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新手
新手
  • UID20183028
  • 粉丝2
  • 关注1
  • 发帖数88
1950楼#
发布于:2016-01-26 07:59
@教官-南京-李宁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丽申请签到,2016年1月25日《针灸大成》第88课学习心得
耳朵前有三个穴位,上叫耳门,中是听宫,下是听会,下此三穴前,嘴要张开,然后下对侧的合谷,此三穴属不同经络,但对耳的功能差不多。下耳针不要捻转,插提即可。耳针留针5分钟。嘴张开的状态下才能下针和出针。
轻微中风,说话有问题
扎百会穴,在头顶正中间凹洞处,在前5分之地下针,沿头皮扎到百会穴,说话有问题下廉泉穴,大拇指第一横纹放在下巴上,指尖处就是廉泉穴,针往舌根方向下针,下天突穴,在任脉上,往着胸腔的方向下针,下天突穴有祛痰的作用,下前顶,是百会穴的辅助穴,在百会穴前的一个凹洞,下针手法跟百会穴相同, 先扎健侧,好的那侧,下肩俞,再曲池,然后下外关或合谷,如手指不能弯曲,下合谷,若可弯曲,下外关穴,脚上下足三里,再胆经的风市穴,扎到骨头上,用三寸针,然后胆经的阳陵泉透脾经的阴陵泉,要用三寸针,绝骨透三阴交,髓会绝骨,再针患侧,从肩俞穴开始下,曲池,外关,风市, 足三里,阳陵泉透阴陵泉,绝骨透三阴交。说话有问题,扎巨阙穴,再扎小肠经的母穴关元。
车祸做脊椎手术后瘫痪
下百会穴,廉泉穴,天突穴,先下健侧,合谷无需补泻,外关不是子母穴,无需补泻,曲池经络走向是从手指端往身上走,有补泻两种方式, 曲池是母穴,用补法,慢慢提针,快速下针,插提法的补泻,还有顺着经络方向快速转,慢慢捻回来,肩俞左右捻针,平补平泻,引到气就行,只扎健侧,因扎患侧会动,针会弯,不好控制。巨阙穴,小肠的关元,天突穴,三针对心脏很好,下巨阙要配合关元,是导引手法。脚下足三 里平补平泻,脚会有力,风市穴膝盖上7寸之地,在两肌肉中间下针,要扎到骨头边,阳陵泉透阴陵泉,如病重,扎到腿会抽动,绝骨透三阴交。再扎患侧,因下针脚会跳动,下涌泉,下针要快,会很痛,两侧都下涌泉直针下,是子穴下针就在泻了,下涌泉直接刺激到脑。一般下涌泉很痛,可用荣穴冉谷穴代替,如病重,直接下涌泉,脚会动,让人按住膝盖。患侧的手卷曲,中指红肿,在食指和中指之间和中指与无名指之间下针,下针用泻法,出针时不要按,要流出点血,因血流出,气会过去,会消肿。反面,下风府穴,对着舌根方向下针,风府穴是中风大穴,可让讲话讲得更清楚。扎肺俞,第三椎外,让肺气旺,在前5分之地斜刺进肺俞,再下第五椎心俞,第六椎灵台穴,在督脉,可直针,第六椎外督俞,斜刺。肾俞,可直针,肾经的募穴,京门穴。如让四肢力量增强,要下脾俞,在第七椎和第14椎中间。腿上扎阴谷和委中,增强腰部力量。承山穴定要下到骨边, 否则没效果。
下胆经的侠溪穴时,顺胆经方向,随着经络方向是补法,或用捻转法,快速顺着经络方向慢慢转回是补法,做好补后将针提豆许.
左侧面部中风
对侧合谷下针,在患侧下地仓透颊车,太阳穴,阳白透鱼腰。中风14年,左眼不能闭合,下对侧的阳明经的解溪穴,顺着经络的方向是补法,下解溪穴时,要把筋拨开,针下在筋之间.
张丽
新手
新手
  • UID20183028
  • 粉丝2
  • 关注1
  • 发帖数88
1951楼#
发布于:2016-01-26 08:01
@教官-南京-李宁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丽申请签到,2016年1月25日《针灸大成》第88课学习心得
耳朵前有三个穴位,上叫耳门,中是听宫,下是听会,下此三穴前,嘴要张开,然后下对侧的合谷,此三穴属不同经络,但对耳的功能差不多。下耳针不要捻转,插提即可。耳针留针5分钟。嘴张开的状态下才能下针和出针。
轻微中风,说话有问题
扎百会穴,在头顶正中间凹洞处,在前5分之地下针,沿头皮扎到百会穴,说话有问题下廉泉穴,大拇指第一横纹放在下巴上,指尖处就是廉泉穴,针往舌根方向下针,下天突穴,在任脉上,往着胸腔的方向下针,下天突穴有祛痰的作用,下前顶,是百会穴的辅助穴,在百会穴前的一个凹洞,下针手法跟百会穴相同, 先扎健侧,好的那侧,下肩俞,再曲池,然后下外关或合谷,如手指不能弯曲,下合谷,若可弯曲,下外关穴,脚上下足三里,再胆经的风市穴,扎到骨头上,用三寸针,然后胆经的阳陵泉透脾经的阴陵泉,要用三寸针,绝骨透三阴交,髓会绝骨,再针患侧,从肩俞穴开始下,曲池,外关,风市, 足三里,阳陵泉透阴陵泉,绝骨透三阴交。说话有问题,扎巨阙穴,再扎小肠经的母穴关元。
车祸做脊椎手术后瘫痪
