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楼#
发布于:2016-01-17 20:2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梁海霞申请签到
2016年1月17日《针灸大成》第八十课学习心得 阳陵泉与阴陵泉 阳陵泉是筋会,任何有抽筋,筋上的问题都可找阳陵泉,如果脱臼,扭伤。阴陵泉在脾经上属于天皇,主要在利小便,利关节的湿,可消导水肿,风湿关节炎里面有积水,这两个穴道可以同时用。 导引手法与肝脾受控 一般手法,加强针力,本穴加强病经表或里经。例:病经→胆经 胆经的实症:先下肝经行间再下胆经的子穴阳辅,加强泻的效果;如果胆经的虚症先下肝经行间再下胆经的母穴侠溪,加强补的效果。 便秘燥热 大便燥湿(干燥、湿腻厚的)利湿大便,脾主湿,便秘,下天枢,照海,支沟的。针灸治症一样,与处方不一样,便如羊矢,脾约所致,脾麻子仁丸。 病兆,第六椎痛,是灵台旁开一寸半就督俞,在后溪下针,在天应下针导引气再泻法。在本穴临泣下针,提针到表,不引动气血。 当肝脾肺肾有问题时,先治心脏,心脉不断,强脾胃口开胃,就不会恶化。 标本赋 急则知其表,缓则治标本。标急治标,本急治本。本病治标,如头痛伴便秘症,头痛是便秘造成的。头痛治头再治便秘。 皮肤病 皮肤症五大穴:合谷、典池、血海、三阴交、筑宾。针灸与处方治症不同。 黄莲,巴豆做成饼灸是治腹水和腹腔积水。 |
|
1801楼#
发布于:2016-01-17 21:0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连永刚申请签到2016年1月17日《针灸大成》第八十课学习心得
1.加强针力 常用病经的本穴加表里(子母穴,母补子泻),例:胆经的实症:先下肝经行间再下胆经的子穴阳辅,加强泻的效果;如果胆经的虚症先下肝经行间再下胆经的母穴侠溪,加强补的效果。 2.便秘燥热 干燥大便与湿黏或湿厚大便都要利湿,脾主湿,下天枢,照海,支沟。便如羊屎为“脾约”所致,可服麻仁丸, 3.肝脾肺有问题一定先治心、保心、强脾,病就不会恶化。 4.标本赋 急则治其表,缓则治标本。标急治标,本急治本。如便秘伴头痛,头痛是便秘造成的。应先治头痛再治便秘就是“标本”。如气喘病人因吃坏肚子突然跑来,应先治拉肚子、胃疼,再治气喘也是“标本”。 5.皮肤病 肺主皮毛,许多皮肤病都是从肺上下手。如风疹、药物过敏虫咬伤、癣等引起皮肤红肿、搔痒,治疗大原则是针灸皮肤五大穴道,即合谷、曲池、血海、三阴交、筑宾穴为治症时皮肤必取穴, 能针灸不用汤药,针灸取平衡,针或灸刺激人体,让身体自愈,这就是治疗,自已身体将自已治好为全愈,能自愈不要介入治疗。 |
|
1802楼#
发布于:2016-01-17 21:0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黄旭红申请签到,2016年1月17日《针灸大成》第80课心得一、筋会阳陵泉;阴陵泉在脾经上面重点在利小便,利关节的湿,水肿消导,因这二个位置和关节很接近,关节有筋,风湿关节炎会一起用。
