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楼#
发布于:2015-11-25 16:0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邓小兰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5日《针灸大成》第27课心得:
三阴交是妇科大穴,平常多灸。男性和女性49岁后要常灸三阴交、隐白、中极、巨阙穴。正常人右睡养生(让血回流到肝)。更年期左侧睡觉血在下,气在上避免潮热现象。 天地人三皇穴 也称之为水道 人皇为:三阴交,中风小便失禁、夜尿、男人多灸三阴交。 漏谷穴:三阴交上3寸。禁灸,(脾胃经之络穴),阴经都是里经,阳经都是表经。 天皇穴:阴陵泉穴(径骨的旁边)下针不要扎到骨膜,为合穴水性,主治膝盖痛、风湿、水肿、小便失禁、小便频数。 地皇穴:地机穴,阴陵泉穴(径骨头后的旁边)下3寸为地机穴,脾经郄穴,有消炎镇痛、肿瘤硬块,功效。 人皇穴:三阴交 脾主肌肉,主四肢、主少腹、脾统血、主身上的温热。脾土可制水止湿。在五行中土能制水,把土加强后水就能在正常的范围,当有水病的时候,在消水的同时还要强土,双管齐下。 三皇穴双侧6穴同时下治疗水肿厉害 水肿厉害时双腿皮肤绷得很紧,皮肤很亮、拔针后此6穴出针会流出水来。 肌肉无力也可用三皇穴。 下针的深浅定则。治水肿的病:下针会很深,正常人使用1寸半的针,肥胖人或者西方人使用3寸针。儿童用1寸针单刺2-5分即可。病在骨,深刺至骨边。内脏病也需要深刺。病在腑中刺,病在皮浅刺。 血海穴、三阴交、中极穴治疗一切的痛经病 在髌骨内上约3寸肌肉最高点处。血海穴是人体最大的穴位。为妇科名穴,可治痛经、月经不来、崩漏、月经过量、滴漏不止。针刺的时机,在月经痛时取三阴交+血海可立竿见影,当时止痛。血海不深针用1寸针下进针后左右稍作捻转即可。 血海穴下一寸的地方是奇穴百虫窝,可治小儿虫症。血海上5寸为箕门穴很少应用。曲骨穴外开4寸为冲门,冲门痛不方便取该穴时可取对侧云门穴。胎盘不下可以针冲门。中极穴外开4寸为府舍穴,近取穴可治疗少腹部疾患。石门外开4寸腹结穴可治疗绕脐痛。神阙外开4寸为大橫穴,治泻利拉肚子。腹哀、食窦、天溪(乳中外开二寸,天溪下一肋骨为食窦穴)肚脐以上肋骨下端这个区域下针直针不要下太深正常人用一寸下,肚子再大一些用一寸半,肚子很平下5分,小孩子下3分左右。肋骨中间下针......... |
|
196楼#
发布于:2015-11-25 16:5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王淑芬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5日《针灸大成》第27课心得。
漏谷 三阴交上三寸,内踝骨上六寸处。 三皇穴 阴陵泉,地机,三阴交 人皇为三阴交,地皇为地机,天皇为阴陵泉。 确定阴陵泉位置后,再下三寸为地机。 这一组穴是消一切水肿的名穴。也叫水道穴。也可治夜尿頻多,前列腺肥大病。 因为土克水,病人水肿,必然是土败,因此在消肿后还要强土。 脾病湿,主肌肉,统血。 所以身体水肿可以针三皇穴,腿部肌肉无力可以针三皇穴。妇女月事不来,滴漏不止可以针三阴交。 阴陵泉 可治膝盖风湿痛,水肿。 地机为脾经郄穴,主消炎镇痛。 血海 妇科大穴,也是人体所有穴位中最大穴位。 定位,病人直立,医生左手握住病人左膝盖膑骨。在腿内侧大拇指所到处为血海穴。(大拇指处肌肉隆起最高处) 血海为治疗一切妇科病的穴位,月经痛,月经不来,月经滴漏不止都用到。 月经痛时配合中极,血海,三阴交一起下针。针到痛止,痛没止住表明穴位扎错。 血海下肌肉深处有动脉,因此针血海不用太深。 百虫窝 坐姿取穴,确定血海后,在血海穴下一寸为百虫窝。 百虫窝可以帮助确证蛔虫病。按压百虫窝疼痛,加上蛔虫病其他身体症状可以确诊。 箕门穴 血海穴上六寸。 冲门穴 跟横骨穴平齐,旁开四寸处,有动脉跳动处为冲门穴 妇女生产后胎盘不出可以针冲门。 冲门痛可以用对称治疗法针刺云门止痛。(冲门跟云门对称肚脐) 府舍 中极穴旁开四寸处。 腹结 阴交旁开四寸处。(倪老师讲在石门旁开四寸。) 大横 神阙旁开四寸处。主治腑病。腹泻,肠胃病。 腹哀 建里旁开四寸处。 天溪穴 乳中穴旁开两寸处。 食窦穴 天溪穴下1.6寸,跟天溪穴间隔一个肋骨间隙处。 肚脐以上,肋骨以下下针方法直针。因人体型差异来决定下针深浅。儿童下针三分,瘦人五分,胖人,大肚子可以再深点一寸或一寸半。 |
