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娴
贫民
贫民
  • UID20186917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283
2220楼#
发布于:2016-04-28 00:40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君娴申请签到,2016年4月27日《黄帝内经》第83课心得:
刺法论第七十二续
1、阴阳五行,其间互相生克制化,互有所承,互有相抑,此必须取其生化之源,太过之时必令其折散,不及之时必滋养其源,如此则能扶正,使五行之生化正常,方可事先预防病邪之入侵。其取法如何,方可得生化之源,此良法载于玄珠密语第一卷中。
2、天地四时必有常轨,阳热之气过长,节气失正,必生疫病,足厥阴肝经之脉气亦必不正。一旦如此,肝气必阻塞于上头部,此时必先取肝经脉气之所行处行间穴。若阴寒之节气过长,必使手少阴心经之脉气不正,知此则心气阻塞于心胸中,此时则取手厥阴心包经的脉气所行之处劳宫穴。
  3、阴中有阳之冬季过长,必使足太阴脾经之心气不正,如此脾土之气必阻中焦。阳中有阴之长夏过长,必令手少阳三焦之气阻塞不行,犹天地间之热欲化雨但不雨,知此气机阻塞中焦,吾人可刺手少阳三焦经脉气所行处液门穴。冷热无常,失其节令,时间过长,必令阳明之气不正。阳明经气受阻,其气必不向上入肺,可刺手太阴肺经脉气之所行处鱼际穴。秋行夏令,必令足大阳之气不正。太阳气不正时,足少阴气本欲行而受阻,吾人当刺足少阴肾经脉气所行之处然谷穴。4、四季各有其气,如每个季节就可以发病,疫病,都是因节气过长导致生病。如禽流感。五运之气不正,可以用针使其通畅,如果前进之气太过,折损其过余之气,不使太过之法。五运之气大过,必一再重复聚在其本司之位,此因名不遇其位。如木气过旺,仍属木气,居于木位。新的一年,节气巳变,但去年之天气仍未因此而改变,此天令失常,使人致病也。
5、己亥之年,岁末寒气到新年来临仍司天气,此即春行冬令,天数有余,必使足厥阴肝经脉气过盛,此天气使然,犹寒风劲急且燥行于木上,必令木增燥作灾,此时当刺足厥阴肝经脉气所入之合穴曲泉。
   子午之年,冬行春令,此天数有余,来年节令必变,此热过盛于上,天气必热,人的上焦心包津液必伤,吾人当取手厥阴心包经脉气所入合穴曲泽。
   丑未之年,夏季梅雨太过,此天数有余,其年湿必盛于天,令足太阴脾经之湿过盛,吾人当刺足太阴脾经脉气所入合穴阴陵泉,使湿消散,不致湿留关节,造成病害。
   寅申之年,春行夏令,夏日过长少阳必盛,此热因过盛而上行,泻其有余之法,当刺手少阳三焦,经脉气之所入合穴天井,使少阳不过于热亢,可免疾病之生矣。
   卯酉之年,秋行夏令,夏日延后,阳明热必过盛,金气正行郄逢热势,必终成燥,天干物燥,此时取用手太阴肺经脉气之所入合穴尺泽,可先去过燥之肺金,以防生变矣。
   辰戌之年,冬行秋令,天寒在上,地热在下,此令太阳之气不敛反盛,水居天上不化布施,犹人体之水上行而不下,此吾人当取足少阴肾经脉气之所入合穴阴谷,使过盛的太阳之水能内下于肾脏,以免生病。
  故当天地之节气不正,阴阳逆行,必致民病。使用针法正确,可以预防疾痫之发生。
 6、疫病的起源和预防
   天干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刚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柔干),一旦天干化合失其正位,其精奥的主旨,即天地间的变动一旦失常,三年必生成疫病。既能洞察其根源所在,必有良法免除病厄。
   木、火、土、金、水五种疫病,会互相传染。若不论大小病,或病状是否相似,如果不施针刺治疗,其不相传变者,是因其人正气(免疫系统)存于体内,病邪无法入侵,此其避免病邪之能力,外来之邪一入体内即以泄汗解之,则正气必相往来。
7、人在极虚时会心神失其位而出游,以致外在鬼神必干扰之,终成病灾夭折,用刺法来保全其真元。如果是心神因虚而离位,虚在体中,仍不至死
张君娴
贫民
贫民
  • UID20186917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283
2221楼#
发布于:2016-04-29 00:16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君娴申请签到,2016年4月28日《黄帝内经》第84课心得:
  预防疾病之道,贵在精神内敛,巩固精气,使精神不散,欲念不生。神不能守即有形体,亦无法生存。神能守,则疾病不生。健康之要道在胎息,回归孩提时代之全真,神守在丹田,每息皆入此生命之源,命名为“归宗”,即万源归宗。黄帝内经主要讲的是治症原则,因此研读黄帝内经时,可以不是很深入,但是要了解掌握大原则。再配合针灸和神农本草经,研读伤寒论和金匮时,处方就水到渠成。
张君娴
贫民
贫民
  • UID20186917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283
2222楼#
发布于:2016-05-01 01:03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君娴申请签到2016年4月29、30日《黄帝内经》第85-86课心得
1、在《黄帝内经》中第66篇到74篇遗失,“着至教论第75篇”云:凡中医者,皆不可脱阴阳表里,上下雌雄。人会生病,是因为感受风寒,从经进入脏,或者六经传变。还有天地定位,人除了生病,还有情志,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都会让人生病,人受天地之间四时节令,天气之间的影响,均会生病如过度忧伤、恐惧、过喜,还有意外灾祸都可生病。
2、《易经》分两卦,先天卦:伏羲画八卦,卦者,卦也,是一种现象挂在我们眼前,卦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画出来的,先天卦为体,后天卦为用。易经的象与数是最难懂的。用天地之间重新定位,则出现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定位以后,家里所表现的一些事。
3、河图定位,戴九履一,二四为肩,三七为腰,六八为足,以这几个数为单位,延伸出去可以把整个宇宙包起,以这九个数平衡,天地要分阴阳,定好后,一通百通。横竖斜加起来均为15,这就是找它的平衡。大衍之数就是以这为基础,以4、5、这些数为单位可延伸无限,就把整个宇宙空间包起来了。回归最基本,简化就这9个数,造成阴阳之间的平衡,一定要有男有女。男“—”为阳,比较刚。女“- -”为阴,比较柔。易卦成形,以三为主,易经卦由下而上乾为天,☰;坤为地☷。巽卦(长女)☴,离卦(次女)☲,兑卦(少女)☱。震卦(长男)☳,坎卦(次男) ☵,艮卦(少男) ☶。即东南、西北、爻,一直线为男,一爻,“—”称“阳爻”。阳为刚。一直线中间隔断也为一爻,为女,“--”称“阴爻”阴为柔。中文的观念是天地人,人因天生地成(造就),三数成一卦,如果第一个出现的是阴“--”,后面两个是阳“—”,易经观念,家里面的成数是从男女结婚开始的,其排列顺序一定要按照东南西北的方位居住
