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燕
贫民
贫民
  • UID2018209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75
180楼#
发布于:2015-11-12 23:20
@教官-成都-曾从芬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丁燕 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2日《针灸大成》第7、8课学习心得
接上课
任脉与督脉-任脉经穴
任—妊也
八纲分别是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用来了解脏腑之间的关系,协助诊断和治疗
任脉是阴 经络直走通通为经,经与经之间的联系称为经络,阴经走向任脉。
任脉没有井、荣、俞、经、合
   任脉的取穴不能以“同身寸”来找
任脉都有个独立寸法
从肚脐的神阙到下面的耻骨上的曲骨穴,分成个四点,空间是五段。曲骨上一寸中极穴,中极穴上一寸是关元,关元上一寸是石门,石门上一寸是阴交穴,肚脐下一寸半是气海穴。气脉的流注叫后升前降,气血是从后面上去前面出来。后升为督脉,前降为任脉
小肠是火,肾脏是水,下焦是个水货同源的地方。小肠的火,源头来自心脏,心脏的热是肺导引,人身中心是最热的地方。再把热像光束一样集中在中间,传到小肠,会产生一样的速度、温度,把肾脏里的水气化。
津液从肺里进入肾脏以后是冷水,需要用小肠的火来烧,然后水和营养液会进入督脉,直接进入脑部滋养,在进入脑之前先要用脖子把热气冷却。最后再从前面回到小肠,回到关元
曲穴因为体毛多,一般不灸可以针
治疗一般的赤白带,小便,膀胱,尿道发炎在下针时不管是虚是寒热都可以治,针扎到身体里左转右转叫平补平泻
酸、胀、麻,这三种感觉是气至
膀胱之募穴-中极穴
中极穴是膀胱的募穴。任何膀胱问题都可以在中极穴上治疗,可以灸、针.肚子大下针可以深点,肚子较平,针就浅。针留二十分钟,小孩不留针。针灸都可以,用灸就是寒症。
小肠之募穴-关元穴
肚脐下三寸是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
小肠是第二个心脏,有关元穴管。
所有的腹病如:月经痛可以灸关元、中极,当热气进去了就不会痛。痛经是因为寒,寒久火灸最好,慢慢灸这样血块就掉了。
中极穴,脐下血水、月经不顺、子宫有血块、腹部有血块就是肌肤甲错。肌肤甲错的位置在小腿,皮肤就像蛇皮一样掉,多半是内有淤血,淤血是左少腹。
三焦之募穴-石门穴
肚脐下两寸是石门穴,石门是三焦的募穴。石门妇人禁针灸,犯之绝子。在石门穴、关元穴中间有个奇穴,叫绝孕穴。
小肠的病可以在关元上治,膀胱的病可以在中极上治,三焦的病可以在石门上治。
石门最下方:“血不食谷、谷不化、水肿、水气行皮肤”。对症状的形容。
别名是:小肠叫红肠,大肠叫白肠,胃叫黄肠。小肠消化食物不是消化的很好,水 就会排出来。平常石门穴是禁针禁灸。
气海穴在脐下一寸半,在气海上针灸都很好。
三焦之募穴-阴交穴
阴交穴“脐下一寸,当膀胱上际,又是三焦之募,任脉少阴冲脉之会”。在石门下针,阴交下针都可以。募是开口地方。
神阙穴
神阙禁针,用灸,隔盐灸。神阙用处很多如:中风、肠炎、肠鸣都可以灸。
张权
贫民
贫民
  • UID20184731
  • 粉丝0
  • 关注1
  • 发帖数15
181楼#
发布于:2015-11-12 23:2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黄冈-张权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2日《针灸大成》第7、8课心得
十二经络与奇经八脉
任脉与督脉