下百会穴,廉泉穴,天突穴,先下健侧,合谷无需补泻,外关不是子母穴,无需补泻,曲池经络走向是从手指端往身上走,有补泻两种方式, 曲池是母穴,用补法,慢慢提针,快速下针,插提法的补泻,还有顺着经络方向快速转,慢慢捻回来,肩俞左右捻针,平补平泻,引到气就行,只扎健侧,因扎患侧会动,针会弯,不好控制。巨阙穴,小肠的关元,天突穴,三针对心脏很好,下巨阙要配合关元,是导引手法。脚下足三 里平补平泻,脚会有力,风市穴膝盖上7寸之地,在两肌肉中间下针,要扎到骨头边,阳陵泉透阴陵泉,如病重,扎到腿会抽动,绝骨透三阴交。再扎患侧,因下针脚会跳动,下涌泉,下针要快,会很痛,两侧都下涌泉直针下,是子穴下针就在泻了,下涌泉直接刺激到脑。一般下涌泉很痛,可用荣穴冉谷穴代替,如病重,直接下涌泉,脚会动,让人按住膝盖。患侧的手卷曲,中指红肿,在食指和中指之间和中指与无名指之间下针,下针用泻法,出针时不要按,要流出点血,因血流出,气会过去,会消肿。反面,下风府穴,对着舌根方向下针,风府穴是中风大穴,可让讲话讲得更清楚。扎肺俞,第三椎外,让肺气旺,在前5分之地斜刺进肺俞,再下第五椎心俞,第六椎灵台穴,在督脉,可直针,第六椎外督俞,斜刺。肾俞,可直针,肾经的募穴,京门穴。如让四肢力量增强,要下脾俞,在第七椎和第14椎中间。腿上扎阴谷和委中,增强腰部力量。承山穴定要下到骨边, 否则没效果。
下胆经的侠溪穴时,顺胆经方向,随着经络方向是补法,或用捻转法,快速顺着经络方向慢慢转回是补法,做好补后将针提豆许.
左侧面部中风
对侧合谷下针,在患侧下地仓透颊车,太阳穴,阳白透鱼腰。中风14年,左眼不能闭合,下对侧的阳明经的解溪穴,顺着经络的方向是补法,下解溪穴时,要把筋拨开,针下在筋之间.
王岩龙
贫民
贫民
  • UID20183244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98
1952楼#
发布于:2016-01-26 08:51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经典魔鬼特训8班王岩龙申请签到, 2016年01月25日《针灸大成》第88课心得:
1. 耳病:先下合谷,再下耳三针:耳门、听宫、听会。耳鸣名穴,张口取穴,进针后上下插提,不捻针,留针五到二十分钟。
2.轻微中风:百会,廉泉管发音(对着舌根方向下针),天突,管中风去痰,对着胸腔方向斜刺;前顶,加强百会效果;舌为心表,心开窍于舌,故取巨阙、关元;肩髃、曲池、合谷或外关(手指弯曲有问题时下合谷,没有问题则下外关);足三里,让脚有力量;风巿;阳陵泉透阴陵泉;绝骨透三阴交,髓会绝骨,脑病治此,透针时,阴阳会交接,气血的循环会加速;风市,针要达骨。中风下针时,①一般先下健侧,再下患侧;②风中脑时要下深针。③病人因瘫痪严重,下针后可能会痉挛无法控制导致针弯,故只针稍好一侧。④治瘫痪一定要治心。⑤中风病人一般痰多,因久坐伤脾、生痰。⑥涌泉络百会,下针要快,很痛,病人有跳动反应,下针前要压住膝盖。
3. 车祸脊椎骨术后全身瘫痪:百会,廉泉
,天突;合谷,外关,曲池,肩髃;巨阙,关元;足三里,风巿;阳陵泉透阴陵泉;绝骨透三阴交。病人右手指掌关节红肿,八风八邪,一般治疗四肢扭伤及关节红肿。下针在两指关节中间,留针20分钟,起针用泻法,直接拨针,不按针孔,出些血更好。久坐伤气, 隔日针风府(中风大穴)可治中风舌强不语;下肺腧,增肺气发声,扎心俞,心肺恢复,则上焦恢复,上焦管语言能力、听力等。灵台,督脉入脑,下直针,督俞斜下。督俞和灵台管督脉和脑部智力的清明。肾俞,肾主水,主骨、主脑髓、主记忆;京门,肾募穴。加强肾脏功能;脾俞管全身肌肉;双腿阴谷、委中,增强腰力腿力;承山,下针时要碰到骨头,下浅则无效,加强脚力。肩髃:下针后左右捻捻,平补平泻。曲池:大肠经母穴,做补:快按慢提,快转慢回。合谷:气之穴。外关:三焦经。风巿:胆经。下针要碰到骨头。足三里;阳陵泉透阴陵泉,侠溪,胆经母穴,迎随法做补,补完后提豆许;涌泉,肾经实症用子穴涌泉,涌泉下针很痛,一般用荣穴然谷代替。此病人病重,然谷力量不够,直接针涌泉,排脑部瘀血。天突、巨阙、关元。
4.右面部中风多年,左眼不能闭合:面口合谷收,下左合谷;地仓透颊车;太阳,恢复眼皮;阳白透鱼腰,手指拉起皮肤,直接快速刺到眉毛中间;解溪,久病为虚,母穴即补,手指甲切开,在筋中间下针。
严婷
会员
会员
  • UID2019898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5
1953楼#
发布于:2016-01-26 08:5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严婷申请签到   2016年1月25日《针灸大成》第88课心得
1.耳鸣:先下针合谷穴有麻醉作用,让患者张开嘴巴直针下听宫,耳门用插提法,听会,留针5-10分钟左右
2.中风,说话无力:前庭,百会,廉泉往舌根方向下针,天突,对着胸腔下针,去痰。先下健侧,再下患侧。肩髃,曲池,或外关,足三里,风市,阳陵泉透阴陵泉,绝骨透三阴交(治中风大穴)。因为舌头发硬,心开窍在舌,下巨阙1寸,关元。
