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平
新手
新手
  • UID20186214
  • 粉丝2
  • 关注3
  • 发帖数79
1725楼#
发布于:2016-01-12 00:1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程晓平申请签到
2016年01月11日《针灸大成》第74课心得

疾病疑问解答
十、肺病
眼白主肺,眼白有青蓝点说明有虫;有黑点没关系。
十一、肾结石
肾结石:大多对侧太溪至交信段有压痛,压痛点下针;偶有同侧。
十二、委中放血
病人趴墙,踮脚下,米酒擦委中,拍打后点刺放血;如不出血,火罐吸。
十三、关节脱臼
治症:大杼、绝骨、肾俞、京门、天应(痛处)。
十四、虚实辨症与脉气走向
(一)虚实辨症
1.新症或久症类根据时间判断虚实,只用在痛。
2.内科:不管多久,不以时间长短论治,只要长东西即为实,没有东西为虚。
例:有肿块同时体虚:此时虚实兼顾:下针泻痞实;灸补元气,如灸膏肓(治百病)、中脘、足三里(胃气回复)、巨阙、心俞等。
(二)脉气走向
人体左血右气。手三阴:由身走手;手三阳:由手走身。
十五、痛点之对称治疗
1.手不能拧毛巾:养老透间使,使六经归位。
2.手可拧毛巾,但有痛点:此时必须按照经络辨症取穴。
例1:阳池穴痛2月,为虚:下对侧三焦母穴中渚,或对侧阳池,或脚的解溪。
例2:阳溪穴痛,新症,为实:下对侧阳溪,或子穴,或脚下的商丘。
例3:鱼际久痛,为虚:下对侧尺泽,或母穴太渊,或脚的太白/公孙。
缪刺法: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对称治疗无所谓虚实补泻。是根据灵龟八法子午流注取平衡。
十六、背痛、瘀血、扭伤、人、脊椎痛、尾椎痛
1.背痛与瘀血:一条经上的痛经治疗(循经子母补泻)后还有一或几点痛,这一或几点就是瘀血,用三棱针在痛点放血。
2.急性腰扭伤
扭伤大穴:手三里、解穴(膝盖头上方骨上一寸),针解穴时病人扭腰。
灵龟八法子午流注开穴:治急症。
3单纯脊椎骨痛:即督脉痛:针后溪。
  脊椎骨痛,同时没有办法弯曲:西医:僵直性脊椎炎;中医:阳气受阻。
    治症:后溪、大杼、绝骨、灵台、督俞。
4.尾椎受伤:
急病时:承山点刺放血。
久病:针承山、承山附近压痛点。
5.带脉痛:(西医:坐骨神经痛)针临泣。
  痛从带脉向下走,看在哪条经上,按经络取穴,循经子母补泻。
十七、风湿关节炎
膝五针:治风湿关节炎、急性扭伤、整个膝盖痛(不是整个膝盖则按经络取穴)。
关节痛、晨僵:合谷透劳宫或三间透劳宫。
中风手张不开:合谷透后溪。
食指扳机指:食指第二关节中间放血。手法:先挤出血,后出黄水,出黄水后放开;挤完后可隔姜灸。
整个手关节痛:下针时下同侧。
十八、补泻手法与止血截法
补泻手法:原络、俞募、会郄、子母、五门十变等。
俞募、会郄:多用于内科。
例:气喘久:子母补泻会有用,但力量不够,故用俞募、会郄治疗法。
治症:先治肺的本经:肺俞、中府(或中府透云门)、章门、孔最;再按五行辨症,治肺要治肝、脾,治金的同时要强木强土,以逼金生水,使肺里的水进入肾,进入正常循环:下针肺俞的同时,针肝俞、脾俞。
戴春蓉
贫民
贫民
  • UID20184485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47
1726楼#
发布于:2016-01-12 00:1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戴春蓉申请签到,2016年1月11日《针灸大成》第74课学习心得:
肺病与肾结石
肺病:土生金、金生水,眼诊看到眼白有黄、黑都属于相生的正常状况,如果看到青(有虫)、红(鸡爪),就是肺有病了,眼里有痣很少见,是好的。
肾结石:一般对称太溪到交信有压痛,也有同侧痛,临症对侧治疗。如果开过刀,有可能经络会变到同侧,需临症辨证。
委中放血与关节脱臼
委中放血:面对墙壁踮脚放血针放血后,蘸米酒,手拍点刺处,会喷出一股恶血,如没有,可用火罐将血清出。
关节脱臼:针大杼、绝骨、肾俞、京门、天应(阿是穴),可增强固定。
虚实辩证与脉气走向
虚实辨证:内科病诊断只要有东西即为实证,并不以时间长短来辨虚实。只有痛症,以7天为界,时间灸为虚,时间短为实。治症都是虚则补,实则泻。要是有长痞块人又虚时,针泻,灸膏肓,足三里,中脘,心俞都可以。
脉气走向:左血右气。手三阴从胸走手;手三阳从手到头面部;足三阳从头面到足部;足三阴从足到胸部。如果捻转法方向不清,可用迎随法;如还搞不清,就用经络上的子母穴;或者用经络间的子母补泻。如金生水,可用膀胱经的本穴泻大肠经的实证。
痛点之对称治疗
按虚实用对侧子母穴,或对侧肢体(手或足)的对应穴位治疗。
养老透间使,一针可使六条经络归位。
阳池痛,可针中渚(本经母穴治虚症),或对侧阳池,或解溪。
阳溪痛,可针商丘,或对侧子穴。
鱼际附近痛,可针太白公孙,或对侧尺泽太渊。
对称治疗,又称缪刺法,根据人体与八卦的理论,通过对侧针灸维持人体的平衡。如头冷脚热为泰卦(上坤至阴,下乾至阳,地天泰),若头热脚冷即为丕卦(上乾下坤),是人体病态,针人中可转。
背痛   瘀血  扭伤
背痛:经络痛用子母补泻。
瘀血:单点痛则为瘀血,可用三棱针天应放血,火罐辅助,吸出淤血则愈,古时用吸血虫。

