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诚
侠客
侠客
  • UID20147989
  • 粉丝10
  • 关注2
  • 发帖数100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205楼#
发布于:2015-12-24 20:3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杨诚报到
2015年1224日,黄帝内经51课心得:
第三十九篇    举痛论

*善于研究天地阴阳变化的人,一定能在研究中联系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善于谈论古代经验理论的人,必定要结合当代的实际情况;关于论述人体生理病理活动的人,必会对自己的体质有足够的认识。
要做一个“明”医,心理清楚疾病发生的原因、发展的过程、治疗的法则、病情好转的情形。
医生通过望诊、闻诊、问诊、切脉就可以来了解和掌握病人的病情。

1.疼痛的原因和机理
正常状态下人体经脉中的气血是运行不停、循环不息的,经脉只会向前不会向后。如果经络逆行就是病态。
如果寒邪侵入经脉、停留不去,就会使气血运行不畅。
客于脉外:寒邪在血脉外面,使血管缩小,使血流量和流速减小。
客于脉内:寒邪在经脉内里,会引起突然的阵痛。
不荣而痛:如果寒邪侵犯经脉的外面,由于寒性收引,经脉收缩,所供养的组织气血就会减少,可能会导致疼痛发生。
不通而痛:如果寒邪侵犯到经脉中,由于寒性凝滞,会使气血阻滞不通,可能会导致疼痛发生。

2.疼痛的症状、
1)疼痛忽然停止:寒邪停留在经脉之外,使经脉受寒,就会引起经脉收缩,造成经脉痉挛拘急,病人会蜷缩,脉会非常速,影响脉外的小孙络,而牵引外部的小络而突然发生疼痛。因为在脉外,是孙络,是在四肢末梢。只要得到温暖或加热,经脉就会舒张开,气血运行通畅,疼痛就会立即停止。
2)疼痛剧烈而持续:寒邪停留在经脉之外,如果反复感受寒邪,或者很重的寒邪,或者持续很长时间的寒邪,疼痛就会持续的时间长,就会经久不愈。冻疮
3)疼痛剧烈而不可触按:寒邪侵入经脉中,与经脉中原有的热邪结合在一起,使经脉中的血液运行受阻而使经脉充盈,脉中邪气充实,所以疼痛剧烈,不可触按,连衣服触碰到都会痛。是寒热在血脉中相搏,用热药就可以去寒止痛。(痛风)
4)疼痛用热手触按后就会停止:寒邪侵入肠胃之间,油膜之下(即三焦系统),导致气血凝滞不能分布散行,细小的络脉痉挛而出现疼痛。用热手或者热物触按局部,可以产生阳热之气,使凝滞的气血分散运行,拘急的络脉得到舒缓,疼痛随之消失。用冷手触按会更痛。
5)疼痛触按后不会减轻:如果寒邪侵入夹脊行走的经脉,由于经脉的部位很深,即使用手触按也不能使凝滞的气血布散开,所以触按无效。
6)疼痛触按时跳动应手:冲脉从关元穴起,随腹直上,多气血,力量大。如寒邪侵入冲脉,使冲脉中的气血运行不畅,脉气就会搏动,气郁日久、向上逆行,所以病人腹痛,并有腹部感到跳动应手。
以肚脐为中央,左、下、脐周、右、上分别对应东、南、中、西、北,动悸分别由肝、心、脾、肺、肾引起。
7)心与背部牵引作痛:寒邪侵入背部五脏俞穴,使脉中气血凝滞,造成血行不畅而见血虚,血虚也会生痛。心主血,如果寒邪侵犯到心,就会出现心和背部互相牵引而痛。用热手按摩后,人会很舒服,痛会减轻。人的温度是最好的按摩的温度。
8)胁肋部与小腹部互相牵引作痛:如果寒邪侵入厥阴脉中,厥阴之脉环绕生殖器官,过小腹部,向上和位于胁肋部的肝脏相连。寒邪侵入造成气血凝滞,使经脉痉挛拘急,就会产生胁肋部和小腹相互牵引作痛。
9)腹痛放射到大腿内侧痛:如果寒邪侵犯到大腿内侧,并沿着经脉向上入小腹,使气血凝滞,就会出现小腹部位疼痛牵引到大腿内侧。
10)腹痛长时间不好而形成积块:如果寒邪侵入小肠和膜原之间、络脉之中造成络脉的血液凝滞,不能回流进入大的经脉,气血停留在局部无法正常运行,时间长久就会形成积块。
小肠外面有很多膜原,三焦从此生,联络到后面的命门,并穿过小肠络到关元,关元是冲脉之始,膜原在气海和石门中间。
这是肿瘤形成的原因。所有的肿瘤都与小肠有关,抢小肠,小肠是生命的源头。只要提高小肠的温度,癌细胞就没有生存的环境。
脚底是热的,小肠就是热的;脚底冷,小肠就是冷的;脚底脚面都是热的,小肠太热了。
刘小帅
精灵王
精灵王
  • UID20156622
  • 粉丝13
  • 关注34
  • 发帖数1387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原创写手
2206楼#
发布于:2015-12-24 20:45
好帖,顶起!
