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桐清
贫民
贫民
  • UID2018528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59
180楼#
发布于:2015-12-13 20:5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0班-广州-刘桐清  申请签到

2015-12-13      《针灸大成》   45 、课
三焦经
关冲穴:无名指指甲外侧,三焦经的井穴,属金。可昏迷急救。
液门穴:第四指掌骨和第五指掌骨之间,近第四指掌骨,属水。病邪相争忽冷忽热可用。
中渚穴:液门穴往上一寸的骨缝中间。三焦经俞穴,属木。夏至到冬至,三焦经属火,所以夏至到冬至,中渚穴又是三焦经的母穴。液门穴,中渚穴都可治眼科,三焦经的虚症都可以用。
揉耳轮治疗惊吓。
小儿眼球往上掉可拉耳垂。
背痛三种诊治:
中间痛为督脉扎后溪,膀胱经痛虚证针委中,实证扎束骨,横着上边的阳维痛扎外关和临泣,命门以下为带脉痛。
阳池穴:手腕关节正中间有个凹洞 。
支沟穴:外关上一寸,不容易怀孕可用。与照海可治便秘。
会中穴:与支沟平行外一寸。
朱素芬
新手
新手
  • UID20185422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9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81楼#
发布于:2015-12-13 22:0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20班朱素芬申请签到
2015-12-13《针灸大成》第45课心得

十二、手少阳三焦经
2、关冲穴、液门、中渚、阳池穴
关冲穴定位:无名指指甲外侧。是三焦的井穴。
是急救的大穴。
液门穴定位:第四指掌骨及第五指掌骨间。是三焦经的荣穴。
中渚穴定位:液门穴往后一寸,在骨缝中间。是三焦经的俞穴。
病人伤到阳池穴,下针到对侧的解溪穴。
对称治疗。
3、外关穴
外关穴定位:阳池穴往上两寸就是外关穴。外关穴的对面就是内关穴。退热时,下针到外关穴,气到,推至内关穴。低于14岁者,用单刺。
三关:(幼儿治症)
三关有三个地方:食指、中指、无名指。正好是指头的三个关。
在三关这个地方,男孩子是寒症时往上推,可去寒。热症往回推,热就去掉了。
耳轮(治小二惊吓)
儿童受到惊吓,把他的手指头,在耳朵外轮轻轻揉。
外关穴是三焦的络穴,虚实都可以治。
下一节
十二、手少阳三焦经
4、支沟穴、会宗穴、三阳络、四渎穴
张华
侠客
侠客
  • UID2018789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15
182楼#
发布于:2015-12-13 22:34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20班-河北-张华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3日学习《针灸大成》45课心得
  十三手少阳三焦经
  2,关冲穴至阳池穴
  当心包经的气血走到指头边关冲穴的时候就会顺着指头绕回到无名指的外侧,无名指指甲的外侧旁边就是关冲穴,它是三焦经的井穴,是我们急救及治昏迷的大穴
  第二个穴道是液门穴第四掌骨和第五掌骨中间靠近骨边,
  往后一寸是中渚穴,在骨缝中间,属木,是三焦经的俞穴,由夏至到冬至三焦经属火,它是三焦经的母穴,虚症在此下针,包括很多眼科的虚症像白内障这都是油网焦膜的问题是三焦经的虚症,
  想手指不能屈伸我们通常不扎这个,遇到严重的中风我们从合谷透到后溪穴,若是一般关节不能动如扭曲不行的话我们用三间透到劳宫穴
  阳池穴在手的背面手腕关节正中间有凹洞,糖尿病患者我们从阳池穴透到大陵穴这是只糖尿病很有名的穴道,一般不灸
  3,外关穴(通生气关与开天河水)
  阳池穴往上二寸叫外关穴,对面就是内关,外关穴管阳维脉,内关管阴维脉。在针刺手法上所谓通生死桥讲的是病人在壮热,大热,高烧的时候在外关穴下针左右捻捻引到气把针慢慢推到内关穴,针一下去热就退了小孩子可以用单刺,幼儿不要下针,十四岁以下单刺
  三关:幼儿治症(指针法)
  开天河水就是小孩高烧壮热时用手指在小孩子的外关穴揉揉二三下然后往下推到指头尖。让小孩握拳,让他把手指头弯起来,再把手放上去轻轻揉,一般来说小孩是男左女右,我们有寒热,如果病在寒,小孩面发白嘴发青,是男孩我们就往上推从三关,顺着身体往上推,反过来热症小孩脸红,就是热症,就往回推。如果是女孩就反过来,推完以后要把天河水散掉按间使穴揉一下就散了。
  耳轮:治小儿惊吓
  耳朵外面一圈我们叫耳轮,中医观念肾主耳,小孩子受到惊吓眉宇会有一条青筋胃受凉也会有青筋,小孩子受到惊吓我们会把手指头放在小孩子的耳轮外侧轻轻揉,揉到小孩子睡了或者笑了就可以。如果黑眼珠往上掉我们就把耳垂往下拉一点重一点,往下我们在上面耳轮揉一揉,斜的就揉对侧耳轮我们叫双龙抢珠。
  三种背痛诊治
  有人说背痛,痛在中间是督脉,扎后溪穴。两边是膀胱经,实症扎委中穴,虚症扎束骨穴,痛是横的,督脉十四椎是命门从这以下是带脉痛,以上是阳维脉,胸肋痛是阴维脉,留针外关穴,外关穴下针常会配合临泣穴。
  外关穴是三焦经的络穴,原穴跟络穴都不分虚实都可以治疗
  4支沟穴到四渎穴
  外关穴上一寸就是支沟穴,在临床治便秘很好,支沟穴下针配合照海穴,照海管阴桥脉,便秘分寒热,一个礼拜不大便也不难过这是寒症,一天不大便就难过是热症,针支沟穴和照海穴是不分寒热下针后二十四小时六通便。
  所谓的开沟渠如人中,支沟穴,阴道,就是沟,所以女人难产,胎衣不出,火滴漏不止,任脉不通,不容易怀孕,都可以在支沟穴做
  从支沟穴平移到骨头旁边就是会宗穴,从会宗穴再跳回来到支沟穴上一寸叫三阳络,三阳的气脉很强所以声音嘶哑耳聋都可以用,
  四渎穴在手肘骨尖往下五寸在这个骨头的阳侧。
姜绍艳
新手
新手
  • UID2018758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0
183楼#
发布于:2015-12-14 09:11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20班-山东-姜绍艳申请签到