二、加强针力:一般用本穴,这个本穴是在病经的表经或里经的,如病经在胆经,肝经的本穴行间,先针行间,再针胆经的子穴或母穴。 三、便秘燥热,不论比较干还是湿的大便,都是支沟照海、天枢,治法一样,处方不一样。便如羊失,是脾约,脾脏收到约束,麻子仁丸。 四、导引手法与肝脾受损,病灶在第六椎痛,先在它一寸半的地方下针,再看属于那条经,第六椎是灵台,旁开一寸半是督俞,下督俞是导,再下后溪(管督脉)是引,配一起就是导引。 五、标本赋,标急,治标,本病,后治。如便秘,造成头痛,先治头痛,再治他的本便秘。木克到土,会去强土强水,但是土太盛,反到木,去泻金,引土,让土往下走。 六、皮肤病与孩童惊厥,皮病,可能是湿疹、风疹、或一般的廯类等,有五大穴,合谷、曲池、血海、三阴交、筑宾穴。这五个穴道是必取的,皮肤病一般都在肺上面下手。黄帝内经讲用针灸治病最好,但现在有污染和情志等因素有时必须得用强烈的药,要不没办法治病。针灸观念是用针灸取它的平衡,用针或灸去刺激人体,让身体自己自愈。如果身体可以自己痊愈,就不要介入,如果身体往下坡走,不能自愈,可介入。巴豆和黄连弄成饼,在肚脐上灸可治腹水。 |
|
1803楼#
发布于:2016-01-17 21:2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丁敏申请签到2016年1月17日《针灸大成》第八十课学习心得
阴陵泉在脾经上是天皇穴,主要是利小便,利关节的湿。 加强针力的一般手法:在本穴(表经或里经)上加强治疗。如病在胆经,里经是肝经,先针肝经的本穴(行间穴),再针胆经的子穴或母穴,力量会加强。如胆经的偏头痛,先针行间再针胆经的子穴阳辅,虚症下行间 侠溪,在本穴上做平补平泻,在侠溪上补,在阳辅上泻,用迎随法或插提法都可以。 便秘燥热 干燥大便与湿黏或湿厚大便都要利湿,脾主湿,下天枢,照海,支沟。便如羊屎为“脾约”所致,可服麻仁丸, 导引手法与肝脾受损 病灶在第六椎(灵台)痛,先在第六椎外开一寸半(督俞)下针,为导,再看是哪条经痛,后溪管督脉,下后溪,为引,这就是导引。 肝脾受损,先治心,心脉就不会断,再强脾,强他的胃口,病情不会恶化。 本赋:标急治标,本病后治。如便秘造成的头痛,先治头痛,再治便秘。 皮肤病:肺主皮毛,无论哪种皮肤病都可以用皮痒五大穴 合谷 曲池 血海 三阴交 筑宾,效果很好。 中医观念,针灸要取人体的平衡,用针或灸的方法刺激人体,让人体自己恢复自愈或痊愈。 |
|
1804楼#
发布于:2016-01-17 21:2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丁敏申请签到2016年1月17日《针灸大成》第八十课学习心得
阴陵泉在脾经上是天皇穴,主要是利小便,利关节的湿。 加强针力的一般手法:在本穴(表经或里经)上加强治疗。如病在胆经,里经是肝经,先针肝经的本穴(行间穴),再针胆经的子穴或母穴,力量会加强。如胆经的偏头痛,先针行间再针胆经的子穴阳辅,虚症下行间 侠溪,在本穴上做平补平泻,在侠溪上补,在阳辅上泻,用迎随法或插提法都可以。 便秘燥热 干燥大便与湿黏或湿厚大便都要利湿,脾主湿,下天枢,照海,支沟。便如羊屎为“脾约”所致,可服麻仁丸, 导引手法与肝脾受损 病灶在第六椎(灵台)痛,先在第六椎外开一寸半(督俞)下针,为导,再看是哪条经痛,后溪管督脉,下后溪,为引,这就是导引。 肝脾受损,先治心,心脉就不会断,再强脾,强他的胃口,病情不会恶化。 本赋:标急治标,本病后治。如便秘造成的头痛,先治头痛,再治便秘。 皮肤病:肺主皮毛,无论哪种皮肤病都可以用皮痒五大穴 合谷 曲池 血海 三阴交 筑宾,效果很好。 中医观念,针灸要取人体的平衡,用针或灸的方法刺激人体,让人体自己恢复自愈或痊愈。 |
|
1805楼#
发布于:2016-01-17 21:3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游南申请签到,2016年01月17日《针灸大成》第80课心得