3.脊椎骨手术后瘫痪,下百会,廉泉、天突。下健侧,再下患侧。合谷、外关、曲池、巨阙、关元、足三里、风市、阳陵泉透阴陵泉、绝骨透三阴交、下涌泉、阴谷、委中承山、侠溪、因为舌头发硬,心开窍在舌,下巨阙、关元,风府,肺俞,心俞,心肺功能强上焦力量才能恢复,上焦管语言听力智慧记忆;灵台,督俞,肾俞,京门,脾俞。阴谷、委中、承山(一定要下到骨边才有效,使脚的力量得到控制)。先下健侧百会、廉泉、天突、合谷、外关、曲池、肩髃、巨阙、关元、足三里、风市(下针要扎到骨边)、阳陵泉透阴陵泉、绝骨透三阴交、涌泉、侠溪。手指关节红肿,在指关节中间下针,拔针时出点血最好。风府、肺俞、心俞、灵台、督俞、肾俞、京门、脾俞、阴谷、委中、承山。4.右边面部中风眼睑不能闭合,先下对侧合谷,再患侧地仓透颊车,太阳下针,阳白透鱼腰。下对侧解溪,顺着经气斜刺为补。
灸友9064
骑士
骑士
  • UID2014906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392
  • 社区居民
1954楼#
发布于:2016-01-26 15:29
来了来了
师父有妖气
张文杰
贫民
贫民
  • UID20188061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97
  • 社区居民
1955楼#
发布于:2016-01-26 16:4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文杰申请签到,2016年01月25日《针灸大成》第88集心得
1.耳病治疗:耳边有三个穴位:耳门,听宮,听会,先在合谷下针有麻醉作用,张开嘴有凹陷,下针后不要捻转,要插提插,上5分为耳门,也是插提,下5分为听会,三针同时下针,治疗耳朵的耳鸣,留针5-10分钟
2.轻微中风,讲话不清楚,左边无力量。先扎百会(沿皮刺到凹洞),下廉泉(对着舌根方向)下天突(对着胸腔下进去,帮助讲话,中风后祛痰),百会前面有个凹洞,来增强百会效果,肩禺骨,曲池,合谷,外关,足三里,风市,胆经的阳陵泉,绝骨透三阴交,巨阙,下1寸,关元
3.17年前车祸:廉泉(舌根)天突,巨阙,关元,风市,阳陵泉透阴陵泉,绝骨,涌泉,中指红肿下针两个指关节之间,起针用泻法,风府穴,两筋之间,方向对准舌根,肺俞(肺气旺),心俞,督俞,肾俞,肾经募穴京门,脾俞(管全身肌肉)阴谷(肾经补泻)委中(膀胱经母穴),承山穴(让肩膀承受的压力,太短无效果),到骨边才会引到肾气,
   下曲池穴,先引到气,提插,捻转,合谷穴,外关穴,风市穴,一定要碰到骨头上。阳陵泉透阴陵泉,侠溪,涌泉穴,下针后气泻,病人胸腔痰多,下天突,巨阙,(动脉血管堵塞)关元。
4.左半部面部中风治疗,先下合谷,地仓透颊车,太阳透率谷,阳白透鱼腰,解溪
黄旭红
会员
会员
  • UID20149616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57
1956楼#
发布于:2016-01-26 21:5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黄旭红申请签到,2016年1月26日《针灸大成》第89课心得:
一、右边环跳痛。在耳朵上找压痛点,找到压痛点下耳针,一般留六天,尽量不要湿水,针点用干棉花擦一下,两耳都要取。各种疾病都可以在耳朵上找到压痛点。压痛点没有了就是病好了。耳朵上找压痛点可做诊断作用。
二、肩项后背痛,膀胱经的申脉下针,向脚掌的方向下针。后溪,在纹头上肌肉和骨头中间下针。下委中先下阴谷穴,肾经的本穴,可慢提快按,快转慢提补泻手法。一般做三次,严重时可以做九次。久病酸痛,是虚症。
三、手痛:下对侧太渊。脚痛:对侧的太白大都穴下针,右脚太白可以治左手痛。四、两侧阳陵泉下针。肝病的人两脚呈褐色沉着,治疗恢复中会慢慢退。
五、尾椎骨痛 :在承山附近找压痛点放血。找青筋,刺青筋 ,再用火罐吸。七、小腿水肿:三皇穴治疗,天、地、人是消导的穴道。下太溪穴,阴陵泉、三阴交。
八、因常年不流汗伴脸上红斑,下合谷、曲池、太冲,开四关加强气血循环,加强病人流汗。
九、风性性关节炎:先下列缺,然后三间透劳宫,照海、复溜。
十、病人喉咙在发炎,下列缺、照海、天突穴。肾虚下复溜穴,往身体方和扎,用补的手法。列缺照海天突治疗喉咙上的病。
灸友43872
会员
会员
  • UID2018387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9
1957楼#
发布于:2016-01-26 22:00
有人需要艾灸仪的吗
张丽
新手
新手
  • UID20183028
  • 粉丝2
  • 关注1
  • 发帖数88
1958楼#
发布于:2016-01-26 22:22
@教官-南京-李宁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丽申请签到,2016年1月26日《针灸大成》第89课学习心得