      学针灸不能很死板,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制宜。我们常常讲这个穴道可以治疗什么病,2穴道一样也可以治疗这个病,为什么,因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如果要下针在手上的少商、鱼际,病人偏偏手指断了没有少商穴,就从别的角度进去。我们要学会从很多角度进去,来达到治病的目的。
       任脉,诸阴之海。
      中医分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除了帮助我们了解脏腑之间的关系,并协助我们分析病因,也就是做诊断用,还可以用作治疗用,还可以用于事后确定病人病好了没有,还可以用在病治疗过程中,病情是转好还是转坏,还可以预测这个病现在不治的话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任,女子妊也,女人会怀孕是靠任脉。找到穴道是要以任督二脉为基准,找到标准,就可以快速准确的找到穴道。经与经之间的联系称为络,所有的阴经像河流一样,最终会流入大海,阴经最终会回到任脉,6条阴经的源头最后都汇集到任脉,任脉没有井荣俞经合穴。
        在任脉上找穴道,不能用同身寸,因为它有独立的寸法。因为有人少腹比较长,上身短下身长,有人少腹比较短,上身长下身短,每个人都补一样。任脉第一个穴位是会阴。神阙和曲骨画一条线,我们以这两个点,从神阙到曲骨丈量,把神阙和曲骨分成四个点,分成相等的五段,往上第一段,就叫曲骨上一寸,就是中级穴。中极再上一寸,就是关元穴。关元穴直上一寸是石门穴,石门往上一寸是阴交穴,神阙下一寸半的地方为气海。这是腹部的存,我们找穴道最标准的一个方式。扎腹针的时候,要病人平躺,一个手找肚脐,一个手找曲骨,用观想的按照比例来找穴道。这些穴道一定要找的正确,因为将来学其他穴道会用旁开几寸来找穴,包括肾经、胃经,所以穴道一定要找正确,不然就会心到手却没有到。是学习其他经络穴位的依据基础。
        我们人的气血,是从后面上去,从前面下来,所以叫后升前降。心脏产生大量的热,因为肺的引导,把这个热集中在中间,再传到小肠。所以正常人身体中心是最热的地方。这个热一到小肠,会产生一样的速度和温度。在这个条件之下,人是正常的。小肠是火,很热,肾在小肠的后边,小肠会把肾脏里边的水气化。我们的津液洞肺里进入肾脏以后,是冷水。小肠的火在下边烧这个水,这个水和营养液会进入我们的督脉,可是这个水很热,会把脑烧坏,脖子是冷却热气的,冷却后直接进入脑部进行滋养。那这个水好好像我们的气,最后再从前面回到小肠,回到关元,所以是后升前降。
       1.曲骨穴:因体毛比较多,一般不灸,可以针灸,功用是治疗一般的赤白带、小便、膀胱、尿道发炎。白带等妇科的问题,在下针时不管虚实寒热,都可以治。手法是平补平泻,扎到身体里面以后,我们左右转多少就要回来多少。针下去了以后,气会到,气到以后,病人会产生酸麻胀的感觉,酸、麻、胀觉得感觉就是气至。下针的周围看到一圈粉红色,这个粉红色就是气,扎到淤血是青黑色而不是粉红色。红的大小看病人的部位跟身体的状况。有人扎下去没有红色,是因为气很虚。扎下去红一大圈,这人身体就很好。
     2.中极穴——膀胱的募穴。募就是开口的地方。任何膀胱的问题,都可以在中极穴治疗。针和灸都可以用。下针不要下太深,针下去差不多1寸的时候,一捻针病人感到酸麻胀的时候就停止。平常留针二十分钟,小孩补留针。中医是一个平衡的观念,小便小补出来,小便太多都是用这个穴道。灸的目的一般是用在寒症。小便白色就是寒。寒就是比较清淡、苍白,都是寒。切脉时,寒的脉比较沉。热的脉比较洪大比较速。像过动儿都是寒症,过静儿都是寒症。
     热症时,小便很痛、膀胱很痛,我们辩证论治,按症状开处方下穴道,不用管是性病感染,还是尿道发炎。
    3.关元穴——小肠的募穴。肚脐下三寸,中极上一寸,曲骨上二寸就是关元穴。中医非常注重小肠,因为小肠是第二个心脏。小肠,是由关元穴来管。如人月经痛,灸关元、中极,当场热气一进去就不痛了。痛经都是因为寒。
       心脏管动脉,小肠管静脉。心脏产生大量的热,因为肺的引导,热力往下走,余热才往手掌走,把这个热集中在中间,再传到小肠。小肠的热往脚上走,气要往下沉到脚。所以说心脏管动脉,小肠管静脉。
血管会破裂,表示里边有寒,病人里面有寒的时候,和表寒是补一样的。我们用针把血管堵塞去掉,用灸把里寒去掉,关元上通通可以做。因为心和小肠为表里,所以心脏病在急救时用关元穴。心率不整、心脏快停了,针一下去,心脏就跳起来了,一摸脉,脉就起来了。平时保健可以灸关元,最好是隔姜灸。
      过去妇人想怀孕生小孩,就灸关元,针也可以。男人精子稀少也可以灸。孕妇怀孕时不针也不灸。
      肌肤甲错:在小腿这段,会像蛇皮一样,开始有东西掉下来,白白的。一般多是内有淤血,而淤血一般多半是在少腹的地方。
     4.石门穴——三焦的募穴。关元上一寸,肚脐下两寸,是石门,石门是三焦的募穴。三焦是身上脏腑之间的油网,这个油网就是三焦。三焦的病可以在石门上治。石门与关元穴中间是绝孕穴。这两个穴位针或者灸,起到绝孕的效果,不生小孩。
    5.气海:脐下一寸半。书上说气海是然人生气之源,但实际上关元比气海好,关元是小肠的募穴,代表第二个心脏。在气海上针灸也都是很好的。
     6.阴交穴——三焦之募穴,脐下一寸,任脉少阴冲脉之会。阴汗湿痒,可能是里边有寄生虫,也可能是湿热很多,灸阴交穴就可以了。
    7.神阙穴:就是肚脐。一般用灸,中风、肠炎、肠鸣都可以灸。用隔盐灸。
灸友唐榕
侠客
侠客
  • UID2018594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71
182楼#
发布于:2015-11-12 23:3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学习心得成都-唐榕申请签到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唐榕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2日《针灸大成》7.8课心得
人纪系列-针灸:
一. 十二经络与奇经八脉简介;
二. 任脉与督脉;
三. 膀胱之募穴;
四. 平补平泻;
五. 小肠之募穴;
六. 三焦募穴。
八纲是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身上所有的阴能直走的叫经,经与经之
有联系的叫络。所有的阴经就像河流一样,总归一天要进入大海,所以阴经所有的源头都会回到任脉。任脉是所有阴的汇聚地,他本身没有井荣俞经合在里面。任脉用途非常多。
任脉:会阴--曲骨穴(耻骨骨缝的部位)--中极穴(曲骨上一寸)--关元
穴(中极穴上一寸)--石门穴(关元穴上一寸)--阴交穴(石门穴上一寸)--气海(肚脐下一寸半)--神阙穴(肚脐)。
    《针灸大成》杨继洲集各家名家的祖传的都收集在一起,收到一起把他编成一本书。每家每家都有好处。针灸精髓要抓住。
气血的流注“后升前降”,后升是督脉,前降是任脉。把一个人从侧门来看,人的气血从后面上去,从前面回来。道家在练气的时候,打坐练气,要把耳朵闭起来,眼睛闭起来,嘴巴闭起来,把鼻子闭起来,慢慢慢慢把气降下来,可以看见内关,产生的津液通通吞下去,那都是最好的津液。这是一般基本的运气方法。中医上来说,打坐练气时应该把气放在关元上才是对的。人有个脖子,中医的讲法这个脖子冷却的枢纽管道。下焦是水火同源的地方。西医没有寒热的观念。正常的人一定有体温,身体的中心最热的地方。
1, 曲骨穴一般不灸。近取穴,“平补平泻”就是针扎到身体里去,左转右
转,左转右转就可以了。酸,胀,麻,感觉所谓气到了。
2, 中极穴,膀胱的募穴。俞募治疗法。留针只留20分钟。寒症都用灸
小便刺痛,所谓辨证论治,可能是膀胱炎,尿道感染,尿道结石,通通不管,我们按照症状来处方。
3,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中医非常注重小肠,小肠是第二个心脏。关元
穴的近取穴。孕妇时,腹部都不下针。男女都可以灸关元。痛经就是因为寒引起的。中医简单讲心脏管动脉,小肠管静脉。动脉和静脉一样长,有动脉就有静脉。要经常做腹式呼吸,做腹式呼吸前面在沉,后升前降。冬天,河里结冰,脚是冰的,脚的血管就像河流一样,冬天结冰。你的脚一天二十四小时在不断地结冰,制造血块。所以西医看见你有淤血血块,给你吃药,血块怎么来的他不知道。
4, 石门穴,是三焦的募穴。石门穴与关元穴的中间,有个奇穴,叫绝孕穴,
在灸关元穴是生小孩;关元穴上半寸是绝孕穴,扎到他不会生小孩。请务必找到正确穴位。平常,石门穴是禁针禁灸的。
小肠有个外号叫红肠。胃叫黄肠。大肠叫白肠。小肠实物消化不是很好,
功能有问题的时候,血就会排出来,排到大肠里面去。
5, 气海穴,是男人生气的穴。气海,关元上面针灸都是非常好的。
6, 阴交穴,“脐下一寸,当膀胱上际,又是三焦之募,任脉少阴冲脉之
会”,三焦之募,三焦是整个全身游,在石门上面,在阴交上面下针通通都可以,不一定限制在哪里。阴汗滋痒,真的在阴部流很多汗,津液滋痒,原因呢可能有寄生虫,有湿热很多。这些都可以针灸的。
    7,神阙穴。
周旸
贫民
贫民
  • UID20186030
  • 粉丝1
  • 关注2
  • 发帖数83
183楼#
发布于:2015-11-12 23:34
中医魔鬼特训6班-成都-周旸申请签到,2015.11.12日《针灸大成》第7.8节课心得:
任脉经穴
任,妊也。
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脏腑之间的关系,协助诊断,可以治疗,也可以推测病情好转和预测疾病后续发展症状。
任脉本身没有井、荣、俞、经、合。
用独立寸法找任脉穴位。
1,找到肚脐(神阙),曲骨。(曲骨,耻骨上方第一个穴道骨缝的位置。)
2,在二者中间取4个点,分5段。
3,曲骨上一寸为中极穴,中极上一寸为关元穴,关元上一寸为石门穴,石门上一寸为阴交穴。在神阙下1.5寸,阴交与石门中间为气海穴。
扎腹部针,病人需平躺,一手找肚脐,一手找曲骨,用观想比例来找穴道。
曲骨穴,一般不灸。治疗一般的赤白带,小便,膀胱,尿道,发炎。这为近取穴。白带等妇科问题,下针时不管寒热虚实,都可以治。
气脉流注是后升前降。后升是督脉,前降是任脉。
小肠是相火,肾在小肠的后方,肾脏是水,所以下焦是水火同源的地方。小肠的火来源于心脏。中医认为,热跟气血流注。
心脏产生热→肺引导下降→(津液,冷的)  肾→小肠(火,把水气化)→水和营养液→督脉→脖子的冷却系统把水冷却→进入脑部滋养。
平补平泻,即下针后左转右转,左转右转。
气至,进针后,“酸,麻,胀”的感觉。在针的周围,有一圈粉色,这为气。红圈的大小跟部位和身体状况有关。扎到瘀血是青黑色。气很虚的人,扎下去没有红色。红一大圈的人,身体很好。
膀胱之募穴—中极穴
中极穴,膀胱的募穴。募,就是开口的地方。任何膀胱的问题都可以在中极穴上治疗。
我们有个治疗法则,俞募治疗。
中极穴下针深浅跟病人的体格有关。平常留针20分钟,小孩不留针。
小便太多,小便不出来,都用此穴。寒证多用灸。
小便颜色是白色,比较清淡,苍白是寒。隐隐作痛,按之舒服为寒。燥热,鲜红,比较痛是热。脉沉为寒,。脉洪大,脉数为热。寒证用灸。
小肠之募穴—关元穴
肚脐下3寸,曲骨上2寸,足三阴任脉会。小肠是第二个心脏。
关元穴:
近取穴,小便不好,妇人妊娠时不下。一般孕妇不在腹部下针,男子可以。
平常男女保养身体。
女人痛经(痛经为寒,灸即可。)
心脏病急救(心与小肠相表里)
心律不齐,动脉血管堵塞。(血管堵塞,用针把堵塞去掉,用灸把寒去掉。祛寒最好隔姜灸。)
妇人想怀孕,男子精子太稀少,都用灸关元。只有妇人怀孕时不动。
上纪是心募巨阙穴,下纪是小肠募关元穴。孕妇在关元穴下针,易落胎。
妇人脐下血水,多是子宫内有血块,或者腹部有血块。而月经不顺,则一定会出现肌肤甲错。
小腿肚肌肤甲错。皮肤像蛇皮,有白白的灰掉下来。多半是左少腹有瘀血。
三焦之募穴—石门穴
关元上一寸,肚脐下两寸。石门,《针灸大成》说妇人禁针,犯绝子。平常石门禁针禁灸。
三焦,古体字“膲”,身上脏腑之间的油网。唐容川《中医汇通医书五种》种定义。三焦病在石门上治。
关元和石门中间,有穴为绝孕穴。
小肠外号是红肠,大肠外号是白肠,胃叫黄肠。
气海穴是肚脐下1.5寸,是男人的生气之源。实际上关元更甚。
三焦之募穴—阴交穴
肚脐下1寸,膀胱上际,三焦之募,任脉少阴冲脉之会。
“阴汗湿痒”可能是由于寄生虫或者湿热引起,灸阴交穴即可。









