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飞燕
新手
新手
  • UID20182212
  • 粉丝2
  • 关注4
  • 发帖数97
240楼#
发布于:2015-11-21 20:5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飞燕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1日 《针灸大成》第23课心得


15、解溪穴与冲阳穴
解溪——足阳明胃经的母穴,母穴的意义是虚症治此。所谓的虚症,像头痛在胃经,已痛好几年了,就扎对侧的解溪。
冲阳——摸到动脉,动脉下就是冲阳,大约在解溪穴下二寸,冲阳穴是胃经的原穴。原穴补泻都可以做,实症、虚症通通可以治。有冲阳脉代表胃气还在。冲阳可以下针,用32号针。

16、陷谷、内庭与厉兑穴
内庭——足第二趾跟第三趾交接的地方,在两个脚趾交缝上五分的地方,可以摸到两个脚趾骨。不要在骨头上下针,要在骨头后下针,这个穴道我们称内庭。是胃经的荣穴。下内庭的时候一定是逆气下针。逆着经气是泻。
陷谷——内庭上二寸。足阳明胃经(早上7-9点)的俞穴。时间发病的下此。可治早起脸肿。
厉兑——第二脚趾甲旁。胃经的井穴,“井主心下满”, 治疗心脏动脉血管阻塞,最常用的穴道就是厉兑。
法则:“补井(四肢末梢)当补合,泻井当泻荣”。遇到要在井穴做补泻的时候,如遇到井穴是子穴,没有办法在井穴上补泻就改用荣穴。如果井穴刚好是母穴时,我们就补用合穴。
牙痛治疗——下牙痛下阳明经,上牙痛扎大肠经。所以牙痛合谷出现的时候,一定是上牙。采对侧治疗,门牙痛两边一起下。若里面化脓发炎就下梁丘。下牙痛扎内庭,全部都痛,内庭合谷两个都扎。这是牙科,那近取穴也可以扎,像颊车、下关等。

尸厥放血
《针灸大成》所有井穴都在治尸厥,尸厥就是昏迷。我们一开始介绍到十宣放血,所有的井穴本来就是用在急救上面。十宣放血的理论就是井穴在旁边之故。

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都在足阳明胃经上面治疗。在这井穴与荣穴都是胃经实症,像牙痛、乳房硬块。
退奶——奶胀时,下子穴,陷谷也可以,陷谷是俞穴,无所谓补泻,都可以用。上巨虚也可。

