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斐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3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85
195楼#
发布于:2015-12-15 21:1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郭玉斐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5日《针灸大成》第47课心得
十四、足少阳胆经
1、胆
五行相生理论,脏为阴,腑为阳,肝藏血,心主血,脾统血。
阴木生阴火,肝木入心火,阳木生阳火,胆木入小肠。心包膜直接络到胆上面,心脏不断博动打到胆上,胆汁喷出,胆汁喷出的速度就是心跳的速度。治胆就加强心脏的力量,同时增加肝的代谢。胆囊倒了,视物就会反,左右反,胆为清净之腑、中正之官,否则视物倒之。胆病呕吐,口苦。
2、瞳子髎穴
胆经的第一个穴,即太阳穴,下针要浅,用一寸针下半寸,临床多放血,治眼睛发炎、红肿、角膜炎。下针治偏头痛,太阳透率谷。
眼科治症有翳膜时,由睛明穴往瞳孔生的是太阳经的热,下睛明,由眼角由外向内生的是胆经,下太阳,由下往上生是足阳明胃经的湿热,承泣四白巨髎等近取穴,由上向下生时也是胆经,上面是胆经的阳白穴。
3、听会穴与上关穴
耳前骨缝的最下面的穴为听会,张口取穴,这三穴下直针,不捻针,用上下插提法。
耳鸣为自身虚的在经络上取穴,如果是外来的,如潜水、鼓手等,再去原环境中慢慢上浮或减小音量恢复。
上关又叫客主人,下关的高骨上去的凹骨就是上关,是足少阳手阳明的会穴,不要深针,近取穴治耳鸣,近取穴以压痛点为下针的阿是穴。
4、颔厌穴与率谷穴
足阳明胃经的第一个穴为头维,头维下一寸为颔厌。
耳朵后一圈为三焦经,再外开一整侧都是胆经,头正中间是督脉,旁开一寸半为膀胱经,再开一寸半为胆经,直到耳后三焦经。
耳前上有动脉处为曲鬓,曲鬓与颔厌三等分,中间两个穴上为悬颅,下为悬厘,都是治头痛,近取穴,找压痛点。
耳尖上去一寸半为率谷,治头痛有名的针法太阳透率谷,从瞳子髎用三寸针捻到气后提到皮层,用手摸到率谷,把针倒过来,把皮拉起来,一点点透过去。透针时先在针侧下一针合谷麻醉用,发病的时候下针效果最好。如没有针,用手按太阳透率谷也有效果。
5、完骨、本神与阳白穴
完骨在天柱与天容的中间,在大筋的后方,耳后高骨后下方的凹洞。
阳白穴在眉毛与发际的中间,阳白的下针法是把皮肤拉起来,从阳白刺进去刺到眉毛的中间,叫阳白透鱼腰,治疗眼睛近视、视物不明、眼睛痛、白内障。
许宏俊
新手
新手
  • UID2018568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87
196楼#
发布于:2015-12-15 22:4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许宏俊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6日《针灸大成》第48课心得
十四、足少阳胆经
5、完骨、本神与阳白穴
完骨穴在天柱穴与天容穴的中央,在大筋的后方。阳白穴在眉毛跟发际的中间,正在眼睛眉毛的上方。阳白常常下针。阳白穴的下法是把皮肤拉起来,从阳白刺进去,刺到眉毛的中间,这我们叫做阳白透鱼腰。因为眉毛像条鱼一样,所以叫阳白透鱼腰。阳白透鱼腰是治
疗眼睛近视,视物不明,或是眼睛痛,或有内障都可以在这治。所以,胆经通到鱼腰,所以 你的内障若从上面下来,就还是在胆经上面来治。
在阳白穴之前是本神。从攒竹上来到骨头,攒竹穴在这边,头在这边,眉毛从这上来。 往右边转到神庭穴的时候,这一段前面是膀胱经,到这边的时候就分开来。这边是一寸,再
过来约五分的距离是胆经的头临泣。足阳明胃经并没有到后面,通通在脸的前面。所以面脸 的问题,都是胃经在管。所以只要痛到后面,你就把胃经删掉,因胃经只到这边。所以,在
辨证的时候,如果你经络很熟,一听就知道病人是怎么回事。
6、头临泣、目窗穴与风池穴
头临泣再跨过来一寸,就是本神。头临泣和目窗,尤其是治风泪,风一吹就流泪,这种症状 很多。这两个都是眼科的大穴及近取穴,在近取穴的时候是不分虚实的,通通可以用。从头
临泣直直往后一寸半就是目窗,目窗再往后一寸半,沿着下来就是正营,再过来是承灵,再 过来是脑空,再过来就是风池。从这头中间,后面大部分是治疗头痛、头昏、眩的穴道。前
面是治眼科的穴,因为胆经有络到上面,络到眼睛的上方。胆经在这个地方比较复杂一点。 最重要的是要知道经络的走向。胃经只到头维,最上面是督脉,再过来膀胱经,再来是胆经,
再过来是三焦经,都在这边。风池穴,首先先讲下针的手法,这是大筋和脑后骨,从这大筋和脑后骨下方最凹的地 方,就是我们的风池。这后面两个大筋的中间就是风府穴。风池穴这个地方,下针手法很重要。让病人趴倒,头摆正,我们再下风池。下针的时候,先用一只手按到颧髎,另一个手按风池,假想一条线。下右边风池,针是对着 左边的颧髎,下左风池的时候,是对右边的颧髎。顺这个方向下过去,血管就不会踫到,风池、风府、膀胱经的风门穴,受风的地方,一受到风
寒,就项强,就会后面颈子强硬。
治疗鼻窦炎、鼻子不通时,风池穴很好用。针一下去,鼻子就通了。风池穴和风府、风门,可拔火罐。项强的时候在这拔火罐,过去还有刮痧,先用米酒在膀胱经上面洒上去,再用汤匙在上面刮,刮红红的一条,这都是过去一
些祖传的手法,来解除脖子强硬的病痛。
7、肩井穴(解血瘀胸中)
肩井穴就正在肩膀上方,正好在肌肉最高的地方,你 按下去,在两片肌肉的中间。过去武术家重击肩井穴会把人打昏。针灸家可以下针,不要下太深,下太深的话会使病人昏迷。你
针肩井穴,引到气以后,一般都在对侧的足三里再下一针。比如说,扎左肩井再配合右边的 足三里下针。因为扎到肩井,胸部的气会很强,如果没有扎足三里的话,气会闷在胸腔里面,
病人会晕倒。同样的,我们扎右肩井就要扎左边的足三里。骑马掉下来或被马踢到,造成血胸,胸腔里面有瘀血,可活血化瘀。针下去以后,病人大 便是黑便。所以,治疗胸腔里面有受到重击、撞伤,跌打损伤的时候,肩井是非常有名的大穴。
病人肩项强硬、脖子酸,常用 的穴道是后溪,后溪主督脉。申脉是在膀胱经上面,同时也主阳蹻。所以后溪跟申脉两个 穴道同时用的时候,所有肩项病的症通通可以治疗。在外踝裸下五分是申脉穴。平常用
在治疗昼发癫痫,白天发癫痫,用灸。后溪管督脉、申脉管阳蹻脉,针了后溪、 申脉以后,痛就去了一大半。若还有一点,就下肩井。下了肩井以后,再下足三里、几乎没有什么肩膀痛去不掉的。这是非常好的穴道可治疗肩项强痛。伤科的话会用得
