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诚
侠客
侠客
  • UID20147989
  • 粉丝10
  • 关注2
  • 发帖数100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95楼#
发布于:2015-10-22 22:0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徐州杨诚报到
20151022日,徐州杨诚6162课心得:
1.俞募治疗:也是主客治疗,配对使用。主治内科病。所有的经和内脏在腹背部都有俞穴和募穴,同时使用俞穴和募穴就是俞募治疗。热症时用针,寒症时用灸。十四岁以下不留针。
【病例】肺气肿、气喘。
【治疗】肺俞(脊柱第三椎下外开一寸半)+中府(肺经募穴)透云门(从中府平着向上贴着肋骨上面倒着刺透云门,是顺着经络的方向走,一针透两穴,治久咳气喘。顺着经络的方向为补,逆着经络方向为泻。补泻原则是虚(症)则(用)补(的手法),实(症)则(用)泻(的手法)

【病例】胃口不好,不想吃东西。
【治疗】胃俞(第十二椎下外开一寸半)+中脘(胃经募穴)

2.会郄治疗:内脏病消炎、止痛用。
【病例】大肠发炎,腹痛、血便一天多次。
【治疗】温溜(大肠经郄穴)+中脘(腑会中脘)

【病例】久咳、带血、肺痛,不是肺癌。
【治疗】孔最(肺经郄穴)+章门(脏会章门)

3.古代九针使用时机
1)镵针:刺热放血,用在头面上,浅刺。
【病例】角膜炎
【治疗】攒竹、丝竹空、瞳子髎(太阳穴)放血,不要留针。
2)圆针:措摩分肉,适用于怕针或元气已虚,用针导气,顺经补、逆经泻。
3)提针,长针,透针用,气足才透针。如养老透间使、太阳透率谷、阴陵泉透阳陵泉、绝谷透三阴交。
    判断有没有气的方法:按合谷,合谷是气穴,合谷凸出来气很足,否则气不够。
4)蜂针:即三棱针,在四肢末梢、背后放血。
5)铍针:扁平像刀,排脓放血,治疗痈肿。
6)圆利针:最常用,治疗痛及酸痛。
7)毫针:很细,病位较深用。
8)长针:长七寸,治疗下半身瘫痪用,专门治疗脊椎骨用。
9)大针:长4寸,针身粗,针锋微圆,用于关节水肿。

4.梅花针:治皮肤病、麻痹症。针头短,不伤元气。

5.头部与脑瘤治症:生理上的头痛可以治疗,精神上的头痛自己克服
1)全头痛:百会+涌泉
2)偏头痛:对侧合谷+同侧太阳透率谷(胆经)
     偏头痛+恶心:再加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扎中脘时痛已经去掉就不要再扎了)
3)耳后痛:初痛天井,久痛中渚。(三焦经)
4)额头痛:中脘
5)眉棱骨痛:对侧肾关穴(阴陵泉下一寸)
6)后脑痛:同侧天柱;初痛束骨;久痛委中(膀胱经母穴)。
7)脑瘤(全身抖动、眼睛向上吊):吃全蝎蜈蚣粉(息风止痉),针百会+涌泉(导+引)
8)脑萎缩:虚症,绝骨(即悬钟)压痛,痞根(第十三椎外开三寸半)压痛
9)脑部长肿瘤:实症,绝骨(即悬钟)压痛,命门(第十四椎下)压痛,痞根(第十三椎外开三寸半)压痛

6.眼症:
1)赤红肿痛:湿热,攒竹、丝竹空、耳尖、太阳三棱针放血。
2)白内障:睛明、阳白、三间、养老穴、光明
3)白内障特殊治疗:取睛中
4)近视眼:肝俞、期门、太冲(其实是加强眼睛的效果,肝开窍在目,肝经的合穴、俞穴、募穴都可以用)
     
7.鼻病:
1)鼻息肉:迎香透内迎香,再合谷(消炎)+通天(百会外开一寸半再向前一寸,属膀胱经),严重时再神庭+上星。最有名的是米粒灸,灸上星;也可以风池+对侧颧髎。鼻炎刚开始时可以扎肺俞+中府(俞募治疗)
2)流鼻血:中府+云门+天府+合谷(面口合谷收,合谷是手阳明大肠经的气穴)
3)如果脊椎一压有压痛点,用俞募治疗。久病太渊+偏历(原络治疗)