针灸之导引针法:山,陵,沟,谷,这些穴道名称都有导引之意。
七、足太阴脾经
1、谏议之官:脾脏
  脾脏跟胃相表里。胃是表,脾是里。所以看胃气,看不到脾脏,这是脏,内脏。胃是腑,腑是宣泄、消化,所以腑有开口,有进有出,脏像收藏的藏。
  脾脏主四肢,四肢的问题是脾脏管。脾主肌肉,脾属土,味甜,所以的甜味都是脾脏管。小孩胃口不开用麦芽糖。
肝主筋,手不能握是肝脏有问题。
孙钦粉
侠客
侠客
  • UID2018490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6
241楼#
发布于:2015-11-21 21:2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孙钦粉申请签到:
20151121日《针灸大成》第23课心得:
解溪穴:
解溪穴是胃经母穴。虚证治此。
阳经:金-  -   -  -  -
虚症:如果头痛在胃经,就下对侧解溪。
解溪下约两寸,摸到动脉下就是冲阳。
冲阳穴是胃经的原穴。阳经才有原穴,阴经没有。
原穴下针补泻都可以做,实症虚症都可以治。
有冲阳脉说明有胃气。用32号针。
肠胃病导致大便不通,燥气上冲,会使病人发狂奔走、
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陷谷、内庭、厉兑:
第二脚趾与第三趾交接的地方,是内庭。
内庭上二寸是陷谷。一直到脚趾甲旁边是厉兑。
陷谷是胃经的俞穴,如果按照时辰发病,都可以用俞穴。
如早上七点到九点头痛、发脾气,早上脸水肿,都可以在胃经的俞穴陷谷下针。
内庭:是胃经的荣穴,主水。厉兑是井穴,属金。是子穴又是井穴,
遇到井穴做补泻的时候,井穴是子穴,有个法则: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荣。
如果井穴刚好是母穴,就补用合穴。
井穴一定是在四肢末梢。内庭变成胃经的母穴。
下内庭时一定是逆气下针,胃经气血是下来的,用迎随法,
迎是泻,随是补,然后再逆转,迎它又逆转法补泻,最后再往前推一点,
三种手法,很强的补泻。
下牙痛下阳明经,上牙痛扎大肠经,上牙痛,采对侧治疗,下合谷,门牙痛,两侧一起下。
若化脓发炎就下梁丘。下牙痛扎内庭,全部痛,内庭合谷都扎,还可以近取穴。
厉兑是胃经井穴,有一句话叫;井主心下满。心下是心脏的下方。
像巨阙看起来不是心脏,实际就是心脏病。
厉兑是治疗心脏动脉血管堵塞非常好用的穴道。
尸厥放血:
所有的井穴都是用在急救上的。十宣放血的理论就是井穴在旁边的缘故。
心下满是会胀满闷到,血一放出来胀满没有,病人就会醒来。
急救时一次放,井穴本身就是它的子穴、经穴。
胃经的病发狂奔走、登高而歌等,牙痛、乳房硬块,回奶、都是胃经实症,
陷谷、上巨虚也可以用,无所谓补泻。
导引针法:
善针者,善导引。
很多穴道以山、陵、沟、谷命名,是在告诉你导引。
当病人阳亢昏迷,水沟一下去导到深谷,就是急救。
足太阴脾经:
脾脏:
脾脏跟胰脏合并在一起。
脾脏跟胃相表里。胃表脾里,胃是腑,定义宣泄、消化。脏收藏。
中医认为荣是血、卫是气,气血是平衡的状态,呼吸时横膈膜会推动脾脏,
胃就会受压,两个是互动的关系。
小肠和大肠的津液入肺,肺的津液从口出来是就是唾液、口水。
中风病人的口水是从脾脏和胃流出来的誕。不酸,是甜的。因为是脾脏来的,
胃里面的津液是很酸的。
脾主四肢肌肉,四肢的问题通通是脾脏在管。
脾主肌肉,肝主筋。走路脚抽筋是肝的问题,肌肉萎缩是脾的问题。
所有天然的甜味入脾。脾土生万物。
人工炼糖,吃在嘴里是甜的,下去是酸的。木是克土的,表里不一,损伤脾脏。
中风预兆:
1、前三指麻。
郝文慧
侠客
侠客
  • UID20187371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160
242楼#
发布于:2015-11-21 21:4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郝文慧申请签到
20151121日《针灸大成》第23课心得
34解溪穴
【位置】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的两筋之间。
【功用】足阳明胃经的母穴,属火。
主治】胃经虚证。
方法】对侧下针治疗虚证。
案例:长期胃经上的头疼,针对侧的解溪,顺着这经络下针。
35冲阳穴
【位置】解溪穴下二寸的动脉(冲阳脉)下方处。
功用】胃经的原穴,有冲阳脉代表有胃气。
主治】胃经的实症、虚症。。
方法】摸到冲阳脉,先把脉拨开再下针,补泻都可以做。
胃经的穴道很多治疗发狂奔走、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的症状,因为大便不通的时候,肠、宿便的燥气会上冲,让人头昏过去,做事情自己都不知道。所以会跑到很高的地方,阳明是纯热证,很燥热,就开始脱衣服,需要把燥矢消导下来。
36陷谷穴
【位置】内庭上二寸。
功用】足阳明胃经的俞穴。
主治】按照时辰发病(上午7-9点),不管哪个经络,不管什么症状皆可。
【临床应用】早起脸肿:是晚上吃太多或者喝水太多,水气排不掉。胃经走在脸上面,所以水气就会在上面,在陷谷穴下针。
37内庭穴
【位置】足第二趾跟第三趾交缝上五分的骨头后。
功用】胃经的荣穴(子穴,代替厉兑使用),属水。
主治】胃经实证:如下牙痛、乳房硬块。
方法】强泻法。(需同时采用迎随法+捻针法+提推法)
【临床应用】a牙疼:阳明胃经从头维下关颊车承泣四白巨髎到大迎,一直络在下牙。下牙痛下对侧胃经内庭,上牙痛下对侧大肠经牙疼合谷。下牙化脓发炎就下梁丘。近取穴也可以扎,像颊车、下关等。
b井主心下满:心下是指心脏下方(巨阙处),实际上是心脏病。如心口的闷痛,胃经经过胸口,胃经的下方络到肝经,中间还有肾经。治疗心脏动脉血管阻塞,最常用的穴道就是厉兑,下针后病人会感到有扫把在洗刷心脏,效果很好。
38厉兑穴
【位置】第二脚趾甲外下角旁边。
功用】胃经的井穴(子穴),属金。
主治】心下满(又是井穴又是子穴,下针效果非常好)、退奶胀乳。
方法】不能做补泻
法则: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荣”。遇到井穴做补泻的时候使用该法则——井穴是子穴,改在荣穴上做泻法;井穴是母穴,改用合穴做补法。
初步导引针法:高山、丘陵,还有山沟、深谷,水就一路导下去。很多穴道是以山、陵、沟、谷为名,如承山、阳陵泉、阴陵泉、水沟、陷谷,穴道的名称就是在导引,一路导引到河里。比如水沟是急救的大穴,病人阳亢一上来昏迷了,针水沟就把它导到深谷。手上有阳谷、支沟,穴道的名称其实都有其意义。
【临床应用】
a 尸厥放血:所有井穴都治尸厥,尸厥就是昏迷。所有的井穴本来就用于急救。十宣放血的原理就是井穴在旁边。心下满时会胀满闷到,血一放出来,胀满马上就没了,病人就会醒过来。
b退奶乳胀:厉兑(子穴)、陷谷(俞穴)、上巨虚皆可。
6. 足太阴脾经
脾脏是“谏议之官”,中医把脾脏和胰脏合并在一起。
脾脏跟胃相表里。胃是腑,腑的定义是宣泄、消化。所以腑都有开口,有进有出;脏像收藏的藏,藏的意思。脾脏和胃很靠近,中医认为荣是血,卫是气。所以脾脏有非常多的血,胃有非常多的气。气和血是平衡的状态。呼吸时,横膈膜在推动,气往下走时,除了推动肝脏外,也在推动脾脏。脾一充血,胃就被压小。你大我小、你小我大,脾胃为互动关系。
唾液和涎不一样:小肠的津液和大肠的津液,都会往上入肺,肺的津液再从口出来,就是唾液、口水,而脾脏和胃流出的是涎。中风病人的口水,这是涎,来自脾脏,是甜味的。而胃里面的津液是很酸的。
脾脏主四肢:四肢的问题都是脾脏在管。脾主肌肉,肌肉是脾脏在管。全身乏力辩证a肌肉没有力,肌肉萎缩,跑步可以强脾;b没有力,不能握拳,脚抽筋(肝主筋,练习握拳可以强肝);c骨节没有力,关节很酸软。
脾属土,甘归脾:人工精炼糖是甜的,但吃下去是酸味,酸归肝,木克土,时间长了胃就开始损坏。天然的甜,都入脾胃,如蔗糖、麦芽糖。小孩子胃口不开用麦芽糖。土很重要,因为土生万物,方向对,土生万物是有益的,方向错,生出来就是万弊(比如癌细胞)。
中风预兆:①手前面三个指头麻。一旦的出现,大概半年以内会中风。②麻在足阳明胃经,在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麻的时候,大概两个星期内会中风。马上灸足三里,灸到不麻,灸九壮、十一壮、十五壮,灸完第二天再灸,把经络灸通。
罗红梅
侠客
侠客
  • UID20181765
  • 粉丝3
  • 关注6
  • 发帖数16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43楼#
发布于:2015-11-21 21:5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红梅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2日 《针灸大成》第24课心得
中风预兆
手前面三指麻六个月内中风; 如果这个麻是出现在足阳明胃经上面,在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麻,可能两个星期内会中风。这时候就马上灸足三里,灸的时候要灸到他不麻,灸个九壮、十一壮、十五壮,灸完第二天再灸,在灸的中间就让它通了。
五脏排毒法之脾,手按在脾脏左肋的地方,呼气把嘴唇做“呼”的口形,然后吹气出来的声音,呼到没有气的时候提肛,把身体的内劲发出最后一个“呼”的音。瞑眩是最好的练功状态;
喝咖啡会得胰脏癌,所有的酸味本身入肝,酸克土。味道很厚很重。味有两种,一个很重,一个很淡,重的入血分,味淡的入气分。胃主气,脾主荣主血。比如说咖啡,味道很厚重是入血分的,咖啡又是酸性的,那所以入血分,直接打击到脾上面,对脾脏来说是一个负担。所以很多胰脏癌是这样来的。
2、隐白穴与奇穴:三毛
隐白穴:左脚趾左边甲旁边有一个穴道,可治尸厥昏迷、疝气和妇科问题;
三毛:脚趾头上面长毛的地方,治失眠 。
3、大都穴与太白穴
大都穴:脚趾头跟脚掌交接横纹的地方,把脚分开上下两半,向上为阳,向下一半为阴;脾经的母穴,虚症,用插提法、迎随法;
太白穴:骨前是大都,绕过骨头后面的地方是太白穴。直下针;不是下在它的上方,因为上方是阳经,要下在下面,阴经的地方。(把脚分开上下两半,向上为阳,向下一半为阴);脾经的俞穴;
脾脏虚症,除了四肢无力以外,唇会比较白;极虚的话,会容易产生蛔虫。脾脏强要9点到11点多运动。如果不想运动,在太白穴下针;
蛔虫症 判断(3-03:18:42)
首先把嘴唇拉开看下牙龈的下方,如果很多白点在一起,就是有虫。如果嘴唇一看没有白点了,把眼睛翻开来,眼白的地方出现很多蓝色的点代表有虫。其次晚上肛门痒,也代表有虫。因为这些虫的位置不一样,有的在肝,有的在肠,有的在肛门口,所以要看好几个地方。最明显的表证是肚子大。
4、公孙穴(胃心胸病)
公孙:凸骨的下方跟肌肉交接的地方。公孙主冲脉。它是络穴,原穴、络穴虚实都可以在这下针。
任脉旁开半寸的地方,是冲脉的所在。 “公孙内关胃心胸”公孙穴配上内关穴。任何的胃病 、心脏病 、胸部的气喘 、咳嗽 、肺病 、心脏肥大;妇女怀孕恶心、吐等问题;胃出血下公孙,不下足三里,因为是足三里胃的本穴,病人会吐更多血;
公孙是脾经的络穴,足阳明胃经的原穴是冲阳,病变经在足阳明,我们要采原络治疗:找病变经的原穴:足三里,再配合表里经的络穴:公孙。阴经和阳经中间有络,所以能阴阳协调,阴阳是相辅相成的。
[罗红梅于2015-11-23 17:45编辑了帖子]
巩菲
新手
新手
  • UID2018190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74
244楼#
发布于:2015-11-21 22:2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巩菲申请签到
20151121号,《针灸大成》第23课心得
 
