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0楼#
发布于:2016-01-18 23:23
@教官-南京-李宁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丽申请签到,2016年1月18日《针灸大成》第81课学习心得
膝关节炎,膝盖肿大变形,下膝五针,鹤顶,膝眼,阳陵泉透阴陵泉。鹤顶穴在膝盖骨与肌肉交缝处。膝眼(奇穴)下针用插提法,雀啄术来抖针般做5秒,不拧针。膝盖肿得大用三寸针(一般一寸半针)扎到膝盖底部骨边,下深针效果好。 阳陵泉穴,膝盖骨外侧下有两骨,把这两骨画成三角形,尖端之地就是。阳陵泉透阴陵泉下针要深。 膝盖变形严重,膝五针再加上针膝关(肝经上)。 膝盖针一般下到底端碰到骨头,效果好。一般1.5寸针即可。肿大严重者,可用3寸针。 踝关节肿,商丘透丘墟。治踝关节、扭伤、风湿、痛风效果好。商丘是脾经的子穴,丘墟是胆经的原穴。针灸手法,从商丘进针,在大筋与骨头之间下针,从筋下方透到丘墟。 腰背痛,痛在督脉和膀胱经上,久痛为虚,扎委中,加重委中的效果,用表里经的本穴,肾经的本穴阴谷穴来平补平泻。“腰背委中求”,膀胱经的委中又是合穴,母穴。(如腰背痛往左右走,则为带脉病,针胆经临泣) 膀胱经、胆经、三焦经、胃经均络在眼上。眼部穴扎针,让阳经的经气进入眼部,使气血循环,而达到治疗的目的。阳白透鱼腰,阳白穴在额头与眉毛的中间。鱼腰穴在眉毛中间。下针前把穴周围的皮肤捏起来揉揉,可减轻痛。阳白透鱼腰是眼科大穴。治眼红肿,角膜炎,结膜炎湿症时,在攒竹,瞳子髎,耳尖端处放血,效果好。 睛明直针进出,留针约20分。起针时针皮层略停几秒再拨出。防止出血和熊猫眼。 偏头痛 ,痛在胆经上。针行间、侠溪、天应:太阳透率谷。偏头痛属胆经下肝经的行间穴,再下侠溪穴,胆经是由上往下走,顺经为补。太阳透率谷,治整侧偏头痛立竿见影,头痛发作时是下针的最好时机。用3寸针从瞳子髎下,捻捻,将针提到皮层,针倒下来,把皮拉起,手摸率谷,一点点的透过去。亦可手按,沿太阳透率谷。 临泣,小脚趾筋与骨之交接点处。稍斜向内进针,不能直针。用一寸针. |
|
1831楼#
发布于:2016-01-18 23:28
@教官-南京-李宁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丽申请签到,2016年1月18日《针灸大成》第81课学习心得
膝关节炎,膝盖肿大变形,下膝五针,鹤顶,膝眼,阳陵泉透阴陵泉。鹤顶穴在膝盖骨与肌肉交缝处。膝眼(奇穴)下针用插提法,雀啄术来抖针般做5秒,不拧针。膝盖肿得大用三寸针(一般一寸半针)扎到膝盖底部骨边,下深针效果好。 阳陵泉穴,膝盖骨外侧下有两骨,把这两骨画成三角形,尖端之地就是。阳陵泉透阴陵泉下针要深。 膝盖变形严重,膝五针再加上针膝关(肝经上)。 膝盖针一般下到底端碰到骨头,效果好。一般1.5寸针即可。肿大严重者,可用3寸针。 踝关节肿,商丘透丘墟。治踝关节、扭伤、风湿、痛风效果好。商丘是脾经的子穴,丘墟是胆经的原穴。针灸手法,从商丘进针,在大筋与骨头之间下针,从筋下方透到丘墟。 腰背痛,痛在督脉和膀胱经上,久痛为虚,扎委中,加重委中的效果,用表里经的本穴,肾经的本穴阴谷穴来平补平泻。“腰背委中求”,膀胱经的委中又是合穴,母穴。(如腰背痛往左右走,则为带脉病,针胆经临泣) 膀胱经、胆经、三焦经、胃经均络在眼上。眼部穴扎针,让阳经的经气进入眼部,使气血循环,而达到治疗的目的。阳白透鱼腰,阳白穴在额头与眉毛的中间。鱼腰穴在眉毛中间。下针前把穴周围的皮肤捏起来揉揉,可减轻痛。