|
197楼#
发布于:2015-11-25 18:3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易岚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5日《针灸大成》第27集心得 中年人的保健穴:三阴交、隐白、中极、巨阙。 右边是气,左边是血,为了让血归肝,晚上睡觉要往右边躺,血在上气在下,可强肝。更年期妇女要反着,可解决潮热现象。 漏谷,三阴交往上三寸,是脾经的络穴,是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相连的地方。禁灸。 天皇:阴陵泉。地皇:地机。人皇:三阴交。脾主四肢、主肌肉、主少腹、脾统血,脾主身上的湿热。三皇穴专治水肿。得水病时,土不能制水,除了消水以外,必须强土。在三皇穴下针,会出水。脾主四肢,治腿没力。有水病,压三阴交会有痛点。 地机,是脾经的郗穴,是消炎、镇痛穴。治水肿、腹坚、肚子胀满,女性腹部肿瘤、硬块。 阴陵泉。脾经的合穴。治疗膝盖风湿、水肿、小便失禁、尿频、中风、摄护腺肥大、晚上起夜。 下针的深浅。若要制水,要下深,大概一寸半。根据腿粗细,粗腿下三寸,孩子下一寸。根据病的深浅,如果是皮肤表面的病,上在皮表上,病在中间,下中间,病在骨头,下深针,病在内脏,治肝病、气喘,下深针,病在腑,治肠胃病不用下很深。 血海穴,是妇科名穴,治痛经、滴漏不止、月经不来。 治痛经,用三阴交,中极和血海。痛时下针最好。 百虫窝,有痛点,说明身体有虫。有虫可下针。 箕门穴,血海上五寸。少用,对阴部的病有帮助。 冲门穴,曲骨外开四寸。采用对称治疗,下冲门不方便时,可下脾经的子穴或母穴,可用云门。胎盘不下,用冲门。 府舍,曲骨上一寸外开四寸。少用。 腹结,石门外开四寸。少用。 大横,神阙外开四寸,治拉肚子。 腹哀,建里外开四寸,治腹部、肠胃不好、大便不顺、胃不消化。 食窦,天溪下一寸六。天溪在乳中穴外开二寸。 肚脐以上,肋骨之下,可以直针,大概一寸,肚子大,可下一寸半,小孩下三分。 |
|
198楼#
发布于:2015-11-25 19:3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 莫维春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 莫维春 2015年11月25日 针灸大成 第27课学习心得
1 血海 血海是全身最大的穴道。你找到最高点一压,会有一点点压痛感。这个血海穴是妇科的名穴。痛经,不管是滴漏不止或是月经不来,都可以在血海上治。 2 奇穴 :百虫窝 血海穴不要动,将指头往下移动一寸,从侧面看。这是腿的侧面,往下一寸的地方,有个奇穴叫百虫窝。这是我们诊断身体里面有没有蛔虫、寄生虫在身上。百虫窝没有痛了,就好了! 3 箕门穴 冲门穴 从血海穴直上5寸就是箕门穴。按近取穴的定义,它靠近阴部, 所以对阴部的病都有帮助。 从耻骨往上,正中间是任脉的曲骨穴。从曲骨外开四寸,就是我们讲的冲门穴。冲门有一个对称治疗法。 胎盘不出来可以用冲门穴。 4 府舍穴至腹哀穴 从曲骨上一寸在往外开四寸就是府舍。它是近取穴,可以治疗腹部的病。 腹哀穴可以治疗肠胃的问题、大便不顺、胃不消化。 5 食窦穴与天溪穴 乳中穴外开两寸是天溪穴,食窦在天溪下一寸六。 |
|
199楼#
发布于:2015-11-25 20:10
@3班-教官-郑其赛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江陈敏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5日《针灸大成》第27课心得 一、漏谷穴 三阴交上三寸,脾经之络穴,禁灸。 二、天地人三皇穴(阴陵泉 地机穴 三阴交) 1.定位 脚内胫骨转弯的地方是阴陵泉。脾经之合穴,水性。阴陵泉下三寸是地机穴。脾经之郗穴,消炎止痛。此两者与三阴交共称三皇穴。主治水肿。 2.脾主肌肉,四肢,少腹,统血,主一身之湿热。水病时必强土以治之。针三皇穴有效。水肿腹坚,肚子胀满,女子癥瘕,女子腹部肿瘤,硬块都可用地机穴。 三,针刺的深浅 一可根据病的位置,比如病在肺,浅刺,病在肾,肾刺,二可根据病人体型,瘦者浅刺,胖者深刺。 四、痛经三穴 血海 三阴交 中极 1.血海 膝盖头上肌肉最高点。 2.治病的时机,妇科病痛时下针血海最好。 五、奇穴 百虫窝 血海下一寸,摸到痛点就是一针。可帮助诊断体内是都有虫疾。 六、箕门穴 血海上六寸 七、冲门 曲骨旁开四寸。胎盘不出针冲门。冲门痛针云门。 八、府舍穴 曲骨上一寸旁开四寸。 腹结位于石门旁开四寸。大横穴神阙旁开四寸。腹哀穴位于建里穴旁开四寸。腹部,肠胃问题,大便不顺,胃不消化,都可用此穴。 九、乳中穴旁开两寸是天溪穴,天溪穴下一寸六是食窦穴。治乳房硬块。 |
