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楼#
发布于:2015-12-25 23:4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20班-姜绍艳申请签到
2015-12-25《针灸大成》第57课心得 提气法:专治顽固的冷、麻、又冰又麻。提气法用于母穴下完(母穴本身就补,不需强化)还有痛在时使用以加强效果,首先按照经络取穴(虚症,取原穴或本穴),在穴位上做捻转法六次(提是六数),之后针提至皮层(皮肤表面麻),针转向痛的方向顺进去,留针。此为提气法。 中气法:专治累积、治积。如寒在里面或淤血、水停于肺、水停于腹、少腹、便秘。与提气法相反(提气法为虚,经脉扁),中气法治积,积为实。先按照经脉取穴,阴数泻六,针提至皮层,针转向与病的位置相反的方向顺进去,留针。 去痰化痰:用丰隆穴(胃经),中气法。病人平躺脚放平,针丰隆,左转右转引到气,针提至皮层,对病灶方向下针(引动痰气),针采斜刺45度,逆针而转,泻六;之后针提至皮层,立起反向下45度,留针,把寒引下来。两条腿都可以做。 五门十变与天干歌: 甲胆,己脾––土 乙肝,庚大肠––金 丙小肠,辛肺––水 丁心,壬膀胱––木 戌胃,癸肾脏––火 天干歌就是本穴治疗 胆经的本穴是临泣穴 肝经的本穴是行间穴 小肠经的本穴是阳谷穴 心经的本穴是少府穴 胃经的本穴是足三里穴 脾经的本穴是太白穴 大肠经的本穴是二间穴 肺经的本穴是经渠穴 膀胱经的本穴是通谷穴 肾经的本穴是阴谷穴 五门十变就是用阴阳五行来做补泻,平补平泻的手法,无所谓针法补泻,是利用穴的性来生土、生金、生木、生火、生水。或者泻土、泻金、泻木、泻火、泻水。 飞经引气的手法: 青龙摆尾:补法,治虚症,虚则补其母,母穴不便下针,可选本穴,下针左右捻针,引到气后,将针柄左右摆动,行阳数九次,左右为一次。 白虎摇头:泻法,摇铃状,歌诀:退方进圆,下针做提插泻法,针尾做方形慢慢提起,再圆形进针(摇铃状)。适用于肌肉很多的穴位,用于本穴或原穴等。 苍龟探穴:补法,一退三进。针下引到气,先针提至皮层稍停,再分三次进针,先进针三分之一,稍停,再进三分之一,稍停,再进最后三分之一。效果强,可去积块,痞块。 赤凤迎源:也叫赤凤摇头,泻法,和白虎摇头类同,退方进圆,进/圆同时摇动针柄。 这四个飞经引气的方法做完都不留针,补法按住针孔,泻法不按。 龙虎交战与龙虎升降 中国人把龙当九,虎当六,龙虎交战三部就是天人地,下针引到气,提到天部,顺着气脉快转慢回做九次补,再回头做六次泻,以后依次人部地部,三部都有一补一泻。 龙虎升降:引到气,用插提法做完,把针提至天部,留针让它的气一直在那里循环。 龙虎交战的目的是止痛镇痛,龙虎升降是为了疏通,气严重堵到了就会用到龙虎升降。 |
|
241楼#
发布于:2015-12-26 07:3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20班朱素芬申请签到
2015-12-25《针灸大成》第57课心得 十、提气法与中气法 1、提气法 提气法专治很顽固的冷、麻,又冷又麻。比如下字母穴后痛还在,就下原穴或本穴强效。 2、中气法 中气法专治累积。 积就是实。下针要跟病的位置是相反的,比如针丰隆穴,祛痰。患者平躺,脚放平,引到气后,把针提到皮肤层,针斜刺45度,对着病灶的方向下针,用泻六的手法,逆针而转,泻完后把针提到皮肤表面,对着下方45度斜刺,把寒引下来。双侧都可做。 十一、五门十变与天干歌 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 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 戊癸合化火。 1、胆经本穴临泣, 2、脾的本穴太白, 3、肝经本穴行间, 4、大肠经本穴二间穴, 5、小肠经本穴阳谷穴, 6、肺经的本穴是经渠穴, 7、心经的本穴是少府穴, 8、膀胱经的本穴是通谷穴, 9、胃经的本穴是足三里, 10、肾经的本穴是阳谷穴, 其中有十种变化在里面,称之为五门十变。 这该经的本穴可做子母经的补泻,两个穴道加在一起可以强化五行的力量。 做五门十变的时候,下本穴,引到气就开始补,两个穴道一起下针。 用阴阳五行来做补泻,用平补平泻的手法,利用穴性,来生木火土金水,或者泻土金水火木。 十二、飞经引气 |