1. 解溪
足阳明胃经的母穴,意思是虚证就在此穴治疗。
 
2. 冲阳
解溪穴下约2寸处,摸有一个动脉,动脉的下方就是冲阳穴,将动脉拨开,下针。冲阳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原穴(只有阳经才有原穴,阴经没有),补泄都可以做,治疗胃经的实证和虚证。
冲阳脉在,胃气还在。
 
胃经的病大多数会令人发狂奔走,因为阳明热证,大肠的燥气会上升,扰乱心神。
 
3.内庭
脚趾第二趾和第三趾交缝上5分的地方。是胃经的荥穴,属水。
 
4. 陷谷
内庭上2寸。足阳明胃经气血流注的时间是上午7---9点。只要这个时间发的病,都可以在胃经的俞穴---陷谷下针。早上脸肿也可以在陷谷穴下针。
 
5. 历兑
第二个脚趾甲小指侧。是足阳明胃经的井穴,属金。因为阳明胃经为阳土,所以历兑穴也是足阳明胃经的子穴,所以不适合在历兑穴下针做泻法。
遵循一个法则: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荣。意思是:遇到井穴是经络的子穴,没办法在井穴做补泄,就在荣穴做补泄。如果当井穴是经络的母穴时,就在合穴上做补泄。
例如:胃经上,就要在内庭穴上做补泄,要逆着经气流的方向下针,然后逆着经气方向快速捻转,再慢慢转回,然后再讲针往前下一些。
阳明胃经络下牙,下牙痛取胃经内庭。上牙痛下大肠经的合谷穴,都是在对侧下针。中间门牙痛两侧都下针,也可以在牙龈中间放血。有化脓发炎,下针梁丘穴。
牙痛的近取穴:下关穴,颊车穴
 