|
200楼#
发布于:2015-11-25 20:1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莉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5日《针灸大成》第27课心得 (接上集) 三阴交是妇科大穴,女人多灸此穴,到更年期时可缓解各种不适。 男人多灸关元、足三里,50岁以后不至于夜尿多。 右边是气左边是血,所以晚上睡觉右侧卧比较好,因为血在上气在下,这样可让血归肝,能强肝。但更年期妇女左侧睡,可减轻潮热现象。 十七、漏谷穴 漏谷在三阴交上三寸处,或从内踝尖上六寸处,禁灸。 它是脾经的络穴,是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连的地方。 脾经与胃经二者相表里,胃经为阳经,为表,脾经为阴经,为里。 十八、天地人三皇穴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转弯处,下针不要贴着骨边,要离开一点。往下三寸是地机。 阴陵泉又叫天皇,地机叫地皇,三阴交叫人皇,统称三皇穴。腿无力可用三皇穴治。 脾主四肢、肌肉,主少腹,统血,还主身上湿热。 一般有水病的话,是因土太弱不能制水,在三阴交处会有压痛点。水肿很严重时,病人整个腿脚会紧绷,皮肤发亮,压力很大,病人会很痛。 治疗水肿,除消水外,首先要强土。只有土强了,水才会归位。土弱的话,水肿退了还会复发。 强土方法:在两腿的三阴交、地机、阴陵泉都下针,专治水肿。因为脾经在这段又叫水道。起针后这些穴道会往外流水,但不会发炎,因为水是往外走。 地机是脾经的郗穴,有消炎、镇痛之功效。水肿腹坚、肚子胀满,女人腹腔肿瘤、硬块,都可用此穴。 阴陵泉是阴经合穴,属水,也是大穴,可治膝盖风湿、水肿、小便失禁、尿频、夜尿多、中风、前列腺肥大等。 下针深浅论断:若要制水一定要下很深,因水在深处,但过犹不及,大约一寸半即可。 如病人腿肿的很粗,就用三寸针下。小孩子用一寸针就够。要依腿的大小来决定深浅。 大原则:病在皮表就下在表皮。病在肌肉,就下在肌肉。病在骨头就下到骨边,病在筋就下筋旁。内脏的问题,如肝病,气喘,需深针,因为脏有收藏之意。腑主宣泄,故肠胃病不用下很深。 十九、痛经三穴:血海、三阴交、中极 取穴:用左手掌把病人整个膝盖骨盖住,大拇指尖到处是穴。或者手按上去后,肌肉最高点处是此穴。 血海是全身最大的穴道,也是妇科名穴。女人痛经,滴漏不止或非正常停经,都可在此治。 女人痛经可用血海,三阴交和中极三穴配合治疗。 下针时机:治痛经,最好在经期痛的时候下针,效果最好。如扎的很好,下次来月经就不痛了。如果下次还痛,痛时再扎一次。 下针血海后,把针左右捻转即可,无所谓补泻。平常多用一寸针,不能下太深。 二十、奇穴:百虫窝 血海穴往下一寸是奇穴百虫窝。若在百虫窝有压痛点,说明肚里有虫。 二十一、箕门穴与冲门穴 血海穴直上五寸是箕门穴。它近阴部,所以阴部的病可以就近取此穴。 冲门穴在曲骨外开四寸处。 冲门的对称疗法,如冲门痛,不方便在冲门治时,可用云门代替。 女人生完孩子,胎盘下不来时,针冲门穴可让胎盘快点下来。 二十二、府舍穴至腹哀穴 腹中线外开四寸是脾经,外开二寸是胃经,外开半寸是肾经。 中极穴外开四寸处是府舍,可治腹部的病。 石门外开四寸是腹结,平时少用。 神阙外开二寸是天枢,再外开二寸是大横。治肠胃病,如泻痢、拉肚子,都可在此附近取穴。 建里外开四寸是腹哀,也是治腹部、肠胃的问题。 二十三、食窦穴与天溪穴 乳中穴外开二寸是天溪(在两肋骨间)。天溪再过一根肋骨就是食窦。 肚脐以上肋骨之下可直针进,但不能下太深,一般人下一寸即可,临床上视病人肚子大小决定下针深浅。 肋骨周围的穴道不能直针,要下在两肋骨中间,在夹缝中取穴。故下天溪一定要在穴前约五分处斜刺入穴,不能从乳中透到天溪。 |
|
201楼#