灸友45619
新手
新手
  • UID20185619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55
184楼#
发布于:2015-11-12 23:38
中医经典魔鬼培训6班孙煜
中医经典魔鬼培训6班孙煜第78课学习心得分享,申请签到
一、任脉与督脉
1、  任脉经穴
任,妊也。中医有所谓八纲,这个八纲观念,是阴阳、八纲,可帮我们了解脏腑之间的关系,协助诊断,也可以
治疗,也可看日后病人好了没,也可看病情是转好转坏以及预测这个病现在不治的话将来会发生什么事。
     讲任脉是讲阴,身上所有的阴。经络直走的通通为经,经与经之间的联系称为络,所有的阴经像河流一样,总有一天会流入大海,阴经总有一天会回到任脉。任脉本身没有井、荣、俞、经、合。任脉一定要会,我们用的非常多。以任督为标杆,选穴会非常准。如果按照“同身寸”来找任脉的穴道就会错掉,因为它有个独立的寸法。正面的穴道,肚脐叫神阙,那下面耻骨的上方,第一个穴道骨缝的位置叫曲骨穴。神阙和曲骨画一条线,这就是任脉,以这个两个点,从神阙到曲骨丈量。不能用同身寸量,因为有人少腹比较长,上身短下身长;有人少腹比较短,上身长下身短。每个人的相不一样。
     神阙和曲骨分成四段,要用观想的。有五段,有四点。第一段,中极穴。中极上一寸,是关元穴。关元穴直上一寸是石门穴,石门往上一寸是阴交穴,这两个穴中间,叫气海。这是找穴道最标准的一个方式。扎腹部针的时候,要病人平躺,一个手找肚脐,一个手找曲骨,用观想的按照比例来找穴道。
     穴道一定要找得正确,因为要用旁开几寸来找穴,所以穴道一定要找得正确,不然就会心到手却没有到。我们以正经十二经为主。重点是气血的流注。气脉的流注叫后升前降。也就是气血从我们的督脉会阴穴开始从后背上升,再由任脉降下来。道家在练气的时候,有人说练气要在关元。也有人说我练气要在气海。以中医的理论来说,应该是练关元。
     在中医来讲,脖子是可以冷却热气的。小肠是相火,肾在小肠的后方,肾脏是水,所以下焦是个水火同源的地方。小肠的火,源头是来自心脏。肺属金。心脏不断的动,产生的热,用金来控制它,肺主肃降,把心脏的热气导入小肠。心脏产生大量的热,因为肺的导引,把这个热像光束一样集中在中间,再传到小肠。所以正常人身体中心是最热的地方,所以,这个热一到小肠,会产生一样的速度、温度。当小肠很热,而肾脏在后面的时候,小肠会把肾脏里面的水气化。我们的津液从肺里面进入肾脏以后,是冷水,这个水是凉的。那小肠的火在下面烧这个水,这个水和营养液会进入我们的督脉,直接进入脑部滋养。可是这个水气很热,水蒸气会把脑烧坏掉。所以人身上有个脖子,这个脖子在热气进入到脑之前,就先把热气冷却了。所以冬天脖子一缩,就比较热一点。因为把冷却系统关掉了。就是因为脖子在这,所以不会把脑部烧坏。当然这个冷却系统有问题时,人就发烧啦。
     曲骨穴,体毛很多,一般不灸,但可以这下针,功用是治疗一般的赤白带,小便,膀胱、尿道发炎。
2、  膀胱之募穴—中极穴
     第二个穴道是中极,中极穴又是膀胱的募穴。膀胱募,正在膀胱的上方,募就是开口的地方。为什么要学募穴,任何膀胱的问题都可以在中极穴上治疗。气到了的时候,病人会有酸麻胀的感觉。
     平常我们留针会留二十分钟,小孩不留针。中医是一个平衡的观念,小便小不出来用这个穴道,小便太多也是用这个穴道。我们都可以用膀胱的募穴中极穴,针和灸都可以用。灸的目的多半是寒症。寒热,小便颜色是白色就是寒。寒就是比较清淡,苍白,都是寒。燥热、鲜红的是热。
3、  小肠之募穴—关元穴
      中极往上一寸,在肚脐下三寸,曲骨上二寸,是我们的关元穴。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小肠的募穴,中医非常注重小肠,因为小肠是第二个心脏。小肠。是由关元穴来管。关元穴在临床,由于是近取穴,所有腹部的病,像小便不好啊、妇人妊娠时不下。一般来说妇人怀孕时不针下腹部,因为怕伤到胎儿。男人针灸都可以。平常保养身体男女都可以灸关元。女人如果月经痛,灸关元、中极,当场热气一进去就不痛了。痛经都是因为寒。那寒的话,灸火最好,慢慢灸。这样整个硬块就去掉了。灸了几次,双脚一热,血块就去掉了。脚热的没有心脏病、没有中风。是由于心脏的热是集中在中间的血管再向下走下去的。
血管破裂,表示里面有寒嘛,病人里面有寒的时候,和表寒是不一样的。病人有寒在里面,可以马上推测到病人以后会有这个问题。现在很可惜的是,西药全是寒药,所以吃西药会越吃越冷。遇到里寒的情形,用针把血管堵塞去掉,用灸把里寒去掉,关元上通通可以做,关元是大穴。心和小肠是表里,所以心脏病,急救在关元上面。心律不整、心脏快停了,针一下去,心脏“碰”的一声就跳起来了,一摸脉,脉就起来了。平常没事灸灸关元,灸要小心,不要太斜不然会烧到。最好是隔姜灸。
关元穴,在脐下三寸,是小肠的募穴,足三阴任脉会。我们有上纪,还有下纪,下纪是关元,下纪是第二个心脏,上纪是心募巨阙穴。
4、  三焦之募穴—石门穴
石门穴,关元上一寸,肚脐下两寸,是石门,石门是三焦的募穴。什么叫三焦,中医三焦的观念,古体字“膲”,身上脏腑之间的油网,这个油网就是三焦。唐容川《中医汇通医书五种》将三焦定义写得最好,他是经方家。他说三焦是油网,而石门是三焦的募穴。
关元穴的中间,有个奇穴,这叫做绝孕穴。所以穴道要很熟,在关元上面灸,不断的生小孩。上半寸的地方是绝孕穴,绝孕穴就是扎针或灸,就不会生小孩。一般妇人禁针禁灸,因为会让小孩子生不出来。小肠的病可以在关元上治,膀胱的病可以在中极上治,三焦的病可以在石门上面治。
“血不食谷、谷不化、水肿、水气行皮肤”。这些都是对症状的形容。我们小肠有个外号叫红肠,大肠叫白肠,胃叫黄肠。如果小肠消化食物不是消化的很好,水就会排出来。平常石门穴是禁针禁灸的。
气海穴在脐下一寸半的位置,气海穴是男人生气之源,但实际上关元比气海好,关元是小肠的募穴,代表第二个心脏。在气海上针灸也都是很好的。
5、  三焦之募穴—阴交穴
      阴交穴。它在“脐下一寸,当膀胱上际,又是三焦之募,任脉少阴冲脉之会”。为什么有两个三焦之募呢?因为三焦是油网遍部全身,在石门下针,阴交下针都可以。不一定要限制在哪里,募是开口的地方。“阴汗湿痒”,阴汗真的是在阴部有很多汗,很多津液在那边就会痒,可能里面有寄生虫,可能湿热很多,只要灸阴交穴就可以了。
6、  神阙穴
神阙穴很好找,神阙禁针,所以神阙只用灸,用隔盐灸。中风、肠炎、肠鸣都可以灸。
苹果肌
新手
新手
  • UID2018572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65
185楼#
发布于:2015-11-12 23:4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黄萍申请签到,2015年11月9日《针灸大成》第7、8课心得
大家以后治疗病症时要有这样一种思想:看着我手里的发光体,这就是病灶,我们可以从左右旁边去作用到这个地方,某此人没有某个穴位,但是一样可以有方法到达病灶。
一、今天重点学习任脉:
任,为诸阴之汇,任脉会有独立的取寸数法,从神阙到曲骨,可以分4点成5段,为5寸,5个穴(神阙-阴交-石门-关元-中极-曲骨),以顾客的腹部实际长为准。
其他肾经、胃经的取穴,都是以任脉的为主。
人体的气血前降后升,中医讲到的练气功,是有功效的,主要是就将真气下归到丹田,到小肠的位置。
我们的脖子,是一个冷却系统,在我们的下焦位置,是水火同源的地方。
正常的人有体温,心脏产生的热量通过肺的肃降到小肠,小肠用余热是帮助消化食物,去烧开肾中的冷水,水和营养会进入督脉,到达脖子时,会冷却,然后再去到大脑,否则会伤到,会烧坏脑子。如果这里不行,就容易发烧。

