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0楼#
发布于:2016-02-19 00:0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黄旭红申请签到,2016年2月11《黄帝内经》第13课心得:阴阳别论篇
一、四经十二从 1、四经:肝、心、肺、肾为四经,与自然四季同。 2、十二从: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就十二脉。脉也分左阴右阳,重按为阴,轻按为阳。凡阳脉有五种,各因春、夏、秋、冬不同而有异,严格区分为25脉,而阴脉乃真脏脉也,即弦、洪、缓、浮、沉。如阴脉全现则必危。阳脉:就是能察到胃肠消化系统的运作能力,也就是胃气,如果胃气与五脏之阴脉十分调和,表示五脏能吸收胃中营养,此为健康之人。当阳脉不正常时,则可知何处无法受纳胃气中之营养,故知其必生病变。身上阳脉部位可从颈部人迎脉察知,而阴脉 可从手部之寸脉察之,部位虽异,其理则一也。所谓阴阳者,寸为阳、尺为阴;脉形欲去不留为阴,脉至有愈强之势为阳;脉静为阴、动而快速为阳;脉迟缓无力者为阴,脉数而有力者为阳。真脏脉:肝弦、心洪、脾缓、肺浮、肾沉如石等,肝脉为弦至急者,18日必死,心脉洪大则坚搏,则9日死,肺脉至浮如羽毛,则12日死,肾脉至沉如河中之石,则7日死,脾脉若缓如雀啄屋漏,则4日死。 二、阴阳为病 1、二阳为病:胃肠有病,则可以影响心脾,病人往往有难言隐情,如是女子就会月经不调、甚至经闭。若病久传变,会至消瘦或者呼吸短促,气息上逆,成为“息贲”就不可治疗了。 2、三阳为病:太阳经发病,多有寒热或下部发生痈肿,或两足痿弱无力而逆冷,腿肚酸痛。若病久传化必至皮肤干燥、肠疝气等。 3、一阳发病:少阳发病,生发之气即减少,易患气短、咳嗽,或泄泻。若病久传,或为心虚掣痛,或为饮食不下,阻塞不通。 4、二阳一阴:如阳明胃气与赌厥阴肝脏发病,易惊、易怒、背痛,常常喛气、呵欠、名曰风厥。 5、二阴一阳:若出现少阴和少阳合病时,则会出现胃脘胀满、四肢肿胀、心胸气闷、常长吁短叹的现象。 6、三阳三阴:若是太阳和太阴发病,则为半身不遂的偏枯症,或者变易常用而痿弱无力,或者四肢不能举动。 三、脉形 1、钩脉:脉搏鼓动于指下,来时有力,去时力衰。、 2、毛脉:稍无力,来势轻虚而浮。 3、弦脉:有力而紧张,如按琴弦。 四、阴阳不和时,必令肺中津液无法收藏,以至汗出不止造成四肢逆冷、阳气无法下降与阴和而上浮熏肺,发生喘鸣。 |
|
2131楼#
发布于:2016-02-19 00:0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黄旭红申请签到,2016年2月11《黄帝内经》第13课心得:阴阳别论篇
一、四经十二从 1、四经:肝、心、肺、肾为四经,与自然四季同。 2、十二从: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就十二脉。脉也分左阴右阳,重按为阴,轻按为阳。凡阳脉有五种,各因春、夏、秋、冬不同而有异,严格区分为25脉,而阴脉乃真脏脉也,即弦、洪、缓、浮、沉。如阴脉全现则必危。阳脉:就是能察到胃肠消化系统的运作能力,也就是胃气,如果胃气与五脏之阴脉十分调和,表示五脏能吸收胃中营养,此为健康之人。当阳脉不正常时,则可知何处无法受纳胃气中之营养,故知其必生病变。身上阳脉部位可从颈部人迎脉察知,而阴脉 可从手部之寸脉察之,部位虽异,其理则一也。所谓阴阳者,寸为阳、尺为阴;脉形欲去不留为阴,脉至有愈强之势为阳;脉静为阴、动而快速为阳;脉迟缓无力者为阴,脉数而有力者为阳。真脏脉:肝弦、心洪、脾缓、肺浮、肾沉如石等,肝脉为弦至急者,18日必死,心脉洪大则坚搏,则9日死,肺脉至浮如羽毛,则12日死,肾脉至沉如河中之石,则7日死,脾脉若缓如雀啄屋漏,则4日死。 二、阴阳为病 1、二阳为病:胃肠有病,则可以影响心脾,病人往往有难言隐情,如是女子就会月经不调、甚至经闭。若病久传变,会至消瘦或者呼吸短促,气息上逆,成为“息贲”就不可治疗了。 2、三阳为病:太阳经发病,多有寒热或下部发生痈肿,或两足痿弱无力而逆冷,腿肚酸痛。若病久传化必至皮肤干燥、肠疝气等。 3、一阳发病:少阳发病,生发之气即减少,易患气短、咳嗽,或泄泻。若病久传,或为心虚掣痛,或为饮食不下,阻塞不通。 4、二阳一阴:如阳明胃气与赌厥阴肝脏发病,易惊、易怒、背痛,常常喛气、呵欠、名曰风厥。 5、二阴一阳:若出现少阴和少阳合病时,则会出现胃脘胀满、四肢肿胀、心胸气闷、常长吁短叹的现象。 6、三阳三阴:若是太阳和太阴发病,则为半身不遂的偏枯症,或者变易常用而痿弱无力,或者四肢不能举动。 三、脉形 1、钩脉:脉搏鼓动于指下,来时有力,去时力衰。、 2、毛脉:稍无力,来势轻虚而浮。 3、弦脉:有力而紧张,如按琴弦。 四、阴阳不和时,必令肺中津液无法收藏,以至汗出不止造成四肢逆冷、阳气无法下降与阴和而上浮熏肺,发生喘鸣。 |
|
2132楼#