井主心下满。胃经经过胸口,治疗心脏动脉血管堵塞的时候,可在历兑穴下针。
 
尸厥放血:尸厥即昏迷,急症急性昏迷的时候,可在10个脚趾尖放血。不需要特意扎井穴。
 
产妇回奶:可在陷谷下针,也可在历兑穴下针。
 
善针者,善导引也
水流顺着    方向流。
 
足太阴脾经(阴土)
中医的脾脏把胰脏合在一起,脾脏和胃互为表里。脾为脏,主收藏。胃为腑,主传化水谷。脾脏里有很多的血,胃里有很多的气,呼吸的时候,横膈膜在挤压胃里的气的同时,也在挤压脾脏里的血。
小肠火在烧大肠里的火的时候,大肠里的水会回到肺脏,从嘴里出来就是口水(唾液)。胃的津液是涎,是从胃里来的,是甜的。
脾主四肢,四肢的肌肉都归脾脏管,如果感到全身肌肉无力的,问题在脾。手不能握拳,脚抽筋的,问题在肝。
脾脏五行属土,五味中为甘甜。纯天然的,没有经过提纯的糖才对脾好。现在吃的甜食,吃到嘴里是甜的,但是到胃里是酸的,入肝,肝往克土,所以脾胃会变差。
 
中风预兆:
1. 手前3指麻。从出现开始,大概6个月以内会中风。
陶原
侠客
侠客
  • UID2018322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79
245楼#
发布于:2015-11-21 23:3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陶原申请签到
20151121号,《针灸大成》第23课心得

解溪穴:足阳明胃经的母穴,母穴的意义是虚症治此。所谓的虚症,像头痛在胃经,已痛好几年了,就扎对侧的解溪。

冲阳穴 :解溪穴下二寸,动脉下,是胃经的原穴。阳经有原穴,阴经没有。过去冲阳禁针,因为过去针很粗,现在针很细,可针,原穴,补泻都可以做,实症、虚症通通可以治。冲阳脉代表胃气。 冲阳下针手法:摸到冲阳脉时,先把脉拨开来,32号一寸针,针下去即可。

 
内庭穴:脚部第二个趾头与第三个脚趾交缝上五分,两个脚趾骨头后,胃经的荣穴,主水。 有个法则,叫做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荣。遇到要在井穴做补泻的时候,如遇到井穴是子穴,没有办法在井穴上补泻就改用荣穴。如果井穴刚好是母穴时,我们就补用合穴。针内庭穴,用迎随法,迎是泻,随是补,对着胃经下针是泻,一定是逆气下针,然后再逆转,最后再往前推一点,随迎、捻转、提豆许三种手法合并的强泻。

陷谷穴:内庭上二寸,足阳明胃经的俞穴所在。 按时间,按时辰发的病,都可以下这个胃经的俞穴。脸肿,在陷谷穴下针。

厉兑穴:第二趾外侧,胃经的井穴,属金。 “井主心下满”,心下是指心脏的下方,像巨阙这个地方,看起来不是心脏,实际上是心脏病。治疗心脏动脉血管阻塞。
 
 
尸厥放血
  《针灸大成》中所有井穴都在尸厥(昏迷),十宣放血的理论就是井穴在旁边,心下满时会胀满闷到,血一放出来,胀满马上就没了,病人就会醒过来。


 
针灸之导引针法
 很多穴道的名称就是在告诉你导引,一路把它导引到河里,所以,像水沟,就是急救的大穴,病人阳亢一上来,昏迷时,水沟一下去,就会把它导到深谷。所有穴道的名称其实都有它的意义。


 
足太阴脾经

 
谏议之官:脾脏

  
脾脏跟胃相表里,胃是表,脾是里,所以看胃气,看不到脾脏。胃是腑,腑的定义是宣泄、消化,所以腑会有开口,有进有出;脏像收藏的藏,肉边收藏,藏的意思。中医认为荣是血,卫就是气,所以脾脏有非常多的血,胃有非常多的气,气和血是平衡的状态。我们在呼吸的时候,横膈膜在上下,这是因气在推动,除了推动肝脏外,也在推动脾脏,这个脾被推动,胃就受挤压。胃、脾一充血,胃就被压小。一下你大我小,你小我大,这两个就呈现出互动的关系。 大肠的水在上面走,小肠在烧时,小肠的津液和大肠的津液,都会往上入肺,肺的津液再从口出来时,就是我们的唾液、口水,脾脏和胃流出的涎。 脾脏主四肢、肌肉,四肢、肌肉的问题通通是脾脏在管。脾脏按《黄帝内经》来说是“谏议之官”,属土,甘入脾。土很重要,因为土生万物,方向对,土生万物是有益的,方向错,生出来就是万弊。 全身乏力,需确认是肌肉无力还是筋无力,还是骨节无力,关节没有力时,这关节整个感觉很酸软;筋没有力时懒的去握拳,筋无力归肝管,肌肉无力归脾管。走路脚抽筋,是肝的问题;肌肉在萎缩是脾脏。

  
中风有个预兆,第一个是手前面三个指头麻。这个麻一旦的出现,大概六个月以内会中风。
薛绍展
侠客
侠客
  • UID20187774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53
246楼#
发布于:2015-11-22 00:2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薛绍展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1日《针灸大成》第23课心得:
1、解溪穴与冲阳穴:
    解溪:胃经的母穴,虚症治此。
   冲阳:解溪穴下两寸。是胃经的原穴。
2、陷谷、内庭与厉兑穴:
内庭:是胃经的荣穴,主水。
厉兑:是井穴,属金。
尸厥放血:
尸厥就是昏迷。用十宣放血。
针灸——导引针法:
善针者、善导引也。承“山”、丘“陵”、水“沟”、合“谷”很多穴道的名称就是在告诉你导引。一路把它到引到河里。如:水沟,急救的大穴,患者阳亢一上来,昏迷时,水沟一下针就把它导到深谷。穴道的名称其实都有他的意义。
七、足太阴脾经:
1、 谏议之官:脾脏
脾脏跟胃相表里。胃是表,脾是里。(胃是腑,定义是宣泄、消化。腑会有开口,有进有出;脏是藏)。
中医认为荣是血,卫就是气。脾脏有非常多的血,胃有非常多的气在里面。气和血是平衡的状态。人在呼吸的时候,横隔膜在上下,因气在推动,除了推动肝脏外,也在推动脾脏,脾被推动,胃就受挤压。胃、脾一充血,胃就被压小。你大我小,两个呈现出互动的关系。
  胃在咀嚼食物时,因小肠的火在下面烧,大肠的水在上面走,小肠在烧时,小肠的津液和大肠的津液都会往上入肺,肺的津液再从口出来时,就是唾液,口水,脾脏的胃流出来的“涎”,指的是中风的口水。不酸,因为是脾脏来的,是甜味。
中风预兆:
1、 手的前三个手指头(拇指、食指、中指)“麻”。大概会在六个月以内中风。
2、 “麻”出现在足阳明胃经上面,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的时候,可能两周内会中风。——应马上灸足三里,灸到它不麻,起个疤都没关系,起个水泡就把水泡刺掉,灸单数,第二天再灸,灸到通为止。
管琴歆
侠客
侠客
  • UID20183087
  • 粉丝5
  • 关注6
  • 发帖数13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47楼#
发布于:2015-11-22 05:3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管琴歆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1日《针灸大成》第23课心得