一、阳陵泉与阴陵泉 1、阳陵泉:筋会阳陵泉,任何有抽筋,筋上的问题都可找阳陵泉; 2、阴陵泉:在脾经上属于天皇,主要在利小便,利关节的湿(积水),消导水肿; 3、风湿关节有积水,两穴可同时使用; 4、、一般手法:加强针力(治愈、治疗的力量),常用本穴:病经之表或里经;例:病经是胆经,胆经的里经是肝经,肝经的本穴是行间穴;先针行间,再针病经胆经的子穴或母穴(增强它的效果);如偏头痛可针胆经的阳璞穴,胆经的虚症在侠溪穴,本穴平补平泻,阳璞穴上泻,用迎随法或插提法都可; 二、便秘 1、燥热、干燥大便与湿黏或湿厚大便都要利湿,在针灸治症上一样(无所谓干燥还是湿稠大便);用支沟、照海、天枢,但用处方就不同(处方更细); 2、脾主湿,便如羊屎为“脾约”所致,可服麻仁丸; 三、导引手法与标本赋 1、病灶在第6椎痛(第六椎下灵台穴),如先在灵台穴外开一寸半督俞下针为(导),再在后溪下针为(引); 2、病变在胆经应选它的表里经,天应穴下针(导),在对侧的经上本穴(胆经临泣穴)下针先引气再泻法,然后再提针到皮表不动针(不引动气血,针不留穴道里很浅无所谓补泻只是引到气); 3、肝脾肺有问题一定先治心(脉不乱)、保心、强脾,病就不会恶化; 4、标本赋:重心是讲急,即标急治标、本病治后(本病不会急);如木、火、土、金、水:木克到土,去强土强水;土太盛反辱到木,就泻金让土往金走; 四、皮肤病与孩童惊厥 1、肺主皮毛,如风疹、药物过敏虫咬伤、等引起皮肤红肿、搔痒,针灸与用药不一样,皮病(湿疹、风疹、癣类的痒)五大穴:合谷、曲池、血海、三阴交、筑宾穴,对任何皮肤病都有效; 2、用针或灸的方法刺激人体让他身体自愈(治疗痊愈)任何皮肤病都是从肺上下手; 3、巴豆、黄连制饼灸去腹水、胸腔积水; |
|
1806楼#
发布于:2016-01-17 21:3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程晓平申请签到
2016年01月17日《针灸大成》第80课心得 临床扎针 四、飞针引气与针之深浅 5.阳陵泉、阴陵泉都在关节附近,关节有筋,当风湿性关节炎有积水时,可同时取穴阳陵泉和阴陵泉。 6.一般手法:加强针力(指治愈力量)时,取病经的表/里经的本穴加强。 例:病在胆经,里经为肝经,肝经本穴:行间。治症:先针行间,再针胆经的子穴阳辅或母穴侠溪,可以加强疗效。如:胆经实症之偏头痛,先针肝经本穴行间,再针胆经子穴阳辅以加强扎针的效果。 本穴平补平泻即可,子穴做泻,母穴做补,迎随、插提法均可。 五、便秘 燥矢或泻痢,用药采用不同的治法,针灸是同样的治法:利湿。治症:支沟、照海、天枢。 脾主湿,只有当便如羊矢时,病是从脾经上来,故需从脾治,其他便秘不从脾治。 便如羊矢:脾约,脾脏受到约束。脾约:麻子仁丸症。 六、导引手法与肝脾受损 1.例:病灶在第六椎上,痛,先在外开一寸半处的督俞下针,再看从属何经,督俞管督脉,在督俞下针为导,后溪管督脉,针后溪为引,先导后引是为导引。 2.肝脾受损:治心,使心脉不断;同时强脾,使胃口恢复,病就不会再恶化。 七、标本赋 1.标急治标,本病后治。 例:便秘,浊气上冲导致头痛,先治头痛(标急),再去治本(便秘)。 2.五行 例:木克土:强土强水。土太盛则反侮木,此时泻金,使土往金走,恢复正常。 八、皮肤病与孩童惊厥 1.肺主皮毛,基本上所有的皮肤病都从肺治。 治疗皮肤病时,用药和针灸不同,用药时区分发表药或脓疡药等;而针灸不分,只取平衡,让人体自愈,即为痊愈。 所有的皮肤痒,如:风疹、湿疹、癣类等造成的痒,均取穴皮痒五大穴:合谷、曲池、血海、三阴交、筑宾。 伤寒积胸、肺积水、腹水:隔黄连巴豆仁饼灸神阙。 2.孩童惊厥 一般只要抓住中医的精神,从症治。掌握儿科最常用手法足够。 |
|
1807楼#
