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平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1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0
2385楼#
发布于:2016-01-01 18:18
中医经典特训一班张兴平申请签到。2016年1月1日《黄帝内经》第59节学习心得:    阳明经跟冲脉是交合的,这里因有代脉连到,带脉是从后面命门的地方,络到前面阴气的地方,围绕全身一圈,督脉的阳气从后面尾椎骨下来到关元这里,所以这一带是宗经之府,这些都是以足阳明为首,因为是阳明最大的气脉,如果阳明一虚,就会影响宗经,因为宗经到全身的关节,所以治痿症独取阳明。
  黄帝问:    那么怎样治疗呢?岐伯答: 用补荣气和通俞气的办法,调和虚实逆顺,无论筋,脉,骨,肉各在其当旺的月你进行治疗,病就会好的。
         厥论篇     第45节
  厥:   的意思就是逆,极限,最低下了,所以说足厥阴经就是最里面那个脏。帝问:  有的是热厥,有的人是寒厥,这是怎么回事?岐伯说:   阳气从足部哀起的,就是寒厥,阴气从足部哀起的,就是热厥。人的常态是阴升,阳降。人身体的阳从吃的五谷杂粮从胃里进来一路到脚指头,所以阳气都是往下来的,膀胱经穴起睛明,从背后下来直到脚上的至阴穴,胆经也是从头上直到脚下。而阴经都是从脚下一直往上走的,这是一个常态。现在如果下焦阳气衰了,当下焦阳气哀的时候,阴气就会补位。所以说阳气哀于下则为寒,如果阴气衷于下,阳气大旺,一直往下走,过热,则为热厥。所以阴于阳一定要互相平衡。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不管是孤阴,孤阳这个人都会死。
   帝问:   热厥的发生一定先从足下发生,这是什么原因?岐伯说:   阳气走足五趾的外侧,在脚的表面上,阴脉从脚的下面而聚于足心,在永涌泉的地方,所以阳气盛,则足下热,是常人。上面是表阳,阳中一定要有阴,所以手模在上面是冷的,手膜到下面是热的,但他是阴。所以正常人的脚心,手心是热的,脚背手背是冷的,因为这是阴阳交接的地方。
    帝问:  寒厥的寒冷一定先从足五趾处发生,然后上行到膝,这是什么原因?
   岐伯说:  阴气起于五趾里侧,而聚集在膝上,所以,阴气胜,逆冷就先起于五趾,上行到膝上,这种逆冷,不足从外侵入人体的寒气,而足由于内部阳虚的寒冷。
    帝问:    寒厥是怎样形成的?   岐伯说:  前阴是众筋聚集的地方,也是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的会合场所,一般来说,春夏是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是阴气盛而阳气衰。春夏的时候是阳气多,阴气少。这是天阳,秋冬阴气盛而阳气衰这是常态。秋冬阳气衰就要收敛。所以喜欢运动的,春夏可多运动,秋冬要收敛点。有的人秋冬照样运动,一直在损蚝他的精。夏这时阳就蚝掉了,阳一虚,阴气就会盛,阴阳永远都是相辅相成的。阳虚了,阴就出来了。如在秋冬阳气己衰的季节,房事不节,在下面的阴气可上浮越,与阳相争,而阳气不能内藏,精气漏泄,阴寒之气得以从而上逆,成为寒厥,寒邪之气潜居在里面,阳气就随着衰退,不能渗透营运于经络之中,这样,阳气天天受损害,只有阴气存在,所以手足就发冷。
    帝问:     热厥是怎样形成的?  岐伯说:  酒入胃里,能使络脉中血液充满,而经脉反见空虚。因为酒气非常的标焊,一喝酒入胃马上到手脚边上去了,就马上进入络脉了。因为他发散,我们中药有很多须要发散。我们如果须要这药性进入络脉,在煮药时加点酒就行了。
    脾的功能是帮助胃来输送津液的。如果脾阴不足时,阳气就会跟进来。本来胃就是阳气,如脾阴不足在加阳进来,胃就不合了。这时精液就衰减。而精气一旦衰减,就难以营养四肢了。这种病人,一定是由于经常酒醉,饱食后行房,肾气太虚,命门无气以资脾,所以气聚而不宣散,酒气与谷气两柯博结,酝酿成热,热盛于中,所以全身发热。因为有内热,所以小便色赤,酒气盛而性烈,肾气衰退,而阳气独胜于内,所以手足就发热。所以我们吃东西要简单,少喝酒。
   帝问:  厥病有的使人腹满,有的使人突然不知人事,或者半天,甚至一天才能认识人,这是为什么? 岐伯说:   会造成人腹满,中医说是阴虚,阳气太盛了,阳气乱了,病人就会不认识人,有时半天,有时一天,阴气偏盛于上,那么下部就虚,下部虚,腹部就容易胀满。阳气偏盛于上,阴气也会并行于上,而邪气是逆行的,邪气上逆,那么阳气就紊乱,而阳气一旦紊乱,就会突然不省人事了。
刘艳娟
新手
新手
  • UID2019051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91
2386楼#
发布于:2016-01-01 20:1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刘艳娟申请签到2016年1月1日59:阳胆经和冲脉是交合的,任脉会与督脉,因为有带脉连到,督脉的阳气从命门一直通过三焦络到关元的地方,这一带是宗筋之府。阳明一虚会影响到宗筋(宗筋到全身关节)。针灸按筋、脉、肉痿,如果是筋痿,发于肝,季节是春天,按节气来下针,补它的荣穴,通其俞穴。
厥论:常态:阴升阳降,胆胃膀胱都在中膈下方,腑的位置在下面,经的位置在上面往下走,阳气往下降,阴气往上升,如果下焦阳气衰,阴气就会补位。阳气衰于下,则寒,阴气衰于下,阳气一直往下走,则为热。所以阴阳之间要平衡。人阴虚的时候看到热,有的阳气虚,看到的是寒。
脚上面是表阳,阳中一定要有阴,摸到表面是冰的,摸到下面是热的,如果摸到脚上面也是热的,则热太过。
寒厥之寒,从五趾向上到膝部,阴气起于五趾之里,向下汇集膝下而相聚在膝上,一旦阴气胜,则必从足五趾开始寒冷而延伸到膝上,此寒冷并非从外面来,皆从内也。寒气到膝盖为止上不去是因为阳明气在那里挡住上不去,是气街的位置。肺是诸阳之会,肺正常是气。里面有积水,水上面有痰,水没有去掉,日久生痰,水一直累积,处方下去把痰和水一起去掉,会造成上吐下泄,这是正常,如果病人不知道,以为是不好,把吐给去掉,结果造成咳嗽,痰去不掉。