到肩井,脑部受到伤害的时候,在然谷放血。胸腔受到铁打损伤、踢伤、家暴打伤,就用肩井穴。你们一定要会下,有时救人是一瞬间。因为胸腔有瘀 血的时候,会喘不过气来。就在肩井下针,再下足三里,气就回来了。孕妇不可以下肩井穴。
8、渊液、辄筋穴
从肩井穴下来以后,直接环绕一直下来,就到了手的下方,在极泉正下方三寸的渊液,是属于胆经的穴道,不在这里灸。再来就是辄筋穴。 辄筋这个穴道,在你们的书上,这个版本说是胆的募穴,其实不对,胆的募穴是日月穴。日
月才是胆的募穴,辄筋并不是胆募。辄筋是在渊液往前一寸,一般来说是近取穴,治吐酸、 呕吐。很少下针,也很少灸。要知道病人从腋下,极泉下三寸这个地 方痛,你就知道是胆经,再下三寸就是大包。
9、日月穴与京门穴(腰酸、耳鸣)
个日月穴才是胆经的募穴,胆募日月。从心蔽骨下来到肚脐正中点是中脘,心蔽骨到中脘的正中间叫巨阙。巨阙 是心脏的募穴,心募巨阙。从巨阙旁开四寸,到两个肋骨中间,这个穴道叫期门穴。
期门穴是肝的募穴。跟着期门往下一寸,跳过一个肋间,这个穴道叫日月。日月穴是胆的募穴。如果胆汁不通、胆结石,我们可以扎背后的胆俞,扎正面的日月。正面的日月、背后胆俞。俞就是输通,那这
个募是开门嘛,门打开,开门以后让它输通,就是俞募治疗了。下针的针剌方向,都是从这 往那边刺,一定是找两个肋骨中间才有穴道。
京门穴是肾的募穴。手肘靠着肋 骨,胸肋骨最下面的那个点,叫章门穴。从章门穴,往后摸,刚好有一个肋骨从后面凸出。 正在这肋骨头上面,就是京门穴。京门穴是肾经的募穴,所以治肾脏虚症或实症的时候用俞募治疗。肾结石、肾脏癌、肾阳虚、阴虚,耳鸣,都没有关系。扎肾俞以后,再扎京门,这就是俞募治疗。针直接下进去,不要太深
差不多一寸就到了。京门穴常常配合在肚脐正后方第十四椎骨的命门,在第十 四椎外开一寸半就是肾俞。京门穴跟肾俞,一起使用。这是俞募治疗法。用得很多,像耳鸣、腰酸、肾脏等问题或水肿。
10、带脉、五枢与维道穴
奇经有一条叫带脉,就是带脉、五枢、维道三个连续的穴道。治症就是女子带下、白带、赤白带,还有包括带脉的痛。带脉它像皮带一样,环腰一圈。手肘弯到肋 骨底边,这是章门穴。从章门穴往下走一寸八分的地方,称之为带脉。两个肌肉中间。带脉再过来是五枢、维道。五枢穴要从水道穴找。这是任脉的关元,关元外开二寸就是水道,水道在足阳明胃经上。从水道再走五寸半,从这横过来,这个穴道就是五枢穴。关元下一寸是任脉的中极穴。从中极穴外开八寸的距离就是维道穴。这三个穴道,
带脉、五枢、维道,是属于人的带脉。下半身好像 坐在冷水里,有时还会听到水声,这就是带脉病。
如果有个人说“我腰痛!”,背两边上下痛,就知道在膀胱经上。如果是中间,就知道是督脉痛。如果他说在腰上,环腰一圈,就是带脉痛。中医认为,从
督脉外开一寸半是我们的膀胱经。只要下针膀胱经的委中,他的痛就去掉了。所以即使它凸出,你都不要动它,他不会痛的。就算刚好穿过第十四椎,经过带脉,是 横的,那痛是横的。也不会往下痛。所以如果坐骨神经痛,你按经络来取穴就好。
11、华陀夹脊(足三里十临泣穴)
我们有一条经是在督脉旁开五分的地方,这有个特别的名称,叫华陀夹脊。 有个病人来陈述:“我背痛!”既不是在督脉,也不是在膀胱经,而是在督脉跟膀胱经的中间,督脉旁开五分的地方,叫华陀夹脊。只有两个穴道可以治
疗它,足三里加上临泣。带脉五枢维道,是足少阳、带脉二脉之会。
12、居髎穴与环跳穴(骨之始)
居髎穴从章门穴直下八点三寸或八点五寸,下针机会不多。但要知道这里痛,它是属于胆经的。从居髎过来就到了环跳穴。下针针环跳,要病人腿弯起来,摸从整个大腿骨,摸到骨头的尽端,手法是握拳,下去以后,对着这个骨头,大拇指指尖到处是穴。这是环跳穴。用手指头一点,点到后它会非常痛,针直下进去,环跳穴下针的时候,一般是不留针。
因为腿这样弯到,我们针直接扎进去。三呼三吸,针下进去以后,左右捻一捻,引到气,病人很酸,吸的时候针拔起来,吐气时不要动针,等他吐完,再把针慢慢推到穴道的地方。连续做三下,这叫做呼吸补泻。
中医认为环跳是骨之始,,骨头开始生病的时候, 一定是从环跳开始有痛。因为它是刚开始的地方。从环跳到脚趾头或手指头的末梢。新 的骨细胞是每一个人每二年换一套全新的骨骼。初始的地方是在环跳,终点是在手指头边跟
脚趾头边。中医知道骨的开始和结束。所 以,一开始骨头有问题的时候,就在这个地方。环跳痛的时候,不只是单纯的经络痛,可能有骨癌,或者骨头有损伤,被破坏。扎了一次、二次痛还在那边,这骨髓可能有病了。环跳痛下针很麻烦时,可以下对侧的肩髃,肩髃刚好是上肢的末端,环跳刚好是下肢的末端,所以肩髃对环跳。肩髃痛就扎对侧
的环跳。但是如果是骨癌,或骨有病,或其它的问题时,这痛去不掉。环跳是中风非常有名的穴道。半身不遂可以在环跳下针。
李欣
新手
新手
  • UID2018608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92
197楼#
发布于:2015-12-15 23:20
@教官-深圳-李焕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南阳-李欣申请签到 2015-12-15《针灸大成》第四十七课学习心得                                                   足少阳胆经                                   1、胆:胆在中医五行里属木,肝胆属木,心与小肠属火,脾胃属土,肺与大肠属金,肾与膀胱属水,心肝脾肺肾五脏是阴,腑有胆小肠胃大肠膀胱是阳,心脏外面有心包,心包相火。肝藏血,心主血,脾统血,肝脏属木,是因为肝会像树木一样吸收转化浊物,让人体使用,心脏是火,肝是木,木燃烧,产生热量,使心脏跳动产生速度,所以中医就是温度、速度、时间、压力的物理学,中医观念认为:肝在下方,胆在旁边,当火燃烧,到之会排出胆汁,肝吸收营养后变成血,浊物进入胆,进入肠,入木后加上小肠的火,消化力就会更强。所以治胆要先强心,心脏搏动力量加强,加药物清出浊物,同时增加肝的代谢,让肝从后面推动,胆的问题就解决了。这就是阳跟着阳生阴跟着阴生,肝木生心火,胆木生阳火。当手术切除胆,十五年后就会有肝结石,这是胆汁累积在总胆管形成的。婴幼儿时期呕吐厉害都是胆的原因,胆是清静之腑,中正之官,视物倒之。临床上,胆病呕吐,口苦,阳木生火,都是胆的问题。                              2、瞳子髎穴:眼珠后,外眼角旁边就是瞳子髎穴,眼内眦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睛明穴,当有内翳从睛明穴通到瞳孔,是足太阳膀胱经的问题,下睛明穴;外眼角和眼珠上方的内翳是胆经的问题,可下太阳穴;眼下方是胃经,可下承泣、四白、巨髎等胃经穴位,所以内翳的问题要在它所属经络治。