 2015-12-13《针灸大成》第45课心得
13.手少阳三焦经
(1)三焦:上焦、中焦与下焦
三焦:肚脐以下为下焦,胸蔽骨到肚脐称中焦,胸蔽骨以上称上焦。上焦如雾,很轻很干净,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上焦如雾,膀胱在小肠前面,大肠在小肠上方,肾脏在小肠后方。水会经过小肠的加热蒸发到上面来,所以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三焦横跨肝胆脾胃,完全是消化的地方,当中焦气快没了时,病人会打嗝,虽还可吃东西,但其实很危险,三焦是阳,阳气快没有了;下焦如渎,下焦很脏,食物残渣。三焦是“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经是“州都之官,津液出焉”。所以肚组腹水胀满属三焦,水道不通阳气不通,行阳手法治疗。
三焦经有二十三个穴道,与心包经是表里经。亥时流注,晚上九点到十一点。阳经有井荣俞原经合,多了个原穴。阳经金水木火土,对应井荣俞经合。
 (2)关冲穴至阳池穴
     关冲穴:无名指指甲外侧旁边。三焦经的井穴属金。用于急救、昏眩、昏迷
     液门穴:第四指掌骨和第五指掌骨中间。三焦经的荣穴属水。当三焦阴阳在相抗,或内脏抗争,病欲如脏,致往来寒热、忽冷忽热,可在三焦经治。
中渚穴:三焦经的俞穴,属木。夏至到冬至三焦经属火,此时中渚穴是三焦经的母穴。虚证在此下针。眼睛疾病(如白内障,三焦虚症)可用液门、中渚等四肢穴道治疗。手不能屈伸、扭曲,用三间穴透到劳宫穴。
     阳池穴:手腕横纹旁中间凹陷处。治糖尿病消渴用阳池穴透大陵穴。此穴多汗不灸。脚胃经解溪穴痛可对侧下手阳池穴,反之阳池穴痛对称下解溪穴。
(3)外关穴(通生死关与开天河水)
外关穴:阳池穴往上二寸。
内关穴外关的对面。外关穴管阳维脉,内关穴管阴维脉。
通生死桥:病人壮热、大热、高烧,下针外关,引到气以后慢慢推到内关,阳气即可通行,热气可退。婴儿不下,儿童可下,退烧很快。
     开天河水(通三关、指针):小孩发高烧,手指头按在外关穴,揉一揉二三下,然后往下推至手指端,推几下气就来了。用指针非真针,最好用手法,小孩握拳,把中指往前推,压住中指揉几下,烧就退了。中指顶住劳宫穴,心主五液,汗流出来开始退烧(男左女右)。
     小病人是寒,就要退寒。三关指的是食指、中指、无名指。男孩子去寒是手指往手臂推,热证是手臂往手指推。望小孩的脸,青色的是寒证,红色的是热证。女孩子恰好相反。推之前,先要开天河水。推完后要把气散掉,就按间使穴,按一按就好了。
     耳轮:双龙抢珠,治小儿惊吓
 小儿受惊或胃寒,眉宇间会有一条青筋;受惊吓很严重时,眼珠会动。
 治小儿惊吓:用小儿的手指头轻轻地揉两侧耳朵耳轮外侧,直到小儿睡着或笑时。
 眼珠向上:揉耳轮时,将耳垂向下拉重一点,眼珠就会慢慢回正;
 眼珠向下:揉耳轮时,把上面的耳轮揉重一点;
 眼珠斜向:揉两侧耳轮时,把与眼珠斜向方向相反的一只耳朵向相反方向稍重一些拉一拉。
小儿三关
 ①三指三关: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有三关,如果食指、中指三关上有青筋或黑线,很好治;如果无名指的三关有青筋或黑线,非常难治。
 ②单指三关:由手掌向指尖,分别为风关、气关、命关。青筋或黑线:在风关时,在表,初症,非常好治;在气关时,入腑,可治;在命关时,入脏,会有生命危险。
     三种背痛诊治
 ①痛在督脉,针后溪。
 ②痛在后背的膀胱经上,虚症:针委中;实症:针束骨。
 ③痛是横着背痛:命门以下的痛是带脉痛;命门以上的痛是阳维脉痛,如胸肋痛、胸膈痛等,针外关。
 (4)支沟穴至四渎穴
     支沟穴:外关上一寸。治便秘,难产、胎衣不下,滴漏不止,任脉不通、不孕等。一般支沟配照海(管阴蹻脉),治便秘,不分寒热。常用。
     便秘:寒症,肠子不蠕动,病人没有感觉难受;热症:肚子胀、绞痛。
     会宗穴:支光平移至骨头边。
     三阳络:支沟上一寸。用的不多,气脉很强。可治声哑,耳聋等。
     一般的寒热、高烧:开天河水、退天河水,推三关。较少用。
     经筋病:病情严重时,如癫痫、抽搐、痉挛、角弓反张、脑膜炎等,此时推天河水、推三关,力量不够,要推手六经筋。 推手六经筋手法:在三阳络揉一下,男,向上(手臂)推,去寒,筋松开,抽筋就好了;向下推,去热。女孩与男孩方向相反。寒:往上抽,绷的很紧;热:全身松弛。
     四渎穴:手肘骨尖下(手指方向)五寸,在骨头的阳侧。很少用。
马岩峰
新手
新手
  • UID20185703
  • 粉丝7
  • 关注24
  • 发帖数87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84楼#
发布于:2015-12-14 15:4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0班-山西-马岩峰申请签到

