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5楼#
发布于:2016-02-16 09:0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赵芳芳申请签到2016年2月15日《黄帝内经》第10课学习心得 阴阳应象大论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风胜则动⑥,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⑦,湿胜则濡泻⑧。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⑨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align=-webkit-auto]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⑩,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谿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优,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慄,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帝曰:法阴阳奈何?[align=-webkit-auto]
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惔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帝曰:何以然?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盛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慄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
|
2116楼#
发布于:2016-02-16 20:5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黄旭红申请签到 ,2016年2月9日《黄帝内经》第11课学习心得 :
一、西北方是阴,造成右边右耳没有像左耳那么敏感,因为右边是阴左边是阳,阳就指敏 锐,动力,是能量。一般人左手不如右手强。 当人在专心注意在做事情的时候或者读书的时候,手脚就不会灵活,因为精气在 上面。人比较弱的容易受到病毒的侵入。上边容易受到病毒,左边容易受到病毒。阴阳不 能两全。 二、食气,天上的气是跟人体的肺相通的,地气通于嗌,嗌就是喉咙。把人体跟自然界放 在一起。人有九窍,两个耳朵,两个眼睛,两个鼻孔,嘴巴一个,上面有七窍,下面大便 小便出来的地方加起来九窍。水柱的地方,满就会溢出来,所以我们常常流鼻涕流口水, 大沥小便就会出来。 天地下的雨就是于人体身上的汗一样。因为人跟天地之间是相通的,所以治的方法任 何医学你如果治疗的方法不按照天之季,不按照地的道理,天有风寒湿热暑,地有五味酸 ~苦酸甘辛咸。如果邪风来的时候来的很快,最好的医生病一开始就治在皮毛上面,如果病人 只是皮毛的病,皮毛是肺,肺在人体的上方,人的上方通通是阳,手上的脉太渊寸,中间 是关,下面是尺的地方,上面是阳脉,下面是阴脉,皮在最表面的地方,一开始的时候病 在皮毛,我们用针灸的时候,用针在皮毛上刮一下,吓都吓出一身汗。当病从表一直到了 五脏以后,半死半生,治疗要十死九生。 湿气会害人体的皮肉筋骨。巨刺,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三、最会诊断的擦色按脉,先看他的阴阳,看他的颜色也知道是哪个地方。比如说肺是青 阳所在,病人痰是黄色知道病在肺。望闻问切,眼睛看耳朵闻,可以知道判断这个人的病 <在什么地方。 四、浮和滑是阳脉,沉,濇为阴,当你手摸到阳脉就是浮,滑;当你手摸到阴脉就是沉, 濇,好像摸到又好像没有摸到。如果摸到阳脉很沉,表明阳不足;如果摸到阴脉又浮又大 ,阴太盛了;阴和阳必须平衡,太过不行,不及也不行。真正的脉只有9分没有一寸,从关 下来就是正常的一寸距离,超过一寸就代表太过。 七十五难,七十七难,上宫,中宫,下宫。第七十七难,比如说肝有病的时候我们进 入实脾,肝有病的时候我们要先治脾,因为我们知道肝病会传到脾臓去,我们先去治脾这 叫实脾。第七十五难,东方实,西方虚,东方是木西方是金,泻南补北,金不平木害死不少人,中医说有一个脏不平衡的时候要用所胜的脏来平他,比如说肝脏,肝有病的时候, 金是克木的,所以说用金来平木,如果说金来平木的时候,现在肝木很盛,东方是实,母 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如果是肝有大实重病的时候,因为金很虚,金不能制衡肝木,这 个时候肝木就会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实,如果我们去壮土,肝有问题的时候你去补土,补土 只有一个好处,土生金,可是你土再怎么生金,因为肝太实了,力量绝对不够,我们要泻 南补北,北方是水,南方是火,五行里面水是制火,你如果把火一泻,肝自然而然去救火 ,多给一些木头,肝就由实变虚,水一旺起来的时候水去生木,肝本来就已经很严重了, 这个时候水去撞肝,肝已经是最大的了到极限大了,这个时候母能令子虚,肝木会往火里 面堆,当肝木遇精火的时候,肝就不断令子虚,对金和水来说的话,子能令母实,所以一 补水肝的木就疏解掉了,金的气就旺起来,金一旺起来就去制木,就用补水泻火,当一 泻火,水过来把火灭了,肝木自然要接过来。当泻南补北出现了,子能令母实是病因,母 能令子虚治疗法,所以当我们去补水的时候是一举两得。当遇到东方实,西方虚的时候 就用泻南补北,原因就是希望金能去平木。这就是为什么可以治好肝癌。 刚开始可以去治,当病很 |