二、任脉最主要的穴位:
1、曲骨穴:可治疗白带月经的问题
2、中级穴:是膀胱的募穴,可以治疗所有关于膀胱的问题(小便多、少、白)
3、关元穴:是一个养生之大穴,有一个80岁的将军,精力超级旺盛,就是每天灸关元穴。所以想要生育能力好,精力旺盛的,就可以多灸关元穴。还有通经,也可以多灸关元。隔生姜灸最好了。
为什么要多练腹式呼吸?
中医称小肠为第二个心脏。腹式呼吸可以将心的热气,一直不断的传递给小肠,使她有动力去到脚,所以脚冰凉的人,一定要多腹式呼吸,多艾灸关元。
还有心脏的问题,如心率不齐,心脏的问题,找关元针灸效果特别好。
4、气海:补气效果比较好。但是还是关元好。
5、石门:三焦之募穴,三焦的问题都可以从石门治。三焦是把身体内部的脏腑联系起来的内在油网。
石门禁止针及灸。
灸友王锡兰
贫民
贫民
  • UID2018276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72
186楼#
发布于:2015-11-12 23:4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王锡兰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2日《针灸大成》第7、8课学习心得:一,任脉,任即女子胞,任脉有24个穴位,"任脉三八起会阴"任为阴脉之海,指阴经血如河流,而任脉就如大海。任脉它没有井,荣,俞,合。我们在任脉取穴,不宜用同身寸法,它的方法是把神阙和曲骨之间分成四段,分别为曲骨一中极一关元一石门一阴交,而在旁边,即脐下一寸是气海。任脉与督脉互为阴阳,一前一后,一降一升,调节机体。
二膀胱之募穴一中极穴,此穴多治小便不利,过多或解不出来,针与灸均可,灸多用于寒证。针要留针20分钟,但小孩不留针。
三,小肠之募穴一关元穴,称之为第二个心肠,主治小便不利,妊娠胎不下,痛经,还治妇女血瘀,以致肌肤甲错,指就像蛇蜕皮一样,粗糙又掉屑。
四,三焦之募穴一石门穴,此穴易导致女人不孕,男人不育,故应慎用。而在关元与石门中间也有一穴,易致人绝育,最好不用。
五,另一个三焦之募穴一阴交穴,主治阴汗,湿痒,即有的人会觉得阴囊部位湿湿的,当时洗了好一点,可过不了
多久,又会有此感觉。这个症状我们就针此穴。
六,神阙穴,禁针,用隔盐灸,主治中风,肠炎,肠鸣。
我们在治疗疾病时,应首先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脏腑等,才能更好治疗疾病,把握疾病的进退。
6班-浙江-叶爱国
贫民
贫民
  • UID2014488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
187楼#
发布于:2015-11-13 00:0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叶爱国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2日《针灸大成》第7、8课心得:

   任脉:任即妊也,诸阴之会。                                          中医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可帮助了解脏腑之间的关系,协助治疗和诊断。
   任脉是阴,身上所有的阴,经络直走的通通为经,经与经之间的联系称作络。所有阴经象河流汇入阴脉之海即任脉。任脉没有井荣合经合穴。任脉上取穴不能用同身寸,任脉有独立的寸法。
      肚脐也叫神阙,是保健养生的要穴,可灸但绝不可针。耻骨的上方第一个穴道骨缝的位置叫曲骨,神阙和曲骨画中间连线就是任脉。肚脐到曲骨分五段,曲骨上一寸,就是中极。中极上一寸是关元穴。关元上一寸是石门,石门上一寸阴交,石门阴交之间是气海。                                                                 曲骨:一般不灸。               膀胱之募穴是中极穴,中极是膀胱的募穴。有一个法则叫俞募治疗法。任何膀胱的问题都可以在中极穴上治疗,针与灸都可以。如小便频数,痛经等等都可以用中极。
  小肠的募穴:关元
    关元为重要的保健穴,小肠也很重要,中医很重视小肠,因为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被称为第二心脏。所有腹部的病都可灸,除了妇人怀孕时不针。
  三焦之募穴:石门
石门是三焦的募穴。三焦是脏腑之间的油网。石门,妇人禁针灸,犯之绝子。因为我石门穴关元之间有个奇穴叫绝孕。        三焦之募穴:阴交:             在脐下一寸也是三焦之募,又是任脉少阴冲脉之会,三焦是油网遍部全身,在石门下针,阴交下针通通可以。
 “阴汗湿痒”灸阴交穴。
艳丽
会员
会员
  • UID2018551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34
188楼#
发布于:2015-11-13 08:3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吉林-艳丽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2日《针灸大成》第7,   8课心得
任脉经穴
任脉是讲阴,身上所有的阴。经络直走的通通为经,经与经质检的联系称为络,所有的阴经像河流一样,总有一天会流入大海,阴经总有一天会回到任脉,任脉本身没有井、荣、俞、经、合
任脉穴位二十四,会阴潜伏两阴间,曲骨之前中极在,关元石门气海边,阴交神关水分处, 下脘通里中脘前,上脘巨阙连鸠尾,中庭膻中天堂里,紫宫华盖运璇玑,天突廉泉承浆止
我们人的气血从后面上去,从前面出来,所以叫后升前降
膀胱之募穴-中极穴h
中极穴是膀胱的募穴,任何膀胱的问题都可以在中极穴上治疗,针灸都可以用,下针不要太深,一寸左右
灸出现时,多半用在寒症,小便的颜色:白色是寒,鲜红是热,过动都是热症,过静都是寒症,如果是寒症我们就用灸,不管是什么引起的,我们要辩证,按照症状开处方下穴道。
小肠之募穴-关元穴
中医非常注重小肠,因为小肠是第二个心脏。小肠是由关元穴来管,心脏管动脉,小肠管静脉,动脉静脉一样长,血液回流到心脏,就要靠小肠,没有小肠的热,没有小肠的火,没有办法下达到脚,所以血液系统分成两个,一个上面心脏在管,而从四肢流回来的是小肠在管,我们经常做腹式呼吸,会让小肠的热不断在增加,血管会破裂,表示里面有寒,里面有寒,和表寒不一样,,当我们遇到里寒的情形,,我们用针吧血管堵塞去掉,用灸把里寒去掉,关元都可以做,所以心脏病,急救在关元上面,关元非常好用,心律不整,下关元。
石门穴
关元上一寸,肚脐下两寸,是石门,石门是三焦的募穴,在石门穴和关元穴中间,有个奇穴,叫绝孕穴。在关元上面灸,不断的生小孩,上半寸的地方是绝孕穴
小肠的病可以在关元上治,膀胱的病可以在中极上治,三焦的病可以在石门上面治。
气海穴
气海穴是男人生气之源,但实际上关元比气海好,关元是小肠的募穴,代表第二个心脏
阴交穴
是三焦之募,任脉少阴冲脉之会,三焦是油网遍布全身,在石门下针,阴交下针通通可以,不一定要限制在哪里,募是开口的地方
神阙穴
神阙禁针,针下去以后就不能大便了,一大便就坐在马桶上死掉了,用艾灸,用隔盐灸,对中风,肠炎,肠鸣都可以灸
赵菲
新手
新手
  • UID20186663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81
189楼#
发布于:2015-11-13 09:0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赵菲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2日《针灸大成》第7、8课学习心得
(接上次课)
             第四章 十二经络与奇经八脉简介
学针灸要灵活,可以从多角度切入治疗疾病。
二、任脉经穴
   八纲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可用于诊断和治疗。
任脉:是循行于人身体前面的经脉,是“阴脉之海”。任,妊也。
任脉的穴位及治疗作用:
   1.  会阴穴:是任脉的首穴。治疗阴痛、前阴等疾病。可用于急救。
   2.  曲骨穴:不可灸,可针。治疗妇科问题,无论寒热,还可以治疗膀胱炎
等泌尿系统疾病。
   另外针灸的平补平泻的手法:进针后左转右转;气至:针灸后患者出现酸麻胀的感觉。穴位周边出现粉红色小圈,证明气血足,得气,反之则是气血不足的体现。
中医的气血流注:“后升前降”。所谓“后”,是指督脉;前是指任脉。道家练气,讲究耳、目、口、鼻闭上,意守关元,口中津液慢慢咽下。西医没有寒热的概念,中医认为位置最低的地方最热。人体中,小肠是第二心脏,肾在小肠的后面,肾中的水经过小肠的热量气化,热气上升,经过脖子处,进行冷却,才能导致传入到大脑的温度有所下降。在发烧的时候,就是脖子处不能将温度冷却。所以大椎穴这个位置可以治疗发热。
    3.  中级穴-膀胱募穴
任何膀胱问题,例如小便不出,小便多,都可以采用此穴治疗。“俞募治疗法”也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可针、可灸。
    4.  关元穴-小肠募穴
    小肠为“第二心脏”,中医比较重视此穴,是全身气机下沉之处。
此穴除治疗下腹部疾病之外,日就关元可以达到养生保健的作用。怀孕时禁
针,可导致堕胎。
   人体的血液循环:血液流到全身各处,靠心脏(相当于动脉);由身上留回心脏靠小肠(相当于静脉)。进行腹式呼吸,不断的热量输送到脚。心的热量不断传送到双手,小肠的热量不断的传送到双脚。如果脚是冰的,整日都冰,则脚上血液不能正常流通,产生瘀血,瘀血块越积越多,从脚-小退-大腿-腹部-心脏,因此看出脚温度的重要性。(脚热的人没有心脏病、痛风)。心与小肠相表里,心脏病有阻塞、心律不齐,先针关元穴,效果很好。隔姜灸关元穴,可治疗男子少精、女子不孕。
   5.  石门穴-三焦募穴
    禁针、灸。三焦:全身的油网,石门是三焦的募穴。
    石门与关元穴中间有绝孕穴,此穴禁针、灸。
   6.  气海穴:
    主要治疗下腹部疾病,同时对于肾虚和气血虚导致的虚证,针灸效果好。
    此穴与关元穴类似,但生气效果关元穴要好过气海穴。
   7.  阴交穴
    三焦募穴。阴痒汗湿,灸此穴可治疗。
  以上穴位的取穴位置和分布如下:
  神阙穴到曲骨穴平均分成五份:
        脐下1寸:阴交穴
        脐下1.5寸:气海穴
        脐下2寸:石门穴
        脐下2.5寸:绝孕穴
        脐下3寸:关元穴
        脐下4寸:中极穴
        脐下5寸:曲骨穴
 