太阳穴下浅针,五分即可,临床放血多,治症:眼睛发炎、红肿、角膜炎,偏头痛用太阳透率谷。                                    3、听会穴与上关穴:耳朵骨缝的耳门听宫听会三穴都下直针,用上下插提法。耳鸣外来的要回到患病处情景重现,慢慢的调整回来;体虚导致的耳鸣一般情况下可点摁照海太溪复溜。上关又叫客主人,在下关高骨上的凹洞就是上关,是足少阳胆经的会穴,下浅针。        4、颔厌穴与率谷穴:先理清头部经络分布:头正中央是督脉;旁开一寸半是膀胱经;再开一寸半是胆经;耳朵旁一圈都是三焦经。颔厌、曲鬓、悬颅、悬厘都是在三焦经外开一圈,治症都是头痛,越靠近耳朵,越治耳朵问题,越靠近上方,越治偏头痛,找压痛点下针。率谷在耳尖上一寸,治疗偏头痛最好是太阳透率谷,先针对侧合谷,麻醉,面口合谷收,透针要分把头皮拉起来,痛时下针才是最好的时机。        5、完骨本神与阳白穴:完骨在天柱与天荣中间,耳后高骨后下方的凹洞;阳白在眉毛与发际的正中间,阳白常用来做阳白透鱼腰,主治眼睛近视、视物不清、眼痛、白内障。阳白穴之前是本神。
李焕
侠客
侠客
  • UID2017588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0
198楼#
发布于:2015-12-15 23:5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李焕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5日《黄帝内经》第42课心得
1.襁褓中的幼儿,如果发生高热病,但脉却悬细而小,一样的是手足若温暖者生,手足冰冷者死,幼儿若中风发热,气喘肩息者,一般若有气喘肩息者,脉都会呈现实且大状,此时若有缓脉出现,表示胃气犹存,如此则生。但若出现如弓弦一样的劲急之脉,已无胃气,如此必死。若下痢又兼大便带血者,若此人身反发热主死,身冷为正常者生。若下痢又排出白沬者,此时若脉沈,为脉症相合,如此则生。若脉反浮者,为阴阳绝离故死。若下痢又排出脓血,若脉呈悬细快断绝状,此脉症不合主死。若脉现滑利且大,则脉症吻合者生。若下痢症,身不发热,脉亦不悬绝者,凡下痢症,脉现滑利且大者,此脉症相合故必生,若呈脉中空虚,流动不畅者,此津液已竭必死,此际但计算其真脏之脉现,则可判定其死期。
2.得癫疾等脑病,若脉现滑利而形大者,日久自己会好。若脉出现形小坚强硬且急数者,此必死.从脉中如何分辨癫疾之虚实及结果如何,癫疾本为虚证,若脉呈虚脉,因脉症相合,此病可治。若脉反呈实症之脉,此人必死(癫疾指脑病)。
3.三阳热结之消瘅病(今之糖尿病),如果脉实而大,则此病长期治疗可痊愈。若脉反为悬细形小又坚硬,即令长久治疗亦无法治愈。
4.治疗法有以外形为准,有以骨症为准,有以脉形为准,有以筋形为准,如何才知治病法则的标准呢?春季治病取穴宜用该病经脉之络穴,夏季治病宜用该病经脉之俞穴,秋季治病取穴宜用该病经脉之合穴,冬季时节天寒地冻,人体外表亦闭,气血内藏,此时则宜用药灭少针刺,以免气泻。但这里所读少用针刺的意思,并非对有痈疸之病来说的,一旦遇有痈疸之病,须速用针刺法,立去病邪,以免病情扩散,伤害更大。有痈病之人,医师用手按,常不能察觉,有时在有时不在。遇此状况,可在手太阴肺经附近找压痛点施予三刺,及在胸前足阳明胃经处找压痛点,来施针刺。一旦发生腋下脓痈,病人必生高热,则须针刺足少阳胆经,在经上有压痛点选五位施刺。如果大热仍不退,改刺手少阴心经选三位有压痛点位来剌,再加上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及骨的会穴大杼穴施予刺法。如果是突发急性之痈疽,并从病处向筋及肌肉顺延发痛,造成冷汗不止,小便不利者,其治在该病经之俞穴。如果腹部突然胀满,按之不减,也不排气,则须取用手太阳小肠经的络穴及胃之募穴中脘穴,加上背后肾俞穴附近距命门三寸都位的压痛点上下针五刺且用较粗之员利针来施治。遇霍乱上吐下泻时,可在背部俞穴位选五处有压痛点位施予针剌,再加上足阳明胃经三里穴及上侧旁有三压痛点处下针。针刺治疗癫痫及精神病患者,可针手太阴肺经之列缺穴,手太阳小肠经之阳谷穴,足太阳膀胱经之京骨穴,手少阴心经之通里穴,足阳明胃经解溪上五寸奇穴上下连刺三针。
5.治疗消瘅、突然昏厥、半身不遂的偏枯、手足无力且冰冷,呼吸气短,下气上冲胸,或肥胖之有钱人,大多属于平日嗜食丰盛佳肴所生之疾病。凡是见到阴阳隔绝不通,或饮食不入又大小便不通者,多是平日遏于忧思之人所有的。突然足逆冷且上逆,又有耳聋,一侧气血阻塞不通,这是内中气血突然上逆头部产生的,常是因为情绪过于激动,再外感风寒而致。内外皆无风病,但湿积脉内而人瘦不胖,此湿着血脉之劳症。足指因痛或跛,此中寒、风、湿之病。凡黄疸、暴发之疼痛、癫疾(脑痛病)、神智不清发狂奔走,道都是畏久以来小病未好转产生的疾病。五脏之相互关系不平衡,是由于六腑闭塞不通所产生。头痛兼耳呜,五官及大小便又不顺畅,这是肠胃功能失常所产生的病变。
6.太阴与阳明是表里关系,属于脾与胃之脉,但生病时都迥然而异,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阴阳位置不同所造成的。阴受病或阳受病,其间产生互相影响,造成虚实互变,时顺时逆,有时病由内发,有时病由外入,其病因不同,故病有不同之名称也。阳是天阳之气,主外。阴是地阴之气,主内。所以阳之性为实,阴之性为虚。人受外感风邪时,表阳必先受。不知饮贪之道,暴饮暴食不知节制,生活起居极不正常之人,必先使阴伤。而阳受病则邪必入腑,阴受病,则邪必入脏。病邪入腑必造成身体壮热无法安卧,病向上逆则成短气状。病邪入五藏则胸腹胀满,不思饱食,病向下则腹泄,长久下来则下痢不止。
李水华
会员
会员
  • UID2018564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40
199楼#
发布于:2015-12-16 00:0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李水华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5日《针灸大成》第47课心得
足少阳胆经
肝属木,肝可以把水转化,胆在肝下,肝吸收营养,浊物进入胆就是木,木进入小肠会生火,让小肠消化力更强。心脏脉动作用在胆,促使胆脉冲喷射胆汁。胆有问题就加强心脏,以有更大的力量推动胆,同时用药将浊物排出即可。肝木生心火,胆木生阳火,胆木生火,是因为有心火推动。胆是带状的东西,如果因胆结石而把胆切掉,肝胆通道堵住,那过15年后通道变成硬块,就会发生肝结石。小孩子把b总是看成d,把字看反,如果小时会长期呕吐,那可能是呕吐时把胆囊翻过来了。呕吐,口苦都是胆问题,阳木生火,烧焦后会有苦味的关系。
