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娟
新手
新手
  • UID2019051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91
1935楼#
发布于:2015-12-14 21:4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刘艳娟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4日41:通评虚实论篇:邪气盛病势来得很凶则为实,精气夺即精气受到伤害则虚。如一个人七天不大便,邪气盛,正气伤到(虚),病人由实邪造成的。
气虚:肺虚,气逆,足冷,脚面上有足三阳:太阳(膀胱),少阳(胆经),阳明(胃经),三阴:厥阴(肝经),太阴(脾经),少阴(肾经)。常人:阳潜在阴里面,脚面上是冷的,足底是热的。肺主肃降,降到脚下,天是寒的,所以人是表寒里热的,肺气虚,热气下不来,脚就冷掉了,脚趾处是阴阳交会的极处,身体的末梢,身体有病一定是从最敏感的末梢开始,是病之初始。脚冷到骨头里,这病就很严重。如肝有病,春天病起,木生火,夏天是痊愈的时机,水生木,冬天的时候是持平,秋天时病加重,金克木。
天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第一天是甲子,六十天后循环成甲子。丑、辰、未、戌为土,寅卯为木,巳午为火,申酉为金,亥子为水。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甲乙碰到寅卯,是纯木的日子,如肝病,木的日子病起,纯火日会痊愈,火日的那一天开火时肝脏则恢复正常,在金日是死的时候。
经脉上有热病,再加上表症进来的热,实很重,经络皆实,寸脉急而尺脉缓。足阳明胃经,经脉是阳,胃是里。手太阴肺经顺着经络则为滑,逆着为涩,滑的都是正常,涩的都是重病。
热脉比较大,寒脉比较小。
络气不足,经气有余:脉口热而尺脉寒,经络为阳,脏为阴;经为阳是寸脉,络为阴是尺脉。
经虚络满:寸脉比较小,尺脉比较大,阳气外出,脏到经到络。经虚络强:说明已经走到末端了。
络满经虚:灸阴刺阳(固阴守阳)。
经满络虚:刺阴灸阳(把阳导阴里面去,在阴经上下针,阳经上用灸法)。
寸脉尺脉皆虚(阴阳两虚)。气虚:讲话无常,前后不搭界。
尺虚:步履蹒跚。阳虚:不象阴也(脉呈虚脉,并非阴虚也),补阳,不要滋阴。
寒气由四肢走向头上,脉滑顺时则生,逆着肺脉则死,涩脉(阳绝)。
常人:脉又大又实,手脚都是热的,头面是冷的,反之则阴实(死症),脏实(可满不可实)。
肝实:心阳的热下不到小肠,所以上面热,亢进现象,二十四小时不睡觉,胃气没(打嗝)死掉。如果手脚冰冷,只有头热,若逢春秋则生,阳气没有那么旺盛,肝肺;逢冬夏则死,夏天阳气正当旺,阳下不去,冬天阳灭绝的。
阳是潜藏在里面的,阳气最弱最强都是危险的,一般摸到涩脉,气机不顺,血虚,阳往外脱都是死症。
身形胀满如肿,手脚温则生,手脚冷者死。
贾付民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09
  • 粉丝3
  • 关注0
  • 发帖数110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936楼#
发布于:2015-12-14 22:2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贾付民申请签到 12月14日作业请审查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贾付民申请签到2015/12/14  41集学习心得: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1、虚实:血气盛大则名“实”,人体精气被夺为“虚”。
2、正常人应该表寒里热。脚面凉,脚心热。
3、肝病患者,在春天是病起的时候,夏天是应该治愈的时间,如果夏天不能治愈,长夏时会加重,到秋天会死亡,如果秋天没有死,冬天会持平,春天的时候会发作。
4、气虚,即主气之肺虚。气逆时,肺之阳气无法肃降,足会发冷。以四季及五行来说,凡非克肺之时节则生,遇相克之时节则死。其余各臓依此类推。
5、重实:在有表热病时,不但表热且脉气充满又大,这就是“重贲”。
6、天干: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地支:丑、辰、未、戌属土,寅卯属木,巳午属火,申酉属金,亥子属水。
7、经与络皆实,则必寸脉会数而尺脉缓,此治之时机也。所以若为滑脉则病为顺,如果为濇脉则病情必逆。
8、滑脉:脉气顺着气血的方向。濇脉:涩、停、不前或逆行。
9、络气不足,经气有余,则会出现寸口脉为热脉较速,尺脉及皮肤会现寒象。若是在秋冬季节出现此脉,主病进。若是春夏时节出现此脉,则是正常。治法在何处有病邪,治何处即可。大经为主,经气足,络不足,病好治;当络脉大,经脉小,就很危险。
10、     经脉虚,络脉满之人,其脉必尺部呈现脉大且肤热的现象,寸口脉则为寒象,脉细小且涩。此种状况,如在春夏季节则主死,适逢秋冬则生。
11、     络脉气满,经脉气虚,必灸阴经脉,针刺阳经脉。若经脉气满,络脉反虚,则必灸阳经,针剌阴经。
12、     重虚:寸口之脉气虚弱,尺部亦虚弱,就是“重虚”。
13、     气虚之人,言语不清状,尺脉虚,即下焦虚,其人步行蹒跚胆怯状,凡脉呈虚脉,并非阴虚也,乃是阳虚的表现,故脉内气血流滑利者生,止濇艰辛者死。
14、     脉实但脉中气血滑利则生,脉充实绷紧手足逆冷必死。
15、     脉呈实而满,又手脚冰冷,只有头热,若逢春秋二季则生,逢冬夏季则死,此当时令也。但如在春秋季时,脉呈现浮而濇,兼有身热手足逆冷者死。
16、     身形胀满如肿的,脉呈现急数又大而坚硬,尺部脉郄软濇不与其合应,这样的人,若是从则生,逆则死。
17、     “从则生”,“逆则死”:从者就是手足温暖,血液能达四肢末稍也。逆者,就是手足寒冷到极点也。
贾英然
新手
新手
  • UID20175452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03
1937楼#
发布于:2015-12-14 22:5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一班贾英然申请签到
虚气很盛血气盛大,为实,人体精气被夺为虚,气虚肺虚时是气逆足寒,常人脚面上有阳经,膀胱经,胆经,胃经,在脚面上,内测的脾经,肝经,和脚底的肾经,正常人阳潜与阴,脚面是冷的,脚掌热,肺主肃降,把天阳的气将到脸上,天是寒,所以,人应该表寒里热,脚是阴阳交汇的地极,也就是身体的末梢,身体有病时先从末梢一开始,肝病遇到其所生是痊愈的时候,肝病的人冬天问稳定,夏天应该是痊愈的时候,碰到纯木的的日子会肝病会比较盛,碰到纯火日火时肝脏恢复健康,碰到纯金日就是死的时候,如果病人本来经脉让就走热病,再有外来的热症就是重症,当经脉都充满热症时是寸脉急尺脉缓,出现滑脉时病很好治,因为是顺着经脉走的,涩则逆,络气不足,精气有余用脉分寒热,寸口的脉大,尺的脉细,经络和内脏区分经络是阳内脏是阴,用经络区分时寸是经尺是络,经虚络满时,寸脉小尺脉大,很危险,人阳气外散是由内脏到经络,经虚络满代表已经到了末端,络满经虚,用灸阴刺阳,灸阴是固住阴,针刺阳不外散,经满络虚,用刺阴灸阳,把阳导到阴,在阳经用灸法,重虚,阴阳两个脉都虚,气虚讲话无常,下阳虚,脚不能好好走路,补阳不要滋阴,阴自己会回来,寒气从四肢走到头面,脉顺肺脉走为生,逆肺脉走而死,脉大又硬又实的时候正常人头面冷四肢温热反过来四肢冷头面温热,为阴实,也就是藏实,肝本身是阴可满不可实,肝上面是心,心阳本身要降到小肠,肝有病时心阳不能降到小肠就会往上走,同时有阳亢进的现象,不能睡,一开始可以吃东西,后来胃气没了开始打嗝病人就死了,肝病阳气旺可以生,秋冬阳气阳气潜藏会很危险
郑其赛
侠客
侠客
  • UID20143846
  • 粉丝1
  • 关注3
  • 发帖数12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938楼#
发布于:2015-12-14 23:00
中医经典特训1班郑其赛报到
中医经典特训1班郑其赛报到
2015.12.14黄帝内经41课学习心得