扭伤:急性腰扭伤,可用曲池下二寸的扭伤穴。脚扭伤,解穴下针,边针边扭开,气血即通。或用灵龟八法和子午流注,用于急症。
脊椎痛  尾椎痛
脊椎痛:督脉痛,扎后溪。阳气受阻,针骨会大杼、髓会绝骨、第六椎下灵台、督俞。
尾椎痛,刚摔可承山看到有青筋点刺放血。慢性针承山,并针附近压痛点(肌肉骨之间)。带脉痛,针临泣。坐骨神经痛,针痛所在经络,不要开刀。
风湿关节炎
整个膝盖痛,膝五针。痛在经络,还是按照经络取穴。比如说在膝盖正面痛是脾经,那就找脾经的穴.
手不能握:合谷透劳宫,三间透劳宫。扳机指,四间放血或隔姜灸。都是大肠经发,
补泻手法:会郗治疗和俞募治疗多用于内科病,如气喘,先治本穴肺腧中府云门、腑会中脘,再经络子母补泻、并郗穴孔最,还要强土补木。
@教官-南京-李宁
张丽
新手
新手
  • UID20183028
  • 粉丝2
  • 关注1
  • 发帖数88
1727楼#
发布于:2016-01-12 00:31
@教官-南京-李宁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丽申请签到,2016年1月11日《针灸大成》第74课学习心得
眼诊法(心肺肝肾脾脏) 瞳孔都是黑色,肾脏查瞳孔,瞳孔旁边一圈是土是中医诊断脾脏胰脏之地,外面一圈是木肝脏之地,眼白是诊断肺之地,眼睛内眦是中医诊断心脏之地。肺白之地很多白白一片,像面包屑一样在晚上3点准时起是肺癌。眼白有红丝,蓝 黑点就有病。眼白上看到有青蓝点血丝,是肚里生蛔虫。
肾结石一般太溪穴治疗,指对侧治疗,在太溪穴往上一、两寸之地按,按到痛点下针。脊椎骨手术时也会在同侧,可能某些脉络不通,人体自身也会调节。
委中放血与关节脱臼
委中放血
人体上身正面靠墙,下肢斜着踮起脚尖,在委中放血,拍拍就会喷出来,如血不出,拔罐即可。有经验的会手上沾米酒,拍委中,看到血管,再在委中放血,会喷出来的。关节脱臼是骨会大杼,绝骨,肾俞,金门,天应,在哪疼就哪扎,环跳疼就扎环跳。膝盖可以再加上膝盖的针。
    虚实辨证与脉气走向
痞块,长期的痞块是实,是实际长出的东西,不以时间长短论虚实。在讲痛时才会去辩虚实,内科长东西是实,没长东西是虚,如有长东西,又体虚,用针泻痞块,用灸补元气,灸膏肓治百病,灸足三里增胃气,灸中脘,巨阙、心俞,都是补.人左边是血右边是气.手上三阴是身往手走,三阳由手往身走,补是顺脉气方向快转,泻是逆脉气方向快转。迎随法也是补泻.快转慢回是补,慢转快回是泄 。在本穴,原穴都可补泄。
   痛点之对称治疗
手不能拧毛巾,养老透间使,会让手上6条筋脉归位。
对称治疗无需考虑虚实补泻,如右手阳溪疼,可下左手阳溪,或左脚脾经的商丘,右手鱼际疼,可下左侧尺泽或太渊,或左脚太白,如鱼际穴再痛到掌心方向 ,可下左脚公孙。脚外侧疼,膀胱经疼,可在对脚的膀胱经下针,可相应的子穴和母穴,同样可下对侧手的腕骨和后溪.
对称治疗又叫缪刺法.
    背痛 瘀血 扭伤
背痛,一条经痛可用子母补泄和对称治疗,治疗后只剩下一点痛,这是淤血。用放血针,在确定痛点之地放血,火罐吸出.
急性腰扭伤,曲池下两寸的扭伤大穴手三里,或在解穴(膝盖内侧直角骨上一点点),或灵龟八法,子午流注,这两种方法用于急症时很好.
    脊椎痛 尾椎痛
督脉痛扎后溪,如是阳气阻塞,可大杼(骨会大杼)、绝骨(髓会绝骨),第六椎下灵台,外开一寸半的督俞,扎后脊椎骨,督脉痛会好。
尾椎痛在承山,如是当时疼,承山会看到青筋,放血即可,如久疼,在承山周围找压痛点,
带脉痛,临泣穴。膀胱经痛,委中.坐骨神经痛在经络上环跳痛--胆经.
   风湿关节炎
整个膝盖痛,用膝五针.
手关节痛,合谷透劳宫,中风手张不开,合谷透后溪,三间透劳宫跟合谷透劳宫效果差不多。右手痛扎右手,左手痛扎左手
扳机指是手指弯下来后不能伸直,在第二横纹中间用放血针放血,开始是血,后会看到黄水,或用隔姜灸也可.
    补泻手法与止血截法
会郗、俞募治疗法是用在内科上,如气喘,会郗、俞募治疗后,去看五行,下肝俞和脾俞,强木强土,让金里的水到肾去。进入正常循环,下针肺俞的同时,针肝俞、脾俞。
严婷
会员
会员
  • UID2019898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5
1728楼#
发布于:2016-01-12 04:3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严婷申请签到 2016年1月11日 《针灸大成》第74课心得
1、脚上肾结石点(交信和太溪中间)是对侧。有时会出现在同侧,人体会自动协调。两边都要查。
2、委中放血,让病人踮起脚尖,面向墙,先用米酒拍拍委中附近,有血管凸出再放血,去体内湿气积瘀毒血。
3、肩部常脱臼(环跳脱臼),骨会大杼,髓会绝骨,肾俞+京门+天应(痛的地方下针)。
4、八钢辨症,虚实、表里,寒热、阴阳。内科痛长东西为实、沒有长东西为虚,外科新痛为实,久痛为虚。虚补实泻。补法:本经的母穴、母经的本穴、随、提豆许;泻法:本经的子穴、子经的本穴、迎、进豆许。剩一点痛,是瘀血,针后火罐。左边是血,右边是气;
5、痛点之对称治疗,手不能拧毛巾,养老透间使,六条经归位。如果手只是一个地方痛,依据痛的经络、痛的时间长短判断虚实,下脚和手的对称穴位治疗;(商丘对阳溪,鱼际对太白,阳池对解溪)上下对称、左右对称、X形对称治疗法,这也叫缪刺法。人的正常状态是上冷下热(地天泰),如果上热下冷(天地否)下人中。