瞳子髎穴:眼珠后方的太阳穴。扎太阳浅针5分。最多的用途是放血,治眼睛红肿、发炎。还有偏头痛,如果是胆经上痛,在此放血治疗。眼中白翳问题:有白翳从睛明穴过来,快碰到瞳孔,就是膀胱经的湿热,扎睛明穴。如果白翳从太阳穴过来,就是胆经的湿热,扎太阳穴。如果从眼珠下方过来,就是阳明胃经的湿热,扎承泣四白巨髎;从上面下来的,一般来说是胆经的问题。
听会穴:太阳穴下到耳朵骨缝最下端的听会穴。耳门、听会、听宫都是张口取穴。下针时直进,不转针,用上下插提法。人听大音而耳鸣,你可以回到那个声音的环境,让人慢慢放低音量,就会好。潜水音乐都好治,人声不好治。
上关穴:下关穴跨过一个骨高点,就是上关穴。是手足少阳阳明的会穴。下有动脉,不深针。近取穴治耳聋耳鸣,当穴性雷同时,选最痛的点下针。
颌厌穴:头维穴往下1寸就是。耳朵旁边一圈是三焦经,在往外一圈就是胆经。曲鬓穴和颌厌穴两点连线三等分,上一分就是悬颅穴,下一分就是悬厘穴。越靠近透越是治疗偏头痛,越靠近耳朵越是治疗耳病。要找压痛点,找好后一般下针在动脉旁边,或骨缝旁边。
率谷穴:从耳尖,耳朵最高的尖端往上一寸。或从耳朵旁边跟头连到的这个交接的点这边,再往上两寸处。偏头痛时,太阳穴透率谷穴。三寸针扎瞳子髎拧一拧,然后提起来到皮层。手摸到率谷穴,然后把针旁的皮拉起来,一路一路透到率谷穴。头痛很重的病人,透针时可能都没感觉。痛有时机,痛的时候找医师。痛在太阳上,先合谷穴下一针,有麻醉作用,然后太阳透率谷穴。没有针在旁边,就指针按摩。
完骨穴:沿着耳朵的纹路下来,完骨穴是在耳朵的下后方,天柱穴与天容穴的中间,大筋的后边。有病人痛在这里,感觉痛会回转,是因为胆经在此回转。
阳白穴:在眉毛与发际线的中间,正在眼睛瞳孔的上方。阳白穴下针要透鱼腰穴,是胆经问题,可治疗近视、眼睛痛、内障等症。
许宏俊
新手
新手
  • UID2018568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87
200楼#
发布于:2015-12-16 18:5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许宏俊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7日《针灸大成》第49课心得
十四、足少阳胆经
13、风市穴(中风瘫痪大穴)
在大腿外侧,从膝盖交接的缝这里直上七寸,称之为风市穴。风市穴是治 疗中风、瘫痪的大穴。用膝盖外侧上七寸就是风市穴。风市、环跳都是中风 的大穴,脚、膝盖麻木不仁,都可以下针。下风市的时候采用深针,因为它肉多。中风,都会用到风市穴。膝盖没有力是没有什么虚实的。膝盖没有力,在风市跟阴市下针。与足阳明胃经的阴市合并使用。从风市下二寸是中渎穴。中渎穴是少阳的一个别络。治症是增加风市的效果。
14、阳关穴、阳陵泉穴
再来是阳关。我现在讲的这两个膝盖缝头。就是阳关穴。在膝关节弯曲的中间这边。阳关穴很浅,因为下面是骨头,你用一寸针扎下去就酸了。是近取穴,对风湿闗节炎效果都很好。近取穴包括痛风、红肿都可以治。膝下面这边有两条骨头,如果你把这两个骨头画一条
线,心里面想把它对到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交接点称为阳陵泉。按照《难经》来说,筋会阳陵。全身的筋,由阳陵泉来管。任何膝盖痛,我们有膝五针。五个穴道,实际上用四针。找到阳陵泉以后,针下去一定
在两个肌肉的中间,这样可以一路透到阴陵泉。阳陵泉透阴陵泉对治膝盖风湿非常好。阳陵泉透阴陵泉效果是最好的。
15、奇穴:胆石点
从阳陵泉正下差不多一寸的距离,有个奇穴,叫胆石点。胆结石的人,在阳陵泉下一寸一定可以找到压痛点。也是在两个肌肉的中间找压痛点,下针。所以治疗胆结石,去胆结石的痛,你一
下针痛就去掉了。肾结石点在交信和太溪的中间。治 疗胆结石,一寸半下进去就好。当然你可以配合胆募日月、背后的胆俞。
16、阳交穴至外丘穴(治犬咬伤)
再来是阳交。阳交跟外丘这两个穴道很妙。把脚延伸下来,从外踝裸直上七寸, 这个穴道我们称之为外丘穴。从外丘往后一寸,就是阳交穴。然后阳交穴再会到阳陵泉。上
去走到膝关,到中渎、风市穴,这是胆经的经络的走向。病人说我左脚痛,而且这痛很奇怪,转个弯再上去。我们手上三阳络的地 方会转个弯,脚上外丘的地方到阳交也会转个弯。
阳交是阳维脉的郄穴。像发狂奔走、抽筋、脚痛,无所谓虚实。外丘穴,猘犬咬伤,就是被疯狗咬到。那种很大的狗、很凶恶的狗。那种狗到处咬东西,牙齿很脏,狗的牙齿是圆形的,咬到不容易收口,毒还会进去。狗咬到大部分在外丘这边,一口咬到腿上面,在齿痕上放艾绒,用隔姜灸,先把生姜切片打洞,放到咬伤的地方,隔着生姜来灸它。艾本身是纯阳的,是解毒的。蛇咬伤、黑蜘蛛咬伤,一样处理。灸完被咬伤
的地方,同时要灸外丘,非常好用。外丘穴是足少阳胆经的络穴,中渎是别络。主要的络,络到胆,胆跟肝经表里,络到肝经的地方就是外丘。因为它是络穴,肝又是解毒的,你一灸外丘穴。人体
解毒的力量就会加强。无所谓虚实寒热。
17、光明、阳辅与悬钟穴
光明穴是足少阳的络,别走厥阴。大部分是用在眼科的治症。所以,治眼科像眼旁的瞳子髎、 丝竹空,攒竹、睛明、承泣、四白、养老,现在又来一个足少阳胆经的光明穴可用。光明穴是外踝裸上五寸。下针用直下,一般来说是下在胫骨的这侧,不是上面。络穴,虚症实症都可以下针。
从外踝上四寸为阳辅。阳辅穴是胆经的经穴。胆是阳木,胆经对应着井荣俞原经 合。阳辅穴是经穴。胆经的子穴。实症在这下针。实则泻其子,常用的大穴。
外踝裸上三寸,是悬钟由叫绝骨穴。《难经》:髓会绝骨。骨髓的髓,髓生病的时候,在绝骨穴上治疗。手按到外踝,顺着外踝沿着骨头一路上往上推,推到上不去而陷下去的地方,就是绝骨。从外踝摸到绝骨穴,如果你绝骨穴很高,就表示你很聪明。一般标准,是二寸。越高的脑容量就越大,因为髓会绝骨,脑为髓之海。如果髓之海突
然多个东西,那就是脑瘤。
18、八会穴介绍
骨会大杼(膀胱经上),筋会阳陵(胆经的穴道),血会膈俞(在第七椎外开)。气会膻中,脉会太渊,脏会章门(肝经上面),腑会中脘,髓会绝骨。骨髓生病绝骨穴会有压痛点,是治疗中风的大穴。中风,在腿上下风市,阳陵泉,绝骨。中风中脏时(不能讲话就是中脏),那你就下到骨边。扎风市、阳陵泉透阴陵泉,绝骨透到三阴交去。任何骨髓有问题、筋骨的问题,统统可以在绝骨穴上下针。绝骨穴又名悬钟穴。
王雅斌
新手
新手
  • UID2018492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4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01楼#