4、乾是天,是父亲(西北方)坤为地,是母亲(西南)父母关系生,子女关系则现,即后天八卦排列:东震(长男),西兑(少女),离南(次女),北坎(次男),西北乾(夫),西南坤(妻),东南巽(长女),东北艮卦(少男)。长幼有序,名正言顺,各安其位,天地间定名的目的是家合万事兴,如果乱睡,则只有形而无神,则会发生一系列的问题。例如,长男本在震卦的东方住,结果住在西方少女的兑卦上,外卦为雷,内卦为泽,震卦、兑卦合成为媚卦(二男二女并行),则会出现同性恋。长子改变位置住在东面,则会想法改变,三个月后就不会喜欢男人了。又如夫为天,本应住西北角,却住在正南位,天住在火的位置上,是天火同人卦,会造成妻子面色黑。坤是地,本该住西南角,地火成明夷卦(有暗伤或暗灾)。八个人有八个方位住,所以产生八个不同的象,组成八八六十四卦。长女位(未婚),东南方,结婚后则不列长女位,而正名为妻子,次女要补其位。大女儿本住东南方,却住在正西北乾位,巽为风,乾为天(三阳并),成卦风天小序卦,形神不兼具,虽然名是姐姐或妹妹,全家人都得听他的(神),形为长女,住在父亲位,则思想成熟,不穿裙子,个性彪悍,喜欢年老的男人,不结婚。二女住长子位,离火,震雷,火雷成噬嗑卦,家有客来访时其会上前咬客人一口后跑掉。
5、天地定位后,东西分一半,夫妻卧房往北睡,都是生男孩,如往东边睡都是生女儿。也有例外的情况出现,床位在东往北生下全是男孩,当床压到东边的墙,阳极生阴,会生女儿。如卧房,厨房,厕所都偏西边,东南全是空的,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无宫(宫为卧房),宫是生成的地方,缺宫就不会生小孩。故君臣、父子之别,因长幼有序。家中也要各安其位,方保安顺。
张君娴
贫民
贫民
  • UID20186917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283
2223楼#
发布于:2016-05-02 01:44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君娴申请签到2016年5月1日《黄帝内经》第87课心得
 1、夫妻俩卧室的方位,决定生男、生女或生不出孩子。不想要孩子的夫妻,可利用此法天然避孕。上知天文(天命),下知地理(地运),中有人事,各占三分之一。人事加上地运,就占了三分之二,就可拼过天命。例如:命中无子之人,中间的人若能成为天医,通过人事,改变睡觉方位等,就可以改变天命。若人大限已到,交由温病派和西医,必会应时而亡。中医的经方派:通过人事干预,加地气养之,用经方调之,经方化解天灾人祸,或可逆天命而延寿。即调运、调情志、加经方药剂辅助。
2、药物就是按照四季的特点,让人重新归位就不会出现犯上现象。易经最难懂的是象和数。灵龟八法是数的定位。象是形而上的東西,需要悟性。象的定位:宫相当于卧室,生成之地;厕所相当于主是非、口舌、官司等;厨房相当于主刀象、病灾等暗灾;客厅是招待客人用的。如果上面房间分别设置到了人睡觉房间的位置上,“象”之不宜则会导致对应的人的命运改变。如西北乾位,即男主(丈夫)的位置为客厅,表示男主象客人一样,常年在外奔波,很少在家居住。如西南坤位,即女主(妻子)的位置为厨房,表示女主有病或灾。依次类推:人的气色有两种,一种是病色,一种是灾色。黄帝内经讲,病色之黄、红为热,青黑为痛,白为寒。即肝心脾肺肾,对应青赤黄白黑。病色常暗淡而无光,病色较浅则病在腑,病色较重则病在脏。治疗时病色的改变顺序:相顺(顺色)为生、向逆(逆色)为死,即色转向相生则走向痊愈,转向相克则走向加重。
3、灾色:黄红为火灾;青黑为横祸,如车祸、坠机等;白色为凶杀之灾,主寒、主冷,是一种惨白的色。病色在病人脸上持久显现,而灾色通常会在恍惚的一瞬间出现,比如当人走到门口回头或侧脸面对时,且稍纵即逝,瞬间又不见了。灾色通常是很鲜艳的瞬间出现在无病之人脸上。生:一+牛=生死:一+夕匕=死,生死只在一线间,一念之间,或生、或死,人各有命。若是想改变命运,就要按照科学的方法,而不是用科技的力量。中医是科学,西医只是科技。
4、观气色:主要是看神,要训练才能观色。方法:古老法:用七色细丝线,在灯下分辨,光线由强到弱,到小如香烛之光,甚至无光,均可清晰辨别。倪师之法:用户可调式台灯,光线由强调暗,灯下辨别七色彩线。注意事项:久视伤肝、伤血,所以要适可而止,循序渐进,不可急功近利求速成。
5、人有天灾时,有求才帮,人事介入应适当,若介入过多,则逆天命,随缘即可。人才:易进易出,适应性强;庸才: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不停换工作;小人:易进难出,死缠之人。
6、夫妻睡反房间:妻随夫居乾位,地天代,顺卦,无碍;夫随妻居坤位,三阴一阳,则妻强夫弱,争吵不断。灾色通常会在两个星期以内出现并被发现。例如:一银行经理,周末爱打高尔夫,家人发现其面有青色闪现。一大早在球场发球时,用力过猛闪断脖子,当场亡于发球台上。事先不知,没有趋吉避凶。
张君娴
贫民
贫民
  • UID20186917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283
2224楼#
发布于:2016-05-02 21:31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君娴申请签到2016年5月2日《黄帝内经》第88课心得
灾色如何化解:
7、如何计算灾色?日期和时辰的计算方法如下:计算灾发生日期(用五分法):12宫图:土居中央,丑、辰、未、戌对应土,寅、卯对应木,巳、午对应火,申、酉对应金,亥、子对应水。甲乙对应木,丙丁对应火,戊己对应土,庚辛对应金,壬癸对应水。比如火灾:死亡的日期是水日,从看到的日期向后推,距离看到灾色最近的一个壬日或癸日,如3.12;时辰:掐指算法,找空亡,有两个时辰,辰时和戊时,在地支出现的亥、子日来计算这个是水日,掐指六壬法:用来计算灾星的时刻,食中无名指一算是早上7-9点空亡日避开,不要在速喜日去,在一天中有两次空亡日,晚上的7-9点空亡日,这是外形的避灾法,火灾用水来避,在那个时辰避开火或热,用水来避灾。故最好保持观察20天左右,才算是躲过灾难。 还有《人间道》中里有64个卦,可以有各种避灾法,以八卦为基础,可以算出不同的灾的避难法。
8、改位置避灾法:比如白天3-5点有横祸(车撞),可以不出门。改到晚上3-5点车少就可以避灾。阳灾可以避,如遇到火灾,用水来避,阳灾在父亲脸上,可以让父亲头南脚朝北睡,来比父亲的火灾。当看到有人脸上黑色有横祸,如车祸,土克水(黑色),可以计算哪一天出现意外车祸,看黄历(农历)几月几日,日的天干是戊己,用掐指六壬法计算和八方(八个方向)及12宫(360度)的位置来调整房间的位置,对车祸多发生在白天,可以用晚上的睡觉朝向位置来避灾,丑时的位置可以避掉。比如7点前出现灾,可以在早上7点后再出门,一般要观察两周内,两周后看没有灾就避过去了。用相克的位置来改变可以避灾,灾是恍惚之间瞬间发生的,病色是持续存在的。
9、九宫法:父亲(西北方)坤为地,是母亲(西南),父母关系生,子女关系则现,即后天八卦排列:东震(长男),西兑(少女),离南(次女),北坎(次男),西北乾(夫),西南坤(妻),东南巽(长女),东北艮卦(少男)。当改变位置,把长女放在东南可以加个好人家,如长女在妈妈的位置(西南),巽为风,喜欢结过婚的男人,还爱唠叨。如此时小女在东南位置,也可嫁个好人家。还有当一个家中有祖父母住在父母的位置,虽然祖父母人退休在家,但是形退神未退,在行使父母的职责,应当移到东北角艮卦位置避灾。而此家中父母住在东南巽卦,儿子住在东面震卦,此家就儿子住对了。当父亲管儿子,儿子就跟父亲吵架,此时应该把父母移到西北乾卦的位置就避免了。故当名和位都对了,人的婚姻、财运、升职等才能都顺利,并可以此类推来化解。
   一般来说,刚强的人(刚重之人)才有说服力,对于发蒙之人才有用。现在人误把科技当科学,是错误的。常态时,东西的定位是一样的,南半球的夫妻应住西南方向,当南半球的夫妻生女儿应住北方,生儿子住南方;北半球的夫妻应住西北方。人应该按照磁场的位置住,才符合科学规律。