8.耳病:任何耳朵的问题都要想到肾脏,三个穴道:耳门、听宫、听会
1)耳鸣(虚症):久鸣是虚,补肾,肾俞+志室+京门(肾经募穴)+章门(脏会章门);复溜斜刺后,用迎随法、青龙摆尾、弹针,补法。三个穴道轮流针。
2)耳鸣(实症):然谷+外关+支沟(飞虎)
3)耳朵化脓:用麝香(2)矾石(45)散,干了没有水后,针三穴,单刺。
4)小孩出生后要打,让他哭,让羊水从耳朵、鼻子、嘴巴里跑出来,就没有气喘、没有皮肤病,没有耳朵发炎的情况。
贾英然
新手
新手
  • UID20175452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03
196楼#
发布于:2015-10-22 22:1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一班,贾英然报道
俞募治疗法:所有的经及每个内脏都有他的俞穴,每个内脏都有它的募穴,同时使用募穴和俞穴,就是俞募治疗。
专门用于内科病,治疗都在背上、胸前、背后。如胃口不好,扎中脘和胃俞。内科病分热症和虚证。热症症状:嘴巴燥渴,喜欢喝冰水,舌头是黄的,全身脸赤红,大便是下利或者便秘,大便出来的时候是浓臭,便秘排不出来,小便时黄的。热症时用针。虚证症状:食物不消化吃什么排什么,舌苔是白色的,脸色是白的,不口渴,倦怠,声音没有力量。虚证用灸的。尤其是在毒蛇咬伤时、破伤风时,针力不及的,用灸的最好。会郄治疗法:下针会穴和郄穴,用于有痛症炎症时。血便混合在一起,且腹痛、大便次数增多为大肠有炎症。此时下针中脘加温溜穴就是会郄治疗。咳嗽久,肺痛,带血,无癌症,可根据肺为脏,脏会章门,就用章门和孔最穴治疗。九针之使用时机镵针:是刺热(放血)用的,专门刺热用的,刺热就是放血,面部试用多,圆针:用于肌肉筋骨之间消导作用,顺着经就是补,逆着经就是泻。提针:比较长,一般是透针用,如养老透间使、太阳透率谷、阳陵泉透阴陵泉、绝骨透三阴交等透穴时使用。
气足的人可以透针,气虚的人不能用。合谷穴看气是否足,凹陷则不足。蜂针:就是三棱针,放血,放脓用的,主要用于四肢末梢和背后放血。铍针:治疗脓疱时用。圆利针:酸痛及酸痛时用。
毫针:也是长针,用于内科的深部。阴陵泉透阳陵泉,腿较粗,最长的7寸,脊椎骨旁透到膈俞,用于治下半身瘫痪。此方法不常用。火针:比较粗,28号针,用来治痞的。常用的是豪针和三棱针一寸半,一寸针,四寸,三棱针现在用放血片代替,针灸治症系列梅花针使用时机是皮肤病可在委中放血,拍击放血2.手脚麻痹点刺可活血优点是针头短不伤元气头部治症全头痛、头顶痛:百会(近取穴),如果还痛再扎涌泉。 偏头痛:治症在胆经,下对侧合谷,同侧太阳透率谷同时有恶心呕吐者:加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 耳后痛:只有三焦经经过,初痛扎天井,久痛扎中渚穴,印堂痛下针中脘穴治印堂痛的名穴 眉棱骨痛:对侧阴陵泉下一寸的肾关穴, 后脑痛:颈项部是膀胱经经过,近取穴天应、天柱,初痛扎束骨,久痛扎委中穴,脑瘤:全蝎和蜈蚣等量打成粉,装成胶囊,有熄风止痉作用。扎针百会涌泉,导引作用。脑瘤或萎缩在绝骨穴上有压痛点,实症肿瘤表现命门穴有压痛点,,十三椎外开3.5寸的痞根穴亦有压痛点,虚证萎缩则无压痛点。
3、治眼症眼睛赤红肿痛,代表湿热,可在攒竹、丝竹空、耳尖、太阳处点刺放血。
眼生翳和近视眼:则取穴睛明、阳白、三间、养老、光明翳膜其实是痰水加强眼睛的效果可加肝俞、期门、太冲。鼻息肉:从迎香透内迎香穴这样才有效果合谷(消炎镇痛)、通天鼻科大穴上星米粒灸、风池、肺俞、中府(症状不好逐渐增多下针穴位)下针风池穴时在对侧颧髎穴下针,鼻子就通了,效果很好,鼻血:天府、合谷。不考虑癌症,如果过几天又流鼻血考虑是否有癌症。任何脸上的问题都可以用合谷穴治疗治耳症   任何耳朵的问题首先想到的是肾脏。耳朵由肾脏在管,耳门、听宫、听会,采轮次法循环使用,今天扎这个明天扎下一个 耳鸣:久鸣为虚,补肾为主,背面下肾俞、志室,正面下京门、章门、复溜。耳聋:实症下针然谷、外关、支沟,耳化脓:用麝香矾石散干燥剂两者比例为麝香2:45矾石单刺耳门听宫听会 孩子出生后要打屁股,在嘴巴,耳朵,鼻孔里的羊水会喷出来不会得中耳炎。久咳,气喘、耳朵化脓等
韩辉
侠客
侠客
  • UID20178008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25
197楼#
发布于:2015-10-22 22:11
第61、62集学习心得:所有的经及每个内脏都有他的俞穴,每个内脏都有它的募穴,同时使用募穴和俞穴,就是俞募治疗。专门用于内科病,治疗都在背上、胸前、背后。如胃口不好,扎中脘和胃俞。内科病分热症和虚证。热症有很多症状,如嘴巴燥渴,喜欢喝冰水,舌头是黄的,全身脸赤红,大便是下利或者便秘,大便出来的时候是浓臭,便秘排不出来,小便是黄的。热症时用针。虚证、寒证的症状有:食物不消化,吃什么排什么,舌苔是白色的,脸色是白的,不口渴,倦怠,声音没有力量。虚证用灸的。尤其是在毒蛇咬伤时、破伤风时,针力不及的,用灸的最好。会郄治疗法原则是痛症、炎症时用。便血分三种,内痔是先出血,再排便;外痔是先排便,再有血;血便混合在一起,且腹痛、大便次数增多为大肠发炎。此时下针中脘加温溜穴就是会郄治疗。 咳嗽久,肺痛,带血,无癌症,肺是脏,脏会章门,下针章门和孔最穴。 九针的使用时机。第一镵针专门刺热,即点刺放血用,眼睛红肿、痛,可在丝竹空、攒竹、瞳子髎放血;第二个圆针,病人怕针或病人已经元气虚的时候用来导气,顺为补,逆为泻;第三鍉针,透针用,如:养老透间使、太阳透率骨、阴陵泉透阳陵泉、绝骨透三阴交等;第四蜂针,三棱针,也是放血,放脓用,用在四肢末梢或在背后上放血;第五铍针,治疗脓疮用;第六圆利针,一般治内科,用在病比较深的时候;第七毫针,专用于治半身麻痹,治疗脊椎骨用的; 第八是长针,长七寸,下半身麻痹,用七寸长针从脊椎骨旁边透,治疗下半身瘫痪。 最常用的是毫针和圆利针,因为比较细。三棱针就是放血用的。第九个火针,用来治痞的。