发布于:2016-01-17 21:4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钱蔚宏申请签到,2016年1月17日《针灸大成》第80课心得:
筋会阳陵泉;阴陵泉在脾经天皇,主利水消导。阴陵泉阳陵泉同时用,透针,治症风湿、关节炎积水。 一般加强针力,增强下针效果,用表或里经的本穴。例:病经在胆经,先针肝经本穴行间,再针胆经的子母穴。如胆经的实症偏头痛,先针行间,再针胆经子穴阳辅;如胆经的虚症,先针行间,再针胆经母穴侠溪。用手法补泻也可以。 便秘燥热:无论燥矢、湿矢,都要去湿,下支沟照海天枢,处方会不一样。便如羊矢,脾约,用麻子仁丸。 导引手法:第六椎痛,外开一寸半下针,在看经络,灵台属督脉,先导,在下后溪引,即为导引。如天应下针为导,在对应经络本穴下针引气补泻,提针到表,不引动气血。治心,脉不断,同时强脾强胃气,病不会恶化。 标本赋:标急治标,本病后治。如便秘造成头痛,先治头痛,再治便秘。 皮肤病:肺主皮毛,皮疡五大穴:合谷、曲池、血海、三阴交、筑宾,立刻止痒。 针灸取平衡,用针或灸刺激人体,让人体自愈、痊愈。 巴豆去水,去腹水,处方部分详解。 孩童惊厥:参见小儿科部分 主流医学知道,不要被医学名词迷惑,针灸治疗原则一样。 |
|
1808楼#
发布于:2016-01-17 22:2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刘凌申请签到,2016年01月17日《针灸大成》第80集心得。
22)阳陵泉与阴陵泉 1.筋会阳陵泉,筋的问题统统可以下阳陵泉,脱臼,可以下阳陵泉。 2.阴陵泉在脾上是天皇,主要在沥关节和小便的湿,消导和水肿 3.关节水肿之类的,因为关节里面也有筋,所有两个穴道一起用。 23)针之深浅力道 1.加强针力,用本穴,本穴一定是病的表或里经,例如,病经在胆经,胆经的里经是肝经,肝经的本穴是行间,先针行间(平补平泻),再下病经(胆经)的子穴或者母穴。 24)便秘燥热 1.干燥的大便或者湿的大便排出来,支沟、照海、天枢穴是一样的,处方不一样。 2.脾主湿,便如羊矢,脾约(脾脏受到约束),可以用麻子仁丸 25)导引手法和标本赋 1.病兆是第六椎(灵台穴)痛,先在外开一寸半(督俞)下针,是导,下后溪是引,导和引 2.天应下针,是导,在对侧经上的本穴,下针,引气,用泻的方法,胆经的本穴临泣穴,提针到表,不动气血,三焦经的气血会补到胆经 3.治心,心脉不断,强脾,壮胃口,病会停止 4.标本赋:标急治标,本病后治。比如病人便秘,引起头痛,先去治标的头痛,再去本的便秘 26)皮肤病和孩童惊厥 1.肺主皮毛,皮病:必取合谷、曲池、血海、三阴交、筑宾5个穴道。让身体自愈 |
|
1809楼#
发布于:2016-01-17 22:39
@教官-南京-李宁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刘灵中申请签到,2016年1月17日《针灸大成》第80课心得。 阴陵泉在脾经上是天皇穴,主要是利小便,利关节的湿。 加强针力的一般手法:在本穴(表经或里经)上加强治疗。如病在胆经,里经是肝经,先针肝经的本穴(行间穴),再针胆经的子穴或母穴,力量会加强。如胆经的偏头痛,先针行间再针胆经的子穴阳辅,虚症下行间 侠溪,在本穴上做平补平泻,在侠溪上补,在阳辅上泻,用迎随法或插提法都可以。 便秘燥热 无论是干燥的大便或比较湿厚的大便,在治症上,支沟 照海 天枢都是很好的穴道。脾主湿,便如羊矢,又称脾约,在脾上治疗。可服麻子仁丸。 导引手法与肝脾受损 病灶在第六椎(灵台)痛,先在第六椎外开一寸半(督俞)下针,为导,再看是哪条经痛,后溪管督脉,下后溪,为引,这就是导引。 肝脾受损,先治心,心脉就不会断,再强脾,强他的胃口,病情不会恶化。 标本赋:标急治标,本病后治。如便秘造成的头痛,先治头痛,再治便秘。 皮肤病:肺主皮毛,无论哪种皮肤病都可以用皮痒五大穴 合谷 曲池 血海 三阴交 筑宾,效果很好。 中医观念,针灸要取人体的平衡,用针或灸的方法刺激人体,让人体自己恢复自愈或痊愈。 |