黄玲
侠客
侠客
  • UID20185122
  • 粉丝3
  • 关注1
  • 发帖数200
190楼#
发布于:2015-11-13 13:31
签到
黄玲
侠客
侠客
  • UID20185122
  • 粉丝3
  • 关注1
  • 发帖数200
191楼#
发布于:2015-11-13 13:3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黄玲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13日《针灸大成》第9、10课心得
一、任脉经穴:如图2
    
    1、
    ⑥神阙穴:(肚脐)禁针,隔盐灸,治疗中风、肠炎、肠鸣等
    ⑦水分穴:(神阙到中脘靠下1/4处)治疗水肿,腹部胀大,可针可灸,水病灸更好,如图6


      a--消渴(糖尿病人),上消,(水不能往上走,排掉了)渴饮百杯不能止渴。中消,肚子饿,不断吃。下消,阳不举。
      b--无缘由的流鼻血需治(14岁以下小孩除外,属于正常)
    ⑧下脘穴:(神阙跟中脘的正中间)
      a--痛,来至压力,改变环境压力,痛消
    ⑨中脘穴:(胃之募穴,心蔽骨与神阙的正中间,胃的下口,小肠的上口,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可针可灸)
      a--八会穴: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所会聚的腧穴。腑会中脘、脏会章门、筋会阳陵泉、气会膻中。
      b--腑会中脘,腑上病都可在中脘治疗
    ⑩上脘穴:(巨阙跟中脘的正中间,络穴)
      a--梅花灸,垫5片生姜,以中脘为中心,上下左右各一寸,统治胃病,胃出血除外,图7:


    ⑪巨阙穴:(心之募穴,得气即泻,心蔽骨于中脘正中间 )
    ⑫鸠尾穴:(巨阙再上一寸是我们的鸠尾,不可灸,可以针,不可重击,膏之源出于鸠尾)
    ⑬中庭穴:(膻中下一寸半至一寸六中间有个凹洞,膻中辅助穴)
    ⑭膻中穴:(两乳(平睡,扶正乳头)正中,或找玉堂下一寸半,气会膻中,气病治此,可针,可灸,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之会)
      a--治疗,肺痈吐脓,呕吐涎沫,妇人乳汁变少
      b--肺痈,肺里化脓。肺癌,咳出来全是白色泡沫。
    ⑮玉堂穴:(天突与鸠尾正中,膻中辅助穴)
    ⑯紫宫穴:(华盖和玉堂正中)
    ⑰华盖穴:(华盖和天突正中)
    ⑱璇玑穴: (华盖和天突正中)
    ⑲天突穴:(喉咙骨头间的洞,合喉咙平行扎,针下一寸)
      a--<心脏三针>如图9:心脏痛下针巨阙、关元、天突治疗心痛,尤其治疗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心肌梗塞。(打通小肠与心脏的气脉)
    
      b--治疗甲状腺肿,喉咙肿痛(近取穴)
    ⑳廉泉穴:(下巴下面,用大拇指指尖顶到下巴处,可针可灸)
      a--治疗中风,舌强不语,手握拳,舌头病,如图10:
        
         牙齿痛,喉咙失声
      补充知识:牙齿痛吃蔗糖,细菌喜酸恶碱,蔗糖是碱性。
      b--近取穴,只要是附近的穴道,都有它一定的功能。
    21承浆穴:(嘴唇下的凹点)
      a--中风,吃了饭流涎,下针的时候要开口
      b--面部中风,歪斜,下针承浆和人中(放中正斜)
  2、补泻手法:
     ①提豆许:下针触气,左右转,酸麻胀,泻,往前推绿豆大,补,往上拉绿豆大。(下针不要太深)图8:
    