6、背痛在肩膀痛,经络上痛用子母补穴,对称治疗;如果只是一点痛就是淤血。三棱针放血,然后上火罐,会看看黑黑的血出来。
7、急性腰扭伤,手三里或足解穴(膝盖骨侧上角直上1寸,经外奇穴)上下针,左右捻针同时让病人活动扭伤部位;灵龟八法与子午流注也非常好,用在急症上面。
8、脊椎骨痛,下后溪就好;脊椎骨不能动,中医认为是阳气受阻(督脉是诸阳之会),后溪+骨会大杼+髓会绝骨+灵台(开智慧)+督俞(灵台 外开一寸半)。尾椎伤到立马下承山穴,一放血就好;事后久痛也先下承山,同时在承山附近找压痛点(肌肉中间、骨肉中间、筋骨中间)下针。
9、腰的一圈带脉痛下临沂穴;膀胱经痛下委中、腰部两侧往下痛环跳痛属于胆经痛;
10、膝盖痛、风温关节用膝五针;膝盖内外痛:按经络,虚实取穴。膝盖内侧痛属脾经,久痛对侧母穴,新痛下子穴;外侧痛是胆经,上方是足阳明胃经;整个手风湿关节痛,合谷透劳宫、三间透劳宫。中风手张不开,合谷透后溪。手关节痛,下同侧,目的让手部气血流畅。扳机指,在第二个关节横纹用放血针放血,挤出黄水后就会慢慢好,再隔姜灸更好。11、针灸的法则有原络治疗、会郄治疗、俞募治疗、子母补泻、五门十变;会郄治疗和俞募治疗大部分用在内科治疗,例:气喘病人,可以用子母补泻,但不够强;用俞募治疗先强本经肺俞,中腑透云门、再脏会章门,再用五行辨症,强木强土。
定喘穴:
奇穴,大椎旁开五分,一寸针直下五分,针、灸都可以。
英子
会员
会员
  • UID2021673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21
1729楼#
发布于:2016-01-12 06:2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梁玉英申请签到,2016年1月11日《针灸大成》第74课心得
一 ,眼诊法(心肺肝肾脾脏)               1, 瞳孔是黑色,查肾脏查瞳孔,瞳孔旁是土,中医诊断脾脏胰脏,在外面一圈是木就是肝脏,眼白是诊断肺的地方,眼睛内眦是中医诊断心脏的地方。肺白地方白白一片,像面包屑一样,晚上3点准时起,是肺癌。眼白有红丝,蓝 黑点就有病。
2肾结石 左边肾结石在右边太溪脉,压痛点下针。同侧找到痛点,如脊椎骨手术。一般是对侧找痛点。
3委中穴   血放毒、麻风病、背痛 皮肤癣    爬在墙上  ,脚后跟踮起,拿水和米酒,拍拍打打委中,青筋冒出,放血针刺青筋,让脏血出来。
4肩关节脱臼  针大抒  绝骨,京门   肾俞 天应穴。环跳脱臼加上环跳穴,膝盖针膝盖上穴。
5八刚辩证 虚实   表里  寒热 阴阳  长东西是实症  。长东西,身体又虚。用针泄痞块,用灸补元气 ,灸膏肓 、 足三里、中脘  、巨阙是补 ,虚实兼顾
6手三阴是身上往手上走,三阳由手上往身上走,补是顺着脉气的方向快转,泻是逆着脉气的方向快转。迎随法是补泻,左边是血右边是气。快转慢回是补,慢转快回是泄 。迎随法也是补泻。本穴,原穴补泄。
7痛点对称治疗  虚实补泻,右手的阳溪疼,下左手的阳溪,左脚的脾经的商丘,右手鱼际疼,下左侧的尺泽太渊,左脚的太白,鱼际穴再痛到掌心方向 ,下左脚的公孙。脚外侧疼,膀胱经疼,在对脚的膀胱经下针,子穴和母穴,对侧手的腕骨和后溪。手不能拧毛巾,养老透间使。对称治疗又叫缪刺法.
8背痛 瘀血 扭伤  
背痛    一条经痛用子母补泄   对称治疗,痛不减有淤血。放血,火罐吸出来
。急性腰扭伤  扭伤大穴手三里,或解穴膝盖内侧直角骨上一点点,灵龟八法,子午流注,急症治疗
9脊椎痛 尾椎痛,督脉痛扎后溪,是阳气阻塞,大杼(骨会大杼)、绝骨(髓会绝骨),第六椎下灵台,外开一寸半的督俞。脊椎骨,督脉痛都会好。
尾椎痛:承山,有青筋,放血,疼久,在承山附近找压痛点,
 带脉痛,临泣穴。
膀胱经痛,委中
坐骨神经痛都痛在经络上环跳痛--胆经
10膝盖痛,用膝五针。手关节痛,合谷透劳宫,中风手张不开,合谷透后溪,三间透劳宫跟合谷透劳宫效果差不多。右手痛扎右手,左手痛扎左手
扳机指:手指弯下来不能伸直,在第二横纹的中间用放血针放血,看到黄水,用隔姜灸
11内脏治疗 会郗、俞募治疗法,气喘,会郗、俞募治疗,看五行,肝俞和脾俞,强木强土,让金里水到肾去。正常循环,针肺俞,肝俞脾俞
赵芳芳
新手
新手
  • UID20183122
  • 粉丝2
  • 关注3
  • 发帖数84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730楼#
发布于:2016-01-12 07:2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赵芳芳申请签到,2016年1月11日《针灸大成》第74课心得
眼诊
眼白代表肺
观察颜色时,五行中相生的关系都OK,但如果出现相克的颜色则表示有病灶。
肾结石
多数在对侧太溪上有压痛点,少数人会出现在同侧。(人的身体会自己协调,此路不通自会另寻他路)
委中放血
委中-解毒大穴
人面向墙站立,委中穴放血时多数学都会喷出。如果没有喷出血来,就用火罐把穴吸出。
放血之前,可以手蘸些米酒轻轻拍击委中穴处,然后再戴手套放血,放血时身体躲开别喷到身上。
关节脱位,脱臼
大抒穴(骨会大抒),绝骨穴(髓之会穴),肾腧穴,京门穴+天应(痛处下针)
关于虚实的概念
只有在痛上才以时间长短来分虚实,内科病症上长东西就是实症,反之为虚。虚者补之实则泻之。
但如果有肿块,身体又很虚弱时,可以针来治疗实症,灸来治疗虚证。
人体左边是血右边是气