|
2117楼#
发布于:2016-02-16 21:5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戴春蓉申请签到 2016年2月16日《黄帝内经》第11课学习心得
一、西北方是阴,如同人左耳比右耳的听力好。东南方是地有低洼,阴不足而阳盛,所以东南方为阳方。阳就指敏 锐,动力,是能量。一般人左手不如右手强。 当人在专心注意在做事情的时候,手脚就不会灵活,因为精气在 上面。手脚很灵活的人,耳目不强。比较弱的容易受到病毒的侵入。上边容易受到病毒,左边容易受到病毒。阴阳不 能两全。 二食气,上古真人在菩提树下打坐,就是食天地之间的气。天上的气是跟人体的肺相通的,地气通于嗌,嗌就是喉咙。把人体跟自然界放 在一起。人有九窍,两个耳朵,两个眼睛,两个鼻孔,嘴巴一个,上面有七窍,下面大便 小便出来的地方加起来九窍。水柱的地方,满就会溢出来,所以我们常常流鼻涕流口水, 大沥小便就会出来。 天地下的雨就是于人体身上的汗一样。 人跟天地之间是相通的,所以治的方法任 何医学你如果治疗的方法不按照天之季,不按照地的道理,天有风寒湿热暑,地有五味酸 ~苦酸甘辛咸。如果邪风来的时候来的很快,最好的医生病一开始就治在皮毛上面,如果病人 只是皮毛的病,皮毛是肺,肺在人体的上方,人的上方通通是阳,手上的脉太渊寸,中间 是关,下面是尺的地方,上面是阳脉,下面是阴脉,皮在最表面的地方,一开始的时候病 在皮毛,我们用针灸的时候,用针在皮毛上刮一下,吓都吓出一身汗。当病从表一直到了 五脏以后,半死半生,治疗要十死九生。 中医的诊断方式是望,闻,问,切。治疗法则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最会诊断的擦色按脉,先看他的阴阳,看他的颜色也知道是哪个地方。比如说肺是青 阳所在,病人痰是黄色知道病在肺。望闻问切,眼睛看耳朵闻,可以知道判断这个人的病 <在什么地方。 浮和滑是阳脉,沉,涩(色)为阴,当手摸到阳脉就是浮,滑;当手摸到阴脉就是沉, 涩,好像摸到又好像没有摸到。如果摸到阳脉很沉,表明阳不足;如果摸到阴脉又浮又大 ,阴太盛了;阴和阳必须平衡,太过不行,不及也不行。真正的脉只有9分没有一寸,从关 下来就是正常的一寸距离,超过一寸就代表太过。 难经: 七十七难,上工治未病。如有肝病一开始时可以实脾。 七十五难,东方实,西方虚,东方是木西方是金,泻南( |
|
2118楼#
发布于:2016-02-16 23:39
@教官-南京-李宁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君娴申请签到 ,2016年2月16日《黄帝内经》第11课学习心得 :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续 1、西北方是阴,为高山峻岭,阳必不足而阴生。造成右耳没有像左耳那么敏感,因为右边是阴左边是阳,阳就指敏锐、动力,是能量。地不满东南,故东南为阳。一般人左手不如右手强,当人在专心注意在做事情的时候或者读书的时候,手脚就不会灵活。这是因为精气在上面,因向上集中而耳聪目明。人比较弱的容易受到病毒的侵入。上边和左边易受到病毒。故阴阳不能两全,故邪居之,故天有精(精阳之气)地有形(浊阴之形)。天有八方之纪律以生四季,地有木火土金水五行之生克,故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下地,天地之动静即阴阳之变化,因此有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永不变化。 2、食气(天之阳气、地之阴气),天之阳气是跟人体的肺相通的,地之阴气通于咽,咽就是喉咙。把人体跟自然界放在一起。人有九窍,两个耳朵,两个眼睛,两个鼻孔,嘴巴一个,上面有七窍,下面大便、小便出来的地方加起来九窍。水柱的地方,满就会溢出来,所以人常常流鼻涕、流口水,大沥小便就会出来。天地下的雨就是于人体身上的汗一样。因为人跟天地之间是相通的。所以治的方法任何医学你如果治疗的方法不按照天之季,不按照地的道理,天有风寒湿热暑,地有五味酸 、苦酸甘辛咸。如果邪风来的很快,最好的医生病一开始就治在皮毛上面,如果病人只是皮毛的病,皮毛是肺,肺在人体的上方,人的上方通通是阳,手上的脉太渊寸,中间是关,下面是尺的地方,上面是阳脉,下面是阴脉,皮在最表面的地方,医者的手轻轻一碰,就诊到脉。一开始的时候在皮毛,医者用针灸的时候,用针在皮毛上刮一下,吓都吓出一身汗。如在筋上,就治筋。如病在肌肉施治,或病如经脉方去治疗,就很慢。当病从表到了五脏以后,半死半生,治疗要十死九生。水谷寒热不适则必害消化系统。地上湿气太盛,湿气会害人体的皮肉筋骨。巨刺,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由表至里,由里治表 3、善于诊断的医者能察气色按脉,先辨阴阳先看他的阴阳及颜色,也知道是哪个地方。比如说肺是青阳所在,病人痰是黄色知道病在肺。望闻问切,眼睛看耳朵闻,可以知道判断这个人的病在什么地方。 4、浮和滑是阳脉(寸脉),沉、濇为阴脉(尺脉),当你手摸到阳脉就是浮,滑;当你手摸到阴脉就是沉,濇,好像摸到又好像没有摸到。