阳白透鱼腰是眼科大穴。治眼红肿,角膜炎,结膜炎湿症时,在攒竹,瞳子髎,耳尖端处放血,效果好。 睛明直针进出,留针约20分。起针时针皮层略停几秒再拨出。防止出血和熊猫眼。 偏头痛 ,痛在胆经上。针行间、侠溪、天应:太阳透率谷。偏头痛属胆经下肝经的行间穴,再下侠溪穴,胆经是由上往下走,顺经为补。太阳透率谷,治整侧偏头痛立竿见影,头痛发作时是下针的最好时机。用3寸针从瞳子髎下,捻捻,将针提到皮层,针倒下来,把皮拉起,手摸率谷,一点点的透过去。亦可手按,沿太阳透率谷。 临泣,小脚趾筋与骨之交接点处。稍斜向内进针,不能直针。用一寸针. |
|
1832楼#
发布于:2016-01-18 23:3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文杰申请签到,2016年01月18日《针灸大成》第81集心得
1.膝五针,a,鹤顶b,膝眼(不捻转用提插法),也称雀啄术,用1.5寸,或者3寸,(肿的比较大的时候),效果最好是扎到底端碰到骨头,c,阴陵泉透阳陵泉 2.商丘透丘墟,商丘是脾经的子穴,丘墟是胆经的原穴,透时从筋的下方穿过,治疗风湿关节炎,脚踝扭伤 如果变形严重加膝关穴(肝经,阴陵泉下1寸)针对膝盖病, 3.背痛,是督脉和膀胱经的痛,日久,下委中,相表里肾经的本穴阴谷,这两个穴做补泻, 4.阳白透鱼腰 额头与眉毛正中间为阳白,把皮肤拉起来揉一揉会减轻痛苦,把皮肤提起来沿皮刺,治疗眼睛红肿,角膜炎, 5,侠溪,向脚趾头方向斜刺,顺经为补, 6.偏头痛,太阳透率谷 先扎太阳得气,把它提起来,对着率谷的方向,把皮拉起来,沿着皮刺, 7.睛明穴起针时,直进直出,不要晃动,起针时到皮层留几秒再出来,手不要抖,这样才不会出血 8.临泣,筋和骨的交接点,向大拇指方向斜刺 |
|
1833楼#
发布于:2016-01-18 23:5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李丽申请签到 2016年
1月18日《针灸大成》第81课心得 1.膝五针,治疗关节肿大,关节炎,风湿痛,包括鹤顶,膝眼,阳陵泉和阴陵泉,下针没有顺序。针进去之后,用插提法,雀啄术,针下去开始抖针,然后是一针透2穴,阳陵泉透到阴陵泉。 2.商丘透丘墟,商丘是脾经子穴,丘墟是胆经原穴,治疗踝裸关节风湿,扭伤,痛风。 3.膝关,无所谓虚实补泻,只针对膝盖的病痛。 4.背痛,往左右走是带脉,扎胆经的临泣。是在督脉和膀胱经通过的地方,痛很久了,下针用委中,加强疗效加下阴谷。 5.偏头痛,用胆经侠溪,天应再下针。太阳透率谷,先在太阳引到气,把针提到皮层,对着率谷方向,皮提起来,沿着皮刺,刺完放松一下周围皮肤。 6.阳白透鱼腰,阳白下针,揉一揉再下针,因为比较痛,捏起皮肤,针刺向鱼腰,治疗白内障。 7.睛明穴取针,直进直出,快到皮层时,稍微留会儿针。 8.临泣穴怎么找?把脚小趾捏起来,脚背方向有筋会起来,和骨的交接点是临泣,要斜着进针,骨和筋中间。 |
|
1834楼#
发布于:2016-01-19 07:1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梁玉英申请签到,2016年1月18日《针灸大成》第81课学习心得