右环跳痛,下耳针,在耳朵上找到痛点埋针,埋六天,注意防止进水,以免感染。各种疾病都可在耳上找压痛点。压痛点没了就是病好了。耳上找压痛点可做诊断用。
肩项强痛,最常用后溪穴是管督脉,申脉是管阳跷脉下针在筋后方需斜刺。后溪需在两肌肉和骨头中间下针。
腰背痛是膀胱经的虚症,下阴谷 ,委中,用补法。下委中先下阴谷穴,肾经本穴,可慢提快按,快转慢提补泻手法。一般做三次,严重时可做九次。久病酸痛,乃虚症。
肺经痛,下太渊穴,用指甲把脉拨开下到脉和筋中间,顺着经络方向下针。再下太白,需对侧治疗。
抽筋,下两侧的阳陵泉,肝主筋,有肝病的人脚背有褐色斑,治好恢复会褪掉,抽筋时吃甜食可缓解。
尾椎骨痛,在承山附近找压痛点下针,也可在青筋上放血,用火罐吸出。
后项强痛,下天柱穴,在两大筋与骨头交点,对项强非常好,大杼穴在第二椎下外开一寸半,从一寸之地斜刺大杼穴,灵台穴第六椎,督脉直针,再下灵台外开一寸半的督俞穴,申脉需向脚下斜刺。
腿水肿,下针三皇穴,阴陵泉,地机,三阴交,天地人是消导之穴,需平补平泻,再下太溪。
不出汗脸有斑,下合谷,曲池,太冲。开四关加强气血循环和流汗。
三间透劳宫治指关节痛,风湿关节炎。
喉咙痛,下天突,列缺,用手指把血管拨开下针,照海需斜刺,列缺,照海,天突治喉咙上疾病。肾虚在复溜穴向身体方向下针,顺补逆泻。
肾虚,下肾俞,京门,用一寸针直下,治肾须先治心,下心俞,从督脉一寸斜刺进心俞。
胸部胀满,下大陵穴,用15度角往手掌心方向下针,避开血管。再下上巨虚。
脚水肿无力,下阴陵泉,地机,三阴交。
丁敏
侠客
侠客
  • UID20187671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40
1959楼#
发布于:2016-01-26 22:3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丁敏申请签到,2016年01月26日《针灸大成》第89集心得
环跳痛,下耳针,在耳朵上找到痛点埋针,埋六天,注意防止进水,以免感染。各种疾病都可在耳上找压痛点。压痛点没了就是病好了。耳上找压痛点可做诊断用。
肩项强痛,最常用后溪穴是管督脉,申脉是管阳跷脉下针在筋后方需斜刺。后溪需在两肌肉和骨头中间下针。
腰背痛:膀胱经的虚症,下阴谷 委中,用补的手法。
肺经痛:下太渊穴(用指甲把脉拨开下到脉和筋的中间,顺着经络方向下针。再下太白穴,对侧治疗。
抽筋:下两侧的阳陵泉,肝主筋,有肝病的人脚背有褐色的斑,抽筋时吃甜食可以缓解。
尾椎骨痛:在承山附近找到压痛点下针,也可在青筋上放血,用火罐吸。
后项强痛:下天柱穴(两个大筋与骨头交点)对项强非常好,大杼穴(在第二椎下外开一寸半,从一寸的地方斜刺大杼穴)灵台穴(第六椎,督脉直针)再下灵台外开一寸半的督俞穴,申脉(向脚下斜刺)。
腿水肿:三皇穴,阴陵泉 地机 三阴交,平补平泻,再下太溪穴。
不出汗 脸有斑:下合谷 曲池 太冲。
三间透劳宫治疗指关节痛,风湿关节炎。
喉咙痛:下天突 列缺(用手指把血管拨开下针)照海(斜刺)复溜穴(向身体的方向下针)顺为补 逆为泻。
肾虚:下肾俞 京门,用一寸针直针下,治疗肾脏必须治心脏,下心俞,从督脉一寸斜刺心俞。
胸部胀满:大陵穴,用15度角往手掌心方向下针,避开血管。再下上巨虚穴。
脚水肿 脚无力:下阴陵泉 地机 三阴交。
刘凌
新手
新手
  • UID20184209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74
1960楼#
发布于:2016-01-26 22:4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刘凌申请签到,2016年01月26日《针灸大成》第89集心得。