1解溪
母穴治疗虚症, 像头痛在胃经痛好几年了,就扎对侧的解溪。
冲阳--胃经的原穴
冲阳穴在解溪穴下二寸,在动脉下. 原穴补泻都可以做,实症、虚症都可以治下针要先把脉拨开。有冲阳脉代表胃气还在。
*阳经上才有原穴,阴经上没有原穴。
发狂奔走、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肠胃的病,大便不通,燥气会上冲,让人头昏过去。所以会跑到很高的地方,很燥热,就开始脱衣服而走了。

2陷谷、内庭与厉兑穴
内庭:当第2、3趾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内庭穴是胃经的荣穴,属水
陷谷:内庭上二寸,足阳明胃经的俞穴。属木
每天早上辰时7-9点头痛、发脾气,都可以下陷谷(胃经的俞穴)。
起床脸肿:主要的原因是晚上喝水太多,水气排不掉。在陷谷穴下针
厉兑:第二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厉兑穴是胃经的井穴,属金。足阳明胃经是阳土,土生金,厉兑是子穴。井穴一定是在四肢末梢。
“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荣”。如遇到井穴是子穴,没有办法在井穴上补泻就改用荣穴。如果井穴刚好是母穴时,我们就改用合穴。
“井主心下满”,心下是指心脏像巨阙这个地方,看起来不是心脏,实际上是心脏病。像心口的闷痛,因为胃经经过胸口这样下来。病人有心口痛,胃经的下方直接络到肝经,中间经过肾经。我们治疗心脏动脉血管阻塞,最常用的穴道就是厉兑。
*牙痛:下牙痛下胃经内庭,上牙痛下大肠经合谷。用对侧治疗,门牙痛两边一起下。上下牙都痛就内庭合谷两个都扎。若里面化脓发炎就下梁丘。近取穴也可以扎颊车、下关等。

3尸厥放血
《针灸大成》所有井穴都治尸厥(就是昏迷) 。我们一开始介绍到十宣放血,所有的井穴本来就是用在急救上面。十宣放血的理论就是井穴在旁边之故,指头放速度比较快。
戒时乳房胀时,下厉兑可以让它退掉,陷谷和上巨虚也可以用
4针灸之导引针法
《黄帝内经》里面有介绍,善针者,就是会用导引。
人中又叫水沟,陷谷,阳谷、支沟很多穴道的名称就是在告诉你导引。比如把山上的水一路导引到河里。所以,像水沟是急救的大穴,病人昏迷时,水沟下针,就会把它导到深谷。

5足太阴脾经
谏议之官:脾脏
脾胃相表里。中医认为荣是血,卫就是气。所以脾脏有非常多的血,胃有非常多的气在里面。气和血是平衡的状态。
肺的津液从口出来时就是唾液,脾脏和胃流出的涎。中风病人的口水,这是涎。是脾脏来的。
脾主肌肉。味甘,五行里属土,麦芽糖、蔗糖是甜味。小孩子胃口不开用麦芽糖。但不能用人工糖吃到嘴里是甜的,但是到胃里是酸的入肝,木克土,所以脾胃会变差
*中风预兆 第一个是手前面三个指头麻。一旦出现大概六个月以内会中风。
鞠文盈
贫民
贫民
  • UID20186075
  • 粉丝0
  • 关注1
  • 发帖数48
248楼#
发布于:2015-11-22 06:1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鞠文盈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1号,《针灸大成》第23课心得

1. 解溪
足阳明胃经的母穴,虚证就在此穴治疗。

2. 冲阳-原穴
解溪穴下约2寸处,摸有一个动脉,动脉的下方就是冲阳穴,将动脉拨开,下针。

3.内庭-荣穴
脚趾第二趾和第三趾交缝上5分的地方。

4. 陷谷-俞穴
内庭上2寸。足阳明胃经气血流注的时间是上午7点---9点。只要这个时间发的病,都可以在胃经的俞穴---陷谷下针。早上脸肿也可以在陷谷穴下针。

5. 历兑-井穴-子穴
第二个脚趾甲小指侧。因为阳明胃经为阳土,所以历兑穴也是足阳明胃经的子穴,所以不适合在历兑穴下针做泻法。
遵循一个法则: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荣。意思是:遇到井穴是经络的子穴,没办法在井穴做补泄,就在荣穴做补泄。如果当井穴是经络的母穴时,就在合穴上做补泄。
例如:胃经上,就要在内庭穴上做补泄,要逆着经气流的方向下针,然后逆着经气方向快速捻转,再慢慢转回,然后再讲针往前下一些。
阳明胃经络下牙,下牙痛取胃经内庭。上牙痛下大肠经的合谷穴,都是在对侧下针。中间门牙痛两侧都下针,也可以在牙龈中间放血。有化脓发炎,下针梁丘穴。
牙痛的近取穴:下关穴,颊车穴