|
242楼#
发布于:2015-12-26 09:0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0班-广州-刘桐清 申请签到
2015-12-25 57 、 课学习心得 提气法:专治顽固冷麻症。 中气法:专治累积实症。 五门十变与天干歌 天干歌: 甲胆乙肝丙小肠 丁心戊胃巳脾乡 庚属大肠辛属肺 壬属膀胱癸肾脏 甲巳合化土 乙庚合化金 丙辛合化水 丁壬合化木 戊癸合化火 天干歌位本穴治疗: 胆经本穴临泣穴 脾经本穴是太白穴 肝经本穴是行间穴 大肠经本穴是二间穴 小肠经本穴是阳谷穴 肺经本穴是经渠穴 心经本穴是少府穴 膀胱经本穴是通谷穴胃经本穴是足三里穴肾经本穴是阴谷穴 五门十变:用阴阳五行来做补泻,平补平泻法用穴性来生土、金、木、火、水。或者泻土、金、木、火、水。 飞经引气的法: 青龙摆尾 补法,用于虚症,下针到穴位,左右捻针,引到气后,将针柄左右摆动,做阳数九次,左右为一次。 白虎摇头 泻法,摇铃状,四字歌诀,退方进圆,下针后提插泻法,针尾做方形慢慢提起,再圆形进针。 苍龟探穴 补法,针下引气后,先把针提到皮肤表层稍停,再分三次进针,进针三分之一,稍停再三分之一,稍停再三分之一。一退三进。 赤凤迎源 泻法,退方进圆,退和进的时候按退方进圆摇动针柄。 飞经引气法不留针,补则按针孔,泻则不按。 龙虎交战 下针后分天,地,人,三部,三部都有补泻。 龙虎升降 气到后停于天部,用于止痛镇痛疏通气堵。 |
|
243楼#
发布于:2015-12-26 16:0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0班-山西-马岩峰申请签到
2015-12-26 58 、 课学习心得 1、龙虎交战和龙虎升降,这两种手法是相反的,使用的时机不一样,龙虎交战的目的是止痛。强烈的痛,不管是头痛,牙痛,肿瘤痛,意外的痛,都可以用龙虎交战,是镇痛的手法。龙是纯阳,虎是阴数,就是龙九虎六,龙虎交战在三部,就是穴位分成的天、人、地三部,在三部做一补一泻,下针引到气,把针提起到天部,用捻转法,顺着气脉做九次补,在做六次的泻,做完针进到人部,做九补六泻,做完针进到地部,做九补六泻。症状轻者也可做一补一泻。这是龙虎交战,都是用捻转法。龙虎升降,是用提插法,同样在三部做一补一泻,完了以后,把针提起来到天部,放在那等,让气一直在循环。龙虎交战和龙虎升降都是如此。龙虎升降的目的是,关节卡住气过不去,关节有堵塞,关节脱臼,风湿肿大气过不去时用龙虎升降,外科,伤科,很严重的痛,都是气机堵到的时候,这就是时机,才会用这种方法。针灸麻醉也就是龙虎交战的手法,止痛,麻醉的效果很好。 |
|
244楼#
发布于:2015-12-26 20:15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20班-河北-张华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6日学习《针灸大成》58课心得 龙虎交战与龙虎升降 中国人把龙当九,虎当六,龙虎交战三部就是天人地,针下去引到气提到天部,顺着气脉快转慢回做九次补,再回头做六次泻,做完之后再到人部,三部都有一补一泻, 龙虎升降:用插提法,气到了,用插提法完了,把针提起来,在天部这个地方,放在那里等让它的气一直在那里循环 龙虎交战的目的是止痛镇痛,龙虎升降是为了疏通,气严重堵到了就会用到龙虎升降。 |
|
245楼#
发布于:2015-12-26 20:5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20班-姜绍艳申请签到