如果摸到阳脉很沉,表明阳不足;如果摸到阴脉又浮又大,阴太盛了;阴和阳必须平衡,太过不行,不及也不行。真正的脉只有9分没有一寸,从关下来就是正常的一寸距离,超过一寸就代表太过。病之始生,刺之皮毛,病势盛时唯可待其衰施治。故病轻则用发散之法,病重减少用发散之法,以免阳过度流失。 难经: 七十五难,七十七难,上宫,中宫,下宫。第七十七难,比如说肝有病时要先治脾,因为肝病会传到脾臓去,先去治脾这叫实脾。第七十五难,东方(是木)实,西方(是金)虚,金不平木害死不少人,中医说有一个脏不平衡的时候要用所胜的脏来平他,比如说肝脏,肝有病的时候,金是克木的,所以说用金来平木,如果说金来平木的时候,现在肝木很盛,东方是实,母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如果是肝有大实重病的时候,因为金很虚,金不能制衡肝木,这个时候肝木就会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实,如果去壮土,肝有问题的时候你去补土,补土只有一个好处,土生金,可是你土再怎么生金,因为肝太实了,力量绝对不够,所以要泻南(是火)补北(是水)。五行里面水是制火,如果把火一泻,肝自然而然去救火,多给一些木头,肝就由实变虚,水一旺起来的时候水去生木,肝本来就已经很严重了,这个时候水去撞肝,肝已经是最大的了到极限大了,这个时候母 |
|
2119楼#
发布于:2016-02-16 23:5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丁敏申请签到,2016年2月16日《黄帝内经》第11课心得:
西北方为阴,右耳不如左耳敏感。东南为阳方,一般人左手不如右手强。人在比较弱的地方会有病毒侵入人体,上身右边比较容易受病毒,下身的左边比较容易受病毒,阴阳不能两全。 当人在专心注意在做事情的时候或者读书的时候,手脚就不会灵活,因为精气在 上面。人比较弱的容易受到病毒的侵入。上边容易受到病毒,左边容易受到病毒。阴阳不 能两全。 食气,人靠天地之间的气生养,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喉咙,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人有九窍,两个耳朵,两个眼睛,两个鼻孔,嘴巴一个,上面有七窍,下面大便 小便出来的地方加起来九窍。水柱的地方,满就会溢出来,所以我们常常流鼻涕流口水, 大沥小便就会出来。天地下的雨就是于人体身上的汗一样。因为人跟天地之间是相通的,所以治的方法任 何医学你如果治疗的方法不按照天之季,不按照地的道理,天有风寒湿热暑,地有五味酸 ~苦酸甘辛咸 天有精阳之气,地有浊阴之形,天有八方之纪律以生四季,地有木、火、土、金、水五行之生克。 治病必须遵循天地之间的规律:邪风来时很快,治病之始在皮毛,再次待入肌肉方能觉察,更次邪入经脉、入腑,最差入脏。天气不正常必伤人五脏,水谷寒热不适则必害消化系统,地中湿气过盛必伤皮肉经脉。巨刺,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由表至里,由里治表 善于诊断的医者能察气色按脉,先辨阴阳先看他的阴阳及颜色,也知道是哪个地方。比如说肺是青阳所在,病人痰是黄色知道病在肺。望闻问切,眼睛看耳朵闻,可以知道判断这个人的病在什么地方。 难经七十七难,上工治未病,肝有病先实脾,土生金,金可平木。难经七十五难,东方实,西方虚,泻南补北,子令母实,母令子虚,一个脏不平衡用其它脏来平。 77难:上工治未病。如肝有病,先实脾。 治疗肝癌,77难可以制止病程,75难才可以治愈。 病之始生,刺之皮毛固元气;待病势盛时,唯可待其衰时方施治,此时下重手治疗。 治形衰弱者,用温药补其气,精神不足者,必以厚味来补其五脏。 病在高者,病在上半身,用吐法、汗法。形法:病人治疗后吐掉。神法:病人治疗后,高者吐,下者泻。 病时机很重要,如治疗脾,脾之王时是长夏,在长夏时候治疗不会伤到脾,时机一过,治疗效果不好。 |
|
2120楼#
发布于:2016-02-17 08:4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赵芳芳申请签到2016年2月16日《黄帝内经》第11课学习心得 阴阳应象大论 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惔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帝曰:何以然?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盛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喉咙),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如传染病),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病来的时候速度非常快 横膈以上皆为阳,因为肺属阳,肺主皮毛 对应把脉,关以上为阳,以下为阴,所以肺在寸的位置诊断。 切脉时手指轻轻接触皮肤即可摸到脉动,则可判断病在皮毛,即在表。若用针灸治疗皮毛之病时,只需用针在皮肤表面轻轻挂挂即可。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针灸治疗原则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脉象:浮、滑为阳;沉涩为阴,正常的阴阳脉象如此,如果相反则表示阴或阳过剩或不足。 当肝有病先实脾(治未病),肝的实症很严重时,则东方(木)实,西方(金)虚,此时要泻南(火)补北(水)。原因是:母能令子虚、子能令母实。 泻火另心虚,形成势差,让木生火(可以让过实的木丢出一些来生火),同时补水,水为木之母,补水可以令木变虚,水又是金之子,补水可以强金,金强了可以克(制衡)木。 ![]()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治病需要等时机)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慄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