2015-12-14         46 、 课学习心得
1、天井穴是三焦经的合穴,属土,夏至到冬至,三焦属火,所以天井穴是三焦经的子穴。天井穴手伸直找不到没有,手臂弯起来关节后面,两个筋的中间,有个凹洞就是天井穴。三焦经实症在这里做泻。对称治疗时左边膝盖头痛,可以下右边的天井穴。右边膝盖头痛下左边天井穴。从天井穴直上一寸,是清冷渊穴,手臂不能举在三焦经用清冷渊穴,也可医治发烧。
2、清冷渊穴上五寸是消泺穴,这个穴很少用。消泺上三寸是臑会穴。臑会穴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脖子强硬,淋巴肿瘤都会用臑会穴下针。手臂弯起来从肩俞穴跨一个大筋到后面的凹洞,就是肩髎穴。肩膀附近的近取穴,肩膀痛,手臂痛都可以用。三焦经遍布全身,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都是三焦在管,在三焦经上找,按压有痛点,就是最好下针的地方。

3、天牖穴,在颈后中间有两个大筋,大筋和骨头交接的地方是天牖穴。天牖穴到耳朵后方,侧面看耳孔下耳朵后方后方是翳风穴,眼科麻醉时在翳风穴下针,白内障也可以用,大部分用在耳聋,耳鸣,下巴脱臼,还有牙关痛。牙关痛先下对侧合谷,在下关,頬车、翳风穴。
4、耳朵翻过来,后面有个骨头叫智慧骨,智慧骨越高越凸越聪明。翳风穴上一寸半是瘈脉穴,耳后大部分不针不灸,做针刺放血就好,耳朵翻过来,看到有青筋冒出来,或者是有血脉在,就在上面点刺放血。比如角膜炎,眼红肿,在攒竹,丝竹空,太阳穴,还有耳尖放血。挤压几滴血出来就好,常常放血对眼睛视力非常好。
5、奇穴:眉棱点,两眉中间印堂痛,最常见是胃痛引起,下针中脘,印堂痛就去了。痛在眉棱骨上,就在阴陵泉下一寸的地方就是眉棱点,在这个地方及附近按压痛点下针,左边痛下右边,右边痛下左边。头痛两边在膀胱经,实症就下束骨穴,虚症下委中穴。正中间头痛,督脉下后溪穴,近取穴下百会,整个头痛也下百会穴,痛不止下涌泉。
6、在耳前有个骨缝,骨缝有三个穴道,最上面是耳门穴,中间是听宫穴,下面是听会穴。耳门穴是属于三焦经,听宫穴是小肠经,听会穴是胆经。靠近耳门前斜半寸到一寸的中间,摸有动脉跳是禾髎穴。禾髎穴下针要把脉拨开。扎到动脉会造成淤青。耳朵流脓,发炎,耳鸣,耳聋这些都是近取穴,可采用轮刺的方法。近取穴都可以采用轮刺的方法。
朱素芬
新手
新手
  • UID20185422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9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85楼#
发布于:2015-12-14 21:2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20班朱素芬申请签到
2015-12-14《针灸大成》第46课心得