发布于:2016-02-19 08:3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赵芳芳申请签到2016年2月18日《黄帝内经》第13课学习心得 阴阳别论 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 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 所谓阴者,真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 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 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生死之期。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 别于阳者,知病忌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 谨熟阴阳,无与众谋。 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 凡持真脉之藏脉者,肝主悬绝急,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 曰:二阳(阳明)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 曰:三阳(太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腨(疒肙);其传为索泽,其传为(疒颓)疝。 曰: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 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 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 三阴三阳发病,为偏枯萎易,四肢不举。 鼓一阳(阳脉再两三分的位置很明显的突出)曰钩(心脏),鼓一阴曰毛(肺),鼓阳胜急曰弦,鼓阳至而绝曰石,阴阳相过曰溜。 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呜。 阴之所生,和本曰和。 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 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 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死。 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心之肺谓之死阴,肺之肾谓之重阴,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 结阳者,肿四支。 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 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 二阳结,谓之消。 三阳结,谓之隔。 三阴结,谓之水。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 阴阳虚,肠澼死。 阳加于阴,谓之汗。 阴虚阳搏,谓之崩。 三阴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二阴俱搏,十三日夕时死;一阴俱搏,十日死;三阳搏且鼓,三日死;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二阳俱搏,其病温,死不治,不过十日死。
|
|
2133楼#
发布于:2016-02-19 10:0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文杰申请签到2016年2月18日《黄帝内经》第13课学习心得
1.脉诊补充 真脏脉出现,就是阴阳分离,很危险。脉去为阴,脉来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眼睛合不起来就是阳明经,打不开眼睛就是太阳经。 2.太阳受病,项强,太阳抗热时有阳有阴阳,太阳进入少阳就会进入阴经。 3.太阳为病,发寒热,寒水遇到外邪,脚会肿,脓疡,抽筋。汗出时皮肤很细,不流汗皮肤很粗。烧不好是里寒未去,少阳发病,胆络到肾,酸的入肝胆,胆汁来自膀胱,心脉搏动产生热进入小肠,最后是加强心的效果!肝是风脏,四肢属于阳,身体属于阴,脾主四肢(树枝是土生的)脾主肌肉,如果寸脉摸到鼓 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鼓阳胜急曰弦, 毛脉:是肺脉,均在寸阳处,像羽毛,旁边是平的,中间有一条硬的。 |
|
2134楼#
发布于:2016-02-19 22:2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黄旭红申请签到,2016年2月19日《黄帝内经》第14课心得:
一 厥阴是在胃和肝中间的地方,肝脏本身就是惊骇,肾脏是恐,怒伤肝,但是肝脏发病时不是怒,而是惊骇。发脾气容易伤到肝,而不是一个人一天到晚发脾气和肝受伤了才会发脾气。少阴(肾和心胞),少阳(胆,三焦)同时发病时,肚子容易涨满,心满。 二 三阴三阳同时发病时会造成肌肉萎缩。四肢为阳脾在管,脾主肌肉,四肢不举没有力量。身体为阴。 三 平常的脉是横的,鼓脉摸到的是圆圆的鼓在里面,顶到自己。 钩脉,心脏的脉,出现钩脉表示心脏出大问题了。鼓一阴,鼓一阳统统在寸阳脉的位置能摸到。毛脉很急像其它弦一样就是肝脏脉。脉停在哪一动不动,像石头一样是肾脏的脉。 阴阳相过,脉在寸关尺处忽大忽小是脾脏的脉。 如果阴在里面互相相挣,那么阳在外面就不稳定,五脏之间会不平衡,肺里的津液就会往外散,手和脚会冰冷使人喘鸣。 上焦的阳不管是心脏的热还是肺里的津液都是往下行进入肾脏,阴都是往上升的。 正常人的手是粉红的,肝有问题,手掌是暗红的。正常的阴要和平,阴盛则阳虚。阳气散掉,没有东西制阴时,阴也会散掉,阴散掉的方式有很多,盗汗,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肝如果说阴盛时,即肝有实的现象时,会让心脏的跳速加快,一呼一吸跳到八九下,就快死掉了。 脏可满不可实,腑可实不可满。 ~肾阳不足时去强土。肺金里面的的津液不够时,火还在一直蒸化,肺就出问题了。 阳气运行受阻,阴就会盛,四肢肿胀。阴气结而不通血必无法进入该脏,结集在此处,终而造成血管破裂,有一个脏阴结住了,便血会是1升左右,两脏结则加倍,三脏结更重之三倍,也可能大小便出血,也可以吐血。 ~阴阳同时被受阻到了,此时如果呈现的是阴盛阳弱时,我们称为‘’死水‘’,主要症状是少腹胀,小便不通。 如果胃气被结,没有办法外泄,热只能往上升,名为消渴,三阴结到了名为‘’水‘’,病人出现水肿。平常人身上非常多的气,气会动,如果被寒结到了会成水冷。 ~厥阴,少阳不通,则生喉咙痛。 如果摸脉时,阴脉特别博大,阳脉像两条脉一样,左跳右跳是孕脉。如果阴阳脉同时出现症状,病人又呈现下痢,津液不足是死脉。 如果在尺阴脉摸到寸阳脉,代表病人汗流不止,盗汗。如果尺部阴脉极虚弱,而阳脉又博盛,其名为崩,血崩。阴脉本沉今博,阴脾脉、肺脉搏,必在二十二日内半夜中死亡。 ~少阴之心脏、肾脏出现博而不沉之脉,则在十三日内黄昏时必死;厥阴之肝与心包脉博而不沉,十日内必死。 大阳脉即膀胱、小肠的脉气博动互不相让,则在三日内必死。 阴之脾与肺和太阳之膀胱和小肠,其脉皆呈现博盛之壮,造成病人心腹胀满,大小便不通,但坐不的卧,五日内必死。 |
|
2135楼#
发布于:2016-02-20 00:17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君娴申请签到,2016年02月19日《黄帝内经》第14课心得
阴阳别论篇第七续 1、鼓阳脉急是肝脏,鼓阳脉绝象石头一样停在那边是肾脏的脉;阴阳相过:脉的寸阳尺阴上下忽大忽小为溜,跨过脾脏位置;钩为心,毛为肺,弦为肝,石为肾;上下时走为脾脏的脉;鼓脉:寸脉处脉短尖如鼓,往上顶的感觉。钩脉:是心脏的脉,代表心脏出问题了。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鼓阳胜急曰弦。寸,关、尺三部之脉如钩(心脏的脉),其坚而搏,如果子成串一样,如外形为毛(毛脉,肺脉),状如毛,正中间一根硬。阴阳之脉中,如流水一样,时阴时阳则为溜脉。如里阴盛而起争,阳受扰于外,阴阳不和时,必令肺中津液无法收藏,必汗流不止,造成四肢冰冷的现象。阳气无法下降与阴和,必上浮至肺,令病人喘呜不止。 2、正常人体阴之作用在于与阳和,是阴和阳互相帮忙、支撑;如果阴在里面相争,阳受扰于外,阴阳不和时,津液就会往外散,汗流不止,造成四肢冰冷的现象;即阴盛则阳虚,阳一旦失去作用,阴无阳在外面守,则阴也必流失而亡。如阳气弱则阴也会胜而不柔,以致经脉流行而亡。中医认为世界万物来源于水,正常的阴要和(和平),阴之所以会和因为有阳在里面;阴出问题:阴盛阳虚;中医要看水(西医看血);如果阴气过盛会造成阳虚,阳就会衰败破散,阳一旦失去作用,阴无阳在外面守,就是不断流汗,大小便失禁,阴就会流失而亡; 3、正常人心脏搏动,火克金,当两者平衡时,心脏火热气就会往下到小肠,肺的津液就会往下沉到肾脏(金生水),上焦的阳不管是心脏的热还是肺里的津液都是往下行进入肾脏(属正常),阴都是往上升的。肺里面的津液都是大肠里面的水被小肠气化进入肺的水为津液;肝脏木生火,心脏里的血肝源头来自肝脏;正常人的手是粉红的,肝有问题,手掌是暗红的。正常的阴要和平,阴盛则阳虚。阳气散掉,没有东西制阴时,阴也会散掉,阴散掉的方式有很多,盗汗,大小便失禁等症状。肝如果说阴盛时,即肝有实的现象时,会让心脏的跳速加快,一呼一吸跳到八九下,就快死掉了。脏可满不可实,腑可实不可满。 4、中医认为世界万物来源于水,没有水就没有任何东西。人体有75%都是水。正常的阴要和(和平),阴之所以会和因为有阳在里面;阴出问题:阴盛阳虚;中医要看水(西医看血);如果阴气过盛会造成阳虚,阳就会衰败破散,阳一旦失去作用,阴无阳在外面守,就是不断流汗,大小便失禁,阴就会流失而亡; 5、肝之心谓之生阳,心之肺谓之死阴;脏主收藏可满不可实,如,吃进食物进入胃(胃实),消化后入小肠吸收(小肠实),进入大肠(大肠实),要是一个人7天便秘未解,再继续进食,就会不舒服,有病态。腑可以实不可以满,实就是有东西,脏有实如,肝硬化等。肝阳亢是心脏受损(心跳加速);心脏和肺互相制衡的;要是肺的精液本来就不够,心火还一直烧就叫死阴。肾受纳来自肺的营养津液,肾受损,肺不顾还是给他营养津液加重肾的衰竭这交重阴。正常人脾脏土来克水(肾)的,肾的阳要固守,躲在水里;如果肾阳不固就要治脾,要先固脾,土制水;肾阳不足时去强土(脾)。肺金里面的的津液不够时,火还在一直蒸化,肺就出问题了。 6、结阳:阳被截到,就会肿四肢(四肢属阳,身体是阴);阴(心,肝,脾,肺,肾)被截到(封掉),如血进不到脾脏,就会回逆(逆流出来);血管破裂,血就会排出一升(40CC),再截一脏就是二升,血可能在大便排出,也可以小便排出。三脏结就是三倍。阴阳同时受阻到了,如果呈现阴盛阳衰,称之为死水,就会少腹肿胀,小便不出;阳明胃气被截到,胃热无法宣泄,胃很热,水一喝就气化,称为消,病人渴 |