现在常用的是毫针,用放血片代替三棱针。梅花针治皮肤病麻痹症。梅花针的前头有七支针,使用的时机,第一个,皮肤病用梅花针来拍击放血,梅花针牛角的比较好。拍击要重一点,像皮肤癣,委中放血,然后再下针。合谷、曲池、三阴交、血海、筑宾都可以。第二种是麻痹,手脚没有感觉用梅花针放血,针头很短,不会伤到元气。整个头痛百会穴下针,下去头还痛,扎涌泉。偏头痛在胆经上面,首先下对侧的合谷,然后同侧,太阳透率谷,有恶心、呕吐,扎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一般来说,病人恶心扎中脘。耳后痛,在三焦经,初痛,扎天井,久痛扎中渚穴。印堂痛,额头痛,扎中脘。眉棱骨痛,扎对侧的阴陵泉下一寸的肾关穴。后脑痛,头痛在脑后面,或是颈项的地方。就在天应穴下针,同侧天柱的地方,这是近取穴,初痛,扎束骨穴,久痛,针委中。脑瘤 不一定有痛,是全身抖动、颤动,眼睛往上吊,全蝎蜈蚣等量打粉放在胶囊里面可息风止痉;下针下百会涌泉。脑痿缩,老人痴呆症,脑部长东西,在绝骨穴会找到压痛点。脑痿缩时是虚症,脑里面长东西是实症,在绝骨穴都会有压痛,唯一的差异,实症的话,第十四椎命门穴会有压痛点,脑部痿缩,在第十四椎找不到压痛点。须再确定,在第十三椎外开三寸半,痞根也可以找到压痛点。眼,赤红肿痛,代表湿热,可在攒竹、丝竹空、耳尖、太阳处点刺放血。眼生翳和近视眼,则取穴睛明、阳白、三间、养老、光明,翳膜其实是痰水。加强眼睛的效果可加肝俞、期门、太冲,虚实均可治。鼻息肉,针迎香透内迎香穴先扎合谷可消炎止痛,合谷、通天、上星、迎香,都是非常有名的鼻科大穴。最有名的是灸上星,鼻窦炎,鼻塞、喷嚏都可以用。扎风池也,肺俞,中府也可以。流鼻血,下天府穴,合谷穴治疗,如果一直流,脊椎一压,有压痛点,用俞募治疗,原络治疗下太渊及偏历。耳朵有问题,如耳鸣,耳聋。耳朵有痛。久鸣是虚,扎肾俞,志室,京门,章门。经络上可扎复溜或在耳门,听宫,听会采轮刺法。实症扎然谷,外关,支沟。耳朵化脓,脓水用麝香矾石散做干燥剂,比例是二比四十五。初生小孩一定要把屁股倒过来拍打,这样羊水跑出来,以后就不会气喘,皮肤病,耳朵发炎。
灸友35612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1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0
198楼#
发布于:2015-10-22 22:19
中医经典特训1班张兴平报到
61~62节心得:    俞募治疗法,俞募治疗是专们治疗内科病的,一般都在背上胸前,每个内脏都有他的俞穴,募穴,我们同时使用募穴和俞穴就叫做俞募治疗法。
会郄治疗法:    就是病人有痛症(可止痛),如有病人有痔疮便血,痔疮有两种,內痔与外痔,内痔便血是先血后便,无痛,外痔是先便后血,有痛,还有一种是血与大便混合在一起,这是大肠引起病了,可找大肠的郄穴(温溜穴)来止痛,中脘穴,中脘是胃的募穴,又是腑的会穴,这两个穴道同时用就叫会郄治疗法。原则上是当有痛症发生时就用会郄治疗法。
中医不叫治病,叫治症,如全头痛,头上有六条阳经在头上,不知在哪条经上,就下白会,是近取穴,如果下白会,头还痛,就扎涌泉,全头痛就好了。头顶受伤痛也可扎白会,涌泉。
眼:     有两种,赤红,肿痛,带表里面有湿热,最长用的手法,是在攒竹,丝竹穴,耳尖,太阳,这四个地方点剌放血。
鼻:    鼻息肉,可用迎香穴,透內迎香才会有效果,这是近取穴,在扎迎香的时候,要先扎合谷,可以帮助消炎止痛。合谷,迎香,上星,通天,这些穴道都是很名的鼻科大穴。最有名的是灸上星穴,可用米粒灸,
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鼻孑的问题我们从肺上面来治,肺主皮毛,一开始的时候,风会伤肺,这是初症,也可扎肺俞的募穴中府。
面口合谷收: 因为合谷是手阳大肠经的气穴,气非常汪,一般通常的流鼻血,扎天府合谷下去,就止血了。如果一直流就要考的是否有癌症在里面了。
耳:    耳呜,肾在管耳朵,耳前有三个穴道,是三条经,第一是耳门,第二是听宫,第三是听会,这三个穴道是三条经在管,我们要正确辩证,要主意久呜是虚,要补肾为主,可针肾俞,志室,正面下肾经的募穴京门,然后是脏会章门。
  在经络上复溜穴是非常好用的穴道。下复溜要用补针法。耳朵旁边这三个穴道轮刺,今天扎这个,明天扎那个交挽刺,实症也是一样,要扎扎肾经,刚开始发作时,我们下然谷及外关穴,三焦经上的支沟穴,有些又称为飞虎穴,因为脏和腑中间阴阳平衡,有表里的关系存在。就是因为三焦经,三焦是行阳的,每条经都有一个原穴,三焦经就落到那上面,这个支沟穴是一个很大的穴道,也叫飞虎穴,我们还有飞虎针,专下支沟穴,大便也通了,胃口也变好了。
韩大大
会员
会员
  • UID2017956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
199楼#
发布于:2015-10-22 22:33
灸友35622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22
  • 粉丝3
  • 关注1
  • 发帖数103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00楼#
发布于:2015-10-22 23:03
中山--吴泳茵  61-62课笔记:俞募治疗都在背上,在胸前和背后,因为所有的经及每个内脏都有它的俞穴,每个内脏都有它的募穴, 所有的内科病都可以用。当是热症的时候,用针。而寒症就用灸。
会郄治疗,一般是病人内脏痛,在止痛的时候用的,有痛症、炎症时用的。比如说,痔疮的便血(分内跟外,内痔的便血是先血,先拉很多血出来,后便,最后再排便,这是无痛。外痔,先便后血,大便排完以后,在擦纸的时候,看到上面有血,这是痛。)还有一种便血,跟痔疮没有关系,是血和便合在一起,可能是大肠发炎。用针灸做。下郄穴,大肠经的郄穴是温溜,大肠是腑下中脘穴。中脘又是胃的募穴,又是腑的会穴。同时配合郄穴。