一,膝关节炎,膝盖肿大变形,下膝五针,鹤顶左右二针,膝眼左右二针,阳陵泉透阴陵泉。鹤顶穴在膝盖骨与肌肉交缝处。膝眼(奇穴)下针用插提法,雀啄术5秒抖针,不拧针。膝盖肿得大用三寸针(一般一寸半针)扎到膝盖底部骨边,下针深效果好。 阳陵泉穴,膝盖骨外侧下有两骨,两骨画成三角形,尖端是阳陵泉。阳陵泉透阴陵泉下针要深。 膝盖变形严重,膝五针再加上针膝关(肝经上)。 膝盖针一般下到底端碰到骨头,效果好。一般1.5寸针即可。肿大严重者,可用3寸针。 二,踝关节肿,商丘透丘墟。治踝关节、扭伤、风湿、痛风效果好。商丘是脾经的子穴,丘墟是胆经的原穴。针灸手法,从商丘进针,在大筋与骨头之间下针,从筋下方透到丘墟。 三,腰背痛,痛在督脉和膀胱经上,久痛为虚,扎委中,加重委中的效果,用表里经的本穴,肾经的本穴阴谷穴。平补平泻。“腰背委中求”,膀胱经的委中是合穴,母穴。腰背痛往左右走,则为带脉病,针胆经临泣。膀胱经、胆经、三焦经、胃经均络在眼上。眼部穴扎针,阳经的经气进入眼部,使气血循环,达到治疗的目的。阳白透鱼腰,阳白穴在额头与眉毛的中间。鱼腰穴在眉毛中间。下针前把穴周围的皮肤捏起来揉揉,可减轻痛。阳白透鱼腰是眼科大穴。治眼红肿,角膜炎,结膜炎湿症时,在攒竹,瞳子髎,耳尖端处放血,效果好。睛明直针进出,留针约20分。起针时针皮层略停几秒再拨出。防止出血和熊猫眼。 四,偏头痛 ,痛在胆经上。针行间、侠溪、天应:太阳透率谷。偏头痛属胆经,下肝经的行间穴,再下侠溪穴,胆经是由上往下走,顺经为补。太阳透率谷,治整侧偏头痛,头痛发作时是下针的最好时机。用3寸针从瞳子髎下,捻捻,将针提到皮层,针倒下来,把皮拉起,手摸率谷,一点点的透过去。亦可手按,沿太阳透率谷。 五,足临泣穴,小脚趾筋与骨之交接点。斜向内进针。 |
|
1835楼#
发布于:2016-01-19 07:3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严婷申请签到
2016年1月18日《针灸大成》81课心得 1.膝盖肿痛膝五针,膝盖的五个穴道。屈膝下针,五穴四针,没有顺序规定先下哪个穴位。 鹤顶穴、双膝眼、阳陵泉透阴陵泉——治疗所有膝盖的痛,如扭伤、膝盖肿胀、痛风、风湿痛。还可以再下膝关,增强膝五针效果。 鹤顶穴:奇穴。膝五针第一针。屈膝,髌骨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 双膝眼:奇穴。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一般用一寸半的针,如果肿的厉害用三寸针,刺到骨边。针进膝眼用插提法——雀啄术,做5秒左右。两根针垂直下针。 阳陵泉:属足少阳阳经,膝外侧属阳,腓骨小头部似陵,陵前下方凹陷处经气象流水入合深似泉,故名阳陵泉,筋会阳陵。以髌骨外侧下方两骨头尖为等边三角形的底边,向下找另一个顶点即为阳陵泉。 阴陵泉: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在胫骨后缘与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膝关:属足厥阴肝经,在小腿内侧,阴陵泉后1寸,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无所谓虚实补泻,只针对膝盖。 2.商丘透丘墟:有名的治疗风湿关节脚踝、脚踝扭伤、痛风。从筋骨之间下针,从筋下方透过去,即脚踝正前方的韧带下透过去,而不是从关节透过去,两筋正中间就是解溪穴(胃经母穴)。 商丘:在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丘墟:胆经原穴,位于足外踝的前下方, 3.下背部痛,没有往左右走(如果有向左右延伸的痛,是带脉痛),督脉和膀胱经痛,久病为虚,补,取本经母穴和表里经本穴。先下阴谷(肾经本穴,平补平泻),再下委中(膀胱经母穴)。