|
2136楼#
发布于:2016-02-20 00:5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丁敏申请签到,2016年02月19日《黄帝内经》第14课心得
弦脉:像琴弦,在尺脉摸到,是肝脏的症脉。 石脉:像石头,在尺脉摸到,是肾脏的症脉。 溜脉:在关上下时大时小,是脾脏的症脉。 阴阳不合时,造成肺中的津液无法收藏,造成汗流不止,四肢会冰冷。 正常人心脏火与肺金在上焦平衡,心脏火进入小肠,肺里津液向下进入肾脏(金生水)。大肠的水被小肠汽化上升变成肺里的津液,心脏里的血源头来自肝脏。 正常人的手掌是粉红色,白色加红色。阳中有阴,肝有问题手掌暗红。 阴气在内不平衡,五脏相争,阳在外就不稳定,肺魄就会向外散,手脚就会冰冷,肺里干燥,气喘 。中医认为万物来自水,没有水一切不能生存。阴气过盛,就会阳虚。阴散的方式很多,主要有流汗,大小便失禁。 脏主收藏可满不可实,腑可实不可满,肝实时,会肝阳上亢,肝木出来进入心,心跳会越来越快。 .臟可满不可实,腑可实不可满。5.生阳死阴者,肝脏之生乃有心臓,此相生的状态即生阳;心臓有病造成肺臓的衰竭,谓之死阴。肺脏津液下降入肾生津,则谓之“重阴”; 如是肾脏衰竭乃至脾臓受损,谓之“辟阴”,因 先天与后天皆大损,必死不治。 肾受纳来自肺的营养,当肾有病时,肺仍旧按正常的方式输送营养,增加了肾脏的压力。 正常人土(脾)是克水(肾)的,体内有积水,强脾以排水;肾本身有肾阳,是靠脾土的制约才能潜在寒水里面,肾阳不固时,也要强脾。 心和肺是金和火,当肺津液不够时,心火仍按正常方式运作,肺就会出问题。 结阳,阳气受阻力,四肢会水肿,因为四肢是阳,身体为阴,阳虚阴盛; 结阴,阴气受阻力,阴藏血、血就没法藏、血就会逆流出来,如果一个脏阴结,出血一升(40CC),两个脏阴结,出血二升,三个脏郁阴结,出血三升。排血途径:便血、尿血、吐血 。阴阳都被受阻,呈现阴盛阳弱,称为石水,少腹会肿胀。 二阳结,胃气被结,没办法向下散,胃热只能向上,饮水入胃很快就被汽化,这是消渴, 三阳太阳结,小肠与膀胱被结,小便就没有,被称为隔。 三阴太阴结,脾脏与肺脏被结,就会水肿。因为正常人全身的水会汽化状态,如果寒结在内,应该汽化的水不能被汽化,全身就水肿。 一阴一阳,少阳、厥阴被结,就会产生喉咙有问题 孕脉:阴脉特别大,阳脉变成二条,左男右女,神门旁手少阴心经动脉的搏动是小孩子的脉。 死脉:阴脉与阳脉都是虚症时,病人同时有下痢,是死症。 汗脉:阴脉从下向上到阳脉的位置被摸到,病人在汗流不止。正常人是在运动后流汗,而不是随时流汗。 崩脉:如果尺脉虚、寸脉搏,病人在大量出血 。虚脉,轻轻摸有脉,摸到骨边没有脉。正常的脉是摸到骨边的,人虚时阴脉会浮起来,摸到有一点点,按下去就没有了。 三阴(足太阴和手太阴)俱搏,脾脏肺脏受病,大约在二十天后死亡。 二阴(足少阴和手少阴)俱搏,肾脏心脏受病,大约在十三天后死亡。 一阴(足厥阴和手厥阴)俱搏,肝脏心包受病,大约在十天后死亡。 三阳(足太阳和手太阳)俱搏,而且摸起来是鼓起来,膀胱小肠受病,大约在三天后死亡。 三阴三阳(手足太阳和手足太阴)俱搏,脾肺膀胱小肠受病,大约在五天后死亡。 二阳(足阳明和手阳明)俱搏,胃大肠受病,如果得温病,不超过十天死亡。 |
|
2137楼#
发布于:2016-02-20 01:3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丁敏申请签到,2016年02月19日《黄帝内经》第14课心得
弦脉:像琴弦,在尺脉摸到,是肝脏的症脉。 石脉:像石头,在尺脉摸到,是肾脏的症脉。 溜脉:在关上下时大时小,是脾脏的症脉。 阴阳不合时,造成肺中的津液无法收藏,造成汗流不止,四肢会冰冷。 正常人心脏火与肺金在上焦平衡,心脏火进入小肠,肺里津液向下进入肾脏(金生水)。大肠的水被小肠汽化上升变成肺里的津液,心脏里的血源头来自肝脏。 正常人的手掌是粉红色,白色加红色。阳中有阴,肝有问题手掌暗红。 阴气在内不平衡,五脏相争,阳在外就不稳定,肺魄就会向外散,手脚就会冰冷,肺里干燥,气喘 。中医认为万物来自水,没有水一切不能生存。阴气过盛,就会阳虚。阴散的方式很多,主要有流汗,大小便失禁。 脏主收藏可满不可实,腑可实不可满,肝实时,会肝阳上亢,肝木出来进入心,心跳会越来越快。 .臟可满不可实,腑可实不可满。5.生阳死阴者,肝脏之生乃有心臓,此相生的状态即生阳;心臓有病造成肺臓的衰竭,谓之死阴。肺脏津液下降入肾生津,则谓之“重阴”; 如是肾脏衰竭乃至脾臓受损,谓之“辟阴”,因 先天与后天皆大损,必死不治。 肾受纳来自肺的营养,当肾有病时,肺仍旧按正常的方式输送营养,增加了肾脏的压力。 正常人土(脾)是克水(肾)的,体内有积水,强脾以排水;肾本身有肾阳,是靠脾土的制约才能潜在寒水里面,肾阳不固时,也要强脾。 心和肺是金和火,当肺津液不够时,心火仍按正常方式运作,肺就会出问题。 结阳,阳气受阻力,四肢会水肿,因为四肢是阳,身体为阴,阳虚阴盛; 结阴,阴气受阻力,阴藏血、血就没法藏、血就会逆流出来,如果一个脏阴结,出血一升(40CC),两个脏阴结,出血二升,三个脏郁阴结,出血三升。