|
1810楼#
发布于:2016-01-17 23:0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文杰申请签到,2016年1月17日《针灸大成》第80课心得一、阴陵泉,在脾经上,称之为天皇,着重在利小便,利关节的湿,治疗水肿(消导小便),阳陵泉,阴陵泉一起用治疗关节里面的水
一般手法,加强针力:1.本穴,加强(病经之表经或者里经) 如:病经在胆经,胆经的里经是肝经,肝经的本穴是行间,先扎行间,再针本经的子穴或者母穴,扎实证再扎阳辅(泻),虚证再扎侠溪(补) 便秘,燥屎,失眠一样,所以干燥的屎,或者比较湿黏样的大便,在支沟透照海一样,天枢一样,但是处方不一样。 脾主湿,这是脾约证,用麻子仁丸。 二,导引手法 比如病兆,第六椎痛,先于外开1.5寸督俞下针,下针后再看哪个地方痛,属于哪条经,先导后引(后溪) 头上天应的地方痛,在对侧经上的本穴下针后引气,用泻法。胆经的本穴临泣,前5分的地方下针,泻法泻完后,把针提到皮肤表面,不引动气血。善针者,善导引也。 各脏腑有病时,治心,把心脏保住,心脉不断,然后强脾,把胃口也壮起来。 三,标本赋 标急治标,本病后治 便秘,引起头痛,先治头痛。 气喘,治疗几天,胃酸胃痛胃痉挛,先治疗胃 五行中,木克土,强土,土太强,反辱木,泻金 四,皮肤病与孩童惊厥 肺主皮毛,风疹,虫咬伤,皮肤过敏,湿疹,癣类痒,治证:合谷,曲池,血海,三阴交,筑宾这5个穴。一下去皮肤就不痒了,任何皮肤病都有用。 针灸让身体自愈,而达到治疗,任何皮肤病都在肺下手。 结胸,用巴豆去水。 |
|
1811楼#
发布于:2016-01-17 23:36
教官-南京-李宁@助教-中山-吴泳茵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王岩龙申请签到,2016年1月17日《针灸大成》第80课心得:1..针力的增强(疗效):一般手法加强针力的时候,一种是在本穴加强,本穴一定是病经之表或里经。举例:病经是在胆经,其里经是肝经,肝经的本穴是行间穴,则先针行间穴,再针胆经的子或母穴,就会增加效果(也属于导引)。2.便秘燥热:干燥的大便与湿粘的大便,用药有区别,但是针灸上都一样,取穴支沟照海天枢。脾约证便如羊屎。3.导引手法:如第六椎痛,先在其旁开1.5寸处下针,再看其属于哪条经,灵台穴→督俞穴,属于督脉→后溪穴,前导后引;天应穴下针为导,再在对侧本穴引气,用泻法,泻完后提针到表。【难点】4.多脏器受损时,要治心强脾受损:5.标本赋:本病治本,但重点突出标急治标。6.皮肤病:皮病五大穴,合谷、曲池、血海、三阴交、筑宾穴,针药观念不大一样,针灸促其自愈。多在肺上治疗。黄连、巴豆捣饼在肚脐上灸利水去腹水。
|
|
1812楼#
发布于:2016-01-17 23:59
@教官-南京-李宁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丽申请签到,2016年1月17日《针灸大成》第80课学习心得