刘艳娟
新手
新手
  • UID2019051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91
2207楼#
发布于:2015-12-24 20:5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刘艳娟申请签到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刘艳娟申请签到,2015122451久咳可以从表面症状推断出是哪个脏腑来的。
肺咳不已,久传大肠,一咳,大便出一点点。小肠受之,小肠堵住,大肠没东西,一咳屁放出来。
肾咳不已,膀胱受之,一咳,小便出来,咳久不愈,三焦受之,腹满,没有食欲。六腑受气于胃,五脏咳因于肺,咳嗽会让人痰多,面浮肿,气逆呼吸比较短促。
咳嗽针灸治疗:咳在脏,治它的俞穴(可以是井荣俞经合的俞穴,也可以是背部的穴俞,该脏的俞穴)。腑咳:刺该病经的合穴,浮肿的,伤到胃气,刺胃经的经穴。
举痛论篇:知晓天地阴阳之理的人,必能在人间得到应验,学学讲古代,引经据典,古代的道理一定会合于今,太了解人一定会被别人恨,要做个明医,不一定是名医。我们要作诊断时病人讲话或者你跟他言谈。望,闻,问,切 这是最早提出的中医诊断。
五脏疼痛:经脉中气血是流行不止的,循环全身永不停顿。当寒进入经脉造成循环速度减缓,客于脉外:一种是血脉的外面,一种是经脉的外面。血脉的外面,寒会把血管缩小(寒则缩)。在经脉外侧,血变小,血的速度变慢。
寒在脉中,则会合内脏瞬间痛,有时痛突然停止,有时痛会持续不停,有时痛拒按,有时痛喜按,有时动悸。以肚脐为中心点,脐上是肾,脐下是心,脐左是肝,脐右是肺。
寒气客于脉外,病人会蜷缩,会影响到小的孙络,这时就突然发痛了。这个痛得到热气就可以止痛,此痛因中寒而生,必会久痛不止。
寒气客于经脉里面,气体内热气相博,脉胀满,过满会感到痛并且拒按(如痛风病人关节很痛,这种病人是寒热相搏在血脉里,处方开入血,去寒的药痛就去掉了)。寒气积留,造成热气会上升,痛加重更不可按。
寒气客于肠胃之间,热手按下去痛即止。
寒气客于华陀夹脊的深处,按无用,因为太深无法触及。
寒气客于冲脉之中,冲脉起于关元,则脐下动悸。
寒气客于背部俞穴之经脉,血脉停止,血虚生痛,按摩它痛会缓解。
寒气客于足厥阴肝经的脉上,络于阴器,造成血凝涩而经脉拘挛,产生胁肋部位牵引少腹疼痛,逆气居于阴股间不去,会使寒气上沿少腹中,下部血又不顺畅,于是产生腹痛牵引阴股间。
寒气客于小肠的三焦油膜(气海穴)之间的血络之中,血凝涩而无法贯注大经脉中,血气居此停留无法顺行,日久必生积块在腹中了。
李焕
侠客
侠客
  • UID2017588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0
2208楼#
发布于:2015-12-24 21:0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李焕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4日《黄帝内经》第51课心得
1.肺咳不已,久而传大肠,大肠咳状,咳时会遗漏大便出来。心咳不已,久必传入小肠,小肠咳症,咳时必兼有放屁症。肾咳不已,久必传入膀胱,膀胱之咳,咳时兼有遗漏小便。诸咳久而不愈,必傅入三焦,三焦咳的症状,必咳而兼有腹满,没有食欲。六腑皆受气于胃,因于肺,故其共同之症状为咳时鼻涕出,痰多且面部浮肿里气上逆。
2.凡治脏咳的,宜取背部该脏的俞穴及四肢上的俞穴;治腑咳者,直刺该病经之合穴;面部有浮肿者,宜剌该病变经之经穴。
3.举痛论篇 知晓天地阴阳之理的人,必能在人间得到应验。善于谈论古圣先哲智慧之人,其精神亦必合于今世。能知人善用的,必有厌恶你的人。人能知此三者,则必不会生蒙于外道,不被任何形式所迷惑,这就是“明”意思。我问老师能否使我听人言而可知,眼视而可见,手触而可得,如此启我的蒙,使自己得到验证,试问能否听闻此一道理?
4.人体内五脏突然疼痛,是什么原因?经脉中气血是流行不止,循环全身永不停顿的,一旦寒气深入经脉中使其缓慢,凝涩而不能顺行。如寒气在经脉外侧,则令血少,居于脉中,则使气不通顺,这就会使内脏突然疼痛了。
3.此类疼痛有时突然自止,有时痛会持续不停,有时痛起来不能用手按压,有时却须按压方可止痛,有时即令按压亦无帮助,有时痛会令人生喘,痛动处手触可知的,有时会心痛彻背的牵引痛,有时痛会有胁肋位与小腹位互相牵引的痛,有时痛久后而积聚成块者,有时会突生剧痛而致昏迷不酸的,也有部分会苏醒过来,有时边痛边呕者,有时腹痛之后产生下痢的,有时却腹痛而大便不通的,凡是以上的痛,各有不同的外形症候,如何去分别呢?