排血途径:便血、尿血、吐血 。阴阳都被受阻,呈现阴盛阳弱,称为石水,少腹会肿胀。 二阳结,胃气被结,没办法向下散,胃热只能向上,饮水入胃很快就被汽化,这是消渴, 三阳太阳结,小肠与膀胱被结,小便就没有,被称为隔。 三阴太阴结,脾脏与肺脏被结,就会水肿。因为正常人全身的水会汽化状态,如果寒结在内,应该汽化的水不能被汽化,全身就水肿。 一阴一阳,少阳、厥阴被结,就会产生喉咙有问题 孕脉:阴脉特别大,阳脉变成二条,左男右女,神门旁手少阴心经动脉的搏动是小孩子的脉。 死脉:阴脉与阳脉都是虚症时,病人同时有下痢,是死症。 汗脉:阴脉从下向上到阳脉的位置被摸到,病人在汗流不止。正常人是在运动后流汗,而不是随时流汗。 崩脉:如果尺脉虚、寸脉搏,病人在大量出血 。虚脉,轻轻摸有脉,摸到骨边没有脉。正常的脉是摸到骨边的,人虚时阴脉会浮起来,摸到有一点点,按下去就没有了。 三阴(足太阴和手太阴)俱搏,脾脏肺脏受病,大约在二十天后死亡。 二阴(足少阴和手少阴)俱搏,肾脏心脏受病,大约在十三天后死亡。 一阴(足厥阴和手厥阴)俱搏,肝脏心包受病,大约在十天后死亡。 三阳(足太阳和手太阳)俱搏,而且摸起来是鼓起来,膀胱小肠受病,大约在三天后死亡。 三阴三阳(手足太阳和手足太阴)俱搏,脾肺膀胱小肠受病,大约在五天后死亡。 二阳(足阳明和手阳明)俱搏,胃大肠受病,如果得温病,不超过十天死亡。 |
|
2138楼#
发布于:2016-02-20 09:0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赵芳芳申请签到2016年2月19日《黄帝内经》第14课学习心得 阴阳别论 鼓一阳(阳脉再两三分的位置很明显的突出)曰钩(心脏),鼓一阴曰毛(肺),鼓阳胜急曰弦,鼓阳至而绝曰石,阴阳相过曰溜。 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呜。 阴之所生,和本曰和。 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 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 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死。 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心之肺谓之死阴,肺之肾谓之重阴,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
结阳者(阳被阻碍),肿四支。 结阴者(脏器),便血一升(一个脏被结掉会排出的血:大、小便、吐血等),再结二升,三结三升。 阴阳结斜(脏腑都被截住了),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 二阳结,谓之消。(胃的阳被截) 三阳结,谓之隔。(小肠、膀胱)-小便不出 三阴结,谓之水。(太阴:脾、肺)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厥阴、少阳)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阳脉有别脉两个脉动,则是怀孕了)-男左女右-在神门穴附近的脉动就是腹中小孩的心脉 阴阳虚,肠澼死。(阴阳脉都虚的时候,下痢不止) 阳加于阴,谓之汗。 阴虚阳搏,谓之崩。(大量出血) 三阴(太阴:脾脏肺脏)俱搏(太强),二十日夜半死;二阴(少阴:心肾)俱搏,十三日夕时死;一阴(厥阴)俱搏,十日死;三阳搏且鼓,三日死;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二阳俱搏,其病温,死不治,不过十日死。
|
|
2139楼#
发布于:2016-02-20 10:3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文杰申请签到2016年2月19日《黄帝内经》第14课学习心得
1.五种脉象 鼓阳脉急是肝脏,如果鼓阳脉至如石头不动是肾,阴阳相过,上下溜来溜去有时在阴(尺)的地方忽大忽小(脾脉)。钩为心,牢为肺,弦为肝,石(实)为肾,阴在内,阳扰于外。正常人阳在表,阴在内,相互平衡。津液丧失,手脚冰冷,肺里干燥,则喘鸣。 2.手之正常色 正常人的手的颜色为粉红色,白多红少!如果肝脏有问题,就会影响到心,红颜色就会增都,也就是红多白少,甚至是暗红色。 3.阴盛阳虚证 正常的阴,阴要和,阴太盛,阳则虚,阳不制阴,则阴散,肝如果阴盛时(脏主收藏,满而不实;腑可以实而不能满)便秘就是实。实是有实在的东西。满就是充满。肝阳亢,心脏非常快。肾本身受纳来自于肺的营养。肺加重他的压力,是脾制约肾,强脾则排水。肾阳固靠土,因为土克水。 截阳,阳气受阻,四肢肿(因为阴盛)。截阴,血回逆(逆流)。一截是40cc,两截是80cc(排血可以从大小便,也可以是吐血)。阴阳同时受阻,称实水(少腹肿在里面)。 一阳截多阴少阳。 二阳截,胃气截到,胃气上升,这个就会下痢,也会消渴。 三阳截太阳截就是小肠和膀胱,小便没有了。 三阴截謂之水,阴是寒水,吐气时候不会热。正常水气化,寒截变成冷水。太阴脾和肺。 一阴一阳截,是肝厥阴和少阳,会产生喉痹。 4.怀孕之脉 阴之脉大(跳动很强),阳脉变成两条,左跳右跳,男左手女右手,摸到左手脉是男孩,摸到右手脉是女孩。神门内侧就是小孩子的心脉。 当阳脉,阴脉都存在虚证,同时有下痢,这是很危险的。虚到极限了。 如果寸脉的阳脉跑到阴脉,病人有汗,汗流不止,阴脉往外走。如果寸脉虚,謂之崩,按下去不见了,大量出血。 |