发布于:2015-12-16 19:3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6王雅斌申请签到。《针灸大成》2015年12月1648课学习心得
足少阳胆经
6头临泣 目窗穴与风池穴
头临泣穴病人面朝上躺,眼珠上线交发际一寸半处,摸有个骨缝。 本神穴从头临泣跨过来一寸。 目窗穴从头临泣往后一寸半。
头临泣和目窗是眼科的大穴及近取穴,不分虚实,都可以用。主治风泪 风一吹就流泪。
风池穴颈后枕骨下与乳突下缘相平,大筋外侧凹陷处。
下针方法:让病人趴倒,头摆正,先用一只手按到颧髎,另一只手按风池假想一条线,下右边风池,针对着左边的颧髎,下左边的风池,针对着右边的颧髎。可治疗项强 鼻窦炎 鼻子不通。对侧治疗。
风池和风府 风门除了下针还可以拔火罐和刮痧,可治疗项强。
7肩井穴(解血瘀胸中)
肩井穴在肩膀上方正好在肌肉最高的地方,在两片肌肉中间。下针很浅(用一寸针下五分),针肩井穴引到气后,再扎对侧的足三里,因为扎到肩井,胸部的气会很强,如不扎足三里,气会闷在胸腔里面,病人会晕倒。可治疗外伤造成的血胸 胸腔里有瘀血 可活血化瘀。针下去以后病人大便是黑便,也可治疗肩项强痛。孕妇禁针。
8渊腋 辄筋穴
渊腋穴在极泉正下方三寸。是胆经的穴道,禁灸。 辄筋穴渊腋往前一寸。是近取穴。可治疗吐酸 呕吐,很少针和灸。
9日月穴与京门穴 (腰酸、耳鸣)
期门穴从巨阙旁开四寸到两个肋骨中间。是肝的募穴。 日月穴期门穴往下一寸跳过一个肋间。是胆的募穴。募是开门 开口的地方,俞是运输,如胆汁不通 胆结石,就扎背后的胆俞,正面的日月。
章门穴手肘靠着肋骨,肘尖正好碰到胸肋骨最下面的那个点。
京门穴从章门穴往后有一个肋骨从后面凸,正在这肋骨上面。是肾经的募穴。用俞募(肾俞 京门)治疗,肾结石 肾脏癌 肾阳虚 阴虚 耳鸣 水肿。下针要浅,差不多一寸就到了。
10带脉 五枢与维道穴
带脉从章门穴往下一寸八的地方,在两个肌肉中间。像皮带一样环腰一圈。 五枢从水道横过来五寸半。 维道穴从中极外开八寸。这三个穴都可以治疗带脉痛(腰痛)。
11华佗夹脊(足三里十临泣穴)
华佗夹脊在督脉旁开五分的地方。可治疗腰痛。
郭玉斐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3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85
202楼#
发布于:2015-12-16 21:4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郭玉斐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6日《针灸大成》第48课心得
面脸的问题是胃经在管,后面就没有胃经了。
6、头临泣、目窗穴与风池穴
头临泣找法,病人仰卧,从眼珠向上划一直线入发际后一寸半的地方的骨缝。头临泣直后一寸半为目窗,目窗再后一寸半为正营,再后是承灵、脑穴、风池。
头临泣和目窗治迎风流泪。后面部分治头痛、头昏、眩。前面的治眼科,胆经络到眼睛的上方。风池在脑后骨与脑后侧大筋的最凹处,下针时让病人趴下,头摆正,一手按风池,一手按对侧颧髎,假想一条线,沿这条线下针。风池、风府、风门是风进入的地方,受风寒项强,除了下针可以拔火罐、刮痧,解除项强。风池治鼻窦炎、鼻子不通很好用,对侧治疗。
7、肩井穴(解血瘀胸中)
肩井在肩膀正上方肌肉最高处两片肌肉中间,重击会致昏倒,下针不可深针,一寸针下五分,引到气后下对侧足三里,治疗胸腔受到重击、撞伤、跌打损伤,血胸,针下去后病人会便黑便。
后溪管督脉,申脉管阳礄,针后溪、申脉所有的肩项病通通可治,若还有下肩井,肩井下了再下足三里,没有治不了的肩膀痛。
伤科用穴,脑震荡、脑部受伤在然谷放血,胸腔受伤肩井穴。孕妇不可下肩井,会落胎。
8、渊液、辄筋穴
极泉正下方三寸为渊液,渊液往前一寸为辄筋,近取穴,治吐酸、呕吐,很少针,不灸。
9、日月穴与京门穴(腰酸、耳鸣)
胆募日月,巨阙旁开四寸为期门,为肝的募穴,期门下一寸跳过一个肋间为日月,胆汁不通、胆结石,背后胆俞,正面日月,俞募治疗法,下针方向沿肋骨向外斜刺。
弯手肘尖,肋骨最下端为章门,往后摸一个肋骨从后面凸出,在这个肋骨头上为京门,京门为肾的募穴,京门加肾俞,后第十四椎命门外开一寸半,俞募治疗肾结石、肾癌、肾阳虚、阴虚、耳鸣、腰酸、水肿等。
10、带脉、五枢与维道穴
带脉是奇经的一条,就是带脉、五枢、维道三个穴道,治女子带下、赤白带,带脉痛。带脉像皮带一样环腰一圈。章门下一寸八分两个肌肉间为带脉,关元外开两寸为水道,水道 再走五寸为五枢,关元下一寸为中极,中极外开八寸为维道。带脉病症,下半身像泡在水里,有时还会听到水声。
背痛,两边上下痛为膀胱经,中间为督脉,环腰为带脉,坐骨神经痛根据经络治疗。
11、华佗夹脊(足三里加临泣)
督脉旁开五分的地方为华佗夹脊,胆经的本穴临泣加足三里专治华佗夹脊痛。
12、居髎穴与环跳穴(骨之始)
居髎从章门直下八点三、五寸的肌肉中间。
李水华
会员
会员
  • UID2018564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40
203楼#
发布于:2015-12-17 03:2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李水华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6日《针灸大成》第48课心得
足少阳胆经
头临泣、目窗穴与风池:头临泣再跨过来一寸,就是本神,从发际一寸半的地方一摸,就有一个缝,就是头临泣,直往后一寸半是目窗,头临泣和目窗,治疗风泪,它们都是治疗眼科的大穴及近取穴治。目窗再往后一寸半,沿下来就是正营,再过来承灵,再过来脑空,再过来就是风池。从这头中间后面大部分是治疗头痛,头昏眩晕的穴道,前面是治眼科的穴,因为胆经有络到上面,络到眼睛的上方,风池,从大筋和后骨下方最凹的地方,就是风池。后面两个大筋的中间就是风府穴。风池下针手法重要,在颈边,扎到动脉里面很危险,突际上下针时,在病人趴倒,头摆还,再下风池时,先用一只手按到颧髎穴,顺着这个方向下过去,血管就不是硑到,风池治疗鼻窦炎,鼻子不通。下左边下风池,右边的鼻子就通,下右边,左边鼻子就通了。风池,风府,风门,可拔罐,可下针,可刮痧来解除脖子强硬病痛。