俯卧,脚背放平。 委中:足太阳膀胱经母穴,膝后区,腘窝正中,腘横纹的中点。 阴谷:足太阴肾经本穴,膝后区,腘横纹上。 4.阳白透鱼腰:眼科治症大穴。在阳白穴下针,下针比较痛,要把皮提起来,让真皮和骨头离开,透针时离开真皮层,减轻病人痛苦。阳经都络到眼睛上,疏通经络,治疗近视、视物不明、眼睛痛、内障(从上面往瞳孔方向)。 阳白:足少阳胆经穴。在额头和眉毛的正中间,瞳孔直上,眉上1寸。 鱼腰:奇穴,瞳孔直上,眉毛中。 5.治疗眼睛红肿,角膜炎,结膜炎:用三棱针在攒竹、丝竹空、瞳子髎、耳尖处放血,湿热就会去掉。 6.胆经引起的偏头痛:先下肝经的本穴(行间)再下侠溪,顺经络为补。正经下完后有个天应的下法,同时痛的时候做太阳透率谷。先在太阳引到气,提到皮层,把皮拉起来,沿皮刺到率谷。让病人放松。效果是针下痛去。 率谷:属足少阳胆经,足太阳、少阳之会。在头部,当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角孙直上方。 7.明穴取针:留针20分钟,直进直出,手不要抖,不会出血。把针提到皮层时,针在针孔里停几秒钟,再出针。头部血管多容易出血。 8.临泣下针:针头向脚趾方向斜刺。 取穴:病人仰卧把小拇脚趾拉起来,会看到筋会起来,在筋和骨的中间。 |
|
1836楼#
发布于:2016-01-19 08:3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赵芳芳申请签到,2016年1月18日《针灸大成》第81课心得 针灸的本质 是用针或灸的方式让身体自愈达到平衡,最后痊愈(Cure). 针灸治疗皮肤病 五大穴位:合谷、曲池、血海、三阴交、筑宾穴--先止痒 肺主皮毛,任何皮肤病都在肺上下手。 黄连、巴豆做成饼再灸祛肺积水 临床下针 1.膝五针下针-治疗任何风湿关节炎 姿势:病人平躺,膝盖拱起,患者屈膝取穴。 下针: 1st:鹤顶穴(奇穴)-在膝上部,屈膝,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直针进 2nd&3rd:膝眼*2(奇穴)-不捻针,用插提法之雀啄术,手拿针来回抖动。下针扎到骨边。 4th&5th:阴陵泉透阳陵泉-一针透两穴 当膝盖肿胀很严重或有其他膝盖病时时,可以增加膝关穴。无补泻,一般选用一寸半的针,如果肿胀很大可以适当选用更长的针。 治疗膝盖痛时都是双侧下针,不只选单侧。 脚踝骨扭伤:商丘透丘墟(透针是从筋的下方透到丘墟穴的) 腰部以下的背痛,在督脉和膀胱经的位置,久病为虚。可选委中穴(膀胱经母穴)+表里经肾经的本穴阴谷穴。在委中穴上要做补法,可用插提(紧按慢提)加捻转的手法,边插提边捻转,否则单独捻转会肉会缠住针,次数取阳数。需要的时候可以增加阿是穴选择病人反应的痛点下针(委中 周围) 手腕痛(不能拧毛巾) 养老透见使 手臂弯曲,向间使穴方向透针,稍微捻针就拔出,不留针。 手指关节肿胀:三间透劳宫 手放松,拇指一侧朝上,手指稍微弯曲。从三间穴对着劳宫方向下针。引到气即可,留针20分钟。 针环跳穴 身体侧卧,上面的腿弯曲和身体呈九十度,三寸针下到骨缝。采用呼吸补泻,吸气时提针,吐气时进针。三次即可,不留针,完成后拔针。 治疗眼科病症(青光眼、白内障、结膜炎、角膜炎等) 1.养老穴(小肠经),手放松平放在腹部。 2.臂臑穴(大肠经) 3.光明穴(胆经) 4.睛明穴(膀胱经),因为紧邻眼球,先用拇指拨开眼球留出缝隙再下针。 起针时要直进直出,针提起后在皮层停留一下再快速拔出。 5.头临泣穴(胆经),从头凹洞前五分沿皮斜刺。 6.阳白透鱼腰,很痛,要把皮肤捏起来,揉一揉,沿皮刺。 眼睛红肿、湿热: 选太阳穴、攒竹穴、耳朵尖端三菱针放血。 偏头痛 若胆经上痛 选侠溪穴+肝经本穴行间穴。另外可以在天应下针-太阳透帅率谷(先直刺在太阳穴引到气,把针提到气层,把皮按照透针方向捏起来,沿皮刺入。 足临泣的找法:脚的小指拉起来会看到筋,筋和骨之间是穴。斜向内侧下针,而不是直下。 |