人的前阴位,是宗筋所聚之处,足太阴与足阳明所聚合之处,在春夏季是阳多阴少,秋冬是阴多阳少的时节,得寒厥病之人在秋冬耗其阳热之精,造成下焦阳虚而阴盛向上,无法复元。
西药会让下焦的阳失掉。宗筋之会:带脉、督脉、冲脉、阳明脉会在一起,加一点点肝经在里面,宗筋就回来了,阳就举起来了。
热厥:酒入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如果我们要把药带到四肢末梢,就在煮药时加点酒),脾主要功能为替胃运行其津液,脾阴不足,阳进入,胃本为阳,阳上加阳,胃就不和了,津液衰竭。酒足饭饱会造成胃没办法消化,津液衰竭,没办法滋润,四肢得不到营养。
热厥之人:时常喝醉并且吃得很饱,再强行入房,酒气加上谷气之热气相争,造成内热盛于中焦,以致全身发热,小便赤红。酒气之物伤肾脏,阳气独盛,造成热厥。
胀满:阴虚。不识人:阳气乱。阴气盛于上则下虚。
A
A
会员
会员
  • UID2021450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
2387楼#
发布于:2016-01-01 22:56
群主。怎么加入群
韩辉
侠客
侠客
  • UID20178008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25
2388楼#
发布于:2016-01-01 23:1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韩辉申请签到,201611日《黄帝内经》第59学习心得:
阳明经跟冲脉是交合的,因为有带脉连到,带脉环腰一圈,从后面命门的地方,络到前面阴器的地方,围绕全身一圈,督脉的阳气从命门络到关元,所以这一带是宗经之府以足阳明为首,因为是阳明最大的气脉,如果阳明一虚,就会影响宗经,因为宗经到全身的关节,所以治痿症独取阳明。
9、痿症的治法:用补荣气和通俞气的办法,调和虚实逆顺,无论筋,脉,骨,肉各在其当旺的月进行治疗,病就会好的。
看到热就要把津液补回去。光喝水没有用,要吃水梨、哈密瓜等水果。
45     厥论    
1厥的意思就是逆,极限,最低下了,所以说足厥阴经就是最里面那个脏。
有的是热厥,有的人是寒厥,是因为阳气从足部哀起的,就是寒厥,阴气从足部哀起的,就是热厥。
人的常态是阴升阳降。 如果下焦阳气衰了,阴就会堵。阳衰,阴就会寒。阴气衰,就会热。
2热厥的发生一定先从足下发生,因为阳气走足五趾的外侧,在脚的表面上,阴脉从足底而聚于足心涌泉的地方,所以阳气盛,则足下热,是常人。所以正常人的脚心,手心是热的,脚背手背是冷的,因为这是阴阳交接的地方。
3寒厥的寒冷一定先从足五趾处发生,然后上行到膝,因为阴气起于五趾里侧,集在膝上,一旦阴气,逆冷就先起于五趾,上行到膝上这种逆冷,不从外侵入人体的寒气,足由于内部阳虚的寒冷。
4前阴是筋聚集的地方,也是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的会合场所春夏是阳气多而阴气少的时节,秋冬是阴气盛而阳气衰。春夏的时候是阳气多,阴气少。这是天阳,秋冬阴气盛而阳气衰这是常态。秋冬阳气衰就要收敛。所以喜欢运动的,春夏可多运动,秋冬要收敛点。有的人秋冬照样运动,一直在损蚝他的精。夏这时阳就蚝掉了,阳一虚,阴气就会盛,阴阳永远都是相辅相成的。阳虚了,阴就出来了。如在秋冬阳气衰的季节,房事不节,在下面的阴气可上浮越,与阳相争,而阳气不能内藏,精气漏泄,阴寒之气得以从而上逆,成为寒厥,寒邪之气潜居在里面,阳气就随着衰退,不能渗透营运于经络之中,这样,阳气天天受损害,只有阴气存在,所以手足就发冷。寒厥就是这样得来的。
冬天耗损津液和吃抗生素一样都是在耗阳。
5、酒入胃里,能使络脉中血液充满,而经脉反见空虚。因为酒气非常的标焊,一喝酒入胃马上到手脚边上去了,进入络脉了。因为发散,我们中药有很多发散。我们如果要这药性进入络脉,在煮药时加点酒就行了。
身体过热会伤到阴,造成阳气独盛,就会得热厥。
脾的功能是帮助胃来输送津液的。如果脾阴不足时,阳气就会跟进来。本来胃就是阳气,如脾阴不足,再加阳进来,胃就不合了。这时液就衰减。而精气一旦衰减,就难以营养四肢了。这种病人,一定是由于经常酒醉,饱食后行房,肾气太虚,命门无气以脾,所以气聚而不宣散酒气与五谷之热气相聚脾中无法发散,酝酿成热,热盛于中以致全身发热。因为有内热,所以小便色赤,酒气盛而性烈,肾气衰退,而阳气独胜于内,所以手足就发热。为了健康,食物要简单,少喝酒。
6厥病有的使人腹满,有的使人突然不知人事,或者半天,甚至一天才能苏醒是因为阴虚,阳气太盛了,阳气乱了,病人就会不认识人阴气偏盛于上,下虚,腹部就容易胀满。阳气偏盛于上,下焦气重逆行,阳气就会逆而行故会昏迷不醒人事
贾英然
新手
新手
  • UID20175452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03
2389楼#
发布于:2016-01-01 23:2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一班贾英然申请签到
厥是逆的意思,极点,撅分寒热正常人阴升阳降,五谷入胃顺经一直到第二脚指,经的位置在上从上往下走,脏的位置在上边经的位置在下边往上走, 如果下焦阳气衰了,当阳气衰的时候,阴气就会补位。所以说阳气哀于下则为寒,如果阴气衷于下,阳气大旺,一直往下走,过热,则为热厥所以阴于阳一定要互相平衡不管是孤阴孤阳都是死症,阳气走足五趾的外侧,在脚的表面上,阴脉从脚的下面而聚于足心所以阳气盛,则足下热,是常人上面是表阳,阳中一定要有阴,所以手模在上面是冷的,手膜到下面是热的,但他是阴所以正常人的脚心,手心是热的,脚背手背是冷的,因为这是阴阳交接的地方阴气起于五趾里而聚集在膝上,所以阴气胜,逆冷就先起于五趾,上行到膝上,这种逆冷,不足从外侵入人体的寒气,而足由于内部阳虚,前阴是宗筋之所聚也,太阴阳明之所合也,春夏是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是阴气盛而阳气衰春夏的时候是阳气多,阴气少秋冬阳气衰就要收敛春夏可多运动,秋冬要收敛点有的人秋冬照样运动,一直在损耗他的精阳一虚,阴气就会盛,阳虚了,阴就出来了如在秋冬阳气己衰的季节,房事不节,在下面的阴气可上浮越,与阳相争,而阳气不能内藏,精气漏泄,阴寒之气得以从而上逆,成为寒厥,寒邪之气潜居在里面,阳气就随着衰退,阳气不能滋润他的经络这阳气天天受损害,只有阴气存在,所以手足就发冷 酒气非常的标焊,一喝酒入胃马上到手脚边上去了,因为他发散中药有很多须要发散。