十二、手少阳三焦经
4、支沟穴、会宗穴、三阳络、四渎穴
支沟穴定位:外关穴上一寸。支沟穴配照海穴治疗便秘。
会宗穴定位:从支沟穴平行移到骨头旁边就是会宗穴。
三阳络,开天河水时,从三阳络开始揉,力量会非常强。
5、天井穴与清冷渊穴
天井穴是三焦经的合穴,属土。下针时下在两个筋的中间。
手臂不举,不能梳头,不能吃饭,下天井穴。
清冷渊穴下针可退烧。
6、消泺穴、臑会穴、肩髎穴、天髎穴、天牖穴、翳风穴
消泺穴定位:清冷渊穴往上五寸。
臑会穴定位:消泺穴往上三寸。治疗甲亢。
肩髎穴定位:手臂上方,手臂弯起来有个凹陷。治疗手臂酸痛不能抬。
一般腺体、内分泌的问题,属于三焦。
眼科麻醉时在翳风穴下针。下针很浅,直针。
7、瘈脉穴、颅息穴、觉孙穴、耳门穴、耳和髎穴、丝竹空穴
痛绕耳一圈,属三焦经。
中风急救,耳朵后面,拿三棱针放血。
翳风穴上来一寸半,瘈脉穴,可刺。
颅息穴、角孙穴、耳门穴、耳朵疾病,如耳鸣,耳流脓等。
治疗耳病用轮刺方法,找最痛点下针。
以强肾为主要治法。
刘桐清
贫民
贫民
  • UID2018528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59
186楼#
发布于:2015-12-15 00:13
@教官-邢台-郑永丽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20班-广州-刘桐清  申请签到
2015-12-14  《针灸大成》46课心得
 手少阳三焦经
 天井穴与清冷渊穴
 天井穴是三焦经的合穴,属土,支沟穴是三焦经的经穴,相火,手臂弯起来,关节后面两个筋中间凹洞,三焦经的实症在这里下针泻。左边膝盖痛扎右边天井。
病人不能梳头是三焦经的问题,时间短扎子穴。不能后举是手阳明小肠经的问题。
消泺穴、肩髎下三寸是臑会穴、肩髎治肩膀痛,天牖穴在后脑外侧大筋与骨头交接的地方,翳风穴在耳垂后面,耳鸣耳聋,下颌痛。
耳廓后智慧骨处放血可急救,翳风外上一寸是瘈脉穴、颅息穴、耳朵正上方靠近发迹线是觉孙穴、耳门穴、耳和髎穴、眉毛中间最高点丝竹空穴
,治疗眼睛疾病。
眉棱骨痛扎阴陵泉下一寸的眉棱点。
和髎穴与耳门穴:耳前骨缝有三个凹陷,上为耳门,中为听宫,下为听会。
姜绍艳
新手
新手
  • UID2018758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0
187楼#
发布于:2015-12-15 08:52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20班-山东-姜绍艳申请签到