|
1837楼#
发布于:2016-01-19 16:3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程晓平申请签到
2016年01月19日《针灸大成》第82课心得 临床实操 病例5:轻度面部中风 1.治症:合谷、地仓、颊车。 面部中风严重时,用地仓透颊车;较轻时,两个穴位分开下针。 2.手法 合谷:下面针前,先针对侧合谷,止痛。 地仓:胃经,近取穴。治中风、口角流涎时,针扎透面颊,来回拉扯。 颊车:胃经,近取穴。 病例6:偏头痛伴强烈恶心 治症:合谷、太阳透率谷、中脘、公孙。 偏头痛下针合谷、太阳透率谷。因恶心加针中脘、公孙。 病例7:膏肓痛 1.治症:膏肓放血。 2.手法:第5椎上1/3处旁开3寸附近,找压痛点点刺放血,火罐吸血。当血的颜色由深变浅时可取罐。 3.要点:点刺放血是唯一治疗膏肓痛的方法,必须放血,放完血则好。其他地方的背痛可针或灸,膏肓痛用针/灸去不掉痛。 病例8:肩项强痛(膀胱经上) 1.治症:后溪、阴谷、委中。 2.手法: 后溪:治小肠经虚症,同时项强可去。 阴谷:肾经本穴。主要是加强委中的治疗效果,使膀胱经的虚症去除。 委中:膀胱经合穴,补井当补合,亦为母穴。治膀胱经虚症,插提兼捻转法做补。 病例9: (一)全头痛。 病人全头痛,自感头痛时血管贲张、血压升高。 1.治症:百会、涌泉、太冲(另一脚无法针涌泉以太冲取代)。 2.手法: 百会:治疗全头痛。取穴:鼻中线向上与双耳尖连线的十字交汇点向前一点的凹洞中。从百会前5分处下针,治皮刺到百会。 涌泉:肾经。治疗全头痛最好的穴位。取穴:握脚,人字纹头正中。下针时痛,快扎以减轻疼痛。 太冲:因另一只脚的涌泉无法下针,用肝经的太冲取代。太冲治疗头痛效果很好,因为肝经络到眼睛的后面,肝开窍于目,下针太冲后,脑部血的压力就会下行,缓解头痛。取穴:得间上1寸,脚大趾、二趾中间。 (二)膝盖僵直,不能弯动(关节病) 1.治症:膝五针、膝关。 2.手法: 膝五针:鹤顶、膝眼、阳陵泉透阴陵泉。膝五针治所有的膝盖病。屈膝取穴。膝眼下针直进直出,进针后不要捻转,用雀啄术。2只膝眼的针成八字形而非平行。 膝关:阴陵泉后1寸。治关节病。 病例10:车祸至脑部受伤、右侧身瘫痪 (一)脑部受伤 1.治症:百会、通天 2.手法: 百会:治脑部受伤,百会一定要下针。 通天:膀胱经。排脑部瘀血。取穴:百会外开1.5寸处向前5分。 通天平常用于治疗鼻窦炎等鼻科病,它也是很好的治疗任何意外伤害的穴位。 (二)偏瘫致手握拳不可松弛 1.治症:合谷透后溪、外关透内关 2.手法:手部障碍大多用透针 合谷透后溪:用在中风、脑部受伤,可以使手张开,控制手的开合。 外关透内关 |
|
1838楼#
发布于:2016-01-19 19:1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丁敏申请签到16年01月19日《针灸大成》第82课心得