假如不懂得三部九侯,则阴阳不能辨别,上下也不能分清,更不知道从上部脉以诊察下,从上部脉以诊察上,从中部脉以诊察中,结合胃气多少有无来决定疾病在那一部。所以说,针刺而不知三部九侯以了解病脉之处,则虽然有大邪为害,这个医生也没有办法来加以事先防止的。如果诛罚无过,不当泻而泻之,这就叫做“大惑”,反而扰乱脏腑经脉,使真气不能恢复,把实症当作虚症,邪气当作真气,用针毫无道理,反助邪气为害,剥夺病人正气,使顺症变成逆症,使病人荣卫散乱,真气散失,邪气独存于内,断送病人的性命,给人家带来莫大的祸殃。这种不知三部九侯的医生,是不能够久长的,因为不知配合四时五行因加相胜的道理,会放过了邪气,伤害了正气,以致断绝病人性命。病邪新侵入人体,没有定着一处,推它就向前,引它就阻止,迎其气而泻之,其病是立刻可以好的。

黄帝内经之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黄帝问道:什麽叫虚实?岐伯回答说:所谓虚实,是指邪气和正气相比较而言的。如邪气方盛,是为实证若精气不足,就为虚证了。黄帝道:虚实变化的情况怎样?岐伯说:以肺脏为例:肺主气,气虚的,是属于肺脏先虚;气逆的,上实下虚,两足必寒。肺虚弱不在相克的时令,其人可生;若遇克贼之时,其人就要死亡。其他各脏的虚实情况亦可类推。
黄帝道:什麽叫重实?岐伯说:所谓重实,如大热病人,邪气甚热,而脉象又盛满,内外俱实,便叫重实。
黄帝道:经络俱实是怎样情况?用什麽方法治疗?岐伯说:所谓经络俱实,是指寸口脉急而皮肤弛缓,经和络都应该治疗。所以说:凡是滑利的就有生机为顺,涩滞的缺少生机为逆。因为一般所谓虚实,人与物类相似,如万物有生气则滑利,万物欲死则枯涩。若一个人的五脏骨肉滑利,是精气充足,生气旺盛,边可以长寿。
黄帝道:络气不足,经气有余的情况怎样?岐伯说:所谓络气不足,经气有余,是指寸口脉滑而尺肤却寒。秋冬之时见这样现象的为逆,在春夏之时就为顺了,治疗必须结合时令。黄帝道:经虚络满的情况怎样?岐伯说:所谓经虚络满,是指尺肤热而盛满,而寸口脉象迟而涩滞。这种现象,在春夏则死,在秋冬则生。黄帝道:这两种病情应怎样治疗呢?岐伯说:络满经虚,至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黄帝道:什麽叫重虚?岐伯说:脉虚,气虚,尺虚,称为重虚。黄帝道:怎样辨别呢?岐伯说:所谓气虚,是由于精气虚夺,而语言低微,不能接续;所谓尺虚,是尺肤脆弱,而行动怯弱无力;所谓脉虚,是阴血虚少,不似有阴的脉象。所有上面这些现象的病人,可以总的说一句,脉象滑利的,随病可生,要是脉象涩滞,就要死亡了。
黄帝道:有一种病证,脉象实满,手足寒冷,头部热的预后又怎样呢?岐伯说:这种病人,在春秋之时可生;脉实而涩滞,这是逆象,主死。黄帝道:有一种病证,脉象实满,手足寒冷,头部热的预后又怎样呢?岐伯说:这种病人,在春秋之时可生,若在冬夏便要死了。又一种脉象浮而涩,脉涩而身有发热的,亦死。黄帝道:身形肿满的将会怎样呢?岐伯说:所谓身形肿满的脉象急而大坚,而尺肤却涩滞,与脉不相适应。象这样的病情,从则生,逆则死。黄帝道:什麽叫从则生,逆则死?岐伯说:所谓从,就是手足温暖;所谓逆,就是手足寒冷。(湖北-郑其赛2015.12.14
韩辉
侠客
侠客
  • UID20178008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25
1939楼#
发布于:2015-12-14 23:0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韩辉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4日《黄帝内经》第41课学习心得:
做个好医生要察微治末。
第二十八篇  通评虚实论
1、血气盛大则实,精气被夺为虚。七天没排大便,为邪气实,会伤到正气。
气虚即主气之肺虚。常人脚是热的,脚背有阳经、膀胱经、胃经、足三阳、三阴等,正常人的阳潜于阴,脚面应该是冷的,脚底是热的。因为肺气主肃降。肺气虚掉的时候脚就会冷掉。脚是阴阳交会的极处,身体最末梢。病之初始表现在脚。春、夏、长夏、秋、冬,当脏腑有问题的时候,遇到相生的季节则稳定,到了相克的时节会加重。如肝病冬天持平,夏天会治愈,秋天会加重。
2、大热病表热脉大为重实。
1)经与络皆实,则寸脉急、尺脉缓,所以滑脉则病顺,涩脉则病情必逆。滑脉为正常,涩脉为病。
2)络气不足,经气有余,脉口热而尺寒,尺脉小,寸脉大。秋冬出现这样的脉,病情会加重,春夏出现这样的脉为正常。
3)经脉虚,络脉满,尺部呈脉大而肤热的现象,寸口脉则为寒象,脉细小且涩。如在春夏季节则主死,秋冬则生。
4)络满经虚,灸阴经脉(固阴),刺阳经脉。
5)经满络虚,则灸阳经,刺阴经(把阳导入阴)。
3、重虚是指寸口脉气虚弱,尺部亦虚弱。
气虚时,讲话无常,尺脉虚(下焦)步履蹒跚,下阳虚。脉虚都是阳虚,脉涩时为虚,阳虚则补阳,不用滋阴,补阳的时候阴就回来了。大虚时,阳还在,则补阴。阳就是人的力量,专注,讲话有顺序。寒气由四肢到头部胸肋,脉实但脉中气血滑利则生,脉充实绷紧手足逆冷必死。人上身是阳,下身是阴。脉呈实而满,手脚冰冷,只有头热,若逢春秋二季则生,逢冬夏季节则死。但如在春秋季,脉呈浮而涩,兼身热手足逆冷者死。中医的辩证里,如果出现阴实,几乎都是死症。如肝为阴,可满,不可实,一旦实,心的阳下不来,往上走,下肢会冰冷,上面则热,病有亢进的现象,直至后来开始打嗝,没有胃气,便会走掉。阴实的病人摸手和额头。涩脉,即脉气逆行,血虚,为死症。
若病人身形肿满,脉急,且坚大,尺部脉涩,这样的人只要手脚是温热的,血液能达四肢末梢,则生。若果手足寒冷至极点则死。摸四肢末梢,则摸尺脉。
张兴平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1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0
1940楼#
发布于:2015-12-14 23:5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一班张兴平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4日《黄帝内经》第41节心得。   当邪气很盛的时候,病邪来的很凶,我们称为实。真气被夺,我们称为虚不是病弱了称为虚,而是人的精气受到伤害了,称为虚。这是真正的虚实的定义。
      当身体里有病的时候,都是从身体的最末梢开始的我们看到病之初始,这才是初症。当脚不断地冷,冰到骨头里面的时候,病就越来越重了。到后来病人会感觉冷从骨头里面冷出来的。
      肝病起于春,当肝有问题的时候,遇到其所生(肝生心),就是痊愈的时机,在相生的时节(水生木)的时候会持平。所以肝病的人在冬天应该足隐定状态的。到了夏天是相克的时节,病会加重(木克土,金克木)。到了金克木时,这是死的时节。
     帝问: 何谓重实?岐伯说: 言大热病,气热脉满这是重实。就是说本来经脉上就己经有热病了,在加上表症进来的热。两个相加在一起,就是重实。
    治法如何?岐伯说:   人的表就是阳,身体里就是阴,如果12经络是纯实证出现的时候,是寸脉急,尺脉缓,寸脉是阳,尺脉是阴。如果病都在寸脉,所以寸脉急,尺脉缓。如果脉是滑则从,就是脉病相符合。