阴陵泉是脾经上的天皇穴,主要利小便,关节上的湿。 一般加强针力的手法,在本穴(表经或里经)上加强治疗。如病在胆上,里经是肝,先针肝的本穴(行间穴),再下胆经的子穴或母穴,力会加强。如胆经上偏头痛,先针行间再下胆经的子穴阳辅,虚症下行间,侠溪,本穴上做平补平泻,侠溪上补,阳辅上泻,用迎随法或插提法皆可。 便秘燥热 干燥大便与湿黏或湿厚都要利湿,脾主湿,下天枢,照海,支沟。便如羊屎为“脾约”所致,服麻仁丸。 导引手法与肝脾受损 病灶在第六椎(灵台)痛,在第六椎外开一寸半(督俞)下针,为导,再看哪条经痛,后溪管督脉,下后溪,为引,是为之导引。 肝脾受损,先治心,心脉不会断,再强脾,强胃口,就不会恶化。 本赋,标急治标,本病后治。如便秘引起的头痛,先治头痛,再治便秘。 皮肤病,肺主皮毛,不论哪种皮肤病都可用皮痒五大穴,合谷,曲池,血海,三阴交,筑宾,效果好。 中医观念认为,针灸取人体平衡,用针或灸之法刺激人体,让其恢复自愈或痊愈。如身体可自痊,便不要介入,如身体往下坡走,不能自愈,可介入。巴豆和黄连弄成饼,放在肚脐上灸可治腹水。 |
|
1813楼#
发布于:2016-01-18 01:3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李丽申请签到 2016年
1月17日《针灸大成》第80课心得 1.阴陵泉是脾经天皇穴,利小便,利关节的湿,消水肿。阴陵泉和阳陵泉的位置和关节很近,关节有筋,关节炎时2穴会同时用。 2.一般手法加强针力,用表或里经的本穴加强。比如病经是胆经,肝经本穴是行间,先扎行间,再扎病经子穴或母穴。偏头痛,实症用子穴阳府泻,虚症用母穴侠溪补。 3.便秘,要利湿。用支沟照海天枢。 4.病灶是第六椎痛,第六椎是灵台穴,先在外开一寸半督俞下针,再看所属经络,督俞管督脉的,先下针督俞是导,后溪管督脉,下针后溪为引。头痛,在胆经上,天应下针,设定为导,对侧经上本穴下针。先引气,再用泻法,脾经本穴临泣下针。天应处没有穴道没关系,在骨缝或皮下下针。提针到表,不引动气血。 5.病人很多脏器出问题,先治心,心脉不断,强脾,壮胃口,胃气恢复,病会停下来。标本赋,标急治标,本病后治。木火土金水,如果木克土,强土和水,土太盛会反侮到木,此时泻金。 6.皮肤病,肺主皮毛,是肺的问题。皮肤病五大穴道,合谷,曲池,血海,三阴交,筑宾。针灸的大原则是取身体的平衡,刺激人体,自己痊愈。 7.黄连巴豆,去水。巴豆黄连做饼贴肚脐灸,治腹水。 8.膝五针治关节炎。 |
|
1814楼#
发布于:2016-01-18 07:1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严婷申请签到2016年1月17日《针灸大成》80课学习心得
1.阴陵泉在脾经上面,属于天皇,着重用在利小便,利关节的湿,用在水肿,消导水。天皇穴(阴陵泉、地机、三阴交) 2.一般手法:加强针力(治疗效果),先下病经之表或里经的本穴,举例:病经在胆经,胆经的里经是肝经,肝经的本穴(平补平泻)是行间,先扎行间,再针病经(胆经)的子或者母穴做补泻。 3.便秘治疗:无论大便性状是干是湿,针灸都是支沟+照海+天枢。便如羊矢:是脾约(脾上受到约束),用麻子仁丸。 4.病灶在第六椎(灵台)痛,先外开一寸半的地方下针,下完再看属于哪条经络。导引手法:先天应穴下针(导),下病经的本穴做补泻,再提针到表,不动,相当于引动气。 5.治病先治心,心脉不断,再强脾胃,病就不会恶化。标急治标,本病后治。比如:便秘造成的头痛,先去治疗头痛(标急),然后再去治便秘(本病)。6.针灸取平衡,用针或灸的方法刺激人体,让身体自愈,即是治疗。身体能自愈,就不要干扰,让身体自愈最好。皮肤病痒,湿疹,皮肤病等,止痒五大穴:合谷+曲池+血海+三阴交+筑宾。巴豆和黄连做成饼,贴在肚脐上灸,是去腹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