张君娴
贫民
贫民
  • UID20186917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283
2225楼#
发布于:2016-05-03 23:59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君娴申请签到2016年5月3日《黄帝内经》第89课心得
着至教论第75篇之续中延伸
阴阳表里,上下雌雄,这是长久之计。易经不是读文字,而是读那张图。当事情发生时,就会看这个图。挑选好时机,再去做事就比较顺利。生与死就一线之间,不能太好了。孔子云,君子相面罗,多听少说,有人问再说。人应该有刚重,这样才能有人听你言。自己不能说如何有能力,让别人知道来找你才行。有缘人才能看到,以后有机会会看到的。
神农本草讲药从何来,(东南西北中)药的颜色,青赤黄白黑,与药性。天文地理上有天一方,当个医生要坐个很好的位置,在正东南西北的位置,如门朝西边,门外为兑,兑为泽卦,内卦在震时(东面),泽雷随卦(也是最好的位置)。东南角,泽风大过卦;南边,泽火革风卦;西南角,泽粹卦;西北角,泽天夬卦;北方,泽水困卦;东北方,泽山咸卦。
建房或装修要根据家里人口的多少,男女老少的布局,决定厨房、厕所的位置所在,如家有六女,其排序如下(长女、次女、少女、长女、次女、少女),如果有女出嫁,由剩下的来补位。厨房、卫生间定位的时候,尽量不要压到有人住的方位。
九宫八卦,以房屋的中心点为定位,不管门朝哪开,门都是风的位置。看阴阳宅时,还要结合看地下的水位。罗经拿起来不要管红线,看针,当针不动把罗盘转动,让红线上的红点对着针头,让针和红线完全平行,则南北定位就出来了测罗经时站在室外先定好位,在室内因电视、钢筋水泥等会有影响,在房子里找中心来分隔九宫八卦的位置。天不满东南,地不满西北。
张君娴
贫民
贫民
  • UID20186917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283
2226楼#
发布于:2016-05-05 23:24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君娴申请签到2016年5月4-5日《神农本草经》第1-2课学习心得
第一章  前言
1、《神农本草》是成书年代很久远的著作。是给药性设定标准,才能正确拿捏使用《金匱》、《伤寒》里面处方的剂量。有些药物很偏,通过了解经方来源,正确选择、使用药物,以达到治病的疗效。治病如同作战,药物就是武器,处方是战术、战略。能充分利用各种药物,使用不同战术治好病,这才是好医生。
2、药物名称:一定要统一药物名称,以免不同区域开错药,贻误病情。如灶心土又叫伏龙肝,治疗胃病很好。淮山又叫山药。同类药物以药的药效,名称,颜色,炮制不同而不同。如灶心土称伏龙肝,犀角去热的效果还没有石膏好。红花有藏红花和川红花。藏红花无味,色淡红,质轻向上入脑部,治疗有出血症状的脑中风和脑部淤血效果好。川红花味重,暗红色,入血分。二者不同,开处方时要标注,同时书写药名需规范,方便药房抓药。
3、药物的剂型:
1)丸剂:携带方便,取其药缓力专。有用蜂蜜炮制的蜜丸,用水泡制的水丸。
2)汤剂:力量强,速度快。如痰多者,几天没大便者,寒束在表严重者,均宜用汤剂。
3)散剂:吸附力强,能充分发挥药力。一般用于治喉病、肠胃病和皮肤外伤的处理。
4)膏剂:如枇杷膏、首乌膏,内服外用均可。
5)丹剂:用炼丹炉练好后,用黄蜡密封,保存时间长,可随身携带,方便服用。
4、剂量单位与制法:
1)汉制单位:有斤、两、斗、升。汉朝的一两就是现在的一钱,一钱大约3.3克。
2)制法:有的药需生用,有的需炮制后用,如生附子和炮附子,其药性不同。生附子去里寒,炮附子大汗不止,表阳虚用。
5、至真要大论:
1)君二臣一,君二臣三为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君二臣六为偶之制也。
2)药物加减:奇之不去,则偶,此为加重方。意思是用奇数的药没治好,可加一味药。如四逆汤,用生附子、干姜、炙甘草,本是回阳救命药。服药后病人未醒,可再加一味变成偶数,即为通脉四逆汤。
6、《神农本草经》分上、中、下篇,包括养生、遏病和除邪三部分。
治病的方式不能拘泥于只用药和处方,针灸、艾灸、推拿、按摩都可以,因人因时因地而制宜,目的都是治好病。 如病人需要发汗,无药还可以推拿、按摩、火烤取代。或用病人恐惧的人或物吓之,总之让其出汗即可。
过去的曀膈既是现在的食道癌,脑疽既是脑瘤,乳岩既是乳癌。鼠瘘,就是脚上长一根黑毛,刀剪火烧都不能除之。
第二章 药性总义
1、五味之义:酸属木药入肝,苦属火药入心,甘属土药入脾,辛属金药入肺,咸属水药入肾。此药味指药或食物天然的味道,不包括人工合成的。新鲜的水果能浮在水上,腐坏变质的蔬果却会下沉。毒药是自然的毒,只要应用得当,也能治病。
病人有肝病,筋缩抽筋时,用甘味药能缓解病情。但病人心脏又不好,可把甘草用蜂蜜炒熟,甘草就变为苦味,入心。拘急如抽筋、癫痫,急食甘缓之,心脏不好,用甘草炒后成苦味入心。青菜青白相间入肝与肺中。秃头,过食甜造成。
2、五色之义:青入肝、红入心、黄入脾、白入肺、黑入肾,淡能利窍、利湿能渗泄。如薏仁、芡实能利湿。
张君娴
贫民
贫民
  • UID20186917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283
2227楼#
发布于:2016-05-08 01:21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君娴申请签到2016年5月7日《神农本草经》第4课学习心得
第二章 药性总义续
7、五脏之补泻:5)肺最讨厌气上逆,可以用苦去泻,酸味收之。6)肾喜湿润,如果津液不够时,病人肾会燥热,所以肺是肾之母,一旦肾有问题时,用辛味升其上源,肾欲坚以苦坚之,以咸泻之,治肾脏病用咸味药,如牡蛎、龙骨、附子等宣泄之。用苦味药如黄芪、黄连、黄柏壮阳,用菟丝子,覆盆子等子多的药补精。8、六淫者,风寒暑湿燥热。
1)风性,风症多游走不定,痛无定处,病灶会移动。用辛凉药辛香发散。内热重,除口干舌燥,不怕冷,用以咸寒药,比如,生附子,取其热极生寒,如癌症里寒很重,病未到很深时,要等待时机,药一下则救回来了。如温病药下去效力会不够,则会延误时机。葛根汤(温病方)在冬天受到风寒,春发温病时用。石膏如去不了热,则用咸寒药,热太过,汗流不止,以酸收
2)湿热太盛,用苦味药能燥,关节上会出现湿,用苦热的药,加酸味收敛。
3)火、热的区别,火,如火在烧,热,温度高。火盛时,治以咸冷,舌苔黄且干为火,舌苔黄加湿为热。如便血,有三种症状,先血出后便为内痔,先便后血为外痔。同时血便兼出,多为大肠炎。人内热很盛时会口干燥渴,夜不盖被。治热症,可用寒性药石膏、犀牛角去热,剂量宜大(5两左右)。如无法去热,可用咸味药生附子,因人体是圆形的,热极生寒。热到极限会回头,故可退高热。
4)燥,治以苦温,甘味,辛味。
5)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调之,以苦坚之。
9、五行相生,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如肾为肝母,心为肝子,故入肝并入肾与心。药入肝,对心脏和肾脏都有帮助。肺(白色如山药)可以健脾,黑色入肾,同时对肺有帮助。
10、五行相克,青赤黄白黑对应酸辛苦甘咸。酸伤筋,辛胜酸(如酸辣汤的组合),筋有问题忌食酸。苦伤气,咸胜苦,所有蔬菜类都是淡苦,舒筋活血。甜过多伤肌肉,酸胜甘。辛伤皮毛,苦胜辛(疏散肌理)。咸伤血,甘胜咸(渗泄)。