|
2121楼#
发布于:2016-02-17 09:5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文杰申请签到2016年2月16日《黄帝内经》第11课学习心得
1.人左手为阳右手为阴,左耳为阳右耳为阴,左耳不如右耳好,左手不如右手强。专心做事(如读书)则手脚不灵活,当手足做事时,耳目则不变。所以人右上部分容易生病,在下体则左边容易受到侵害。 2.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意(喉咙,咽喉),人体与自然界放在一起,人和天地是想通的,治疗的方法按照天(四时)地(五味)来治疗。病来去疾风,好的医生治疗在皮毛(肺),轻病稍碰皮肤即做到,如果病在肌肉,针就下到肌肉上面,病在筋,下到筋上面,其次治在六腑,后在五脏(病在五脏六腑时半生半死),所以天的邪气害人五脏,而水谷的寒热害人肝,受之于湿,害人脾。 3.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由阴引阳,由阳引阴。巨刺,善针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肺为清阳所在,黄痰,是肺的问题。脉浮滑为阳,沉和涩为阴。寸脉沉滑阳不足,尺脉沉和涩为阴证。 4.难经七十五难,东方实,西方虚,东方为木,治疗泻南补北,金不平木也,藏不平用所胜而平。 难经七十七难,肝有病先实脾,如果肝脏有问题,用金来平木,因为东方是实。 母能另子虚,子能另母实,肝有大实,筋很虚,所以我们去平去壮实。泻南补北,北方是水,肝救火,肝变虚,补水,肝实泄掉补水一举两得。肝癌实脾,不能治好脾,清而阳之,重而阴之。 夏,长夏,秋,脾为长夏,所以脾旺,在长夏时治肝,不会伤到脾,所以治病用时。 |
|
2122楼#
发布于:2016-02-17 22:3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黄旭红申请签到,2016年2月10日《黄帝内经》第12课心得:
阴阳离合~三阳与三阴之离合 天地之间,万物初生,未长出地面的时候,叫做居于阴处,称之为阴中之阴;若已长出地面的,就叫做阴中之阳。有阳气,万物才能生长,有阴气,万物才能成形。如人面向南方站立,前方名叫广明,后方名叫太冲,行于太冲部位的经脉,叫做少阴。在少阴经上面的经脉,名叫太阳,太阳经的下端起于足小趾外侧的至阴穴,其上端结于睛明穴,太阳为少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阳。再以人身上下而言,上半身属于阳,称为广明,广明之下称为太阴,太阴前面的经脉,名叫阳明,阳明经的下端起于吴大趾侧次指之端的历兑穴,因阴阳是太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阳。厥阴为里,少阳为表,故厥阴精之表,为少阳经,少阳经下端起于窍阴穴,因少阳居厥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少阳。因此,三阳经的离合,分开来说,太阳主表为开,阳明主里为阖,少阳介于表里之间为枢。三者之间相互协调,统一称为一阳。 在外的为阳,在内的为阴,所以在里的经脉称为阴经,行于少阴前面的称为太阴,太阴经的根起于足大指之端的隐白穴,称为阴中之阴。太阴的后面,称为少阴,少阴经的根起于足心的涌泉穴,称为阴中之少阴。少阴的前面,称为厥阴,厥隐经的根起于足大指之端的大敦穴,由于两阴相合而无阳,厥阴又位于最里,所以称之为阴之绝阴。因此,三阴经之离合,分开来说,太阴为三阴之表为开,厥阴为主阴之里为阖,少阴位于太、厥表里之间为枢。三者互有联系,统称一阴。 阴阳之气,运行不息,递相传注于全身,气运于里,形立于表,这就是阴阳离合、表里相成的缘故。 第七篇:阴阳别论 男女正常脉、三阳之病~脉像有两种卦,一种是阴在两阴之间,为坎卦,为常脉,另一种是阴在两阳之间,为离卦。离为中虚。阳不在乎多少,要替在里面身体才能够受用,阳浮的人无气就没有了。人有四经十二从,四经指心肝肺肾应四季,春夏秋冬,脾应长夏。十二个月应十二条经脉。人体横膈以上为寸脉,横膈之下为尺脉,横膈为关脉。脉分气血,在手为血右手为气,诊脉时可同时诊二只手的脉做比较。女人主血,血较重,所以左手脉应该比右手大一些,男人主气,所以右手脉会大一些。寸脉为君,尺脉为臣,所以寸脉要在一些。寸脉过长,溢到手掌上称为溢脉,表示喉咙出问题了,如果喉咙里长肿瘤,脉会弯曲着向上溢。在治疗时溢出的脉越来越弯,表示治疗方法错误,慢慢回来则表示治疗方法正确。脉关为脾胃,吸入为阴,为肝肾管,吐出为阳,心肺管,呼吸之间为脾胃。正常脉一个呼吸跳五下。把脉时,我们以胃脉为标准,别于胃脉的则表示其脏腑出现问题。溢脉表示阴盛,为真藏脉,覆脉,为阴不足,也为真藏脉。一般真藏脉现是很危险的脉,表示阴阳已经分隔了。手脉寸部为阳,尺部为阴,脉形欲去不留为阴,动而快速的为阳,脉迟缓无力者为阴,脉数而有力者为阳,脉形为真藏之脉即肝弦、心洪、脾缓、肺浮、肾沉如石等。如肝脉为弦至急者,十八日必死,心脉洪大而坚搏,则九日死,肺脉至浮如羽毛,则十二日死,肾脉至沉如河中之石,七日死,脾脉若缓如雀啄屋漏,四日内死。 |