|
2140楼#
发布于:2016-02-21 00:5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赵芳芳申请签到2016年2月20日《黄帝内经》第15课学习心得 灵兰秘典论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①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②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align=-webkit-auto]
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③,孰知其要。闵闵之当④,孰者为良。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黄帝曰: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 六节藏象论 黄帝问曰:余闻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 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 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 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覆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 故其生五(木火土金水),其气三。(表、半表半里、里) 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头、手、足、身体),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 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阔,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 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 帝曰:请遂闻之。 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帝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如何?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 帝曰:平气何如?岐伯曰,无过者也。 帝曰:太过不及奈何?岐伯曰:在经有也。 帝曰:何谓所胜?岐伯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 ![]() ![]() 帝曰:何以知其胜?岐伯曰:求其至也,皆归始春,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命曰气淫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曰气迫。所谓求其至者,气至之时也。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 |
|
2141楼#
发布于:2016-02-21 01:25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君娴申请签到,2016年02月20日《黄帝内经》第15课心得
一、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1、十二藏之相贵贱如何划分?心者,君主之官,主血脉,藏神,它象君主一样,中空潜藏真水,中虚为明,对应离卦;肺者,相傅之官,如宰相一样,主气司呼吸,负有规定所有呼吸循环流通,各都会之间的协调工作;肝者,将军之官,如同将军一样,主疏泄主藏血,是与外邪作战的最后一道防线,人的谋略乃因肝之旺盛也;肝不好,视力会不好,出现视物模糊、飞蚊、重影等;胆者,中正之官,如同中正的谏官,主决断,能辨别是非,有驱逐邪秽之物的功能;如果出现视物反转,如把“b”看成“d”或“p”看成“q”说明胆有反转,治胆;膻中即心包络,臣使之官,其功能如宦官和宠妾,是喜乐之源;脾胃者,仓廪之官,如同宫中管理农作物之官,它区分五味之精华,供应全身不同之处;大肠,为传导之官,其司食物中水分吸收,并排出残渣与体外;小肠,受盛之官,如同宫中管金库堆积之官,为身体吸收食物营养精华所在;肾者,作强之官,如同能源制造之官,主藏精,主水,主纳气,因人精力来源充足,则必生巧艺智慧;三焦者,决渎之官,如同管理江河之官,所有身上营养的输送与废水之排泄,皆受其管辖;三焦指上焦、中焦、下焦。用三焦里的油来至脾,油的作用是让水跑更快,所以,脾有问题,三焦里就没有油,水就堵在三焦里。