尸厥放血:尸厥即昏迷,急症急性昏迷的时候,可在10个脚趾尖放血。不需要特意扎井穴。

产妇回奶:可在陷谷下针,也可在历兑穴下针。

足太阴脾经(阴土)
中医的脾脏把胰脏合在一起,脾脏和胃互为表里。脾为脏,主收藏。胃为腑,主传化水谷。脾脏里有很多的血,胃里有很多的气,呼吸的时候,横膈膜在挤压胃里的气的同时,也在挤压脾脏里的血。
小肠火在烧大肠里的火的时候,大肠里的水会回到肺脏,从嘴里出来就是口水(唾液)。胃的津液是涎,是从胃里来的,是甜的。
脾主四肢,四肢的肌肉都归脾脏管,如果感到全身肌肉无力的,问题在脾。手不能握拳,脚抽筋的,问题在肝。
脾脏五行属土,五味中为甘甜。纯天然的,没有经过提纯的糖才对脾好。

中风预兆:
1. 手前3指麻。从出现开始,大概6个月以内会中风。
胡林波
贫民
贫民
  • UID2017752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92
249楼#
发布于:2015-11-22 06:5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胡林波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1号《针灸大成》第23课心得
      
     胃经病有发狂奔走登高而歌等是因为肠胃不通,燥矢之气上冲,会让人头昏。

                         陷谷穴
     胃经上两寸。胃经俞穴。
     只要按时辰发的病,都可下该经的俞穴。
     有病人早起面部水肿是因晚上吃或喝太多,水气排不出,胃经走面部,可下陷谷。

                         内庭穴
    足第二趾与第三趾交接处上五分,在骨后下针。胃经荥穴。属水。

                         历兑穴
     第二趾内侧指甲角旁0.1寸,井穴,属金。
     胃经属土,历兑是井穴属金,是胃经子穴。
    法则:  当井穴是子母穴时,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荥。

    遇胃经实证泻时可对着经络逆气入针,泻完后再往前推一点,三种补泻一次做完。
   井主心下满,治疗心脏动脉血管堵塞,下历兑。
    所有井穴都可治尸厥(昏迷)。

                          牙痛
     阳明经从头维下关颊车承泣四白巨髎到大迎,一直络到下牙的地方,所以下牙痛下胃经穴位。上牙禾髎迎香过上牙,所以上牙痛下大肠经穴位。
    当牙痛合谷出现时,一定是上牙痛,下牙痛下内庭。有化脓发炎的下梁丘。
    近取穴可下颊车,下关等。

                       退奶
    下子穴,泻。陷谷也可,是俞穴无所谓补泻。上巨虚用泻。

                    针灸之导引法
    所有带山,陵,沟,谷等字的穴位都可起到导引的作用。
 
                      足太阴脾经
     中医将脾胰合并在一起。
    脾胃为表里关系,脾为里,属脏,意为收藏。胃为表,属腑,起宣泄消化作用,故都有口。
    脾为荣,主血,胃为卫,主气。
    大肠津液入肺从口出为唾,胃的津液为涎,甜味。
    脾主肌肉四肢,是谏议之官,在味为甜。
    病人乏力,要看是筋骨无力还是肌肉无力,筋骨无力脚抽筋等属肝病,肌肉无力,萎缩是脾病。
    所有天然甜味入脾,如麦芽糖,蔗糖等入脾胃,补土。
   人工糖味甜,入胃为酸,入肝,侮脾。
@教官-徐州-杨诚
黄萍
贫民
贫民
  • UID20182741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164
250楼#
发布于:2015-11-22 07:16
@教官-徐州-杨诚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黄萍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1号,《针灸大成》第23课心得

解溪穴:足阳明胃经的母穴,母穴的意义是虚症治此。所谓的虚症,像头痛在胃经,已痛好几年了,就扎对侧的解溪。
 
冲阳穴 冲阳脉代表胃气。 冲阳下针手法:摸到冲阳脉时,先把脉拨开来,32号一寸针,针下去即可。

内庭穴:脚部第二个趾头与第三个脚趾交缝上五分,两个脚趾骨头后,胃经的荣穴,主水。 有个法则,叫做“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荣”。遇到要在井穴做补泻的时候,如遇到井穴是子穴,没有办法在井穴上补泻就改用荣穴。如果井穴刚好是母穴时,我们就补用合穴。针内庭穴,用迎随法,迎是泻,随是补,对着胃经下针是泻,一定是逆气下针,然后再逆转,最后再往前推一点,随迎、捻转、提豆许三种手法合并的强泻。

陷谷穴:内庭上二寸,足阳明胃经的俞穴所在。 按时间,按时辰发的病,都可以下这个胃经的俞穴。脸肿,在陷谷穴下针。

厉兑穴:第二趾外侧,胃经的井穴,属金。 “井主心下满”,心下是指心脏的下方,像巨阙这个地方,看起来不是心脏,实际上是心脏病。治疗心脏动脉血管阻塞。
 
针灸之导引针法
很多穴道的名称就是在告诉你导引,一路把它导引到河里,所以,像水沟,就是急救的大穴,病人阳亢一上来,昏迷时,水沟一下去,就会把它导到深谷。所有穴道的名称其实都有它的意义。

足太阴脾经

谏议之官:脾脏

 脾脏跟胃相表里,胃是表,脾是里,所以看胃气,看不到脾脏。胃是腑,腑的定义是宣泄、消化,所以腑会有开口,有进有出;脏像收藏的藏,肉边收藏,藏的意思。中医认为荣是血,卫就是气,所以脾脏有非常多的血,胃有非常多的气,气和血是平衡的状态。我们在呼吸的时候,横膈膜在上下,这是因气在推动,除了推动肝脏外,也在推动脾脏,这个脾被推动,胃就受挤压。胃、脾一充血,胃就被压小。一下你大我小,你小我大,这两个就呈现出互动的关系。 大肠的水在上面走,小肠在烧时,小肠的津液和大肠的津液,都会往上入肺,肺的津液再从口出来时,就是我们的唾液、口水,脾脏和胃流出的涎。 脾脏主四肢、肌肉,四肢、肌肉的问题通通是脾脏在管。脾脏按《黄帝内经》来说是“谏议之官”,属土,甘入脾。土很重要,因为土生万物,方向对,土生万物是有益的,方向错,生出来就是万弊。 全身乏力,需确认是肌肉无力还是筋无力,还是骨节无力,关节没有力时,这关节整个感觉很酸软;筋没有力时懒的去握拳,筋无力归肝管,肌肉无力归脾管。走路脚抽筋,是肝的问题;肌肉在萎缩是脾脏。