肩井穴:(解血瘀胸中)肩膀上方,正好在肌肉最高的地方是肩井,下针不要太深,下针太深会使病人昏迷,用一寸的针,下五分。扎肩井,引到气后。在对侧的足三里下针。左肩再配合右边足里下针,因为扎到肩井,胸部的气会很强,如果没扎足里的治,气会闷在胸腔里,病人会晕倒。治疗摔伤胸部血瘀,是具有活血化瘀。下针不要下得太深。治疗病人项强硬,脖子酸,后脑后项酸,用后溪穴,后溪是主脉,申脉在膀胱经同时也主阳蹻,所以后溪跟申脉同时用,所有肩项的病通通可以治疗。外踝祼下五分是申脉,昼夜癫痫病用灸,后溪管督脉,申脉管阳蹻。痛就去了一半,若有还有一点下肩井,下肩井再下足里,几乎没有痛,就好了。治疗肩颈强痛,治脑震荡在然谷穴放血。胸腔受到铁打损伤,家暴打伤用肩井穴,孕妇不可以下肩井,会落胎,肩井气会很强,对胎儿不好。
渊液,辄筋穴:在极泉正下方三寸渊液,属于胆经穴道,多汗禁灸。辄筋是在渊液穴往前寸,近取穴,治吐酸,呕吐,再下三寸是大包。
日月穴:是胆经的募穴,胆募日月,从心蔽骨下来到肚脐正中点中脘,心蔽骨到中脘的正中间叫巨厥,巨阙是心脏的募穴,心募巨阙,从巨阙旁开四寸,到两个肋骨中间,这个穴道叫期门穴,期门穴是肝募穴,跟着期门往下一寸,跳过一个肋骨,在骨头没有穴道,俞募治疗法,募是开门,开口的地方,俞就是运输。胆汁不通,胆结石,扎背后的胆俞,扎正面日月。
京门穴:是肾的募穴,你手肘靠着肋骨,胸肋骨最下面的那个点,正好平我们的手肘尖,这个穴道叫章门穴,京门是肾经的募穴,治肾脏虚实症。京门穴胁骨最下端,往后摸,刚好有一个肋骨从后正在这肋骨上面,就是京门穴,京门穴是肾经的募穴,治疗肾脏虚实症,用俞募治疗,治疗肾结实,肾脏癌,肾阳虚,阴虚,耳鸣,腰酸,扎肾俞再扎京门,这是下针直刺,不要下得太深,差不多一寸。
带脉,五枢与维道穴:奇经有一条带脉,就是带脉,五枢,维道三个连续穴道。带脉它像皮带一样,环腰一圈。手肘弯到肋骨底边,这是章门,从章门穴往下走一寸八分的地方。找两个肌肉中几间,找到骨肌肉缝这个穴道称为带脉,因为一穴道一定在两肌肉中间不会在骨上,筋上或肌肉上,带脉再过来是五枢,维道,从小道再走五寸半,从横过来,这穴道外开八寸的距离就是维道。带脉,五枢维道属于人的带脉。治疗好带下,白带,赤白带,包括带痛。
华陀夹脊(足三里十临泣穴)有一条经在督脉膀开五分的地方叫华陀夹脊。治腰痛,足三里加临泣。
李欣
新手
新手
  • UID2018608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92
204楼#
发布于:2015-12-17 08:49
@教官-深圳-李焕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南阳-李欣申请签到2015-12-16《针灸大成》第48课学习心得                                                            足少阳胆经续                                          6、头临泣目窗穴与风池穴:头临泣取穴方法:病人仰卧,眼珠到发际一寸半处骨缝就是头临泣,头临泣和目窗特治怕风泪,头临泣直后一寸半是正营,依次是承灵脑空凤池,头后部多治头痛、头昏、眩,前面治眼科,凤池在大筋和脑后骨下方最凹处,两大筋中间是风府,凤池治项强鼻窦炎鼻阻,对侧下针治疗,也可凤池风府风门刮痧拔罐。           7、肩井穴(解血瘀胸中)肩井穴在肩膀上方肌肉最高处,可下浅针,针下肩井得气后下对侧足三里,引气下行。病人肩项强硬,可下申脉后溪,所以严重的颈项痛要先下申脉后溪,不行再下肩井足三里。脑部受伤要在然谷青筋刺血,胸腔受伤有淤血,要在肩井足三里下针。                                                  8、渊液辄筋穴:极泉正下三寸是渊液,渊液前一寸是辄筋,近取穴,治吐酸呕吐。再下三寸是大包。               9、日月穴与京门穴:巨阙旁开四寸是期门,期门下一寸隔一肋骨是日月穴,胆募日月,治症:胆汁不通,胆结石,可下胆俞日月向外斜刺,手肘靠着肋骨,肋骨最下的点为京门,京门是肾经募穴,治肾脏虚实病。俞募治疗法,治症:肾结石、肾脏病、肾阳虚阴虚、耳鸣,先下肾俞再下京门,最常治腰酸耳鸣。                                          10:带脉五枢维道:带脉治症:女子带下、白带、赤白带带脉病。手肘弯到肋骨底边是章门穴,章门下一寸八,两个肌肉中间的骨缝是带脉关元外开二寸是水道,水道外开五寸半是五枢穴,关元下一寸是中极,中极外开八寸是维道,带脉五枢维道属于带脉,带脉病的感觉是下半身泡在水里有水声,背两边痛是膀胱经,中间是督脉,腰一圈是带脉。                                                         11华佗夹脊:督脉旁开五分是华佗夹脊,针足临泣加足三里专治华佗夹脊。
王雅斌
新手
新手
  • UID2018492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4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05楼#
发布于:2015-12-17 16:3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15王雅斌申请签到。《针灸大成》2015年12月1749课学习心得
足少阳胆经
12居髎穴与环跳穴(骨之始)
居髎穴从章门穴直下八点三寸或八点五寸,从居髎过来就到了环跳穴。环跳穴下针的时候,一般是不留针。三呼三吸,我们用三寸针。呼吸补泻法,环跳大部分是用补的。
环跳是骨之始,骨头开始成长的地方。所以骨头开始生病的时候,一定是从环跳开始有痛。因为它是刚开始的地方。从环跳到脚趾头或手指头的末梢。新的骨细胞是每一个人每二年换一套全新的骨骼。初始的地方是在环跳,终点是在手指头边跟脚趾头边。环跳痛下针很麻烦,你可以下对侧的肩髃,肩髃刚好是上肢的末端,环跳刚好是下肢的末端,所以肩髃对环跳。肩髃痛就扎对侧的环跳。但是如果是骨癌,或骨有病,或其它的问题时,这痛去不掉。环跳是中风非常有名的穴道。半身不遂 可以在环跳下针。
13、风市穴(中风瘫痪大穴)
在大腿外侧,从膝盖交接的缝这里直上七寸,为风市穴。风市穴是治疗中风、瘫痪的大穴。
风市、环跳都是中风的大穴,脚、膝盖麻木不仁,都可以下针。下风市的时候采用深针,因为它肉多。你从两个肌肉缝下去的时候,都是用三寸针,下去要碰到骨头才有效果。膝盖没有力,我们在风市跟阴市下针。与足阳明胃经的阴市合并使用。
从风市下二寸是中渎穴。中渎穴是少阳的一个别络。治症是增加风市的效果。中渎可以治的病,风市通通可以治。风市能治的病,中渎不见得能治。它是一个加强风市效果的一个穴道。
14、阳关穴、阳陵泉穴
两个膝盖缝头就是阳关穴。在膝关节弯曲的中间这边。阳关穴很浅,因为下面是骨头,你用一寸针扎下去就酸了。是近取穴,对风湿闗节炎效果都很好。近取穴包括痛风、红肿都可以治。