关于补泻
手三阴都是从身体向手尖走,手三阳都是从手尖走向身体。下针补泻的手法按照经络走向来,也可以使用迎随的方法,或者按照五行中相生相克的关系,找到相生或相克经络的本穴作为补和泻的穴位。
关于对称治疗
左侧病症可以下右侧对称位置,也可以下斜对称,比如左上和右下对称等。-其原理就是灵龟八法中人体的数和其平衡关系。
治疗疼痛
疼痛部位是条线,就找对应的经络下针。当治疗后最后还有一个点在痛时,那是淤血,需要用三菱针放血+拔罐治疗,当看到颜色深的血慢慢吸出后,病症就会消失。
扭伤
手上的扭伤大穴:曲池下两寸,边下针边转动。
腿脚上:下解穴
或运用灵龟八法子午流注
尾椎骨伤到,在承山穴附近会有青筋或压痛点(阿是穴)的一边用三菱针放血。
膝五针:风湿痛或整个膝盖痛,若某单一地方痛要根据经络取穴。
手不能握
合谷透劳宫,也可以下外关穴。下针在同侧而非对侧。
扳机指(手指不能伸直)
手指第二节横纹,用放血针刺小洞,挤出血,后面有黄水。然后可以隔姜灸(祛水)
各种治疗法则的选择
俞募治疗法则和会郄治疗法则多用于内科病症,并按照五行关系选择相生相克的脏器。
王芬
侠客
侠客
  • UID20187618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11
1731楼#
发布于:2016-01-12 07:55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王芬申请签到,2016年01月11日《针灸大成》第74集心得:
 