九针之使用时机:
第一个是镵针,专门刺热用的(点刺放血的意思)。比如说,有人眼睛红肿、角膜炎,这是热。在攒竹、丝竹空、瞳子髎(太阳穴)、耳尖放血。就用这个镵针,刺破挤一点点血出来就好了。这是刺热放血。
第二个是圆针(措摩分肉用)这个圆针不是扎进去,在肌肉中间、筋骨中间做消导。顺着经就是补,逆着经就是泻。(遇到怕针的人,或病人元气虚没有力气),用这个针来导气。
第三个是鍉针,是透针(透穴)用的。比如说养老透间使、太阳透率谷,阴陵泉透阳陵泉,绝骨透三阴交等等,气足的时候才透(按合谷,合谷是气穴,合谷凸出来,气很足,合谷是凹下去的,气就不足)。
第四个是蜂针(三棱针)三棱针也是放血、放脓用的,是在四肢末梢放血,或在背后上放血。
第五个是铍针。是治疗脓疱的用的。
第六个是圆利针,是治疗痛及酸痛时用的。
第七个是毫针也是长针,是治内科,用在病比较深的时候,
第八个是火针,用来治痞的。火针比较粗一点28 号针,它的针比较粗。
常买到毫针,一寸、一寸半、二寸、四寸等,还有放血的三棱针(或放血片)
针灸治症系列
梅花针(治皮肤病麻痹症)
使用的时机,第一个皮肤病 ,就是说用梅花针来拍击放血,像皮肤癣,委中放血,然后
再下针。比如合谷、曲池、三阴交、血海、筑宾,都可以。
第二种是麻痹 ,所谓麻痹的时候,就是手脚没有感觉。麻痹的时候,我们用梅花针放血。让它能活血。中医不叫治病,叫治症。
头部与脑瘤治症
看百会,*有一种全头痛,不知处的头痛,找百会穴来做天应穴,百会穴下针,下后,再近取穴。 头还痛,扎涌泉。*偏头痛下对侧的合谷。左痛右治,右痛左治。同侧,直接太阳透率谷,如伴有恶心、呕吐,扎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耳后痛,初痛,扎天井。久痛扎中渚。*印堂痛,扎中脘。*眉棱骨痛,扎奇穴,肾关穴。*后脑痛,或者是颈项的地方。在天应穴下针,同侧天柱的地方,这是近取穴,初痛,扎束骨,久痛,扎委中。*脑瘤 ,用一种叫全蝎,一种叫蜈蚣,两种药放在一起,用等量打粉放在胶囊里面,这是息风止痉。下百会跟涌泉,一导一引。诊断脑部有脑痿缩,绝骨穴会找到压痛点。脑痿缩这是虚症,但脑里面长东西,这是实症(在身体后面,第十四椎命门穴会有压痛点)。
治眼证及睛中法
有两种,一种是赤红肿痛,是湿热,在攒竹、丝竹空、耳尖、太阳,这个四个地方点刺放血,用三棱针,
挤一两滴血。一种是生翳膜,病人有白内障 ,用近取穴,睛明,阳白,三间、养老穴、光明,治翳。
有一种很特殊的针法是取睛中。现在很少用。
近视眼可以下针,如果要加强眼睛的效果,让眼睛更好,扎肝俞,期门,眼科的大穴。肝经的合穴,肝的俞穴,都可治,因为肝窍开在眼睛。
 治鼻病:鼻息肉 鼻炎
常见打喷嚏,是因息肉长在里面。 针迎香,迎香要透针内迎香,先扎合谷可消炎止痛
合谷、通天、上星、迎香,这些穴道都是非常有名的鼻科大穴。 最有名的是灸上星,用米粒灸。用凡士林涂涂,小小的艾放上去,香一点,鼻子开始开通了,不管是化脓、浓涕,灸上星很有效。初症,扎背后的肺俞,正面中府,俞募治疗。
流鼻血 ,中府云门天府,下天府穴。任何脸上的问题,面口合谷收,脸上的东西,都可以在合谷穴治疗。
治疗的方式,脊椎一压,有压痛点,用俞募治疗,在背后下针,久病下太渊及偏历。
治耳症:耳鸣 化脓
肾脏在管耳朵这是第一个基本的观念。有三个穴道耳门,听宫,听会这是第二个观念。这三个穴道,有三条不同经络在管,胆经、三焦经、小肠经在管。久鸣是虚,补肾,针肾俞、志室,正面京门,章门。
在实症的时候,要扎肾经,刚开始下然谷及外关穴,三焦经的支沟穴(飞虎)。
当耳朵化脓 ,麝香矾石散(用喷的散剂,这矾石是干燥剂,脓水就收掉了,烂的地方,麝香会把矾石带到每一个地方,那耳朵就保持干燥了)
小孩子耳朵为什么会有脓水,是因为生出小孩,没有把小孩倒过来来打屁股,小孩一哭,耳朵、鼻子、嘴巴里面的羊水就跑出来了。让这羊水跑出来。这孩子以后就没有气喘,没有皮肤病,没有耳朵发炎的情形。
灸友38206
贫民
贫民
  • UID2017820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7
201楼#
发布于:2015-10-22 23:1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一班郑永丽报道
俞募治疗法~专门治疗内科的病。在胸前和背同时使用俞穴和募穴。十四岁以下不留针,针直进直出。
当内科病显示出来是热症的时候如:嘴巴燥渴,喜欢喝冰水,舌头是黄的,全身脸赤红,大便是下利或者是便秘,大便很浓臭,小便是黄的时用针。寒症虚症:也有下利,食物没有消化,舌苔是白的,病人脸色是白的,病人不口渴,倦怠,声音没有力量时用灸。
毒蛇咬伤、破伤风的时候用灸。
郄穴治疗~一般是病人内脏痛,在止痛的时候用。
内痔,先便血,在便,无痛。
外痔,先便,再便血,痛。
大肠炎,便和血混合在一起。
刺热~就点刺放血的意思。
1镵针~一般用在头上面。眼睛红肿、很痛,角膜炎,赞竹(尽量扎到眉毛里面)丝竹空、太阳穴、耳尖放血。
2圆针~称之措摩分肉。这个圆针不是扎进去,而是在两个筋的中间去消导它,顺着经来搓它的时候,顺补逆泻。怕针的人和气虚的人用气来治病就用此针。