轻度面部中风治症:合谷、地仓、颊车。面部中风严重时,用地仓透颊车;较轻时,两个穴位分开下针。下地仓,下针时直接用针穿到嘴里面,像锯一样来回拉,效果很好,然后下颊车。下面针时先下对侧的合谷,可以止痛 偏头痛伴强烈恶心 合谷、太阳透率谷、中脘、公孙。 偏头痛下针合谷、太阳透率谷。因恶心加针中脘、公孙。 膏肓痛 治症:膏肓放血。第5椎上1/3处旁开3寸附近,找压痛点点刺放血,火罐吸血。当血的颜色由深变浅时可取罐。 肩项强:痛在膀胱经上,先下阴谷再下委中穴,下委中用插提法。下后溪可治小肠经的虚症。 全头痛:先下百会,百会穴:在头上督脉与两个耳朵尖端连线的交接处,往前有个凹洞。下针从百会前五分的地方下针,沿着皮肤刺到百会,然后下涌泉穴(下针要快速进针,可以减轻痛)再下膝五针:鹤顶 膝眼 (下针用雀啄术,直进直出,两个膝眼下针成八字形)阴陵泉透阳陵泉 再下膝关穴。 车祸至脑部受伤、右侧身瘫痪 治症:百会、通天通天平常用于治疗鼻窦炎等鼻科病 偏瘫致手握拳不可松弛 合谷透后溪、外关透内关 |
|
1839楼#
发布于:2016-01-19 21:4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黄旭红申请签到,2016年1月19日《针灸大成》第82集心得:
一、胃经的地仓透颊车穴,分开,下地仓治疗中风口角流涎,要进针到嘴里,像锯齿状提拉。再下颊车穴,再下两针前,先下对侧合谷穴,达到麻醉镇痛的作用。一针透两穴用于比较严重的时候。 二、偏头痛:病人痛在整个左侧面部,从额部直到下巴,同时伴有恶心,下太阳透率谷穴,方法和上一课相同。恶心的下中脘、公孙、内关。 三、拔火罐:用抽真空的火罐。膏肓痛,点刺放血后拔罐,戴手套,放置血液污染,找到膏肓穴,在第四椎和第五椎连线的下三分之二处,然后用探头在周围点探,找到最痛点后点刺,用火罐放血,直至暗红色的血液变红变鲜,取罐,取罐时要小心不要碰到血液。 四、颈项痛:该病人痛在膀胱经和小肠经的区域,下后溪,治疗小肠经的虚证,膀胱经上的痛,先下阴谷穴,再下委中穴,加强委中的效果。下委中时用插提+捻转的手法来补。 五、全头痛:1、下百会穴,从鼻尖向头部划一条线,将耳朵折起来,从耳尖对对侧耳尖划一条线,两线交汇的地方上0.5分,就是百会。痛起来好像血管在跳动。2、涌泉穴,将脚握起来,在“人”字纹处下针,进针要快,因为很痛。膝五针:因膝盖好像被锁住,所以下膝五针,膝眼一定要用雀啄法,不能捻转。下阳陵泉透阴陵泉,再下膝关穴。下太冲,在大脚趾和第二脚趾的中间,对头痛效果非常好,因肝经落在眼睛后面,开窍于目,下针后脑部的血液往下走,效果非常好。该病人头痛后引起血压升高,以前血压高时未引起过头痛。 六、偏瘫:车祸伤后引起的偏瘫,1、百会2、通天,在百会旁开1.5寸前0.5分处。右侧偏瘫,合谷穴透后溪,手就张开,然后外关透内关。 |
|
1840楼#
发布于:2016-01-19 22:0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戴春蓉申请签到2016年01月19日《针灸大成》第82课心得
轻度面部中风 1.合谷.2地仓3颊车。面部中风严重时,用地仓透颊车;较轻时,两个穴位分开下针。下地仓,下面针时先下对侧的合谷,面口合谷收,可以止痛 偏头痛 伴强烈恶心 合谷、太阳透率谷、中脘、公孙。 偏头痛合谷、太阳透率谷。因恶心加针中脘(脐上四寸)、公孙。 膏肓痛 第四椎3/2处与第5五椎上1/3处旁开3寸附近,找压痛点点刺放血,气罐吸血。当血的颜色由黑变红时可取罐。膏肓痛放血是最见效的治疗方法。 肩项强 痛在膀胱经上,先下阴谷再下委中穴,下委中用插提法。下后溪可治小肠经的虚症。 全头痛 先下百会,百会穴:以鼻尖直线上与两个耳朵尖端连线的交接处,往前有个凹洞。下针从百会前五分的地方下针,沿着皮肤刺到百会,然后下涌泉穴(脚底人字头纹处)下针要快速进针。 膝五针治关节病 先鹤顶再 膝眼 (下针用雀啄术,90度直进直出,两个膝眼下针成八字形)阴陵泉透阳陵泉 再下膝关穴。 车祸至脑部受伤、右侧身瘫痪 百会、通天通天(治疗鼻窦炎等鼻科病) 偏瘫致手不能握拳无力, 合谷透后溪。再三焦经的外关透内关。@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