我们如果须要这药性进入络脉,在煮药时加点酒就行 脾的功能是帮助胃来行津液如果脾阴不足时,阳气就会跟进来。本来胃就是阳气,如脾阴不足在加阳进来,胃就不合了这时津液会衰竭,喝酒会吃很多好的东西,让胃热上加热胃反而不能消化津液会衰竭,就不能补充四肢的营养了,这种病人,一定是由于经常酒醉,饱食后行房事,酒气和谷气居于脾中不得散,热盛于中,所以热遍全身,因为有内热,所以小便是黄色的,酒气很彪悍,会造成肾气衰 阳气独行,故手足为之热也,阳气跑到四肢上,火热会伤到阴变成阳独行,造成热 厥,厥会造成人腹满,是阴虚,阳气太盛了,阳气乱了,病人就会不认识人,有时半天,有时一天,阴气偏盛于上下面会阴虚下虚则腹涨满,寸脉会变的很大
徐佩凤
贫民
贫民
  • UID20144282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04
2390楼#
发布于:2016-01-01 23:2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徐佩凤申请签到,2016年1月1日《黄帝内经》第59课学习心得。厥论篇第四十五。1寒厥:阳气若衰败在身体下部,就成寒厥。寒厥是从五趾向上到膝部的。原因是阴气是起于足五趾之里,向下汇集膝下而相聚在膝上,—旦阴气盛,则必从足五趾开始寒冷而延伸至膝上。此寒冷并非从外来,皆因内发始然。寒厥出现的原因;人的前阴位是宗筋所聚之处,足太阴与足阳明所聚合之处,在春夏是阳多阴少,秋冬则是阴气多而阳气少,得寒厥的人必持其体质壮,在秋冬时节恣意消耗其阳热之精,造成下焦阳虚而阴盛向上,无法复元,此皆精气消耗在下,邪气因而入侵体内,阳气(免疫系统)本自胃,脾中而生,今阳气衰,无法滋养全身经络,阳气日渐耗损,阴气独盛,故手足皆为寒。2热厥:阳气若衰在身体下部,则成热厥。热厥始于足下部。原因是:全身是阳,始于足部五趾之表面,阴脉则起于足底而汇合在足心,所以—旦阳气盛,必足下先热。热厥出现的原因:酒入胃以后,造成络脉满溢而经脉空虚,脾脏主要功能为替胃运行其津液,今脾的阴气虚弱,则阳气必反逆入于胃,—旦阳反入胃,必令胃不和,胃无法平和,饮食之精华必无法得到其充足的营养,此种热厥患者,必时常喝醉且饱食山珍海味,再强力入房事,乃致酒气与食物之热气相聚于脾中无法发散,酒气加上五谷之热气相争,造成内热盛于中焦,以致全身发热,小便赤红,酒气之物及气盛且慓悍,必伤肾脏,—旦肾气衰弱,阳热之气必独盛体内,终至手足皆发热。3厥病有时令人腹满,有时突然不省人事而昏厥,有时半时苏,有时要—日后方苏的原因:因若阴气盛于上,必令下焦虚,下焦虚则令人腹满。阳气若盛于上,则令人下焦隙气亦上逆,加重的阳气乃成邪气而上冲头面,—旦如此,阳气必逆乱而行,故会昏迷不醒人事。
郑其赛
侠客
侠客
  • UID20143846
  • 粉丝1
  • 关注3
  • 发帖数12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391楼#
发布于:2016-01-01 23:37
中医经典特训1班郑其赛报到
中医经典特训1班郑其赛报到
2016.1.1黄帝内经59课学习心得
黄帝内经之素问(厥论篇第四十五)
黄帝问道:厥证有寒有热,是怎样形成的?岐伯答到:阳气衰竭于下,发为寒厥;阴气衰竭于下,发为热厥。黄帝问道:热厥证的发热,一般从足底开始,这是什麽道理?岐伯答到:阳经之气循行于足五趾的外侧端,汇集于足底而聚汇到足心,所以若阴经之气衰竭于下而阳经之气偏胜,就会导致足底发热。黄帝问道:寒厥证的厥冷,一般从足五趾渐至膝部,这是什麽道理?岐伯答道:阴经之气起于足五趾的内侧端,汇集于膝下后,上聚于膝部。所以若阳经之气衰竭于下而阴经之气偏胜,就会导致从足五趾至膝部的厥冷,这种厥冷,不是由于外寒的侵入,而是由于内里的阳虚所致。
黄帝问道:寒厥是损耗了何种精气而形成的?岐伯说:前阴是许多经脉聚汇之处,也是足太阴和足阳明经脉汇合之处。一般来说,人体在春夏季节是阳气偏多而阴气偏少,秋冬季节是阴气偏盛而阳气偏衰。有些人自恃体质强壮,在秋冬阳气偏衰的季节纵欲、过劳,使肾中精气耗损,精气亏虚于下而与上焦之气相争,虽争亦不能迅速恢复,精气不断溢泄于下,元阳亦随之而虚,阳虚生内寒,阴寒之邪随从上争之气而上逆,便为寒厥。邪气停聚于中焦,是胃气虚衰,不能化生水谷精微以渗灌营养经络,以致阳气日益亏损,阴寒之气独胜于内,所以手足厥冷。
黄帝问道:热厥是怎样形成的?岐伯答道:酒入于胃,由于酒性剽悍经行皮肤络脉,所以使络脉中血液充满,而经脉反显得空虚。脾的功能是主管输送胃中的津液营养,若饮酒过度,脾无所输送则阴经亏虚;阴津亏虚则剽悍的酒热之气乘虚入扰于内,导致胃气不和;胃气不和则阴精化生无源而枯竭;阴精枯竭就不能营养四肢。这种人必然是经常的酒醉或饱食太过之后行房纵欲,致使酒食之气郁居于脾中不得宣散,酒气与谷气相搏结,酝酿成热,热盛于中焦,进而波及周身,因有内热而小便色赤。酒性是剽悍浓烈的,肾的精气必受其损伤而日益虚衰,阴虚阳胜,形成阳气独盛于内的局面,所以手足发热。
黄帝问道:厥证有的使人腹部胀满,有的使人猝然不知人事,或者半天,甚至长达一天时间才能苏醒,这是什麽道理?岐伯答道:下部之气充盛于上,下部就空虚,下部气虚则水谷不化而引起腹部胀满;阳气偏盛于上,若下部之气又并聚于上,则气机失常而逆乱,气机逆乱则扰乱阳气,阳气逆乱就不醒人事了。(湖北-郑其赛2016.1.1
慕利敏
新手
新手
  • UID20151503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97
2392楼#
发布于:2016-01-02 08:02
中医经典特训1班慕利敏申请报到
2016.1.1日内经第59集作业