3提针~一般透针用的,气足的时候才透。合谷是气穴,合谷凸出来,气很足,合谷是凹下去的气就不够了。
4蜂针~三棱针。放血放脓用的。用在四肢末梢或背后放血。
5铍针~扁平的像刀子一样。治疗脓胞的时候用的。
6圆利针~一般来说治疗痛和酸痛是用的。最常用。
7毫针~也是长针,很细像毫毛一般。一般治疗内科,用在病比较深的时候。最常用。
8长针~长七寸,没说一定要七寸。治疗下半身瘫痪用的。
9火针~用来治痞的。
10温针~过去的人用过,把针放在嘴巴里,等到温度够了再下针。
针灸的精神捉到了,有主流的针灸基础,原则原理是一样的,病变原理不变。法则就是依据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决定下针及临床辩证。
针的使用时机:
梅花针~1皮肤病,用梅花针拍击放血。2麻痹。让它能活血。
头痛:
1全头痛,整个头都痛,百会穴下针,下针后头还痛扎涌泉。
2偏头痛,在胆经上面,下对侧的合谷,然后同侧太阳透率谷。
3偏头痛的人又恶心、呕吐,扎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
4耳后痛,就是三焦经,初痛扎天井,久痛扎中渚。
5印堂这痛,额头这痛,扎中脘。很有名治前额痛的穴道。
6梅棱骨痛,眉毛下放的骨头痛,扎奇穴肾关穴。
7若脑后痛,头痛脑后面或是项颈的地方,天应穴下针。初痛在背后膀胱上就扎束骨穴。久痛针委中。
8脑瘤,全身抖动、颤动,眼睛往上吊,下百会(导,是标杆)和涌泉(让它往下,引它下来即导引)。蝎子和蜈蚣烤干打成粉息风止痉。
9脑萎缩掉了,老人痴呆症,脑部长东西在绝骨穴会找到压痛点。脑萎缩时是虚症,但里面长东西是实症。十四椎命门穴有压痛点,痞根穴也可以找到压痛点,代表脑里面长东西。
眼睛:
1红肿,赤红肿痛,代表里面是湿热的,攒竹、丝竹空、耳尖、太阳点刺放血。
2生翳膜,白内章,第一个是近取穴睛明,阳白,三间,养老穴、光明。第二个特殊的针法取睛中。
3眼睛只是很干涩,肝俞,期门肝经合穴,太冲虚实都可以。
鼻子:
鼻息肉,先扎鼻子消炎止痛。迎香透内迎香。通天穴是有名的鼻科大穴。严重的时候扎神庭穴。
鼻窦炎,化脓或脓涕,鼻塞,喷嚏灸上星用米粒。鼻科大穴。
扎胆经的风池也好,扎风池时在对侧的颧髎下针。募俞治疗也可以。
流鼻血,中府云门天府。鼻血一直就流要考虑是不是有癌症在里面。
面口合谷收。脸的正面是阳明,后脑是太阳,两侧是少阳。
耳朵任何的问题有耳门(胆经),听宫(三焦经),听会(小肠经)。
久鸣是虚可以针肾俞、志室,京门,脏会章门。复溜穴可用青龙摆尾,可以弹一弹针加强效果。
实症要扎肾经,刚开始发作时扎然谷及外关穴,
飞虎针专下支沟,大便也通了,胃口也好了。
耳朵化脓,脓水流出来近取穴。可用麝香矾石散,再下针耳门听宫听会单刺,会恢复很快。
冯慧
会员
会员
  • UID20175459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22
202楼#
发布于:2015-10-22 23:14
61.62学习心得
1.俞募治疗,一般适用于内科病,一般经络病用子母补泻就可以了。俞穴在背后,募穴一般在侧面和正面。当疾病显现出来是热症时,应该选用下针。热症可以在病人面色语气,口臭食欲,还有二便可以得知。如果是寒症,则宜用艾灸效果会更好。
2.会郗治疗,是止痛的功效。像痔疮,外痔是先便后血,而内痔是先血后便,然后大肠炎是便血混杂。
3.九针使用时机,鑱针刺热。圆针措摩分肉。惿针是透针。蜂针,也就是三棱针,放血放脓用的。鈹针,放脓。圆利针,毫针。
4.梅花针治疗皮肤麻痹或者皮肤病,在上面点刺出血,然后皮肤病像牛皮癣可以委中放血。然后可以下合谷,曲池,血海,三阴交,筑宾。
5.头痛,全头痛 百会,涌泉。偏头痛  对侧合谷 太阳透率谷。前额痛,中脘。耳朵后面痛,初痛,天井,久痛中潴。眉棱骨痛,可以下阴陵泉下一寸眉棱点。后脑痛,可以下天柱,然后初期可以下束骨,久了可以下委中。脑瘤可以针百会涌泉,然后全蝎蜈蚣等量打粉胶囊吞服。脑瘤或者脑萎缩绝骨都有压痛。但是如果是萎缩第十四椎没有压痛,如果有压痛说明是脑瘤。
6.眼睛红肿,可以针眼周四穴。眼睛生翳,可以睛明阳白三间养老光明,也可以用取睛中。
7.鼻病。上星 合谷 通天 迎香上星用米粒灸,风池效果也不错
灸友38064
贫民
贫民
  • UID2017806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6
203楼#
发布于:2015-10-22 23:22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1班以诺
以诺10月22号.61.62作业。
募治疗法专治内科病,穴位在背部,胸前取穴,每一条经有一个俞穴.每个脏腑都有一个募穴,俞穴和募穴合并使用叫俞募治疗。如胃口不好,扎中脘,胃俞。热症用针,虚症用灸。
会郄治疗,治内脏病,有止痛,炎症作用。如大肠发炎(血和大便是混合的),下温溜,中脘。如有人咳嗽肺痛,不是肺癌,下章门和孔最。