膝下面这边有两条骨头,如果你把这两个骨头画一条线,心里面想把它对到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交接点称为阳陵泉。筋会阳陵。这是一个大穴,也是中风的大穴。
阳陵泉透阴陵泉对治膝盖风湿非常好。
15、奇穴:胆石点
从阳陵泉正下差不多一寸的距离,有个奇穴,叫胆石点。胆结石的人,在阳陵泉下一寸一定可以找到压痛点。肾结石点在交信和太溪的中间,有很多奇穴来辅助我们治症,像阑尾穴,可确定病人是不是盲肠炎。所以做全身检查,全小腿检查就够了。配合胆募日月、背后的胆俞非常好用。
16、阳交穴至外丘穴(治犬咬伤)
从外踝裸直上七寸,这个穴道我们称之为外丘穴。
从外丘往后一寸,就是阳交穴。然后阳交穴再会到阳陵泉。上去走到膝关,到中渎、风市穴,这是胆经的经络的走向。手上三阳络的地方会转个弯,脚上外丘的地方到阳交也会转个弯。
阳交是阳维脉的郄穴。阳维脉的郄穴,就是阳交穴。像发狂奔走、抽筋、脚痛,这些通通可以,无所谓虚实。
狗咬到大部分在外丘这边,一口咬到腿上面用隔姜灸,隔着生姜来灸它。艾本身是纯阳的,是解毒的。外丘穴是足少阳胆经的络穴,中渎是别络。主要的络,络到胆,胆跟肝经表里,络到肝经的地方就是外丘。因为它是络穴,肝又是解毒的,你一灸外丘穴。人体解毒的力量就会加强。无所谓虚实寒热。
17、光明、阳辅与悬钟穴
光明穴是外踝裸上五寸。顾名思义,眼睛大放光明的意思。下针用直下。下光明穴时,你们压到里面一个胫骨,一般来说是下在胫骨的这侧,而不是在胫骨上面,也不是在胫骨这侧,这是属于胆经。在胫骨后倒是膀胱经,靠近最前面的那个骨头是胃经。由于它是络穴,虚症实症都可以下针。
从外踝上四寸为阳辅。阳辅穴是胆经的经穴。胆是阳木,胆经对应着井荣俞原经合。阳辅穴是经穴。因为是阳木它的属性是金水木火土,原穴跳过去,金水木火土。胆经是木,它的经穴是火,所以阳辅穴是胆经的子穴。胆家的实症在这下针。前面所说的阳陵泉是胆经的合穴,阳辅穴是胆经的经穴,也就是子穴。这是我们常用的大穴。
外踝裸上三寸,我们叫悬钟。它另外一个名称叫绝骨穴。髓会绝骨。骨髓的髓,髓生病的时候,在绝骨穴上治疗。手按到外踝,顺着外踝沿着骨头一路上往上推,推到上不去而陷下去的地方,那个陷下去的地方就是绝骨。
从外踝摸到绝骨穴,如果你绝骨穴很高,就表示你很聪明。脑为髓之海。
18、八会穴介绍
髓会绝骨骨会大杼,筋会阳陵,血会膈俞,气会膻中,脉会太渊,脏会章门,腑会中脘,这是八会穴。
许宏俊
新手
新手
  • UID2018568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87
206楼#
发布于:2015-12-17 18:4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许宏俊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8日《针灸大成》第50课心得
十四、足少阳胆经
19、丘墟穴至足窍阴穴
脚的胫骨到底下,快到脚掌骨上面的时候是弯的,在这个交接的缝里,
就是丘墟穴。脚踝裸扭伤治疗是由商丘透丘墟。商丘是脾经的子穴,透到这里的丘墟。透这个穴有个技巧,你现在摸绑鞋带 的地方,在这有两条大筋,像从商丘穴经这两条筋的下方穿过去,用一寸半针就够了,专治脚扭伤。
丘墟穴是胆经的原穴,胆经的虚实都可以在丘墟上治疗。里面讲眼科,眼睛生翳、眼睛
不好从眼睛上面下来的薄膜,你都可以在丘墟穴上治疗。因为丘墟不分虚实,这是它的原穴。 所有的阳经都有原穴, 三焦是行阳的,有原穴。在三焦经跟六条阳经交会的地方,就是原穴交会的地方。阴经没有原。这是三焦的关系,三焦只走阳经。当初定为原穴,就是讲三焦经,这是源头。
再来是临泣。由脚下来,这是外踝裸,这是左
脚脚掌。这个交接的地方就是胆经的丘墟,这边是商丘。由丘墟走下来,在脚小趾就是第五 脚趾骨的地方。把这脚趾头拉一拉,你会发现到有个筋在这边,在这条筋的后方这个穴道,
就是临泣。这临泣穴是在两个骨头的中间。它有一个角度。
临泣穴主治带脉。如果病人说,我脊椎骨痛,在脊椎骨这旁边有一点点痛。就下临泣,同时下足三
里,这是治脊椎旁边的华陀夹脊。
从临泣穴,跳过这个筋的前面,就是地五会。再往地五会走到脚趾骨,这交接的地方,
就是第五和第四交接的两个高骨下方,叫做侠溪穴。从侠溪再下来的最后一个穴道是窍阴穴,脚趾头最外面是至阴,至阴是膀胱经的井穴。在这 里第四趾头的内侧就是窍阴穴,也就是胆经最后一个穴道。
临泣穴是胆经的俞穴。胆经是属木,临泣也是属木,所以临泣是胆经的本穴。窍阴穴就是它的井穴。临泣穴非常好用,不单单是带脉的病,眼科的病,
像妇人乳房的硬块,都可以用临泣穴,只要是胆经经过的地方,通通可以用临泣穴,胆经就是指经过胸部乳房的地方。
子时是胆经开窍的时间。胆经在发病的时候大部分在十一点半、十二点以后,在半夜发病。所以按照时间发病的时症,可以下临泣穴。临泣穴用途非常多。我
们这是足临泣,还有一个头临泣。
再过来是地五会。过去不下针,因为里面有动脉,现在可以下针,因为针很细。我们常常在治疗乳癌的时候,因为胆经从肩井,一路顺着上面斜过来,一直到腋下这边。
因为胆经有经过乳房,所以有时乳痈所经过的经络都下针。地五会就是一个很好治疗乳房硬块 的大穴。特殊的治症,就是脚皮特别干的人,我们可以下地五会,让脚皮不会那么干。再来是侠溪穴,侠溪穴是胆经的母穴,虚证在侠溪穴上下针,所以我们针侠溪穴的时候,
针从这边进去,侠溪穴在上五分的地方斜刺,顺着经脉刺它,这就是补。第四趾和第五趾之间大骨的地方是侠溪穴,侠溪穴走到第四个趾头外开,这是窍阴穴。第五个趾头外开是膀胱经的至阴穴。我们要更正一下。
胆经就到这边(窍阴穴),回来时走脚趾头的下方,到第一个脚趾头,大脚趾这边内侧第一个穴位叫隐白穴,它从脚下过来后到肝经的井穴,开始往身体走。 今天有个人来了:我同样的偏头痛
 ,痛了好几个月,好几年,我们一看,胆经上面的,我们就在对侧的侠溪穴下针。你只要扎到了,效果都很好。包括耳鸣,胆经联络到耳朵,耳
鸣除了内科病,像肾虚引起的耳鸣,还有外来的,胆经、三焦经、小肠经都经过耳朵,所以 耳朵的问题都可以下针。眼睛的问题也可以在这里下针,如果是虚证的时候。眼外眦是胆经
的地方。窍阴穴是井穴。临床上,头昏眼花,昏迷,我们可以用井穴来下针。眼睛痛,从眼外侧,可以下窍阴,从内侧窍阴就没有用,要至阴才有用。因为内侧是膀胱经的睛明穴。
灸友52531
会员
会员
  • UID2019253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4
207楼#
发布于:2015-12-17 18:58
您好,请问初学者怎么学扎针,要背多少个穴位,常用哪些穴位?