*气街与阳明经相连,女人有白带是带脉的问题,阳明虚会影响中筋,治萎证独取阳明。
*晒海盐的工人,会骨萎,补肺的津液。
厥论篇第四十五
*厥证有寒有热,因为阳气衰竭于下,发为寒厥阴气衰竭于下,发为热厥。
热厥证的发热,一般从足底开始,这是因为阳经之气循行于足五趾的外侧端,汇集于足底而聚汇到足心,所以若阴经之气衰竭于下,而阳经之气偏胜,就会导致足底发热。
*寒厥证的厥冷,一般从足五趾渐至膝部,这是因为阴经之气起于足五趾的内侧端,汇集于膝下后,上聚于膝部。所以若阳经之气衰竭于下,而阴经之气偏胜,就会导致从足五趾至膝部的厥冷,这种厥冷,不是由于外寒的侵入,而是由于内里的阳虚所致。
只到膝盖是因为阳明经的气街穴阻止了,所以用药量要足,患者还要相信于医生。痰在上水在下,若药不足,胃气只到膝盖,以下还会冷厥。毒药一剂可除,但量要足。
*寒厥者是因为前阴是许多经脉聚汇之处,也是足太阴和足阳明经脉汇合之处。人体在春夏季节是阳气偏多,而阴气偏少,秋冬季节是阴气偏盛,而阳气偏衰。有些人自恃体质强壮,在秋冬阳气偏衰的季节纵欲、过劳,使肾中精气耗损,精气亏虚于下,而与上焦之气相争,虽争亦不能迅速恢复,精气不断溢泄于下,元阳亦随之而虚,阳虚生内寒,阴寒之邪随从上争之气而上逆,便为寒厥。
过与不及均不可!
邪气停聚于中焦,是胃气虚衰,不能化生水谷精微以渗灌营养经络,以致阳气日益亏损,阴寒之气独胜于内,所以手足厥冷。
不赞成吃西药是西药会令阳不举。会伤到中筋。
*热厥的形成,是酒入于胃,由于酒性剽悍经行皮肤络脉,(中药需要发散时要用酒)所以使络脉中血液充满,而经脉反显得空虚。脾的功能是主管输送胃中的津液营养,若饮酒过度,脾无所输送则阴经亏虚。阴津亏虚则剽悍的酒热之气乘虚入扰于内,导致胃气不和,则阴精化生无源而枯竭,也就不能营养四肢。
李宁
新手
新手
  • UID2014845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96
2393楼#
发布于:2016-01-02 08:0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李宁申请签到,2016年1月1日《黄帝内经》第59课学习心得:

一、《痿论篇第四十四》
1.宗筋之府
足阳明胃经,冲脉,带脉,督脉会于小腹部关元处,此处为宗筋之府。(督脉之阳气络于关元,带脉是环腰一圈,有三个穴位,带脉,五枢,维道,带脉络阴器,白带多就是带脉的问题)
足阳明胃经是宗筋之首,因为阳明气最强。如果阳明气虚,宗筋就会松弛,所以痿症独取阳明。
阳明经脉受带脉约束,如果带脉不能延引,则在下之筋脉松弛,就会脚痿。
2.如何治痿
针灸按照时月节气,补五脏之真气,通其腧穴利五脏之热,调其虚实,气虚补,热盛泻,和其逆从。
也可以用中药。
也可以食疗,如在湿地或热地工作可吃当地当季的水果补充津液。

二、《厥论篇第四十五》
1.厥就是气逆,是极,肝是人体最里面的脏,所以是厥阴肝经。厥有寒热,有阴阳。
2.寒厥
常态是阴升阳降,如果下焦阳气衰,阴就补位,就是寒厥。
寒厥起于五趾上至膝盖,因为足三阴之气血起于五趾内侧,三阴交于踝上,聚于膝下,所以阴气盛,其寒不从外,皆从内。
3.热厥
如果下焦阴气衰,阳就补位,就是热厥。热厥之热起于足心,是因为三阴之脉集于足下,聚于足心,阳气盛阴气虚,阳就补位,所以热厥起于足下。
4.寒厥如何形成
宗筋之府前阴处是太阴阳明经所交合处,正常春夏阳气多阴气少,秋冬阴气盛阳气衰,如果人过于劳作,下气上争,阳气外出,阴脏之精气溢于下,则精绝。气是中焦水谷所生,阳气衰了,阴寒之气又补位,中焦之阳不能渗于经络,中下之气不能互相滋生,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所以手足会寒。因为手足是阴阳的起源,脚寒冷到膝盖处被阳明经的气街挡住,说明胃气还在,所以秋冬要收敛。
正常人手背脚被冷,手心脚心热,如果手心脚心冷了,说明阴太盛了;如果手背脚背热了,说明阳太盛了;如果手指前面冷,吃中药下去冷的地方往手指尖走,说明药是对的。
例:乳腺癌转移到肺腺癌,但坐不得卧,是因为肺里有痰有水,正常的肺里是气。如果肺里有水,日久生痰,痰就在水上,四枣汤下去人吃了会上吐下泻,痰水一起去掉,乳腺肺腺里面的阴积也能一起去掉。如果吃西药,下焦阳会失,会伤到宗筋。
5.热厥如何形成
经常喝酒,络脉满,经脉虚,中焦太热,胃阳加阳,津液不够,脾是为胃行津液的,现在津液少,脾不能把水谷精输送到四肢,阳气独盛,内热小便赤黄,手足热,就会热厥。
注:厥会腹满是因为阴虚,阴气上升,下面虚了;或突然不认识人,是阳气太盛,阳乱了。
吴泳茵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22
  • 粉丝3
  • 关注1
  • 发帖数103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394楼#
发布于:2016-01-02 08:2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吴泳茵申请签到2016年1月1日《黄帝内经》第59课笔记:
阳明者胃脉,为五脏六腑生气之海,主滋润主要大筋,筋主管关节活动,使骨与骨相连。
阳明属阳,冲脉为阴,阴阳二者主全身主筋,会合在气街,以阳明为首要,二者会合成带脉,与督脉相通。因此,一旦阳明空虚,则大筋必弛缓,带脉不通畅,以致足痿无法任用。 有辅刺手法在手足阳明经的荣穴上,看一下痿在什么经上就进行补刺求荣,再加上能其背上的俞穴,这样来调整其虚实的平衡,使逆归于平顺, 又因筋、脉、肉、 骨,各为春、夏、秋、冬四季所管,能选择正确时机下手治疗,再加上要以当地当季的食物为料,其病必能痊愈。
厥论篇第四十五
厥就是逆的意思。
厥症有寒热是因为阳气衰败在身体下部,成寒厥;阴气衰在身体下部,成热厥。
寒厥的寒:阴气是起于足五趾之里,向下汇集膝下而延伸至膝上,一旦阴气盛,必从足五指开始寒冷而延伸至膝上,此寒冷并非从 外来,是因内发开始的。
寒厥的产生:人的前阴位,是宗筋所聚之处(本人理解是生殖器官的位置),足太阴与足阳明所聚合之处。在春、夏二季是阳气多阴气少的时节,秋、冬二季则是阴气多阳气少的时节。得寒厥病的人,可能认为自己身体很强壮,所以在秋、冬时节,毫不顾忌地消粍阳热之精(比如长跑呀,做出汗很多的运动呀,房事等),造成下焦阳虚而阴盛向上,无法复元,这些都是精耗在下,邪气因而入侵体内。阳气(免疫系统)本自胃、脾中而生,现在阳气衰,无法滋养全身经络,阳气日渐耗损,阴气独盛,故手足皆寒。
热厥的热:全身是阳,起于足部五趾表面, 阴脉则起于足底而汇合在足心,所以一旦阳气盛,足下会先热。
热厥的产生:酒入胃以后,造成络脉满溢而经脉空虚,脾脏主要功能为替胃运行其津液,今脾 之阴气虚弱,则阳气必反逆入于胃,一旦阳反入胃,必令胃不和,胃无法平和,饮食之精华必无法吸收而减少,此五谷之精减少,四肢就无法得到其充足的营养。得热厥病的人,经常的饮食都是饱食山珍海味,再强力入房事,乃致酒气与食物热气相聚于脾中无法发散,酒气加上五谷热气相争,造成内热盛于中焦,以致全身发热,小便赤红。酒气之物乃气盛且慓悍,必伤肾脏,一旦肾气衰弱,阳热之气必独盛体内,终至手足发热。
任红超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44
  • 粉丝2
  • 关注2
  • 发帖数227
2395楼#
发布于:2016-01-02 12:0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任红超申请签到2016年1月1日第59节学习心得:
萎症之始来源于肺
6、脉萎:
     起因是如果悲哀太过,会令心胞络断绝。心是阳,是动能,心胞的作用局势锁住阳,心胞和心脏之间有津液(纯白的清水一样),有胞膜和津液才能把阳固在里面,如果外散,心脏跳一下身体也随之会跳,所以心胞络绝的时候,就是心胞络脉气不够,阳气就会内动,一发动,心脏就像要跳出来一样,小便里面会到血,心脏有问题,就会影响到下面的脾,造成肌肉萎缩,日久成为血管萎缩,脚不能着地。
  7、情志上野心太大,不能实现,房事过多,造成宗筋松弛没有力量,引发筋萎,男人会遗精。只有肝经脉经过此,所以也会伤到肝。
  8、长时间在湿气重的地方,或在水中工作之人,湿气会见见侵入及停留在体内,肌肉受湿渗入,造成麻痹不仁,终成肌肉萎缩。
     人因远行长期疲劳倦怠,又遇到大热之气汗流不止而生燥渴,因久劳阳气深入跑到肺里面去了,肺里的津液本应去生肾,现因汗流不止致使肺里面的津液不足,影响到肾脏津液不足,但人还必须出力,只能消耗肾脏里面的津液来做到,津液不足后肾脏就会热起来,造成水不能胜火,骨就会枯,髓就会空,使人不能久站,为骨萎。
     骨萎者都来源于太热。
9、五脏热的面诊
肺热:眼、眉毛下面是白的;心热:脸上发赤,手脚肿胀(手脚边上是络脉);
肝热:脸色发青,指甲干裂,爪为筋之余。
脾热:脸色发黄且肌肉跳动; 肾热:脸色发黑且牙齿黑枯;牙为骨之余。
毛为气之余,发为血之余。
9、 阳明治萎
因为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和筋膜在关节处,正因为有其,关节才能活动。宗筋为诸筋之会,阳明所生气血为之润养。冲脉是经脉之海,与阳明合于宗筋。阳明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气街在足三里到关元,是阳明经最盛的地方。
关节能活动:一是有筋膜链接,一是有总筋在中间绑束。
治疗方法:根据节气病症判断出为什么引起的何萎,确认后,补该经的荣穴,疏通该经的俞穴。