气太盛发生气喘时,吸气会下逆,用苦味药泻气,小便不畅可吃咸味的,如海盐,利水。但人工盐积水。腹胀严重,不要吃甜。所有的酸味都会影响到脾胃,如冰淇凌、咖啡,虽吃入口甜,但进入脏会生酸。气虚少吃辛辣。发生口渴有两个原因1,血液粘稠,要稀释,吃天然的甜味,如甘蔗汁。2,肾脏功能开始萎缩会发生头晕呕吐的现象,以咸味入肾。
11、五病所禁: 酸走筋,筋病如抽筋者勿多食酸,筋得酸则拘急加重。苦走骨,骨病勿多食苦。骨得苦阴更盛,令人身重。甘走肉,肉痛勿多食甘,肉病得甘则腹肿。辛走气,气病勿多食辛。气得辛则散,人更虚,故气虚者应少吃辣。咸走血,血病勿多食咸,血得咸则凝涩,口渴。人体内血浓稠时会口渴,肾功能变差时也如此。吃甘味可使血变淡,如蔗糖水、甘蔗汁。
12、五味所伤:多食咸则脉凝而变色,血液会浓稠,颜色变暗。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消皮厚而唇开,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故饮食宜均衡。以形命名的药,如人参、狗脊;以色命名,如黄连、黑参;以气命名,如稀薟(多用于伤科)、香薷;以味命名,如甘草、苦参;以质命名,如石膏、石脂、归身、归头、归尾。以时节命名,如夏枯草、款冬;以功能命名,如何首乌、骨碎补。
13、选药物的原则,尝药物的味道,可知其药性,如番茄,淡味,入心脏。心脏积水,吃番茄很好。有以外形(人参,狗脊)、颜色(黄连,黑参)、气名(豨莶,)、味道(甘草,苦参)命名。有以质命名,如石膏,石脂当归头、身、尾性都不一。有以时节命名(夏枯草,款冬花),
张君娴
贫民
贫民
  • UID20186917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283
2228楼#
发布于:2016-05-09 00:05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君娴申请签到2016年5月8日《神农本草经》第5课学习心得
第二章 药性总义续
14、蜜制药干缓益元,陈壁土制药补脾。面裹曲制的药可抑药之酷性,以免伤上膈。黑豆甘草汤渍制药可解药毒,使其平和。羊油、猪油涂烧制药,可以使药变脆。如龙骨、牡蛎先涂层油再烤,让其易断。把药的茎去掉制药,可以避免腹胀。把药的心去掉,可以去除心烦,如去芯的莲子。药材越原始越好,加工程序多会让药性丧失。医生用药时,不可贪图药外表漂亮,而去选择一些过度加工过的药来给病人服用。加工过的药,药性会变差或者失去药性,要尽量使用一些纯天然的药来入处方。除非真的需要炮制,那就纯天然最好。千金云:用药定量的时候,要根据炮制后的分量来入药。而不是先配好药之后,再去炮制加工,这样分量可能就不对了。
壹、上经
上药共120种,为养生类,无毒,可久服而不伤人,延年益寿。
一、丹砂
【原文】性味甘,微寒无毒,主治身体五脏百病,可以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久服通神明,不老能化为汞,畏磁石恶盐水,其色珍珠光色如云母,可折者良。又名朱砂。
【产地】以辰州产最佳,又名辰砂。石类,多用于拌合他药或做丸衣。性味甘,微寒无毒。阳中含阴,与人参南北称王,可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
【主治】养心安神、镇静;明目安胎;解毒、发汗。
【用量】单服用二、三分,已至钱许。丹砂吃过之安神之后,病人就看不见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了,所以古人说杀精魅邪恶鬼。丹砂比现在的安眠药好多了,现在西医的安眠药,吃了之后人会梦游。西医所说的一些遗传病,其实病不是基因的遗传 ,而是同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生活环境所造成同样的疾病。比如糖尿病是因为全家人都喜欢很晚吃宵夜造成的,一些凶宅,也是因为井水水源或房屋结构所导致的。丹砂使用时量要很小,成人一个剂量也只需要小拇指指甲尖挑一丁点儿就足够了,小孩要更少或外服即可。
【禁忌】只可生用,火炼则为水银而有毒。其性重坠,多服使人神定目呆。
【炮制】原箭矢状,打碎后去夹石,用磁石吸出铁屑,研末。兑水调成糊状,再加清水多次搅拌、过滤,将细腻粉末晒干即得,密封后置干燥处。即丹砂制作中使用水飞法,要研磨成粉之后反复多次用水沉淀。
二、云母
【原文】味甘平,主身皮死肌,中风寒热,古时候在车船上可以除邪气,安五脏,益子精,明目,久服轻身延年,又名云华、云英、云液、云沙,磷石。云母,有黑、白云母等,白者良。其实是大理石的一种,玉的一种。
【产地】川军:大黄;锦纹:大黄,以上两种都是大黄,产地不通,药性也有所区别。
【主治】补肺下气,补中坚肌,除邪气,安精神。亦可治身皮死肌,中风寒热。
矿石类的药,由于比较沉,所以入五脏,主下,可以降气、安神。
【用量】一般内服,数分起。【禁忌】制炼须慎,不可过食。
【炮制】把净生云母置铁锅内,煅至红透取出,冷却研粉。
三、玉泉
【原文】味甘平,主五脏百病,柔筋强骨,安魂魄,长肌肉益气,久服耐寒暑,不饥渴,不老神仙,人临死服五斤,三年色不变,一名玉桃。玉为阳精之纯者,但只能食璞玉,不可食玉器。
【产地】以钟山蓝田最良。于田白玉最佳。
【主治】清热解毒,安神养肌。可除胃热,喘息,烦满,止渴,润心肺,明耳目,助喉声,滋毛发。不老神仙:吃了之后人感觉很舒服,很爽。古时候的人死了之后,嘴里边一般都要放玉石。所以现在的好多古玉,都是从死人嘴里取出来的。
【炮制】取净生玉置砂罐内,煅至红透取出,冷却研粉。璞玉:未加工过的玉。只有璞玉可以入药,一经加工过的玉,就不适合入药服用了。
四、石钟乳
【原文】味甘,主咳逆上气,
张君娴
贫民
贫民
  • UID20186917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283
2229楼#
发布于:2016-05-10 00:55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君娴申请签到2016年5月9日《神农本草经》第6课学习心得
壹、上经 续
在中医中,解毒方法有吐法、汗法和泄法
八、滑石
【性状】味甘性寒无毒。色青白或黄白或银灰。主身热泄澼,女子乳汁不下,去胃中积聚寒热,益精气。
【主治】去湿热,利小便,主通六腑九窍津液。治淋病、水肿、黄疸,常用于排肾及膀胱结石。
【丹溪】燥湿,分水道,实大肠,化食毒,行积滞,逐凝血,解燥渴,补脾胃,降心火。
【容川】去暑要药,清气利湿,黄连、甘草亦可。
【药征】主治小便不利,旁治渴也。【用量】普通1-4钱。
【禁忌】阴精不足内热致小便短赤不利,烦渴身热,阴虚火热水涸者,均忌。脾胃虚寒者亦忌,因其性滑。
【炮制】拣去杂质,洗净研粉。
九、石胆
【性状】又名胆矾,产自山中。天蓝色结晶,味酸辛,性寒,有小毒,主明目、目痛、金创,女子阴蚀痛,石淋寒热,崩中下血,诸邪毒气,令人有子。真胆矾与铁磨可见铜色。
【主治】腐蚀催吐要药,蚀恶疮散症积,涌吐风痰,治咽喉口鼻疮毒及目疾。
【大明】治虫牙,鼻息肉。
【吴克潜】治恶疮、吐顽痰、喉痹,研末醋调灌之,大吐胶痰而愈。治狐臭,胆矾枯矾各一钱,轻粉百药煎各五分,研末敷之。
【用量】入煎剂1-2钱,研末服一分许。【禁忌】胃弱者不宜多服。
【炮制】拣去杂质即可。
十、空青
【产地与性状】空青即丹青,产于河南、陕西、山西的山中。味甘酸,性寒无毒,色青质轻。石中之浆水可做眼药水。过去最好的眼药水是用炉甘石、硼砂和海螵蛸各一两,烘培后打粉混合,再用空青或冷开水调匀而成。如果点眼很涩,再加进一点丹砂润滑即可。空青和贝母粉混合也治眼疾。
【主治】主治目赤目痛,青盲,耳聋,明目利九窍,通血脉,养神益肝。
【用量】内服外用,分许至一二钱。
【禁忌】勿过量使用,一日点两次即止。
【炮制】拣去杂质即可。
十一、曾青
【本经】味酸小寒,主治目痛泪出,风痹及子宫瘤,利关节,通九窍。
【别录】养肝胆,除寒热,杀白虫,疗头风,脑中寒,止烦渴,补不足,盛阴气。【炮制】拣去杂质即可。
十二、禹余粮
【性状】又名禹粮石。外面黑灰色,里面是黄色粉末,称为石中黄粉。味甘寒,性涩无毒,主治咳逆,寒热烦满,赤白痢,血痢,症瘕大热。可治下脓血痢不止,常与赤石脂同用。
【主治】滑泄下血,血闭血虚,四肢虚而不仁,崩漏,赤白带,为固补下焦要药。【别录】疗小腹痛结。【灵胎】除热燥湿,止痢消淤。【容川】是石谷中之土质,能填涩胃肠。甘而微咸,甘补正止痢,咸入肾涩精。
【用量】入煎剂钱半至三钱,水飞用五分至一钱。
【禁忌】重可去怯,为镇纳固补之剂。下焦有实热者忌,虚者良。
【炮制】拣去杂质,刷去灰尘,捣碎,置铁锅内,煅透,趁热倒入醋渍,取出晒干研粉而得。具涩性,而填涩胃肠,甘而微咸,甘补正,咸入肾以涩精。
灸友161524
会员
会员
  • UID2030152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2
2230楼#
发布于:2016-05-13 17:08
学的很好
灸友161524
会员
会员
  • UID2030152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2
2231楼#
发布于:2016-05-13 17:10
学的很好
钱蔚宏
侠客
侠客
  • UID20183763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201
2232楼#
发布于:2016-05-15 00:0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钱蔚宏申请签到,2016年5月13日《神农本草经》第10课心得:
 