4.寒气入体,居于经脉外的,会生血脉寒,一旦如此则会有屈缩身体及筋脉呈拘急状,经脉一旦拘急不止,就会牵引外部的孙络,会发生突然疼痛的现象,一旦得到热气的熏烤立可止痛。此痛因中寒而生,必会久痛不止。如果寒气居于经脉之中,会与体内热气相争,造成脉气充满状,经脉过满就会感觉疼痛不可触按,此因汗气停留经脉中,造成热气上升,使经脉过于胀大,致令气血混乱,于是就发生痛不可按的现象。如果寒气客居肠胃之间,三焦腹膜之下,于是血脉无法流畅而聚此,造成细小络脉牵引腹痛,重按之能令气血扩散开,于是成为按之痛止的现象。若寒气深入华佗夹脊的深处,即令重按之亦无法触及,此即按之亦无益于事。若寒气客居冲脉之中,因冲脉下起关元,沿腹之任脉而上行,今有寒气居此,必造成血不通畅,一旦血脉不通则气必随之反应出来,就有喘动而手可触及的症状。若寒气客居背部俞穴之经脉,致令血脉凝涩不顺利,一旦如此就会血不足,血一不足就生痛症。所有俞穴经气皆贯注于心,于是产生背痛彻心互相牵引而痛。如重按之使经脉之热至,血立刻通且足,于是疼痛立止。若寒气客居足厥阴肝经的脉上,肝经之脉,连络阴部,系于肝脏,一旦寒气入侵,造成血凝涩而经脉拘挛,于是产生胁肋部位牵引少腹疼痛。若此逆气居于阴股间不去,会使寒气上沿少腹中,下部血又不顺畅,于是产生腹痛牵引阴股间。若寒气客居小肠的三焦油膜之间的血络之中,血凝涩而无法贯注大经脉中,血气居此停留无法顺行,日久必生积块在腹中了。
吴泳茵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22
  • 粉丝3
  • 关注1
  • 发帖数103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209楼#
发布于:2015-12-24 21:4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吴泳茵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4日《黄帝内经》第51课笔记:
肺咳不已,久而传大肠,大肠咳状,咳时会遗漏大便出来。
心咳不已,久必传入小肠, 小肠咳症,咳时必兼有放屁症状。
肾咳不已,久必传入膀胱,膀胱之咳,咳时兼有遗漏小便,
所有的咳久而不愈,必傅入三焦,三焦咳的症状,必咳而兼有腹满,没有食欲。
六腑皆受气于胃,必因于肺,故其共同之症状为咳时鼻涕出,痰多且面部浮肿里气上逆状。
凡治脏咳的,宜取背部该脏的俞穴及四肢上的俞穴;
治腑咳者,直刺该病经的合穴;面部有浮肿者,宜剌该病变经的经穴。
举痛论篇第十九
人体内五脏突然疼痛是各有原因的,经脉中气血是流行不止,循环全身永不停止的,一旦寒气入经脉中使其缓慢,凝涩而不能顺行。寒气在经脉外会令血少;寒气在经脉中使气不通顺,这就会使内脏突然疼痛。
1疼痛有时突然自止--寒气在脉外,生血脉寒,会有屈缩身体及筋脉呈拘急状,经脉一旦拘急不止,就会牵引外部的孙络,会突然疼痛的现象。一旦得到热气的熏烤立可止痛。
2有时痛会持续不停--痛因中寒而生,必久痛不止。
3有时痛起来不能用手按压--如果寒气居于经脉之中,会与体内热气相争,造成脉气充满状,经脉过满就会感觉疼痛不可触按,此因汗气停留经脉中,造成热气上升,使经脉过于胀大,致令气血混乱,于是就发生痛不可按的现象。(如痛风,寒热相搏在血脉里)。
4有时却须按压方可止痛--如果寒气客居肠胃之间,三焦腹膜之下,于是血脉无法流畅而聚在这里,造成细小络脉牵引腹痛,重按的话令气血扩散,于是有这种现象。
5有时按压也没有帮助--若寒气深入华陀夹脊的深处(在督脉),即重按亦无法触及。
6有时喘动而手可触及的症状--若寒气客居冲脉之中(在关元),因冲脉下起关元,沿腹之任脉而上行,今有寒气居此,必造成血服不通畅,一旦血脉不通则气必随之反应出来。
7有时痛会令人牵引痛--若寒气客居背部俞穴之经脉,致令血脉凝涩不顺利,这样会血不足,会生痛症。所有俞穴经气皆贯注于心,于是产生背痛彻心互相牵引而痛。如重按之使经脉之热至,血立刻通且足,于是疼痛立止。
8有时痛会有胁肋位与小腹位互相牵引的痛--因寒气客居足厥阴肝经的脉上,又连络阴部,系于肝脏,寒入侵造成血凝涩而经脉拘挛。
9有时会腹痛牵引到阴股间--若此逆气居于阴股间不去,会使寒气上沿少腹中,下部血又不顺畅,于是产生此痛。
10有时痛久后而积聚成块--若寒气客居小肠的三焦油膜之间的血络之中,血凝涩而无法贯注大经脉中,血气停留在此无法顺行,日久生积块在腹中。(这个说明了肿瘤等肿块的产生,凡是这些都和小肠有关系,小肠热不热从脚板的热就可以知道身体的内环境是否正常)
韩辉
侠客
侠客
  • UID20178008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25
2210楼#
发布于:2015-12-24 22:0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韩辉申请签到,20151224日《黄帝内经》第51课学习心得:
4、久咳可从表面的症状推出原来是什么症状,是从哪个脏出来的。
辩证:咳在大肠,咳时会遗漏大便。
便秘在小肠会放屁。小肠咳会放屁。
肾脏的咳,小便会出来。因为肾和膀胱是表里。
三焦是脏腑之间,三焦无所不到,三焦的咳会腹满,没有食欲。
六腑皆受气于胃,五脏咳,最早都是肺咳,肺咳会痰多,气逆,面部浮肿。
5、治脏咳,在该脏的腧穴和四肢的俞穴。治腑咳,刺该病经之合穴。面部浮肿,刺该病变经之经穴。
艾滋病不会死人,因为症在阳明。