环跳穴疼
耳针治疗,在耳朵里面找到相应的压痛点,用酒精棉花消毒,再用干棉花擦干,保持干燥,扎上耳针,保持6天,期间保持耳朵干燥,避免感染,秋冬天可以保持7天 ,春夏可以5天。耳针可以诊断可以治疗。可以根据耳针图治疗相应的位置,痛经或者子宫有血块,都可以利用耳针。当压痛点没有了,代表治好了。

肩膀项强痛
下申脉的列缺,顺着申脉下针,然后后溪,手握拳,看到横头纹凸出的地方,在其上面一点下针。膀胱经附近的腰痛,下委中,先下阴谷穴,在委中穴做补的手法, 三次,捻转补泻和插提补泻,最后提豆许。这是治疗膀胱经的虚症

手太阴肺经痛
下太渊穴,手太阴肺经是往指尖走的,所有要随着经脉的走向下针,手要拨开动脉,下针要下在动脉和大筋的中间。右手的肺经太渊痛,可以下足太阴脾经太白穴。 半夜睡觉会抽筋,下阳陵泉。肝不好的人,可以看到脚上有褐色的斑,肝在治疗好的时候,褐色的斑会慢慢退掉,因为肝主筋,所有会抽筋,要少吃甜的东西,

尾椎骨痛
在承山附近找压痛点下针,承山附近会有青筋,刺破青筋,拔罐,然后看血差不多1cc或者2cc就可以取罐。血比较淡,因为本身有点积水

后项强痛
下天柱穴,大杼,第二椎外开一寸半,斜刺,一寸处下针,不需要补泻。第六椎的灵台穴,下针时下到脊椎骨即可,外开一寸半,督俞,斜刺,从一寸处下针,以上 穴道是近取穴,远取穴选择申脉,申脉在外踝裸下五分,斜着刺进去。下后溪,在肌肉和骨头中间下针。

小腿水肿
下三皇穴,天皇地皇人皇,阴陵泉,地基,三阴交,太极穴,可以去水肿,小便量会变多。病人长很多斑,不出汗,下合谷,曲池,去热消炎的作用,四关就是合谷 和太冲穴,叫开四关,血液循环加快,病人容易流汗,曲池下针不要离骨头太近,会伤到骨膜。病人脉很细很沉,呼吸短促,就是因为不出汗,

三间透劳宫穴
主治风湿关节炎,在三间透劳宫。

喉咙发炎
下列缺和照海,近取穴下天突穴,针是一寸针,下针大概半寸,下复溜穴,迎着经脉的方向下针,补的手法,因为病人肾虚。取针的时候,针到表面停一下再出针。

治疗肾脏
肾俞,一寸针,直针,然后京门穴,最后一根肋骨的顶端,肾经的募穴,扎的俞穴和募穴,俞募治疗法,内科病大多采用俞募治疗法。治疗肾脏一定要治疗心脏,下 第五椎外开一寸半的心俞,从一寸进针斜刺,直针下去会扎到肺,会引起肺气肿。