二十六、菟丝子
【本经原文】味辛平,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汁去面皯,久服明目,轻身延年。
【产地】产朝鲜川泽及田野,我国亦有之,夏生苗,初如细丝,得地种植物而缠绕之,自绝其根,即借他物之养料以生长,子入药。
【性味】味辛甘,性平无毒。
【主治】菟丝子为补肾益精要药,主绝续伤,补不足,坚筋骨,强阴分,治茎中寒,精自出,溺有余沥,腰痛膝冷。
【甄权】治男女虚冷,添精益髓,去腰疼膝冷,消渴热中,久服去面皯,悦颜色。
【大明】补五劳七伤,治鬼交泄精,尿血,润心肺。
【灵胎】补益肝脾,接续筋骨。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肾家多火,阳强不痿,及大便燥急者,均忌,得酒良。
【倪注】现在已经是属于被管制中药,因为植物保护法。视症状可用覆盆子代替。

二十七、牛膝(攻中带补的药)
【本经原文】味苦酸,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急,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久服轻身耐老。
【产地】产我国河南一带,四川亦有出产,为山野自生之多年生草本,根入药。
【性味】味苦(泻、燥、坚)酸(收)性平无毒。活血化瘀。
【主治】牛膝为寒湿痹痿,骨节疼痛要药,走血能补,益肝肾强筋骨,痛淋浊,引诸药下行,治膝痛,能堕胎。
【别录】疗伤中少气,男子阴消,老人失溺,补中续绝,益精,利阴气,填骨髓,止白发,除脑中痛,及腰脊痛,妇人月水不调血结。
【甄权】治阴痿,补肾助十二经脉,逐恶血。
【大明】治腰膝软怯弱,破症结,排脓止痛,产后心腹痛,并血晕,落死胎。
【灵胎】舒筋行血,降气堕胎。
【用量】普通钱半至三钱。
【禁忌】牛膝误用必伤胎,经闭未久,疑似有妊者忌用,上焦药中勿用,梦遗失精,脾虚下陷,血崩不止亦忌。忌牛肉牛乳。
【附录】杜牛膝──性专走下,毫无补益,散恶血破症瘕,止痛,治淋药中宜用。
【容川】牛膝性降,因根深味苦,故能引水火下行。因根坚实,形不空,无升达之孔道,味既苦泻,故下行双足。其节如膝,能利膝胫,以其形似也。