第三十九篇   举痛论
1、人体五脏突然疼痛,是因为经脉中气血是流行不止,循环全身永不停顿的,一旦寒气深入经脉中使其缓解,凝涩而不能顺行。如寒气在经脉外侧则,则令血少,居于脉中,使气不通顺,这就会使内脏突然疼痛了。
肚脐是脾,上面是胃,下面是心,西边是肺,东边是肝。
2、各类疼痛的辩证
1)寒气入体,居于经脉外的,会生血脉寒,一旦如此则会有屈缩身体及筋脉呈拘急状,经脉一旦拘急不止,就会牵引外部的孙络,会发生突然疼痛的现象,一旦得到热气的熏烤立可止痛。得热就会好,很强的寒,如冻疮就不行。痛很久是是寒气很重,寒气在经脉的里面。
2)如果寒气居于经脉之中,会与体内热气相争,造成脉气充满状,经脉过满就会感觉疼痛不可触按,此因汗气停留经脉中,造成热气上升,使经脉过于胀大,致令气血混乱,于是就发生痛不可按的现象。
3)如果寒气客居肠胃之间,三焦腹膜之下,于是血脉无法流畅而聚此,造成细小络脉牵引腹痛,重按之能令气血扩散开,于是成为按之痛止的现象。要用热手按。
4)若寒气深入华佗夹脊的深处,即令重按之亦无法触及,此即按之亦无益于事。
5)若寒气客居冲脉之中,因冲脉下起关元,沿腹之任脉而上行,今有寒气居此,必造成血不通畅,一旦血脉不通则气必随之反应出来,就有喘动而手可触及的症状。
6)若寒气客居背部俞穴之经脉,致令血脉凝涩不顺利,一旦如此就会血不足,血一不足就生痛症。
7)所有俞穴经气皆贯注于心,于是产生背痛彻心互相牵引而痛。如重按之使经脉之热至,血立刻通且足,于是疼痛立止。泡脚后用热手按摩很好。
8)若寒气客居足厥阴肝经的脉上,肝经之脉,连络阴部,系于肝脏,一旦寒气入侵,造成血凝涩而经脉拘挛,于是产生胁肋部位牵引少腹疼痛。若此逆气居于阴股间不去,会使寒气上沿少腹中,下部血又不顺畅,于是产生腹痛牵引阴股间。
9)若寒气客居小肠的三焦油膜之间的血络之中,血凝涩而无法贯注大经脉中,血气居此停留无法顺行,日久必生积块在腹中了。气海是三焦油膜的地方,关元是小肠的募穴,很重要,所以气海和丹田都是丹田。
李宁
新手
新手
  • UID2014845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96
2211楼#
发布于:2015-12-24 22:3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李宁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4日《黄帝内经》第51课学习心得:

一、《咳论篇第三十八》
1.六腑之咳
(4)肺咳不已,大肠受之,咳会遗大便,就可推断出便秘在大肠。
(5)心克不已,小肠受之,咳会放屁,就推断出便秘在小肠。
(6)肾咳不已,膀胱受之,咳会遗小便。
(7)久咳不已,三焦受之,咳会腹满,不思饮食。因三焦为中渎之腑,所以腹满,上焦不能主纳,所以不想吃饭。
注:所有的咳源头都在胃,因为六腑受气于胃,水聚于胃,上关于肺而咳,咳则肺举,肺举则液上溢,所以人涕唾,面浮肿,呼吸短促。
处方治咳,必须要有去根的药。
2.治咳之法
脏咳:治俞穴,可以取五俞穴,也可以取背俞穴。
腑咳:治合穴。
浮肿:是伤到胃气了,刺胃经经穴。

二、《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1.此篇讲痛症的辩证。从医要望其色,按其脉,问其病,做一个明医。
2.痛症的分类及病因
(1)五脏突然痛
人的常态是经脉流行不止,循环不休,只进不退,如果寒气到了经络,就会气逆不行,气血循环减慢。如果寒气在脉外,脉寒就蜷缩,蜷缩血管就缩小,越冷血管越小,血流就少;如果寒气在脉中,气不通,就会突然痛。如果得阳热之气,痛立止。如果寒太重则痛久。
(2)痛甚不可按
寒气客于脉中,寒热相搏于血脉中,脉胀满,拒按。用入血去寒的热药可治。
(3)按之痛止
寒气刻于肠胃,三焦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则血气散,但是要用热的手按。
(4)按之无益
寒气客于夹脊之冲脉则深,按之不及,所以按无益。
(5)喘动应手
腹部肚脐左为肝,下为心,右为肺,上为肾,中间为脾。如果手摸腹部有动悸,就是受寒了。因为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就是气堵在这里了,所以会有动悸。
(6)热气至痛止
寒气客于背俞则脉涩,脉涩则血虚,血虚则痛,心主血脉,五脏六腑之俞接注于心,所以相引心而痛。心是阳中之太阳,与太阳之气,标本相合,所以热气指则痛止。
(7)斜肋与少腹相引痛
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布胸胁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涩脉急,所以胸胁与少腹痛。
(8)腹痛引阴股
厥阴之脉上抵少腹,下循阴股,所以痛引阴股。
(9)宿昔成积
寒气客于小肠三焦之间,络血之中,血涩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积留不得行,就宿昔成积。三焦从小肠生,三焦元膜起于气海,连于命门。
贾英然
新手
新手
  • UID20175452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03
2212楼#
发布于:2015-12-24 22:33
中医经典魔鬼一班贾英然签到