 2015-12-14《针灸大成》第46课心得
(5)天井穴与清冷渊穴
天井穴:手臂弯起,摸肘关节后面,两筋中间凹洞。是三焦经合穴属土,是三焦经子穴(夏至至冬至三焦相火)。下天井要弯手臂。
对称治疗:左边膝盖头痛,下右边天井。
清冷渊穴:天井直上一寸。治不能梳头、不能夹菜至嘴巴,属三焦经。也可下针治发烧。
手臂不能侧举,治手阳明大肠经;手肘不能后举,治小肠经。
(6)消泺穴至翳风穴
消泺穴:清冷渊往上五寸。很少用
臑会穴:消泺穴再上三寸。可治甲状腺功能亢进、脖子肿、脖子强硬、淋巴肿瘤
肩髎穴:从肩俞穴跨一个大筋到后面的凹洞处。肩俞穴(手阳明大肠经):手臂弯起,肩部有凹洞处。
肩髎穴往下走三寸就是臑会穴。很多穴道治淋巴结、甲状腺肿,一般说是找天应(找最痛一点下针),三焦经散布全身,管所有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在三焦经上找压痛点下针。
肩髎穴是肩膀附近近取穴,治肩膀不能抬举或手臂痛。肩膀附近有阳明经、三焦经、小肠经、大肠经,找准痛处所属经络下针,否则三条经全下。
天蒲穴:颈后中间有两条大筋,大筋外侧是天柱。再外侧还有一条,大筋与头骨交接处,很少针或灸。
翳风穴:侧面看,耳朵下面,下颌骨向后差不多一寸处。西医眼麻醉在翳风穴下针,治白内障。中医使用:可治耳鸣耳聋、下巴脱臼、牙关痛、不能咬合食物等,下对侧合谷,在下下关、颊车、翳风即可。
(7)至丝竹空穴
   耳后只有一条经,三焦经。只要说沿耳朵一圈痛就治三焦经,虚症下中渚穴(夏至到冬至),实症下天井穴。耳后在临床很多治症,用于急救放血(耳后呈现很多青的鸡爪,血脉积聚),中风,癫痫,小孩子脑膜炎、角弓反张、高烧不退致人反折等,都可用三棱针在血脉头处放血。
瘈脉穴:翳风上来一寸半处,可以刺出血,不针不灸,多用于放血
颅息穴:跳过智慧骨,到一个大骨头上,骨上凹洞处。是治耳朵肿的近取穴,治耳鸣、耳流脓。
角孙穴:耳朵最上方到发际,中间位置。靠近眼睛,可治白内障,青内障。
丝竹空穴:眉毛尾端。
太阳穴:眼睛旁边五分凹洞处。眼科中可放血治角膜炎、眼红肿。在攒竹、丝竹空、瞳子髎(太阳穴),还有耳尖放血。还可治眼睛上吊,不认人,眼睫毛倒长等。常放血对眼睛很好,特别是眼睛红肿,有很多湿热。
(8)奇穴:眉棱点(眉棱骨痛)
   头痛:a、印堂痛(两眉中间),是胃痛,下中脘。b、眉棱骨痛,扎阴陵泉(腿内侧)下一寸的奇穴,眉棱点。眉棱点处会有压痛,痛点下针,下对侧。c、沿耳头痛是三焦经。d、头痛在两边是膀胱经,实症下束骨,虚症下委中。e、正中间头痛是督脉,下后溪。近取穴下百会。f、整个头痛,头是六阳之首,下百会。还有胆经痛。
指针术:手六筋,右手为例,从拇指侧开始依次为心和小肠、肝胆、脾和胃、三焦、肺和大肠、肾和膀胱。新生儿黄疸,在肝胆下手轻推(沿皮肤表面,不能按);幼儿吐奶,脾胃筋上轻推;幼儿小便不顺或咳嗽,在肺和大肠筋。沿手向身体推是去寒(脸是清淡暗的),由身体向四肢末梢推是去热(脸赤红色)。注意:推完之后一定要把天河水放掉,在间使穴揉散气。
(9)和髎穴与耳门穴
耳门穴属三焦经,听宫穴属小肠经,听会穴属胆经。从丝竹空穴到耳门是三焦经。靠近耳门前,斜的半寸到一寸的中间有个动脉,是和髎穴(在脉下方)。
和髎、耳门、听宫、听会都是近取穴,治耳朵流脓、发炎、耳鸣、耳聋,临床用轮刺。和髎可治牙痛、头痛、耳痛,儿科耳朵化脓用麝香矾石散的喷剂,下针时嘴巴张开,用单刺法。
耳门治各种耳鸣,以强身为主的治法。肾其华在发,开窍于耳。
马岩峰
新手
新手
  • UID20185703
  • 粉丝7
  • 关注24
  • 发帖数87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88楼#
发布于:2015-12-15 17:38
学习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0班-山西-马岩峰申请签到

2015-12-15         47 、 课学习心得

1、胆在中医观念是属木,木火土金水,这是相生,相生就是正常的现象。木是肝胆,火是心和小肠,土是脾和胃,金是肺和大肠,水是肾和膀胱,肝心脾肺肾五脏是阴,腑是胆小肠胃大肠膀胱是阳,这是阴阳五行配合五脏六腑,也是一个基本概念。
2、治胆很简单,只要加强心脏,让心脏搏动的力量加强,同时用一些药物把浊物清出来,同时增加肝的代谢,就是治疗胆的方法,胆木生小肠火,肝木生心火,阳跟着阳生,阴跟着阴生,这是一个概念。胆为清净之腑,中正之官。
3、胆经的第一个穴道是童子髎,又称为太阳穴,眼角后方骨头后面有个凹洞就是太阳穴,临床最多是放血治疗眼睛发炎,红肿,角膜炎。下针最常用是治疗偏头痛,扎太阳穴下针很浅,差不多五分就到了。治疗偏头疼就是下针太阳透率谷穴。
4、听会穴,耳朵骨缝最下端就是听会。虚症耳鸣用听会。上关穴,又叫客主人。上关穴和下关穴差一个骨头。是手足少阳明的会穴,也是近取穴治耳鸣。
5、从上关穴上来到颔厌穴。记不记得穴道不重要,重要的是经络的走向,在耳朵旁边一圈靠近耳朵后面的是三焦经,在外面这一圈和正侧面都属于胆经,靠近耳朵就越能治疗耳病,靠近上面就能治疗偏头痛。
6、颔厌穴到曲鬓穴分成三等份,上面是悬颅穴,第二个是悬厘穴。耳朵尖端上一寸半就是率谷穴。完骨穴在天柱穴和天容穴的中间,在大筋的后方。从这倒过来,到眉毛和发际的中间是阳白穴,阳白透鱼腰治疗眼睛近视,视物不明,眼睛痛,白内障都可以。
朱素芬
新手
新手
  • UID20185422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9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89楼#
发布于:2015-12-15 19:0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20班朱素芬申请签到
2015-12-15《针灸大成》第47课心得
十三、足少阳胆经
胆为清净之腑,中正之官。视物倒之,胆囊袋反了。是左右反。
治胆要强心。
口苦,呕吐都是胆病。