     ②补泻同用,引导改变气流
     ③补充知识:横隔膜,前齐鸠尾后齐十一椎,
      a--用于判断心脏问题。(心脏有问题时,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痰饮造成,去痰可治心痛)
      b--阻断肠子的食物沼气上升。
      c--压挤肝脏,将肝脏的血送到大肠,肝脏的血跟大肠是通的。
二、督脉经穴:所有阳气之会,由心脏流向经的那段大脉。没有井荣俞经合
  1、长强穴:(肛门与尾椎骨正中间)主治痔疮,斜针入,一寸左右。
     a--内痔,先血后便
     b--外痔,先便后血。肿大,先三棱针刺它放血,放血时,用小火罐把痔疮吸住,把脓血抽出。
  2、腰俞穴(尾椎与脊椎交接处)

图片

成都 廖尹萍
新手
新手
  • UID20184458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72
192楼#
发布于:2015-11-13 14:4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6班 廖尹萍,2015年11月12日《针灸大成》第7,8课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6 廖尹萍申请签到,20151112日《针灸大成》第78课心得。

中医的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可帮我们了解脏腑之间的关系、协助诊断、治疗、判断疗效及预测疾病转归。)
任脉:是从神阙到曲骨有一条隐隐约约的黑线,是诸阴之汇。在人的身上能直走的都是经,经与经之间有联系的叫络,所有的阴经都会回到任脉上去。
任脉不能使用同身寸法,从肚脐的神阙到下面的耻骨上的曲骨穴,分成个四点,
分为4段:曲骨上一寸——是中极穴                       中极上一寸——是关元穴
          
关元上一寸——是石门穴                       石门上一寸——是阴交穴
          
脐下1.5——是气海穴
气脉的流注叫后升前降,气血是从后面上去前面出来。后升为督脉,前降为任脉
1.    曲骨穴
耻骨上方骨缝的位置。
因为体毛多,一般不灸可针
功用:治疗一般的赤白带白带等妇科问题,下针时不管虚实寒热都治,采用平补平泻法)、赤小便,膀胱、尿道炎。

补充:平补平泻法,针扎到身体里,左转右转左转右转就可以,转多少就要回来多少。当病人有酸、麻、胀这三种感觉时,就是气至。下针的周围有一圈粉红色就是气,扎到瘀血是青黑色,红圈的大小看病人的部位跟身体状况,气虚的人没有红圈,红圈大提示身体好。

2.
膀胱募穴中极穴
位于曲骨上一寸。膀胱募,正膀胱的上方,募就是开口的地方。
中极穴可以灸可以针。下针不要太深,过皮层一寸即可,肚子大可以深一点;肚子平,下针浅。一捻针气到了后留针20分钟,小孩不留针。
功用:任何膀胱的问题都可在中极穴上治疗,还适用于小便少及小便过多。一般选俞穴及募穴治疗(俞募治疗法)。

补充:灸多半用在寒症。 如何辨别寒热,如小便色清淡苍白属寒,燥热鲜红属热;尿剧痛属热,隐痛且按之稍缓解属寒;切脉时,沉细属寒,洪大速快属热;过动儿属热,过静儿属寒,寒症就用灸。辨证施治即可。

3.
小肠募穴关元穴
中极再往上一寸(肚脐下三寸,曲骨上二寸)。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 中医非常注重小肠,因为小肠是第二个心脏,是练气的所在,生精的所在。一般来说妇人怀孕时不针下腹部,但妇女妊娠禁忌,会引起落胎。男人针灸都可。

功用:适合所有腹部的病,如小便频数、失精绝子、月经痛、妇人妊娠时不下。包括平常保养身体男女都可以灸关元。遇到里寒,针可把血管堵塞去掉,灸把里寒去掉(最好是隔姜灸),关元上通通可以。 过去妇人想怀孕生小孩,就用灸,下针也可以。人月经痛,灸关元、中极,当场热气一进去就不痛了。痛经都是因为寒。男人精子太稀也可以灸。但妇女妊娠禁忌,会引起落胎。
平时保健可以灸关元,最好是隔姜灸。

4.
三焦募穴石门穴
位于关元上一寸,脐下两寸。
石门与关元穴中间是绝孕穴。这两个穴位针或者灸,起到绝孕的效果,不生小孩。三焦,脏腑之间的油网。平常石门穴是禁针禁灸的。妇人禁针灸,犯之绝子。
功用:阴囊缩入小腹  ,睾丸跑到小腹里,奔豚抢心等。