膀胱的咳会有小便出来,咳很久不痊愈,会进入三焦,三焦的咳是腹满不愿意吃东西,六腑之气皆受于胃,五脏咳因于肺,肺再转移出来,源头在肺,五脏气都聚在胃里,所以咳会让人痰多,浮肿,呼吸比较短,脏咳治腧穴,或背后的腧穴,腑咳在合穴治疗,如果浮肿是伤到胃气,在胃的经穴治疗举痛论,正常的经脉就行不止循环不休,不断循环向前,逆走就会生病,寒气入经络造成循环减缓,寒气客于脉外有两种,一种是经脉的外面,一种是血管的外面,寒气进来造成血液循环变慢,如果是在脉外,寒会把血管缩小,变小会减少,如果是客于脉中会瞬间发痛脉外受寒病人会蜷缩,脉很急,会影响外面的小络,会突然发病,受热会好,受到非常严重的寒,寒气在脉内和热气相博脉涨满痛的不可以按拒按,如果寒上加寒脉会充发而气血乱,痛到不能按,寒客于肠胃之间,膜源之间,用热敷血气散痛止,寒客于夹脊脉则深按治不及,寒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故喘动应手,关元受到寒气堵塞会搏动,肚脐上动悸会影响肾,脐下动悸影响心,左边会影响肺。右边会影响肝。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血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按摩痛会缓解,寒气客于厥阴脉,厥阴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因为血通不过去,胁肋引到少腹痛,寒气客于阴股,肚子痛会牵引到会阴痛,是寒在下焦
慕利敏
新手
新手
  • UID20151503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97
2213楼#
发布于:2015-12-24 22:53
 中医经典特训1班慕利敏申请签到2015.12.24日内经第51集作业
第三十九篇 举痛论
*人体五脏突然疼痛,是因为经脉中气血是流行不止,循环全身永不停顿的,寒气深入经脉中可使其缓解,凝涩而不能顺行。如寒气在经脉外侧,则令血少,居于脉中,使气不通顺,内脏会突然间疼痛。
肚脐是脾土,上面是胃土,下面是心火,西边是肺金,东边是肝木。
各类疼痛的辩证
*寒气入体,居于经脉外的,会生血脉寒,一旦如此则会有屈缩身体及筋脉呈拘急状,经脉一旦拘急不止,就会牵引外部的孙络,会发生突然疼痛的现象,一旦得到热气的熏烤立可止痛。得热就会好。很强的寒,如冻疮就不行。痛很久是是寒气很重,寒气在经脉的里面。
*如果寒气居于经脉之中,会与体内热气相争,造成脉气充满状,经脉过满就会感觉疼痛拒按,此因汗气停留经脉中,造成热气上升,令气血混乱,会有痛不可按的现象。
*如果寒气客居肠胃之间,三焦腹膜之下,于是血脉无法流畅而聚此,造成细小络脉牵引腹痛,重按之能令气血扩散开,所以按之痛止的现象。要用热手按。
*若寒气深入华佗夹脊的深处,即令重按之亦无法触及,此处按之亦无挤于事。
*若寒气客居冲脉之中,因冲脉下起关元,沿腹之任脉而上行,有寒气居此,必造成血不通畅,则气必随之反应出来,就有喘动的症状。
*若寒气客居背部俞穴之经脉,致令血脉凝涩不顺利,就会血不足,即生痛症。
*所有俞穴经气皆贯注于心,于是产生背痛彻心互相牵引而痛。如重按之使经脉之热至,血通疼痛立止。泡脚后用热手按摩很好。
*若寒气客居足厥阴肝经的脉上,肝经之脉,连络阴部,系于肝脏,一旦寒气入侵,造成血凝涩而经脉拘挛,于是产生胁肋部位牵引少腹疼痛。若此逆气居于阴股间不去,会使寒气上沿少腹中,下部血又不顺畅,于是产生腹痛牵引阴股间。
*若寒气客居小肠的三焦油膜之间的血络之中,血凝涩而无法贯注大经脉中,血气居此停留无法顺行,日久必生积块于腹中。
气海是三焦的元膜,关元是小肠的元膜,络于命门,气海和关元均称丹田。
贾付民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09
  • 粉丝3
  • 关注0
  • 发帖数110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214楼#
发布于:2015-12-24 23:0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贾付民申请签到 12月24日作业请审查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贾付民申请签到2015/12/24 51集学习心得:

1、 小肠欬症,欬时必兼有放屁症状。肾欬不已,久必传入膀胱,膀胱之欬,欬时兼有遗漏小便。诸欬久而不愈,必傅入三焦,三焦欬的症状,必欬而兼有腹满,没有食欲。
2、 凡治脏欬的,宜取背部该脏的俞穴及四肢上的俞穴;治腑欬者,直刺该病经之合穴;面部有浮肿者,宜剌该病变经之经穴。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3、 艾滋病病在阳明,阳明无死症,艾滋病不会死人。
4、 一定要做一个明医,而不是名医。
5、 经脉中气血是流行不止,循环全身永不停顿的,一旦寒气深入经脉中使其缓慢,凝涩而不能顺行。如杲寒气在经脉外侧,则令血少,居于脉中,则使气不通顺,这就会使内臓突然疼痛了。
6、 寒气入体,居于经脉外的,会生血脉寒,一旦如此则会有屈缩身体及筋脉呈拘急状,经脉一旦拘急不止,就会牵引外部的孙络,会发生突然疼痛的现象,一旦得到热气的熏烤立可止痛。此痛因中寒而生,必会久痛不止。