喉咙痛
下列缺和照海,下天突穴,肾经的母穴复溜,顺着经络下针为补的手法,补完后,提豆许。

扎大陵,心包经,针要斜着刺,大概15度,慢慢推进,指向手掌心,不斜刺会扎到筋,扎大陵,是疏通胸部的奶水,让奶水往下降,如果例假结束,胸部还是胀满, 可以下大陵穴。下上巨虚,让奶水下来,消导,下阴陵泉和三阴交,开水道
戴春蓉
贫民
贫民
  • UID20184485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47
1961楼#
发布于:2016-01-26 23:0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戴春蓉申请签到,2016年1月26日《针灸大成》第89课学习心得
环跳痛,下耳针,在耳朵上找到痛点埋针,埋六天,同侧治疗,保持耳朵干燥,以免感染。把耳朵想成一个倒立的婴儿,各种疾病都可在耳上找压痛点。耳上找压痛点可做诊断用。比如说胆结石,肝病,要是反应点不痛了,就代表病好了。,
肩项强痛,最常用后溪穴.申脉。后溪需在两肌肉和骨头中间斜刺下针。
腰椎久痛,是膀胱经的虚症,先下阴谷(平补平泻) ,委中,用补法。可慢提快按,顺经慢转快提补泻手法。
肺经痛,下太渊穴,用指甲把脉拨开下到脉和筋中间,顺着经络方向下针。再下太白,需对侧治疗。俩边痛就下俩边。
夜间常常抽筋,下两侧的阳陵泉,肝主筋,有肝病的人脚背有褐色斑,治复会褪掉,抽筋时吃甜食,肌肉可缓解。
尾椎骨痛,在承山附近找压痛点下针,也可在青筋上放血,用火罐吸出。对急性尾椎骨受伤更好。血淡,鲜是因为脚有积水。
后项强痛很多年,下天柱穴,在两大筋与骨头交点,对项强非常好,大杼穴在第二椎下外开一寸半,从一寸之地斜刺大杼穴,灵台穴第六椎,督脉直针,再下灵台外开一寸半的督俞穴,申脉需向脚下斜刺。
腿水肿,下针三皇穴,阴陵泉,地机,三阴交,天地人是消导之穴,需平补平泻,再下太溪。
不出汗脸有斑,下曲池,开四关下合谷,太冲,加强气血循环和流汗。
三间透劳宫治风湿关节痛。
喉咙痛,下天突,列缺,用手指把血管拨开下针,照海需斜刺,列缺,照海,天突治喉咙任何疾病。肾虚在复溜穴向身体方向下针,顺补逆泻,迎随法。
肾虚,下肾俞,京门,俞募治疗内科病,用一寸针直下,治肾须先治心,下心俞斜刺。
胸部胀满,下大陵穴,用15度角往劳宫方向下针,避开血管。再下上巨虚(奶水会往下走)下阴陵泉,三阴交。肾脏同时也治脾脏。
@教官-南京-李宁
钱蔚宏
侠客
侠客
  • UID20183763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201
1962楼#
发布于:2016-01-26 23:1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钱蔚宏申请签到,2016年1月26日《针灸大成》第89课心得:

病例:双环跳痛
耳针双耳。找最痛点下针,用镊子夹住对准压痛点下针,要告诉病人耳朵要保持干燥,针留五到七天(一般六天)。埋针后,痛当场可以去掉。

病例:肩项强痛
针后溪管督脉,申脉管阳跷脉。下申脉斜刺。背痛在腰椎,针阴谷、委中,阴谷不用补泻,委中是母穴用补法,慢提紧按做三次或九次,看病痛程度。

病例:肝病,脚上有褐色斑点,治疗后会慢慢退掉
太渊、经渠,用手指切开脉下针。脾经痛,下太白、大都。防止半夜抽筋,下阳陵泉,脾主肌肉。

病例:尾椎骨痛
在承山周围找压痛点下针,放血,拔火罐。急性受伤,放血后当场就好。

病例:强烈的头后项强痛多年
下双侧天柱,天柱倾,命在旦夕。天柱对后项强非常有效。针大杼,斜刺,左右捻转即可。下灵台、督俞,治疗督脉上痛。近取穴。
远取穴,斜下申脉,下后溪,治疗颈项强痛。

病例:3年不出汗,手上红斑
下右阴陵泉、右地机、左太溪,开四关:左右太冲、左右合谷,气血流畅。去水肿,三皇穴,阴陵泉、地机、三阴交。下合谷,去热消炎。开太冲,下曲池。开四关和三皇穴后,病人会出汗。汗不出表示气比较沉,处方为细辛汤和麻黄附子细辛汤。用麻黄、乌头桂枝汤,治疗心脏病人。汗水不排掉,水留在体内,会引起心悸。