 
补充:气海穴,脐下一寸半,石门上半寸。气海穴是男人生气之源,但实际上关元比气海好,关元是小肠的募穴,代表第二个心脏。在气海上针灸也都是很好的。

 5.
气海:脐下一寸半。书上说气海是然人生气之源,但实际上关元比气海好,关元是小肠的募穴,代表第二个心脏。在气海上针灸也都是很好的。
6.
三焦募穴阴交穴
位于脐下一寸。因为三焦是油网遍部全身,所以有两个三焦之募。
功用:阴汗湿痒。
7.神阙穴:就是肚脐。一般用灸,
功能:中风、肠炎、肠鸣都可以灸。
补充:用隔盐灸。
平时很少登录贴吧。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加我的微信1446613417交流哈
杨志磊
贫民
贫民
  • UID20182568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9
193楼#
发布于:2015-11-13 15:1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成都-杨志磊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3日《针灸大成》9.10课心得
1.心腹经,
一只手按着肋骨,一只手按着神阙,正中间的位置就是中脘,神阙的上一寸是水分,这里的一寸不是同身寸法,是上腹寸,在中脘和神阙再分一点是下脘,中脘和下脘的中间是建里,下脘和神阙的中间是水分,水分是治疗水肿的穴道,食物中的水不管冷热到了水分哪里都被气化了,通道全身,混杂食物中的水才能到小肠,这才是正常人,
2.糖尿病人叫消渴,它又分为三中,
1.上消,渴饮百杯,不止渴,
2.中消,饥食百碗,不解饥,
3.阳不举,
不明原因流鼻血,14岁以下的流鼻血这叫正常,流鼻血的小孩子不会发高烧的,14岁以上的流鼻血就需要去治疗,
下脘在中脘和神阙的中间,胃的下口,小肠的上口,太阴任脉之会。
2.痛的观念,痛来自压力,中医讲的是温度,速度,压力,时间,是物理医学,痛在里面产生的时候,把压力释放出来,就好了,
3.建里,很少用的到,
4.中脘,是胃的募穴,胃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在中脘治疗,下针的时候不要太深,一寸就好,灸的效果最好,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的会穴,都在中脘,腹会中脘,
5.身上有八会穴,
八会是指分别对脏,腑,气,血,筋,脉,骨,髓,各有重要作用的八个穴位,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隔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绝骨。会郗治疗法则,
肋骨和中脘中间的位置是上脘,
梅花灸,以中脘为中心,上下左右各一寸,治疗一切胃病,
6.巨阙穴是心之募穴,心脏病在此治疗,人心下有隔膜,隔膜前面连鸠尾,后面连十一椎,心病侧背,背痛侧心,这就是因为痰饮造成的,
7.鸠尾穴,禁针,不可以重击,
8.膻中穴与天突穴
1.天突和鸠尾的中间是玉堂,
2.玉堂下一寸半是膻中,
3.膻中下一寸半是中庭,
4.天突和玉堂中间是华盖,
5.天突和华盖中间是璇玑,
6.华盖和玉堂中间是紫宫,
膻中治疗女人的乳汁变少,
 9.廉泉穴,治疗舌头上的病,近取穴,
10.承浆穴,治疗中风,面部中风,下针的时候嘴巴张开来,
补泻手法,捏-入
豆许,气到了,把针往下推一点点就是泻,如果把针往上拉一点点就是补,
11.督脉-诸阳之海,任督二脉都没有井荣俞经合的,
1.长强穴,是痔疮的根本,尾椎的下方,肛门的中间,就是长强穴,下针要斜刺,
痔分两种,1.内痔先血后便,
2.外痔是先便后血,用三棱针放血,用火罐把痔疮吸住,把脓吸出来,
2.腰俞穴,脊椎骨和尾椎三角形交接处的位置,
张一萍
新手
新手
  • UID20186494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73
194楼#
发布于:2015-11-13 16:3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6班张一萍申请签到,20151113《针灸大成》第910课心得
   5、神阙穴
神阙穴,禁针。可以用灸,隔盐灸。中风、肠炎、肠鸣 都可以灸。
6、水分穴
神阙上一寸是水分,那一寸不同于同身寸,叫上腹寸。水分,是治肠鸣腹泻、水肿针和灸通通可以(灸是最好)正常人喝再多的水也不会进入小肠,只有混杂食物中的水才有办法进入小肠。到了小肠以后,因小肠很热会不断的蠕动,热去煮食物煮烂掉,然后吸收掉,等到食物进入大肠后,只剩残渣跟水。正常人,在水分这里分开水。当水不分了,水直接进入小肠,造成肠鸣腹泻、水肿。
糖尿病(“消渴”),中医有三种,上消,口渴,渴饮百杯不能止渴;中消就是肚子饿,会不断的吃;下消,简单讲就 是阳不举。
突然就流鼻血,小孩十四岁以下,流鼻血这叫做正常,不要去治它,会流鼻血的小孩不发高烧。
7、下脘穴
下脘正好在神阙跟中脘的正中间。为太阴任脉之会,下脘在胃的下口的地方,常常容易发炎。痛实际是来自压力,而不是来自发炎。中医是物理医学,压力纾解掉,环境改变掉就好,有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知道穴道的话,可以协助我们做诊断。
8、胃之募穴一中脘
中脘穴,在心蔽骨与神阙的正中间,中脘穴是胃的募穴,胃病治此。下针也可以,灸也可以。针一寸差不多就到了,灸的效果非常好。我们身上有八会穴,腑会中脘、脏会章门、筋会阳陵泉、气会膻中。治病法则---会郄治疗法。每一条经都有一个郄穴。身上每一个腑,包含胆,小肠、胃、大肠、膀胱、子宫、胞户。脏呢,肝心脾肺肾。中医的脾是把西医的胰脏包含在里面,所有腑的病通通在中脘上治,用的非常多。像印堂痛,胃有问题产生的头痛。妊娠恶心想吐,通通可以在这治疗,针或灸。只要是肠胃方面的病都可以治,因为腑会中脘。
9、心之募穴—巨阙穴
心蔽骨到中脘的正中间是巨阙,巨阙跟中脘的中间是上脘。
上脘穴它是络穴。有一个很有名的灸法叫梅花灸,是以中脘为主,上下左右各一寸,成一梅花型,统治一切胃病。只有病人吐血时不要灸,所以上脘、下脘、建里等于是辅助中脘的穴道。
巨阙是心脏的募穴。一个巨阙、一个关元,我们在治疗心脏病的时候,胸痛等,对任何心脏病都可以,针下去不要下太深,差不多一寸。
补泻手法
心的募穴,“得气即泻”。最基本的补泻手法 “提豆许”,针扎下去,扎到巨阙上面,要泻。一开始先捻针,左转右转气到了以后,往前推一点点,推像绿豆那么大就是泻。补,往上拉一点,就结束,这就是补。
10、鸠尾穴
巨阙再上一寸是鸠尾,鸠尾还没有到心蔽骨。鸠尾穴不可以重击,是练功夫的大穴,一打会内出血,是一个危险的穴道。不可灸,可以针。“膏之源出于鸠尾”。
  11、膻中穴与天突穴
   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
   喉咙那儿有个洞就是天突,不要直针,下一寸就到了。天突,有心脏三针,病人躺平后,下针巨阙(心脏的募穴)、关元(小肠的募穴)、天突,可以治疗心脏病,尤其是在治疗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者是心肌梗塞。
天突到鸩尾正中间是玉堂。玉堂下一寸半是膻中。腑会中脘,气会膻中。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之会。气病治此,呼吸短促,气喘,肺痈吐脓,呕吐涎沫,妇人乳汁变少都在这里治,但禁针,可以灸。膻中下来是中庭,中庭和玉堂都是辅助膻中穴的,没有膻中重要。那玉堂再往上去,和天突中间的穴道是华盖,华盖和玉堂中间是紫宫,华盖和天突穴的中间是璇玑。
   12、廉泉穴
廉泉穴,用大拇指指尖顶到下巴处,大拇指指尖去压它,指尖到处是穴。
针下去的时候,要对着舌根,而不是直针下,下一寸、一寸半就够了,治疗舌强不语用的。那这个穴道,大部分是用针,没有用灸。
  13、承浆穴
承浆,嘴唇到下巴,凹进去一个点,就是承浆穴。这个穴道大部分用在中风,面部中风。面部中风时脸歪一边,歪左边或右边。下针的时候,要开口,嘴巴张开来。用针,用灸都可以。
喉咙的地方,声音讲不出来也可以治。还有牙齿痛在承浆也可以治(可以吃蔗糖)。
承浆是任脉的最后一个穴道。

三、督脉经穴篇
督脉是所有阳气之会。阳气在流行完全身之后.就会回到督脉。阳气就像河流,最后会流到大海,督脉就像个大海。督脉跟任脉一样,没有井荣俞经合要知任督二脉之功,先将四门关闭,耳、目、口、鼻先闭起来。
1、长强穴(主治痔疮)
督脉第一个穴道是长强穴,是足少阴、少阳之会,这个穴是痔疮的根本。在尾椎骨的下方,肛门与尾椎骨的中间。长强穴下针的时候,采斜刺。长强穴,无谓补泻,引气到就好了,下针不用太深,一寸左右。主要是治痔疮。
内痔时,是先血后便。外痔,是先便后血。不管内、外痔都可以治疗。
2、腰俞穴
腰俞,这脊椎骨在尾椎上是成三角形的,在尾椎骨上,在脊椎交接的地方,第二十一椎,我们叫腰俞。腰俞可治月经不来,很少用。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