 中风有个预兆,第一个是手前面三个指头麻。这个麻一旦的出现,大概六个月以内会中风。
张倩
贫民
贫民
  • UID2018791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20
251楼#
发布于:2015-11-22 07:4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张倩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1日 《针灸大成》第23课心得
冲阳穴:解溪下2寸,顺着解溪向下摸到动脉,动脉下就是冲阳(找穴位不能死搬书本),胃经的原穴(阳经上才有原穴,阴经上没有原穴)。过去冲阳禁针(以前的针太粗了),现在可以下针(3210针),拨开动脉下针。原穴补泻都可以做,可以治疗足阳明胃经的实症和虚证。有冲阳脉在则胃气在。
陷谷、内庭与厉兑穴
陷谷:内庭上二寸是陷谷;足阳明胃经的俞穴,病在时间下俞穴 ;补泻都可以用;
按时辰(7:00—9:00)发病(比如腰痛、心烦,不一定是胃病)都找陷谷。(在讲手太阴肺经时,倪老师说过时症找俞穴、荣穴,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哪个时辰有规律的身体异常现象都可以找这个时辰的经络的俞穴?)
早上起床脸肿,是因为睡前吃得多或喝水多,水气排不掉,陷谷下针。

内庭:足第二个脚和第三个脚,两个脚趾骨交缝上五分的地方,在骨头后。荣穴; 治疗牙痛,下针朝着身体方向为泻;泻足阳明胃经在内庭的手法(三种泻法一起做):逆气入针(逆着胃经经气的方向即向着身体的方向下针)、逆气捻针(快速向身体外侧捻针慢慢回捻),再向前入一点针。

厉兑:以左脚为例,足第二个脚指甲盖左边;井穴,属胃经子穴;  用来治疗心脏动脉血管阻塞;
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荣:如遇到井穴是子穴就改用荣穴,比如不下厉兑,改内庭;如果井穴刚好是母穴时就补用合穴。

牙痛的治疗:
下牙痛下阳明经,上牙痛扎大肠经。采对侧治疗,门牙痛两边一起下。若里面化脓发炎就下梁丘。下牙痛扎内庭,全部都痛,内庭合谷两个都扎。这是牙科,那近取穴也可以扎,像颊车、下关等。
尸厥放血
《针灸大成》所有井穴都在治尸厥,尸厥就是昏迷 。十宣放血的理论就是井穴在旁边之故。在这井穴与荣穴都是胃经实症,像牙痛、乳房硬块。产妇退奶下子穴或陷谷或上巨虚;
针灸之导引针法
《黄帝内经》善针者,就是会用导引。导引的手法,很多穴道是以山、陵、水、谷做名称,像承山、阳陵、阴陵,人中又叫水沟,很多穴道的名称就是在告诉你导引。一路把它导引到河里。水沟就是急救的大穴,病人阳亢一上来,昏迷时,水沟一下去,就会把它导到深谷。我们手上有阳谷、支沟,很多穴道都是用这类名词。所有穴道的名称其实都有它的意义。

足太阴脾经谏议之官:脾脏( 3-02:51:39)
中医的脾脏跟胰脏合并在一起。脾胃是表里关系。中医认为荣是血,卫就是气。
肝主力量,脾主肌肉。
中风预兆——手前三指麻:六个月内中风
陈丽娟
侠客
侠客
  • UID20187695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7
252楼#
发布于:2015-11-22 16:3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陈丽娟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2日 《针灸大成》第24课心得
一、 足太阴脾经(阴土)——接上
1. 脾——谏议之官:
色黄者入脾,比如桔子,黄瓜。
脾之音为宫,发声为“呼”,双手按在左肋脾所在处,,嘴唇成“呼”的形,呼气至气尽时,提肛用内劲将最后一口无音的气呼出,再吸气时将充满整体身体,练此时一般在空气好的地方进行。动作正确时头会有眩晕的感觉。
脾开窍在唇。在变动为“哕”,哕是打嗝之意,连续不断地打嗝说明脾气将尽。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心本。
思伤脾,脾主味。思虑过重会伤脾,脾受伤的时候就没有味觉,吃东西如同嚼蜡。
咖啡与胰脏癌的关系:咖啡味酸,酸者入肝,肝属木,木克土,咖啡伤脾胃。所有味重者入血分,味薄者入气分。咖啡味重入血,脾藏血。所以咖啡喝多了会伤脾,从而导致胰脏癌。
1. 隐白穴:是脾经的井穴,五行属木,位于脚拇指指甲外侧。除放血治疗尸厥外,还可下针治疗疝气,肠子下坠,妇科的白带、滴漏不止等问题。
脾主腹,所有肚脐以下的腹部都由脾脏主管。
2. 三毛穴:经外奇穴,位于脚拇指指甲下长毛区域。灸三毛用于治疗失眠。
3. 大都穴:是脾经的荣穴,五行属火,是脾经的母穴,位于脚趾与脚掌骨交界的横纹处,用于治疗脾经的虚症。下针时将脚趾向下弯,可减少疼痛,采用直针,引到气后往里推绿豆大小即可,不适宜用迎随法,插提法。
脾脏有虚症时,除四肢无力外,唇口发白,非常容易产生蚘虫(即蛔虫)。
判断有蚘虫的方法:1. 拉开嘴唇下牙龈下方有一排白点;2. 拉开眼皮在眼白处出现许多蓝色点;3. 晚上睡觉时肛门痒;4. 肚子很大。
脾脏实则不容易生虫,多运动强脾,少思虑。
4. 太白穴:是脾经的俞穴,五行属土,是脾经的本穴,可补可泻。位于脚掌大骨缝间。下直针用于治疗按时间发的病,脾经上的虚症和实症。
脾实在上午9:00-11:00精神状态会很好;如果精神状态不好,加强运动,或者在太白穴下针。
5. 公孙穴:是脾经的络穴,主冲脉,采用度骨法,在脚面突骨直下与肌肉交接处。冲脉位于任脉旁开半寸的地方。
“公孙内关胃心胸”,任何胃病,任何心脏的病变:胸口闷痛,胸部的问题:气喘、气喘、咳嗽、肺病、心脏肥大,均可在公孙穴治疗。
针灸的效果一定是立竿见影,如果没有该效果,说明穴位找的不准确。
心脏病可在厉兑穴下针,也可在公孙穴下针。
胃痛可以下针足三里,也可下针公孙穴,但当病人吐血(胃出血,胃癌)时一般下针公孙穴,因为足三里是胃经的本穴,下针时会促进胃的蠕动,加剧吐血。
妊娠的呕吐时可以在公孙穴或足三里穴下针,也可用经方。
病变在足阳明胃经,采用原络治疗法,取病变经即胃经的原穴——冲阳穴,和其里经的络穴——公孙穴下针。
络穴是将阴阳相连接在一起,达到阴阳协调的效果。一旦阴阳完全分开,人之将尽。化疗就是将阴阳分开,将病变挡起来,药物根本到不了。
灸友王香香
新手
新手
  • UID20187073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77
253楼#
发布于:2015-11-22 17:0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王香香申请签到,20151122日《针灸大成》第24课心得
1隐白:井穴力量强,治疗尸阙(昏迷)可针,肝经,肾经从内侧股沟上来,病人疝气,肠子下坠,在肝经井穴脾径井穴,治疗疝气脾经井穴在四肢未梢