九针之使用时机:镵针治刺热症用于在头面耳n部位(放血用)
圆针:病人怕针或病人已经元气虚的时候用来导气,
鍉针:透针用
蜂针:三棱针,治肿块化脓,用在四肢末梢放血,
铍针:像刀子一样.治疗脓疮用,
圆利针:治内科,用在病比较深有痛和酸病症时
毫针:也是细长针.像毫毛一样细,用于治内科病在比较深时,透针用。治半身麻痹瘫痪,少用
火针:治痞块,现在常用放血片代替三棱针。
梅花针:专治皮肤病,皮肤癣,在委中放血治疗。
中医叫治症,针灸用于头面五官,从头到脚。
头部与脑瘤治疗:分生理上和精神上的头痛;  按经络近取穴扎百会治疗全头痛,远取穴在四肢上取穴治头疼。
头项痛,扎百会,如还痛,扎涌泉。
偏头痛,是在胆经上,对侧治疗扎合谷,同侧直接太阳透率谷,如伴有恶心,呕吐扎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
耳后痛,初痛扎天井,久痛扎中渚。
后脑痛或颈项的地方痛,下针天柱穴。如初痛扎束骨,久痛扎委中。
长了脑瘤,症状:全身抖动,颤动,眼晴往上吊。用药:用全蝎,蜈蚣两种烤干打成粉,取等量放入空胶囊里面,服用。下针百会,涌泉,一个消导,一个导引,先下百会导,再下涌泉引。
诊断脑部有无脑瘤,在绝骨穴看有无到压痛点。
眼证:1症状:赤红肿痛,代表里面有湿热,用三棱针在攒竹,丝竹空,太阳,耳尖点刺放血,扎攒竹穴尽量扎在眉毛里面。
生翳膜(白内障),晴明,阳白,三间,养老,光明。或取晴中,扎完后再取近穴和远穴恢复视力。治眼近视:扎肝俞,期门或曲泉,太冲。8鼻病:鼻炎,长鼻息肉,先下合谷,迎香透内迎香,再下通天,米粒灸上星。流鼻血扎天府,如一直流鼻血有可能鼻癌。有鼻病,脊椎有压痛点用俞募治疗(下肺俞,中府透云门),久病用原络治疗(下太渊,偏历)。
耳朵有问题:如耳鸣,耳聋。耳朵有痛。久鸣是虚,扎肾俞,志室,京门,章会。或经络上扎复溜或在耳门,听宫,听会采轮刺法。实症扎然谷,外关,支沟。耳朵化脓,脓水用矾石麝香散比例为45:2。
便秘胃口不好可下下支沟穴。
李玲
贫民
贫民
  • UID20175520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28
204楼#
发布于:2015-10-22 23:4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1班李玲签到
主客原洛治疗法则,病变经,取原穴,阴经取原穴取代之。客代表或者里,经是洛穴,俞穴。中医治病主要是看症,穴道的穴性做取舍, 补  泻。井穴治疗心下满,荣穴治疗身热,适合冬天下针。俞穴治疗体重节痛,经穴治疗喘,咳,寒 热,合穴治疗逆气耳泻适合春夏秋下针。 俞募治疗,专治内科疾病。所有的经有它的俞穴,所有的脏腑有他的募穴。俞募治疗都在背后和前面。比如气喘,用肺的俞穴,中府是肺的募穴。不想吃饭,扎中脘,背上胃俞,小孩子不留针。直进直出。热症表现为嘴燥,喜欢和冷水。脸赤红,舌头黄,小便黄,大便下痢,便秘,脉红大适合下针。寒症的表现为胃不消化,脸色苍白,舌苔白,倦态,声音没有力量。适合灸,俞穴。  会郗治疗法,用于止痛,当有痛症出现时,有炎症,用会穴,和郗穴。便血有两种情况,一是痔疮便血,痔疮有内外痔,内痔,先血后便。不痛。外痔,先便后血。痛。当血和便混合的适合属于大肠炎,肚子痛,用郗穴温留穴,会穴中脘。 九针使用时机,1号针,蚕针,赤热用,点刺放血。不留针。适合头面上针头小。 2号针圆针,用在肌肉中间,筋骨中间,不是扎进的, 到两个筋的中间消导它,顺着搓经,补。 针的人。患者气虚弱的,我们需要用气来治疗的,就用这个针来导气,指头比较大,按不到经。3.提针,非常长。一般用于透针。气足的时候才能透。看气是否足,在合谷穴上看。4.风针,三菱针,用于放血化脓,锐利,四肢末端。后背都可以。5.  针,像刀子一样,刺脓包。  6.圆利针,用于治疗酸痛,痛。毫针,长针,刺内科。病比较深的时候。针细。 7.长针,7寸,有一种透法治疗半身瘫痪用的。 8.火针,比较粗,下针快,也不会扭曲。灸针,使用不到,也很难买到。 针灸,梅花针,使用时机,治疗  肤病买牛角的。牛  癣,很痒。用梅花针,在患处  敲击,重一点。在委中穴放血合谷曲池。  麻痹梅花针,敲击施放血。 治疗头痛,百会,督脉经过,全部头痛。管手三阳,足三阳。近取穴,头还痛,扎涌泉穴。 头痛。左右两边痛胆经上治疗,对侧合谷下针,同侧太阳透率谷穴。如果有恶心,呕吐,加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穴。耳后痛,三焦经。初痛,扎天井,久痛中渎穴。 前额痛, 下中脘。  眉陵痛,对侧阴陵泉下一寸。 后脑痛天柱,初痛束骨穴,久痛委中穴。 脑瘤,治疗全蝎,全蜈蚣,等量打粉。息风止痉。治疗颤抖,痉挛,眼睛往上吊。下针百会,涌泉。导引。脑萎缩,老年痴呆,脑部长东西。绝骨穴,有压痛点,悬钟穴,外裸踝上三寸。虚症,没有压痛点。实证有压痛点。十四椎命门  肾俞,肾之会,有压痛点就是实证,在第十三椎外开三寸半在  根也有压痛点。  治眼,眼去红肿痛。湿热,攒足穴,丝竹空,耳尖太阳穴点刺放血。过翳,近取穴,用睛明穴,阳白穴。手上三间,光明穴,取眼中,少用,近视眼,加强,肝开窍于眼,用肝俞,其门穴,太冲。  鼻子  鼻窦炎,息肉,针透内迎香扎合谷,消炎止痛。。合谷,通天,上星穴,迎香穴,治疗鼻科的大穴。灸上星,扎风驰,对着对侧颧角鼻孔马上打开。  肺开窍于鼻子。风驰是风进入的地方。初症风伤肺,俞募治疗鼻子的病。中府,肺俞迎香穴下去还不行灸加通天,再不行就加上星。  鼻血,面口合谷收,天府,合谷。眼睛,鼻子,嘴,手太阳大肠经的合穴,气血旺。正面是阳明经,两侧是少阳,,后方到后脑是太阳经,通常流鼻血,一般是下天府,合谷就好了。考虑癌症。压第三椎有压痛点,就在肺俞治疗。久病用太渊穴, 历。  治耳症,肾管耳朵。耳朵的问题找肾。耳前有三个穴道,耳门,聪会,听会。虚症,久鸣是虚症。补肾为主。针肾俞,志室,京门,章门穴,复溜。复溜穴要下补针。对着身体斜刺,用青龙摆尾,摇摇尾巴,再弹弹,气很快就到了。实证,然谷穴,外关。支沟穴。脏腑之间之所以是表里关系,维持身体  衡,就是因为有三焦经的存在。三焦行阳。当我们耳朵有脓水流出来的时候,或者化脓用麝香  石散。麝香无孔不入,另外一个是干燥剂,防腐的作用。
李玲
贫民
贫民
  • UID20175520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28
205楼#
发布于:2015-10-22 23:47
殿下请查收
登封~秦战强
会员
会员
  • UID2017602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42
206楼#
发布于:2015-10-22 23:50