眼诊法(心肺肝肾脾脏) 瞳孔都是黑色,肾脏查瞳孔,瞳孔旁边一圈是土是中医诊断脾脏胰脏之地,外面一圈是木肝脏之地,眼白是诊断肺之地,眼睛内眦是中医诊断心脏之地。肺白之地很多白白一片,像面包屑一样在晚上3点准时起是肺癌。
肺病:土生金、金生水,眼诊看到眼白有黄、黑都属于相生的正常状况,如果看到青(有虫)、红(鸡爪),就是肺有病了。眼里有痣是好的。

肾结石:对称太溪到交信有压痛,临症对侧治疗。,同侧也有可能,因为开刀,经络不通,人体会自己找出路,可能同侧会有压痛点。

委中放血:人体上身正面靠墙,下肢斜着踮起脚尖放血,委中处蘸米酒,拍委中,再在委中放血,会喷出一股恶血,如没有血,可用火罐将血清出,则湿热臭气随之放掉。

关节脱臼:骨会天杼、髓会绝骨、肾俞、京门、天应(痛处),可加强增强固定。
   
虚实辨证与脉气走向:
内科病诊断:长东西即为实证,如痞块,并不以时间长短来辨虚实。没长东西为虚症。
只有痛症,以7天为界,时间长为虚,时间短为实。治症都是虚则补,实则泻。
会郗治疗和俞募治疗多用于内科病,
长东西为实,但体力又虚,治疗要虚实兼顾,下针泻痞块,灸补元气,灸膏肓,足三里,中脘,巨阙,心俞。

脉气走向:人左边是血右边是气《黄帝内经》。手三阴从身体流向手部;手三阳从手部流向身体;足三阳从身体流向足部;足三阴从足部流向身体。如果捻转法方向不清,可用迎随法;如还搞不清,本穴的补泻。就用经络上的子母穴;或者用经络间的子母补泻。如金生水,可用膀胱经的本穴泻通骨穴泻大肠经的实证。

痛点之对称治疗:按虚实用对侧子母穴,或对侧肢体(手或足)的对应穴位治疗。
如:手不可拧毛巾,可养老透间使,一针可使六条经络归位。
如:只是一个点痛,阳池痛,痛的时间痛可针中渚(本经母穴治虚症),或对侧阳池,或对称足部解溪。
阳溪痛,可针商丘,或对侧子穴。
鱼际附近痛,可针太白公孙,或对侧尺泽太渊。
对称治疗,又称缪刺法,根据灵龟八法,人体与八卦的平衡理论,通过对侧针灸维持人体的平衡。如上冷下热,头冷脚热为泰卦(上坤至阴,下乾至阳,地天泰),若头热脚冷即为丕卦(上乾下坤),是人体病态,针人中可转。