1、瞳子髎穴
瞳子髎穴是胆经的第一个穴道,又称太阳穴,下针时用一寸针下半寸。
偏头痛治疗方法:瞳子髎穴透率谷穴。
2、听会穴与上关穴
耳门穴、听宫穴、听会穴都是张口取穴。下针方法直针,不捻针,用上下提插法。
上关穴又叫客主人,下关穴跨过高骨就是上关穴。
3、颌厌穴与率谷穴
治疗偏头痛,先下对侧合谷穴,再太阳透率谷穴。
太阳透合谷穴透针方法:用三寸针,先下瞳子髎穴,捻捻针,再把针提至皮层,把皮提起来,一点一点透至瞳子髎穴,透到时,头痛就消失了。
3、颌厌穴与率谷穴
治疗偏头痛,先下对侧合谷穴,再太阳透率谷穴。
太阳透合谷穴透针方法:用三寸针,先下瞳子髎穴,捻捻针,再把针提至皮层,把皮提起来,一点一点透至瞳子髎穴,透到时,头痛就消失了。
4、完骨穴、本神穴、阳白穴
完骨穴在天柱穴与天容穴的中间。
阳白穴透鱼腰穴:治疗近视,视物不明,眼睛痛等。
透针方法:吧皮肤提起来,从阳白穴刺进去,刺到眉毛中间。
面部的问题胃经在官。
刘桐清
贫民
贫民
  • UID2018528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59
190楼#
发布于:2015-12-16 00:0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0班-广州-刘桐清 申请签到

2015-12-15         47 、 课学习心得

足少阳胆经
肝本生心阴火,胆木生小肠阳火,治胆很简单,只要加强心脏,让心脏搏动的力量加强,同时用一些药物把浊物清出来,同时增加肝的代谢,就是治疗胆的方法。口苦呕吐都是胆的问题
瞳子髎:在眼珠后方,外眼角处。简称太阳穴,眼睛发炎可放血。
听会穴:直进下针,治疗耳鸣。耳门边高骨上是上关,下是下关。

颌厌穴:头维穴往下一寸。
率谷穴:耳尖高点上一寸半,治疗头痛,瞳子髎透率骨。
痛的时机,下午痛,下合谷和透针。
完骨穴:沿耳朵往下至头后骨,回到头部阳白穴,阳白透鱼腰治近视和眼部的病。
张华
侠客
侠客
  • UID2018789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15
191楼#
发布于:2015-12-16 00:14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20班-河北-张华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5日学习《针灸大成》47课心得
十四 足少阳胆经
  1,胆
  是一个袋状的东西 胆是一个袋子状连到十二指肠。你如果把胆拿掉,这个上面有个神经通到心包,心包就是靠这个神经在推动胆。如果你把胆切掉,这总胆管是跟肝连到的,如果切掉以后,胆汁就会慢慢累积在里面,临床上我看差不多十五年后,很准!开完后十五年后,里面会有个硬块像钢铁一样,非常的硬。
在X光片下看,三个内科医师看就会有三个答案。这是肝硬化,肝肿瘤,实际上是肝结石。你把胆拿掉,胆汁在这边累积,就越来越浓稠,到后来就变成结石
2童子髎穴
     胆经的第一个穴道就是童子膠穴,在眼球的后方,又称为太阳穴,扎针的话很浅,用一寸下半寸就行了,临床最多是放血,像眼睛红肿,发炎,角膜炎都在太阳穴放血,扎针最多的是偏头痛,
  3,听会穴与上关穴
  童子膠以后到耳朵骨缝最下端的耳门听宫听会都是张口穴,这三个穴道扎针都是直针,不捻针,而是上下提插法,上关我们又叫客主人,上关和下关正好差一个骨头,上关穴是足少阳胆经会穴下针不要太深,
  4頷厌穴与率谷穴
  在足阳明胃经的第一个穴道头维往下一寸就是頷厌穴
  从耳朵到头这个连接点上两寸是率谷穴,头痛的时候,很有名的针法是太阳透率谷穴就是从童子膠一针透到率谷去,针先到童子膠捻捻针用三寸针,在吧针提起来,不要拔出来提到皮层,然后手摸到率谷穴,率谷在耳朵的正上方,这有个骨缝,把针倒过来,把皮拉起来,一点点透到率谷,透这个针的时候,要先下另一侧的合谷穴会有麻醉效果
  5完骨穴,本神与阳白穴
  完骨在,天柱穴与天容穴的中间大筋的后方阳白在眉毛与发际的中间真好在睫毛的正上阳白常常扎针,阳白下针是把皮肤拉起来从阳白刺进去刺进眉毛的中间我们叫,阳白透鱼腰是治疗眼睛近视,食物不清,眼睛痛,白内障很好的方法
  在阳白之前是本神。
姜绍艳
新手
新手
  • UID2018758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0
192楼#
发布于:2015-12-16 08:16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20班-山东-姜绍艳申请签到