厥论
 
厥:逆的意思。
在足厥阴肝经中,厥是极点,最里面的意思,肝经就是人身体最里面的脏。
厥按阴阳分为寒厥和热厥。
1、 人体内阴阳常态
人体常态是阴升阳降。阳经方向是从上向下:五谷精微是阳,通过足阳明胃经一路向下到脚,足太阳膀胱经也是从攒竹一路向下到脚,阳腑胆、胃、膀胱都是在腹部是在下面,即阳从上向下降;阴经方向是从下向上,如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胆经都是从足一路向上。
人的身体里任何一个地方阴阳是平衡的,当一个地方阳气衰弱时,阴气就会增加、补位,所以表面上看一个地方阴盛,其实是由于阳衰导致,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无论只有阴还是只有阳,人体循环都会停滞,只有阴是寒厥,只有阳是热厥。所以当一个人阴气衰时看到的是热,而阳气衰时看到的是寒。
我自己理解的是:我把阴阳看成一个长椭圆形,阳往下走,到了顶点(极点),就会转化成阴,阴接着往上升。
当阳衰时,阳往下走,阴就会补位,整体阴就比阳多,阴是没有温度冰冷的,所以此时为寒厥。
当阴衰时,阴往上升,阳就会补位,整体阳就比阴多,阳是动能热量,所以此时为热厥。
2、热厥
热厥之热必始于足下,全身是阳,起于足部五趾的表面,阴脉则起于足底而汇合于足心(涌泉的地方),所以一旦阳气盛,从足下先热。
   常人手上面是表阳,阳中一定要有阴固,所以手背上是冰的,手心是热的。脚和手一样。因为四肢末梢是阴阳交接的地方,如果手心手背都热说明阴盛,如果都凉说明阳盛。
热厥的由来:酒入胃后马上进入手脚边去,进入络脉而经脉空虚,有时候用药,需要让药力到四肢末梢就加点酒。脾的主要功能替胃运行津液,今阴气虚则阳气反逆入胃,胃本来就是阳,现在再有阳进来,必令胃无法平和,这时候津液就衰竭,四肢无法的到充足的营养。
   热厥的病人必常喝酒又吃山珍海味,再强入房事,酒气与热气相聚于脾中,无法发散,酒气加上五谷热气相争,造成内热盛于中焦,以致全身发热,小便赤红,酒气之物乃气盛彪悍,必伤肾脏,一旦肾衰竭,阳气独盛体内,终至手足皆发热。吃东西一定要简单,少喝酒。

3、寒厥
寒厥之寒从脚的五个指头向上到膝。阴气是起于足五指之里,向下汇集膝下而相聚在膝上,一旦阴气盛则必从五指开始寒冷而延伸到膝上,,气街在此挡到不能再进了,此寒是内发的不是外来的。
  
寒厥的由来:人的前阴位是宗筋所聚之处,足太阴与足阳明所聚合之处,在春夏阳气多,阴气少,秋冬而阴气多阳气少是常态。秋冬之节要收敛不要肆意耗损。耗精并并不一定只有房事还有秋冬的户外锻炼。
   阳热之精造成下焦虚而阴盛向上,无法复原,此都是精气消耗在下,邪气因而入侵体内。阳气(免疫系统),本有胃,脾脏而生,今阳气衰无法滋养全身经络,阳气日渐耗损,阴气独盛,故手足都是寒。
杨诚
侠客
侠客
  • UID20147989
  • 粉丝10
  • 关注2
  • 发帖数100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396楼#
发布于:2016-01-02 18:5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01班杨诚报到
2016年1月2日,《黄帝内经》60课心得:
3.六经厥病症状及治疗
1)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阳小肠经发生厥病
【发病症状】脸肿、头部沉重,两脚不能行,并有眩晕昏仆的症状。
如果有突然发作的身体僵直跌倒、呕吐带血,并有鼻出血的现象,治疗时取患病经脉上的穴位。
如果有耳聋、流眼泪,颈项发硬不能回顾,腰部发硬不能俯仰的现象,治疗时取患病经脉上的穴位。
【发病机理】膀胱经经气从头一直到脚,发生厥逆后即经气逆着走,
【治疗原则】


2)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发生厥病
【发病症状】见到发癫病一样的症状,奔走呼叫,腹部胀满,不能平安躺卧,面部发红发热,神经错乱,出现幻觉,胡言乱语。
如果有咳嗽、身体发热,容易受怺,鼻中出血或吐血现象,治疗时取患病的经脉上的穴位。
如果有喉痹、咽部肿胀,肢体颈项强直等现象,治疗时取患病的经脉上的穴位。
【发病机理】阳气回逆都是因为堵到。如胃堵住或大肠被堵。
【治疗原则】


3)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发生厥病
【发病症状】可以见到突然耳聋,面部肿胀发热,胸胁疼痛(只要说胸胁不舒服,就是少阳),小腿活动不便
如果有关节筋骨活动不利,腰部不舒、动作不自如,颈项发硬不能回头,如果并发肠部痈肿,就是不治之症。
【发病机理】
【治疗原则】


4)足太阴脾经和手太阴肺经发生厥病
【发病症状】可以见到腹部胀满、大便不通(脾阳问题),不想吃东西,如果勉强进食则出现呕吐,不能安卧(体内有湿)。
【发病机理】
【治疗原则】


5)足少阴肾经和手少阴心经发生厥病
【发病症状】可以见到口干(口里津液都来自肾脏),小便颜色发红,腹部胀满,心痛。
【发病机理】
【治疗原则】


6)足厥阴肝经和手厥阴心包经发生厥病
【发病症状】可以见到小腹部肿胀疼痛,二便不通,喜欢以屈膝状体位睡觉,并有阴囊收缩,小腿内侧发热的症状。
如果有腰痛、痉挛、腹部虚性胀满,小便不通、神经错乱,胡言乱语等症状,治疗时取患病经脉上的穴位。


*厥病治疗原则:病变是实证的用泻法,是虚证的用补法,不虚不实的,取发病之经的穴位治疗。


4.六经厥逆症状及治疗(厥逆比厥病更严重)
1)足太阴经厥逆
【发病症状】小腿痉挛拘急,并见心痛牵连到腹痛(脾经)
【治疗原则】治疗时取足太阴脾经和手太阳小肠经脉上的穴位。
脾主少腹,少腹是小肠,治少腹时治小肠。小腹突起,是脾湿,是太阴堵,


2)足少阴肾经厥逆
【发病症状】腹部虚性胀满,呕吐、腹泻、大便清稀
【治疗原则】治疗时取患病经脉上的穴位。
肾有问题时,一定可以看到胃的症状。肾要衰竭时,病人有晕眩和强烈的呕吐
肾主水,肾问题时,水从足部一直向上积累,直到中焦,胃受不了,就开始吐。


3)足厥阴肝经厥逆
【发病症状】腰痛、痉挛、腹部虚性胀满,小便不通,神经错乱,胡言乱语等
【治疗原则】治疗时取患病经脉上的穴位。
治肝病时,要保持病人大便很好。即保持金和木之间的平衡,肝病自然就好。
常态时,肝木在中间,上面是肺金,下面是大肠金来制衡。大便不好也影响肝,肺不好也影响肝。