第61.62课:1俞募治疗内科病,治疗都在背上,在胸前和背后。如胃口不好,扎中脘,胃俞。热症用针,虚症用灸。2会郄治疗,一般是病人内脏病,在止痛的时候用。原则上就是有痛症,炎症时用。如大肠发炎(血和大便是混合的),下温溜,中脘。3九针之使用时机。第一镵针(放血用),第二个圆针(病人怕针或病人已经元气虚的时候用来导气),第三鍉针(透针用),第四蜂针(三棱针,也是放血,放脓用,用在四肢末梢或在背后上放血),第五铍针(治疗脓疮用),第六圆利针(一般治内科,用在病比较深的时候),第七毫针(专用于治半身麻痹,治疗脊椎骨用的,第九个火针(用来治痞的)。现在常用的是毫针(1寸,二寸等)和圆利针,放血片(代替三棱针)。4梅花针放血治症:A皮肤病B麻痹。5生理上的头痛;A全头痛,头项痛,眼晴痛扎百会,如还痛,扎涌泉。B偏头痛,是在胆经上,对侧治疗扎合谷,同侧直接太阳透率谷,如伴有恶心,呕吐扎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其中一个或全部,看病人痛的程度。C耳后痛,耳朵后面痛,初痛扎天井,久痛扎中渚。D额头痛,印堂痛扎中脘。E病人眉棱骨痛,左痛扎右肾关穴,右痛扎左肾关穴,两边痛扎双肾关穴。F后脑痛或颈项的地方痛,就在天应穴下针,同侧天柱的地方。如初痛在膀胱经上扎束骨,久痛扎委中。6头瘤,症状:全身抖动,颤动,眼晴往上吊。用药:用全蝎,蜈蚣两种烤干打成粉,取等量放入空胶囊里面,服用。下针采用导引法,先下百会(导),再下涌泉(引)。诊断脑部有脑痿缩掉了,老人痴呆症在绝骨穴会找到压痛点。而脑里面长东西(里面长肿瘤),在绝骨穴,命门穴都有压痛点。脑瘤,痞根穴也有压痛点。7眼证:A症状:红肿。,赤红肿痛,代表里面是温热的在攒竹,丝竹空,太阳,耳尖点刺放血,用三棱针挤一两滳血,不要拿梅花针,扎攒竹穴尽量扎在眉毛里面。B生翳膜(白内障),晴明,阳白,三间,养老,光明。或取晴中,扎完后再取近穴和远穴恢复视力。治眼近视:扎肝俞,期门或曲泉,太冲。8鼻病:鼻炎,鼻窦炎,鼻息肉,先下合谷,迎香透内迎香,再下通天,米粒灸上星。再不好扎风池(扎风池时,在对侧的颧髎下针)。一般流鼻血扎天府,如一直流鼻血有可能鼻癌。有鼻病,脊椎有压痛点用俞募治疗(下肺俞,中府透云门),久病用原络治疗(下太渊,偏历)。9耳朵有问题:如耳鸣,耳聋。耳朵有痛。久鸣是虚,扎肾俞,志室,京门,章会。或经络上扎复溜或在耳门,听宫,听会采轮刺法。实症扎然谷,外关,支沟。耳朵化脓,脓水用麝香矾石散。下针:耳门,听宫,听会单刺。
9616灸友
会员
会员
  • UID20149616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57
207楼#
发布于:2015-10-23 00:09
10月22日学习内容:
一 俞募治疗与会郗治疗
   俞募治疗就是主客治疗,在背上和胸前,同时使用募穴和俞穴,专治内科上的病症。热症~实症用针,寒症~虚症用灸。
会郗治疗主要用来治疗内脏止痛~消炎,会穴郗穴同时下针。
二 九针使用时机
1 镵针 专门刺热~点刺放血用,如角膜炎,点刺攒竹~丝竹空~瞳子髎~耳尖。
2 圆针 措摩分肉用,意思是在两条筋中间进行消导,顺为补,逆为泄,例如可用在内关穴上。病人很虚实用此法进行导气治疗或特别怕针的人。
3 鍉针 专门用来透针时用的,如养老透间史~太阳透率谷~阴陵泉透阳陵泉~绝谷透三阴交等,透气时要被针者气很足时才用,掐合谷可以判断气是否足。
4 蜂针(三棱针)放血~放脓用,用于四肢末梢和背上的多。
5 铍针 治疗脓包时用的。
6 ~7最常用的是圆针和豪针,圆针治疗痛和酸痛用,豪针一般治内科,病比较深时用。
8 七寸针治疗下半身瘫痪用。
9 火针治痞。
三 梅花针(治疗皮肤病~麻痹症)
  梅花针治疗皮肤拍击放血用(最好选用牛角的针头);二是用来治疗麻痹的症状,通过放血达到活血的效果。
四 头部与脑瘤治症
1 全头痛 先百会穴下针,然后近取穴,可再取涌泉穴,头顶痛~眼睛痛~撞顶痛,头顶都有督脉经过,也是取百会涌泉。
2 偏头痛伴有恶心的~呕吐,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都可选择。
3 耳后痛,初痛,下天井,久痛,下中渚。
4 印堂痛,下中脘。
5 眉棱骨痛,下对侧阴陵下一寸的肾关穴(奇穴),同侧天柱为近取穴。
6 后脑痛,天应穴下针,同侧天柱的地方,初痛,下膀胱经上的束骨穴,久痛,下委中。有一种脑瘤,不痛,症状是全身抖动~颤动~吊睛,用全蝎或蜈蚣,烤干打粉,放在胶囊里,再下百会涌泉。
脑萎缩(虚症)脑部长东西(实症),在绝骨穴(悬钟)会找到压痛点,实症的话还在身体后面第十四椎命门穴会有压痛点。另在第十三逐个外开三寸半,称之为痞根,脑肿瘤也可在痞根穴上找到痛点。
五 治疗眼症及睛中法
湿热赤红肿痛,用三棱针在攒竹~丝竹空~耳尖~太阳点刺放血。
生翳膜(白内障)近取穴 睛明,胆经上的阳白;手脚上年嗯三间养老~光明,都可治翳去翳。
六 鼻病 鼻息肉,鼻炎
迎香透内迎香,先扎合谷可消炎止痛。
鼻窦炎~化脓~浓涕米粒灸上星穴。
肺开窍再鼻,所以扎肺俞和中府也可以治疗。
流鼻血,扎中府云门和天府。鼻血反复,要考虑时不是有癌症在里面。
任何脸上的病都可合谷治疗~面口合谷收。
治疗方式,脊背一压,有痛点,用募俞治疗法。
黄旭红十月二十二日学习内容。
9616灸友
会员
会员
  • UID20149616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57
208楼#
发布于:2015-10-23 00:11
10月22日学习内容:
一 俞募治疗与会郗治疗
   俞募治疗就是主客治疗,在背上和胸前,同时使用募穴和俞穴,专治内科上的病症。热症~实症用针,寒症~虚症用灸。
会郗治疗主要用来治疗内脏止痛~消炎,会穴郗穴同时下针。
二 九针使用时机
1 镵针 专门刺热~点刺放血用,如角膜炎,点刺攒竹~丝竹空~瞳子髎~耳尖。
2 圆针 措摩分肉用,意思是在两条筋中间进行消导,顺为补,逆为泄,例如可用在内关穴上。病人很虚实用此法进行导气治疗或特别怕针的人。
3 鍉针 专门用来透针时用的,如养老透间史~太阳透率谷~阴陵泉透阳陵泉~绝谷透三阴交等,透气时要被针者气很足时才用,掐合谷可以判断气是否足。
4 蜂针(三棱针)放血~放脓用,用于四肢末梢和背上的多。
5 铍针 治疗脓包时用的。
6 ~7最常用的是圆针和豪针,圆针治疗痛和酸痛用,豪针一般治内科,病比较深时用。
8 七寸针治疗下半身瘫痪用。
9 火针治痞。
三 梅花针(治疗皮肤病~麻痹症)
  梅花针治疗皮肤拍击放血用(最好选用牛角的针头);二是用来治疗麻痹的症状,通过放血达到活血的效果。
四 头部与脑瘤治症
1 全头痛 先百会穴下针,然后近取穴,可再取涌泉穴,头顶痛~眼睛痛~撞顶痛,头顶都有督脉经过,也是取百会涌泉。
2 偏头痛伴有恶心的~呕吐,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都可选择。
3 耳后痛,初痛,下天井,久痛,下中渚。
4 印堂痛,下中脘。
5 眉棱骨痛,下对侧阴陵下一寸的肾关穴(奇穴),同侧天柱为近取穴。
6 后脑痛,天应穴下针,同侧天柱的地方,初痛,下膀胱经上的束骨穴,久痛,下委中。有一种脑瘤,不痛,症状是全身抖动~颤动~吊睛,用全蝎或蜈蚣,烤干打粉,放在胶囊里,再下百会涌泉。
脑萎缩(虚症)脑部长东西(实症),在绝骨穴(悬钟)会找到压痛点,实症的话还在身体后面第十四椎命门穴会有压痛点。另在第十三逐个外开三寸半,称之为痞根,脑肿瘤也可在痞根穴上找到痛点。
五 治疗眼症及睛中法
湿热赤红肿痛,用三棱针在攒竹~丝竹空~耳尖~太阳点刺放血。
生翳膜(白内障)近取穴 睛明,胆经上的阳白;手脚上年嗯三间养老~光明,都可治翳去翳。
六 鼻病 鼻息肉,鼻炎
迎香透内迎香,先扎合谷可消炎止痛。
鼻窦炎~化脓~浓涕米粒灸上星穴。
肺开窍再鼻,所以扎肺俞和中府也可以治疗。
流鼻血,扎中府云门和天府。鼻血反复,要考虑时不是有癌症在里面。
任何脸上的病都可合谷治疗~面口合谷收。
治疗方式,脊背一压,有痛点,用募俞治疗法。
黄旭红 10.22.
灸友36805
会员
会员
  • UID2017680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6
209楼#
发布于:2015-10-23 00:21
第61.62集心得:

一、俞募治疗内科病

治疗都在背上,在胸前和背后。如胃口不好,扎中脘,胃俞。热症用针,虚症用灸。如消化道不好时扎中脘加胃俞。寒证虚证时灸比针好。(俞穴+募穴)

二、会郄治疗

一般是病人内脏病,在止痛的时候用。会郄治疗法(会穴+郄穴)用于内脏痛炎症时。便血分三种,内痔是先出血再排便;外痔是先排便再有血;血便混合在一起,且腹痛、大便次数增多为大肠有炎症。此时下针中脘加温溜穴就是会郄治疗。咳嗽久,肺痛带血无癌症,此时肺为脏,脏会章门,用章门和孔最穴。


三、九针之使用时机

1.餽针是刺热用的于,治眼睛痛,丝竹空、攒竹、太阳穴放血用。

2.圆针,病人怕针或病人已经元气虚的时候用来导气,圆针用于肌肉筋骨之间消导作用。

3.鍉针(透针用)提针比较长,养老透间使、太阳透率谷、阳陵泉透阴陵泉、绝骨透三阴交等透穴时使用,气足时用,气虚不用,合谷穴看气是否足,凹陷则不足。

4.蜂针即三棱针,也是放血,放脓用,用在四肢末梢或在背后上放血。

5.铍针,治疗脓疮用

6.圆利针用于酸痛及酸痛时用。

7.毫针,专用于治半身麻痹,治疗脊椎骨用的铍针治疗脓疱时用内科的深部。阴陵泉透阳陵泉,腿较粗,

8.火针,最长的7寸,脊椎骨旁透用于下半身瘫痪。不常用。比较粗,28号针用来治痞。常见的是豪针和三b棱针。有1、1.5、2、4寸的豪针。
以子午流注的针灸基础,一切都好,病在变化而原则不变,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为辩证。 灵活运用即可。

9.梅花针放血治症:

1.皮肤病可在委中放血;

2.手脚麻痹点刺可活血。

优点是针头短,不伤元气。

四、生理上的头痛;

1.全头痛,头项痛,眼晴痛扎百会(近取穴),如还痛,扎涌泉。

2.偏头痛,治症在胆经,对侧治疗扎合谷,同侧直接太阳透率谷,如伴有恶心,呕吐扎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其中一个或全部,看病人痛的程度。

3.耳后痛,只有三焦经通过,初痛扎天井,久痛扎中渚。

4.额头痛,印堂痛扎中脘。

5.眉棱骨痛,左痛扎右肾关穴,右痛扎左肾关穴,两边痛扎双肾关穴。

6.后脑痛或颈项的地方痛,就在天应穴下针,同侧天柱的地方。初痛扎束骨,久痛扎委中。


7.脑瘤,症状:全身抖动,颤动,眼晴往上吊。用药:用全蝎,蜈蚣两种烤干打成粉,取等量放入空胶囊里面,服用。下针采用导引法,先下百会(导),再下涌泉(引)。诊断脑部有脑痿缩掉了,老人痴呆症在绝骨穴会找到压痛点。而脑里面长东西(里面长肿瘤),在绝骨穴,命门穴都有压痛点。脑瘤,痞根穴也有压痛点。十三椎外开3.5寸的痞根穴亦有压痛点,虚证萎缩则无压痛点。


8.眼证:

   1.红肿。赤红肿痛,代表里面是温热的在攒竹,丝竹空,太阳,耳尖点刺放血,用三棱针挤一两滳血,扎攒竹穴尽量扎在眉毛里面。

   2.生翳膜(白内障),晴明,阳白,三间,养老,光明。或取晴中,扎完后再取近穴和远穴恢复视力。治眼近视:扎肝俞,期门或曲泉,太冲。翳膜其实是痰水。

9.鼻病:鼻炎,鼻窦炎,鼻息肉,先下合谷(消炎镇痛),迎香透内迎香,再下通天(鼻科大穴),米粒灸上星。如再不行扎风池(扎风池时,在对侧的颧髎下针)。一般流鼻血扎天府,如一直流鼻血有可能鼻癌。有鼻病,脊椎有压痛点用俞募治疗(下肺俞,中府透云门),久病用原络治疗(下太渊,偏历)。

10.耳朵有问题:肾在管,如耳鸣,耳聋。耳朵有痛。久鸣是虚,扎肾俞,志室,京门,章会。或经络上扎复溜或在耳门,听宫,听会采轮刺法。

实症耳聋扎然谷,外关,支沟(飞虎)。

耳朵化脓,脓水用麝香矾石散(2:45)干燥剂。下针:耳门,听宫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