背痛:原本是一条经痛,经络痛用子母补泻。

瘀血:单点痛则为瘀血,可用三棱针天应放血,火罐辅助,吸出淤血则愈,或用吸血虫。

扭伤:急性腰扭伤,可用曲池下二寸的扭伤穴。脚扭伤,解穴下针,边针边扭开,气血即通。或用灵龟八法和子午流注,用于急症。

脊椎痛:督脉痛,扎后溪。不可弯曲,左右扭动,阳气受阻,针骨会大杼、髓会绝骨、第六椎下灵台(智慧,思虑)、督俞。

尾椎痛:急性可承山青筋放血。尾椎骨痛时间长,在承山附近找压痛点,并针附近压痛点(肌肉骨筋之间)。带脉痛,针临泣。膀胱经痛,针委中。环跳痛,是在胆经上治疗。坐骨神经痛,针痛所在经络,痛左针右,不要随意开刀。承山对痔疮很好。

痛在经络,还是按照经络取穴。
整个膝盖痛,膝五针。一般用在风湿关节痛,整个膝盖痛。在膝盖内侧痛,是脾经,一般按照经络取穴治疗,取子穴母穴。

手指关节痛,手不能握:合谷透劳宫,中风手张不开,合谷透后溪。三间透劳宫,外关(飞虎)。扳机指,在第二节关节点刺放血,放血后会看到黄水,或隔姜灸。手关节痛扎同侧。

急症可子午流柱和灵龟八法效果很好。

会郄治疗,俞募治疗一般用于内科疾病,如果病人气喘,下尺泽太渊,这2个效果不够强,下肺俞,中府(俞募治疗),章门,孔最。再按五行辨证去下肝俞,脾俞,强木强土,让金里的水到肾去。进入正常循环,下针肺俞的同时,针肝俞、脾俞。
黄旭红
会员
会员
  • UID20149616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57
1732楼#
发布于:2016-01-12 08:45
@教官-南京-李宁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黄旭红申请签到,2016年1月11日《针灸大成》第74课心得:
疾病疑问解答 --
1.眼白的地方主肺,病态出现时眼白的地方可以看到红点和青点,青蓝点代表有蛔虫。黑点与黄点都没异常
2.脚的肾结石在太溪到交信找压痛点,大部分在对侧,有时会出现同侧
3.委中放血时,靠墙壁踮起双脚站,拿米酒拍拍穴位,放血针放血。喷出即可
4.关节或者环跳脱开时,下针大杼、绝骨、肾俞、京门、天应 。
5.虚实为证与脉气走向 。八纲辩证是阴阳表里虚实寒热 。
6.内科病不管多久,只要长有东西就是实,没东西为虚。
7.不能拿头痛肩膀痛解释痞块 ,当有硬块肿块体力又很虚的情况下,一方面针泻肿块,再用灸去补。灸膏盲,足三里,中脘,巨阙,心俞 。
手三阳脚三阳从四肢往身上走,手三阴脚三阴从身上往四肢走。
8.痛点之对称治疗 :手不能拧毛巾养老透间使,使六经归位。 当手上一个点痛时,取人的平衡观念,可以对称到脚上那个点治疗 。
9.健康的人一定是脚是热的,上面是冷的,才不会得病,这是老师一直强调的观点 。
10.背痛、瘀血、扭伤、脊椎痛、尾椎痛 ,背上一条经痛子母补泻好之后还个点痛是代表瘀血,用三棱针刺破吸出脓血 。处理急性腰扭伤,上半身下手三里,下半身下解溪,或者运用灵龟八法取穴 ;脊椎骨痛下大杼、绝骨、灵台、督俞 ;尾椎骨痛,急性发生的时候承山放血。一两个月时下针承山和周围痛点。
11.带脉痛针临泣。椎间盘突出不要开刀,风湿性关节炎用膝五针,手指头关节痛用合谷透劳宫或者三间透劳宫 ;扳机手,手指头伸不直,在第二横纹处放血至黄水出,再隔姜灸
刘人中
新手
新手
  • UID2018734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62
  • 社区居民
1733楼#
发布于:2016-01-12 19:53
@教官-南京-李宁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刘灵中申请签到,2016年1月12日《针灸大成》第75课心得
1.补泻手法:一般的用迎随法和捻转法就够了,插提法就更强了,最强的是烧山火和透天凉。元气大虚,灸比针好。
2.止血截法:在出血口上下一寸的地方下针。
3.脚后跟痛:下复溜穴 肾俞 京门。
4.脚凸骨:化骨用川芎粉放在棉布包里面,在骨头上面敷。下针,在骨头上面用报刺法,把骨头消掉。
5.透针:一针透两针,用金属针,金主肺,肺主气,针灸在行气。如膝盖痛,阳陵泉透阴陵泉,头痛,太阳透率谷。壮热时,内关透外关。透针的目的就是找到捷径。
6.五十肩:手臂不能往前抬是大肠经,手臂不能往后是小肠经,手臂不能往上抬是三焦经。下针,条口穴透承山穴,再用火罐拔肩部 放血,如有水泡,用针把水放出来,然后再放血,直到把湿气清除。
7.正常人气血:气走六寸血开始走,气跑的快,脉的速度就会快,气有余的时候,病人会燥热,真正的热会口渴,口不渴是假热。实热用子穴泻,虚热用补。
8.眼睛保养:肝藏血,心主血,脾脏统血,脾喜甜味。如失血 血虚,强土,补血,多吃牛羊肉。肝开窍于眼睛,清晨起来目视远方或看绿色的东西可保养眼睛,用五脏逼毒法 吹嘘,瞪目可以练眼睛,搓两个合谷穴,搓到热的时候放在眼睛上,可增加气血循环。
9.虚实治症:经络上的痛,实症的痛是持续的,偶尔的痛是虚症,初病是实,久病是虚。
10.肌肉跳动:眼皮或肌肉上的跳动,脾主土,土控制水,脾虚不能制水,水累积在皮肤里面造成膶动,下针,阴陵泉 地机 三阴交,利水消导。
11.心脏病:心脏三针,关元 巨阙 天突。没有补泻,针下去引到气即可。心律不整:下关元效果最好。
灸之补泻:灸,快吹为泻,慢烧为补。灸完后不要喝茶,喝茶会解灸。10天以后再喝。
11.减大肚子:在天应上下针,在阴交 石门上灸。(这两个穴会影响生育)
12.中风放血:昏迷时用是十宣放血急救,醒后不放血。
针灸疗程中感冒:在治疗原病的同时再帮助治疗感冒。如感冒头痛,下针胆经的阳辅穴,若痛在膀胱经下束骨穴,后项痛下后溪 申脉。看临症下针。
刘凌
新手
新手
  • UID20184209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74
1734楼#
发布于:2016-01-12 21:0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刘凌申请签到,2016年01月12日《针灸大成》第75集心得。