二十八、充蔚子(益母草)
【本经原文】味辛微温,主明目益精,除水气,久服轻身,茎主瘾疹痒,可做浴汤,一名益母。
【产地】多生于原野及近水处,叶为深裂式,茎做方形,名益母草,即茺蔚子。
【性味】味辛(发散)苦性微寒,无毒。
【主治】此药为去瘀生新,通调月经,及产后要药,根茎功用相同。
【别录】疗血逆,大热头痛心烦。
【吴瑞】舂仁生食补中益气,通血脉,填精髓,止渴,润肝。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血崩及瞳子散大均忌,唯热血欲贯瞳仁者,可与凉药同用。
【吴克潜】曰近医多用于行血止血,如胎动下血,经行不止,小便混有鲜血,可熬膏用。
【附录】益母草性味通茺蔚子,主瘾疹,可做浴汤,捣汁服用主浮肿下水,消恶毒疔肿,乳痈丹游等毒可敷之,又服汁主治胎死腹中及产后血胀闷,滴汁入耳治耳聤。
麝香矾石散治疗耳病。

二十九、女萎(玉竹)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久服去面黑皯,好颜色,润泽,轻身不老。又名萎蕤。现名玉竹。
郭璞云药草也,叶似竹,大者如箭竿有节叶狭而长,表白里青根大如指长一二尺,可啖。
【产地】生于山麓阴地之多年生草,各地皆有,以产南部地方者为上,其地下茎粗大有三棱,节作紫黑色。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萎蕤为治风热风湿入肌作痛要药,功能祛风清热,除湿止痛,主邪热头痛,及腰痛身痛,补劳伤。治疗肌肉关节痛。
【别录】心腹中结气,虚热湿毒肿痛,茎中寒,及目痛眦烂泪出。
【甄权】时疾寒热,内补不足,去虚劳客热,头痛不安加而用之良。
【弘景】服诸石人不调和者,煮汁饮之。
【容川】风能胜湿,风伤血则筋燥,玉竹可以润燥。
【用量】普通二钱至四钱,大剂二三两。
【禁忌】畏咸卤。

三十、防葵
【本经原文】味辛寒,主疝瘕,肠泄,膀胱热结,溺不下,咳逆,温疟,癫痫,惊邪狂走,久服坚骨髓,益气轻身。又名梨盖。
【性味】防葵味辛苦,性寒。
【效用】根为解热利尿,镇静药,治膀胱宿水,膀胱热结,癃闭,癫狂痫症。
【甄权】主痃癖气块,膀胱宿水,血气瘤大如盆者,悉能消散。

三十一、茈胡(柴胡)
【本经原文】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现名柴胡。
【产地】出关东陕西各地,今各处亦有产,分南北两种,性味相同,产银州者曰银柴胡,性味稍异。
【性味】味苦性平无毒。
【主治】柴胡为发表清热要药,功能散三焦肝胆诸经之热邪,主治寒热疟疾,口苦耳聋,头痛眩晕。专治半表半里之间,往来寒热,多用于疏木。
【别录】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气,五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急,亦可做浴汤。
【甄权】治热劳骨蒸烦疼,热气,肩背疼痛,劳乏羸瘦,下气消食,宣畅气血,主时疾内外热不解,单煮服食良。
【备要】伤寒邪热,痰热结实,虚劳肌热,十二经疮疽血凝气聚,功同连翘。
【容川】柴胡一茎直上,花清香,故能升散郁结。专治胸前逆满,太阳经气陷于胸中,不得外达,以致胸满,唯柴胡能透达,其色青,生于春而采于夏,得木火之气,从中土以达木火之气,使不侮肺也,故功能透胸前之结,仲景用柴胡以治少阳,少阳为水中之阳,发于三焦,以行腠理,寄居胆中,以化水谷,故必三焦之膜网通畅,肝胆之木火清和,则水中之阳乃由内达外,柴胡茎中虚松,有白丝通气,象人之三焦膜网,少阳木火,郁于腠理,而不达者,则作寒热,柴胡能达之,阳气得发散,且味清苦,良柴胡须用一茎直上,茎色青,叶生四面,细如竹叶,开小黄花者,乃为真柴胡,此为仲景所用。四川梓潼产柴胡最佳,价极廉。今多不知用,因药典有软柴胡,银柴胡,红柴胡等,皆以假乱真,柴胡入肝经。附银柴胡:柴胡之产于陕西银州者,色黄白而大,味甘性微寒,凡热在骨髓者,非此不除,为清热凉血之品,优于发散而推陈致新,治虚劳者酌用之。
【药征】主治胸胁苦满也,旁治往来寒热也,腹中痛,胁下痞鞭。
【灵胎】其性轻扬,能逐半表半里之邪。
【用量】普通八分至一钱,大剂三四钱。
【禁忌】凡虚人气升呕吐,及阴虚火热炎上,法同所忌。
汪昂曰凡胁痛,多属肝旺,宜小柴胡汤。加青皮川芎白芍,左胁痛宜治活血行气,右胁痛宜消食行痰,因胁痛须开郁,故加柴胡则皆宜也。
柴胡入中焦肝胆,胸胁胡满,是少阳的药。补虚+去热