      如果脉是逆着流就是凶,涩则逆,就是逆流,虚实者,皆从其物类始,故五脏骨肉滑利。可以长久也。就可以从其它来类推,他都一样,反正滑利的都是正常,膜到肤滑滑的都是正常,膜到病人的皮肤都是涩涩的。
     脉分寒热,热脉比较大,寒脉比较小,脉口的脉比较大,尺部的脉沉而细,这种病就是络气不足,经气有余
     如果以经络跟内脏来分,经络是阳,内脏是阴。寸是阳,尺是阴。如果以经和络来区分的时候,寸脉的位置走经,尺脉的位置走络。所以经气有余,络气不足,尺脉就变得比较小,寸脉会比较大。
     如果是经虚络满,就是脉口寸脉比较涩小,寸脉比较大。遇到经虚络满,这个比较危险。因为大经为主,经气足的时候,络不足这个好治,络强的时候,实际上是身上有阳气,人危险的时候,阳气就外出了,开始是由脏走到经,在走到络。如果经虚了络满了,代表也走到末端了,这是阳外出的现象。当我们膜到阳脉很小,阴脉很大的时候。是阳脉要绝了。这时我们要灸阴刺阳,就是要固他的阴,灸有强固的作用。用针刺阳,让它守阳,让阳不要往外走。
     如果是经满络虚,可刺阴,灸阳,导是导阳,把阳导到阴里去,我们在针灸里面把阳导到阴里去,就是在阴经上下针,再在阳经上面用灸法,这是阳入阴的手法。
      何谓重虚?就是经脉络脉都虚就是虚上加虚,所谓气虚者,就是由于膻中之气不足,表现为语言不能连续,是气虚,尺脉虚是下焦虚。表现为行步怯弱无力,是下阳虚。
    所谓脉虚,都是阳虚,脉很滑就是生,脉很涩就是死。脉虚者,不象阴也,这就是所谓的阳虚。我们要去补阳,而不是去滋阴。补阳,阴自己会回来。
      寒气暴上,脉满而实,就是讲寒气由四肢反逆到头部上来。实而滑则生,实而逆则死。脉气是由尺脉往寸脉走的,这是滑,涩是停止不前,是逆着走,却是危险,涩脉一般来说是阳绝了。
      我们膜脉员膜阴阳,结果脉又大又实,很硬,很实。正常人,手脚是热的,头面身体是冷的。如果手脚是冰冷的,上面是热的这是阴阳是反的。因为人上身是阳,下身是阴,所以阳中有阴。
      如果手脚是冷的,上面是热的,脉又是实脉。这时就叫阴实,阴是脏,脏可满,不可实。一般阴实的脉都是死症。
      脉坚大,身体水肿,只要是手脚温热的,都是生,手脚冷啊都是死。这是一个大原则,手脚的末梢就是尺脉,如果尺涩而不应如果脉流过不涩,弹得很好,胃气很好,手脚是温热的,这是生。如果是涩而不应,这就是逆。
     所谓从者,手脚温热,由逆者,手脚寒冷,所以我们常常问病人手脚冷热就是这样来的。
张兴平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1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0
1941楼#
发布于:2015-12-14 23:5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一班张兴平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4日《黄帝内经》第41节心得。   当邪气很盛的时候,病邪来的很凶,我们称为实。真气被夺,我们称为虚不是病弱了称为虚,而是人的精气受到伤害了,称为虚。这是真正的虚实的定义。
      当身体里有病的时候,都是从身体的最末梢开始的我们看到病之初始,这才是初症。当脚不断地冷,冰到骨头里面的时候,病就越来越重了。到后来病人会感觉冷从骨头里面冷出来的。
      肝病起于春,当肝有问题的时候,遇到其所生(肝生心),就是痊愈的时机,在相生的时节(水生木)的时候会持平。所以肝病的人在冬天应该足隐定状态的。到了夏天是相克的时节,病会加重(木克土,金克木)。到了金克木时,这是死的时节。
     帝问: 何谓重实?岐伯说: 言大热病,气热脉满这是重实。就是说本来经脉上就己经有热病了,在加上表症进来的热。两个相加在一起,就是重实。
    治法如何?岐伯说:   人的表就是阳,身体里就是阴,如果12经络是纯实证出现的时候,是寸脉急,尺脉缓,寸脉是阳,尺脉是阴。如果病都在寸脉,所以寸脉急,尺脉缓。如果脉是滑则从,就是脉病相符合。
      如果脉是逆着流就是凶,涩则逆,就是逆流,虚实者,皆从其物类始,故五脏骨肉滑利。可以长久也。就可以从其它来类推,他都一样,反正滑利的都是正常,膜到肤滑滑的都是正常,膜到病人的皮肤都是涩涩的。
     脉分寒热,热脉比较大,寒脉比较小,脉口的脉比较大,尺部的脉沉而细,这种病就是络气不足,经气有余
     如果以经络跟内脏来分,经络是阳,内脏是阴。寸是阳,尺是阴。如果以经和络来区分的时候,寸脉的位置走经,尺脉的位置走络。所以经气有余,络气不足,尺脉就变得比较小,寸脉会比较大。
     如果是经虚络满,就是脉口寸脉比较涩小,寸脉比较大。遇到经虚络满,这个比较危险。因为大经为主,经气足的时候,络不足这个好治,络强的时候,实际上是身上有阳气,人危险的时候,阳气就外出了,开始是由脏走到经,在走到络。如果经虚了络满了,代表也走到末端了,这是阳外出的现象。当我们膜到阳脉很小,阴脉很大的时候。是阳脉要绝了。这时我们要灸阴刺阳,就是要固他的阴,灸有强固的作用。用针刺阳,让它守阳,让阳不要往外走。
     如果是经满络虚,可刺阴,灸阳,导是导阳,把阳导到阴里去,我们在针灸里面把阳导到阴里去,就是在阴经上下针,再在阳经上面用灸法,这是阳入阴的手法。
      何谓重虚?就是经脉络脉都虚就是虚上加虚,所谓气虚者,就是由于膻中之气不足,表现为语言不能连续,是气虚,尺脉虚是下焦虚。表现为行步怯弱无力,是下阳虚。
    所谓脉虚,都是阳虚,脉很滑就是生,脉很涩就是死。脉虚者,不象阴也,这就是所谓的阳虚。我们要去补阳,而不是去滋阴。补阳,阴自己会回来。
      寒气暴上,脉满而实,就是讲寒气由四肢反逆到头部上来。实而滑则生,实而逆则死。脉气是由尺脉往寸脉走的,这是滑,涩是停止不前,是逆着走,却是危险,涩脉一般来说是阳绝了。
      我们膜脉员膜阴阳,结果脉又大又实,很硬,很实。正常人,手脚是热的,头面身体是冷的。如果手脚是冰冷的,上面是热的这是阴阳是反的。因为人上身是阳,下身是阴,所以阳中有阴。
      如果手脚是冷的,上面是热的,脉又是实脉。这时就叫阴实,阴是脏,脏可满,不可实。一般阴实的脉都是死症。
      脉坚大,身体水肿,只要是手脚温热的,都是生,手脚冷啊都是死。这是一个大原则,手脚的末梢就是尺脉,如果尺涩而不应如果脉流过不涩,弹得很好,胃气很好,手脚是温热的,这是生。如果是涩而不应,这就是逆。
     所谓从者,手脚温热,由逆者,手脚寒冷,所以我们常常问病人手脚冷热就是这样来的。
杨诚
侠客
侠客
  • UID20147989
  • 粉丝10
  • 关注2
  • 发帖数100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942楼#
发布于:2015-12-15 06:0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杨诚报到
2015年12月14日,《黄帝内经》41课心得:
第二十八篇    通评虚实论