李水华
会员
会员
  • UID2018564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40
208楼#
发布于:2015-12-17 22:2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李水华申请签到 ,2015念12月17日《针灸大成》第49课心得
居髎穴:位于章门穴下八点三寸或八点五寸。
环跳:用三寸针扎到骨头旁关节处,呼吸补泄法(扎到后,左右捻针引到气,嘱托病人吸气,边吸气边拔针,拔到皮肤表面,吐气,吐完,再把针推回骨旁,连续做三次。环跳:骨之始,骨头开始生长的地方,也是骨病开始发生的地方。环跳痛针对侧肩髃(对称治疗法)。环跳治中风瘫痪、半身不遂等骨病。
风市:位于膝盖外侧上七寸,深针,三寸针针到骨头旁,治中风瘫痪、膝盖无力(配阴市(足阳明胃经))
中渚:位于风市下来两寸,是少阳的一个别络,对风市加强作用。
阳关穴:位于两个膝盖缝头。浅针,一寸针,近取穴治风湿关节炎、痛风、红肿。
阳陵泉:足少阳胆经合穴,属土。筋会阳陵,治中风、筋病。膝五针(即五穴四针,有鹤顶穴、双膝眼、阳陵泉透阴陵泉五穴)治所有膝盖病,如扭伤、膝盖肿胀、痛风、风湿痛、膝盖不得屈伸、脚抽筋等。
奇穴:胆石点:位于阳陵泉下一寸左右,有压痛说明有胆结石,针可治胆结石。肾石点位于交信和太溪的中间,有压痛点则有肾结石,针其可治。以痛到不痛为准则
外踝裸上七寸是外丘穴。外丘后一寸是阳交穴。阳交是阳维脉的郄穴。治发狂奔走、抽筋、脚痛等,无谓虚实寒热之分。隔姜灸治猫狗蛇咬伤。同时灸外丘穴,外丘穴是少阳的络穴(主络,络到胆),对解毒加强(灸三壮)
光明穴:位于外踝裸上五寸,足少阳的络,别走厥阴。用于眼科的治症。(治眼病的穴位有瞳子髎、丝竹空,攒竹、睛明、承泣,四白,养老,光明穴)。针直下,无虚实寒热之分。外踝上四寸是阳辅,经穴,火,子穴,治胆经的实症。(阳陵泉是胆经的合穴)。外踝裸上三寸是悬钟,又叫绝骨穴。“髓会绝骨”所以绝骨穴治骨髓(脑是髓之海)病。用度骨法寻找(从外踝摸到第一个凹洞就是绝骨穴,绝骨穴越高人越聪明。绝骨穴也治中风。
八会穴:骨会大杼,筋会阳陵,血会膈俞,气会膻中,脉会太渊,脏会章门,腑会中脘,髓会绝骨。
郭玉斐
侠客
侠客
  • UID2018563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85
209楼#
发布于:2015-12-17 23:4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5班郭玉斐申请签到,2015年12月17日《针灸大成》第49课心得
环跳穴在大腿骨的尽端,要腿弯起才有,找的手法是手握拳中指凸出点按,点到会非常痛,直针下去,不留针,用三寸针,用三呼三吸法:左右捻引到气后,病人感到酸时让他吸气,他一边吸你一边拔针,拔到皮肤表面,让他吐气,吐气时针不动,吐完再把针推到穴位,再吸再拔,如此三次,这叫呼吸补泻法,这是补的手法,环跳一般用补。
环跳是骨之始,从环跳到手指或脚趾末梢,骨细胞每两年更换一次,如果骨头有病,先在环跳开始痛,可能是骨癌,也可能是骨损伤,如果下针,针一次痛就去了是单纯的神经痛,如果扎了一、两次还痛,骨髓可能病了,如果是骨癌、骨病痛去不掉,可据此诊断和确认病是否好了。如果下环跳麻烦,也可下对侧的肩禺,肩禺刚好是上肢的末端,环跳是下肢的末端。环跳是中风的名穴,半身不遂可下环跳。
13、风市穴(中风瘫痪大穴)
大腿外侧,从膝盖交接的缝直上七寸为风市,有时也可直立中指指尖所到处为风市,脚、膝盖麻木可下针,要深针,用三寸针从肌肉缝下到骨头才有效果。膝盖无力,无所谓虚实,坐下去站不起来,风市和阴市合并使用。风市下二寸是中渎,加强风市的效果。
14、阳关穴、阳陵泉穴
腿外侧两个膝盖缝头为阳关穴,膝关节弯曲的中间,很浅一寸针即可,近取穴,风湿关节炎、痛风、红肿可治。膝下外侧两骨头连线向下作三角形,另一点为阳陵泉,全身的筋由它管,阳陵泉透阴陵泉治膝盖风湿效果非常好,膝盖不能屈伸、脚抽筋可下阳陵泉。
15、奇穴:胆石穴
阳陵泉下一寸叫胆石穴,有胆结石可在此找到压痛点,可治疗胆结石、去胆结石的痛。从痛治到不痛,胆结石就排出来了。用一寸半针就好,可能配合胆募日月、胆俞。
16、阳交穴至外丘穴(治犬咬伤)
脚外踝直上七寸为外丘,从外丘向后一寸为阳交,阳交是阳维脉的郄穴,发狂奔走、抽筋、脚痛可治,无所谓虚实,外丘治被狗咬伤,如被咬在伤口处隔姜灸,艾是纯阳解毒,蛇、黑蜘蛛咬伤也一样,外丘是胆经的络穴,络到胆,胆也肝相表里,肝是解毒的,所以灸外丘解毒的力量会加强,无所谓虚实寒热,灸三壮。
17、光明、阳辅与悬钟穴
光明是足少阳的络,络厥阴,治眼科,在外脚踝上五寸,下针时直下,在胫骨的前侧,后侧是膀胱经,靠近前面的骨头是胃经,络穴虚实可治。
脚外踝上四寸为阳辅,胆经的经穴,属火,为子穴,实症治此,阳陵泉是胆经的合穴,偏头痛实症在对侧阳辅下针,迎着经气下,在阳辅下半寸上斜刺。
脚外踝上三寸叫悬钟,也叫绝骨穴,髓会绝骨,髓病治此,从外踝上推至陷下去的地方为绝骨,如绝骨高很聪明,低则笨,高的脑容量大,脑为髓之海。
18、八会穴
骨会大杼、筋会阳陵、血会膈俞、气会膻中、脉会太渊、脏会章门、髓会绝骨。
绝骨也是治中风的大穴,中风时,下风市、阳陵泉、绝骨。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