7、 如果寒气居于经脉之中,会与体内热气相争,造成脉气充满状,经脉过满就会感觉疼痛不可触按,此因汗气停留经脉中,造成热气上升,使经脉过于胀大,致令气血混乱,于是就发生痛不可按的现象。
8、 如果寒气客居肠胃之间,三焦腹膜之下,于是血脉无法流畅而聚此,造成细小络脉牵引腹痛,重按之能令气血扩散开,于是成为按之痛止的现象。
9、 若寒气深入华陀夹脊的深处,即令重按之亦无法触及,此即按之亦无益于事也。
10、      若寒气客居冲脉之中,因冲脉下起关元,沿腹之任脉而上行,今有寒气居此,必造成血服不通畅,一旦血脉不通则气必随之反应出来,就有喘动而手可触及的症状。
11、      若寒气客居背部俞穴之经脉,致令血脉凝涩不顺利,一旦如此就会血不足,血一不足就生痛症。所有俞穴经气皆贯注于心,于是产生背痛彻心互相牵引而痛。如重按之使经脉之热至,血立刻通且足,于是疼痛立止矣。
12、      若寒气客居足厥阴肝经的脉上,肝经之脉,连络阴部,系于肝臓,一旦寒气入侵,造成血凝涩而经脉拘挛,于是产生胁肋部位牵引少腹疼痛矣。若此逆气居于阴股间不去,会使寒气上沿少腹中,下部血又不顺畅,于是产生腹痛牵引阴股间。
13、      若寒气客居小肠的三焦油膜之间的血络之中,血凝涩而无法贯注大经脉中,血气居此停留无法顺行,日久必生积块在腹中了。
徐佩凤
贫民
贫民
  • UID20144282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04
2215楼#
发布于:2015-12-24 23:0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徐佩凤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4日《黄帝内经》第51课学习心得。举痛论篇第十九。A人体五臟突然疼痛的原因:经脉中气血是流行不止,循环全身永不停顿的,—旦寒气深入经脉中使其缓慢,凝涩而不能顺行,如寒气在经脉外侧,则令血少,居于脉中,则使气不通顺,这就是内臟突然疼痛的原因。B如何去分别人体各种疼痛:〈—〉久痛不止:寒气入体,居于经脉外的,会生血脉寒,—旦如此则会有拘急不止,就会牵引外部的孙络,会发生突然疼痛的现象,—旦得到热气的熏烤立可止痛,此痛因中寒而生,会久痛不止。〈二〉痛不可按:如寒气居于经脉之中,会与体内热气相争,造成脉气充满,经脉过满就会感觉疼痛不可触按,此因汗气停留经脉中,造成热气上升,使经脉过于胀大,致令气血混乱,于是就发生痛不可按的现象。〈三〉按之痛止:如寒气客居肠胃之间,三焦腹膜之下,于是血脉无法流畅而聚此,造成细小络脉牵引腹痛,重按之能令气血扩散开,于是成为按之痛止的现象。〈四〉按之亦无益于事:若寒气深入华陀夹脊的深处,即令重按之亦无法触及,此即按之亦无益于事。〈五〉痛会令人生喘,痛动处手触可知:若寒气客居冲脉之中,因冲脉下起关元,沿腹之任脉而上行,今有寒气居此,必造成血脉不通畅,—旦血脉不通则气必随之反应出来,就有喘动而手不可触及的症状。〈六〉痛彻背的牵引痛;若寒气客居背部俞穴的经脉,致令血脉凝涩不顺利,—旦如此就会血不足,血不足就生痛症,所有俞穴经气皆贯注于心,于是产生背痛彻心互相牵引而痛,如重按之使经脉的热至,血立刻通且足,于是疼痛立止。〈七〉腹痛牵引到鼠蹊部:若寒气客居足厥阴肝经的脉上,肝经的脉连络阴部,系于肝臟,—旦寒气入侵,造成血凝涩而经脉拘挛,于是产生胁肋部位牵引少腹痛,若此逆气居于阴股间不去,会使寒气上沿少腹中,下方血又不顺畅,于是产生腹痛牵引阴股间。〈八〉痛久后而积聚成块:若寒气客居小肠的三焦油膜之间的血络之中,血凝涩而无法贯注大经脉中,血气居此停留无法顺行,日久必生积块在腹中。〈九〉突生剧痛而至昏迷不知人:若寒气居于五脏之中,会令人手足冰冷且下痢不止,造成津液丧失,而营养又无法吸收,以致会突然生痛而昏迷不知人,如胃气回返,则复苏回来。〈十〉边痛边呕:若寒气居于肠胃中,蠕动必缓,饮食不化生痛,浊物无法下行而自口中吐出。〈十—〉腹痛之后产生下痢:若寒气客居小肠中,小肠就无法收集饮食营养,造成下痢而腹痛。〈十二〉腹痛而大便不通:若是热气停留小肠中,必令肠中痛,口干燥渴,饮食秽物坚硬干燥无法排出,故成腹痛而大便不通。
郑其赛
侠客
侠客
  • UID20143846
  • 粉丝1
  • 关注3
  • 发帖数12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216楼#
发布于:2015-12-24 23:24
中医经典特训1班郑其赛报到
中医经典特训1班郑其赛报到
2015.12.24黄帝内经51课学习心得

肺咳不愈,则大肠受病,大肠咳的症状,咳而大便失禁。
心咳不愈,则小肠受病,小肠咳的症状是咳而放屁,而且往往是咳嗽与失气同时出现。
肾咳不愈,则膀胱受病;膀胱咳的症状,咳而遗尿。
以上各种咳嗽,如经久不愈,则使三焦受病,三焦咳的症状,咳而腹满,不想饮食。凡此咳嗽,不论由于那一脏腑的病变,其邪必聚于胃,并循着肺的经脉而影响及肺,才能使人多痰涕,面部浮肿,咳嗽气逆。
黄帝道:治疗的方法怎样?岐伯说:治五脏的咳,取其俞穴;治六腑的咳,取其合穴;凡咳而浮肿的,可取有关脏腑的经穴而分治之。