 2015-12-15《针灸大成》第47课心得
14.足少阳胆经
(1)胆
胆属木,治胆很简单,加强心脏,让心脏搏动的力量加强,同时用一些药把浊物清出来,同时增加肝的代谢,从后面推胆,就可以。肝木生心火,胆木生阳火(阳跟着阳生,阴跟着阴生)
视物左右颠倒,是胆囊倒过来引起。临床上胆病呕吐、口苦。
(2)瞳子髎穴
瞳子髎穴:太阳穴,放血治疗眼睛发炎、红肿、角膜炎。下针(五分深)治偏头痛,太阳透率谷。
眼内生翳:由内往外生,属足太阳膀胱经,扎睛明穴;由下往上生属足阳明胃经,扎承泣穴、四白穴、巨髎穴等近取穴;由外往内生,属足少阳胆经,扎太阳穴。
(3)听会穴与上关穴
听会穴:耳朵骨缝最下端。耳门、听宫、听会都是张口取穴,下直针,不捻针,上下插提法。可治体虚导致的耳鸣。
上关穴:从下关穴(足阳明胃经)跨过所处骨头的凹谷就是上关,也称客主人,是手足少阳阳明的会穴。
(4)颔厌穴与率谷穴
颔厌穴:头维穴(足阳明胃经)往下一寸处。
从正面看,头总中央是督脉,旁开一寸半是膀胱经,再开一寸半是胆经,到耳后是三焦经。
颔厌穴与曲鬓穴,中间依次为悬颅穴、悬厘穴,都是治头痛,靠耳治耳,靠上治偏头痛,找压痛点下针。
率谷穴:耳朵尖端往上一寸半处,太阳透率谷是有名的治偏头痛的疗法,从童子膠一针透到率谷:用三寸针扎到童子膠捻捻针,再把针提到皮层不拔出,一手摸率谷穴(耳正上方骨缝),把针倒过来,把皮拉起来,一点点透到率谷,透这个针的时候,要先下另一侧的合谷穴会有麻醉效果。
(5)完骨穴,本神与阳白穴
完骨穴:天柱穴与天容穴的中央,在大筋的后方。
阳白穴:眉毛与发际的中间,在眉毛正上方。阳白常常扎针,把皮肤拉起来,从阳白刺进眉毛的中间,即阳白透鱼腰,是治疗眼睛近视,食物不清,眼睛痛,白内障很好的方法
本神穴:在阳白之前。
面脸的问题都是胃经在管。
张华
侠客
侠客
  • UID2018789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15
193楼#
发布于:2015-12-16 21:41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20班-河北-张华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16日学习《针灸大成》48课心得
  十四足少阳胆经
  6,头临泣,目窗穴,风池穴
    头临穴跨过来一寸就是本神。病人躺着面朝上,我们沿着眼睛往头顶画一条线,往上有一条骨缝这就是头临泣,头临泣往后一寸半就是目窗穴,头临泣和目窗穴治疗风泪,是眼科得大穴,和近取穴,进取穴不分虚实通通可用,
  目窗穴,再往后一寸半是正营穴,再往后是脑空穴,再往后就是风池穴,这些大部分是治疗头痛,头昏,眩的穴道,治疗鼻窦炎,鼻子不通,风池穴很好用
  凤池,风府风门除了下针以外我们可以拔火罐和刮痧。
  7肩井穴(解血瘀胸中)
  肩井穴在肩膀的郑上方肌肉最高的地方。下针不可太深,太深会使病人昏迷平常用一寸针下五分。
  肩井穴的力量非常强扎肩井穴引到气后一般会在对侧的足三里在下一针,如果没有在足三里的话气会闷在胸腔里面病人会晕倒,可治骑马掉下来,被马踢到,造成的胸腔瘀血,肩井穴是非常有名的大穴
  8渊腋穴辄筋穴
  从肩井下来环绕到手的下方在极泉穴正下方三寸就是渊腋穴是属于胆经的穴道
  辄筋穴在渊腋穴往前一寸一般来说近取穴治吐酸呕吐下针很少灸
  9日月穴与京门穴(腰酸耳鸣)
  日月穴是胆经的募穴。心蔽骨下来到肚脐中间是中脘穴,心蔽骨到中脘的中间是巨阙穴,巨阙是心脏的募穴,旁开四寸到两个肋骨中间就是期门穴,是肝的募穴,期门穴往下一寸跳过一个肋骨就是日月穴
  京门穴是肾的募穴。,手肘靠着肋骨,胸肋骨最下面那个点正好是我们的手肘尖这个穴道是章门穴,往后摸有一个肋骨从后面凸出正在这肋骨的上面就是京门穴,是肾脏的募穴治肾脏的虚症。京门穴常常配合肚脐正后的第十四椎下的命门外开一寸半的肾俞穴。治耳鸣,腰酸,水肿等
  10,带脉,五枢穴与维道穴
  有一条奇经叫带脉就带脉,五枢维道穴三个穴道。它像皮带一样环腰一圈。
  从章门穴往下八寸就是带脉穴。
  任脉的关元外开二寸是水道再外开五寸就是五枢穴,
  关元穴下一寸是任脉的中极穴外开八寸就是维道穴。
  下半身好像泡在水里面就是带脉病
  11华佗夹脊(足三里加临泣穴)
  有一天经在督脉旁开五分的地方叫华佗夹脊。
  这个地方痛可以用足三里加临泣穴来治
马岩峰
新手
新手
  • UID20185703
  • 粉丝7
  • 关注24
  • 发帖数87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94楼#
发布于:2015-12-16 21:51
学习心得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0班-山西-马岩峰申请签到 [font=Tahoma  ]