|
2123楼#
发布于:2016-02-17 23:2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丁敏申请签到,2016年02月17日《黄帝内经》第12课心得
病在表采汗法,急病剧痛如痛风,采用按摩推拿方式 实症的痛先击散后泻出体外,阳有病先固阴,阴有病先固阳,如肝病人便秘,先调整大便,病就不会进,先把阳固好,病就不会再进了; 不让病进,保持其气血通畅。血实者如腿上有很多青筋瘀血,要先把淤血放出来,效果会好的很快,气虚气不足者用针灸导引它。 则未出地者为阴中之阴,出地者为阴中之阳。有阳而能有名有形,有内阴才有生命之主。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一如人体阴阳之变化。 三阳:人正面是广明,后面是太冲,又名少阴。少阴上面是足太阳膀胱经,起于至阴终于命门,为阴中之阳。到胸前上来是广明,下方是足太阴脾经,脾经前是足阳明胃经,为阴中之阳。足厥阴肝经是阴之至极。足少阳胆经根起窍阴,为阴中之少阳。 三阳关系:太阳即“开”,是人与自然界交界之地。阳明为“阖”,是把获取的食物汇聚消化和分解的地方。少阳又叫“枢”,是运输养份和代谢废物排出的通道枢纽。三阳经相辅相成,又称“一阳”。 、自然界不存在纯阴阳的东西,纯阴阳是累积; 三阴关系: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三条阴经互相辅佐,相搏而不相失,又称“一阴”。阴经与阳经互相往来,循环周而复始,气运行于内而行之于表,相辅相成。 、自然界不存在纯阴阳的东西,纯阴阳是累积; 正常脉:阳在两个阴的中间,相当于坎卦,此种脉为常脉。阳不在多而在于潜,潜伏在两阴中间才能为身体受用。阴在两个阳中间,相当于离卦。 肝、心、肺、肾应四时春、夏、秋、冬;脾为长夏;十二经脉对应十二月,脉分阴阳脉分阴阳时,关部以上即寸部,为阳,关以下即尺部为阴,关是阴阳的中间。身体的横膈相当于关,横膈以上为寸部,为阳,横膈以下为尺部,为阴。 左手为血脉,右手为气脉。女人以血为主,女人肺气很旺时,产生的奶水为白色,白色为阳,阳气会化生血,血重则下沉变成月经。男人以气为主,气较轻,会往上升长胡须。女人左脉较右脉大,男人相反。 阳为君,阴为臣,故阳脉大于阴脉,寸比尺大。但寸不能超过9分,超过为溢脉。阴太盛了,病人会生喉病。脉过手腕横纹后会往一边倾斜,说明治疗错了, 阳脉能察到胃肠消化系统的运作能力,即胃气。如果胃气与五臓之阴脉调和,表示五脏能吸收由胃中摄取之营养,为健康。当阳脉不正常时则可知何处无法受纳胃中之营养。如心脉与胃脉强度频率一样,心脉在上为阳,较浮,则是常脉;心脉是阳脉应该大于胃脉,如果小就说明心脏有问题;肝肾脉是阴脉应该深下去,如果大于胃脉,就说明肝肾有问题。 真脏脉:溢脉与覆脉是真脏脉,是阴阳分隔的脉,是死脉。 |
|
2124楼#
发布于:2016-02-18 00:10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君娴申请签到,2016年02月17日《黄帝内经》第12课心得
1、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续 1)病在高者(如喉咙),病在上半身,用吐法、汗法。形法:病人治疗后吐掉。神法:病人治疗后,高者吐,下者泻。神可以让其上下都通。 2)其慓悍者,按而收之,慓悍剧痛,病来的速度快,病在表,发汗法;如病来快剧痛如痛风,用按摩推拿后再下针,出针后再按摩的手法,连续几次,痛就去掉。 3)而实者,散而泻之。实者的痛是剧痛呈持续性,要把气散掉泻掉;虚症隐隐作痛或时痛时而不痛; 4)阳病治阴,阴病治阳;阳有问题,会影响到阴,应先去固阴,病就不会进到阳;阴有问题会影响到阳,先去固阳,病就不会进到阳;如肝病患者便秘,先调整大便,病就不会进,先把阳固好,病就不会再进,阴就固了;虚则补其母。 5)血实:青筋瘀血,看到血实要统统放掉;气虚,用针灸来导引它,让气血恢复到平衡; 2、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1)阴阳可分到很细,无限量分,但是大原则:地以下为阴,阴中之阴。出地为阴中之阳。例如:人体将横膈膜为地表,分地上,地下,肝脾肾在最下,肾水生肝木,筋膜生心脏,人的循环就出来,将横膈膜为界线,上阳,下阴。 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先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故在人者,亦数之可数。所有东西会生长都是因为有春天关系,因为有生长收藏,所以在人体内可数到它的数。 2)如果人正面是广明,后面是太冲,肾脏上面是太阳;太阳经井穴是至阴,至阴从地下开始生,横膈以下都是地下,所以阳经都是地下开始生; 3)太阳根起于至阴止于命门;阳明根从厉兑,少阳根源于窍阴,为阴中之少阳; 4)三阴三阳之离合,三阳相辅相成时统一称为一阳;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篇、少阳篇、阳明篇来源于《黄帝内经》 太阳主开:人身体的一面与自然界之间的门;少阳主枢(运输):人身体里面的阳气因为有少阳,才会有开合运输;阳明主合:到此为止的意思。