三十二、麦门冬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久服轻身不老,不饥。生川谷及堤阪。陶弘景云:实如青珠,根似穬麦,故谓麦门冬。
【产地】生山谷肥地,我国陕西及江浙一带,多有之。叶绿,四季不凋,根黄白色,入药。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主治】麦冬为润肺清火要药(麦门冬汤治干咳),主治肺中伏火,痰多,心腹结气,肺弱胃弱,津少口渴,止咳嗽,疗肺病吐脓血。
【别录】疗身重目黄,心下支满,虚劳客热,口干燥渴,止呕吐,愈痿躄,强阴益精,消谷调中,保神定肺气,定五脏,令人肥健,美颜色,有子。
【藏器】去心热,止烦热寒热体劳,下痰饮,合车前地黄丸服去湿痹。
【甄权】治热毒大小,面目肢节浮肿,下水主泄积。
【元素】治肺中伏火,补心气不足,主血妄行,及经水枯,乳汁不下。
【灵胎】补土生金,寒咳勿用。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麦冬性寒,虽主脾胃而虚寒泄泻及痘疮虚寒作泻,产后虚寒作泻均忌,入补药,酒浸良。秉水阴,能滋肺以清气分。
【炮制】拣去杂质,洗净晒干即得。
钱蔚宏
侠客
侠客
  • UID20183763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201
2233楼#
发布于:2016-05-15 00:0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钱蔚宏申请签到,2016年5月13日《神农本草经》第10课心得:
 
二十六、菟丝子
【本经原文】味辛平,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汁去面皯,久服明目,轻身延年。
【产地】产朝鲜川泽及田野,我国亦有之,夏生苗,初如细丝,得地种植物而缠绕之,自绝其根,即借他物之养料以生长,子入药。
【性味】味辛甘,性平无毒。
【主治】菟丝子为补肾益精要药,主绝续伤,补不足,坚筋骨,强阴分,治茎中寒,精自出,溺有余沥,腰痛膝冷。
【甄权】治男女虚冷,添精益髓,去腰疼膝冷,消渴热中,久服去面皯,悦颜色。
【大明】补五劳七伤,治鬼交泄精,尿血,润心肺。
【灵胎】补益肝脾,接续筋骨。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肾家多火,阳强不痿,及大便燥急者,均忌,得酒良。
【倪注】现在已经是属于被管制中药,因为植物保护法。视症状可用覆盆子代替。

二十七、牛膝(攻中带补的药)
【本经原文】味苦酸,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急,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久服轻身耐老。
【产地】产我国河南一带,四川亦有出产,为山野自生之多年生草本,根入药。
【性味】味苦(泻、燥、坚)酸(收)性平无毒。活血化瘀。
【主治】牛膝为寒湿痹痿,骨节疼痛要药,走血能补,益肝肾强筋骨,痛淋浊,引诸药下行,治膝痛,能堕胎。
【别录】疗伤中少气,男子阴消,老人失溺,补中续绝,益精,利阴气,填骨髓,止白发,除脑中痛,及腰脊痛,妇人月水不调血结。
【甄权】治阴痿,补肾助十二经脉,逐恶血。
【大明】治腰膝软怯弱,破症结,排脓止痛,产后心腹痛,并血晕,落死胎。
【灵胎】舒筋行血,降气堕胎。
【用量】普通钱半至三钱。
【禁忌】牛膝误用必伤胎,经闭未久,疑似有妊者忌用,上焦药中勿用,梦遗失精,脾虚下陷,血崩不止亦忌。忌牛肉牛乳。
【附录】杜牛膝──性专走下,毫无补益,散恶血破症瘕,止痛,治淋药中宜用。
【容川】牛膝性降,因根深味苦,故能引水火下行。因根坚实,形不空,无升达之孔道,味既苦泻,故下行双足。其节如膝,能利膝胫,以其形似也。

二十八、充蔚子(益母草)
【本经原文】味辛微温,主明目益精,除水气,久服轻身,茎主瘾疹痒,可做浴汤,一名益母。
【产地】多生于原野及近水处,叶为深裂式,茎做方形,名益母草,即茺蔚子。
【性味】味辛(发散)苦性微寒,无毒。
【主治】此药为去瘀生新,通调月经,及产后要药,根茎功用相同。
【别录】疗血逆,大热头痛心烦。
【吴瑞】舂仁生食补中益气,通血脉,填精髓,止渴,润肝。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血崩及瞳子散大均忌,唯热血欲贯瞳仁者,可与凉药同用。
【吴克潜】曰近医多用于行血止血,如胎动下血,经行不止,小便混有鲜血,可熬膏用。
【附录】益母草性味通茺蔚子,主瘾疹,可做浴汤,捣汁服用主浮肿下水,消恶毒疔肿,乳痈丹游等毒可敷之,又服汁主治胎死腹中及产后血胀闷,滴汁入耳治耳聤。
麝香矾石散治疗耳病。

二十九、女萎(玉竹)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久服去面黑皯,好颜色,润泽,轻身不老。又名萎蕤。现名玉竹。
郭璞云药草也,叶似竹,大者如箭竿有节叶狭而长,表白里青根大如指长一二尺,可啖。
【产地】生于山麓阴地之多年生草,各地皆有,以产南部地方者为上,其地下茎粗大有三棱,节作紫黑色。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萎蕤为治风热风湿入肌作痛要药,功能祛风清热,除湿止痛,主邪热头痛,及腰痛身痛,补劳伤。治疗肌肉关节痛。
【别录】心腹中结气,虚热湿毒肿痛,茎中寒,及目痛眦烂泪出。
【甄权】时疾寒热,内补不足,去虚劳客热,头痛不安加而用之良。
【弘景】服诸石人不调和者,煮汁饮之。
【容川】风能胜湿,风伤血则筋燥,玉竹可以润燥。
【用量】普通二钱至四钱,大剂二三两。
【禁忌】畏咸卤。

三十、防葵
【本经原文】味辛寒,主疝瘕,肠泄,膀胱热结,溺不下,咳逆,温疟,癫痫,惊邪狂走,久服坚骨髓,益气轻身。又名梨盖。
【性味】防葵味辛苦,性寒。
【效用】根为解热利尿,镇静药,治膀胱宿水,膀胱热结,癃闭,癫狂痫症。
【甄权】主痃癖气块,膀胱宿水,血气瘤大如盆者,悉能消散。

三十一、茈胡(柴胡)
【本经原文】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现名柴胡。
【产地】出关东陕西各地,今各处亦有产,分南北两种,性味相同,产银州者曰银柴胡,性味稍异。
【性味】味苦性平无毒。
【主治】柴胡为发表清热要药,功能散三焦肝胆诸经之热邪,主治寒热疟疾,口苦耳聋,头痛眩晕。专治半表半里之间,往来寒热,多用于疏木。
【别录】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气,五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急,亦可做浴汤。
【甄权】治热劳骨蒸烦疼,热气,肩背疼痛,劳乏羸瘦,下气消食,宣畅气血,主时疾内外热不解,单煮服食良。
【备要】伤寒邪热,痰热结实,虚劳肌热,十二经疮疽血凝气聚,功同连翘。
【容川】柴胡一茎直上,花清香,故能升散郁结。专治胸前逆满,太阳经气陷于胸中,不得外达,以致胸满,唯柴胡能透达,其色青,生于春而采于夏,得木火之气,从中土以达木火之气,使不侮肺也,故功能透胸前之结,仲景用柴胡以治少阳,少阳为水中之阳,发于三焦,以行腠理,寄居胆中,以化水谷,故必三焦之膜网通畅,肝胆之木火清和,则水中之阳乃由内达外,柴胡茎中虚松,有白丝通气,象人之三焦膜网,少阳木火,郁于腠理,而不达者,则作寒热,柴胡能达之,阳气得发散,且味清苦,良柴胡须用一茎直上,茎色青,叶生四面,细如竹叶,开小黄花者,乃为真柴胡,此为仲景所用。四川梓潼产柴胡最佳,价极廉。今多不知用,因药典有软柴胡,银柴胡,红柴胡等,皆以假乱真,柴胡入肝经。附银柴胡:柴胡之产于陕西银州者,色黄白而大,味甘性微寒,凡热在骨髓者,非此不除,为清热凉血之品,优于发散而推陈致新,治虚劳者酌用之。
【药征】主治胸胁苦满也,旁治往来寒热也,腹中痛,胁下痞鞭。
【灵胎】其性轻扬,能逐半表半里之邪。
【用量】普通八分至一钱,大剂三四钱。
【禁忌】凡虚人气升呕吐,及阴虚火热炎上,法同所忌。
汪昂曰凡胁痛,多属肝旺,宜小柴胡汤。加青皮川芎白芍,左胁痛宜治活血行气,右胁痛宜消食行痰,因胁痛须开郁,故加柴胡则皆宜也。
柴胡入中焦肝胆,胸胁胡满,是少阳的药。补虚+去热