10)补泻手法与止血截法
1.一般补泻捻转,插提比较强,呼吸的补泻更强,烧山火和透天凉最强
2.病人元气不足,灸比针好,灸补元气很快。
3.截法:不管穴道哪里,就在出血口上下一寸的地方下针,靠近身体的地方先下

11)脚后跟痛与脚凸骨
1.脚后跟痛:承山穴、仆参穴、水泉,六味地黄丸专治脚后跟痛,
2.脚后跟痛可能是肾虚,可以针复溜,金门穴做补泻
3.凸骨,化骨的药是川穹,磨成粉,包在棉布包里面贴在骨头凸出的地方。
4.凸骨也可以下针,要有指力,

12)透针、五十肩、正常人气血
1.用金属针,金是肺,肺属气,针灸就是行气,
2.阳陵泉透阴陵泉跟单独扎两个穴道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还有太阳穴透率谷,两个穴道直接的气血流通,痛就很快去掉,找捷径。外关透内关,阳经通到阴经,阳就降下去,退烧
3.五十肩,肩膀不能往前抬,是大肠经,不能往后抬,是小肠经,手不能从侧面往上抬是三焦经,三条经都扎针治疗,可能还会肩膀疼,用条口透承山,如果再疼,就拔火罐,有水泡也继续 拔,要把里面的湿气拔出来
4.气和血的距离是六寸,气跑得快,脉就跳得快,
5.出现热证,要散气,如果是假热,判断是气实还是气虚,需要问病人是不是口渴,口不渴的是假热。实热用子穴泻,如果是假热,要补虚
6.肝藏血,心主血,脾统血,脾的功能好,血都在血脉里不会乱窜,脾喜甜味。如果病人大量出血,针灸上强土(强脾),胃口开了,补充红肉类,补血很快

13)眼睛保养、虚实治症
1.肝开窍在目,搓合谷穴,搓热后放在眼睛上,气在补眼睛,
2.脾主肌肉,偶发性的都是虚的,实症都是持续不停的
3.治疗过程,会从虚症治成实症,说明治疗有效

14)肌肉跳动、心脏病与心率不整
1.眼皮跳或者肌肉跳,土治水,水造成的类似的跳动,只要沥水就可以。脾的阴陵泉,地基,三阴交
2.心脏病有三针,关元,巨阙,天突穴,没有补泻,针下去引到气就好
3.心率不齐,关元穴效果最好

15)灸之补血与中风放血
1.灸的补泻:灸快吹,泻;灸慢烧,补。
2.灸后需注意:不喝茶,10天以后再喝茶。(针后酒辣麻油不要吃)
3.第十椎下针,是心气的尾端,在横隔那里。
4.肚子大,可以针天应穴,三焦油网,灸三焦募穴石门阴交穴。石门会有绝孕的效果
5.中风昏迷时,十宣放血,清醒了以后不要在十宣放血

16)针灸疗程中感冒
1.病人气喘,治疗几个疗程很好,再来的时候感冒了,是表症,针灸可以把表症治疗,如果头痛,只是因为感冒疼,胆经的子穴阳府穴。
2.针灸是平衡的作用,大便正常,下了支沟照海,不会造成下痢。
丁敏
侠客
侠客
  • UID20187671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40
1735楼#
发布于:2016-01-12 21:3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丁敏申请签到,2016年1月11日《针灸大成》第75课心得:
1定喘穴   大椎外开5分   ,直针进   ,也可以灸。
2补泻手法:一般的用迎随法和捻转法就够了,插提法就更强了,呼吸补泄 也强    ,  最强的是烧山火和透天凉。元气大虚,灸比针好
3止血截法:在出血口上下一寸的地方下针。下完还在流,再下一针再下一针,二针下去一定止血,这是一个截发。
4脚后跟痛 下复溜穴 肾俞 京门。水泉  、大陵。
5脚凸骨:化骨用川芎粉放在棉布包里面,在骨头上面敷。下针,在骨头上面用报刺法,把骨头消掉。
6透针:一针透两穴,用金属针,金主肺,肺主气,针灸在行气。膝盖疼,下膝盖5针,阴陵泉下一针,和阳陵泉下一针,没有阳陵泉透阴陵泉强。头痛太阳透率谷。壮热时,内关透外关。透针的目的就是找到捷径。手臂不能往前抬是大肠经,手臂不能往后是小肠经,手臂不能往上抬是三焦经,小肠经 大肠经 三焦经下针还痛,条口穴透承山穴 再用火罐拔肩部 放血,如有水泡,用针把水放出来,然后再放血,直到把湿气清除。
7气走六寸血开始走,气跑的快,脉的速度就会快,气有余的时候,病人会燥热,真正的热会口渴,口不渴是假热。实热用子穴泻,=假热用补
8。眼睛保养肝藏血,心主血,脾脏统血,脾喜甜味。脾好血在血脉不会乱串。如失血 血虚,强土,补血,多吃牛羊肉。肝开窍于眼睛,清晨起来目视远方或看绿色的东西可保养眼睛,用五脏逼毒法   吹嘘,眼珠子瞪大。二合谷搓热,放眼睛上,补眼睛。
9经络上的痛,实症的痛是持续的,偶尔的痛是虚症,治疗过程,会从虚症治成实症,说明治疗有效
10眼皮或肌肉上的跳动,脾主土,土控制水,脾虚不能制水,水累积在皮肤里面造成膶动,下针,阴陵泉 地机 三阴交,利水消导。
11心脏病:心脏三针,关元 巨阙 天突。没有补泻,针下去引到气即可。
12灸的补泻:灸快吹,泻;灸慢烧,补不喝茶,10天以后再喝茶,针后酒辣麻油不要吃。
13肚子大,可以针天应穴,三焦油网,灸三焦募穴石门阴交穴。石门会有绝孕的效果
14昏迷时一杀那时是十宣放血急救,醒后不放血
15针灸疗程中感冒,治疗原病的同时再帮助治疗感冒。如感冒头痛,下针胆经的阳辅穴,若痛在膀胱经下束骨穴,后项痛下后溪 申脉。看临症下针可以表里一起治。
钱蔚宏
侠客
侠客
  • UID20183763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201
1736楼#
发布于:2016-01-12 22:1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钱蔚宏申请签到,2016年1月12日《针灸大成》第75课心得:
 