太阴根起于隐白,为阴中之阴;少阴根起于涌泉,为阴中之少阴;厥阴根起于大敦,为阴中之绝阴;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厥阴为合是血之尽,为营养供应之最末端;三阴互相帮助,其相搏而不相失,为一阴。 阴阳互相来往,生生不息,运行身体周而复始;气行在里而形之于表,相辅相成。中药吃进身体不累积,西药会长时间累积,不可以让身体累积任何东西,自然界不存在纯阴阳的东西,纯阴阳是累积;中医不赞成吃营养品,应多吃天然东西好。 3、阴阳别论篇第七 1)常脉如坎卦,阳要潜;阳潜在阴里面;阴把阳包住; 2)肝、心、肺、肾对应四时春、夏、秋、冬;脾为长夏;十二经脉对应十二月,脉分阴阳。脉分阴阳:用易经了解常脉:易经二个卦:常脉如坎、阳潜在二阴间;离(火)二阳包一阴。肝心肺肾为四经,应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四季,脾为长夏。在季节交换中出现十二经脉络十二个月。脉分阴阳,以关为界,寸为阳脉九分,尺为阴脉一寸;人体将横膈膜以上为寸,主阳,横膈膜处为关,在阴阳之间,横膈膜以下尺主阴。以人的体型来看,左手脉管血脉,右手脉管气脉。诊脉时会两手同时作比较,按患者左右脉,医者左手气,右手血。女人与男人不同,女人主血,血为主,当肺气旺才生奶水为白色阳气盛,女人主血阳气化生为血,血较沉重,往下沉变为月经,男人主气,气轻往上升。女人脉左手比右手大,男人脉右手比左手大。寸为君,尺为臣,寸脉力量大于尺脉为常脉。寸脉过横纹快到手掌为溢。病人喉咙有问题,如果患者喉咙长东西会让脉偏于一边。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脉越来越弯,说明方法有问题,慢慢回正说明己恢复。女人脉左手阴、右手阳。女人左手阴脉比右手阳脉大。 3)右 |
|
2125楼#
发布于:2016-02-18 08:3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赵芳芳申请签到2016年2月17日《黄帝内经》第12课学习心得 阴阳应象大论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治病需要等时机)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慄悍者(病来的很快,如痛风),按而收之(推拿,可配合针灸按摩);其实者(持续的剧痛),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针灸的导引让气血平衡)
阴阳离合论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下,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 阴阳(雩重)(雩重),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阴阳别论 讲脉诊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岐伯对曰:四经(除脾外)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 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 所谓阴者,真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 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 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生死之期。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 别于阳者,知病忌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 谨熟阴阳,无与众谋。 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 凡持真脉之藏脉者,肝主悬绝急,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 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 曰: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腨(疒肙);其传为索泽,其传为(疒颓)疝。 曰: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 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 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 三阴三阳发病,为偏枯萎易,四肢不举。 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鼓阳胜急曰弦,鼓阳至而绝曰石,阴阳相过曰溜。 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呜。 阴之所生,和本曰和。 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 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 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死。 