发布于:2015-11-25 21:0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周永燕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5日《针灸大成》第27课心得。
上接足太阴脾经 7、漏谷穴 漏谷穴定位→从三阴交再上三寸,或从内踝裸,上六寸就是漏谷穴 漏谷穴→禁灸的。 漏谷穴→是脾经的络穴。络穴就是与足阳明胃经有相通的地方,它们是表里经。阳经都是表经,阴经都是里经,阴和阳一定有个表里。脾的表经是胃,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连的地方,就是漏谷。 8、天地人三皇穴(阴陵、地机、三阴交) 阴陵泉→天皇;地机→叫地皇;三阴交→叫人皇,统称三皇穴。 ◆三皇治症: ①脾主四肢、主肌肉,脾主少腹,脾统血,脾主身上的湿热。在五行木火土金水里面,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得水病时,是土不能制水,在治疗水肿,除了消水以外,第一个就是强土。不强土的话,水肿退了还会再回来。 治水肿下针要双侧,左右两边都下。三阴交、地机、阴陵泉,专门治疗水肿。脾经这一条又叫水道。针下三皇后三个穴道会出水,任水流不会发炎。如出血就是扎错穴位。 ②脾主四肢,腿没有力,也可以用三皇穴,这是强土的动作。 阴陵泉定位→用手摸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转弯的地方凹陷处就是阴陵泉。阴陵泉下针不要贴到骨边下,因为会很痛,要在旁边一点下针。 地机穴定位→从阴陵泉下三寸就是地机。 地机→是脾经的郗穴,郗穴就是消炎、镇痛穴 地机穴治症→水肿腹坚、肚子胀满,女子癥瘕,女生腹部有肿瘤、硬块,均可用。 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合穴是水。 阴陵泉治症→可用来治疗膝盖风湿、水肿;如小便失禁、尿频;中风;包括摄护腺肥大,夜尿。 临床上治症,病人只要有水病,压三阴交就有痛点。 下针深浅观念: ①在治疗水病时下针要稍微深一点大概一寸半(1.5)就可以了。根据病人的腿粗细来定下针深浅。针要下得够深,才能达到水的位置。 ②若皮肤表面的病,针就一定下在皮表上面不能深。 ③若病人是骨头的问题,也要下很深,下到骨头。 ④若是内脏的问题,治肝病,治气喘,也是要深针,因为脏是收藏,是在看不到的地方。那腑是宣泄,所以肠胃系统,不用下很深,这是深浅的一般概念。 9、痛经三穴:血海三阴交中极 血海穴定位→先找到膝盖头,用手按在这个犊鼻,手掌正好把整个膝盖骨盖住,盖住以后,大拇指尖到处肌肉最高点的地方就是血海。 血海穴用手按压会有一点点压痛感。 血海穴→是妇科的名穴。痛经,不管是滴漏不止或是月经不来,都可以在血海上治。血海﹢三阴交﹢中极=治疗所有痛经。 下针要讲时机:要在病人痛发作时下针效果才会好。是立竿见影。 血海穴下针:因血海里面深的地方有筋,所以血海不深针浅针,一寸针。针下血海以后,左右捻一捻,无所谓补泻。如果下针后病人跳起来,就说明下针过深。 10、奇穴:百虫窝 奇穴叫百虫窝→血海穴往下移动一寸,有个奇穴叫百虫窝。 百虫穴运用→诊断身体里面有没有蛔虫、寄生虫。判断病人身体有虫的几个特征:①肚子大②牙龈没有白点③眼睛白仁有蓝点④按压百虫穴有压痛感。 11、箕门穴与冲门穴 箕门穴→先找到血海穴,从血海穴直上五寸叫箕门穴。箕门穴按照近取穴的定义,它靠近阴部,所以对阴部的病都有帮助,很少用到。 冲门穴→先找到任脉的曲骨穴。从曲骨外开四寸,就是冲门穴。 ★冲门穴与云门穴(脾经的子穴或母穴)可用对称治疗法。 冲门穴治症:如妇女生孩子过程中胎盘下不来时可以用冲门穴。 12、府舍穴至腹哀穴 府舍→从曲骨上一寸再往外开四寸,就是府舍穴。 找穴妙法:找到任脉,根据经络的走向,任脉旁开→四寸是脾经→二寸是胃经→半寸是肾经。 府舍→是近取穴,因为靠近腹部。所以都可以治疗腹部的病。 腹结穴→先找到任脉的石门,石门外开四寸(肚脐下二寸,再外开四寸,就是腹结)。很少在腹结上治疗。 大横→大横就是神阙外开四寸(外开二寸就是胃经的天枢穴,再外开二寸是大横)大横治症→大部分都是治肠胃方面,例如泻利、拉肚子,都可以在这附近取穴。 腹哀→先找到任脉的建里穴,建里穴外开四寸是腹哀。 腹哀穴治症→腹部、肠胃的问题、大便不顺、胃不消化,都可以用这个穴道。 13、食窦穴与天溪穴 天溪穴定位→先找到乳中穴,乳中外开二寸就是天溪穴。 天溪穴下针→不要直接在天溪穴下针,一定要在靠旁边约五分的地方下针。 