膀胱者,州都之官,如地方首长,所以位于身体下方,身体代谢后的废水会聚于此,受小肠(肾阳)之蒸化,回归肺部化为津液,一部分成热气而出离体外;中医认为心是君主之官,应其热,本来不受病;所以把心脏固好,保持心情开朗;心脏会引起失眠(神不守)很多西药如安眠药、减肥药会伤害心脏;要保护好心脏。中医观点,心脏一定要固好,随节气,还有情志心情的平和,四季养生,固心养生等;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 二、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1、六六之节是天度,确定日月行程的标准;九九之会是气数,用来标明万物化生的循环周期。 天干十,地支十二,最小公倍数为六十,所以六十为一甲子;六个六十天就是一年;六个天干,60天;6乘60一年360天,四个360天就是一个闰年。 2、地之气以中央为准加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合为九宫;通人体九窍,人以九窍通天之气;形脏四:头,手,足,身体。神脏五:魂,神,思,魄,精,收藏于五脏,肝,心,脾,肺,肾。共九脏合于天地人之九数。生命的构成由五行之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克而成,气之数有三,即表、半表半里、里三部分,各司不同气之运行。有此三气而能成天,有此三气而能成地,人亦有此三气而生成人,天、地、人合为三,每部皆有自己的三数。此九数再区分为九部,所以人亦可分九臓。人体外形共分四部,即头、身、手、足,所有臓腑经脉收藏此四部之中。人之神分别为神、魂、魄、思、精五神,而分别收藏五脏肝、心、脾、肺、肾之内。(简称形藏四神藏五)故共计九臓合于天、地、人之九数也。 3、五天为一候,三候十五日为一气,六气九十日为一季节,四时季为一年,其间各有其所主之气运治节也。五运之木、火、土、金、水在节气中互相依循,伹皆有其平衡点之制令。其完成一周之后,必又从头开始。四季的春、夏、秋、冬会依序而循环且无止尽周而复始循环;五日之一候亦有同样的法则,故雨不过五日,时亦不出五日为正常之候。医师如不知年之节气增灭,节气之盛衰,五行气运之虚实情形,是不可为良医的。 8、自然界中春能胜长夏(木克土),长夏朥冬(土克水),冬胜夏(水克火),夏胜秋(火克金),秋胜春(金克木)。所 |
|
2142楼#
发布于:2016-02-21 12:1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文杰申请签到2016年2月20日《黄帝内经》第15课学习心得
1.灵兰秘典论 心主神,是火,火焰中间是空的,人事中虚为明,自身空白一片什么都不想就是明白的。肝为阴木,胆是阳木,肝主目,肝有问题,眼睛不好,但是近视眼,眼睛有问题却不一定是肝。胆出问题,像小孩子一直吐,大人却一直喂奶,胆像袋子一样反过来,这时候视力受影响,看b就会看成d。三焦的源头:从肾的中间到关元。三焦像油网,油在三焦里面,油源生于脾。所以要神情安逸,野心太大,会精神失常,会精神分裂。心脏有问题影响12脏腑。 2.六节藏象论 六六之节是天度,确定日月行程的标准;九九之会是气数,用来标明万物化生的循环周期。 10天干,12地支最小公倍数为60,所以60为一花甲。60×6=360就是一年,4年就是一个闰年。 地之气以中央为准与8个方向合为九宫;通人体九窍。人以九窍通天之气。形:头,手,足,身。神:魂,神,思,魄,精,收藏于五脏,肝,心,脾,肺,肾。共九脏合于天地人之九数。生命的构成由五行相生相克而成,气之数有三,即表、半表半里、里三部分,各司不同气之运行。15日为一气,一年有24节气,共360日。6气为一季,四季为一年,所以看病时要注意各个节气。 节气交换的季节都属于脾。木克土,春胜长夏,故春季肝气最旺,此为当盛之气。夏对应心,故夏天心最盛。长夏应脾,故长夏时脾之气最盛。秋应肺,故秋季肺气最盛。冬应肾,故冬季时肾气最盛。 |
|
2143楼#
发布于:2016-02-21 23:1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黄旭红申请签到,2016年2月21日《黄帝内经》第16课心得:
一、雨水以后才是春天,如果提早发生阳气,气至过早,未至而至,所谓的太过,木气太旺,土会受到更强盛的压力而受限,金也受限制。该至不至即“不及”。雨水之后天气该温而不温,天还很寒冷,春行冬令,夏天就会发大水。那么木气不旺,土气太过;火因而受病,无法克制肺金,不及会产生气迫,即某气不及而被所克之气加倍克制自己,同时所生之气弱而受病 。所以要知晓正确的气至,仔细观察天气变化可预知疾病的变化。 二、植物共生五色,即青、赤、黄、白、黑,此五种的变化,很难一一识别,一旦入鼻,即收纳于心胸胸阳之位,植物又有五味,即酸、苦、甘、辛、咸,入口,收纳于肠胃之中,此五味的配合变化无穷,无法一一尝尽。 三、脏象 心脏是生命的本源,主神,其华在面,脸上的气色反映心脏,心气充实在血脉上,鼻梁中间的颜色反应心脏的情况。心脏在横膈之上,属火,是阳中之太阳,适合于夏气。 缪刺法:在孙络上治病,在井穴上放血,青筋瘀血、静脉曲张都是不正常,可以放血,可以开心脏的药。 肺为气之本,为阳中之少阴。魄属阴,其华在毛,主气,喜燥。肺主皮肤毛孔,毛是血之余,心脏的血遇到肺气血气化后变成毛发,通于秋气,燥金,主肃杀,气非常锐利。 