1.虚证、实证
1)实证:邪气盛所造成的病证(邪气盛则实)
2)虚证:正气受损引起的病证(精气被夺则虚)
例如:便秘七天,是由实邪引起正气被伤到的情况
3)肺气虚:脚面有膀胱经、胆经、胃经三条阳经,脚底是肝经、脾经、肾经三条阴经。正常人阳潜在阴里,所以正常人脚底是热的、脚面是凉的。因为肺气主肃降、天阳的气一直降到脚底,天是寒的,表寒里热。当肺气虚时,气不能通达于下肢,就出现两足寒冷的情况。脚是阴阳相交的极处,是身体的最末梢,身体一有病,末梢就会有反应。所以脚冷是病的初始。肾脏病的人甚至感觉到冷到骨头里。

2.非其时则生,当其时则死
四季与五行:春木、夏火、长夏土、秋金、冬水
天干与五行: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
地支与五行:寅卯木、巳午火、丑辰未戌土、申酉金、亥子水



3.重实,即经络俱实:
【症状】大热病人,身体发热严重(症状实即经络上已经有热症)而且脉象亢盛(脉象实,即表症上的热症),即症状和脉象都表现为实,叫重实。
【脉象】寸口脉(阳)急,而尺脉(阴)弛缓
【分析】表是阳、里是阴,络脉位于体表属阳,经脉在体内属阴,即阴阳俱实。
【治疗】经脉和络脉都应给予治疗。