三十二、麦门冬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久服轻身不老,不饥。生川谷及堤阪。陶弘景云:实如青珠,根似穬麦,故谓麦门冬。
【产地】生山谷肥地,我国陕西及江浙一带,多有之。叶绿,四季不凋,根黄白色,入药。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主治】麦冬为润肺清火要药(麦门冬汤治干咳),主治肺中伏火,痰多,心腹结气,肺弱胃弱,津少口渴,止咳嗽,疗肺病吐脓血。
【别录】疗身重目黄,心下支满,虚劳客热,口干燥渴,止呕吐,愈痿躄,强阴益精,消谷调中,保神定肺气,定五脏,令人肥健,美颜色,有子。
【藏器】去心热,止烦热寒热体劳,下痰饮,合车前地黄丸服去湿痹。
【甄权】治热毒大小,面目肢节浮肿,下水主泄积。
【元素】治肺中伏火,补心气不足,主血妄行,及经水枯,乳汁不下。
【灵胎】补土生金,寒咳勿用。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麦冬性寒,虽主脾胃而虚寒泄泻及痘疮虚寒作泻,产后虚寒作泻均忌,入补药,酒浸良。秉水阴,能滋肺以清气分。
【炮制】拣去杂质,洗净晒干即得。
张君娴
贫民
贫民
  • UID20186917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283
2234楼#
发布于:2016-05-18 00:48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君娴申请签到,2016年5月16-17日《神农本草经》第13-14课心得(13课目录)
四十一、细辛
【性状】为阳药类。味辛温无毒,主咳逆,头脑痛,关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肺积水咳嗽。
【主治】风痛要药,能散风去寒,治咳逆上气,齿痛,泻热破痰,开窍行水。牙疼时把细辛塞进痛处可止痛。
【别录】温中下气,利水,除胸中滞积,喉痹,鼻不闻香臭,下乳,汗不出,血不行,益肝胆。
【甄权】治寒咳,去皮风湿痒,风眼泪下,除血闭,妇女血沥腰痛。
【弘景】含之去口臭。
【吴克潜】治寒痛。太阳经头痛用羌活,少阴头痛用细辛,阳明头痛用白芷,厥阴头痛用川穹、吴茱萸,少阳头痛用柴胡。
【容川】温散少阴之风寒,使肾水气化,循环正常,能逐水饮。
【药征】治水气在心下而咳满,或上逆胁痛。
【用量】三分至一钱,酌情加量,最多2-3钱。
【禁忌】有内热,上盛下虚,气虚有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者均忌。
四十二、石斛
【性状】滋阴药,味甘平无毒,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弱,强阴。
【主治】除热益阴要药,养脾胃,益心肾,退虚热,治自汗盗汗,小便余沥,脚痛。【日华】壮筋骨,益肾,益智。
【甄权】男女腰脚软弱,健阳,逐皮肌风痹,骨中久疼,补肾益力。
【用量】1-3钱。胃热者胃口很强,舌苔粘腻;健康者舌苔薄而均匀。胃寒人瘦。
【禁忌】多服使人胃寒至大便溏薄,加两片生姜为辅可解,恶凝水石巴豆,畏雷丸僵蚕。
四十三、巴戟天
【性状】温性阳药,味辛甘,微温无毒。主大风邪气,强筋骨,补中,增智益气。
【主治】补气益精要药,祛风除湿,壮元阳,男女不孕均可吃。
【别录】疗头面游风,小腹及阴中相引痛。
【甄权】强阴下气,治多噩梦,梦遗泄精。
【用量】1-3钱,酌情加减;亦可泡酒。阳虚者及肾亏阳痿、早泄、滑精者宜用。
【容川】温肝,去肝风。
【禁忌】虚火者不宜,如便赤口苦,目昏目痛,烦躁口渴,大便干结者均忌。恶雷丸丹参,得覆盆子良。此药治肾亏最佳,有虚火者禁用。
四十四、白英
【性状】味甘寒,主寒热,消渴,补中益气。解热,治风疹,丹毒,黄疸及热疟;近代少用。
四十五、白蒿
【性状】味甘平,主五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悬常饥。
四十六、赤箭
【性状】即天麻,祛风阳药,味辛温,性平无毒,主杀鬼、蛊毒恶气,抽筋,可美肤。
【主治】祛风镇痉要药,治诸风头痛头晕,风湿痹,小儿惊痫拘挛。
【甄权】治冷气麻痹,瘫痪不遂,语多恍惚,善惊失志。
【大明】助阳气,补劳伤,通血脉,开窍。
【用量】八分至三钱。
【禁忌】风药燥湿,故津液少,口干舌燥,咽干痛,大便涩及火炎头晕,血虚头痛,似中风者均忌。
治疗抽筋最好的动物药是藏羚羊的羊角和植物类的天麻。
四十七、奄闾子
【性状】味苦微寒,无毒,主五脏淤血,风寒湿痹,身痛。
【主治】活血化瘀的伤科药,内服或外涂可治跌打损伤,明目益气,消食。
【别录】疗心下坚,膈中寒热,妇女月经不通。
【甄权】益气,治阳痿,心腹胀满。
【大明】腰脚重痛,膀胱痛,骨节烦痛,不下食。
【用量】1-3钱。
【禁忌】少用于调理。病人身上有淤血时会痛,舌上有黑痣,三阴交至地机有肌肤甲挫。
四十八、析蓂子
【性状】味辛微温,明目,治目痛泪出,除痹痛,补五脏,益精气。
四十九、蓍实
【性状】味苦平,益气充肌,明目增智。
五十、青芝赤芝黄芝白芝黑芝紫芝
【性状】可随五色补五脏。赤芝又名丹芝,味苦平,主胸中结,益心增智。黑芝味咸平,主癃闭,利水益肾,通窍,聪察。青芝味酸平,补肝明目。白芝味辛平,主咳逆上气,益肺利口鼻,强志安魂。黄芝味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