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心之肺谓之死阴,肺之肾谓之重阴,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 结阳者,肿四支。 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 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 二阳结,谓之消。 三阳结,谓之隔。 三阴结,谓之水。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 阴阳虚,肠澼死。 阳加于阴,谓之汗。 阴虚阳搏,谓之崩。 三阴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二阴俱搏,十三日夕时死;一阴俱搏,十日死;三阳搏且鼓,三日死;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二阳俱搏,其病温,死不治,不过十日死。 ![]()
![]() ![]() ![]()
|
|
2126楼#
发布于:2016-02-18 09:1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文杰申请签到2016年2月17日《黄帝内经》第12课学习心得
1.难经七十五难,难经七十七难补充 吐不见得脾胃有毛病,也可以见于吃的药反应出的现象。病在下,引而竭之。(汗吐,下)。中满者,泻之于内。从大小便排出。病在表,用汗法,有剧痛(痛风),按而收之。针下去后在手掌上轻轻的按摩,按摩到针的旁边时,把针拿出来,再下针,再按摩,痛就去掉。剧烈的实痛,持续痛,善而泻之。虚痛(隐隐作痛),阳有病,比如便秘,先治阴,不治则影响到阳,比如肝病的人便秘,先治大便。先固阳,再治阴。看到血实(有瘀血,青筋时),通通放掉,用药物则很快。 2.阴阳离和论 所有人生长是由于春夏,春主生,夏主长。人的后面是太冲,未出地者为阴中之阴,出地者为阴中之阳。人的后面是广明。 因为太阳主开,少阳主枢(运输),阳明主合,阳明有问题不能睡觉。横隔以下为心。 3.阴阳别论第七 脉诊 常脉:坎 阳脉不在乎多,在于潜,除了脾以外,四脏对应四季,十二经络络12个月。第三难:横隔在脉为关,上为寸下为尺(左手管血,右手管气)。女人主血,以血为主。女人常脉,左手比右手大,而男人右手比左手大。上为君,下为臣,主溢上去。喉咙出问题,右手关为胃阴,吸入(肝肾)为阴,吐出(心肺)为阳。呼,吐之间为脾。溢脉和复脉就是真脏脉。 |
|
2127楼#
发布于:2016-02-18 22:11
医经典魔鬼特训班8班丁敏申请签到2016 年2月 17日《皇帝内经》第13课心得
尺脉很长,超过尺脉范围为覆脉,脉往上超过寸脉,且硬邦邦的为溢脉,当这两种脉出现时为真臟脉,真臟脉出现,一般都是阴和阳分隔了。 脉去者为阴,脉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正常的脉是一呼二至,一吸二至;如果一呼一至就太慢了,如果一呼八、九至太快了。 太阳(开),少阳(枢),阳明(阖),太阳主外,皮肤毛孔打开是太阳症,能合上是阳明症;外邪入表最先侵入太阳经,太阳受病是在后背、项部的地方,在抗争的时候体力会产生有寒有热的现象 ,因为病在表。病邪进入人体有两条路,进入阳明,只见热症,而且不会传进。进入少阳,右转进阳明,左转进入阴经就会有阴症出现。 二阳即为阳明,病发在心脾,心脾主血,男人精子少、女人月经少,是贫血的症状,因为阳明主血,肠胃消化能力差,病人就会有血虚的现象,日益消瘦,呼吸是脖子肩膀用力。 阳明之胃气无法供给心脏、脾脏之营养, 则必生有隐疾,男人必精少,女子来说必月经停滞。如再缠绵不愈,则必人体津液耗损,日益消瘦,而时常如气喘一样的 气,到此程度病巳深,死期近也。 三阳即为太阳,病发寒热,生痈肿,因为太阳经是寒水。肾脏在小肠的后方,小肠的火来自心脏,肾水的源头是来自肺,肺水进入肾脏后,汽化后营养进入脑部,津液会进入筋脉,残渣的水进入肾脏膀胱,膀胱里的水再次汽化进入肝脏去冲洗肝脏,残渣变成尿液排出 如果太阳受外邪,膀胱的水没办法透发,停在皮肤下,皮肤变得粗糙,夏天流汗最好,从里面向外清洗皮肤。 一阳即少阳,病发气短无力回逆到心脏,当胆结石时,吃不下东西。可以化石疏解,也可以增加心脏的动能。心脏搏动时的动能把胆汁喷射出去,胆汁喷射速度与心脏搏动速度一样。 阳明与厥阴发病,肝脏主惊骇,怒伤肝,易惊、易怒。背痛,叫风厥。少阴与少阳发病,胀满,腹胀,因少阴是肾脏和心包,少阳是胆和三焦。 太阳与太阴发病,半身瘫痪,肌肉萎缩,四肢不举。脾主四肢和肌肉。 。 喜欠伸等症状,此名“风厥”。如是少阴同时受病,病人必有半身不遂且肌肉萎缩麻痹,四肢不听指挥的现象。 |
|
2128楼#
发布于:2016-02-18 22:1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8班丁敏申请签到2016 年2月 18日《皇帝内经》第13课心得