2015-12-26《针灸大成》第58课心得 龙虎交战与龙虎升降 中国人把龙当九,虎当六 龙虎交战三部就是天人地,下针引到气,提到天部,捻转法,顺着气脉快转慢回做九次补,再回头做六次泻,以后依次人部地部,三部都有九补六泻,做完,提针至天部留针,让气循环。 龙虎升降:引到气,用插提法,三部都有一补一泻,做完,把针提至天部,留针让它的气一直在那里循环。 龙虎交战的目的是止痛镇痛,针灸麻醉,龙虎升降是为了疏通,气严重堵到了就会用到龙虎升降,如风湿肿大,关节阻塞,关节脱臼等。 |
|
246楼#
发布于:2015-12-26 22:3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20班朱素芬申请签到
2015-12-26《针灸大成》第58课心得 十二、飞经引气 1、青龙摆尾与白虎摇头 青龙摆尾是补的手法。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比如在足三里用青龙摆尾做补,引到气后,将针左右摇摆,就是补,针在身体里,摇的时候引到气,这就是飞针引气。 白虎摇头是泻法,退方进圆,摇铃状。下针引到气后,做提插的时候,退是方形的退,退针出来做补泻。要在肉多的地方,本穴或原穴做补泻。 2、苍龟探穴与赤凤迎源 苍龟探穴是补,一退三进,下针引到气后,把针提至皮层,然后一进,停留,二进,停留,三进。可用于去积块,可连做苍龟探穴。 赤凤迎源是泻,退方进圆,进圆的时候要摇动针柄,退出来的时候针是方的,下针的时候摇动针柄,这就是赤凤迎源。 3、龙虎交战与龙虎升降 这是相反的。龙纯阳,九,虎阴数,属六。 龙虎交战在天人地三部,三部一补一泻,补九泻六。用捻转手法。止痛手法。 龙虎升降法,同样在三部做一补一泻,用提插法完成。让其在那循环。 |
|
247楼#
发布于:2015-12-26 23:2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0班-广州-刘桐清 申请签到
2015-12-26 58 、 课学习心得 龙虎交战和龙虎升降 两种手法是相反的,是镇痛疗效,针对强烈的各种痛。龙属九,虎属六,龙虎交战在穴位的天、人、地三部,做一补一泻,气到后,针提到天部,做九次补,再六次泻,后依次人,地部。 龙虎升降 用提插法在三部做一补一泻,后针提到天部。 龙虎交战和龙虎升降对于关节卡气有堵塞,关节脱臼,风湿肿,外科,伤科的痛,针灸麻醉。 |
|
248楼#
发布于:2015-12-28 16:5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0班-山西-马岩峰申请签到
2015-12-28 60 、 课学习心得 1、五脏交经的手法,运用本穴,把经络的气达到内脏,光是引气和平补平泻就不够了,加强就是在本穴上面再用青龙摆尾的手法,五脏交经法,简单的讲就是在本穴上做补泻,力量可以到内脏。通关交经,用在做关节周围的时候,如手肘受伤,治膝盖关节,关节脱臼,骨头断裂等,通关交经用赤凤摇头泻的手法来加强力量。膈角交经,用在心脏病的时候,如常年心口痛,心脏肥大等,治心脏病,下手先去治金,把金强起来,病就停止了,不会恶化,看症相克还是相生做补泻,叫膈角交经。 2、呼吸补泻法,使用最多最强的是呼吸补泻法,使用在肉比较多的地方,引到气后,让病人吸气,吸气的时候,把针提起来,一边吸气一边慢慢拔针到皮层,再让病人吐气,吐气时针不动,吐气完开始吸气的间隔把针很快下进去,用呼吸停顿的瞬间把针下到底,这是做补。也叫紧按慢提。泻法跟补法相反,吐气的时候,把针慢慢刺进去,开始吸气的瞬间,再把针提起来,是泻法,也叫紧提慢按。 3、子午捣臼法,子午补泻,子午捣臼用在治水胀,水病,鼓胀的人肚子都是水,水积。我们选用治水的大穴,如在地机和三阴交平补平泻,在阴陵泉加重进针,进针一寸的距离,做九次进针,紧按慢提,是补,在做六次的泻,紧提慢按。这是子午捣臼法。 4、十二经络的病,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寒则留之,热则疾之。热症不留针,寒症留针。一般凹陷的病,都用灸。在没办法区分虚实的时候,就下经络的经穴,不虚不实用经穴。 5、下针八法,揣爪法、搓捻法、弹针法、摇针法、提插法、迎法、随法、雀啄法。 