哮喘:大椎外开五分定喘穴,一寸直针下五分,灸比较好。
 
子母补泻:如肺经实症,下二间(络到)或偏历,尺泽可互换。迎随和捻转比较常用,插提比较强,呼吸补泻更强,烧山火最强。如果是补,灸比针好。
 
止血截法:出血处上下一寸处下针,靠近心口处先下针。伤科不是病,可以西医急救。
 
脚后跟痛:肾虚,针大陵,下复溜、京门补泻。
 
脚凸骨(足外翻):川芎化骨贴于患处。下针爆刺法,刺到没有为止。
 
透针:一针两穴,气血循环力量非常强,针灸是行气,透针是找捷径,让气血直接过去(搭阴阳桥),所以力量会很强。
 
五十肩:前大肠,后小肠,上三焦,条口透承山。火罐天应放血。
 
正常人气血:气走六寸血开始走,气有余显燥热,一般热症是气有余,但有假热,此时口不渴,实热一定口渴。处方对实热、虚热配药完全不同。肝藏血,心主血,脾统血,如果脾的功能好,血会在血脉里,不会乱窜。如果血虚、大出血,要补血,可以用红肉补血,或针灸强土。
 
眼睛保养:肝开窍于目。保养眼睛,一早起床看远处绿色(肝是青色),五脏逼毒,瞪目。气穴合谷,搓合谷后敷眼,自体气血循环养眼。
 
虚实治症:继发性、偶发性的是虚症,持续性的是实症。初症是实症后面转成虚症的疼痛,治疗时会从继发疼痛转持续疼痛,这是病在退。不适合内科病。
 
肌肉跳动(润动):土不能治水,要利水消导,脾主湿,下针三皇穴。

心脏病:心脏三针(关元、巨阙、天突)。第十椎,心器的尾端。

心率不整:针关元。
 
灸之补泻:快吹为泻,慢烧为补。灸后忌茶,茶会消火,茶会解灸。
 
中风放血:昏迷才十宣放血,用于急救。
 
针灸疗程中感冒:表症,治疗原病的同时表里一起治。
王岩龙
贫民
贫民
  • UID20183244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98
1737楼#
发布于:2016-01-12 22:40
教官-南京-李宁@助教-中山-吴泳茵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王岩龙申请签到,2016年1月12日《针灸大成》第75课心得:1.定喘穴:大椎外开5分,直针5分即可,灸比较好。2.补泻手法:一般的用迎随法和捻转法就够了,插提法就更强了,最强的是烧山火和透天凉。元气大虚者,灸比针好。3.止血截法:在出血口上下一寸的地方下针即可,先上后下,不必考虑穴位。4.脚后跟痛:与肾虚有关,下复溜穴、肾俞、京门。5.脚大拇指或根骨后凸骨:化骨最好的药是川芎粉,放在棉布包里面在骨头上面敷。下针也可,在骨头上面用报刺法,用指力把骨头消掉。6.透针:一针透两穴时气血的循环力量会很强,用金属针,因金主肺,肺主气,所以针灸完全是在行气。如膝盖痛,膝五针不如阳陵泉透阴陵泉好,头痛,太阳透率谷制造了捷径。壮热时,内关透外关直接把阳导到阴。透针的目的就是找到捷径。7.五十肩:手臂不能往前抬是大肠经,手臂不能往后是小肠经,手臂不能往上抬是三焦经。先辩证下针,再条口穴透承山穴,不行再用火罐拔肩部放血,如有水泡,用针把水放出来,然后再放,直到把湿气清除,也有好的处方。8.正常人气血:气走六寸血才开始走,气跑的快,脉的速度就会快,气有余的时候,病人会燥热,真正的热会口渴,口不渴是假热。实热用子穴泻,虚热用补,处方是非常讲究的。9.眼睛保养:肝藏血,心主血,脾统血,脾喜甜味。如失血或脾虚致血虚,强土开胃,补血多吃牛羊肉。肝开窍于眼睛,清晨起来目视远方或看绿色的东西可保养眼睛,用五脏逼毒法吹嘘,瞪目可以练眼睛,搓两个合谷穴搓到热的时候放在眼睛上,可促进气血循环。10.虚实治症:经络上的痛,实症的痛是持续的,偶发的痛或者定时的痛是虚症,初病是实,久病是虚。11.肌肉跳动:眼皮或肌肉上的跳动,脾主土,土控制水,脾虚不能制水,水累积在皮肤里面造成膶动,下针阴陵泉、地机、三阴交,利水消导即可。湿和水是不一样的。12.心脏病与心律不齐:心脏三针,关元、巨阙、 天突。无补泻,针下去引到气即可【心律不整下关元效果最好】灸有补泻,快吹为泻,慢烧为补。灸完后不要喝茶不食辛辣,是禁忌,喝茶会解灸,10天以后再喝。13.减大肚子:在天应上下针,在阴交 石门上灸。(这两个穴会影响生育,火大了会化掉胎儿)14.中风放血:昏迷时瞬间用十宣放血是急救,醒后就不用放血了。如果没有醒过来,可以系列用脚十宣穴、涌泉、关元及回阳针,一般用十宣穴即可。15.针灸疗程中感冒:在治疗原病的同时再帮助治疗感冒。临症下针。针灸不像是用药,不会引起变证,针灸是平衡疗法。
梁海霞
会员
会员
  • UID20147664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98
1738楼#
发布于:2016-01-12 23:0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梁海霞申请签到
2016年1月12日《针灸大成》第七十四课学习心得
肿瘤,在大椎外开五分定喘穴,直下一寸进入五分浅刺,肥人下寸,瘦人下五分,最好是灸。元气大损,艾灸补元气,灸中脘,足三里,膏肓。
补泻手法与止血载法
子母补泻,如肺实症下尺泽,或二间,二间比较痛,;呼吸补泻最好,烧山火和透心凉最强的。
临床上止血载法如手腕被割出血,在上方下针马上止血,效果很好。不管穴道,位置都可用止血载法。
脚后跟痛,是肾虚,水泉,仆参,可下复溜,京门,肾俞。用处方,六味地黄丸。脚凸骨,以老年人脚凸骨居多,在脚趾大母指的凸骨的地方。把川芎打成粉敷在脚凸骨上,可化骨。或者直接爆刺。
透针
一针二穴如:阴陵泉透阳陵泉,内关透外关,透针比单刺强,透针调和阴阳,阴阳导通,是行气血的捷径非常强。
五十肩
肩膀往前抬不起,是大肠经;往后提不起,是小肠经;不能行前方提,是三焦经。再也不能往前提拉下条口透承山。可针灸,放血,拔罐,有水泡也没关系,把积液排出来。
常人气走六寸,血才开始走。当气跑得太快,就是气有余,产生热症。阳热,燥热。假热与热症辩证。口渴口干想喝水是热症。口不渴是假热。
肝藏血,心主血,脾统血,脾脏好的,水就不会乱串。强土,胃口大开,多吃牛肉羊肉补补。
眼睛保健,肝开窍于目。早上起来望远方的绿色树木。用“吹,嘘”五脏排毒法。在空旷的地方瞪眼护眼操。两手合谷相对搓热,热敷眼睛。这样眼睛气血循环好。
虚实治疗
脾主肌肉,任何偶尔性的痛都是虚症。持续不停的痛就是实症。初痛为虚,久痛为实。由实症转为虚症。
肌肉跳动和眼皮跳动
脾主土,控制
水,脾脏不好,不能治水,引起水的泛滥。所以利水就下三阴交,阴陵泉,地机。
心脏病有三针,关元,巨阙,天突。
心律不整下关元。
灸后禁吃茶。
灸之快吹则泻,灸之慢烧则补。
中风
遇到中风昏迷者,在宣放血,如果醒过来不要再放血。还在昏迷中下人中,涌。
大肚子和减肥
石门绝孕的,如果不要生孕而减肥的话,下石门和阴交。
针灸有疗程的,针灸过程遇到感冒时,针灸刺激,让里往外走,感冒在表,把表里一起治,不会表邪入里。
若头痛,痛在胆经痛下阴谷,痛在膀胱经下束骨。
张文杰
贫民
贫民
  • UID20188061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97
  • 社区居民
1739楼#
发布于:2016-01-12 23:2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文杰申请签到,2016年1月12日《针灸大成》第75课心得:
一,补泻手法与止血截法
   肺经实证下尺泽,二间,做补泻,一般用迎随,捻转就可以了,插提就比较强,呼吸补泻更强,烧山火最强。
   病人元气大虚,灸要比针好,可以灸足三里,中脘,膏肓
   临床止血要用截法:在出血口上下1寸的地方下针
二,脚后跟痛,脚凸骨,透针,五十肩,正常人气血
  1.脚后跟痛下朴参,大陵透足跟(手上的),内经中用六味地黄丸,如果肾虚也可以下针:复溜,肾俞,金门,
 2.脚凸骨,化骨的中药用川芎,把它碾成粉放于棉布包里面贴在骨头凸起来的地方,下针也可以用报刺法
  3.透针。一针透两穴,气血力量非常强,外关透内关,(壮热时用),太阳透率谷
  五十肩,条口透承山,肩膀可以放血拔火罐,
  4.气走6寸,血才走,气血有余会燥热,热证,把气放掉,问病人口渴与不渴,口不渴就是假热
  一般肝藏血,心主血,脾统血,病人气虚,强土,胃口就开
三,眼睛保养,虚实治症,肌肉跳动,心脏痛与心律不整
 1.肝开窍于目,看的越远,看绿色的越好。瞪目可以练眼睛,用搓热的合谷穴放到眼睛上,
  脾主肌肉,四肢,任何偶尔发生的眼瞤动是虚证,由虚转实,由里变表(好事),眼皮跳,瞤动,是水,可以消导利水,地机,三阴交可以用,肌肉里的湿就是土里的湿
2.治疗心脏痛,用关元,巨阙,天突,(无补泻,引到气就可)
  心律不整,针关元效果好
四,灸之补泻,中风放血,心神失眠,眩晕,帕金森症
  1.灸  快吹泻,慢烧补,灸就不能喝茶,不然火气会背消掉,喝茶解酒,针完后忌吃辛辣
  2.中风病人在昏迷那一刹那用十宣放血,醒来后就不用了,不醒就连脚上的十宣也放血,再就是涌泉,关元然后还有回阳九针
  伤寒结胸(吃坏了),下痢,表邪往里灌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