|
1841楼#
发布于:2016-01-19 22:0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戴春蓉申请签到2016年01月19日《针灸大成》第82课心得
轻度面部中风 1.合谷.2地仓3颊车。面部中风严重时,用地仓透颊车;较轻时,两个穴位分开下针。下地仓,下面针时先下对侧的合谷,面口合谷收,可以止痛 偏头痛 伴强烈恶心 合谷、太阳透率谷、中脘、公孙。 偏头痛合谷、太阳透率谷。因恶心加针中脘(脐上四寸)、公孙。 膏肓痛 第四椎3/2处与第5五椎上1/3处旁开3寸附近,找压痛点点刺放血,气罐吸血。当血的颜色由黑变红时可取罐。膏肓痛放血是最见效的治疗方法。 肩项强 痛在膀胱经上,先下阴谷再下委中穴,下委中用插提法。下后溪可治小肠经的虚症。 全头痛 先下百会,百会穴:以鼻尖直线上与两个耳朵尖端连线的交接处,往前有个凹洞。下针从百会前五分的地方下针,沿着皮肤刺到百会,然后下涌泉穴(脚底人字头纹处)下针要快速进针。 膝五针治关节病 先鹤顶再 膝眼 (下针用雀啄术,90度直进直出,两个膝眼下针成八字形)阴陵泉透阳陵泉 再下膝关穴。 车祸至脑部受伤、右侧身瘫痪 百会、通天通天(治疗鼻窦炎等鼻科病) 偏瘫致手不能握拳无力, 合谷透后溪。再三焦经的外关透内关。@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
|
1842楼#
发布于:2016-01-19 22:0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游南申请签到,
2016年01月19日《针灸大成》第82课心得 一、轻度面部中风 1、取穴:合谷、地仓、颊车。 面部中风严重时,用地仓透颊车;较轻时分开下针; 2、下针方法: 合谷:下面针前,先针对侧合谷,有止痛效果; 地仓:胃经,治疗中风、口角流涎时,针透到嘴巴里面; 颊车:胃经,近取穴; 二、偏头痛(整个左侧,同时病人有强烈的恶心) 1、取穴:合谷、太阳透率谷、中脘、公孙; 2、偏头痛先下针对侧合谷、后太阳穴(瞳子髎)透率谷 3、病人伴有强烈恶心下针中脘、公孙; ①中脘:心蔽骨到神阙中间点; ②公孙:络穴,足太阴脾经; 三、膏肓痛 1、取穴(治疗方法):膏肓穴放血; 2、下针方法:在第四椎下旁开3寸附近,找压痛点用三棱针点刺放血,火罐吸血;当血的颜色由深(黑色)变淡(鲜红色)时可取下火罐; 3、痛点点刺放血是唯一治疗膏肓痛的方法,必须放血,放完血几乎当场就好; 4、其他地方的背痛可针或灸,膏肓痛用针/灸去不掉痛; 四、肩项强痛(膀胱经上时) 1、取穴:后溪、阴谷、委中。 2、下针方法: ①后溪:治小肠经虚症,项强可去掉; ②先下阴谷再下委中;阴谷:肾经本穴,加强委中的治疗效果,去掉膀胱经的虚症; ②委中:治膀胱经虚症主要靠委中,插提兼捻转法做补。 