病例:风湿关节手
左右三间透劳宫,斜下天突。下复溜,顺经下补。下照海。母穴起针时候停留一下。

病例:肾脏病
下肾俞,一寸针直下。下京门,俞募治疗用于内科病。治疗肾脏,同时要治疗心脏。下第五椎旁开心腧,旁开一寸下针到一寸半穴道。

病例:喉咙痛+补肾
针下脉下方,列缺,手指找到动脉切开。高骨下五分斜刺照海。下天突。下复溜,顺经下斜刺,捻转后留豆许,补肾脏。

病例:月经过了,奶水还在,需要向下消导
下大陵,避开血管和韧带,针尖对着掌心劳宫下,否则会扎到筋,大约十五度下针。下上巨虚,奶水往下走,消导。下复溜、阴陵泉,水道系统,减轻肾脏负担,加强肾脏力量排水。如脚无力,下足三里。

病例:下巨阙,同身寸。
王岩龙
贫民
贫民
  • UID20183244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98
1963楼#
发布于:2016-01-26 23:21
教官-南京-李宁@助教-中山-吴泳茵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王岩龙申请签到 2016年1月26日《针灸大成》第89课心得:1.环跳处痛:耳针同侧埋针6天,两边痛就埋两耳。期间须保持耳内干燥,避免感染。耳穴可做诊断和治疗。女性子宫内有淤血块、痛经时,可在耳内上方的三角窝找压痛点,然后于病痛时埋耳针可当场去痛。后项、肩膀痛、心痛时,肝癌、胆结石、肾结石等病,在耳内反应区找到最痛点,然后埋耳针均可治疗。有压痛点说明体内有瘀堵,压痛点消失就是病治好了。2.治肩项强痛:针后溪、申脉,双側取穴。申脉在脚外踝下方边缘大筋外侧的凹洞处,下针要顺着膀胱经走向,对着脚掌斜刺。后溪要下在肌肉和骨的中间。3.治腰痛:痛在膀胱经,酸痛、久病为虚,分别在阴谷、委中下针,双側取穴。阴谷为肾经本穴,起加强作用,无谓补泻。委中是膀胱经合穴,在此用捻转法或插提法做补法。一般补3次后留针,病重可补9次,做完再提豆许。4.手脚筋痛:一般左病右治,两边都痛就下两边。太渊穴,顺着肺经走向斜刺为补,先把动脉拨开,针下到筋和脉中间。脾经的大都和太白,脾土可生金,故下此两穴也可补肺金。5.治抽筋:病人肝有病,半夜常抽筋,下两腿的阳陵泉。一般有肝病,两脚会现成片褐色斑。若色斑减退表示病在好转。食疗可多吃甘味。6.治尾椎骨痛:在承山附近找到淤血的青筋,刺血拔罐,可用手舒缓周围的皮肤,加速淤血排出。特别是急性损伤时,在此放血可当场止痛。一般放1-2cc血即可,病重者可适当多放。若放出的血颜色偏淡,说明脚有积水。7.后项强痛:①天柱、大杼,下双穴。天柱在项后大筋和脑骨的交点处。下大杼要从前5分的位置斜刺,平补平泻。②灵台、两督俞,灵台管整个背上的膀胱经,有利大脑。针下到脊椎骨即可。③申脉、后溪。8.治腿水肿:①三皇穴,即阴陵泉、地机、三阴交,可消导、利尿,让腿有力。②太溪。双侧取穴。9.常年不流汗:呼吸短促,气喘,心悸、手颤抖;脉细沉;体内积水,肥胖,双腿无力;晚上睡眠不好;身上长斑,脸上出红疹,下针四关穴,合谷、太冲,曲池。开四关可加速病人气血循环,利于出汗;曲池起到消炎作用,可消脸上红疹。用药可取桂枝汤。10.风湿性手关节痛:用三间透劳宫。从三间下针,直接透到劳宫穴。11.治喉咙发炎、肿痛:①下列缺、照海、天突,照海要斜刺,下双穴。以上穴位搭配可治所有喉病。12.肾病:①肾虚,下两复溜,顺向斜刺,气至后提豆许为补。起针按针孔为补。②肾俞、京门(在背后肋骨的尖端),为俞募治疗。③下心俞,从前5分斜刺入针。④肾结石泻子穴。13.治女性胸胀:大陵、上巨虚,疏通胸部,月经过后乳房胀满,可把奶水往下导;阴陵泉和三阴交是水道系统,治肾时都会治脾,可利尿排水,有助恢复肾脏功能,有水肿或脚无力时用三皇。14.红斑性狼疮:①下巨阙,强心;②下关元,视病人胖瘦决定下针的深浅。
梁海霞
会员
会员