食窦→在天溪下一寸六(从天溪穴跳过一个肋骨)这是乳中穴。 ★穴位知识复习:穴道一定是在骨头中间;肌肉和骨之间;肌肉和筋之间肌肉上或筋上的。 腹部下针:ⅰ、肚脐以上肋骨之下→可直针,不能太深。大概下一寸。若肚子很大,可下一寸半,若小孩子,浅针下三分即可。ⅱ、而肋骨周围的穴道,针不可以直下否则会要人命。沿着肋刺,下针两个肋骨中间,不要穿到肋骨里面,在夹缝中间取穴。 天溪与食窦,不下针,而是用于诊断时的断症用。例如:妇女乳房硬块,在乳中穴的旁边二寸,就能确定硬块是长在足太阴脾经上面。乳房硬块在那个位置,它代表的经络不一样的,根据经络走向,选取它的穴道。 ★★知识点五腧穴:五腧穴是十二经脉各经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重要腧穴,即井、荥、输、经、合。简称“五腧”。《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原”含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之根本。十二原穴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阴经之原穴与五腧穴中的输穴同穴同名,同部位,实为一穴,即所谓“阴经以输出为原”,“阴经之输并于原”。十二经的五腧穴按井、荥、输、经、合的规律分别排列:手太阴肺经: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手厥阴心包经:中冲、劳宫、大陵、间便、曲泽;手少阴心经: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足太阴脾经: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足厥阴肝经: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足少阴肾经: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手阳明大肠经: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手少阳三焦经:关冲、液门、中诸、支沟、天井;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足阳明胃经;厉兑、内庭、陷谷、后溪、足三里;足少阳胆经:足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足太阳膀胱经:至阴、通谷、束骨、昆仑、委中。 |
|
202楼#
发布于:2015-11-25 21:1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教官-孝感-郑其赛3班保发容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5日《针灸大成》第27课心得
一、三阴交穴与妇病治疗。三阴交属于阴经的交会穴,足有三条阴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这穴道是妇科大穴 ,针三阴交,立竿见影。三阴交还可以用来诊断妇科疾病,按三阴交病人会感到好痛。治疗更年期症状:用三阴交、隐白穴、中极穴、巨阙穴。 二、漏谷穴。位于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三阴交上3寸、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是脾经的络穴。那脾的表经就是胃,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 胃经相连的地方,就是漏谷。漏谷禁灸。 三、天地人三皇穴(阴陵、地机 、三阴交)。阴陵泉穴位取穴方法:取穴的时候,做好用仰卧或正坐的姿势,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就是阴陵泉穴位的位置。从阴陵泉下三寸就是地机。阴陵泉叫天皇,地机叫地皇,三阴交叫人皇,统称三皇穴。地机是脾经的郗穴,郗穴就是消炎、镇痛穴。阴陵泉,治疗膝盖风湿 、水肿、中风、夜尿。三阴交有压痛点诊断妇科疾病。 四、痛经三穴(血海穴、三阴交、中极穴)。