2015-12-16         48 、 课学习心得

1、阳白穴上来是头临泣穴,头临泣穴旁开一寸是本神穴,头临泣穴往后一寸半是目窗穴,头临泣穴和目窗穴治疗风泪,迎风流泪,都是眼科近取穴。目窗穴往后一寸半是正营穴,再下来是承灵穴,在下来是脑空穴,再下来是风池穴,后面大部分是治疗头疼,头昏,眩晕的穴道,前面是治眼科的穴道,胆经有络到眼睛上面。胆经在这个地方比较复杂,最重要要知道经络的走向。
2、风池这个穴道,下针手法很重要,在颈边扎到动脉很危险。先让病人趴倒,头摆正,用一只手按颧髎穴,一手按风池,假想一条线,下右边风池,针是对着左边的颧髎穴,下左边风池,对着右边颧髎穴。顺这个方向就不会碰到血管。治疗鼻窦炎,鼻子不通时风池穴很好用。风池风府风门还有拔火罐刮痧疗法解除脖子强硬的病痛。
3、肩井穴,肩旁上方正好在肌肉最高的地方。重击肩井穴会把人打晕,针肩井穴时,不能深针,深针结果会很凶。下针要下的很浅,最多五分。穴道很浅,力量非常强。下针肩井穴,引到气,要在对侧足三里在下一针,下针肩井配合足三里,不会把气闷在胸腔里。骑马摔下来,或者被马踢到,造成血胸,胸腔里面有淤血,可活血化瘀。
4、当病人肩项强硬,脖子酸等,最常用的是后溪穴,后溪主督脉,申脉穴在膀胱经上面,同时主阳蹻,所以后溪和申脉两个穴道同时用,所有肩项的病症都可以治疗。孕妇不可以下肩井穴,会造成堕胎,对胎儿也不好。
5、从肩井穴绕肩到极泉穴正下方三寸,是渊液穴。渊液穴往前一寸是辄筋穴,一般都是近取穴,治吐酸,呕吐。临床上很少用。日月穴是胆经的募穴,从巨阙穴旁开四寸到两个肋骨中间,是期门穴。期门穴是肝的募穴。跟着期门穴往下一寸,跳过一个肋间就是日月穴。胆汁不通,胆结石,我们可以扎背后的胆俞穴,扎正面的日月穴,这是俞募治疗法。
6、手靠着肋骨,胸肋骨最下面那个点,也正好和手肘尖平齐,这是章门穴。从章门穴也就是肋骨最下端,往后摸刚好有一个肋骨从后面凸出,这个上面就是京门穴,京门穴是肾经的募穴,所以治肾脏虚症实症的时候,用俞募治疗法无所谓虚实,肾结石,肾脏癌,肾阳虚,肾阴虚,肾炎耳鸣,我们扎肾俞穴,在扎京门穴,就是俞募治疗。
7、从章门穴往下走一寸八分的地方,找两个肌肉中间这个穴道是带脉穴。带脉穴在过来是五枢穴和维道穴,从水道穴五寸半就是五枢穴。从中极穴外开八寸就是维道穴。带脉穴,五枢穴,维道穴这三个穴道是属于人的带脉。下半身好像坐在水里,这就是带脉病,腰痛在腰上环腰一圈,就是带脉痛。
8、有一条经在督脉旁开五分的地方,有个特别名称,叫华佗夹脊,在督脉和膀胱经的中间。这个地方痛,两个穴道治疗它,足三里加上临泣穴。
9、居髎穴,从章门穴直下八点三寸或八点五寸,很难找,直下来摸到肌肉中间,不然就是肌肉跟骨头中间,有人比较瘦所以看到在肌肉跟骨头中间,这是居髎穴。很少用,知道就好。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