4.脉之从、逆
从:脉象滑利,即感觉到经脉气的流向是顺着经脉的方向的,表明气血均旺盛,叫从。
逆:脉象涩滞,即感觉到经脉气的流向是逆着经脉的方向的,表明气血均虚衰,叫逆
人本虚实的情况和自然界的万物是类似的,凡是呈现滑利现象的象征着生机;凡是呈现枯涩现象的象征着衰败与死亡。如健康的人身体皮肤滑滑的,而病人身体是枯涩的。


5.经满络虚
【症状】
【脉象】寸口出现热证的脉象浮而大(经脉)。尺部脉沉而细(络脉)(寸关尺的距离那么近,摸不出寒热区别的,这里应该指的是脉的寒热)
【分析】经络和内脏区分,经络为阳,内脏为阴,寸为经络,尺为内脏;经和络分,经为阳,络为阴,所以经为寸脉,络为尺脉。络脉之阳不足、经脉之气有余,是阳虚阴盛。秋冬季节阴气偏盛时病证加重,春夏季节阳气偏盛时病证减轻。这种病发生在春夏季为顺,发生在秋冬季为逆。
【治疗】针刺阴经(泻阴)、灸阳经(补阳),是把阳导到阴里,即阳入阴。


6.经虚络满
【症状】
【脉象】寸口出现热证的脉象沉而细(经脉),尺部脉浮而大(络脉)。脉诊时,寸小尺大。
【分析】络脉之阳有余、经脉之气不足,是阳胜阴虚。秋冬季节阴气偏盛时病证减轻,春夏季节阳气偏盛时病证加重。
这种病发生在春夏季为逆,发生在秋冬季为顺。经虚络满比较危险。因为大经为主,经气足时络不足好治,阳气充满内脏、经脉、络脉,阳气外溢是从脏到经再到络。当经虚络满时,人身上的阳气已经外溢到络了、走到末端了,是阳气要绝的时候。寸为阳尺为阴,正常时,寸脉浮摸尺摸沉在下面。手腕纵切脉看,是寸上尺下。当寸小尺大时,是阳要绝了。
【治疗】针刺阳经(守阳)、灸阴经(补阴,固阴)


7.重虚
【症状】脉虚(即阳虚,脉搏没有血液充盈)、气虚(胸中正气不足,表现为语音低微,说话不能接续、前言不搭后语)、尺虚(络脉虚、下阳虚,表现为两脚发软、步行无力、步履蹒跚),
【脉象】寸脉和尺脉都虚,加重的虚。
【分析】如果脉象滑利,还好治愈;如果脉象涩滞,就会死亡。如果脉虚,即阳虚,就要补阳而不是滋阴,补阳时阴会自己回头。阳虚阴很盛,阴阳是平衡的,大虚如果阳在可以滋阴,如果阳虚,直接补阳。治贫血时,经方派与温病派的方法不一样。
阳气是一个人的力量、语言顺序。



【分析】如果脉实但尚有滑利之象、即顺着肺气的方向走(由尺到寸部走),说明邪气虽盛,但病仍然可以治愈;如果脉实且涩滞、逆着肺气的方向走(由寸到尺部走)不畅,是逆象,就会死亡。涩脉是阳气要绝的脉象。
【治疗】

9.脉实满、手足寒、头热
【症状】手脚冷、头热
【脉象】脉又大又实
【分析】春秋季阴阳较均衡,有治愈的希望;冬夏季阴阳各有偏盛,夏天阳气一直向外冲,冬天阳气太少了,容易死亡;脉浮而涩且身体发热,容易死亡
正常人,如果脉大、实,但手足暖、头凉,是便秘。因为上身是阳、下身是阴,阴中有阳,所以上身感觉冷、下身感觉热,这是常态。现在是表象与正常人相反,脉象又实满,是阴实,阴实的症几乎都是死症。阴是脏,脏可满不可实(结块)。肝实时,心脏的阳被堵没法下到小肠,就反逆向上走,所以下肢冰冷、上面热,同时会有亢进的现象即失眠;开始时还可以吃东西,后来胃气没了吃不进去,人就没了。
摸到脉大时不要紧张,同时摸病人的手和耳朵,手热耳朵凉就是便秘,是阳实,不是阴实。
一般涩脉、气机不顺、有逆行的现象,一般是血虚;身有热是阳气要脱了,是死症。
【治疗】

10.其形尽满
【症状】身体肿胀、尺肤枯涩,整个肿起来
【脉象】脉象急大而坚
【分析】尺肤枯涩与脉象不对应,从(手足温暖,表示阳气还能达到四肢)则生,逆(手足寒冷,表示阳气已经衰竭,不能到达四肢)则死。
原则:身形大的时候,应该脉大,如果此时手脚温是生,手脚冷是死。摸四末梢其实就是摸尺脉。
【治疗】