  • UID20147664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98
1964楼#
发布于:2016-01-26 23:3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梁海霞申请签到
2016年1月26日《针灸大成》第八十九课学习心得
耳针
找到压痛点,先用酒精棉消毒耳朵的压痛点,再用干棉花擦拭干,对准压痛点下针,立刻马上止痛。冬天贴到六至七天,一般下针六天起针,下针其间保持干燥不要碰水,以免感染。两侧都要埋耳针。以此类推如果子宫有血块瘀血,痛经找到压痛点,直接贴耳针,痛经就不痛了。
头肩后项痛
申脉管阳跷脉,申脉顺着膀胱经在关节下方下针,后溪在两肌肉与骨头之间下针。
背痛在腰部,属于膀胱经,在后面膝下委中,阴谷。
先下阴谷是肾经本穴,不要碰到大筋,在筋的后方下针。委中穴是膀胱经的母穴,这是补穴增强膀胱经的效果。膀胱经是由上往下走向,捻转很快,转过来慢慢的转回来,这是补法。插提法,慢慢利提起,很快的按下去慢提这是插提法。顺为补,逆为泻。经气由下往上走,提快转慢回。一般用3~5次留针,严重的话可做九次补泻扎两侧。治疗膀胱经虚症一般久病,酸为虚症。
手太阴肺经痛
手太阴肺经痛,这边痛对面也痛,两只手也痛。下太渊,经渠,列缺下针手法一样,肺经是从身上往四肢下走,随着手指头摸到动脉,拿手指头拨开动脉,在动脉下方下针,不要碰到动脉。
脚踝内侧痛
脚踝内侧痛,在脾经的太白大都乜痛是虚症要补,下脾经的太白穴,大都穴。太白是脾经的本穴,大都是脾经的母穴要补。脾属土,土生金,补肺经,扎太白补右手的肺经,扎大都补左手的肺经太渊穴,手摸到病人的脉,把脉切开来,这边有一条大筋,在大筋与脉的中间进针,就不会那么痛。
晚上睡觉抽筋,肌肉抽筋
下阳陵泉穴,肝脏抽筋,肌肉抽筋,肝主筋,饮食适当吃点甜的食物对抽筋有帮助。
尾椎骨痛
在承山找压痛点,在承山是有瘀血块。可以点刺放血,再用火罐吸,急性的病当场就好,这患者被狗过有疤痕,虽然看不到,在承山放血留意罐里放血的颜色,这患者放血的颜色比较鲜红色淡,属于不严重不要放太多血,除非比较严重。患者腿上有积水。
有强烈的后强项痛,病人在天柱这地方特别痛,下天柱,在两个大筋,大筋与骨头的交点,就是天柱穴,对后强项非常好。故人说:“天柱命危在旦夕”。大杼在大椎下第二椎外开一寸半,在一寸地方斜刺不是直刺,在膀胱经不需要做补穴,左转右转捻捻就可以。在背后第六椎灵台穴一寸半是督脉,灵台管脑,管督脉,也管椎骨。一般骨椎痛在灵台下针,扎在椎骨边。督俞在一寸半地方下针斜刺。根据病人胖瘦而选择角度进针。瘦人下针低一点斜刺,胖人下针要高一点。所谓近取穴,远取穴。
申脉远取穴,脚踝裸骨的筋凹下处的地方,在筋上斜进针。后溪很容易产生瘀血,在肌肉与骨缝之间下针,不要离骨头太近,在凹陷处轻轻下针。后溪治疗后强项,是近取穴,远取穴两种治疗。
腿水肿三皇阴陵泉,地机,三阴交,引气消导利尿平补平泻。
太溪在内踝裸中间,病人的病因,脸上长许多黄斑,三年都没有出过汗。下合谷,曲池双侧下针,称为开四关穴。与三皇下完针后,病人容易流汗使气血循环速度加快。下曲池在拱手或屈时,下骨头旁边前五分下针,不要靠得太近,否则会伤到骨膜。病人脉像细而沉,气短吸气非常短,处方用药乌头桂枝汤,没有心脏病可用麻黄桂枝汤。麻黄桂枝汤发汗。
两腿无力,手在抖,心悸
下列缺,用指头把血管拨开,对着大陵方向下针,下在脉的下方。三间透劳宫是治疗风湿关节效果最好。
列缺,照海治疗咽喉发炎,白脓,化脓。近取穴天突斜针扎半寸。病人肾虚,下肾经母穴复溜穴为补。下肾俞一寸,在第十四椎下直刺,下京门穴在肋骨尖端处。
治疗肾脏必须治好心脏,不然不会好,第五椎心俞直刺易扎伤到肺。
奶水下降
大陵往手掌劳宫斜刺十五度,避开血管。
上巨虚
治肾脏下阴陵泉,地机,三阴交消水肿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