黄帝内经之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黄帝问道:我听说善于谈论天道的,必能应验于人事;善于谈论历史的,必能应合于今事;善于谈论人事的,必能结合自己的情况。这样,才能掌握事物的规律而不迷惑,了解事物的要领极其透彻,这就是所谓明达事理的人。现在我想请教先生,将问诊所知,望诊所见,切诊所得的情况告诉我,使我有所体验,启发蒙昧,解除疑惑,你能告诉我呢?岐伯再次跪拜回答说:你要问的是哪些道理呢?黄帝说:我想听听人体的五脏突然作痛,是什麽邪气造成的呢?岐伯回答说:人体经脉中的气血流行不止,如环无端,如果寒邪侵入了经脉,则经脉气血的循行迟滞,凝涩而不畅行,故寒邪侵袭于经脉内外,则使经脉凝涩而血少,脉气留止而不通,所以突然作痛。
黄帝说:其疼痛有突然停止的,有疼得很剧烈而不停止的,有痛得很剧烈而不能按压的,有按压而疼痛停止的,有按压也不见缓解的,有疼痛跳动应手的,有心和背部相互牵引而痛的,有胁肋和腹相互牵引而痛的,有腹痛牵引阴股的,有疼痛日久而成积聚的,有突然疼痛昏厥如死不知人事稍停片刻而又清醒的,有痛而呕吐的,有腹痛而后泄泻的,有痛而大便闭结不通的,以上这些疼痛的情况,其病形各不相同,如何加以区别呢?岐伯说:寒邪侵袭于脉外,则经脉受寒,经脉受寒则经脉收缩不伸,收缩不伸则屈曲拘急,因而牵引在外的细小脉络,内外引急,故突然发生疼痛,如果得到热气,则疼痛立刻停止。假如再次感受寒邪,卫阳受损就会久痛不止。寒邪侵袭经脉之中,和人体本身的热气相互搏争,则经脉充满,脉满为实,不能压迫,故痛而不可按。寒邪停留于脉中,人体本身的热气则随之而上,与寒邪相搏,使经脉充满,气血运行紊乱,故疼痛剧烈而不可触按。寒邪侵袭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以致血气凝涩而不散,细小的脉络拘急牵引,所以疼痛;如果以手按揉,则血气散行,故按之疼痛停止。寒邪侵袭于挟脊之脉,由于邪侵的部位较深,按揉难以达到病所,故按揉也无济于事。寒邪侵袭于冲脉之中,冲脉是从小腹关元穴开始,循腹上行,如因寒气侵入则冲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鼓脉欲通,故腹痛而跳动应手。寒邪侵于背俞足太阳之脉,则血脉流行滞涩,脉涩则血虚,血虚则疼痛,因足太阳脉背俞与心相连,故心与背相引而痛,按揉能使热气来复,热气来复则寒邪消散,故疼痛即可停止。寒邪侵袭于足厥阴之脉,足厥阴之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少腹,布胁肋而属于肝,寒邪侵入于脉中,则血凝涩而脉紧急,故胁肋与少腹牵引作痛。寒厥之气客于阴股。寒邪侵袭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使络血凝涩不能流注于大经脉,血气留止不能畅行,故日久便可结成积聚。寒邪侵袭于五脏,迫使五脏之气逆而上行,以致脏气上越外泄,阴气竭于内,阳气不得入,阴阳暂时相离,故突然疼痛昏死,不知人事;如果阳气复返,阴阳相接,则可以苏醒。寒邪侵袭于肠胃,迫使肠胃之气逆而上行,故出现疼痛而呕吐。寒邪复袭于小肠,小肠为受盛之腑,因寒而阳气不化,水谷不得停留,故泄泻而腹痛。如果是热邪留蓄于大肠,也可发生肠中疼痛,由于内热伤津而唇焦口渴,粪便坚硬难以排出,故腹痛而大便闭结不通。
小肠外面有很多膜原,三焦从此生,联络到后面的命门,并穿过小肠络到关元,关元是冲脉之始,膜原在气海和石门中间。
这是肿瘤形成的原因。所有的肿瘤都与小肠有关,抢小肠,小肠是生命的源头。只要提高小肠的温度,癌细胞就没有生存的环境。
脚底是热的,小肠就是热的;脚底冷,小肠就是冷的;脚底脚面都是热的,小肠太热了。
(湖北-郑其赛2015.12.24
张兴平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1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0
2217楼#
发布于:2015-12-25 00:05
中医经典特训一班张兴平申请签到。《黄帝內经》第51节学习心得:    久咳的话可以从表面上的症状可以推理到。原来是什么样的咳嗽从哪个脏出来的,肺咳久不见好,则大肠就要受病,大肠咳的症状,咳嗽的时候,大便可以失禁,心咳久不见好,则小肠就要受病。小肠咳的症状,咳嗽就要放屁,常常是咳嗽和放屁并作。肾咳久不见好,则膀胱就要受病,膀胱咳的症状,在咳嗽的时候。小便失禁,以上所说的各种咳嗽,如果经久不愈,那么三焦就要受病。三焦咳的症状,在咳嗽的时候,肚肠发满,不想吃东西这些咳嗽,无论是由那一脏腑的病变,其寒邪都是聚合于胃,联属于肺,使人多吐稠痰,面目浮肿,气逆。
     黄帝问:  治咳嗽,针久怎么治?岐伯说:  如果咳是脏,还没有转腑,只是脏咳,我们可治他的俞穴,这个俞,地可以是五输穴的俞也可以用背输穴的,只要是俞穴就可以了。如果是治腑,就治他的合穴,如果有浮肿的,代表有伤到胃气了,这时可治他的经。
        第十一卷:    举痛论第三十九
   黄帝说:   我希望听到五脏突然发痛,是什么邪气造成的?岐伯说:  人身经脉中的气血是周流全身,循环不息的,寒气侵入了经脉,经血就会留滞,凝涩而不畅通,假如寒气侵袭,在经脉之外,血液心然减少,若侵入脉中,则脉气不通,就会突然作痛。
     黄帝问:   有的痛忽然停止了,有的剧痛而不能止,有的痛得厉害,不能按,有的得到揉按痛就可止住,有的虽加揉按,亦无效果,有的痛处跳动应手,有的痛时心与背牵引作痛,有的胁肋和少腹牵引作痛,有的腹痛牵引大腿内侧,有疼痛日久不愈,而成小肠气的
有忽然剧痛,如死不知人事,少停片刻,才苏醒的,有又痛又呕吐的,有腹痛而又泄泻的,有痛而胸闷不舒畅的,所有这些疼痛,表现各不相同,怎样加以区別呢?