慕利敏
新手
新手
  • UID20151503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97
1943楼#
发布于:2015-12-15 08:0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慕利敏报到
2015.12.14日内经41集作业
*大惑是不知三部九候,不知四时五行相胜之道理,阴阳不能辩,实症当虚症,邪气当真气,不当泻而泻之,会伤正气,使真气不能恢复,病人就会死亡。
*实证是邪气盛所造成的病证。
虚证是正气受损引起的病证,精气被夺则虚。
比如便秘七天,是由实邪引起正气被伤到所致。
肺气虚,脚面有膀胱经、胆经、胃经三条阳经,脚底是肝经、脾经、肾经三条阴经。正常人阳潜在阴里,所以正常人脚底是热的、脚面是凉的。因为肺气主肃降、天阳的气一直降到脚底,天是寒的,表寒里热。当肺气虚时,气不能通达于下肢,就出现两足寒冷的情况。脚是阴阳相交之处,是身体的最末梢,身体一有病,末梢就会有反应。所以脚冷是病的初始。肾脏病的人甚至感觉到冷到骨头里。
*非其时则生,当其时则死,四季之属性表现为春木、夏火、长夏土、秋金、冬水
天干之五行属性是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
地支之五行属性是寅卯为木、巳午为火、丑辰未戌为土、申酉为金、亥子为水。六十为一甲子。
*重实即经络俱实,大热病人,身体发热严重,症状为实即经络上已经有热症 ,而且脉象亢盛即脉象实,为表症上的热症,也就是症状和脉象都表现为实,叫重实。
寸口脉属阳为急,而尺脉属阴为弛缓,表是阳、里是阴,络脉位于体表属阳,经脉在体内属阴,即阴阳俱实。
此时经脉和络脉都应给予治疗。
*脉象滑利,即感觉到经脉气的流向是顺着经脉的方向的,表明气血均旺盛,叫脉从。
脉象涩滞,即感觉到经脉气的流向是逆着经脉的方向的,表明气血均虚衰,叫脉逆。
人虚实的情况与自然界的万物是类似的,凡是呈现滑利现象的象征着生机;凡是呈现枯涩现象的象征着衰败与死亡。
如健康的人身体皮肤摸起滑滑的,而病人身体皮肤则是枯涩的。
*经满络虚,寸口经脉出现热证的脉象浮而大。尺部洛脉脉沉而细络脉。
经络为阳,内脏为阴,寸为经络,尺为内脏。经为阳,络为阴,所以经为寸脉,络为尺脉。络脉之阳不足、经脉之气有余,是阳虚阴盛。
秋冬季节阴气偏盛时病证加重,春夏季节阳气偏盛时病证减轻。这种病发生在春夏季为顺,发生在秋冬季为逆。
治法是灸阳刺阴即即补阳泻阴,是把阳导入阴里。
*经虚络满,寸口出现热证的脉象沉而细,尺部脉浮而大。脉诊时,寸小尺大。络脉之阳有余、经脉之气不足,是阳胜阴虚。秋冬季节阴气偏盛时病证减轻,春夏季节阳气偏盛时病证加重。这种病发生在春夏季为逆,发生在秋冬季为顺。
经虚络满比较危险。因为大经为主,经气足时络不足好治,阳气充满内脏、经脉、络脉,阳气外溢是从脏到经再到络。当经虚络满时,人身上的阳气已经外溢到络了,已走到末端,是阳气要绝的时候。
寸为阳尺为阴,正常时,寸脉浮摸尺摸沉在下面。手腕纵切脉看,是寸上尺下。当寸小尺大时,是阳要绝了。
治法为灸阴刺阳即灸阴经,针刺阳经也就是守阳固阴。
*重虚,表现为脉虚即阳虚,气虚,胸中正气不足,表现为语音低微,说话不能接续、前言不搭后语,尺虚络脉虚即下焦虚,表现为两脚发软,步行无力,步履蹒跚。
此时寸脉和尺脉都虚,是加重的虚。
如果脉象滑利,还好治愈,如果脉象涩滞,就会死亡。如果脉虚,即阳虚,就要补阳而不是滋阴,补阳时阴会自己回头。阳虚阴很盛,阴阳是平衡的,大虚如果阳在可以滋阴,如果阳虚,直接补阳。
*寒气上逆,寒气从四肢走到身体上部、头面,脉象亢盛。如果脉实但尚有滑利之象即顺着肺气的方向走,由尺到寸部走,说明邪气虽盛,但病仍然可以治愈,如果脉实且涩滞,逆着肺气的方向走由寸到尺部走则为不畅,是逆象,就会死亡。涩脉是阳气要绝的脉象。
*脉实满、手足寒、头热,脉又大又实,春秋季阴阳较均衡,有治愈的希望,冬夏季阴阳各有偏盛,夏天阳气一直向外冲,冬天阳气太少了,容易死亡,脉浮而涩且身体发热,容易死亡。
正常人,如果脉大实,但手足暖,头凉,是便秘。因为上身是阳、下身是阴,阴中有阳,所以上身感觉冷,下身感觉热,这是常态。现在是表象与正常人相反,脉象又实满,是阴实,阴实的症几乎都是死症。阴是脏,脏可满不可实。肝实时,心脏的阳被堵没法下到小肠,就反逆向上走,所以下肢冰冷,上面热,同时会有亢进的现象就会失眠,开始时有胃气还可以吃东西,后来胃气无吃不进去,人会打嗝,人就会死。
*摸到脉大时不要紧张,同时摸病人的手和耳朵,手热耳朵凉就是便秘,是阳实,不是阴实。
一般涩脉,是气机不顺,有逆行的现象,大多是血虚。身有热是阳气要脱了,是死症。
*若其形尽满,身体肿胀、尺肤枯涩,脉象急大而坚,尺肤枯涩与脉象不对应,手足温暖,表示阳气还能达到四肢,从则生。手足寒冷,表示阳气已经衰竭,不能到达四肢,逆则死。
一般来讲,身形大的时候,应该脉大,如果此时手脚温是生,手脚冷是死。
摸四末梢其实就是摸尺脉。
李宁
新手
新手
  • UID2014845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96
1944楼#
发布于:2015-12-15 08:2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李宁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4日《黄帝内经》第41课学习心得:

一、《离合真邪论篇》
1.辩虚实的重要性
不知三部九候,不分真邪,不知虚实,不知逆从,賊害真气,绝人长命。用针如用兵,意在杀贼,不害良民,无义之兵,征伐无过,反乱大经。
上工因查微知末,人有轻微变化就能查到就能马上治愈。