6、五俞穴治疗,五俞穴就是井荣俞经合,一、井主心下满、二、荣主身热、三、俞主体重节痛、四、经主咳喘寒热、五、合主逆气而泄。这是井荣俞经合本身的穴性。井穴和荣穴多用在冬天,春夏大部分是在俞、经、合下针。所谓的五俞穴也要看当经的病变,而不是任何的经络都可以下。十二经,有十二荣穴,要看在那个位置上来下针。 7、原络治疗,针灸很有名的主客治疗,也称之为原络治疗,主就是病变经,客就是表经或者里经。在主经上取它的原穴,客经取络穴,所以也叫原络治疗。阳经由三焦脉络在管,三焦经通过属于络,行阳,因此阳经有独立的原穴。原穴是直接络到三焦。用原络治疗的时候,阴经没有原穴,取阴经的俞穴来取代,阴经的原穴是用俞穴来代替的。除了内科治症,原络治疗在经络上也可以用。 |
|
249楼#
发布于:2015-12-28 21:23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20班-河北-张华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8日学习《针灸大成》60课心得 五脏交经法(青龙摆尾与本穴) 青龙摆尾是采本穴治疗,用一个本穴想把经络的气打到内脏去,光在这个穴道引到气平补平泻是不够的,用青龙摆尾的方式来加强补的力量。 主要针对痞块,硬块,在腹部时如,子宫肌瘤。 通关交经一般来说都是再做关节周围,我们用赤凤摇头,这是一个泻的手法 呼吸补泻法 下针先引到气,叫病人鼻吸口吐,吸气的时候把针慢慢提起来到皮层,吐气的时候针不动,吐完的时候很快把针放下去,我们称为紧按慢提。这是做补, 鼻子吐气嘴巴吸气,吐气的时候 把针慢慢按下去等他开始呼气的时候再快速的把针提起来这就是泻法 子午捣臼法(九入六出治水涨) 治疗鼓涨的时候肚子都是积水,这是专门退水用的,我们用在大穴上,比如治水病水道,水分,阴陵泉,阴陵泉最大。在阴陵泉做,九次的进针慢慢提起来,再很快的进去,做九数,这是补,再,很快的提起来然后慢慢按进去,做数六这就是泻 十二经络的病,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寒则留之,热则疾之,凹陷的病就用灸,没办法区分虚实就取它经穴 下针八法 揣:就是用手指头戳一戳, 针下去下的深一点,手摸摸再下针,目的是治血而不伤气 爪:针要扎在脉的旁边,先用指甲把血脉掐开一点针再下去 搓:就是左右捻捻, 弹:针下去有种轻补很轻微的补,就是用指头去弹哪个针, 摇:针下去,摇动针头而不是摇针柄,这是泻最浅的泻,弹跟摇都是要提豆许针 循和捻就是迎随法 五俞穴治疗与原络治疗 井主心下满,荣主身热,俞主体重结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泻。因为阴经没有原穴就取俞穴来代替。 原络治疗也叫主客治疗,用本经的原穴,再用表经或者里经的络穴 |
|
250楼#
发布于:2015-12-28 22:5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0班-广州-刘桐清 申请签到
2015-12-28 60 、 课学习心得 五脏交经法 运用青龙摆尾本穴治疗,把经络的气达到内脏,在本穴上面再用青龙摆尾法。 通关交经法 在关节周围,如手肘受伤,治膝盖关节,关节脱臼,骨头断裂等,通关交经用赤凤摇头泻的手法来加强力量。 膈角交经法 心脏病,如常年心口痛,心脏肥大等,治心脏病,下手先去治金,把金强起来,病就控制恶化。 呼吸补泻法 使用在肉比较多的地方,引到气后再补泻,让病人鼻吸口吐气,吸气的时候,把针提到皮层,再让病人吐气,吐气时针不动,吐气完开始吸气的间隔把针很快下进去,用呼吸停顿时把针下到底,紧按慢提为补法。泻法跟补法相反,鼻吐气时,慢慢刺针,开始口吸气的瞬间,再把针提起来,紧提慢按为泻法,不按针口。 子午捣臼法 子午捣臼治水胀,水病,治水的大穴:地机、三阴交平补平泻,阴陵泉做九入六出,紧提慢按 。 十二经络的病: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寒则留之,热则疾之。一般凹陷的病,都用灸。无法区分虚实下经络的经穴,不虚不实用经穴。 下针八法 揣爪法:用指甲掐后下针。搓捻、弹针:扎针并弹。摇针、提插、迎、随、雀啄。 五俞穴治疗与原络治疗 井主心下满,荣主身热,俞主体重结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泻。 原络治疗(主客治疗) 主为病变经,客为表或里经。用本经的原穴,再用表经或者里经的络穴为原络。阴经没有原穴,以俞代之。 |