4)足太阴、少阴、厥阴三条经脉都发生厥逆
【发病症状】就会出现大小便不通,并使病人手足寒冷。出现这种情况,(如果不经过治疗)三天就会死亡。


5)足太阳膀胱经厥逆
【发病症状】身体突然僵直跌倒,呕吐带血,并有鼻出血。太阳是三阳,发病时很强烈
【治疗机理】肺是天幕,是金,金生水到肾脏,即肺肃降的津液到肾里累积,肾里的水经过命门火、小肠火第一次蒸化,这是最好的精液补骨髓、补脑;蒸化剩下的液体输送到膀胱;在膀胱里经过小肠火的第二次蒸化(膀胱后面是小肠)进入肝脏(水生木),清洗肝脏,第二次蒸化剩下的浊水再从尿道排出体外。所以,肺的水与膀胱的水是相关的。所以,久咳时一咳嗽小便会出来。
【治疗原则】治疗时取患病经脉上的穴位。即膀胱有问题时可以治肺,肺有问题时可以治膀胱。


6)足少阳胆经厥逆
【发病症状】关节筋骨活动不利,腰部不舒,动作不自如,颈项发僵不能回头,如果并发肠部痈肿,就是不治之症,如果病人发惊,就可能死亡。
【治疗机理】少阳为枢,身上所有像门那样开关的地方都是枢,一般是枢三焦在管,胆管不了那么远。
重病人死之前神会离开,会很容易被惊到。
【治疗原则】治疗时取患病经脉上的穴位。


7)足阳明胃经厥逆
【发病症状】咳嗽、身体发热,容易受惊,鼻中出血或呕吐血液。胃癌是很严重的厥逆,但这个病不会死人。
咳血:是通过咳嗽出来的血,血量少。
呕血:是呕吐出来的血,血量大,而且是喷射状,甚至吐一床都是。好发在半夜。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
【治疗原则】治疗时取患病经脉上的穴位。


8)手太阴肺经厥逆
【发病症状】有腹部虚性胀满,并见咳嗽,经常呕吐出泡沫状物的现象,
【发病机理】正常时肺象风箱一样把气向下压向下降,而且肺里津液很多,如果肺部气上逆,就会咳嗽吐出泡沫状物体。
【治疗原则】治疗时取患病经脉上的穴位。
脾主少腹,治脾时要治小肠


9)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阴心经厥逆
【发病症状】有胸部疼痛,牵连到喉咙,身体发热的现象,死,不治。
心脏有问题时,心是相火,极热,是阳中之阳(肺是阳中有阴),阳气向上升,当心脏有问题阳厥时,象蜡烛灭之前,火苗猛然变大、然后很快熄灭,即阳气一下子冲到喉咙。这是不治之症。
【治疗原则】


10)手太阳小肠经的厥逆
【发病症状】有耳聋、流眼泪、颈项发硬不能回头、腰部发硬不能俯仰的现象。
有很多情况下病人会耳鸣、耳聋: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都交汇在耳朵前,如果这三条阳经外感风寒,就可能导致耳鸣、耳聋,只是这种耳鸣声音大但并不是从很深的地方发出来;
肾主耳,肾虚也会耳鸣、耳聋,这种耳鸣比较深,耳朵感觉压力很大。
【治疗原则】取患病经脉上的穴位。治小肠也会治脾脏,因为脾脏跟小肠是相通的。


11)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的厥逆
【发病症状】喉痹、咽部肿胀、吞咽困难、肢体颈项强直等现象。
两乳中间为膻中,气会膻中,是气病之始。气性上升,气从膻中经过颈部肾经经络流过的地方到达喉部,所以喉部是气之海。
喉病都是气有堵塞,可以用行气的药,推着气让气走快点,就可以让喉部堵塞的气散开,喉病即愈。
【治疗原则】取患病经脉上的穴位
贾英然
新手
新手
  • UID20175452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03
2397楼#
发布于:2016-01-02 21:4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一班贾英然申请签到
六经脉有撅逆时的症状,太阳有撅逆时,腹满头重,足不能行,发作时人会头晕目眩,昏到,阳明撅逆时,下面有东西挡到,浊气上逆,会发狂奔走,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胡言乱语,少阳撅逆会造成人耳聋,脸颊肿,胁痛,会影响脚的径骨,走路会不顺,太阴,腹满,身胀,大便不利,不想吃东西,吃东西会呕吐,不能躺下去,少阴,口干溺赤,腹满心痛,厥阴,小腹肿痛腹胀,小便不顺利,好卧,喜欢曲膝盖睡,阴缩肿胀,胫骨里面热,虚则补实则泄,平常取经穴,太阴撅逆,很严重的时候脚胫骨,绷紧,心腹引痛,治主病者,治脾同时治小肠,少阴撅逆,虚满呕变,下泄清,治肾同时治胃,厥阴撅逆,挛肝脏和大肠相连,治肝同时通利大便,保持金木平衡,三阴俱逆,手脚冰冷,大小便都没了,三天人就死了,太阳撅逆,僵扑呕血,流鼻血,膀胱有问题,肺相天,肺里的水,入肾,肾第一次蒸馏,进入骨髓和大脑,浊的津液入膀胱,第二次蒸化进入肝把肝清洗干净,浊水排出来,膀胱有问题同时治肺,少阴撅逆,关节不好,要不可以弯曲,腰是三焦汇的地方发肠痈不可治,任何很严重的病影响生命时神会走,一点小动静都会受到惊吓,是快要死了,阳明撅逆,喘咳身热,善呕沫,治主病者,手少阴,撅逆,心痛引喉,身热死,心脏有问题时,心相火,极热,阳往上升,热一直往上冲,是阳要绝了,冲到喉咙无治,手太阴撅逆,耳聋泣出,项不可以顾,腰不可挽仰,治小肠同时治脾,手阳明少阳撅逆,小肠经和大肠经回逆的时候病人会发喉痹,吞咽困难,气汇檀中穴气病治此,气往上升经过肾经的位置,喉部是气凝聚的地方,是气之海,喉病都是气堵塞
刘艳娟
新手
新手
  • UID2019051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91
2398楼#
发布于:2016-01-02 21:5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刘艳娟申请签到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刘艳娟申请签到2016年1月2日60:阴气盛于则上下虚,寸脉很大。下焦阳气往上走,胸阳本来是阳,这时阳上加阳,阳气入头有一定方向,阳气乱则造成不识亲疏。
三阳三阴经脉厥病:太阳之厥:头肿且沉重状,脚无法行走,眼目昏眩。
阳明之厥:如癫疯状,腹胀满无法入眠,面红赤且热,胡言乱语不识人状。
少阳之厥:耳聋两颊肿胀且热,两胁疼痛,足膝无法正常走路。
太阴之厥:腹胀满,大便不顺,没味口,一吃就吐,无法安卧。
少阴之厥:口干小便,黄赤,小腹胀满胸口痛。
厥阴之厥:小腹肿胀且痛,腹胀如鼓小便不顺畅,嗜眠,屈膝进阴部会收缩且有肿胀感,大腿内侧有灼热感。
凡厥症太盛则施泻法,太虚则施补法,平常不盛不虚时,只取病经上的穴道即可。
太阳厥逆:脚胫骨非常绷紧,抽筋一样,心痛引到腹部。治在病经上的穴道(太阴经),治脾一定会兼小肠。
少阴之厥逆:腹胀且呕吐,大便:吃什么排什么出来。胃是肾之关,肾在衰竭之痛,病人极度晕眩,强烈的呕吐,肾主水,肾不能排水会顶到胃,当然会吐。治肾时常常会治胃。