血海穴位于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度斜置,拇指尖下是穴。是全身最大的穴道,有压痛点,妇科要穴。痛经用三阴交、血海穴、中极穴治疗所有妇女痛经病。有压痛点、痛经时用针效果很好,立竿见影。 五、奇穴(百虫窝穴)位于百虫窝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3寸,(血海穴上1寸)。百虫窝穴别名:血郄或者百虫窠;属经外奇穴,出自明代的《针灸大全》。可以用它来治疗,如蛔虫病,皮肤瘙痒症,荨麻疹,风湿痒症,阴囊湿症,下部生疮,蛔虫病,膝关节病,肾脏风疮,产后风等。 六、箕门穴、冲门穴。箕门穴位于正坐屈膝或仰卧位,当缝匠肌内侧缘,距血海上6寸处取穴。位于腹股沟外侧,距耻骨联合上缘中点3.5寸,当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上穴位治疗采用对称治疗法。 七、府舍穴、腹哀穴。府舍穴在下腹部,府舍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冲门穴上方0.7寸,距前正中线4寸。腹胀、腹痛、腹股沟痛、疝气、积聚、痞块等。主治腹哀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之一,位于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4寸。可以治疗消化不良,腹痛,便秘,痢疾等疾病。 八、食窦穴与天溪穴。乳中穴外开二寸是天溪。天溪下一根肋骨就是食窦。肚脐以上肋骨之下可直针进,不能下太深,下一寸即可,临床上视病人肚子大小决定下针深浅。肋骨周围的穴道不能直针,要下在两肋骨中间,在夹缝中取穴。故下天溪一定要在穴前约五分处斜刺入穴,不能从乳中透到天溪。
|
|
203楼#
发布于:2015-11-25 23:3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陶圆红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5日《针灸大成》27课心得
三阴交:是妇科的大穴,可以多艾灸,女人进入更年期,三阴交、隐白、中极、巨阙都是很好的穴道,更年期可以向左边睡,右边主气,左边主血,左边睡血在下面气在上面,不会有更年期潮热现象。 天地人三皇穴,三阴交是人皇;漏谷是禁灸的,是脾经的络穴,阴经是里经,阳经是表经,脾经和胃镜互为表里,这两个经络交会的地方就是漏谷。 阴陵泉是天皇穴,阴陵泉虾三寸是地机穴,地机是地皇穴,脾主四肢、肌肉,主少腹,脾统血,脾主湿,五行中木火土金水,水病的话,土可以治疗,病人水肿要想到抢土,土就是脾,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这三个穴位专治水肿,脾经又称水道,水肿很厉害的时候皮肤绷紧,下针后三个穴位会流水,自然流水没关系。肌肉无力也可以用三皇穴,地机是脾经的郗穴,可以消炎镇痛。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是水穴,是个大穴,风湿、水肿、小便失禁都可以用,中风的病人、夜尿都可以灸。水病在三阴交都有压痛点。 下针深浅的定义:水病,因为水在深的地方,就下深一些,看体型来定。 血海穴:是全身最大的穴道,是妇科的名穴,痛经、滴漏不止、过量、或者很少,都可以在血海下针,血海、三阴交、中极穴三穴结合可以治所以痛经问题。血海下针后左右捻,无补泻、无虚实,不深针。 血海往下一寸是奇穴---百虫窝,可以诊断是否有蛔虫。 耻骨穴上方有个曲骨穴,是任脉的穴道,外开4寸是冲门穴,对称治疗法,冲门痛可以下对称地方,生孩子后胎盘不下来可以下针冲门穴; 乳中穴外开两寸就是天奚穴。 |
|
204楼#
发布于:2015-11-26 05:0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帆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6日《针灸大成》第.27课心得。