|
251楼#
发布于:2015-12-29 08:02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20班-山东-姜绍艳申请签到
2015-12-28《针灸大成》第60课心得 五脏交经法(青龙摆尾采本穴治疗):运用五行原则,用本穴平补平泻,对病症会有效果,但是想要把经络的气达到内脏去,平补平泻不够,需运用青龙摆尾本穴治疗加强,来增强补的力量,即五脏交经法,简单讲就是在本穴上用青龙摆尾法。 通关交经法:在关节周围,如扎膝关治膝盖关节,扎曲池治手肘受伤,也可治关节脱臼,骨头断裂等。如果关节本身受伤,须让气通过,采用对侧治疗,可用通关交经增加力量(用赤凤摇头泻的手法来通关交经)。 膈角交经法:治心脏病,长年心口痛,心脏肥大等,下手先去治金强金(心为火,火克金),病情不会恶化,然后再做其他治疗。补泻手法需看具体情况需要。 呼吸补泻法:在肉比较多的地方用,所有脏腑的俞穴都可以用(正面:腑会中脘、脏会章门、小肠募关元、膀胱募中极,背后:肝胆脾胃三焦肾、心、厥阴俞、督俞、心俞)。方法是先引气,再做补泻。注意补法:鼻吸口吐,紧按慢提,即鼻吸气时,把针慢慢提到皮层,吐气时针不动,吐气完开始吸气的间隔把针很快下进去,用呼吸停顿时把针下到底。泻法跟补法相反:鼻吐口吸,紧提慢按,即鼻吐气时,慢慢刺针,开始口吸气的瞬间,再把针提起来,手法跟他的呼吸是相撞的,泻法出针不按针口。 子午捣臼法:治鼓胀积水,水病。治水穴位有水分、水道、关元、中极、三皇、阴陵泉、地机、三阴交,在大穴阴陵泉上做子午捣臼法(进针一寸距离,九入六出插提法),紧提慢按,地机、三阴交无穴性,只要平补平泻。在一个穴道上补泻,引动三焦气,三焦是“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十二经络的病: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寒则留之,热则疾之。一般凹陷的病,都用灸。不虚不实用经穴。 下针八法:荣卫的观念(荣主血,位置深;卫主气,位置前)。1揣:用指甲掐一下后下针。2爪:也是用指甲把血脉掐开一点,再下针,扎在动脉后方(太渊、经渠、列缺,下针后可见点头针)。3搓:左右捻转。4弹:轻微的补法,下针后提起豆许(让气有地方待),然后弹针。5摇:轻微的泻法,下针后提起豆许,后摇动针头。 五俞穴治疗:井主心下满,荣主身热,俞主体重结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泻。 原络治疗(主客治疗):主为病变经,客为表或里经。用本经的原穴,再用表经或者里经的络穴来辅助,即是原络治疗。阴经没有原穴,以俞代替。原穴无所谓补泻,捻转引到气即可。 |
|
253楼#
发布于:2015-12-29 16:3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20班-山西-马岩峰申请签到