2
三毛:隐白上面的区域叫三毛,施灸可治失眠

3
都穴:荣穴,阴经荣穴是火,脾经的母穴,虚证治此,针下去向上提一点就可以
脾脏极虚易生蛔虫:(|)下嘴唇拉开,唇下牙龈下方,许多小白点就是有虫(2)看眼睛,眼皮翻开在眼白有许多蓝点就是有虫(3)晚上肛门痒,有虫(4)最明显是肚子大。
脾脾实不会生虫,多运动少思虑

4
太白穴:脾经俞穴可泻补,没有大都可扎太白直针下,上方是阳经下方是阴经。

5
公孙穴,脚背突起骨头下方跟肌肉交接的地方,主冲脉,在任脉旁开半寸,脾经络穴
针灸歌诀:么孔内关胃心胸公孙配内关(在手心包经上面)任何胃病,心脏病,胸部问题:气喘,咳嗽,肺病,心脏肿大公孙通治冲脉公孙管,任脉列缺管
病人胃出血,不下足三里会出血更多,下公孙穴妇女怀孕恶心,呕吐,可食用人参半夏,生姜,也可针足三里
罗飞燕
新手
新手
  • UID20182212
  • 粉丝2
  • 关注4
  • 发帖数97
254楼#
发布于:2015-11-22 19:5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7班罗飞燕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2日 《针灸大成》第24课心得

中风预兆:
1.手前面三个指头麻——六个月内会中风。2.麻出现在足阳明胃经上,在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麻的时候——两个星期内中风。立马灸足三里,灸到不麻为止。
脾脏是黄色,入脾,蔬果类黄色的都是入脾脏的。
脾脏排毒法——在空气好的地方。手按着左肋脾脏处,嘴唇做“呼”的口型,然后吹起出来的声音,呼到没有气时,提肛,发出最后一个“呼”的音。动作做得很好的时候会出现头昏现象。
脾胃是后天之本,肾脏为先天之本。思伤脾,脾主味,味重入血分,味淡入气分。脾胃伤到后,味觉就没有了。胃主气,脾主荣主血。
2.隐白穴与奇穴
隐白穴——足太阴脾经第一个穴道,在大脚趾甲旁。可治尸厥昏迷,疝气,女人的妇科。
奇穴——三毛治失眠。三毛在隐白上面的有毛的区域。
3.大都穴与太白穴
大都穴——脚趾头跟脚掌交接横纹的地方。是荣穴,是脾经的母穴。虚症治此。
脾脏有虚症的症状:四肢无力,唇白,极虚的时候,会生蛔虫。
蛔虫症判断:1、下牙龈的下方有很多白点;2、眼白的地方有很很多蓝色的点;3、晚上肛门痒;4、肚子大。脾脏虚才会生虫,脾实就不会生虫。多运动,少思虑,做脾脏排毒功,强脾脏。
太白穴——脾经的俞穴,俞穴第一个,按时间(早上9-11点)发病,气血在这两个小时走脾。脾实,四肢肌肉会有力。
4.公孙穴(胃心胸病)
公孙主冲脉(任脉旁开半寸)。
针灸歌诀“公孙内关胃心胸”,公孙穴配上内关穴,内关在手心包经上,任何的胃病,心脏病,胸部的问题:气喘,咳嗽,肺病,心脏肥大,公孙都可以治疗。公孙还可以治疗妇女怀孕恶心,呕吐。
公孙是脾经的络穴,足阳明胃经的原穴是冲阳,病变经在足阳明,我们用原络治疗。找病变经的原穴,足三里。再配合表里经的络穴,公孙。阴阳经中间又络,所以能阴阳协调。
公孙主冲脉,所以腹胀,鼓胀都可以用公孙。“实则肠中切痛,泻之。虚则鼓胀,补之。”因为它是络穴,原穴、络穴虚实都可以在这里下针。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