脾主身上湿和热,五行脾土可克水。水病土治如制堤,强土水肿隔却退。 西药利尿无强土,转瞬乱水泛滥了。水肿三皇天地人,水道一条痛压肿, 针下三穴会出水,任之外流不发炎。地机郗穴功消炎,还有镇痛肚子胀。 脾经合穴阴陵泉,膝盖风湿和水肿,小便失禁和频数,中风夜尿摄护腺。 水病压痛三阴交,治水针下须较深。因人而异三一寸,骨病内脏针下深, 脏主收藏藏很深,腑主宣泄是在表,肝病喘深肠胃浅,深浅概念要搞清。 五腧井荣俞经合,所出为井溜为荣,所注为俞行为经,所入为合肘膝下。 十二经脉十二原,脏腑原气之输注,经过留止是原穴,本原根本意原气。 阴经原穴同俞穴,阴经与输同为原,阴经之输并于原,五腧规律见分明。 肺经少商下鱼际,太渊经渠和尺泽。心包中冲下劳宫,大陵间便和曲泽。 心经少冲下少府,神门灵道和少海。脾经隐白下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 肝经大敦下行间,太冲中封和曲泉。肾经涌泉下然谷,太溪复溜和阴谷。 大肠商阳下二间,三间阳溪和曲池。三焦关冲下液门,中诸支沟和天井。 小肠少泽下前谷,后溪阳谷和小海。胃经厉兑下内庭,陷谷后溪足三里。 胆经足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膀胱至阴下通谷,束骨昆仑和委中。 血海诸穴数最大,膝盖上内肌肉突。妇科中极三阴名,痛经滴漏无月经。 痛来月经效果好,下次不痛或减轻。偏头疼痛正发作,立竿见影一针下。 血海不道补和泻,筋在一寸浅莫深。血海一下百虫窝,牙龈白点眼蓝点。 血海上五箕门穴,少用阴病近取穴。曲骨外四冲门穴,对称治疗因时宜。 冲门痛针女不便,脾可子穴和母穴,只要对称云门穴,胎盘不下针冲门。 中极外四府舍穴,腹部病痛近取穴。任脉腹四脾经穴,外二胃经半肾经。 石门外四腹结穴,状如府舍用甚少。神阙外四是大横,神阙外二是天枢。 建里外四是腹哀,腹部问题近取穴。乳中外二天溪穴,食窦下肋一寸六。 肚脐以上肋骨下,浅针一寸或浅深。沿骨斜刺离五分,乳房肿块走脾经。 脾胃经络看走向,天溪乳癌莫检查。寒实不清求原穴,郗穴消炎大神通。 |
|
205楼#
发布于:2015-11-26 10:5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教官-孝感-郑其赛3班保发容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6日《针灸大成》第28课心得 一、食窦穴与天溪穴。乳中穴外开二寸是天溪。天溪下一根肋骨就是食窦。肚脐以上肋骨之下可直针进,不能下太深,下一寸即可,临床上视病人肚子大小决定下针深浅。肋骨周围的穴道不能直针,要下在两肋骨中间,在夹缝中取穴。故下天溪一定要在穴前约五分处斜刺入穴,不能从乳中透到天溪。天溪在乳中穴2寸,是足太阴脾经经过,乳房肿块取天溪穴治疗。
二、胸乡穴、周荣穴。胸乡穴位于胸外侧部,当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取穴:仰卧位,在天溪上一肋,任脉旁开6寸,第三肋间隙处取穴。周荣穴位于胸部,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按压有酸胀感。一般不针,按摩保健灸效果很好。 三、全身脉络主管(大包穴)。大包穴是足太阴脾经第二十一穴,为脾之大络,统络阴阳诸经,故名大包。别名:大胞穴。位于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取穴方法:侧卧举臂,在腋窝下6寸(乳头平行处)。大包穴为强心要穴,刺激大包穴能迅速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肌血液供应,甚至可以用作急救穴位。此外,大包穴还有止痛的效果,是人身四大止痛穴之一。比如乳房胀痛或是胸腹疼痛,以及其他痛症,拍打这个穴位都有效果。女性朋友常期坚持的话,对预防乳腺增生也有很好的效果。 三、手少阴心经 1、君主之官:心脏心经,脾开巳时,心开午时早上11点-下午1点。心经属火阴火心脏不会有病是心包代心受过。心藏神主神志。心主神、主血脉,在液为汗、在官窍为舌,在七情为喜,心包络、心与小肠相表里,与夏季相通。 |
|
206楼#
发布于:2015-11-26 12:58
@教官-孝感-郑其赛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张帆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6日《针灸大成》第28课心得。