尺脉很长,超过尺脉范围为覆脉,脉往上超过寸脉,且硬邦邦的为溢脉,当这两种脉出现时为真臟脉,真臟脉出现,一般都是阴和阳分隔了。 脉去者为阴,脉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正常的脉是一呼二至,一吸二至;如果一呼一至就太慢了,如果一呼八、九至太快了。 太阳(开),少阳(枢),阳明(阖),太阳主外,皮肤毛孔打开是太阳症,能合上是阳明症;外邪入表最先侵入太阳经,太阳受病是在后背、项部的地方,在抗争的时候体力会产生有寒有热的现象 ,因为病在表。病邪进入人体有两条路,进入阳明,只见热症,而且不会传进。进入少阳,右转进阳明,左转进入阴经就会有阴症出现。 二阳即为阳明,病发在心脾,心脾主血,男人精子少、女人月经少,是贫血的症状,因为阳明主血,肠胃消化能力差,病人就会有血虚的现象,日益消瘦,呼吸是脖子肩膀用力。 阳明之胃气无法供给心脏、脾脏之营养, 则必生有隐疾,男人必精少,女子来说必月经停滞。如再缠绵不愈,则必人体津液耗损,日益消瘦,而时常如气喘一样的 气,到此程度病巳深,死期近也。 三阳即为太阳,病发寒热,生痈肿,因为太阳经是寒水。肾脏在小肠的后方,小肠的火来自心脏,肾水的源头是来自肺,肺水进入肾脏后,汽化后营养进入脑部,津液会进入筋脉,残渣的水进入肾脏膀胱,膀胱里的水再次汽化进入肝脏去冲洗肝脏,残渣变成尿液排出 如果太阳受外邪,膀胱的水没办法透发,停在皮肤下,皮肤变得粗糙,夏天流汗最好,从里面向外清洗皮肤。 一阳即少阳,病发气短无力回逆到心脏,当胆结石时,吃不下东西。可以化石疏解,也可以增加心脏的动能。心脏搏动时的动能把胆汁喷射出去,胆汁喷射速度与心脏搏动速度一样。 阳明与厥阴发病,肝脏主惊骇,怒伤肝,易惊、易怒。背痛,叫风厥。少阴与少阳发病,胀满,腹胀,因少阴是肾脏和心包,少阳是胆和三焦。 太阳与太阴发病,半身瘫痪,肌肉萎缩,四肢不举。脾主四肢和肌肉。 。 喜欠伸等症状,此名“风厥”。如是少阴同时受病,病人必有半身不遂且肌肉萎缩麻痹,四肢不听指挥的现象。 |
|
2129楼#
发布于:2016-02-18 23:33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君娴申请签到,2016年02月18日《黄帝内经》第13课心得
阴阳别论篇第七续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别于阳者,知病忌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尺脉很长,超过尺脉范围为覆脉,脉往上超过寸脉,且硬邦邦的为溢脉,当这两种脉出现时为真臟脉,真臟脉出现,一般都是阴和阳分隔了。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如有遇脉形为真臓之脉即肝弦、心洪、脾缓、肺浮、肾沉如石等,如肝脉为弦至急者,十八日必死;心脉洪大而坚搏,则九日死;肺脉至浮如羽毛,则十二日死;肾脉至沉如河中之石,则七日死;脾脉若缓如雀啄屋漏,则四日内死。 太阳(主开),少阳(主枢,即运输),阳明(主阖),太阳主外,皮肤毛孔合了打不开是太阳症,不能合上是阳明症;病邪在表感到外在的风险,最先侵入太阳经,太阳受病是在后背、项部的地方,机体在与疾病抗争的时候体力会产生寒热现象,因为病在表。病邪进入人体有两条路,一种是进入阳明,只见热症,而且不会再进,病就停止了。另一种是进入少阳,就有寒热现象。右转进阳明,左转进入阴经就会有阴症出现。 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阴曲,女子不月。二阳即为阳明,病发在心脾,心脾主血,如果阳明之胃气(胃肠功能)无法供给心脏、脾脏之营养,则必生隐疾,以男子来说必少精,女子来说月经必停滞。为贫血症状,因为阳明主血,肠胃消化能力差,病人就会有血虚的现象,日益消瘦,呼吸是脖子肩膀用力。如再缠绵不愈,则必人体津液耗损,日益消瘦,而时常如气喘一样的气,到此程度病巳深,死期近也。 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腨□。 三阳为太阳经如得病为病发寒热,太阳的寒水,平时保持身体的温度,外冷内热,保持体温;如果太阳寒水遇病,表受伤,冷水滞留下身,病邪不能外出,出现痈疡。因为肾脏在小肠的后方,小肠的火来自心脏,肾水的源头是来自肺,肺水进入肾脏后,汽化后营养进入脑部,津液会进入筋脉,残渣的水进入肾脏膀胱,膀胱里的水再次汽化进入肝脏去冲洗肝脏,残渣变成尿液排出。如果太阳受外邪,膀胱的水没办法透发,停在皮肤下,皮肤变得粗糙,夏天流汗最好,从里面向外清洗皮肤。肌肉萎缩则发冷,腿肚抽筋酸痛,如无明医治疗,则必延伸成皮肤粗糙(里寒不散,新陈代谢缓慢,夏季要出汗),或肠疝气(肠子下坠)等症状。 要练习听力(聪),加强中医望闻问切的本领。天之际,地之理。 一阳(即少阳)发病,少气善欬善泄。少阳,病发气短无力回逆到心脏,当胆结石时,吃不下东西。可以化石疏解,也可以增加心脏的动能。胆络到胃,胆汁的水分来自膀胱的水生木,胆汁为肝的代谢物。心包在外,周围有一些水包住心脏以免心脏过热。心包与胆相络,心脏的动能促使胆汁排泄。治症时,可加强心脏搏动力量,打开胆道,处方化石,如同香水喷嘴被堵的处理方法,中医通过加强心包动力疏通胆路。心脏搏动时的动能把胆汁喷射出去,胆汁喷射速度与心脏搏动速度一样。 少阴与少阳同时发病,则会出现胃脘胀满、腹胀,四肢肿胀、心胸气闷、常长嘘短叹的现象。因少阴是肾脏和心包,少阳是胆和三焦。太阳与太阴同时发病,半身瘫痪,肌肉萎缩,四肢不举。脾主四肢和肌肉。如是少阴同时受病,病人必有半身不遂且肌肉萎缩麻痹,四肢不听指挥的现象。 三阳三阴同时发热,可以造成半身瘫痪,肌肉萎缩,四肢不举。中医认为四肢属阳,身体属阴。脾主四肢(土生木,枝)主肌肉。 鼓脉:寸脉处脉短尖如鼓,往上顶的感觉。钩脉:是心脏的脉,代表心脏出问题了。 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鼓阳胜急曰弦。寸,关、尺三部之脉如钩(心脏的脉),其坚而搏,如果子成串一样,如外形为毛(毛脉,肺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