视频学习心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