肺经中府下周荣,一肋骨下再胸乡。肺胃脾经热奶灸,天应初期灸胜针。 极泉下三是渊腋,渊腋下三是大包。大包总统周身络,经脏有络脏腑络。 武家对决取大包,全身瘫痪应声倒。脾之大络大包穴,阴阳经脉大包管。 脾如水坝输水田,大包输水似沟渠。小肠消化吸收脾,五色营养输归位。 黄疸肝胆坏脾胃,木大克土胃气少,黄肠不收黄营养,黄色在脸病在肝。 虚实定义松和紧,大包虚实中庸道。中风拳实或不握,过与不及大包治。 —终于大包— |
|
207楼#
发布于:2015-11-26 14:5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邓小兰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6日《针灸大成》第28课心得:
肋骨下针:右侧肋骨从左侧前5分斜刺进入,左侧肋骨从右侧前5分斜刺进入。 乳癌看其位置,再顺经络找穴。原络治疗法。 周荥穴在中府穴下1肋间,胸乡穴在周荥穴下1肋间。初期乳房硬块宜艾灸治疗较针更好。(利用灸向下找水的性质,硬块就会消失)让客人自己灸天应穴或按摩患处。 极泉穴沿腋中线下6寸为大包穴,主全身所有的络。伤到此穴易导致全身瘫痪。脏腑之间不协调时用大包穴。小肠把吸收的营养转给脾脏时,营养分成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输送给对应各个脏腑,肝、实症、虚症均可调理。 手少阴心经(11:000AM-1:00PM) 属阴火。心为君主之官,不受病。心脏发病在心包膜上。现代的心脏病均为西医不当治疗造成。心藏神,心脏管月经,心平气和则月经调。心中有一滴血受惊吓失神而失眠。心脏在管人的体重和腰围。盲目吃减肥药会造成心衰、心脏瓣膜受损。动脉血管阻塞治疗良方:撞墙。心之五音为徵音,发“呵”。 |
|
208楼#
发布于:2015-11-26 15:4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江陈敏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6日《针灸大成》第28课心得 一、胸乡穴与周荣穴 1.定位 中府穴下一肋骨是周荣穴,周荣穴下一肋骨是胸乡穴。 2.硬块在云门附近,找肺经治。治病归经。意思是找到病在哪天经就在相应的经络上配穴治疗。 3.硬块初期灸比针好。天应以治之。 二、全身脉络之主管:大包穴 1.定位 极泉穴下三寸为渊液,渊液下三寸既是大包穴。是脾经的终点。 2.大包穴是脾之大络。脾脏能管五脏是大包穴的关系。大包穴能把营养传到五脏。五色入五脏。 3.实证绷紧,虚证松弛。 三、手少阴心经 1.综述 心开午时。属火,是阴经,属于阴火。心为君主,心包代君受过,因此心的病在心包而非心脏。心藏神。神守则气聚。神在中医看来是心上一滴血。失去这心血,人就失神。心与小肠相表里。心脏管人体体重,减肥强心即可。 |
|
209楼#
发布于:2015-11-26 15:4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王淑芬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6日《针灸大成》第28课心得。 天溪穴,食窦穴 下针时,针要顺着肋骨方向在穴位旁开五分处斜刺到穴位处。不可直下。 周荣穴,胸乡穴 跟云门中府处于同一竖直线上,彼此间隔一个肋间隙。 方向从上向下依次为,云门,中府,周荣,胸乡。 极泉穴 位于腋下正中处,脉搏跳动处为此穴。极泉穴为心经穴。极泉穴下三寸为渊腋穴。 大包穴,极泉穴下六寸处。大包为脾之大络,统领全身络脉。 脾主运化,给其他四脏提供水谷精微,靠的就是大包的统领全身络脉,能输布全身的功能。 饮食入胃,化于小肠,水谷精微分为五色,各色入各脏,所以如果脸上现五色中一色,表明对应的脏腑有病。 脾经的虚症实证都可下针大包,手不能握拳,或握拳不能松,也可针大包。 乳腺肿块,确定肿块所在经络,按虚症实证治疗,在肿块初期艾灸效果好。 心经 运行时间中午11 到1点。心为君主之官,不受邪,心包代受。 心藏神,一晚上特定时间醒,所对应的经络,脏腑出现毛病。如果一晚上一直睡不好,心出了问题。 正常人心跟小肠同热,因中间有动脉血管直接联通,所以正常人,肚子是扁平的,如果心不能传热或传热不够给小肠,那么会有肚腩,腰围会加大。 五音对应徵音,发音为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