      岐伯答:  寒气侵犯于脉外,就是外脉受寒,病人会卷缩,这脉非常的速,这样会影响外面的小络,即小的孙络,这时就会忽然发痛,这样遇热就行了,如果重于寒,这个寒非常的严重,就会痛了很久。当寒气侵入到经脉之中,与经脉里的热气相互交迫,相博,那么就会经脉胀满,满胀则实,所以痛得厉害而不可按。
     如果寒气侵入肠胃之间,膜原,就是三焦的膜,在脏腑之间都是油网三焦在联系。因为这寒只是在肠胃中间,比较浅,以手揉按则血气可以散行,所以按之则痛就停止。
     如果寒气侵入了督脉旁边的侠脊,这吋侠脊脉很深,按都按不到,即使重按,也不能达到病所,所以按之也无效益。如寒气侵入到冲脉,冲脉是从关元穴起循腹上行的,如果冲脉的脉不得流通,那么气也就因之而不通畅,所以,试探腹部就会应手而痛。
     当寒气侵入到厥阴脉,厥阴脉环络阴器,并系于肝,寒气侵入脉中,血涩不得流畅,脉道迫急,所以胁肋与少腹互相牵引而作痛。
     逆行寒气侵入到阴股,气血不和累及少腹,阴股之血凝涩,在下相引,所以腹痛连于阴股。
     寒气侵入到小肠膜原之间,小肠里有很多的膜原,三焦从这里升,联络到后面的命门,络血之中,血脉凝涩,不能贯注到小肠脉里去,因而血气留停,不得畅通,这样日久就成小肠气了。
任红超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44
  • 粉丝2
  • 关注2
  • 发帖数227
2218楼#
发布于:2015-12-25 07:1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任红超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4日51节学习心得:
3、五脏咳的症状
   肺:咳有声音且喘气,严重会咳出血来;
   心:咳嗽同时心脏会痛,喉咙里面好像有东西梗到,严重时喉会肿会有堵塞的感觉;
   肝:两胁会痛,严重时上身不能转动,转动时两胁会胀满;
   脾:医者看右胁下痛,身体不能转动,转动时身体咳嗽会越来越重;
   肾:腰会引到背痛,严重时咳涎;
4、六腑咳的病症
   咳先由脏先受,没治好咳很久,才会到腑上去。
   胃:会呕吐,严重时会咳出虫(寄生虫);
   胆:肝咳很久后传入胆
       肝咳很久后没有好就会咳出胆汁;
   久咳可以通过症状推理到原来是什么咳嗽引起的,从哪个脏先开始。
   大肠:肺咳很久后传入大肠
         大便会出来一点点;
    小肠:会放屁;
    膀胱:肾久咳会传入到膀胱
          小便就会出来;
    三焦:咳了很久,腹满不想吃东西;
        所有的腑受气于胃,所有腑都会聚在胃里面,五脏咳源头在肺,肺在移转出来,
早咳的是肺;咳嗽会让人痰比较多,面浮肿,气就会比较短。
5、咳嗽针灸治法:
   脏咳治俞穴,背部该脏的俞穴、四肢上的俞穴;
   腑咳治合穴,刺该经合穴;
   面部浮肿(伤到胃气),刺胃经经穴。

举痛论
要做明医,要清楚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
1、五脏痛的原因
   经脉中气血是流行不止,不断循环,只前进不后退,气逆就是病态,当寒气进入经脉,造成循环速度减缓或停止不前时,如果寒气在血脉外面,寒就会把血管缩小,血速度变慢,如果在血脉内,就会瞬间发痛。
   痛有很多种,偶发痛一下,持续的痛,痛时按按摩就会好,或按摩也不行等等,痛的地方不同通也就不同。
2、a、如然痛:本不该痛的痛了,脉外受寒,病人会蜷缩,脉非常速,会影响到外面的孙络(在四肢周围),一 得到 热就会好。如:手因受寒疼,把手放到热水中痛就会马上消失。
b、如果寒气非常重,如冻疮,是痛了很久所致,在脉内,血脉本身里面是热的,现在寒进入,寒与热相博,脉就会胀满,痛但不能按,可以开驱寒+热药。
c、如果痛到不能碰,痛的更厉害。
3、寒气所在部位及症状
   a、寒气在肠胃之间,在表面比较浅,用热手按就会好;
   b、寒气在华佗夹脊,寒气进入深,重按也不能达到;
   c、寒气进入冲脉之间,冲脉起于关元,冲脉内血的力量很大,当寒气到了关元后,脉气受到寒气影响,就会堵塞,关元附近就会动悸搏动,关元左为心,右为肺,上位肾,下为心,脐为脾(以病人方向所说),哪动就是哪受寒气影响;
d、寒气在背部,造成血脉停滞下来,血没有办法过去,血就会虚,虚后就会生痛,按摩痛的背部就会慢慢减缓;
e、寒气在足厥阴肝经上,如果在脉中,血气脉急,会造成胁肋牵引到少腹,少腹就会痛;
f、寒气在阴骨间,腹部的疼痛牵引到会阴痛,是下焦太寒的缘故;
j、寒气在小肠膜原中间,小肠的原膜连接着后面的命门,血就会凝涩而无法进入大经脉中,血气停留在此无法顺行,日久必生积块在腹中。
灸友70597
会员
会员
  • UID2021059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3
2219楼#
发布于:2015-12-25 08:14
我也想参加,可以吗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