厥阴厥逆:四肢抽筋,腰部疼痛,腹部虚满,小便不能且胡言乱语,肝有病同时清理大肠(保持大肠通畅)。
三阴厥逆:大小便不通,手足冰冷,则三日必死。
太阳厥逆:昏倒,呕血。肺法象天幕,天上会下雨,雨下到肾,肾收集到水进入膀胱,腾腾里的水和一次汽化进入脑和骨髓,第二次汽化水进入肝脏(水生木)。肺和膀胱的水是一样的,所以膀胱有问题治肺,肺有问题治膀胱。
少阳厥逆:胸胁胀满,关节不好。这里的少阳指三焦。一旦如此则腰无法转运,头无法回顾。一旦有肠痈(胆)现象出现,则无法治疗了。人如惊状则必死。
阳明厥逆:气短身热而咳嗽,好发在半夜且吐血。
手太阴厥逆:肺气厥逆,胸部虚满用兼有咳嗽。
手少阴厥逆:心痛牵引喉部,心是阳中之阳,阳气会往上升。阳气快没时,阳冲到喉咙。
手太阳厥逆:耳聋目泪出,头项无法回,腰无法弯曲。治小肠也会治脾。
手阳明与少阳的厥逆:喉痹,咽肿且吞咽困难,喉咙是气之海,喉咙的病都是气有堵塞。
病能论:胃有痈疽:诊胃脉。正常胃脉:缓而有力。痈疽:脉沉细。
张兴平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1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0
2399楼#
发布于:2016-01-02 22:09
中医经典特训一班张兴平申请签到。2016年1月2日《黄帝内经》第60节学习心得:   阴盛到上面去,下面就虚了我们在脉上可膜到,寸是阳,尺是阴,上盛时,寸脉会变得很大。如下焦的阳气往上走,阳气在加上阳气,这是气重,就会使人不认识人。
    帝问:   我希望听听六经厥病的病壮
   岐伯说:   太阳经厥逆的时候,脸会肿起来,头脚都觉沉重。脚不能行,发作时会眼花昏倒,阳明经的厥病,就会发癫疾,狂走叫呼,腹满,不能卧下,面红发热,这里讲的阳明包括了大肠,胃经,阳气应该往下走,现在回逆,大部分是下面有东西挡到了。胃气就是讲实物的消化系统。本来这个浊气只能到胸膈为止,如浊气上冲就会造成这样。少阳经的厥病,突然耳聋颊部肿而热,两肋疼痛,大腿不能行动,太阴经的厥病(包括脾经和肺经),肚腹胀满大便不爽,不想吃东西,吃了就呕吐,不能安卧。(在临床上,两胁很胀满痛,就是少阳的病)。太阴包括手太阴肺经跟足太阴脾经,因脾主少腹,则肚腹胀满,大便不爽,不想吃东西,吃了就呕吐,不能安卧,在临床上,如有病人大便不好,腹部胀满就知道是脾太湿了,脾阳不够,阴太盛了,我们就开一些建脾阳的药。把脾胃建起来,他胃口就开了。少阴经的厥病包括手少阴心经和足少阴肾经,这两个都属于少阴,少阴的厥则口干,小便不利,腹满心痛,厥阴经的厥病则少腹肿痛,腹胀,小便不利,睡觉喜欢蜷腿,前阴缩肿,脚的胫骨里內侧发热,所有这些厥病,身体强壮的就用泻法,虚弱的就用补法,如即不强壮,又不虚弱的,就刺所病的本经主穴。足太阴的厥逆,是很严重了,脚的胫骨很绷紧,象抽筋一样,心腹连及腹部,这要治它主病之经。足少阴经厥逆,腹部虚满,呕逆下泄清水。这要治它主病之经,因肾主水,当肾有病就没办法排水。就会顶到胃,当然会吐。足厥阴经厥逆,有筋挛抽筋,腰痛,小便不通,胡言乱语。这要治它主病之经。因肝与大肠有相连结的地方。当肝有病时,要同时清理大肠,所以在治疗肝病时,一定要让病人大便排的非常好。如果太阴,少阴厥阴,同时厥逆。大小便不通,并且手足逆冷,上至肘膝,三天就会死。足太阳经厥逆,昏倒,经常鼻出血,这要治它主病之经。足少阳经厥逆时,胸胁胀满,筋骨关节不灵活,腰部就难以动弹,脖项就难以回顾,如若兼发肠痈,还可治疗,如再发惊,就会死亡。足阳明经厥逆,阳上亢,喘促咳嗽,身发热,容易惊骇,流鼻血,呕血,所以说阳明包括胃跟大肠,如胃里长东西了,别厥逆很严重就会吐血,呕血。这种病好发半夜。手太阴肺经的厥逆,就会胸腹虚满。咳嗽,常常呕出痰水,这要治他主病之经。也要治下焦的膀胱经。手心主包络和手少阴心经厥逆,因为心向火,而且心是极热的是阳,心是阳中之阳,肺是阳中有阴,有精液,当心脏的热一直往上冲,冲到喉咙,这就是要快死了。手太阳经厥逆耳耷,眼流沮,头颈不能回顾,腰不能俯仰,耳聋有很多病,会引起耳聋,手太阳小肠经,胆经,三焦经都会引起耳聋的现象。这要治它生病之经,也要去治脾脏,因脾跟小肠是相通的。手阳明和少阳经的厥逆,就是大肠,小肠经回逆的时候会发喉痹,咽肿,颈项强直,因喉部是气之海。只要是喉咙的病都是气有堵寒,可开些行气的药。
   有人患了胃脘痛的病,用什么方法来诊断?岐伯说:  诊断这种病,应当先检查它的胃脉,胃脉在左手的关处,在左手关脉筋的下方是胆脉,在右手关的位置,在膜脉的外面那是脉气所在,脉的里面是血的所在,所以阴阳正好相反。胃脉要缓,一息5至,这是最标准的,还要有力,如果有痈脓时,脉会变得很沉细。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