二、《通评虚实论篇》
1.何为虚实
邪气(风寒暑湿之邪)盛则实,精气(指营卫之气)夺则虚。
例:7天不大便但是还能吃饭,就是邪气盛,为实,真气会伤到。
2.虚实的症状
(1)如气虚,肺气虚,脚会冷。
常人的脚面冷,足底热,因为脚面有足三阳经(膀胱经,胆经,胃经),脚侧脚底有足三阴经(脾经,肝经,肾经),正常阳潜于阴,天阳的火一路降到脚上,所以脚会热。如果肺气虚了,天阳的热下不来,脚就冷。脚是阴阳交汇处,人体末梢,末梢最敏感,病之始窦在末梢,所以小朋友感冒发烧脚会冷。如果冷不断上走到内脏人就死了。
(2)五脏非其时则生,当其时则死:
五脏之气外合于五行,应于四时:春肝夏心长夏脾秋肺冬肾。
如果肝有问题,冬天病情稳定持平,春天病会起,夏天病会愈,秋天病会加重会死。
日有干支:
天干(10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12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60,60以后又会出现甲子。
天干对五行:
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
地支对五行:
寅卯为木,巳午为火,亥丑辰未为土,申酉为金,亥子为水。
由天干地支对应五行可推生及推死:
甲寅甲卯乙寅乙卯:纯木日,肝病会盛;
丙巳丙午丁巳丁午:纯火日,肝病会愈;
(火日的火时肝病就好了)
庚申庚酉辛申辛酉:纯金日,肝病会死。
3.何为重实
经脉已经是热病,表症又是热病,为重实。
(1)经脉俱实怎么治
寸部为经,尺部为络,寸为阳,尺为阴。
邪盛于经,则寸脉急,尺脉缓。
滑则从,涩则逆:如肺经从胸到手如水流从上到下,就是滑脉;如果反流就是逆涩,就是凶。
注:皮肉筋骨,五脏之外合。金木水火土,五脏之外类。邪去于身,始于皮肤,次于肌肉,如果邪不去,再入经脉,再到筋骨。如果气血盛,则肌肉滑利,气道通,营卫之气正常,人就长寿。
(2)经满络虚
经气有余,络气不足,寸脉热满大,尺脉寒涩小,好治。脉分寒热,热脉大,寒脉小。
治法:刺阴灸阳。
(3)经虚络满
经气不足,络气有余,寸脉寒涩小,尺脉热满大,危险。因为人生病阳要外出,阳外出是从脏到经再到络。如果络满,就说明阳已经到了末端,阳快脱了。
治法:灸阴以固阴,刺阳以守阳。
4.何为重虚
脉气皆虚,寸脉尺脉都虚,为重虚。
气虚的人,讲话前后不搭,脚步蹒跚。
脉虚的人都阳虚,阳虚就要补阳,阴就自己会回来。因为阳虚阴就盛,如果再滋阴,阴就更盛。经方里面大多是补阳的药,滋阴的药很少。
脉气滑则生,涩则气也:气生于阳明,发源于肾,少阴之气,上于阳明相合,阴阳相搏,脉就滑,搏则化水谷之精微而气生也,所以主生。脉涩就是气逆流或停滞不前,主少气,生原以绝,故死。
5.寒气暴上,脉满而实如何
寒气由四肢头面逆到身体,如果脉实而滑则生,实而逆则死。
(1)脉实满,手足寒,头热,阴实症。
阴实大多是死症,脏可满不可以实,就如谷仓里堆满面粉,如果面粉受潮结块,就是阴实。
例:正常的心阳产生的热能下到小肠,如果肝实,心阳下不去,阳就上逆阳亢,人就无法平躺,24小时不能睡觉,之前还能吃点东西,后来胃气没有了,就打嗝。
阴实春秋则生,因为春秋阳气不是很旺;冬夏则死,冬天阳潜,阳最弱,夏天阳最强,阳最强最弱的时候就死。
(2)脉涩而浮,涩而身热,身热就是阳脱了。阳逆,气机不顺,就是死症。
(3)形尽满如何治
水肿的人,如果手脚温热可生,手脚冰冷就死。因为四肢末梢就是尺脉,尺脉涩而不应,从则生,逆则死。
灸友65833
会员
会员
  • UID2020583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
1945楼#
发布于:2015-12-15 10:27
没有基础的可以进吗?
灸友65810
会员
会员
  • UID20205810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2
1946楼#
发布于:2015-12-15 11:17
这个班应该怎么进?
杨诚
侠客
侠客
  • UID20147989
  • 粉丝10
  • 关注2
  • 发帖数100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947楼#
发布于:2015-12-15 16:2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杨诚报到


2015年1215黄帝内经42课心得:
11.乳子病热,脉悬小
【症状】还没有断奶的小孩子,发烧
【脉象】脉象悬小
【分析】从(手足温暖,表示阳气还能达到四肢)则生,逆(手足寒冷,表示阳气已经衰竭,不能到达四肢)则死。
脉症合非常好治,例如,发烧、脸色红润、脉洪大,好治;
脉症不合不好治,例如,发烧、脸色发青、脉洪大,不好治。
【治疗】

12.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
【症状】还没有断奶的小孩子,发烧,呼吸时需要抬肩的动作才能吸饱气(因为肺气闭锁住了)
【脉象】脉象充实而大
【分析】如果脉实大但有缓和之象,说明还有胃气,有治愈的希望;如果脉象实大而紧急,说明胃气衰竭,就会死亡。脉要缓,说明有胃气,脉不喜欢急
摸小孩子脉的方法,不是像给大人摸脉那样三个指头寸关尺,而是用医生的大拇指顺着手臂向上的方向贴在患儿寸关尺部,一个指头就可以摸到三部脉。
【治疗】

13.肠澼便血
【症状】下痢带血
【脉象】
【分析】如果同时发热的,容易死亡;如果身凉不发热的,可以治愈。
下痢带血是寒症,但身体发热,是逆症,阳要绝了。人失血时会冷,所以身凉是对的。
【治疗】

14.肠澼下白沫
【症状】下痢带白沫
【脉象】脉象沉或浮
【分析】脉象沉还有生机;脉象浮是死证
下痢带白沫,说明里寒很重,阴虚掉了,阴虚的人沉脉还好,浮大的脉是阳要脱了。

【治疗】

15.肠澼下脓血
【症状】下痢带脓血
【脉象】脉象涩小或滑大
【分析】脉象涩小说明胃气已绝,是死证。如果脉象滑大,说明胃气没有衰败,还有治愈的希望
【治疗】

16.肠澼身不热、脉不悬绝
【症状】下痢不发热,
【脉象】脉象不涩小
【分析】脉象悬、涩、小,说明胃气已绝,是死证(按真脏脉判断死期)。如果脉象滑大,说明胃气没有衰败,还有治愈的希望
【治疗】

17. 癫痫
【症状】
【脉象】
【分析】脉象大而滑的是有胃气的脉象,不用治疗就会好;如果脉象小而紧急,是没有胃气的脉,是死证。
阳亢才会发癫痫,所以脉大阳亢正常,如果很小很急,一般是长肿瘤。
脑部的问题,虚证(即没有东西)可以治疗;实证(就是长东西)不可以治疗
【治疗】

18.消渴
【症状】口渴、喝水不解渴,吃东西不止饥。
【脉象】
【分析】脉实大(脉症相合),病虽长,可以治愈;脉小而坚涩(脉症不合,阳已经绝了),病程又长,很难治愈。
消渴是三阳竭、全热症
【治疗】