2015-12-29 61 、 课学习心得 1、俞募治疗法和会郄治疗法,俞募治疗法,专门治疗内科病,,在胸前和背后,每个内脏都有它的募穴和俞穴,同时使用募穴和俞穴,就是俞募治疗法,俞募治疗热症用针,寒症用灸 。会郄治疗法,在内脏痛,止痛时就是痛症和炎症时用,在腑的会穴和经络的郄穴下针,这两个穴道同时用的时候,称之为会郄治疗法。 2、九针的使用,一、镵针,看起来像箭头样,是刺热用的,刺热就是放血的意思,一般用于头面部。二、圆针,适用于搓,不是扎进去,而是在两个筋的中间,沿着经络搓用,顺着经是补,逆着经是泻,用在怕针的人,病人元气虚弱的时候。三、锑针,透针使用的,透穴使用在气足的时候,气虚的人不用透,透也没用,除了望,还可以按合谷,合谷是气穴,合谷凸起来,气足,合谷凹下去的,气虚。四、锋针,就是所谓的三棱针,点刺放血用,背后和四肢末梢放血。五、铍针,扁平如刀,治疗脓包时用。六、圆利针,治疗痛及酸痛时用。七、毫针,针细如毫毛,治内科,病灶较深时用。八、长针,长七寸,治疗脊椎用针,下半身瘫痪,督脉旁开五分,两针行平刺。九、火针,比较粗一点,现在也就用28号针,用来治痞。九针随着时代发展,已不常用。知道各种用途和时机就好。现在最常用的是,毫针和圆利针,三棱针就是放血用,现在西医的泻血针也可代替。市面上最常买到的毫针,一寸,一寸半,二寸,四寸等都有。 3、学针灸,要去思考,有了主流的针灸基础,只要抓住针灸的精神,其他都是锦上添花用的。死记了治痛的穴位和方法,去研究,就变成了治痛的专家,其它病不会治了,会失掉学针灸的目的和精神。不要看到病名,再下针,要会法则,法则就是依据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来决定下针及临床辨证。 4、针灸治症:梅花针,治皮肤病和麻痹症,梅花针有五到七个针头镶嵌在里面,使用时机,第一是皮肤病,用梅花针来拍击放血。第二就是麻痹,如手脚没感觉,用梅花针拍击放血,用以活血的作用,针头短不会伤到元气。 5、头痛,整个头痛,那百会穴是非常好的穴道,在百会下针,百会穴下针还痛,就在下涌泉穴,针一下去,痛就去了,感觉很清凉。头顶痛,全头痛,都可以。 6、偏头痛,偏头痛在胆经上,首先下针对侧合谷穴,痛在右边,下左边合谷穴,痛左下右。然后在同侧,直接太阳透率谷,偏头痛就去了。偏头痛又有恶心、呕吐,可以在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这些都是可以选择的穴道,下了中脘穴,不在恶心呕吐,其它穴位就不用再扎下去了。 7、耳后痛,耳朵后面痛,就是三焦经,初痛,下针天井穴,久痛下针三焦经的中渚穴。 |
|
254楼#
发布于:2015-12-29 20:5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20班朱素芬申请签到
2015-12-28《针灸大成》第60课心得 十三、五脏交经法 1、青龙摆尾采用本穴治疗,在本穴做补泻,力量可以到内脏,在本穴上用青龙摆尾,可以加强补的力量。 2、通关交经 一般用于关节周围,用赤凤摇头来通关交经,加强泻的力量。 3、膈角交经 比如治疗心脏病,先生金,金强病止,然后再慢慢做其他补泻动作这就是膈角。 针刺的目的是让病情不再恶化,然后再看补泻。 十五、呼吸补泻法 呼吸补泻法是使用最多最强的手法。用于肌肉丰富的部位,先引气,然后鼻吸口吐做补泻,紧按慢提做三次,气满,强补。 鼻吸口吐,紧提慢按是强泻。 拔针后不要按压针孔。 十六、子午捣臼法(九如六出治水胀) 治水病的两个重要方法:子午补泻、子午捣臼。 治水病的三个大穴:阴陵泉、地机、三阴交,在地机,三阴交平补平泻,在阴陵泉用九入六出提插法,紧按慢提就是补,紧提慢按就是泻。 补泻会同时出现在一个穴道,就是要引动三焦的气,用九宫六数,阳气会很旺。 治疗水病的穴位有、水分、水道、关元穴、中极、、三皇、阴陵泉、地机、三阴交。 十二经络的病,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寒则留之,热则疾之。 十七、下针八法 1、揣 荣卫的观念。 揣就是用指甲戳一戳。 病在荣,就是在血,下针时就不要伤到元气。 病在气分,在表面,下针时就不伤到血。 2、爪 和揣一样。用指甲把脉拨开。 3、搓 就是左右捻转。 4、弹和摇 弹是补,摇是泻。 弹动针柄,摇动针尖。 5、循和捻 就是迎随法。 十八、五俞治疗 五俞穴井荣俞经合:井主心下满,荣主身热,俞主体重结痛,经主咳嗽寒热,合主逆气而泻。 比如一患者发烧,头昏,太阳症,就下太阳经的荣穴通谷。 十九、原络治疗 原络治疗又叫主客治疗,主就是病变经,客就是病变经的表或者里。亦可用于内科治症。没有特殊的补泻,左右捻转,引到气就好。 |
|