五、全头痛 1、病人全头痛,自感头痛时血管贲张,一痛起来血压就高(以前高血压未出现头痛) 1、取穴:百会、涌泉,下双脚; 2、下针方法: ①百会:治疗全头痛;穴位位置:鼻中线向上与双耳尖连线的十字交汇点向前一点的凹洞中;从百会前5分处下针,经皮下刺到百会; ②涌泉:肾经,治疗全头痛最好的穴位;穴位:手握病人脚掌,在人字纹头正中;下针时痛,快针以减轻疼痛; 3、病人膝盖僵直 ⑴取穴:膝五针(鹤顶、双膝眼、阳陵泉透阴陵泉)、膝关; ⑵、下针方法: ①膝五针:膝五针治所有的膝盖病,屈膝;②膝眼下针直进直出,进针后不要捻转,用雀啄术,2只膝眼的针成八字形而非平行; ③膝关:阴陵泉后1寸; 4、太冲:在行间上1寸,因另一只脚屈膝下膝五针,无法下涌泉穴,用肝经的太冲替代;太冲治疗头痛效果很好,因为肝经络到眼睛的后面,肝开窍于目,下针太冲后,脑部血的压力就会下行,缓解头痛; 六、车祸至脑部受伤、右侧瘫痪 1、脑部受伤: ①取穴:督脉百会穴、两个通天 ②百会:治脑部受伤,百会一定要下针的; ③通天:膀胱经,排脑部瘀血; ④通天平常用于治疗鼻窦炎等鼻科病,也是很好的治疗任何意外伤害的穴位; 2、右侧(手部)瘫痪 ①取穴:合谷透后溪、外关透内关 ②下针方法:手部障碍大多用透针 合谷透后溪:用在中风、脑部受伤,可以使手张开,控制手的开合; ③外关透内关 |
|
1843楼#
发布于:2016-01-19 22:1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梁海霞申请签到
2016年1月19日《针灸大成》第八十二课学习心得 地仓是属于胃经的,用于中风流涏,下针直接透嘴巴。地仓透颊车一针二穴用于严重中风治疗。先下针合谷,再下针地仓,颊车近取穴。 太阳穴透率谷 在太阳穴处提捏皮肤,下针时提捏沿皮层穿刺到率谷,如果病人感觉恶心再下中脘,公孙。 膏肓放血 在第四椎上,第五椎下外旁开三寸。刺破膏肓穴放血,拔罐要留意罐里放血的颜色变化,由瘀黑色变为红色时起罐。起罐时要病人的血液不能碰必须带手套。 如果肩颈痛下阴谷,委中穴,虚症用小肠经后溪。 前头痛下百会,两耳尖成一条线有个凹洞处就是百会,在凹洞前五分下针,还痛再下针涌泉穴,效果立竿见影 马上出来,头就不痛。 膝五针, 鹤顶下一针,两个膝眼各一针,用点刺,雀啄法直进直出八字形下针。阳陵泉透阴陵泉,再下肝经的膝关穴加强效果治疗关节痛疾病。 太冲 太冲治疗头痛,因为血的压力往下走,头痛会引起高血压。 脑部受伤引起的偏瘫,下百会,通天,(一般治疗鼻窦炎,鼻科疾病)手握拳头打不开下合谷透后溪,外关透内关。 |
|
1844楼#
发布于:2016-01-19 22:20
教官-南京-李宁@助教-中山-吴泳茵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王岩龙申请签到,2016年1月19日《针灸大成》第82课心得:1.面部中风治症:合谷、地仓、颊车。面部中风严重时,用地仓透颊车;较轻时,两个穴位分开下针。治疗流涎时下地仓则下针时直接用针穿到嘴里面,像锯一样来回拉,效果很好。下面针时先下对侧的合谷,可以止痛2.偏头痛伴强烈恶心:偏头痛下针合谷、太阳透率谷。如伴有恶心加针中脘、公孙。3.膏肓痛治症:第5椎上1/3处旁开3寸附近,找压痛点刺血拔罐,当血的颜色由深变浅时可取罐。4.肩项强:痛在膀胱经上,先下阴谷再下委中穴,下委中用插提法。下后溪可治小肠经的虚症。5.全头痛:先下百会,下针从百会前五分的地方下针,沿着皮肤刺到百会,然后下涌泉穴(快速进针,可以减轻痛苦)6.膝五针:鹤顶 膝眼 (下针用雀啄术,直进直出,两个膝眼下针成八字形)阴陵泉透阳陵泉 再下膝关穴。7.车祸至脑部受伤、右侧身瘫痪治症:百会、通天,通天平常用于治疗鼻窦炎等鼻科病。偏瘫致手握拳不可松弛时合谷透后溪、外关透内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