19.治疗急性病、痈疽的原则,找奇穴
春天治病多取经脉的络穴,夏天治病多取经脉的俞穴,秋天治病多取六腑的合穴,冬天是闭塞封藏的季节,人体阳气也闭藏于内,治病应多用药物,少用针刺砭石。但不包括痈疽。
任何化脓都可以在肺经上找阿是穴并治疗,针灸因时因地制宜找穴位,原络治疗、俞募治疗、祖孙治疗、五门十变是原则,但临床上要活用。
例如:筋会阳陵泉,病人胆结石,胆石点在阳陵泉下一寸,但这个点根据胆结石在胆囊中的位置有所不同,需要找。
治疗肾结石,在太溪附近找肾结石点,也会因结石的不同而不同。要假想肾脏缩小在太溪附近,用圆头棍子找痛点

20.痈毒初起
【症状】不知发生在何处,摸又摸不到,有时痛,有时不痛。
任何内部化脓,在内部对应外部的皮肤是热的,但周围的皮肤是凉的。对于四肢及腹部的化脓都适合,如胆破裂或者阑尾炎都可以这样诊断
【脉象】
【分析】
【治疗】在手太阴肺经上找压痛点,或者旁边的胃经穴位刺三次,颈部的胃经穴左右各刺二次。
找阿是穴的形是哪儿痛扎哪儿。
找阿是穴的神是找病症对应的经络上找压痛点,手不过肘、足不过膝。这个位置可能不在穴位上,只是在经络上,远取穴。

21.腋下生痈
【症状】身有大热
【脉象】
【分析】
【治疗】这是少阳的位置,针刺足少阳经穴位五次,
针刺后发热不退的,可再针刺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三次,针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和大杼(骨会大杼,防止感染到骨头上)各三次,。
脓向皮肤走都是吉,向骨走是凶。

22.急性痈肿
【症状】筋脉拘急,随着病证的发展疼痛加剧,冷汗不止
【脉象】
【分析】这是由于膀胱经气不足
【治疗】针刺膀胱经俞穴(束骨)

23.腹暴满
【症状】腹部突然胀满,按上去疼痛不减,
【脉象】
【分析】可能是便秘,也可能是积水不。
【治疗】取手太阳小肠经的络穴(支正),用足阳明胃的募穴(中脘)及足少阴肾经的背俞穴针刺,也可以在大肠经上找
董景昌家传董氏奇穴,就是来自黄帝内经。
例如:肝病,右腿内侧肝经会压到一个痛点,并在这前后各有一个压痛点。临床用来治疗肝硬化、肝癌、肝病。

24.霍乱
【症状】上吐下泻
【脉象】
【分析】
【治疗】针刺肾俞两旁志室穴五次,足阳明胃经的胃仓穴和意舍穴各三次

25.惊风
【症状】精神疾病
【脉象】
【分析】只要在经络上找压痛点,以病人的感觉为主找。
【治疗】针刺五经的经脉,要找压痛点。手太阴肺经的经穴(经渠)各五次,手太阳小肠经的经穴(阳谷)各五次,手少阴心经的通里穴旁的手太阳小肠经支正穴一次,针刺足阳明胃经的解谿穴一次,针刺足踝上五寸的筑宾穴三次。

26.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
【症状】消渴、突然昏倒、半身瘫痪、逆气、呼气呼不过来
【脉象】
【分析】如果是肥胖富人,大都是因为过食肥美的食物所致,是内发的病;
如果出现胸膈上下不通的病变,则是突然遭受精神刺激所引起的
【治疗】

27.暴厥而聋、偏塞闭不通
【症状】突然昏迷、不知人事、耳聋、半身不遂、四肢冰冷、小便不通
【脉象】
【分析】体内阴阳运行紊乱造成的。
【治疗】

28.
【症状】明显消瘦
【脉象】
【分析】不是由于体内因素造成的,而是因为受了外来风邪的侵袭,风邪留于体内,转化为热邪,消耗人的体液。
【治疗】

29.蹠跛
【症状】走路两脚偏跛、关节肿大
【脉象】
【分析】风、寒、湿邪侵犯造成。
【治疗】

30.黄疸、暴痛、癫疾、厥、狂
【症状】全身发黄、突然的疼痛、突然的癫痫、昏厥、发狂奔走
【脉象】
【分析】是久病、经脉之气长期运行紊乱的结果
【治疗】

31.五脏不平
【症状】五脏不和
【脉象】
【分析】六腑闭塞不通造成的。腑有问题会影响脏。所以治脏要治腑。
一个人保持大小便通畅、睡眠好、吃饭七八成饱,就没有腑病,也不会有脏病
腑长期有病
【治疗】

32.头痛耳鸣,九窍不利
【症状】九窍都是肠胃所生。
【脉象】
【分析】是肠胃病变引起的。
有人头痛也会灸中脘,是胃气上逆顺着任脉头痛。
【治疗】

第二十九篇    太阴阳明论

1.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在生理、病理上的差异
足太阴脾经属阴,足阳明胃经属阳,两经互为表里经。两条经脉循行部位不同,在四季的虚实顺逆也不同。发病原因也稳中有降不相同,病名也不相同。
所谓阳,就像天气一样,是保卫人体外部的;阳气刚强、主外,本性实;外邪侵袭人体,外表阳气先受侵害;外表受病,邪气从阳而传入六腑;邪入六腑,可见到发热、睡眠不安,气喘等症状。
阳明症即腑病,都是只热不寒的纯热症。阳明是二阳并。分经热、腑热,都会高烧、口渴。
所谓阴,就象地气一样,是为人体提供营养的来源;阴气柔弱,主内,本性虚;饮食起居失调,内在阴气先受影响;内在病变,邪气从阴而传入五脏;五脏病变,就会胀满、胸闷、大便泄泻,日久成“肠澼”。
 脾主少腹,整个腹部都是脾脏在管。肚子胖减肥,减少饮食,少吃甜,多吃清淡,去湿去热。
太子灸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2954
  • 粉丝54
  • 关注12
  • 发帖数2570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1948楼#
发布于:2015-12-15 17:33
有缘自会相见
灸友65810:这个班应该怎么进?
太子灸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2954
  • 粉丝54
  • 关注12
  • 发帖数2570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1949楼#
发布于:2015-12-15 17:33
有缘自会相见
灸友65833:没有基础的可以进吗?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