肾是冬天,主收藏,其华在发。肌肉、皮肤、筋、血脉、骨有问题治疗肾,因肾生髓(阴津),髓生骨,主藏志,即志向和记忆,属阴中之少阴,肾管头发颜色品质色泽,肝脏管头发的生长。冬天是肾脏的王时。 肝脏为阴脏,藏魂(魂为阳),其华在爪,筋之余为爪,指甲好坏取决于肝气,其色为青(正常青中带微黄),阳中之少阳,春天是肝脏的王时。 脾脏主食物的消化吸收,是血所生养出之处也,营卫指气血,营指血,卫指气。其华在唇口周围,主肌肉,味甘,色黄,通于土气,长夏是脾脏的王时。五味通五脏,酸苦甘辛咸对应肝心脾肺肾,太过及不及都会影响到其他脏。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胆平衡人体脏腑。 人迎脉 在胃经的人迎穴,右边人迎脉管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左边人迎脉管脏(肝心脾肺肾),正常人右边的人迎脉左边的人迎脉大于正常一倍,病在少阳经;大于正常二倍,病在太阳; 大于正常三倍,则病在阳明;大于四倍以上,阳盛到极点,不能与阴气相交通,叫“阳”关、格 :溢脉,外关内格,阴脉向上走(阴乘阳位)。覆脉,内关外格,阳脉往下走(阳乘阴位)。 |
|
2144楼#
发布于:2016-02-22 00:02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君娴申请签到,2016年02月21日《黄帝内经》第16课心得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续 1、立春完后雨水,雨水之后开始春天,阳开始生长;如未至而至,冬行春令(太过),产生木过旺而克土(木过旺,土会受到更强盛的压力而受限,这种应气太过产生的现象称气淫),木反侮金,冬天不冷,为金之气必遭反制而受限,这样夏天就会干旱。如果医师无法正确区分,则病邪内生而不自知,必终至无法控制。雨水后,春行冬令,天气应该温而未温,仍是冬日严寒,为不及;木本应克土,今木气不旺,土不受节制而造成无节制的土旺,火因而受病;金本克木,现木气不旺,导致肺金之气所克不足而四散,此为气迫;冬行春令(太过),夏必干旱;春行冬令(不及),夏天就会雨水多会大水;在诊断时要知道气至,谨慎地观察天气之变化,即可知晓气至之时也。如能谨慎的观察俟时气之至,必可预期疾病之变化。一旦失却时气之察,不知五运之不正常,必终至病邪内生,此不为良医也。天气之运行必须顺常,如生不顺,则为失常,天气失常则必生变矣。一旦天气失常,必生百病。所以不恰于气最旺之时节受病时必轻。但正当气旺之时病变于此,则必严重。在天文中:气数为五,病不过五,第六天会转变;寒不过五,第六天会转热,热不过五,第六天一定会下雨。肝为木,是酸味,刚摘的苹果是酸的,摘下放到第六天就变甜了。 2、天之广不可度,地之大不可量。植物共生五种颜色:青、赤、黄、白、黑,五色之变化很难识别;植物又有五味:酸、苦、甘、辛、咸,此五味配合变化无穷,无法一一尝尽;天食人以五气即人存在于天地之间食五气(木、火、土、金、水)和五味(酸、苦、甘、辛、咸)来养众生;天之五气一旦入鼻即受纳于心肺(心胸胸阳之位),其能使目分别五色之不同,喉能发声;地生养之五味入口,受纳于胃肠,味之精能藏于五脏,故能产生体内之五气各司其职;人因五气和睦而生存。 3、心者生之本,神(心为阳,神为阳中之阴)之变,其华在面(鼻根部),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即心为神之本,通于夏气,其荣盛显现在面上之色泽,心气充实在血脉上,是阳中之太阳,通合于四时中之夏气。心脏病人应该不会在夏天死,按照天数,除非治疗不当。心阳藏神,心藏血。缪刺法:在瘀血的地方针刺放血;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肺为阳,魄为阴,藏于肺阳之中),其华在毛(毛为血之余),其充在脾,从皮毛上可知其荣华否,属阳中之太阴,入通于秋气(肺喜燥,主燥金,金主肃杀,可以让树木一夜之间变黄);肾为收藏能源之本处,为精力之来源。肾是黑色,主收藏;其功能正常与否为肾管头发(头发色泽品质肾管,头发的生长肝管)、骨(肾生髓,髓生骨)、志(有两种,即志气和记忆)、脑(脑为髓之海);脑髓的记忆与肾有关,肾为阴中少阴,通于冬气(冬天是肾的王时,冬天就是肾的功能:主收藏);肝脏:是人体血的尽处,人魂所居之地。指甲之荣盛否取决于肝气正常否,筋之能有力乃因肝气之充足,肝生许多筋,筋之余为爪,即指甲,主司血气中之精华由此而生。肝脏管头发的生长,头发掉是伤到肝脏了,如化疗后脱发就是肝脏受损所致。肝是阴脏,魂是阳魂。筋之余为爪,通过指甲可以判断肝的症状。味为酸,属青色,为阳中之少阳,入通于春季。人体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皆为食物消化吸收之大本营,血所生养出之处也,此消化系统又名“器”,其功用在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成份,排出残渣于体外。其正常与否表现在唇口四周,肌肉因其营养而生长。味道是甘甜的,产颜色为黄色,道些都是至阴之属,入通于土气,即长夏一样。人体脏腑中的平衡,胆至为重要,共十一脏腑。《难经》第三难在诊断法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